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
第5课科学探究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
第5课科学探究【学与练】一、生活中的探究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先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科学家的探究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从日常生活或科学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名师讲解】对于一个生活现象随便提出一个问题是很容易的,但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却非易事。
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要问为什么,并且能够分析出生活现象中所隐含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最后还要用科学语言把问题表述出来。
建立猜想或假设是对探究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的一种设想,即对背景材料的实验目的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要以陈述句的形式进行表述。
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验证假设的活动方案。
制订计划是科学探究的中心环节,本环节计划得科学、周密与否,直接影响着探究活动的成败。
(1)关于实验材料的数量探究实验中实验材料的数量不能过少,原因是如果数量过少,结果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当然,采用更多的实验材料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因此,应根据具体实验选择合适数量的实验材料。
(2)实验变量与控制变量科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对多个因素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它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实验变量是指实验中由实验者人为操作的因素或条件,即实验中被人为改变的条件;控制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影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其他所有的因素或条件。
(3)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研究某一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或因素都相同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
一个对照实验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那一组(与假设相一致的组),一般来讲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
中考生命科学(浙教版)总复习教案:第5讲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二)
第5讲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二), 分类二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了解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考点梳理】1.根尖由_根冠__、_分生区__、_伸长区__、_根毛区__组成。
根冠具有_保护__作用;分生区细胞能不断进行_分裂__;伸长区细胞能较快伸长;_根毛区__是植物吸水的最主要部位。
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称叫_根系__,可分为有明显主根的_直根系__和没有明显主根的_须根系__。
2.茎由_树皮__、_韧皮部__、_形成层__、_木质部__、_髓__等组成。
树皮具有_保护__作用,其韧皮部中有输导有机物的_筛管__;_木质部__中有输送水和无机盐的_导管__。
3.叶片由_叶表皮__、_叶肉__、_叶脉__等组成。
叶表皮上有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保卫细胞间的小孔是_气孔__。
根部吸收的水,大部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发出去,叫做_蒸腾作用__,小部分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代谢活动。
【活学活用】1.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请回答问题:(1)标明结构名称:A._成熟区__;B._伸长区__;C._分生区__;D._根冠__。
(2)如果去掉_分生区__,根不能再生长。
(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伸长区__。
(4)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_分生__区的细胞能够_分裂__增加细胞数量和_伸长__区的细胞能够不断_生长__增大体积的缘故。
2.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结构名称:②_栅栏组织(或叶肉细胞)__,⑥_气孔__。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标号_⑥__处进入叶内,所需水分通过图中标号_③__所示部分运输而来。
(3)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主要是因为图中标号_②__所示部分含有较多的_叶绿体__。
,缺失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考点梳理】1.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缺乏时的影响氮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茂盛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磷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生长缓慢,植株暗绿带红,籽粒不饱满钾使茎秆粗壮,促成糖和淀粉的生成茎秆细弱、易倒伏,植株矮小,叶片带褐斑2.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清单、考点手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1讲生物与环境知识清单1.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猫捕食老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
(3)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2.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如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分等物质);(2)生物能进行_________(绝大多数生物能吸入氧气);(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______(如动物的出汗、排尿、呼出CO2、植物的落叶等);(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________(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动物的反射等):(5)生物能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体能由小长大,当长到一定程度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6)生物都有________和_______的特性(如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进化);(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考点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__________法,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仪器,有时还需要测量。
2.调查法(分为普查和______调查)。
3.实验法(常用__________实验)。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①______________: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③制订计划:确定的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设计__________实验。
④实施计划: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⑤表述实验结果:鼠妇大多数从有光的一侧爬向昏暗的一侧。
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讲问题一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
2.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
3.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
4.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
问题二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心情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问题三1.智力正常,认知完整。
2.积极的自我观念。
3.取悦他人,人机关系和谐。
4.面对并接受现实。
5.能调节情绪心境良好。
6.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7.人格完整独立。
问题四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2.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5.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
