针对余杭镇发展前景及价位延展调研

合集下载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杭州市余杭区城中村位于余杭区东部,距市中心区域11公里左右。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江南传统村落景观珍贵旅游资源”。

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外源经济活动加强、内部经济活动加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中村日益面临着非洲被销毁、外部影响扩大、社会安全和整个村落环境衰退等问题。

二、调查方法
1、走访调查:走访问卷调查,深入一线,采访城中村居民,了解城中村改造的需求和意见;
2、问卷调查:城中村内的居民和一些当地的受访者被问到了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
3、实地考察:专家团对城中村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村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期给出建议。

三、调查结果
1、居民的意见
根据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受访居民对城中村改造的需求主要有:首先,城中村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需要改善既有的污水处理及市政设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此外还要积极开发和改造城中村的交通运输系统,建立完善的政府服务体系,改善村里建筑物等等。

2、专家意见。

浙江余杭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浙江余杭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浙江余杭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余杭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部,是杭州的一个重要的城市聚集区。

目前,余杭区正在经历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余杭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历史背景余杭区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人烟聚集。

长期以来,余杭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余杭逐渐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

1992年建立经济开发区,使得余杭开始了工业化大跃进。

2. 经济发展余杭是杭州市的制造业重镇之一,拥有众多的企业和工业园区。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的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余杭还以家具、服装和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为主导,其中家具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链。

近年来,余杭区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浙江省内最大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余杭区的经济发展。

3. 城市化进程余杭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余杭区的城市化率已经迅速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0%上升到了现在的超过80%。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余杭的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投资和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中,余杭区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它与杭州市区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

这种地理优势带来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大量的人口流动,为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4. 未来发展方向余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创新和产业升级。

政府将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导和扶持,进一步打造余杭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政府还将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和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引导和支持,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此外,余杭还将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还计划打造大量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园,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

同时,余杭也将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加强与杭州市区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余杭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余杭调研报告

余杭调研报告

余杭调研报告余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余杭区的发展情况、产业结构以及人民生活状况,为进一步推动余杭的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资料搜集的方式进行了本次调研。

三、背景介绍余杭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北部,是杭州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

余杭区是杭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杭州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近年来,余杭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杭州市的发展增长极。

四、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情况据调查数据显示,余杭区的经济发展迅速,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占据了经济的三大支柱。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成为了余杭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2. 产业结构余杭区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尤其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同时,现代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包括金融、物流、软件开发等,这些服务业不仅促进了余杭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3. 人民生活状况余杭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交通便利度高,居民出行方便。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了提升,人民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与此同时,余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得到了重视,人民的生活环境逐渐改善。

五、问题与建议1. 产业结构升级虽然余杭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发展了许多,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制造业占比过高,而创新型企业比较少。

因此,建议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在余杭落户,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2. 城市环境改善尽管余杭区的城市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杭州市中心区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建议加大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投入,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人才引进和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成为了余杭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建议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提供更好的人才服务,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余杭就业创业,为余杭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余杭区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一直备受关注,对于村民生活环境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为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一、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余杭区各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村民对改造项目的感受和评价。

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希望可以全面了解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影响。

二、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在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经逐步展开,主要包括房屋整治、道路改善、环境绿化等方面。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城中村已经开始进行房屋整治工程,原有老旧房屋正在逐步拆除并进行新建或翻新。

一些狭窄不通的小巷也在进行道路改善工程,提高了通行的便利性。

城中村周边的环境绿化也在逐步进行,种植各类绿化植物,改善了居住环境。

三、居民生活的变化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民对于城中村改造项目持支持态度,认为这些改造可以提高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他们希望能够在改造项目中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而另一部分村民则持反对态度,主要是担心改造项目会导致他们失去原有居住地和生活方式,而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他们担心改造后的房租或房价会上涨,导致不利于他们的居住条件。

四、建议和展望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1.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宣传和解释,让村民充分了解项目的意义和影响,减少不必要的疑虑和反对。

2. 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政府需要更加重视对村民的补偿和安置问题,确保他们不会因为改造项目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3. 城中村改造项目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

