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摩擦力导学案(一)

合集下载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13.3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4、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5、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学习重点:1、摩擦力的概念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难点:摩擦力的概念导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名弱不禁风的女生与一名身强力壮的男生在教室内进行拔河比赛,女生穿普通的运动鞋,男生穿溜冰鞋。

结果是什么?新课教学:13.3、摩擦力环节(一)摩擦力的概念同学们,摩擦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你能举出存在摩擦力的一些现象吗?提问:那么什么是摩擦力呢?实验演示: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桌面上的粉笔盒,请观察实验现象。

过渡:在所有摩擦中,滑动摩擦是一种很重要的摩擦。

环节(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学生亲身实验:请你用手轻压和重压桌面,让手在桌面上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保持压力大小相同,使手分别在桌面和桌面的背面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猜想:;实验方法:法和法;实验器材:一个长方体木块(研究对象)、一块木板、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条毛巾、砝码思考:如何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呢?实验利用的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装置:实验次数实验条件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压力情况接触面粗糙情况123实验分析:①比较甲图和乙图,相同,不同。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比较乙图和丙图,相同,不同。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假设我们猜想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我们应如何来验证?过渡:同学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摩擦也不例外。

八物《摩擦力》导学案 -【完整版】

八物《摩擦力》导学案 -【完整版】

《摩擦力》导学案握住杆向上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_____;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_______摩擦力,方向向______导学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一个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吗(请同学们思考)要测出摩擦力,必须使木块运动。

原理是:导学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看起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进行实验:让学生用设计的实验去进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怎样测量摩擦力拉动木块时,木块必须做运动,保持弹簧秤的指针不动,这时拉力摩擦力)。

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分析与论证:让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归纳出结图1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2)、(3)、(4)、四、基础训练1、当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摩擦,用转笔刀削铅笔是,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擦擦是摩擦。

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的摩擦是摩擦。

2、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要做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N,在木块上加一块重物,仍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这说明3、搬运工人在移动大型机器时,常在它的底部垫上若干根金属棒,其目的是将__________摩擦变为___________摩擦,从而___________摩擦力4、自行车的构造中,利用增大摩擦力的是()A车轮制成圆形 B在车轴上加润滑剂 C车把手套上的花纹 D 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动,可以减小摩擦力9、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D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10、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其目的是为了()A 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B 使接触面粗糙以增大摩擦C 减小摩擦D 以上说法都不对1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木块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B 在同一个接触面上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C 两木块相对滑动得越快,滑动摩擦力就越大D 只要接触面粗糙,两木块间就存在着滑动摩擦力12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受到F=60N的水平压力作用,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3、体重为500N的杂技演员在进行爬竿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竿,这是靠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摩擦力物理导学案

摩擦力物理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等级【使用说明】利用1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23—26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一、学习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2.知道摩擦力的分类。

3.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知道摩擦的利与弊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重点: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增大或减小摩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理解摩擦力的方向.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摩擦力的读取。

二、导入新课:将手掌压在桌面上滑动,从而感受桌面对手掌的阻碍作用。

三、探究学习:探究点1、摩擦力问题1、什么是摩擦力?问题2、摩擦力的产生满足什么条件?注意:(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3)静摩擦力:两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针对训练: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摩擦。

.探究点2、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探究点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吗?探究点4、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问题1、如何测滑动摩擦力: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做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

问题2、进行教材24页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归纳总结:针对训练: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1)分析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序号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3摩擦力(导学案)

13摩擦力(导学案)

学案13 摩擦力【学习目标】1、掌握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大小的确定;2、掌握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大小的确定;3.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滑动摩擦力影响因数实验探究【知识梳理】一.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方向三.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四.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典例分析】1.摩擦力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同等条件下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___小得多。

2.体重为500N的杂技演员在进行爬竿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竿,这是靠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为 N, 方向;当他匀速下滑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10 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1)当弹簧秤读数为1 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向_____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3 N时,木块仍未被拉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向______.(3)当弹簧秤的读数是4 N时,拉着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向______.(4)开始运动后,使木块减速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 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 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5)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9 N时,木块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6)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4.自行车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摩擦;自行车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_________来增大摩擦。

5、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知识点:1、认识摩擦力2、会用弹簧测力计粗略地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4、摩擦的利用与防止即: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重难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及方向。

导学过程课前预习3、阅读课本知道滑板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1、摩擦力:两个相互的物体,当它们做或有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符号2、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a、________ ___b、_________ ____ C、_________ ___3、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1)方向:总是________ _________ ;“相对运动”的含义是:以接触的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看该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

