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教学大纲一、引言工程地质作为应用地质学的分支,对于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地质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工程地质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以及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旨在为工程地质课程的开展提供指导。
二、课程目标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工程地质勘查方法和技术;3.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地质问题;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课程内容1. 工程地质学概论- 工程地质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地质勘查- 基本勘查方法和技术- 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要求3. 地质工程环境- 地质地貌与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与分类4. 地下水与水文地质-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及防治措施5. 岩土力学基础- 岩土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岩土材料的力学性质与试验6. 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的种类与特征- 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7. 工程地质勘探与监测技术- 岩土勘探与测试方法- 工程地质监测技术与实践8. 工程地质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法- 工程地质风险评估与管理四、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问题解决能力。
- 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和实验实习,加强学生对于工程地质实际工作的了解和实践能力。
-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促进交流与合作。
2. 评估方法-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 课堂测试:包括理论知识考察和实践应用题。
- 实践报告:对于实地考察和实验实习的报告撰写和答辩。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 《工程地质学导论》- 《岩土力学》- 《工程地质勘查技术》2. 参考资料:- 《工程地质学概论》- 《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 相关学术期刊和论文六、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的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获得掌握工程地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工程地质基本内容、工作方法;能正确提出勘察任务及运用勘察数据和资料进行设计与施工,以及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成果进行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和采取处理措施。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和培养野外认识的技能、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
二、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沉积岩的鉴定与认识
实验二:地质罗盘仪和GPS的使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
小刀、放大镜、稀盐酸、偏光显微镜、地质罗盘仪、GPS接收机
四、实验教学方式
集中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队。
五、实验考核方式
以报告作为评定成绩依据,参加实习并完成报告可评基础分60分,格式占10分,内容完整性占20分,语言表达占10分。
六、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见实验指导书。
七、说明
学生在进行完上述各项实验后,必须提交一份较详细的实验报告。
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获得认识。
工程地质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教学大纲一、前言工程地质是一门研究地质学原理与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的学科,是土木工程、矿山工程、水利工程等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
本大纲旨在为工程地质教学提供指导,明确学习目标与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了解地质学基本原理,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土性质等;2.熟悉地质调查与工程地质勘察方法;3.掌握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4.学习工程地质信息的分析和应用;5.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地质学基础知识(1)地质构造基本原理;(2)地层特征及分布规律;(3)岩土性质与力学特性。
2.地质调查与勘察(1)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2)地质灾害勘查与评估;(3)地下水勘察与利用。
3.工程地质灾害(1)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2)灾害预防与治理方法;(3)应急处置措施与案例分析。
4.工程地质信息分析(1)地质图像解译方法;(2)地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3)GIS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
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将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考试评价:期中考试、期末考试;2.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报告撰写;3.参与度评估:课堂表现、小组作业等。
六、参考教材1.《工程地质学》方文军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工程地质学导论》李军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地质勘探技术》陈洪、姚建林编著科学出版社七、备注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进度和评估要求将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作出调整。
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努力钻研,不仅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应用,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祝大家在工程地质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
工程地质学-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译名】:Engineering Geology【适用专业】:地质工程【学分数】:2.5【总学时】:40【实践学时】:8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课程系统地讲授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工程动力地质作用。
系统概括了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安排一定时间的参观及试验。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能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认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今后研究与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初步应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程地质问题,能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工程地质问题的定量评价等。
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中的地质思维逻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层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工程力学》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绪论一、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四、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重点了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工程地质学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重点: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概念;工程地质学的意义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第一节土的粒度成分粒径、粒组概念;粒组划分;粒度成分测定与表示;土按粒度成分分类;第二节土的矿物成分土中矿物成分类型;矿物成分与粒度成分的关系;粘土矿物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第一节土中的水与气体土中水的基本类型与特征;土中的气体第四节土的构造与构造土的结构的概念;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土的结构类型;土的构造的概念;土的构造本章要求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并了解有关土的粒度成分;土的矿物成分;土中的水和气体;及土的结构、构造。
《工程地质》课程实施方案