对余杭区村级留用地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创新思维破解留用地发展难题为基点

对余杭区村级留用地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创新思维破解留用地发展难题为基点
在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中防止滋生腐败
工作目标确定后,队伍是决定因素。打造政治坚 强、思想稳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敢于较真、严于 执纪的干部队伍,是创建党风廉政平安集体,塑造“为 民、务实、廉洁、高效”整体形象的先决条件。
对此,青田县局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持久性提
青田县国土资源局 殷金兰
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行动。一是运用常态教育平台抓队 伍综合素质提升。在执行每周一次局领导班子工作交流 会、每周一次夜学、每月一次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研 讨、每月一次集中教育、每月一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等 常态制度中,强化反腐倡廉理论学习教育,开展国土资 源法律法规和业务、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抵御岗位廉 政风险常识等培训,用时576天13824个课时,使全局 上下在能力上适应完成保护资源、保护发展任务需要, 适应逐步规范国土资源开发、使用与管理需要,适应深 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二是运用集中 整训载体抓队伍综合素质提升。采取组织全员参加部、 省、市国土系统廉政整训视频会议等方式,使干部职工 深入了解国土资源管理顶层要求,推进职责履行、廉政 风险防范与化解,不断提高“知、会”素质。与此同 时,组织中层以上干部相继参加全市国土系统业务技能 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国土资源工作遇到新情 况、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三是运用借鉴外地先进经 验抓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及时了解外地开展土地征收、 土地开发、土地供应、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最新经验, 先后组织业务骨干300余人(次)赴外地参观考察,并 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达到提升、超越的目 的。通过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防控风险意识和能力 得到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全局及时发现 和纠正涉土涉矿不规范操作现象600余起,更正错误决 定或行为300余件(次),实现干部职工“零”违规、 违纪、违法。安某在地处船寮国土所管理辖区通过公开

余杭区调查报告范文

余杭区调查报告范文

余杭区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余杭区的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状况,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查内容1.区域概况了解余杭区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和行政辖区范围。

2.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余杭区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主要经济指标,包括GDP、人均收入等。

3.城市建设考察余杭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包括市容环境、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4.社会福利了解余杭区的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福利情况,以及民生项目的推进情况。

五、调查结果1.区域概况余杭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部,下辖13个乡镇,总人口约为86万人。

2.经济发展情况余杭区是杭州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目前已形成以制造业、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2024年,余杭区的GDP达到500亿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居住在余杭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3.城市建设余杭区的城市建设较为发达,市容环境整洁,交通设施完善。

公共服务设施也比较齐全,包括公园、体育馆、图书馆等。

4.社会福利余杭区注重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已建立了一批中小学和医院,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制度也比较健全,居民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

六、调查结论余杭区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均收入较高,城市环境优美,公共服务设施完备。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乡镇发展不平衡,教育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

为促进全区的协调发展,建议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七、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整体城市建设水平。

2.加强各乡镇间的协作和合作,促进发展平衡。

3.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服务水平。

4.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余杭区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各乡镇协作发展,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3篇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3篇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3篇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3篇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xx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xx 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根底上开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供应侧改革的浙江。

下面是收集的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加快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开展一体化,推进小城镇差异开展与特色开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干部队伍理论与实践水平,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特色小镇建立浙江”研修班,全市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人员共65人参加了培训,除聘请专家和当地领导进展授课以外,还组织学员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丁兰智慧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特色小镇现场考察,与当地政府官员、企业高管进展咨询互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规划建立100个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开展,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产城融合开展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

今年5月,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立的指导意见》,提出用五年时间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创立100个特色小镇的目标,对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如何创立等作了详细规定,目前,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按照3年近期5年远期的规划正在稳步推进,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特色小镇建立已初具规模。

如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依托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优势平台资源,集聚各类涉云企业近300家,涵盖APP开发、互联网金融、数据挖掘等多个领域。

宁波市江北动力小镇,以高端海洋工程动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开展新材料、机电与电子、信息与控制、新能源等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了国内一流的高端海洋工程动力装备制造业。

再如杭州市龙坞茶镇,以“龙井茶文化产业”为主导,集乡村旅游与民宿体验、文创产业及文化商业、运动休闲产业、养生健身产业于一体,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湖龙井茶集散地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之一。

--什么是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与“特色镇”,虽均有一个“镇”字,但指向却不尽相同。

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是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和难题。

随着各城市发展成就的不断取得,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适应性日益显现,亟待从传统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这对于余杭区来说也不例外。

2010年,余杭区的人均GDP为73574元,可比增长12.2%,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已突破1万美元,达到10868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重要节点,具有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

