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新人教B版选修1_1

合集下载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2章-2.1-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2章-2.1-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垂直平分线为y(x)轴建系.
焦点在x轴上 +b2=1(a>b>0) a2 +b2=1(a>b>0)
图形
焦点坐标 a,b,c的关系
(-c,0)与(c,0)
(0,-c)与(0,c)
c2=a2-b2
椭圆定义的理解及简单应用
(1)已知 F1(-4,0),F2(4,0),则到 F1,F2 两点的距离 之和等于 8 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 x2 y 2 (2)已知 F1、F2 分别为椭圆 + =1 的左、右焦点,椭圆的弦 16 9 DE 过焦点 F1,若直线 DE 的倾斜角为 α(α≠0),则△DEF2 的周长 为( ) A.64 C.16 B.20 D.随 α 变化而变化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焦点坐标分别为(-4,0)和(4,0)且过点(5,0); (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2,0)和(0,1)两点.
【思路探究】
(1) 焦点的位置确定了吗?怎样求出标准方
程?(2)焦点位置不确定时该怎么办?有没有简便的求解方法?
【自主解答】
(1)∵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易 错 易 误 辨 析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后 知 能 检 测
教 师 备 课 资 源
2.1 2.1.1
椭圆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椭圆模型 的过程. (2)使学生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 程.
【思路探究】
(1)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吗?(2)怎样用椭圆的定
义求△DEF2 的周长?
【自主解答】 (1)由于动点到 F1, F2 的距离之和恰巧等于 F1F2 的长度,故此动点的轨迹是线段 F1F2. (2)由椭圆的定义可得:|DF1|+|DF2|=2a=8,|EF1|+|EF2|=2a =8,∴△DEF2 的周长为|DF1|+|DF2|+|EF1|+|EF2|=16,故选 C.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PPT课件(第2课时)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PPT课件(第2课时)

PF1 PF2 16(2 3),
S
F1PF2
1 2
PF1
PF2 sin30 8 4
3.
巩固练习
例3:已知△ABC的一边BC长为8,周长为20,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解:以BC边所在直线为x轴,BC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B、C两点的坐标分
别为(-4,0)、(4,0).
|PA|,由于圆P与圆C相内切, ∴|PC|=r-|PA|, 即|PA|+|PC|=r=6. 因此,动点P到两定点A(0,2)、C(0,-2)的距离之和为6, ∴P的轨迹是以A、C为焦点的椭圆,且2a=6,2c=4,即a=3,c=2,∴b2=5.
∴所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 x2 y2 1. 59
巩固练习
例3.如图,已知点A(-5,0),B(5,0).直线AM,BM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 4/9,求 点M的轨迹方程.
y M
直译法
A
O
B
x
巩固练习
练习:已知x轴上一定点A 1, 0, Q为椭圆 x2 y2 1
4 上任一点, 求A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解]设中点M的坐标为x, y,点Q的坐标为x0, y0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LECTIVE 2-1
讲解人:XXX 时间:2020.6.1
课前导入
定义
图形 方程 焦点 a,b,c之间的关系
椭圆的标准方程
|MF1|+|MF2|=2a (2a>2c>0)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2.1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2.1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由方程确定椭圆的性质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4x2+9y2=36.
• (1)求椭圆的顶点坐标、焦点坐标、长轴长、短轴长以及离心率;
• (2)结合椭圆的对称性,运用描点法画出这个椭圆.
[思路点拨] (1) 化为标准方程 → 求出a,b,c → 焦点位置 → 得其几何性质
(2) 将方程变形 → 列表 → 描点 → 得出图形
__ay_22+__bx_22=__1_(a_>_b_>_0_) ____
图形
范围 ___-__a_≤__x_≤__a_,__-__b_≤__y_≤__b____ -__b_≤__x≤__b_,__-_a_≤__y≤__a_
顶点
___(_±__a_,0_)_,__(0_,__±__b_)___
____(_0_,__±__a_),__(_±__b_,_0_) __
焦点的位置,这样便于直观地写出a,b的数值,进而求出c,求出椭圆的长轴和短
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等几何性质.
• (2)本题在画图时,利用了椭圆的对称性,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可以简化画 图过程,保证图形的准确性.
1.已知椭圆 x2+(m+3)y2=m(m>0)的离心率 e= 23,求 m
的值及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焦点坐标、顶点坐标.
(2)将方程变形为 y=±23 9-x2(-3≤x≤3). 由 y=23 9-x2,在 0≤x≤3 的范围内计算出一些点的坐标(x, y),列表如下:
x0123 y 2 1.9 1.5 0 先用描点法画出椭圆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图象,再利用椭圆 的对称性画出整个椭圆.