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第二讲问题一1.社会学原因。
1)应激性生活事件2)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3)文化背景2.心理学原因。
1)心理分析流派2)行为主义流派3)认知流派3.生物学原因。
1)脑损伤2)神经发育异常3)神经生化学异常4)脑的可塑性低下问题二焦虑是指一种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怀有一种忐忑不安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问题三思维与情感、行为意向不协调和脱离实际。
问题四1.评论性幻听2.争辩性幻听3.思维鸣响4.思维阻塞5.思维被撤走6.被动体验问题五1.自我调节2.家庭社会干预3.心理干预4.生物干预第三讲问题一自我认识中形成的自我概念会影响心理的防御机制,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而对自我的否定的意识则会导致抑郁;自我体验会影响压力的应对方式,它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生活品质;自我调控可以通过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进行调控,从而影响到情绪健康和生活态度。
问题二(开放题目自己写不能完全抄)形容自身特质:大学生女性成年长发黄皮肤黑头发体型中等来自湖南核心特质:女性问题三同一性概念:个体将自身动力、能力、信仰和历史进行组织,纳入一个连贯性的自我形象中。
它包括对各种抉择和最后决定的深思熟虑,特别是关于工作、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承诺等方面的内容。
发展趋势:大学低年级为自我同一性危机期;大二大三年级为同一性形成探索的关键时期;大四为自我同一性的考验期。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背诵资料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1讲 生物与环境知识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如植物从外界吸收 二氧化碳 、 无机盐 和 水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 植物 或 动物 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 (如植物落叶,动物出汗、排尿、呼出气体)。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如含羞草受碰触叶片会合拢)。
5.生物能 生长 和 繁殖 。
6.生物能遗传和 变异 。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知识点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8.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环境可 影响 生物生物可 适应 和 影响 环境 9.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1)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知识点3 科学探究 10.探究的一般方法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 观察法 、 调查法 (包括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 实验法 (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收集分析资料法、比较法、科学推测法等。
1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为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订计划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表达与交流 。
1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 这个条件(即变量) 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相同且适宜 的实验。
其中变量接近现实生活的一组称为 对照组 ,变量偏离现实生活的一组称为 实验组 。
第2讲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知识点1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2.组成(1)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
(2)生物部分①生产者:植物,自养型生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②消费者:动物,异养型生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专题讲义: 生物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专题讲义生物常识一、生物概述(一)生物的主要基本特征1.都有新陈代谢2.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3.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4.都有应激性5.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009-云南】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水和蛋白质B.核酸和蛋白质C.糖类和蛋白质D.脂类和蛋白质【2011-内蒙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B.生物都能生长、繁殖和发育C.生物都能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二)生物的重要物质基础1.水(1)水在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2)没有水,就没有生命【2015-联考】“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经过36年的人类星际探索,沿途探索①木星②土星③土卫二④土卫六是否存在生命迹象,并发回资料。
阅读表格,依据探测资料判断将来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是()。
A.①B.②C.③D.④2.糖类(1)单糖——葡萄糖等(2)二糖——蔗糖、麦芽糖等(3)多糖——淀粉、纤维素等3.蛋白质(1)基本单位——氨基酸(2)主要功能构成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运输功能、调节功能等4.核酸(1)基本单位——核苷酸(2)分类①脱氧核糖核酸②核糖核酸【2010-湖北】DNA双螺旋结构是谁提出来的()。
A.孟德尔B.达尔文C.沃森和克里克D.巴甫洛夫【2011-联考】下列关于蛋白质化学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蛋白质可以水解为脱氧核苷酸C.蛋白质变性凝固过程是不可逆的D.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化学元素是碳、氢、氧、氮二、细胞结构(一)真核细胞结构1.细胞膜2.细胞质(1)线粒体(2)叶绿体【2014-联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蓝藻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到有氧的大气环境起了巨大作用B.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C.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D.种子植物是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3.细胞核【2015-河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讲解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讲解一、生物的特征1. 新陈代谢•这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生物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例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
•同时,生物还会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比如,人体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等。
•举例来说,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片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然后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2. 生长发育•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逐渐长成大树;动物从幼体发育为成体。
•例如,蝌蚪在发育过程中会逐渐长出四肢,尾巴逐渐消失,最后变成青蛙,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发育特征。
3. 繁殖•生物能够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像豌豆通过自身的种子繁殖后代;也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等方式。
动物则有有性繁殖和少数的无性繁殖(如某些低等动物的分裂生殖)。
例如,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后代。
4. 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例如,狗的后代仍然是狗,而且毛色等性状可能与亲代相似。
•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比如同一窝小狗,它们的毛色、体型等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5. 应激性•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这都是植物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应激性更为明显,如鹿在遇到危险时会迅速奔跑。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如果要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那么调查目的就是统计校园内有多少种植物,调查对象就是校园内的所有植物。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包括选择调查的范围、确定调查的路线等。