同时,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转折性的重大变化,我区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建设用地紧缺、节能减排约束加强、人民币升值和劳动用工成本上升等,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显。

转型升级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我区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和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余杭镇作为我区传统的区域大镇和工业强镇,转型升级的任务更艰巨、考验更严峻。

本文将以余杭镇为例,就加快推进乡镇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粗浅认识。

一、余杭镇概况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余杭镇位于杭州西北,距离市中心23公里,是浙江省唯一的双千年古镇,历来被誉为浙西要地、商业重镇、文物之邦。

全镇下辖14个建制村,7个社区,户籍人口604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356人;区域面积100.38平方公里。

近年来,余杭镇围绕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目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强化产业发展保障,推进了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全镇已建成优质粮种、生态鳖、生猪、茶叶等十余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了电子、机械、塑料为主的块状经济格局,沈家、凤凰工业园区已建成投产,金星、义桥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共拥有工业企业约360家,其中规模企业111家(年销售额在500至2000万元的64家,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47家);第三产业商贸兴旺,小白菜风情园、安乐寺等一批旅游资源相继得到开发。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一、项目背景余杭区作为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重要城区,人口密集,城中村改造一直是该区政府和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城中村改造是指对现有城中村进行综合规划,改变现状,提高城中村的居住品质和环境,使其成为现代化、人性化的居住区。

余杭区面临着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城中村改造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目标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综合规划、土地整治、基础设施改造、居民搬迁等手段,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城中村的建筑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中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三、项目实施情况据了解,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经启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具体实施情况如下:1.综合规划:余杭区政府制定了城中村改造的综合规划,对城中村的用地、建筑等进行了规划和设计,确保改造项目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2.土地整治:按照规划,对城中村的土地进行整治,包括土地清理、土地整合、土地复垦、土地节约等工作,以提供更多的空间用于改造和发展。

3.基础设施改造:对城中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包括道路、排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提高城中村的居住条件和便利性。

4.居民搬迁:对城中村的部分居民进行了搬迁,为城中村的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四、项目成效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居住环境改善:通过改造,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提高,居住品质得到了提升。

2.基础设施完善: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更新和改善,包括道路畅通、供水供电有保障等,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3.城市形象提升:城中村改造使得城市的形象得到了提升,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动力。

五、存在问题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1.资金困难: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资金来源存在不足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解决。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1. 引言1.1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背景余杭区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是杭州市东郊的一个新兴城市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成为影响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余杭区作为杭州市的一个重要城市区域,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逐渐成为城市中的一块短板,存在着基础设施滞后、环境脏乱差、人口密集等问题;其次,城中村改造已成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再次,余杭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中村改造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推动了项目的快速发展。

通过对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可以深入了解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定改造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余杭区是杭州市的一个重要区域,城中村改造项目一直是当地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现状和进展情况,为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研究,探讨其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效果和作用,为未来类似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借鉴和经验。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全面了解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规划打下基础,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城中村的现状调查分析城中村的规模和分布。

余杭区城中村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覆盖了大部分区域。

这些城中村通常建于城市边缘或农村地区,规模各异,有些只有几十户,而有些则有数千户。

由于城中村多为老旧建筑,密集布局,环境脏乱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

城中村的人口和社会结构。

城中村居民多为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群体,许多居民没有稳定的工作和住房,生活困难。

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余杭作为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城市区,一直以来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在余杭地区蓬勃兴起,并且呈现出一系列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余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予以扶持。

政府加大了对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开设专门的创意产业园区,并引进相关的创意产业企业和项目,为余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余杭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余杭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过去,余杭的文化创意产业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如丝绸织造、陶瓷制作等,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如动漫游戏、影视制作、设计创意等行业。

这些新兴产业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新的技术手段,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和专业人才投身其中。

同时,传统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将为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潜力。

三、创意创新成为主导创意创新成为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是通过改变和创新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市场提供具有差异化、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

创意创新是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力所在。

余杭地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从业者在创意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进行推广和营销。

创意创新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为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四、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余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余杭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如九溪烟树、钱王祠等,这些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空间。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一、项目概况余杭区是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区,拥有众多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项目是为了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整个区域的城市形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项目背景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是政府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城中村存在建筑老旧、基础设施落后、治安问题突出等诸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城中村居民、相关职能部门和市民群众等。