(2)作用点:互相接触的物体的表面上,一般画到;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课本上我们所学习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叫静摩擦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叫动摩擦动摩擦又分为两类,即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1、静摩擦力:例如:当我们去推地面上的一个箱子时, 推而不动,这是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迫使两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箱子保持原来的静止.逐渐增大对箱子的推力,箱子可能仍然不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我们一般根据平衡的知识推断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当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箱子就会被推动,当箱子开始运动时,此时箱子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叫最大静摩擦力,当物体运动起来以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就变成了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思考: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例1:如右图所示,传送带上有一物体M,卷扬机转动时把物体M匀速拉到高处,M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___ __.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课堂达标:1.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王明同学在爬杆的过程中,手紧紧地握住杆向上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_____;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_______摩擦力,方向向______.2.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重500N箱子,此时它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_____N,过一会,某人用100N 的力水平向右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被推动,此时箱子受到地面_______摩擦力的作用(填“滑动”或“静”),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其方向向______.当推力增大到150N 时,箱子仍然没有被推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增大到200N 时,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其大小是_______N,方向向_____1、提出问题: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由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第1课时)

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第1课时)

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内容:1、认识摩擦力;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习目标: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会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学习方法:活动一:认识摩擦力1、体验:(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在桌面上滑动,你会感受桌面对你的手掌有阻碍作用,这个对手掌的阻碍作用就是摩擦力。

(2)用一个较小的力来向右推一张静止的课桌,但没有推动课桌(课桌仍保持静止),没有推动课桌的原因是:此时地面对课桌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与推力平衡了。

2、阅读课本第23页的“摩擦力”内容,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1)摩擦力(f):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_____________力与____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力的大小,即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知识猜想: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①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一定),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②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大小关系时,保持压力相同(一定),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3)完成课本第24页的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__________有关, 还跟接触面的___________有关。

《摩擦力》 导学案

《摩擦力》 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能够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能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了解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2、难点(1)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

(2)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分析。

三、知识回顾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平衡力?四、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比如,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让我们能够稳步前行;推动重物时,需要克服摩擦力才能使物体移动。

那么,什么是摩擦力?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五、知识点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虽然没有运动,但有沿桌面滑动的趋势,书与桌面之间就存在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比如,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铅笔与纸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例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滚动摩擦力。

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三、摩擦力导学案

三、摩擦力导学案

课题:摩擦力(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定物体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1)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中,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验证,以及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2)理解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摩擦力”学习中,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增强感性认识为突破口,培养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培养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重点]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学习难点]测定物块在不同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学法指导]实验探究归纳法[学习过程]一、导入谈话:两个同学来拔河比赛,引入新课。

二、自学自测: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当物体匀速直线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一)体验滑动摩擦力各小组用细线拴住木块,在桌面上慢慢拉动,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你拉动木块时的感觉。

(二)活动8.5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我觉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

用何种物理方法研究某种因素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结论一:。

实验二: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结论二:。

实验三:探究压力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结论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上面的三个结论,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且跟成正比。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一、导入1.1 引入话题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摩擦力的存在?比如在行走时,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会使我们停下来,或者在推动物体时,摩擦力会使我们感到阻力。

那么,摩擦力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1.2 进修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 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表现形式- 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探究过程2.1 实验探究1)实验一:摩擦力的存在材料:桌子、书本步骤:将一本书本放在桌子上,用手推动书本。

观察书本的运动情况。

2)实验二:摩擦力的大小材料: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滑润圆滑的桌面步骤:分别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桌面上,用力推动它们。

观察不同材质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2.2 知识解析-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互相阻碍运动的力量。

-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拙水平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3 例题演练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施加一个5N的水平拉力,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求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答案: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施加在木块上的水平拉力,即5N。

2)一个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推力,小车的动摩擦力为8N。

求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小车的加速度等于推力减去动摩擦力,即10N-8N=2N。

三、拓展应用3.1 实际应用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汽车行驶时的刹车、滑雪时的制动、橡皮擦擦拭铅笔时的擦除等。

请同砚们思考摩擦力在这些情境中的作用是什么?3.2 探究延伸请同砚们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材质的物体在不同表面上的摩擦力大小,并总结实验结果。

可以尝试应用不同的材质和表面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观点和分类,掌握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作用,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运用。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影响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培养学习的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习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研究决定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力大小的问题教学方法教法1、对摩擦力的定义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2、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采用探究式教育模式3、对增大减小摩擦力采用猜想与反驳教育模式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二人小组复述)1 力的三要素是、、2 二力平衡条件是、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二、创设情境新课引入1、拔河比赛:让力气最小的女生与力气最大的男生拔河,男生手握涂有洗洁精的一端,力气较小的女生获胜。