比如在调查校园植物时,可以按照校园的道路规划调查路线,确保不会遗漏某个区域。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国际奥委会为感谢萨马兰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发行了一枚名为《感谢主席先生》的()。
A.邮票B.邮折C.纪念封D.纪念币【参考答案】C2. 在我国,下列选项中按规定个人所得不应免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某劳模家属享受工厂每月的体恤金300 元B.李某家的房子在火灾中受损,保险公司赔付了 2 万元保险金C.某公司的职员取得了设计大奖,组委会颁给了他 3 万元奖金D.单位退休工人的工资【参考答案】C3.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参考答案】B4. 关于我国人民调节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民人民检察机关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B.人民调节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C.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必须设立人民调节委员会D.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节民间纠纷,可依法适当收取费用,但不能超出工作经费需要【参考答案】B5.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7. 地震是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C.里氏地震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增加10 倍D.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60 年智利大地震,其震级为9.5 级【参考答案】C8. 对影响人的诸多因素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传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B、人的身心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但是人接受环境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C、人的发展应完全由教育来承担D、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参考答案】C9. 下列行为引发的争议,哪个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行政机关派工作人员到市场上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B.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C.认为行政机关的任免决定不合理D.认为当地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参考答案】B10. 学校()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必修第1册 第5章 第5讲 考点一 植被
第5讲植被与土壤[课程标准]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素养考查] 1.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利用土壤;知道保护土壤的意义。
2.综合思维:分析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土壤的形成。
3.区域认知:分析植被的特征与分布,比较不同区域植被的差异;理解不同区域的土壤差异。
4.地理实践力:识别植被种类;通过观察土壤的特征识别土壤类型。
考点一植被一、植被与环境1.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植被的生态特征是植被与环境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植被与环境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印证。
二、森林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植物全年旺盛生长,种类丰富,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垂直结构复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丰富等。
2.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3.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森林的垂直结构一般都有乔木、灌木和草本三层,以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为复杂,可以分成5~8层,各层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
其他森林类型分层较简单。
三、草原与荒漠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1.热带草原: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
湿季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2.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必修第1册 第5章 第5讲 考点二 土壤
考点精练
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1~3题。 1. 下 列 关 于 图 示 成 土 母 质 的 来 源 , 分析正确的是
√A.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残留
的碎屑物 B.坡积物是风化基岩②风化而成
的堆积物 C.洪积物主要来自风化基岩②的风化 D.坡积物主要由山洪携带的残积物堆积而成
12
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A.自然植被茂密 C.生物残体分解快
√B.有机质积累多
D.矿物养分流失快
解析 降水时缓坡水流速度慢,流水侵蚀作 用弱,表层土壤和有机质流失少,有机质积 累多;陡坡相反。
12
跟踪训练
学以致用 夯基拔高
(2020·江西省南城一中期末)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 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 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 差异显著。右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 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 分的月份变化。(注:地膜覆盖选用厚 度为0.08 mm的黑色、白色透明塑料 膜;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 草类来覆盖土壤。)据此完成1~3题。
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成土 母质
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可以加快岩石风化和 生物
土壤形成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影响岩石风化的强度、速度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在很大程度 气候
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海拔:山区的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而发生垂直变化,
耕作层 犁底层 自然土层
特点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第5讲 植物的新陈代谢(2)课件——2022年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3.种子处理 成熟的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效提高种子的储藏 时间,可采取__低__温____、__干__燥____等方法,降低种子的___呼__ _吸__作__用_____。
重难点解析 1.植物的光合作用
例1 在完成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后,恬恬 同学选取了有白斑叶的牵牛花进一步探究。如图所示,以下描 述正确的是( C )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7.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常见曲线:
(1)夏季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如图,曲线的各点含义 及形成原因分析: 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
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2)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a.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减少; b.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 量增加;
c.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 量不变。
三 农业生产中的物质和能量转换原理
1.合理灌溉和合理施肥 (1)水、无机盐是细胞构成的基本成分和生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应根据植物的需求规律,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施肥。 (2)过多的水分会影响到根部等器官的__有__氧__呼__吸____,水淹没造成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等)会使根部溃烂。过多的无机 盐会引起烧苗,缺少时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光合作用教师备课教案3篇