四、调研结果1. 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较差,居住条件不尽人意。

由于建筑老旧、房屋面积较小,居民居住在狭小的环境中,生活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城中村的建设时间较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3. 治安问题突出,社会秩序不稳定。

由于城中村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治安问题比较突出,居民生活在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环境中。

4. 政府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政府通过拆迁、补偿等措施,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城中村改造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而政府资金有限,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2. 效果不明显:部分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改造后的居住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

3. 居民配套服务不完善: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政府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让居民参与到改造项目中,使他们能够充分分享改造带来的益处。

六、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支持。

2. 完善项目规划和管理,确保改造效果显著。

针对余杭镇发展前景及价位延展调研

针对余杭镇发展前景及价位延展调研

针对余杭镇发展前景及价位延展调研争锋撰写2008年6月引言余杭历史悠久,5000多年前孕育出的“浪渚文化”,堪称中华文明的曙光。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余杭设县。

1994年4月,余杭撤县设市。

2001年10月,余杭撤市设区,成建制划入杭州市。

千年老余杭,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积淀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相互渗透交融,在自身周边齐全的配套之外,还尽享杭州城西近距辐射的配套资源,商贸文教、医卫体娱一应俱全,可谓是人文活力生活的至佳场所。

众人瞩目的文一西路延伸段正式开通后,向来有“住在城西”买房习惯的杭州人,更是借助了交通的便捷,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居住楼盘和居住人口“西进”,由此,老余杭也成就为杭州市区居住的后花园。

目录余杭区整体房地产大势发展分析…………………………………………P3~P20老余杭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P21~P35老余杭发展前景及价位延展调研总结……………………………………P36~P40一、余杭区整体房地产大势发展分析(一)余杭区房地产市场综述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余杭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壮大。

至2007年底,该区具备资质等级的开发企业有176家,房地产中介企业189家,物业管理企业68家。

一些房产开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展现了余杭房产的良好形象。

2007年,该区房地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市场走向平和理性,企业开发经营秩序得到逐步规范,供求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房价小幅增长,市场基本稳定。

主要呈现三大特点:1、市场需求旺盛,供求基本平衡2006年该区共成交商品房面积136.32万平方米,成交金额80.08亿元;2007年1-12月该区共成交商品房21013套,商品房交易面积280.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49%,而06年全年为136.38万平方米。

特别在2007年第三季度,市场销售一度出现火热场面,成交商品房套数达到8421套,略小于上半年的10000套。

老余杭项目市场定位报告

老余杭项目市场定位报告

老余杭项目市场定位报告(草案)一、项目初步研判1、项目概况本案位于杭州老余杭镇南湖板块,西临城西路,北靠凤新路,南连城南路,东接凤凰山。

本地块总用地96132平方米,呈正方形,中间有一小河蜿蜒而过。

目前该地块暂未拆迁。

2、项目经济指标⌝住宅用地总用地面积96132平方米⌝建筑密度29.9%⌝容积率2.68⌝绿地绿38%⌝3、初步研判a)容积率2.68——>高层、小高层。

b)从城市成熟度走向来讲,应是北面、东面和南面向西面递减。

——>建议地块开发顺序:从东往西,从北往南。

d)余杭镇——>余杭为杭州郊区组团。

产品必须以市场为依托,所以对余杭市场我们不能仅分析余杭的房地产市场,必须从大杭州出发,从杭州郊区房产入手。

二、市场分析1、供应市场分析1.1杭州郊区板块房地产情况分析板块萧山下沙三墩临平闲林老余杭位置杭州东南面杭州市东面杭州西北面杭州市北面杭州市西面杭州市西面距武林广场25分钟车程40分钟车程约25分钟车程40分钟车程约30分钟车程约30分钟车程交通条件多条线路、地铁2号环城北路、艮山东路、下沙一线路、地铁1号线多条线路、地铁2号多条线路,1号地铁02省道、地铁6号线02省道,文一路延伸段,地铁6号线生活配套配套完善商业配套待完善配套基本完善配套完善配套待完善/相对完善环境江景西溪湿地南湖风景区规划前景杭州副城杭州大学城杭州商副中心杭州副城城西组团城西组团物业类型小高层、高层为主小高层、高层为主小高层、高层为主多层、小高层、高层以多层、排屋为主多层为主价格5500-65004500-60006800-85004500-60004000-55004000-5000消费客群萧山当地、杭州下沙教师、杭州杭州大范围临平当地、杭州主力为杭州主力为杭州城西居住综合评价良中上优良一般中上从杭州目前郊区房供应的情况来看:a)供应量大,东西北四周均有大量的楼盘出现,竞争异常激烈。