(1)求椭圆的性质时,应把椭圆化为标准方程,注意分清楚

高中数学新人教B版选修1-1课件: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2椭圆的几何性质(一)(第1课时)

高中数学新人教B版选修1-1课件: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2椭圆的几何性质(一)(第1课时)

a=4 2, 解得b=4,
c=4.
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3x22 +1y62 =1 或3y22 +1x62 =1,
离心率
e=ac=
2 2.
当焦点在 x 轴上时,焦点坐标为(-4,0),(4,0),
顶点坐标为(-4 2,0),(4 2,0),(0,-4),(0,4);
当焦点在 y 轴上时,焦点坐标为(0,-4),(0,4),
[题后感悟] (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 法. (2)根据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路是“选标准, 定参数”,一般步骤是:①求出a2,b2的值;②确定焦 点所在的坐标轴;③写出标准方程. (3)解此类题要仔细体会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求合适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在x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个端点的连线互相垂 直,且焦距为6; (2)以坐标轴为对称轴,长轴长是短轴长的5倍,且经过 点A(5,0).
2a=5×2b, 由题意,得2a52 +b02=1,
解得ab= =51, ,
故所求的标准方程为2x52 +y2=1;
若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ay22+bx22=1(a>b>0),
2a=5×2b, 由题意,得a02+2b52 =1,
解得ab= =255,,
故所求的标准方程为6y225+2x52 =1.
∴b2=4c2,∴a2-c2=4c2,∴ac22=15.……………10 分 ∴e2=15,即 e= 55,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 55.…12 分
[题后感悟] (1)求离心率e时,除用关系式a2=b2+c2外,还要注意e =的代换,通过方程思想求离心率. (2)在椭圆中涉及三角形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椭圆的定 义、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全等三角形、类似三角形 等知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2.1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课件: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2.1

数学 选修1-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方法一:若焦点在 x 轴上,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ax22-by22=1(a>0,b>0). 因为 M(1,1),N(-2,5)在双曲线上,
a12-b12=1, 所以-a222-5b22=1, 若焦点在 y 轴上,
数学 选修1-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且经过点(0,2)与 ( 5,2 2); (2)c= 6,经过点(-5,2),焦点在 x 轴上.
数学 选修1-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数学 选修1-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双曲线的定义
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_差__的__绝__对__值_ _是__常__数___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焦点 焦距 集合语言
_两__个__定__点__F_1,__F__2 _叫做双曲线的焦点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 程.
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 题.
数学 选修1-1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我海军“马鞍山”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第四批护航编队 远赴亚丁湾,在索马里流域执行护航任务.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Ⅱ)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高中数学(B版)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高中数学(B版)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高中数学(B版)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2.4 抛物线 2.5 直线与圆锥曲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高中数学(B版)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导数 1.2 导数的运算1.3 导数的应用 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的运算高中数学(B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基本计数原理 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概率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2.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独立性检验 3.2回归分析高中数学(B版)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压缩变换 2极坐标系1.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4圆的极坐标方程1.5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第二章参数方程2.1曲线的参数方程 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高中数学(B版)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 2.2 排序不等式 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数学归纳法原理 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最新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最新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Ⅱ)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高中数学(B版)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高中数学(B版)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高中数学(B版)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2.4 抛物线 2.5 直线与圆锥曲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高中数学(B版)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导数 1.2 导数的运算1.3 导数的应用 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的运算高中数学(B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基本计数原理 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概率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2.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独立性检验 3.2回归分析高中数学(B版)选修4-4第一章坐标系1.1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压缩变换 2极坐标系1.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4圆的极坐标方程1.5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第二章参数方程2.1曲线的参数方程 2.2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2.3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高中数学(B版)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 2.2 排序不等式 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数学归纳法原理 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文科学必修1-5,选修1-1,1-2,4-4就够了理科学必修1-5,先修2-1,2-2,2-3,4-4内容上文比理少,知识相对简单,但是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是较难的。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a=4,c= 15,∴b2=a2-c2=16-15=1, y2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2=1. 16 x2 y2 综上所述,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y2=1 或 + 16 16 x2=1.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例3]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解析]
x2 y2 (1)将方程整理得, 2 + 2 =1; k
人 教 B 版 数 学
2 >2 依题意 k ,解得 0<k<1. k>0 x2 y2 (2)将方程化为:2m+ =1, 1-m 2m>0 依题意1-m>0 2m>1-m 1 ,解得3<m<1.
人 教 B 版 数 学
1 A(0,2),B2,
3.
0 4 m+n=1 ∴ 1 +3=1 4m n
m=1 ,解得 n=4