《工程地质》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工程地质”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工学科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专升本)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同学通过学习掌握修建土木工程建(构)筑物的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和各种建(构)筑物的建造对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影响,以及选择在相应的地质条件下保证建筑物稳定和正常使用的措施。
二、教学主要内容与要求“工程地质”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具备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了解工程与地质的关系,并对地质条件做出评价。
学习本课程要求达到:1.掌握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了解各种工程地质的基本要素,系统掌握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对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及对不良地质条件应采取的措施,了解各种地质作用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对工程的影响和治理方法,并对土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做出分析评价。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岩石和地质模型实验室实习,野外工程地质实习(有条件时进行)等三个教学环节。
教学中,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根据专业的要求分为“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
四、课程教学总时数、学分数本课程为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安排在第四学期。
五、媒体的选择及相互关系本课程的媒体建议选用文字教材、IP课件、录像教材等。
其中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媒体,不但包含所有教学内容,而且包含教学要求、其他媒体使用方法及必要的教学信息等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教材。
IP课件、录像教材是强化媒体,主要是分层次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是对文字教材某些内容的强化与补充。
六、教学环节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远程开放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工程地质学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60 (其中讲授45 学时,实验15学时)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工程地质学》课程是高等学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类本科专业第一学年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其课程性质为工程技术基础类课程,学科性质属应用地质学类。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修建土木工程建(构)筑物的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和各种建(构)筑物的建造对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影响,以及选择在相应的地质条件下保证建筑物稳定和正常使用的措施。
本课程与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等专业知识结合紧密,是高等学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类本科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具备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了解工程与地质的关系,并对地质条件做出评价。
本课程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了解各种工程地质的基本要素,系统掌握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知识。
3.了解并初步掌握对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及对不良地质条件应采取的措施,对常见地质作用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对工程的影响和治理方法以及土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做出分析评价。
三、各章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工程地质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工程地质学的分科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应用科学、基础地质部分(地质作用、岩石矿物和风化物、地质构造与特征、水文地质、地质条件与环境)、工程地质部分(工程地质材料的类型、地基承载力、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学习要求。
第二章岩石和土及其工程地质性质(10学时)第一节地球的圈层构造与地质作用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地壳、地幔与地核)、地质作用、地壳的物质组成(岩石、矿物、风化物——土)。
工程地质学基础教材
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的基础部分,是工程地质学科的骨干课程,同时也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的科学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的:1.向学生传授内外动力及人类活动引起有关物理地质现象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这些动力地质现象(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2.通过本课程学习,具备解决某些重大工程地质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该课程应用性很强,要求学生尽可能紧密联系某些具体工程动力地质现象的实际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必修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意义,它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前沿。
如何学习该课程。
第二章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活断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活断层鉴别及研究方法、活断层区建筑原则。
第三章地震工程地质研究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效应,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地震小区划,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第四章砂土液化工程地质研究砂土液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砂土液化的防护措施。
第五章岩石风化工程地质研究基本概念,影响岩石风化因素,风化壳及分带标志和方法,岩石风化防护措施。
本章教与学两方面没有难度,主要问题是实际工作中风化岩分带的标准很难把握,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好配合现场考察进行教学。
第六章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基本概念,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形式及机理,崩塌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滑坡形态要素及分类、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斜坡变形破坏预测预报及防治。
第七章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渗透变形概念及形式,产生渗透变形的基本条件,渗透变形预测,防治措施。
第八章岩溶工程地质研究溶蚀机理,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岩溶渗漏、塌陷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渗漏及塌陷处理措施。
第九章水库诱发地震工程地质研究诱发地震的类型,水诱发机制,水库诱发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条件,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征,诱发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及预测。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1.2 学时安排: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1.3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1.4 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1.5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二、课程目标2.1 了解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2 掌握工程地质学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技术2.3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2.