b)从目前几大郊区板块的地理位置、配套情况、交通情况以及未来规划来看,三墩、萧山、临平明显占优势,而余杭、闲林却存在很多的不足。

余杭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余杭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余杭影视产业发展趋势余杭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余杭也逐渐成为了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文将探讨余杭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余杭影视产业的现状余杭作为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近年来在影视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余杭已经成为了中国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影视制片基地之一,吸引了众多的影视项目投资和制作,为城市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1. 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余杭影视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8年,余杭的影视产业总体产值达到了40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了30%。

这一成绩使余杭成功进入了中国影视产业百强城市之列,成为了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新热点。

2. 项目数量增多余杭作为杭州市的后花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的影视项目投资和制作。

2018年,余杭共承接了50多个影视项目,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

其中,杭州国际影视城项目、杭州影视新城项目等地标性项目的建设更是为余杭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企业集聚效应明显余杭影视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目前,余杭已经拥有了一批专业从事影视制作、后期制作、特效制作、演员经纪等业务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提升了余杭影视产业的整体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人数的增加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余杭影视产业发展的原因余杭影视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 地理位置优势余杭位于杭州市的西部,地理位置优越。

它毗邻杭州市中心,交通便利,与杭州市其他地区的联系紧密。

同时,余杭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如湖光山色、历史文化遗迹等,为影视项目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场地。

2. 政策扶持力度大余杭作为杭州市的一部分,享受了来自政府的强大支持和扶持。

杭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土地供给、税收减免等,为影视项目的投资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余杭区是杭州市的一个重要城区,也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余杭区的城中村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中村是指城市中心地带中由农田变成的聚居点,多为农民自建房屋居住,存在建筑老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为了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居住品质,余杭区政府决定开展城中村改造项目。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改造范围、项目进展、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情况,以为进一步的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居民对城中村改造的满意度和改造效果的评估,实地走访主要是了解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四、调查结果1. 改造范围根据余杭区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改造范围主要包括乌江社区、南苑社区、崇贤社区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主要针对旧旧房屋的拆除、新建商品房或安置房,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

2. 项目进展根据实地走访和相关人员的介绍,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经启动,部分地区已完成拆迁和建设工作,有的地区已经有了改造后的新居民楼。

居民们纷纷表示,新建的楼房宽敞明亮,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 效果评估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有超过85%的居民表示对城中村改造工程的效果比较满意,他们认为新建楼房比较宽敞,居住环境也明显改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但也有少部分居民对改造效果表示不满意,主要是因为新建房屋的面积相比老房较小,也有的居民表示改造后的房屋价格无法接受。

根据调查结果,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分居民对改造效果较为满意。

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比如新建房屋的面积和价格问题,以及老居民的安置等。

余杭区政府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提高工程效率,确保城中村改造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余杭区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逐渐展开,旨在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

为了深入了解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现状和效果,本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撰写了以下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了解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了解城中村居民对改造项目的满意度以及获取居民对改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馈意见。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是余杭区城中村的居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10名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调查结果1. 实施进展情况在100名居民中,有90名居民表示在过去两年内有过城中村改造的经历。

有70名居民表示改造项目已经完成,20名居民表示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中。

居民对改造项目的实施流程和时间进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整个项目的推进较为顺利。

2. 居民满意度对于已经完成的改造项目,大部分居民给予了较高的满意度评价。

80%的居民表示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90%的居民表示对新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满意。

居民们认为改造项目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社区环境更加美观,居住质量得到了提升。

也有一部分居民对改造项目表示了不满意。

10%的居民认为改造项目的质量不高,30%的居民认为改造项目的进展时间过长,20%的居民表示缺乏对他们需求的个性化设计。

这些不满意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改造项目的具体细节上。

3. 居民反馈意见通过深度访谈,我们了解到居民们对改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馈意见。

居民普遍认为项目进展时间过长,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快项目的推进速度。

还有一些居民反映改造过程中噪音、灰尘等对他们生活造成了不便,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措施减轻不良影响。