思考:是什么帮助了女生(板书课题)2、讨论:生活中你们还见到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三、自学导航(合作交流)探究一、什么是摩擦力1、学生体验:手用力推或者拉桌子你有什么感觉?用手压在桌子上向前推或者向后拉你有什么感觉?2、小组讨论:(1)摩擦力产生在怎样的物体之间?(2)两个物体在什么状态下能产生摩擦力?(3)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4)你能总结出摩擦力的定义吗?探究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猜想,(每个小组结合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猜想四: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探究。

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学生思考:你用什么测?测力计拉力和摩擦力是一个力吗?你怎么才能从测力计读数知道摩擦力?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小组间交流讨论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控制变量法制订出正确的探究计划3、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1)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2)各小组将自己探究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展示4、得出结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5、交流评估(1)第一小组发现,当拉力不水平时,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2)第四小组发现,设计出让测力计静止时读数(3)第六小组发现,压力并不是重力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改进意见及探究中的发现应进行表扬和鼓励。

摩擦力 导学案

摩擦力 导学案

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及分类.2.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3.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及计算摩擦力的大小.4.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课前预习案】一、摩擦力:二、静摩擦力1.定义:.2.方向:.3.大小:想一想:若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则一定受弹力作用吗?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2.方向:.3.大小:想一想:跑步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图341【课堂探究案】一、对静摩擦力理解1.产生的条件:.2.大小:3.方向:.例1(2013浙江高一期末)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受静摩擦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物体间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例2如图344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 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二、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2.大小:3.方向:例3(2013~2014吉林高一月考)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例4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346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推力F.(取g=10 N/kg)图346(1)当推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推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当堂检测】对静摩擦力的理解1.关于静摩擦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一定相对静止D.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2.如图347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3.(2013四川高一期末)以下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4.(2013~2014河北高一月考)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348所示,则在匀速拖出的过程中()图348A.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B.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拉力逐渐减小C.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D.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5.用20 N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拉重60 N的物体时,物体恰能被拉动;物体运动后只需18 N 的拉力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5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若用30 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课后训练】题组一对静摩擦力的理解1.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2.如图349所示,两块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30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都是100 N,则每块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30 N,方向向上B.20 N,方向向上C.40 N,方向向下D.15N,方向向上3.(2013~2014河北高一期中)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2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 m冠军,图3410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1、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1、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3410A.f1向后,f2向后B.f1向前,f2向前C.f1向前,f2向后D.f1向后,f2向前题组二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4.关于动摩擦因数(即滑动摩擦力和弹力的比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成正比B.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C.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有关D.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接触面积有关,但具体关系不能确定5.如图3411所示,A为粗糙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A.若是v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6.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7.如图3413所示,物体在F=100 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质量m=5kg,可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g=10 m/s2)()A.10 N,水平向左B.10 N,水平向右C.20 N,水平向左C.20 N,水平向右题组三综合应用8.(2013四川成都期中)关于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变大摩擦力就一定变大D.摩擦力变大弹力就一定变大9.如图3414所示,一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 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 N 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B.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 NC.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 ND.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 N10.(2013浙江高一期末)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3415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 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 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 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 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试求:(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11.如图3416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 N的物体,受到F1=13 N和F2=6 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2)当只将F1撤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又如何?12.如图3417所示一个M=2 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 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 =4.5 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取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3)只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砂子时.(4)只在桶内加入m2=0.5 kg的砂子时.13.如图3418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 N时,质量为m=10 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 N,求铁块的质量M.(取g=10 N/kg)【学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力_导学案

摩擦力_导学案

第三节摩擦力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能利用“平衡法”判断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科学更加关心、更加热爱的情感,并乐于为科学奉献的思想。

重点、难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自主学习:一、什么是摩擦力?如何理解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二、静摩擦力:1、如图物体受一向右的力F作用,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由于保持相对静止,一定有一个力与F保持平衡,这个力是什么力?F2、什么是静摩擦力?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5、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判断?第一题中的F逐渐变大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此时静摩擦力如何变化?6、静摩擦力是一种被动力,与外力有无关系?7、静摩擦力的大小在什么范围内?典例探究:例一: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试做出A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例二:(1)观察课本57页小孩推箱子的图,若小孩用20牛顿的力推,箱子不动,则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静摩擦力为,若小孩用30牛顿的力推,箱子仍然不动,则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静摩擦力为,由此可知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力大小,随着推力增大而________。

(2)用水平力F将黑板擦压在黑板上,由于受到重力,则黑板擦有向运动的趋势,黑板擦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设计:李忠平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会增大有意摩擦或减小有害摩擦。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难点:解释摩擦现象,摩擦知识的应用。