光合作用教师备课教案3篇光合作用教师备课教案一一、教材分析新课标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从原来的“了解”水平提高到了“说明”水平,教材中本部分内容从回顾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开始,让学生感知他们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并且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各探究实验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能力目标: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3.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4.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各实验设计、优缺点和结论。
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如何巧妙地连接起来,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层次
第1讲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层次、生物的新陈代谢点击重难点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生物(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有完整的结构(细胞),有生长和繁殖现象,有遗传、变异特性,有应激性,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动物和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的不同,即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只能通过摄取食物而获得养料,而植物自身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真菌、细菌、病毒的区别是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菌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能靠寄生生活、是类特殊的生物。
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物体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使用时玻片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儿,玻片仍往哪儿移。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可用小光圈、平面镜对光;若视野中光线太暗,则应该增大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对光。
二、细胞1、一切生物都是(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植物细胞还具有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具有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特点,从而使一个受精卵最终长成一个生物体。
植物由组织、器官构成,动物由组织、器官、系统构成。
三、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中的根毛区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毛细胞吸水原理是根毛细胞液体中细胞液的浓度大子外界溶液的浓度。
植物体水分的散失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的蒸腾作用,而且根吸收来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
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有:可以有效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
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根和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有机物在叶形成后通过茎中的筛管由上而下地运输。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场所叶绿体活细胞条件光有无光照均可物质变化无机物(CO2、H2O)→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光叶绿体酶意义是地球上各种有机 物和氧气的主要来 源,自然界中氧和 碳循环不可缺少的 一个环节 将贮存在生物体内 的化学能进行释 放、转移和利用,释 放的能量是一切生 命活动所必需例题分析:1、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
高中生物 专题3 生物的新陈代谢基础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1
基础讲解(第一部分专题三生物的新陈代谢)考情动态分析生物的新陈代谢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在单科考试和综合考试中都是必考内容之一,约占15%~30%。
近几年的高考每年都有围绕着这个重点的考题。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除了大多数基础性的单项选择题以外,其余题目有两个特点:一是生物的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许多考查某些生理作用的题目,都与细胞的结构图联系在一起;二是绝大多数的简答题目,往往是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提出新问题,通过分析图表、图解作答。
关于新情境、新材料和新问题有三个来源:第一,从虚构的情境中产生;第二,从学生未接触过的材料中引申出来,通常选自中专或大学教材;第三,对学生已知的情境赋予新意后提出。
这类题目往往能够体现“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充分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趋势。
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大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变是命题的重点所在,特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物质和能量变化相反,可以创设出许多新情境,是考查各种能力的载体。
新陈代谢发生在细胞内,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代谢的物质基础,因此,该部分知识可以和第一、二章的内容相联系,如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细胞膜的结构(载体)与物质进出细胞的关系等,还可以与选修教材中的生物膜系统相联系,可命制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考查综合能力。
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之中,所以选修教材安排了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
该部分内容在高考命题中也是以中档题为主,由于该部分知识不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所以在综合科目高考题中不是每年都出现。
考点核心整合1.理解新陈代谢与酶和ATP的关系新陈代谢是细胞内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酶和ATP 是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物质。
新陈代谢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和ATP的供能条件下完成的。
细胞是新陈代谢的场所,所以大多数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细胞内,也有的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例如进行细胞外消化的各种消化酶。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导学案
D.以H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小专题2: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针对训练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某植株缺乏镁元素,则图2中的G点应向哪个方向移动?________。
(4)当光照突然由F降低至G,则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________,C5的含量会________。在GF段,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F点以后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小专题四:实验设计专题
[针对训练7]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广西北海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质量检测模拟卷