还有一些居民提出了对改造后的管理和维护的建议,希望能够加强社区管理力度,保持新城中村的整洁和安全。

2023余杭工作报告

2023余杭工作报告

2023余杭工作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总结了2023年度余杭地区的工作情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余杭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经济发展快速,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报告将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经济发展2023年,余杭地区的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势头,GDP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余杭进一步加强了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各类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社会建设2023年,余杭地区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余杭地区在教育事业上加大了投入力度,改善了教育设施,提高了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重视,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为居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健全与发展。

四、基础设施2023年,余杭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余杭地区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有所缓解。

同时,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五、环境保护2023年,余杭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了力度,增加了环保投入。

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水源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同时,绿化覆盖率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生态保护方面,余杭地区加强了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了生态平衡的恢复与发展。

六、未来展望基于对2023年余杭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继续加大创新创业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吸引优秀人才到余杭发展。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城中村是城市中的一片特定区域,通常以农民集体居住为主,房屋老旧、环境脏乱等问题突出。

为了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余杭区启动了城中村改造项目。

本报告对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调查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和建议。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城中村的现状、居民需求以及所需改造措施。

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择了5个代表性的城中村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1. 城中村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房屋老旧,多为砖木结构,存在空间狭小、通风不良等问题。

部分村庄还存在卫生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的情况。

2. 居民需求就居民需求而言,绝大多数居民希望改造后的城中村能提供更加舒适和宽敞的居住环境。

他们希望有更多的绿化和休闲设施,如公园、操场等,以及更好的社区服务设施,如学校、医疗机构等。

居民还希望改造后的城中村有更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方便他们的出行和生活。

3. 改造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改造城中村需要以下措施:(1)修缮房屋:改善房屋结构,加固基础,增设阳台,保证居民居住的舒适度。

(2)提升环境:增加绿化面积,修剪整齐的花草,加强村庄的环境清洁,提高居民的居住体验。

(3)改善设施:增建社区服务设施,如学校、医疗机构等,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4)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情况,提高城中村的生活品质。

(5)规划交通: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配套设施,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四、建设方案和推进措施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建议采取以下建设方案和推进措施:1. 根据居民需求,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目标。

2.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资金支持。

3. 引入专业的设计团队和施工单位,确保改造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4. 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和满意度。

5. 加强改造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居民对项目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城中村改造是我国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之一。

余杭区作为杭州市的一个重要区域,也面临着城中村改造的重大任务。

本调查旨在了解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50份。

问卷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内容围绕城中村改造项目进展、居民意见、生活条件等方面展开。

三、调查结果1. 城中村改造项目进展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受访者(80%)认为城中村改造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对于改造后的城市环境表示满意。

2. 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城中村改造对居民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包括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市容市貌、优化公共设施等。

3. 改造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受访者普遍反映,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存在以下问题:(1)施工噪音影响居民生活:近50%的受访者表示施工噪音扰民,希望加强管理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2)施工期间交通状况恶化:约40%的受访者表示改造期间交通状况恶化,需加强交通管理措施,减轻交通拥堵。

(3)改造进度缓慢:部分受访者表示改造进度缓慢,希望能够尽快完成改造,提高居住环境。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1.利用合理的施工时间安排,减少施工时段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避免在夜间施工等噪音扰民活动。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管理,包括合理引导交通、增加交通警力、及时处理交通事故等,提高交通状况。

3.加快改造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告知改造进程和工期,增强居民的满意度。

五、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余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对居民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仍然存在施工噪音扰民、交通状况恶化、改造进度缓慢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议加强施工管理,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加强交通管理,改善交通状况;同时加快改造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余杭镇发展前景及价位延展调研争锋撰写2008年6月引言余杭历史悠久,5000多年前孕育出的“浪渚文化”,堪称中华文明的曙光。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余杭设县。

1994年4月,余杭撤县设市。

2001年10月,余杭撤市设区,成建制划入杭州市。

千年老余杭,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积淀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相互渗透交融,在自身周边齐全的配套之外,还尽享杭州城西近距辐射的配套资源,商贸文教、医卫体娱一应俱全,可谓是人文活力生活的至佳场所。

众人瞩目的文一西路延伸段正式开通后,向来有“住在城西”买房习惯的杭州人,更是借助了交通的便捷,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居住楼盘和居住人口“西进”,由此,老余杭也成就为杭州市区居住的后花园。

