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山居秋暝课件2 苏教版 选修1.ppt
合集下载
《山居秋暝》ppt课件
自由朗读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言律诗
走进古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节奏
走进生字
kōnɡ 空气
山居秋暝
走进诗人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 (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 名诗人、画家。也通佛学,有“诗佛”之称 。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代表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 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钢川别业时,此时 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 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 一 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 价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 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 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洗衣女子欢笑归来,动态描写。 渔舟顺流而下,动态描写。
颈联展现了一幅山村男女劳作一天后,结伴晚归的充满 生气的欢乐的生活画面。
赏析古诗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抒发诗人对山林美景的喜爱及归隐山林的愿望。
赏析古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写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抒情。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思考
的感情?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调子来朗读?
诗的首联写的是清秋傍晚时分小乡村的 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 应当用轻快的调子来读。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言律诗
走进古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节奏
走进生字
kōnɡ 空气
山居秋暝
走进诗人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 (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 名诗人、画家。也通佛学,有“诗佛”之称 。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代表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 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钢川别业时,此时 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 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 一 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 价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 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 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洗衣女子欢笑归来,动态描写。 渔舟顺流而下,动态描写。
颈联展现了一幅山村男女劳作一天后,结伴晚归的充满 生气的欢乐的生活画面。
赏析古诗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抒发诗人对山林美景的喜爱及归隐山林的愿望。
赏析古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写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抒情。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思考
的感情?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调子来朗读?
诗的首联写的是清秋傍晚时分小乡村的 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 应当用轻快的调子来读。
《山居秋暝》ppt课件1
山 居 秋 暝
★请思考:
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
(王维)
★走近王维——诗佛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 (今山西永济)人。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 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 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
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到 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体现宁静、淡泊的志向
——作者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 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建构一种 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 关系。
名。
★诵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朗读
★初步感知:
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 “山居” 、“秋暝”分别是什么意 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抓住意象
空山新雨后, 时间 、地点、天气(背景)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景物:月、松、泉、石(主体)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 随意春芳歇, 诗人愿望(抒情) 王孙自可留。
★齐声诵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请思考:
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
(王维)
★走近王维——诗佛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 (今山西永济)人。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 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 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
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到 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体现宁静、淡泊的志向
——作者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 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建构一种 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 关系。
名。
★诵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朗读
★初步感知:
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 “山居” 、“秋暝”分别是什么意 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抓住意象
空山新雨后, 时间 、地点、天气(背景)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景物:月、松、泉、石(主体)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 随意春芳歇, 诗人愿望(抒情) 王孙自可留。
★齐声诵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PPT课件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Chapter
名句出处及原文呈现
出处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 首山水田园诗。
原文呈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可留。”
名句内涵深度剖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句诗描绘了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的景象,同时点明了季节和时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 幽静的基调。
山居秋暝PPT课件
目录
• 山居秋暝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内容句欣赏与解读 • 经典诗篇对比阅读推荐
01
山居秋暝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王维生平及主要成就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 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 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主要成就包括山水田园诗创作、边塞 诗创作、绘画艺术以及音乐才华等。
创作背景与时代特色
《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今陕西省 蓝田县西南)时所作。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他的山水田园诗不 仅反映了他的隐逸情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 人生的独特感悟。 唐代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王维 的诗歌创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他的作品 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02
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
Chapter
全文朗诵及录音欣赏
提供全文朗诵的音频材料,让 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随录音进行模仿朗 诵,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山居秋暝》PPT课件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 (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 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 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 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 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 右丞集》。
知 识
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 绝句。
2.律诗
近 体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
诗 知
(简称五律、七律)。
识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
(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近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
体
诗
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
知 识
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
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
把握节奏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 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 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 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 幽美的意境啊!
画面总合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 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 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 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 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 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 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 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 画意的完美统一。
《山居秋暝》PPT课件
3)倒装也是为了押韵的需要, “舟”与“秋”“流”“留”押 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22
5.尾联中“王孙”指谁?化用了什么典 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 来自社会,而今别居辋川。此联 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 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反其 义而为“可留”,便把诗人流连 忘返的情绪和意境和盘托出,深 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9
4.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用笔不露痕迹, 使人不觉其巧。请大家试作分析。
1)颈联是个倒装句式,正常句式是“浣 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诗人先写“竹喧”,先闻其声、后见其 人,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
先写 “莲动”,再见渔舟,是因为渔舟
被莲叶遮蔽。这一切都符合生活常理,
23
6.尾联“王孙自可留”在全文中 的作用是什么?你觉得应该采用 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它呢?
“王孙自可留”是全诗 的主旨所在,朗读时要 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24
山居秋暝
动静结合
视听并用
25
诗歌分类
与 近 体 诗 相 对 而 言,产 生 较早,
古体诗(古 篇 句 等不拘,有四、五、六、七杂 诗、古风)言 诸体,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如以
13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任凭春天 的花草凋零吧, 我要像王孙那 样留下来享受 这片美好的风 光。
14
1.1诗歌的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 的景象?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 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调子来朗读?