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3.1 工程地质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3.2 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基础知识3.3 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技术3.4 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灾害防治3.5 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3.6 实验室实践和野外实习四、教学方法4.1 理论授课4.2 实验室实践4.3 野外考察4.4 小组讨论4.5 学生报告五、教学评估5.1 平时考核: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室实践表现5.2 期中考试: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5.3 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的综合掌握能力5.4 课程论文:独立完成一份与工程地质相关的课程论文5.5 实验报告:实验室实践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六、参考教材6.1 《工程地质学导论》范德·伯吉斯6.2 《地质工程学》陈著良6.3 《岩土工程学》赵承元七、教学进度安排7.1 第1-2周:课程介绍与工程地质概述7.2 第3-4周: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基础知识7.3 第5-7周: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技术7.4 第8-10周: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灾害防治7.5 第11-12周: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7.6 第13-14周:实验室实践7.7 第15-16周:野外考察7.8 第17-18周:学生报告和教学总结八、课程特色8.1 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工程地质理论进行深入讲解和实践应用8.2 通过实验室实践和野外考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8.3 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鼓励小组讨论和学术报告九、课程总结本课程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进行系统性培训,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工程地质》武汉工业大学 孙家齐主编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工程地质课程函授自学进度表孙家齐主编
周次
章节
自学或辅导
阅读教
材页数
作业题号
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的章节题目名称或主要内容
第一周
第一章
绪论
§1-1பைடு நூலகம்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1-2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1-3土木工程对地基的基本要求
§1-4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6-3岩溶作用
P75-81
P95:思考题
掌握河流侵蚀、淤积作用的防治与治理。掌握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岩溶地貌及岩溶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十二周
§6-4斜波与边坡地质作用
P82-89
P95:思考题
掌握斜坡与边坡的类型,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因素,边坡稳定方法及防治不稳定边坡的基本措施。
十三周
§6-5海岸带的地质作用
P1-4
P4:思考题
明确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及研究方法,了解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它们所包括的因素和内容。
第二周
第二章
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2-1地壳
§2-2矿物
P5-9
P19:思考题
了解地壳的层圈构造及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
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常见的矿物。
第三周
§2-3岩石
P10-19
P19:思考题
P142-153
P153:思考题
了解现场监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工程地质图的编绘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
注:1、为保证教学质量,学员必须按规定进度自学和完成布置作业,作业必须交任课教师批阅登记,作业分占总分20%。
2、教师必须按进度表规定的学时计划完成课堂理论教学任务,不得擅自增减教学时数。
工程地质学基础
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的基础部分,是工程地质学科的骨干课程,同时也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的科学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的:1.向学生传授内外动力及人类活动引起有关物理地质现象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这些动力地质现象(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2.通过本课程学习,具备解决某些重大工程地质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该课程应用性很强,要求学生尽可能紧密联系某些具体工程动力地质现象的实际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必修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意义,它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前沿。
如何学习该课程。
第二章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活断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活断层鉴别及研究方法、活断层区建筑原则。
第三章地震工程地质研究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效应,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地震小区划,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第四章砂土液化工程地质研究砂土液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砂土液化的防护措施。
第五章岩石风化工程地质研究基本概念,影响岩石风化因素,风化壳及分带标志和方法,岩石风化防护措施。
本章教与学两方面没有难度,主要问题是实际工作中风化岩分带的标准很难把握,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好配合现场考察进行教学。
第六章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基本概念,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形式及机理,崩塌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滑坡形态要素及分类、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斜坡变形破坏预测预报及防治。
第七章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渗透变形概念及形式,产生渗透变形的基本条件,渗透变形预测,防治措施。
第八章岩溶工程地质研究溶蚀机理,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岩溶渗漏、塌陷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渗漏及塌陷处理措施。
第九章水库诱发地震工程地质研究诱发地震的类型,水诱发机制,水库诱发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条件,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征,诱发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及预测。
1工程地质绪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工程地质学概论》 李智毅、杨裕云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 版社,1994年。 主要参考书: 《工程地质学》(上册)张咸恭编,地质出版社,1979。 《工程地质学》(下册)张咸恭编,地质出版社,1983。 《工程地质学》 胡广韬、杨文运等编,地质出版社,1984。 《地震工程学》 胡聿贤编,地震出版社,1988。 《专门工程地质学》张咸恭、李智毅等编,地质出版社, 1988。
6.世界奇迹降临海城--1975年海城地震 时间:1975年2月4日19时34分26秒 地点:辽宁海城县(北纬40度39分,东经122度48分) 灾情:震级7.3级,死亡1328人,本次地震被成功的预报 7.唐山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 时间: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2秒 地点:河北省唐山市(震中纬度39.4度,东经118.0度) 灾情:震级为7.8级,死24.2万人,重伤16万人 8.成都平原的动荡月23日11时03分05秒 地点:四川省松藩县、平武县(前者震中为北纬32度36分,东经104度06 分,后者为北纬32度30分,东经104度18分) 灾情:前后两个地震的震级均为7.2级,造成41人死亡
17.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南部地区8月12日发生里氏7.2级地震 18.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0年7月20日8时0分 (北纬0.0,东经0.0)发生9.0级地震
19.西藏林芝地区发生4.8级地震(2010年7月27日) 20.7月9日5时28分,江门市台山市、阳江市阳东县交界发生M3.1级地震。其中5时 22分、30分、35分先后发生了1.8级、1.8级、2.6级地震各一次。
绪
论
一、工程地质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科学与地质 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从事人类工程 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 科学。 人类工程活动: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 、地下建筑等 研究对象: 工程建筑与其所在的地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 互作用的关系,这就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地质环境包 括地壳表层以及深部的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工程地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等相关知识。
同时,了解地质调查、地质勘探、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等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实践。
1.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地质解释、工程地質報告撰写、工程勘察设计、地质灾害监测应对等能力,能够在工程中独立开展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评价、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1.3 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工程地质的基本素养,包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地质从业能力和素质。