y2 即所求椭圆方程为 x2+ =1. 4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2)∵椭圆 9x2+4y2=36 的焦点为(0,± 5),则可设所 x2 y2 求椭圆方程为m+ =1(m>0), m+5 4 9 又椭圆经过点(2,-3),则有 + =1, m m+5 解得 m=10 或 m=-2(舍去), x2 y2 即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0+15=1. [说明] 1.求椭圆方程时,若没有指明焦点位置,一
即点A的轨迹是以B,C为焦点的椭圆,且2c=6,2a= 10. ∴c=3,a=5,b2=52-32=16. 由于点A在直线BC上时,即y=0时,A,B,C三点不
人 教 B 版 数 学

【数学】2.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新人教B版选修1-1)

【数学】2.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新人教B版选修1-1)
思 考 类 椭 、 曲 标方 的 比 圆 双 线 准程 建 过 , 认 应 何 择 标 立 程 你 为 如 选 坐 系, 建 立 物 方 ? 抛 线 程
y
根据抛物线的几何特征, 我们 取经过点 F 且垂直于直线 l 的 直线为 x 轴, 垂足为 K , 并使原 点与线段KF的中点重合, 建立 直角坐标系xOy(图 . −
在建立椭圆、 探究 在建立椭圆、双曲线的 标准 方程时 , 选择不同的坐 标 系我们得 到不同形式的标准方程 .那么 , 抛物 线的标准方程有哪些不 同的形式 ? 请探究之后填写下表 .
图形
l
准 程 焦 坐 标 方 点 标
y2 = 2px (p>0 )
p ,0 2
线 程 准 方
= p × . , 即p = . . x,
.
所以, 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y = 焦点坐标是 ( . , ).
.
抛物线
. .
抛 线 其 准 程 物 及 标 方
(a ≠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而且研
究过它的顶点坐标、 称轴等问题 究过它的顶点坐标 对 、 . , 那么 抛物线到底有怎样的几何特 征?它还有哪些几何性质 ?它还有哪些几何性质 ?
我们知道, 二次函数y = ax + bx + c
息 术 用 信 技 应
p x=− 2
y
F
O
x
y
F O l
x
y
F l l
O
x
y
O F
x
考 你 说 二 函 y = ax (a ≠ 思 能 明 次 数 坐 、 点 标、 线 程 标 准 方 .
)
图 为 么 抛 线? 出 的 的 象 什 是 物 吗 指 它 焦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本节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本节难点:建立标准方程时坐标系的选取.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p 则 3+ =5,∴p=4,∴抛物线方程为 y2=-8x, 2 又点 M(-3,m)在抛物线上, ∴m2=24,∴m=± 6, 2 ∴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y2=-8x,m=± 6. 2 (2)∵p=4,∴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2,0), 准线方程是 x=2.
人 教 B 版 数 学
(选修1-1)