1.1诗的首联写的是清秋傍
晚时分小乡村的旖旎风光,
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
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
山居秋暝公开课ppt课件
鹿柴(zhài)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菁苔上。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 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 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 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 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 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山 居 秋 王暝
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 (今山西永济)人,官至尚书右丞,世 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 “王 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 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 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 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 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 《王右丞集》。
• 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怎 下笔说是“空山”?
• 简析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 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 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 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 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 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山 居 秋 王暝
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 (今山西永济)人,官至尚书右丞,世 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 “王 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 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 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 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 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 《王右丞集》。
• 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怎 下笔说是“空山”?
• 简析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山居秋暝(公开课).ppt_(1)_2
5.中间两联同是写景,有什么异同?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 颔联侧重写物,突出自然美,以物芳而明志 洁;颈联侧重写人,突出生活美,以人和而 望政通。
同时,两联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 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 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首联
空山 ---寂静的山,形容山间空旷宁静,空明洁静。 新雨后---刚下过雨之后。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本意思是停止,在这里是指凋零。 王孙---指诗人自己。或贵族的子弟, 也就是贵公子的意思。
闲游的贵公子啊!春天的美好景致虽已不再,但山中 秋景自有另一番味道,还是值得留下来细细品味的呀!
在这样的地方----有明月、清泉,有松竹、有莲, 还有纯朴的渔夫、天真的浣女,纵使春天的花草已经 谢了,想远离官场、远离尘嚣,想亲近大自然,这儿 无疑是个世外桃源,王孙大可留下来,也正是诗人心 中的理想境界,故他在末句表明决意隐居,长居山中。 所以尾联是王维的体会,也表达他的理想。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⑴、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 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 鲜明的画面 ⑵、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 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 则是运用以动衬静、动静相生的描写手法;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 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 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展开想象 再创意象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 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 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 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山居秋暝PPT课件
17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
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
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
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
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
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
“空”字是该联的诗眼,“空山”二字点出此处 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2021/7/24
25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中蕴含了那几组对 比?
动静、声音、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
对比中,景是和谐的,主要特点:幽清、明净。
2021/7/24
26
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词序还可作两种 排列:①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②浣女归竹喧,渔舟 下莲动。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哪些好处 ?
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
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
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
林里嬉戏追逐,笑闹声传出翠竹林之外。密密的
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
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
荷20塘21/7/月24 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22
四读课文 深入探究
2021/7/24
23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 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赏析: (1)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 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
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 有人了。
《山居秋暝》ppt
清泉石上流
音画 欣赏
竹喧归浣女
音画 欣赏
音画 欣赏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音画 欣赏
王孙自可留
音画 欣赏
朗读节奏
山居秋暝
朗诵指导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五律一般节奏:
221 / 21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名家朗诵
朗读节奏
山居秋暝
朗诵指导
3、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么下笔说是“空 山”?
4、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5、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诗中颔联和颈联的妙 处。
6、苏轼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结合本诗颔联和 颈联,谈一谈你的看法。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 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 宛若世外桃源。
王孙自可留。诗人愿望(抒情)
★发挥想象,联想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 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造性 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 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 描绘细致、语言优美。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 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范文)山居秋暝
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 间某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里缓缓游动。
3、王维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的名字本身 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
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道有一部《维摩诘所说》,其中通达甚深、般若智能、神通广大 的维摩诘长者,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此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 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可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 禅宗的深厚缘分。
高中语文山居秋暝ppt107 苏教版精品课件
世间有一种相互的情愿、一种情感的眷恋、一种情怀的着落,一种甜情密意的爱。 爱情在彼此之间、难得珍贵。需要包容和蔼,需要俩情相续。人生没有任何情感能抵得上爱情来的强烈。真爱从心底滋生,滋润着的爱;能让岁月变得丰满幸福。 爱情经历过静默欢喜的心跳,心潮澎湃的悸动,小心翼翼的呵护。挚爱灵魂的降临,柔情蜜意的体会,爱情的情愫引诱着彼此之间的情怀。爱情就像一团火焰,热情奔放在彼此之间燃烧;爱就像颜丽的山花,烂漫开放在彼此之间芬芳的岁月里。 爱情在彼此之间是愉悦、是幸福的向往,有一种渴念,一种欲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爱情的支撑,剩下的只有精神空虚,孤独寂寞。无论多么痛苦,爱情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在现实面前,只有理顺思路,忘掉不愉,打点精神生活,才能继续愉悦自己的人生。 当然爱情很美好,但有时也会不如意。人生本来就在旅途中,有阳光与暗淡的一面,难免会经历过低谷,不必过于焦虑不安。如果一方有离去的企图,千万不得挽留,留下的人也留不住心。人走了茶也就凉了,再温了也没了芳香。在拥有时好好地珍惜,爱情本来就需要真情来相待。 做人要懂得思考,一个愚痴的人,一旦跳进了失恋的漩涡、难以挣脱。忧忧寂寞、郁郁寡欢、心劳意攘不可自拔。一个明智的人,通情达理,一切顺其自然,不会执着于曾经的美好。既然她执意要走,爱情就已经失去了光泽。那么,何必再度留念她的光彩。 情感确实曼妙。有时机遇恰巧会眷顾了爱情。在擦肩而过的人群中谁能与你并肩同行;谁能理会同你一道上船、驶往爱的彼岸。在滚滚红尘中,只有俩厢情愿,情投意合,才能算是一见钟情,顺理成章。 在这世界上有一种爱情叫着缘分。在谈笑中相遇、在不经意中发生。爱情在几度转角处相识,最终还是选择初恋的那个好。这不要说偶尔、也不能说凑巧,他们在冥冥之间自然的形成。那是一种力量的无形缠绕,在偶遇中滋生存在着相遇的机会与可能。 树靠营养吸收生长,开花结果。人也需要吸收养分,也需要茁壮成长。特别在爱恋之间那微妙的时刻,得像春花一样灿烂,滋润着培育成绚丽多姿让人羡慕,让人欣赏。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人的内涵显示在品位上,整洁大方是对对方的尊重。
《山居秋暝》(公开课)资料26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山居秋暝》(公开课)资料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1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课件(共23张PPT)
学习一首古诗,你一般会用什么方法来 理解诗意呢?