广西北海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质量检测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沙漠地区的植物种类比热带雨林少,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水B.温度C.空气D.阳光2.你能告诉我们,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A.竹和山石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松和丹顶鹤3.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B.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草D.蛇和鹰只有捕食关系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①蝴蝶②珊瑚③黑木耳④机器人⑤青苔⑥岩石A.①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⑥5.校园的桂花树每年都有一些种子掉到土壤里长出新的桂花树幼苗,这说明生物能( )A.进行呼吸B.发生变异C.生长繁殖D.排出废物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各种各样的栖息地D.生物圈的厚度为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各约10千米7.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记录时要实事求是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C.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D.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 )A.变异现象B.生长现象C.遗传现象D.新陈代谢9.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汽车B.向日葵C.钟乳石D.热气球10.星期天,小明和同学一起到田野,他们看到了很多植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他们想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分类的重要依据应该是( )A.花、果实、种子B.根、茎、叶C.根、花、种子D.茎、叶、种子11.下面对生物的生命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一生物具有遗传现象B.明月别枝惊鹊--生物具有应激性C.蜻蜓点水一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一生物能影响环境12.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鲤鱼、水草、虾归为一类,而将月季、苍蝇、柳树、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A.按照生物的形态B.按照生物的数量C.按照生物的用途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1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枯叶B.珊瑚C.木鱼D.生石花14.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鹬蚌相争B.螳螂捕蝉C.一山难容二虎D.弱肉强食15.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5讲 氧气的性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机构用)
第5讲氧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
2.了解硫、磷、碳、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熟悉化学反应,明白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教学重点】1.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2.了解化合反应【教学难点】氧化反应及与化合反应的区别第1页共15页第 2 页 共 15 页1.氧气的物理性质(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为1.429 g/L ,比空气的密度(1.293 g/L)略大。
它不易溶于水(1 L 水能溶解30 mL 氧气)。
气态――→101 kPa -183 ℃液态淡蓝色――→101 kPa -218 ℃雪花状固体淡蓝色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通过降温加压,变为液态氧气后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释疑点 氧气转变为液氧发生了什么变化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时发生了物理变化。
因为无论是哪种状态的氧气,都属于同种物质。
可见,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 .氧气不溶于水知识点睛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液态氧是淡蓝色液体答案:B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
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能认为氧气可燃烧。
(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图,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
点技巧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燃烧反应℃产生微弱的淡蓝第3页共15页不相同。
前者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不可以用细沙替代;后者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可以用细沙替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例1】(2009·浙江绍兴)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B.呼吸作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过程C.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D.进行光合作用时,一定进行呼吸作用【精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贮存能量,A为错项。
呼吸作用是活着的生物体分解体内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它的实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释放能量,B为错项。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任何时候都在进行,C为错项。
【解答】D【归纳整理】呼吸作用是新陈代谢过程一项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它是为生命活动的各项具体过程提供能量(A TP)。
所以呼吸作用在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一刻都不能停止的,呼吸作用的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的太阳能。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表面看起来是2个相反的过程,但这是2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植物体内,这2个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产生的ATP主要用于暗反应,很少用于植物体的其他生命活动过程,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包括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
【例2】(2009·浙江丽水)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
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Array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精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甲型叶片表面积大有利于光合作用,也有利于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那也就意味着甲型植物生活的环境一定是潮湿的。
如果干旱,甲那么大面积的叶片会使其植物体失水过快而死亡。
【解答】A【归纳整理】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及形态和结构与生活方式(环境)的适应。
【例3】(2008·浙江丽水)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西瓜,甲地的西瓜比乙地的西瓜含糖量高。
经调查,甲、已两地的西瓜,生长季节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气温有差别(见下表)。
(1)甲、乙两地西瓜通过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2)甲地西瓜的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因为甲地西瓜晚上的比乙地的弱,所以甲地西瓜晚上消耗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积累有机物的量就多。
(3)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实质是通过影响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精析】由表可知,甲、乙两地白天的温度基本一致,但甲地夜间气温较低,即甲地的昼夜温差较大,这有利于西瓜光合作用产物的累积。
所以甲地的西瓜比乙地的西瓜含糖量高。
【解答】(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3)酶【归纳整理】呼吸作用是一个酶促反应,与温度关系很密切,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度对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呼吸作用也有个最高和最低的限度,即最高点和最低点,这是指能使呼吸进行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在最低点与最适点之间,呼吸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超过最适点,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并不是最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温度,因为这时植物消耗的有机物最多,对有机物的积累不利,所以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都低于呼吸的最适温度。
模拟预测训练基础闯关题组1.下列生物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A.草履虫B.熊猫C.桃树D.草鱼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 .叶B .种子与果实C .根、茎、叶D .有生命活动的部位3.取四盆生长情况基本相同且良好的天竺葵,按下图装置。