【学习导引】1复习旧知,(1)小组讨论下图,说出你的理解不受力受平衡力你对这个图的理解是:1当物体不受力时要么保持 要么要保持 当物体受平衡 力时要么保持 要么要保持 。

2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要么 要么 。

(2)平衡力的条件是作用在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认真阅读课文三遍,初步理清下列问题。

组长纠错。

(1)什么是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25页)(3)列举生活中的有益摩擦有 有害摩擦有 。

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学生评价: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课堂探究】1先动手做做,独立思考,然后由小组长组织讨论交流,派员展示(1),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在上面滑动,体会桌面对手掌的阻碍作用。

(2),摩擦力的概念。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必须 。

(2)接触面 (3)发生 运动。

2.阅读课本23页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推荐展示。

木块怎样运动?测量原理是根据 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3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阅读课本实验内容24页完成实验。

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那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 ② 设计实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两个,那么要用什么方法研究?实验表格,实验步骤参照课本。

小组实验记录数据填在下表。

比较1,2次试验数据,可得到比较1,3次试验数据,可得到小组总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越大,摩擦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摩擦的利用与防止】阅读课本25页小组列举生活中的摩擦力,并对其分类。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明确什么是摩擦力2、探究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知道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二、重点难点:重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了方向三、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骑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也是这样。

为什么呢?(二)自主学习阅读本节第一段,明确:1、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三)合作探究1、猜想与假设: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1)(2)2、实验方法:3、分组实验,验证猜想(1)设计实验步骤(2)设计表格(3)选择器材,完成实验(4)展示交流我组验证的猜想是。

简述实验设计,结论是。

交流总结: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有关摩擦力越大。

(5)应用与提高(知识就在你身边)①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哪些地方摩擦力起不良作用?②说一说以上实例,有益的摩擦力是如何增加的,有害的摩擦力是如何减小的。

(6)整理总结:①增大摩擦的方法:②减小摩擦的方法:四、当堂检测:1、鞋底为什么要做上花纹?2、小时候我们都到河里捉过呢鳅,为什么很难捉到?捉住它有什么技巧?3、冬天雪后,为便于行走在斜坡路上要撒些沙子,而平常路上要有沙子会引发车祸?4、用50N的力将重为20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为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

5、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摩擦;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摩擦。

6、如图12-12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 )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摩擦力导学案(1)

摩擦力导学案(1)

12.3摩擦力导学案(1)班级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摩擦力的分类。

3.会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实验中学会提出问题,作猜想,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做好探究实验。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滑行,无论是什知路面,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二、学生自主学习摩擦力:1、什么是摩擦力?2、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3、判断下图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4.从上图中可以得出摩擦力可分为:5.感受摩擦力,将你的左手放在桌子上,将右手放在左手上,然后抽左手,再加大右手对左手的压力,再做一次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根据以上活动及你的生活经验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有:2.认真学习课本实验,讨论并回答下面个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匀速拉动木块?(2)向木块上放钩码是为了改变什么?在木板上铺上毛巾是为了改变什么?(3)甲、乙两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甲、丙两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3.完成实验,请各小组长认真负责完成实验。

将数据填在表格中: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第三次:把木块放在铺上毛巾的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1)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困难,对实验方法做出大胆的改进。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一、什么叫摩擦力
1、自行车在水平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这只要是因为自行车受到的作用。

2、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的物体,当它们要或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3、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

摩擦力的方向:
4、摩擦力分为:、和。

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小实验:请你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保持压力相同,使手分别在光滑的桌面和粗糙的桌面上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

2、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你的猜想是:
3、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大小?
1、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木块一定受到长木板的摩擦力,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你能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吗?请一位同学说说你测量方法及依据,并演示如何测量摩擦力。

2、测量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实验过程中,拉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要与物体运动方向;拉动物体时,物体必须做运动。

因为根据的二力特点,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大小
第 1 页共3 页。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一、导入引言摩擦力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们行走、开车、书写等等。

那么,你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

2. 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内容1. 摩擦力的观点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表面不光滑而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粗拙水平有关。

2. 摩擦力的类型(1)静摩擦力:当物体静止时,与另一物体接触的力。

(2)动摩擦力:当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与另一物体接触的力。

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max = μs * N其中,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合力。

(2)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 μk * N其中,f为动摩擦力,μk为动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合力。

四、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教科书和相关资料的进修,了解摩擦力的观点、类型和计算方法。

2. 实验探究:进行一些简单的摩擦力实验,观察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实际情况,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3. 问题解答:针对摩擦力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对摩擦力的应用能力。