结合注释理解 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解诗意
结合注释和插图,想象画面,小组讨论整首诗的意思。 时间四分钟。
解诗意
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 表现出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呼应诗题,表现出山居 秋暝独有的特色。
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 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
解诗意
由写景转为抒情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 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知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 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 业》)的后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 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 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 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 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动静结合 ,诗中有画
山居秋暝
人文主题:自然之趣
语文要素: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
描写和动态描写。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
知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 “诗佛”之称,又因其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 丞”。今存诗400余首,以山水田园诗最为出名, 代表作有《终南别业》《山居秋暝》等。
悟诗情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
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
山居秋暝 【唐】王维 首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颔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尾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句中蕴含了哪几组对比?
动静、声音、上下、远近、 色彩、刚柔等
对比中,景是和谐的,主要 特点:幽清、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体现宁 静、淡泊的志向,诗人希望建立一种 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作者希望他自己以及他 的各种朋友都能摆脱世俗、 欲念的束缚,建构一种宁静、 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 人际关系。
★发挥想象,联想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 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 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 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 图画,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 优美。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 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山居秋暝
★走近王维——诗佛Fra bibliotek王维(701—761),字摩 诘,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 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其主要作品 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 水的描绘,
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 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著有《王右丞集》。 王 维多才多艺,诗、画、音 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 家思想影响很深。
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 《楚辞· 招隐士》“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的反其 义而用之。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留 人。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 言表。
画面总合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
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 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 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 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 活图景。
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
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 光去捕鱼。诗人触景生情,感慨 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 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 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 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 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 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 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
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 万念俱寂,醉卧山间,不究 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 纯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 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
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 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 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 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 出如水月镜般的纯美诗境。此种 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 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 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 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 的。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 闻其声”的写法。竹海之中传来 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 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 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 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 宁静的夜空;
★诵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步感知:
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 “山居” 、“秋暝”分别是什么意 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 的山景。
上
景、人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 生活图景,景、人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 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 清泉、白石、翠竹、青莲 ——清新、宁静 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 勤劳善良、和平安乐
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 景清幽、民风淳厚。
★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这里 安静、淳朴的生活是他的生 活理想,他又深受佛道思想 影响,所以选择隐居。后人 称之为“诗意的生活”、 “诗意的憩居”。
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 的倒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 人淳厚、朴实,广人相而望政通。
他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宁栖野 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 崎岖见王侯。 ——王维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
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 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 的境界,即是"寓静于动"或" 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 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 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 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 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深入鉴赏
本诗尾联体现了诗人的愿望。尽管这 时春芳已歇,为什么诗人还愿意在这 里流连?是什么东西吸引着诗人? ★“空山”如何理解?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 在哪里?下 ★为何先写“竹喧”再写“归浣 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 舟”? ★景是和谐的,那么人加入又如何 呢?下
“空山” 的理解 环境: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 心境:空明
王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
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 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上一句 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 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 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
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
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 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 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 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 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 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 界,而是为了烘托它。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 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 是异常幽静的。这些在纸上看来 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 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 构成这意境的主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
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 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 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 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 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 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 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 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 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
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 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 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 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 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 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 自得的满足心情。
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
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 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 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 “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 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 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 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
画山绣水,清新宁静, 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 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 的追求,含蕴丰富,耐 人寻味。
★抓住意象
空山新雨后, 时间 、地点、天气 ( 背景 )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景物 : 月、松、泉、石 ( 主体 )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诗人愿望(抒情) 王孙自可留。
(范文)山居秋暝
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 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 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寺院敲 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 空气里缓缓游动。
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
时候挂在了枝头。晶莹的 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 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 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 然后又隐隐约约流向远方。
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 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曳的 少女提着浣沙的竹篮,走进了 各自的柴门。一阵渔歌牵动了 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 的汉子,驾着满仓沉甸的收成 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 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 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