首先在暗处放置24小时。
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2—3小时,作实验备用材料。
(注意在图4中黑纸部分必须是上下都遮光)然后摘下对比的叶片,用酒精溶解其中的叶绿体,再滴入碘液检查其淀粉生成情况。
你认为取下边装置中的哪两个天竺葵的叶片对比其淀粉生长情况是有意义的 ( )A .装置1与2B .装置1与3C .装置2与3D .装置2与44.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一天中气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小明带着这个疑问,对校园内香樟树的气孔开放情况做了观察和测量,并获得以下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在这五个时间中,香樟树气孔开得最大的是 ( )A .8时B .10时C .11时D .12时5.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 .叶绿体B .叶绿素C .细胞壁D .液泡6.光合作用包含两个方面的的转化,正确的是 ( ) ①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水变成了淀粉。
②水变成了氧气和淀粉。
③无机物变成有机物。
④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⑤光能被氧气带走。
⑥光能变成热能散发。
A .①⑥B .②⑤C .③④D .③⑥7.潮湿的粮食要晒干里贮藏,这与植物的哪一项生理活动有关 ( )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生长作用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和氧气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 .绿叶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D .环境温度的高低对种子的呼吸作用无影响9.叶是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在叶这种器官中 ( )A .只能进行光合作用B .只能进行呼吸作用C .只能进行蒸腾作用D .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10.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叶片 (在黑暗中放置一天),中部的叶脉切断,给予光照2 小时。
发现,叶片下部产生了淀粉,而叶片上部无淀粉生成。
其原因是 ( )A .切断叶脉阻断了水分运输B .切断叶脉阻断了CO 2运输C .切断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D .切断叶脉阻断了呼吸作用11.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12.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 )A.日温15℃、夜温26℃B.日温26℃、夜温15℃C.昼夜恒温26℃D.昼夜恒温15℃13.针对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使用有毒的SO2气体对某些食品进行漂白,某科技兴趣小组以小麦幼叶为实验对象,研究SO2对植物的危害。
实验条件相同情况下,该小组观察到小麦幼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片发生变化时间不同,如下表所示。
结合叶的结构知识,请你解释为何光照的强弱会影响二氧化硫对植物14.在夏收夏种的农忙季节,有些地区的农民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农田中的大量秸秆,产生的烟尘造成了大气污染,甚至影响飞行安全。
对此,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下达紧急通知,禁止燃烧秸秆。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秸秆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秸秆中的能量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作用贮存起来的。
(2)秸秆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灰。
这些灰中的无机盐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中吸收的。
15.小召在田间发现一株白化的水稻苗,即有部分叶片是不含叶绿素的,呈白色,如右图所示。
小召将植株带回,经48h饥饿处理后(即黑暗中放置48h),然后在阳光下放置8h,分别取绿叶和白色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绿叶中有淀粉存在,这可以证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因素是。
“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1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其他生物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场所是。
(2)如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图。
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弱的因素;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③限制B点和C点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强的因素分别是、。
17.地球上现存生物约有500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
(1)细菌的大小可能不到1微米,而蓝鲸个体庞大,质量可达150吨。
但是,它们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2)与非生物相区别,蓝鲸具有生命活动,例如小蓝鲸能进行而长大。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作用释放的能量。
(3)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中,试管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金鱼藻细胞内具有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结构,这种结构是。
18.某同学为验证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一些结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烧瓶中的溶液pH大于7,均含适量的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环境下遇氧气会由无色变褐色。
请回答:(1)金鱼藻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金鱼藻属。
(2)如果要研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应选用两个烧瓶进行对照。
一段时间后,号瓶最先变褐色。
(3)如果本实验不加指示剂,为判断光合作用是否进行,还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19.根据下面的资料,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
5年后,柳树长到85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克。
同时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
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被柳树吸收了。
(2)柳树吸收的水中,一部分进行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对植物本身的意义之一是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的。
20.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是否需要CO2,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A、B两盆天竺葵在同一暗室中放置一昼夜,然后按图示情况放在阳光下5小时)。
注:A盆中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在光照下会缓慢分解放出CO2,目的是保持与空气中一样的CO2的含量(1)天竺葵在暗室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
(2)B盆中培养皿内放置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光照结束时,分别从两盆植物体上摘下多个叶片经过处理后,在进行淀粉检测时,通常滴加试剂来检测。
(4)小林同学设计了另外一种方法:只选择其中一盆天竺葵上的2片叶(没有摘下它们),各自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在其袋子里分别合理放置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与小明的方法相比较,小林的方法优点是,不足是(每空选填一个序号)。
①样本多;②样本少;③变量多;④变量少能力提升题组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是生物和人类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B.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包括一氧化碳、水、叶绿素和阳光D.植物先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包含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22.萝卜存放时间长了会空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23.右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绘制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A.t0—t1B.t1—t2C.t2—t3D.t3—t424.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