[说明] 确定圆锥曲线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 短时的位置,通常有两种情况:(1)当两定点在曲线两侧时,
连结两定点的线段与曲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点;(2)当两定点
在曲线同侧时,由圆锥曲线定义作线段的等量长度转移, 转变为(1)的情形即可.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人 教 B 版 数 学
向上.设所求抛物线为 y2=-2p1x(p1>0)或 x2=2p2y(p2>0), 2 9 把点(-3,2)代入,得 p1= ,p2= .∴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y2 3 4 4 9 2 =- x 或 x = y. 3 2
[说明] 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用待定系数法求 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解析]
如图,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知,焦点F(1,0), 人 教
B 版 数 学
准线方程x=-1.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1-2椭圆的几何性质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1-2椭圆的几何性质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解析]
x2 y2 将椭圆方程变形为 + =1. 1 1 4 9
1 1 ∴a=2,b=3, ∴c= 1 1 5 4-9= 6 .
人 教 B 版 数 学
∴椭圆的长轴长和焦距分别为 2a=1, 5 c 5 5 2c= 3 ,离心率 e=a= 3 ,焦点坐标为 F1(- 6 ,0), 5 1 1 1 F2( 6 ,0),顶点坐标为 A1(-2,0),A2(2,0),B1(0,-3), 1 B2(0,3).
[说明] 已知直线的斜率,常设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已知弦的长度,考虑弦长公式列方程,求参数.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例 7] 的值.
x2 y2 1 已知椭圆 2 +m=1(m>0)的离心率为2,求 m
人 教 B 版 数 学
[误解]
∵a2=2,b2=m,∴c2=2-m,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4b2 ∴|PF1|· 2|= , |PF 3
|PF1|+|PF2| 2 又∵|PF1|· 2|≤ |PF =a2, 2
人 教 B 版 数 学
c 1 1 ∴3a ≥4(a -c ),∴a≥2,∴e≥2.
2 2 2
又∵椭圆中 0<e<1,∴所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1 是2≤e<1.
(选修1-1)
x2 y2 方法二:设椭圆方程为a2+b2=1(a>b>0), 2 则 M(c,3b) c2 4b2 代入椭圆方程,得a2+9b2=1, c2 5 所以 2= , a 9 c 5 5 所以 = ,即 e= . a 3 3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章末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章末