目录余杭区整体房地产大势发展分析…………………………………………P3~P20老余杭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P21~P35老余杭发展前景及价位延展调研总结……………………………………P36~P40一、余杭区整体房地产大势发展分析(一)余杭区房地产市场综述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余杭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壮大。

至2007年底,该区具备资质等级的开发企业有176家,房地产中介企业189家,物业管理企业68家。

一些房产开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展现了余杭房产的良好形象。

2007年,该区房地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市场走向平和理性,企业开发经营秩序得到逐步规范,供求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房价小幅增长,市场基本稳定。

主要呈现三大特点:1、市场需求旺盛,供求基本平衡2006年该区共成交商品房面积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亿元;2007年1-12月该区共成交商品房21013套,商品房交易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而06年全年为万平方米。

特别在2007年第三季度,市场销售一度出现火热场面,成交商品房套数达到8421套,略小于上半年的10000套。

交易量增长同时,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07年1-12月共核准商品房预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格局。

2、住房价格小幅增长,部分区域增长较快2007年1-12月该区商品房均价6737元/平方米,其中普通住宅均价为536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在人民币升值、股市火爆、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下,年初市场需求升温,房价开始增长,部分区域如临平、乔司房价增长较快,一些楼盘房价增幅在20%以上。

随着金融政策的几次调整,第四季度的成交量明显萎缩,由第三季度的8421套,降低到第四季度的4521套,环比减少了%。

3、住房供应结构优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随着70%户型结构比逐步落实,90平方米以下普通住宅供应量增加,该区住房供应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估计未来两年以内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市场整顿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二)余杭区区域总体规划概要【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1、功能定位把余杭区打造成为杭州现代服务业副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科教基地、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区域综合交通物流中心,杭州大都市区北部集“经济强区、生态城区、文化名区”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活品质都市新区。

2、发展目标1)2010年发展目标:从2008-2010年的三年左右时间,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区域融合进一步加深、创新能力和区域协调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到2010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心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

2)2020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左右,人均GDP总体达到当时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较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科教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资源消耗水平进一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建成经济体系完备、创新能力强、高度国际化、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体化城市区域。

【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与城市化水平余杭区域2010年末常住人口规模为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城镇人口万人;2020年末常住人口规模为万人。

城市化水平达到%,城镇人口万人;2、用地规模余杭区至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控制弹性增长空间平方公里。

至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控制弹性增长空间平方公里。

【总体发展框架】综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杭州大都市“一主三副三组团”的空间布局要求,基于杭州大都市区反磁力体系构建和余杭区域结构的重组要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调整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以副城为重点,做大做强临平副城,积极融入杭州主城;以组团为基础,推动组团格局重组,做优做美三大组团;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西部生态区为保障,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网络化都市新区。

规划余杭区形成“一副、三组团、三带、四廊”的城乡空间组织框架。

1、“一副”是临平副城,包括临平街道(余杭经济开发区)、东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桥街道、钱江经济开发区、运河镇、乔司镇以及塘栖镇、崇贤镇的京杭大运河以东区域,规划形成杭州大都市区的“反磁力”新城与长三角国际城市地区核心区块中的重要功能区块,强化在杭州网络化大都市中的副中心职能。

将临平副城建设成为“山水生态新城,运河文化名城,综合发展副城”。

2、“三组团”是余杭组团、良渚组团和瓶窑组团。

余杭组团由余杭、闲林、仓前、中泰、五常等乡镇和街道组成,建设成东入杭州主城,西接临安,集高档居住、旅游休闲、科研开发、高位是“文化圣地,物流枢纽,产业新区,近郊住区”;瓶窑组团由瓶窑、径山、黄湖、鸬鸟、百丈五镇组成,以瓶窑为龙头,带动西部其余四镇的发展,形成生态保护与旅游组团,作为杭州西北部生态带的空间构成。

瓶窑组团的建设目标是“生态基地,田园小镇,禅茶之乡”。

3、“三带”是在杭州大都市区生态带的基础上,余杭区构成三条生态带。

4、“四廊”即沿杭长、杭宁、杭沪高速公路和留祥快速路形成集交通、区域绿地、设施通道等为一体的综合走廊。

【城乡居民点规划】1、城镇社区建设以“一副三组团”的城市空间规划框架为和基础设施布局为依托,规划余杭区构建“副城——组团——片区(城镇)——居住区——小区”的五级城镇居民点体系。