五、教室练习1. 一个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木块开始挪动时,与地面接触的力是什么?2. 一个斜面上放着一个物体,斜面的倾角增大时,物体开始滑动的条件是什么?3. 一个施加力为10N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5,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摩擦力大小。

六、拓展延伸1. 如何减小摩擦力?2. 摩擦力对机械设备的影响有哪些?3. 有哪些应用摩擦力的实际案例?七、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摩擦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摩擦力的观点、特点和计算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摩擦力,合理运用它带来的便利。

三上科学摩擦力导学案(1) (1)

三上科学摩擦力导学案(1) (1)

18.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习重点: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激趣导入:(5分钟)(活动要求:认真观察图片,学会玩游戏,积极思考发言。

)1.认真观察图片,学会玩“拖轮胎”游戏。

选择伙伴,准备游戏。

2.思考:你觉得拖轮胎的同学为什么这么吃力?阻碍轮胎向前滑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探究新知活动一:感受摩擦力。

(独立完成,准备交流。

10分钟。

)(活动要求:1.认真阅读课本48页内容,按照图片做一做,体会其中的感受。

2.尝试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3.准备全班交流。

)1.将手掌贴在桌面上,用力往前推,手有什么感觉?2.沿水平方向向前推桌子,为什么感到很吃力?3.用弹簧测力计缓缓拖动笔袋,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什么叫摩擦力?找出书中介绍摩擦力的句子大声读3遍,并勾画出重点词语,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摩擦力的知识?●全班交流。

★巩固拓展:你还能举出感受摩擦力的例子吗?活动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小组活动,准备展示。

15分钟。

)(活动要求:大胆猜测,合作探究,科学验证。

)1.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提示:结合“拖轮胎”游戏来想一想。

)2.验证: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有关。

(学习提示:先认真阅读“温馨提示”和“操作步骤”,然后再进行验证。

)(1)温馨提示: 1.要正确使用测力计;2.拉动物体时要均匀用力,使物体刚好运动起来,运动时要均匀;3.要在物体运动时计数;4.为了准确,多测几次。

5.小组长要明确分工。

)(2)操作步骤:①将一个木块放在桌面上,在木块上放1个圆柱体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填在下表中。

②将一个木块放在桌面上,在木块上放3个圆柱体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拉动木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填表。

③观察上表,我发现:木块上放的金属块多,重量大,受到的摩擦力。

摩擦力导学案-1

摩擦力导学案-1

《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重难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自主学习活动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申雪,赵宏博的名字吗?我国的双人滑雪世界冠军!当申雪,赵宏博比赛结束停止用力后,将会慢慢的停下来,为什么呢?(参看书上17页图1、图2))生:摩擦力:。

猜想与假设师: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看起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1:2:3: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下图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____________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____________(相等/不等)。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第三次:把木块放在铺上毛巾的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1)请你帮助他填全表格内的数据;(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知识应用:增大有益摩擦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我们拿起一个茶杯,靠的就是手和杯子之间的摩擦力.缝纫机的大轮带动小轮转动,那是皮带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我们应该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是和.请举例分析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并不是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大家想想,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假设法: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3)平衡法:由二力平衡判断。
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静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
(1)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的关系”,我们可以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即假设没有摩擦力存在,判断物体将向哪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结合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题】
1、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 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三个木块A、B、C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在竖直墙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与墙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B受到A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 B受到A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与C作用在B上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相反
D.当力F增大时,A受到墙作用的静摩擦力一定不增大
4、如图,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B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对A的摩擦力情况如何?
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的趋势,而没有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的力.
【注意】有静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是“相对”静止的,即这两个物体互为参考系时是静止的,而以其他物体为参考系时并不一定静止,所以一个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时并不一定静止,也有可能是运动的.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接触且,即存在;
5.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max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所需要的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
【理解】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②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静摩擦力大些,但有时认为二者是相等的。
6.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任务二静摩擦力的有无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一、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即接触面之间有压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面间有.
【注意】要产生静摩擦力,上述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从产生条件看,静摩擦力和弹力都是都是接触力。
3.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方向相反.
4.大小:(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周围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情况决定,它的大小随沿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的外力F的增大而增大,但有一个最大值;(2)可由受力情况及二力平衡条件来确定,通常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后面将学到)求解。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称一块重为5N,把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测力计读数是1.5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摩擦力,大小是N,方向。
(2)当弹簧测力计读数是2.1N时,N,方向。
【3.3摩擦力】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难点】静摩擦力的有无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任务一
一、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具有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或的力.
【注意】摩擦力中的“静”和“动”都是相对的,指的是接触物体之间的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而不是物体相对地面的静止和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