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A.x=1 C.x=2 [答案] B B.x=-1 D.x=-2
(
)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解析]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方程及中点弦问题,属圆
x1+x2 锥曲线部分题型,可设 A(x1,y1),B(x2,y2),则中点( , 2
y2=2px 1 y1+y2 y1+y2 1 2 ∴ 2 =2, 2 ), y2=2px2
1 |PF2|-|PF1|=2.当点 P 的纵坐标是2时, P 到坐标原点的 点 距离是 6 A. 2 C. 3 3 B.2 D.2 ( )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解析]
由题意知,P 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左支,c=
2 2
1 2,a=1,b=1,∴双曲线的方程为 x -y =1,把 y= 代 2 1 5 2 入双曲线方程,得 x =1+4=4. 5 1 6 6 ∴|OP| =x +y = + = ,∴|OP|= . 4 4 4 2
人 教 B 版 数 学
[分析] 此题用基本坐标法求解,运算相当繁琐,而 且一时难以理出思路.本题易借助几何图形的几何性质加 以解决.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解析]
PQ 是∠F1PF2 的外角平分线,F1Q⊥PQ 与 F2P
的延长线交于点 A.如图所示.则△APF1 是等腰三角形, ∴|PF1|=|AP|, 从而|AF2|=|AP|+|PF2|=|PF1|+|PF2|=2a. 1 ∵O 是 F1F2 的中点,Q 是 AF1 的中点,∴|OQ|=2|AF2| =a.∴Q 点的轨迹是以原点 O 为圆心,半径为 a 的圆.故选 A.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1-1全册课件1、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2.在双曲线的定义中,条件0<2a<|F1F2|不应忽视,若
2a=|F1F2|,则动点的轨迹是 两条射线 ; 若 2a>|F1F2| ,
则动点的轨迹是 不存在 . 3.双曲线定义中应注意关键词“ 绝对值 ”,若去掉 定义中“绝对值”三个字,动点轨迹只能是 双曲线一支 .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选修1-1)
本节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本节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1.对于双曲线定义的理解,要抓住双曲线上的点所要 满足的条件,即双曲线上点的几何性质,可以类比椭圆的
人 教 B 版 数 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1 1 a2=-16 解得 12=-1 9 b
(不合题意,舍去).
人 教 B 版 数 学
y x 当双曲线的焦点在 y 轴上时,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2-b2 =1(a>0,b>0). 3 ( 5)2 4 2 a2 -b2=1 ∵P1、P2 在双曲线上,∴ 2 (4 7)2 3 4 a2- b2 =1
2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2
当 k>0 时,k=6.
[辨析] 因为不能确定k的正负,需讨论.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选修1-1)
[正解]
x2 y2 当 k>0 时,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k - k =1 2
人 教 B 版 数 学
k 3k ∵c =2+k= 2 ,
2

第二章 2.1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课件)

第二章  2.1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课件)

人教A版数学·选修1 -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如果把细绳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上的两点 F1,F2 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 什么图形?
提示:椭圆.
人教A版数学·选修1 -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在问题(2)中,移动的笔尖始终满足怎样的几何条件? 提示:把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移动笔尖的过程中,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即笔 尖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和等于常数.
[自我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点 M(-3,0),N(3,0)的距离之和等于 4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B.到点 M(0,-3),N(0,3)的距离之和等于 6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C.到点 M(-3,0),N(3,0)的距离之和等于 8 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D.到点 M(0,-3),N(0,3)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人教A版数学·选修1 -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点二 椭圆的标准方程 预习教材P33-34,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观察椭圆形状,你认为怎样建系才能使椭圆的方程简单?
提示:椭圆是对称图形,以两焦点 F1,F2 所在直线为一条坐标轴,F1F2 的中点为原点 建立直角坐标系方程简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A版数学·选修1 -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A版数学·选修1 -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探究二 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教材 P36 练习 3 题]已知经过椭圆2x52+1y62 =1 的右焦点 F2 作垂直于 x 轴的直线 AB,交 椭圆于 A,B 两点,F1 是椭圆的左焦点. (1)求△AF1B 的周长; (2)如果 AB 不垂直于 x 轴,△AF1B 的周长有变化吗?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 2,-2
经过点
,求它的标准方程;