二、教学内容2.1 基本理论知识地质工程的基本概念, 岩土工程基本原理, 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2.2 实践技能地质调查与实验技术, 地质工程勘探的方法, 地质工程报告文件的撰写格式, 地质灾害监测与应对技术等。
2.3 应用案例分析地质勘察案例分析, 地质灾害应对案例分析, 工程地质评价案例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加深对地质工程的认识。
3.2 实践操作开展地质工程勘察实习、地质灾害实验、地质勘探实习、地质灾害应对演练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3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地质工程实践活动、地质灾害防治实践活动、地质工程竞赛等,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手段4.1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技术手段,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2 实验设施利用实验室设备和场地设施,进行地质工程勘察、地质灾害实验等实践活动。
4.3 教材资料选用权威的地质工程教材和相关资料为教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采用课堂问答、考试、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学
总学时:64
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管理、城市规划等(高职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工程地质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属于道路桥梁施工与管理专业考试课程。
开设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学会分析岩、土成因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懂得搜集和运用地质和勘察资料,对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和处理。
有助于工程建筑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
二、理论教学内容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主要内容:基本部分、各部分的任务
基本要求:明确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部分及任务。
2、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地基的概念、划分天然地基、软弱地基和人工地基,工程地质在土木
工程中的作用。
基本要求:掌握地基的概念,区分天然地基、软弱地基和人工地基,了解工程地
质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二)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1、岩石的组成物质、类型及其特征
主要内容:元素、矿物、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单位。
岩石按成因分类、它们都
有各不相同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成密性岩石。
基本要求:学习鉴别矿物和岩石,了解其物理及力学特征。
2、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主要内容: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一些常用指标。
基本要求:了解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两个方面。
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主要是矿物成分、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以及风化作用
等。
(三)岩体构造及岩体的工程性质
1、地壳运动及地质年代的划分
主要内容: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地壳运动证据。
地质年代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
年代。
基本要求:明白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构造动,即地壳运动。
地层学方法、古生
物学方法,构造地质学方法是确定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
地质年代表是依据全球
地层系统划分和对比建立起来的地质历史编年。
2、地质构造
主要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几种常见地质构造的概念、要素、类型及其特性;简要
阐述了这些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和工程地质评价。
基本要求:了解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它们是岩石圈中构造运
动的产物。
地层接触关系和岩层产状反映了地质构造的时特征。
3、岩体的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评价
主要内容:岩体结构面及其特征,岩体结构类型及不同结构类型岩体的工程地质
性质。
要求:明白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首先取决于岩体的结构类型与特征,其次才是组
成岩体的岩石的性质(或结构提本身的性质)我们在山区、峡谷中修建工程中注
意调研。
(四)第四纪沉积物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主要内容:第四纪沉积物残积土、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海相沉积物、湖沼沉
积物、水渍土、风积土。
各土形成的地表地质作用特点,形成规律和对工程的不
良影响及其防止措施。
要求:明白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常成为松散土层(土体)覆盖在前第四纪形
成的坚硬岩层(岩体)之上。
第四纪沉积物与人类工程活动关系密切。
了解各种
沉积物及其地表地质作用,沉积物工程地质特征。
(五)地下水
1、地下水的赋存运动及其特征
主要内容:着重阐述了岩石(层)的水理性质,重力水的类型、运动、物理性质
及其化学成分。
要求:懂得含水层、隔水层的区分,地下水的类型,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的
物理性质。
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胶体成分与有机质。
2、地下水对土木工程影响及地下水污染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地下水引发的工程和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地下水污染
原因及调查监测。
要求:了解地下水位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地下水的渗透破坏、浮托作用,
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
学会分析地下水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与方式,如
何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监测。
(六)常见的几种不良地质现象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地震、滑坡与崩塌、泥石流、岩溶及土洞等常见的不良地
质现象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要求:了解常见的几种不良地质现象,其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致灾
地质作用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下发生的,这是不良地质现象的发生、发展进程
及其防治方法和工程处理。
(七)工程地质勘察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和工民建、公路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概述工业民用建筑、公路工程
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要求:牢固树立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工程项目程序,学习正确处理工程建
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或改造不利的工程地质条件
2、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介绍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试验及现场观测
等主要方法。
要求: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土工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方法及试验
代表性指标的选取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主要
内容及编制方法。
要求:明白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和施工等的重要依据,了解
勘察报告的组成部分,学习、判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实例。
三、学时分配(附件)
四、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入学学生为高中毕业的高职类三年学制。
五、教学要求
1、教学中应掌握以下基本内容:工程地质学基本原理和勘察、测试技术,包括岩土
的物质组成及其工程特性与工程地质分类;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评价;地下水、
河流、海岸带、岩溶、边坡、风化等地质作用的基本规律与灾害防治及工程地质
勘察、现场原位测试、工程地质报告和图的编制。
2、本课程重点内容是:岩土工程地质分级、分类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工程地质勘察
报告的编制和使用。
3、本课程的难点是: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岩土分析与评价。
六、考核成绩的分配比例: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2:2:6。
平时成绩
包含出勤、作业和课堂提问。
七、课程选用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
教材:孙家齐工程地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教学参考书:1.孔宪立工程地质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了版社,1997。
2.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