积极建设满足余杭区乃至杭州市及其他区域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初步建立起以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拆迁安置房、人才房等组成的满足不同居民居住需求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

2、农村居民点建设未来余杭区村庄体系将形成农村集中居住区和基层村两种布局形式。

余杭区村庄布局以农村集中居住区为主,特别是中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原则现有的村庄除了随着城镇的发展纳入城市范围外,其他的村庄均进入农村集中居住区统一建设。

在一些不能完全采用农村集中居住区的形式,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要求保留一部分农村居民点,形成基层村。

规划余杭区形成28个农村集中居住区。

规划余杭区保留58个基层村。

【空间管制分区原则】空间管制以余杭区域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在合理配置、集约使用空间资源、优化总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统筹落实各部门、专业规划的空间要素,对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实施分类指导,分级管制,分期许可,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创造城镇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关系,实现区域整体优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城市。

在明确城镇建设区域的基础上,突出自然资源、人文历史遗产、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使用性质管制的空间落实。

根据现状的建设情况以及经济建设和城镇发展对于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按照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余杭区域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

【综合交通体系】1、对外交通体系1)规划年限内,余杭境内拥有沪杭铁路、宣杭铁路、杭宁客运专线、沪杭客运专线。

2)余杭区公路网将形成“二绕六射”的高速公路骨架、“四横、五纵”的国省道一级公路主干线体系和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

“二绕六射”的高速公路骨架:“二绕”——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新外环(设想);“六射”——杭徽高速公路、杭长高速公路、杭宁高速公路、申嘉杭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

“四横、五纵”的国省道一级公路主干线体系:“四横”——02省道、15省道、320国道、01省道;“五纵”——04省道、104国道、09省道、临博公路、东连接线。

3)京杭运河远景为三级标准,京杭运河二通道远景规划为三级标准,杭申线规划等级为四级,武獐线、王獐线、杭余线、闲仓线,规划等级为五级。

2、城镇交通体系1)区域交通的城镇道路骨架总体上采用“环加方格网”的模式,在功能上形成组团间联系与组团内部联系两个层次,组团间快速通道主要由环路承担,组团内部快速通道主要由方格网路承担。

路网局部压缩呈“M”型,形成“两环九横七纵”的快速路和框架性主干路:“两环”——即东西大道、良祥路-320国道与104国道连接线-北缘路延伸。

“九横”——即02省道、文一路延伸-15省道、留祥路延伸、世纪大道延伸、320国道、01省道-航海路、宁桥大道-仁超路、临丁路、乔贤路。

“七纵”——即良睦路、104国道、04省道、塘康路、09省道、荷禹大道、东连接线-东湖路延伸。

2)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经多次调整,规划4条通过余杭区境内,分别是1号线支线、2号线、3号线和5号线。

3)常规公交建立放射线+棋盘型线网,在余杭内部以及余杭与主城之间形成便利的公交联系,同时将余杭区内部的居住区、商业区、行政机关、对外交通枢纽、文化娱乐中心联系起来,形成高效、协调的公交线网。

【支撑与保障】1、给水工程规划提高供水普及率,实施城乡一体化,保持供水能力适度超前。

城乡近期2010年供水普及率达到95%,供水规模为61万m3/d;远期2020年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供水规模为108万m3/d。

2、排水工程余杭区划分为四个污水处理分区,分别是临平污水系统、良渚污水系统、余杭组团污水系统和西北部山区分散污水系统,近期2010年污水工程处理规模为万m3/d;远期2020年污水工程处理规模为82m3/d。

3、电力工程近期至2010年最高负荷110~125万kW;远期2020年最高负荷280~320万kW。

预测远期全社会年用电量约145~170亿kWh。

远期该区电网以500kV瓶窑变、500kV杭北变、500kV乔司变和境内各电厂作为电源。

4、通信工程优化干线通信传输网络,加快用户光纤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和改造。

积极稳妥地发展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和计算机互联网,逐步调整和优化本地电话网络,积极发展新区和农村地区用户,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电话普及率。

固定电话近期普及率45~50部/百人,发展用户数约58~65万户,远期普及率60~70部/百人,发展用户数约95~110万户;移动电话近期普及率55~60部/百人,发展用户数约72~78万户,远期普及率75~85部/百人,发展用户数约118~134万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