方法一
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2 2
x y 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a2+b2=1 (a>b>0).
由椭圆的定义知
2a=
5 3 2 2 2+2 +-2 +
5 3 2 2 2-2 +-2
常数);命题乙:点P的轨迹是椭圆,且A、B是椭圆的焦点,则命
题甲是命题乙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若P点的轨迹是椭圆,则一定有|PA|+|PB|=2a (a>0,且a为
常数),
所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必要条件.
若|PA|+|PB|=2a (a>0,且a为常数),不能推出P点的轨迹是椭圆. 这是因为:仅当2a>|AB|时,P点的轨迹是椭圆; 而当2a=|AB|时,P点的轨迹是线段AB; 当2a<|AB|时,P点无轨迹.
规律方法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要“先定型,再定量”,即
要先判断焦点位置,再用待定系数法设出适合题意的椭圆的标
准方程,最后由条件确定待定系数即可.当所求椭圆的焦点位置 不能确定时,应分焦点在x轴上和焦点在y轴上进行讨论,但要 注意a>b>0这一条件.当已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时,把椭圆的方程设成 mx2 + ny2 = 1(m>0 , n>0 , m≠n) 的形式 有两个优点:①列出的方程组中分母不含字母;②不用讨论焦 点所在的坐标轴,从而简化求解过程.
与a>b矛盾,故舍去.
x 2 综上可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4 +y =1.
方法二 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 (m>0,nபைடு நூலகம்0,m≠n). ∵椭圆过(2,0)和(0,1)两点,
2
4m=1, ∴ n=1,
x2 2 综上可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4 +y =1.
1 m=4, ∴ n=1.
2 a =4, 则 2 b =1.
x 2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4 +y =1;
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
2
y x 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a2+b2=1 (a>b>0).
∵椭圆经过两点(2,0)、(0,1),
2
2
0 4 a2+b2=1, ∴ 12+ 02=1, a b
2 a = 1 , a=1, 则 2 即 b =4, b=2,
=2 10,所以 a= 10.又因为 c=2,
所以b2=a2-c2=10-4=6.
x y 因此,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0+ 6 =1.
2
2
x y 方法二 设标准方程为a2+b2=1 (a>b>0).
25 9 2 a =10, 2+ 2=1, 4 a 4 b 依题意得 解得 2 b =6. a2-b2=4,
2 2
2
2
又∵P在椭圆上,
∴|PF1|+|PF2|=2a=2 5

由余弦定理知: |PF1|2+|PF2|2-2|PF1|· |PF2|· cos 30° =|F1F2|2=(2c)2=4 ①式两边平方,得 |PF1|2+|PF2|2+2|PF1|· |PF2|=20 ③ ②
③-②,得(2+ 3)|PF1|· |PF2|=16, ∴|PF1|· |PF2|=16(2- 3), 1 ∴S△PF1F2=2|PF1|· |PF2|· sin 30° =8-4 3.
2
2
x y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0+ 6 =1.
2
2
(2)若椭圆经过两点(2,0)和(0,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 方法一 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
2 2
x y 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a2+b2=1 (a>b>0).
∵椭圆经过两点(2,0),(0,1),
4 0 a2+b2=1, ∴ 02+ 12=1, a b
跟踪演练1 解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3,0),(3,0),椭圆经过点(5,0);
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2 2
x y 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a2+b2=1(a>b>0). 2 2 2 2 因为 2a= 5+3 +0 + 5-3 +0 =10,2c=6,
所以a=5,c=3, 所以b2=a2-c2=52-32=16.
所以命题甲不是命题乙的充分条件.
综上可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 B
[预习导引]
1.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
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大于|F1F2|) ,两焦
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
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
.
焦点
焦距
2.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x y 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5+16=1.
2
2
(2)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0,5),(0,-5),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
的距离之和为26. 解 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y x 2+ 2=1(a>b>0).因为 2a=26,2c=10, a b
所以a=13,c=5.所以b2=a2-c2=144.
2
2
y2 x2 所以所求椭圆标准方程为169+144=1.
要点二
椭圆定义的应用
2
例2 如图所示,点P是椭圆 x2
上的一点, y + = 1 5 30°,求△ 4 F1和F2是焦点,且∠F1PF2= F1PF2的面积.
x y 解 在椭圆 5 + 4 =1 中,a= 5,b=2, ∴c= a -b =1.
第二章——
2.1 椭 圆
2.1.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学习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了解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 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 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
1 预习导学 2 课堂讲义 3 当堂检测
挑战自我,点点落实
重点难点,个个击破
当堂训练,体验成功
[知识链接] 命题甲:动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PA|+|PB|=2a (a>0且a为
标准方程
焦点 a、b、c的 关系
x y 2+ 2=1 (a>b>0) a b
(-c,0)(c,0) c2=a2-b2
2
2
y x 2+ 2=1 (a>b>0) a b
(0,-c)(0,c) c2=a2-b2
2
2
要点一 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例1 (1)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 ( - 2,0) , (2,0) ,并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