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讲课教案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课件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课件一、白细胞的概述1. 白细胞的定义2. 白细胞的功能3. 白细胞的来源和分化二、白细胞的分类1. 粒细胞系列a) 中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嗜酸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c) 嗜碱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2. 淋巴细胞系列a) B淋巴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T淋巴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3. 单核细胞系列a) 单核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巨噬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4. 其他白细胞a) 树突状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肥大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三、白细胞的计数方法1. 显微镜法a) 原理b) 操作步骤c) 结果解读2.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a) 原理b) 操作步骤c) 结果解读四、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临床意义1. 粒细胞系列a) 中性粒细胞增多i. 感染ii. 应激状态iii. 某些血液病b)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 过敏反应ii. 寄生虫感染iii. 某些血液病c)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i. 慢性髓系白血病ii. 某些寄生虫感染2. 淋巴细胞系列a) B淋巴细胞增多i.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i. 某些病毒感染b) T淋巴细胞增多i. 细胞免疫功能增强ii. 某些病毒感染3. 单核细胞系列a) 单核细胞增多i. 急性感染ii. 某些血液病b) 巨噬细胞增多i. 急性感染ii. 某些血液病4. 其他白细胞a) 树突状细胞增多i. 某些病毒感染b) 肥大细胞增多i. 过敏反应五、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 样本采集和处理2. 仪器校准和维护3. 结果解读和报告4. 临床综合分析六、总结1.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重要性2. 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3. 持续关注白细胞的研究进展科学性评估课件中的白细胞分类和计数方法描述是否与当前医学研究和技术标准相符。
需要确保所有的信息都是基于可靠的医学文献和权威机构的指导原则。
白细胞计数PPT参考课件
(6).一些贫血患者血液中有核红细胞增多, 会计数在白细胞总数内,应校正。 校正公式:白细胞校正数/L=M× (100/100+N) M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N为在白细胞分 类时,计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 核红细胞数。
14
谢谢大家!
15
(2).采血时针刺深度必须适当,不能过度挤压, 防止组织液渗入或采血时间太长引起血液 凝固。
(3).稀释液和采血量要准确,充分混匀,充液 适量,无不足、外溢和气泡,细胞分布均 匀。
12
(4).白细胞总数在参考范围内,大方格间 的细胞数不得相差10个以上,两次重复计 数误差不得超过10%。
(5).白细胞数量过高时,可加大稀释倍数, 白细胞数量过低时,可计数8个大方格的白 细胞数或取双倍血量。
白细胞计数
--Neubauer(牛鲍)板计数法
1
2
1、目的:掌握显微镜法白细胞计数的原理 及方法。
2、原理: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 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将稀释的血 液注入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 定体积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 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3
3、器材:显微镜、改良牛鲍计数板、试管、 吸管、微量吸管、吸头等。
RCS= 四大格所见白细胞最大值—最小值 ×100% 四大格所见白细胞数平均值
评价: 白细胞≤ 4.0×109/L者, 白细胞在(4.1-14.9)×109/L者 白细胞≥15.0 ×109/L者
超过上述标准者为不合格
RCS<30% RCS<20%
RCS<15%
b. 其他方法
11
注意事项
(1).稀释液密封保存,防止污染,小试管、计 数板、盖片均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 被误认为细胞。
生理学白细胞和血小板教学设计
《生理学基础》教案
1、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
’2 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师生活动
一、回顾复习,引出课题
红细胞的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生理特性
二、师生互动,探究考点 1 .白细胞 (一)总数正常值:(4.0^10) X109/L
(二)分类及功能:
①中性粒细胞:占50%—70%.吞噬细菌,尤其是化 脓性细菌 ②嗜碱性粒细胞:占0~1%,参与超敏反应
③ 嗜酸性粒细胞:占1%—7%,限制超敏反应,参与 蠕虫免疫
④单核细胞;占3%—8%,吞噬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衰 老死亡红细胞和变异组织细胞
⑤淋巴细胞:约占20%-40%,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2 .血小板
来源: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后脱落的细胞质碎片,平均 寿命约7—14天
正常值:(100-300)X 109/L
年级 科目生理学任课教师 授课节数
课题 白细胞和血小板
授课类型 复习 教学内容 白细胞和血小板
教学目标
1、掌握白细胞的分类、正常值、生理功能。
2、掌握血小板的分类、正常值、、生理特性、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
1、白细胞的分类、正常值、生理功能。
2、血小板的分类、正常值、生理功能。
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法.
3.多媒体课件助学 2 .小组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生理特性:①黏附;②聚集;③释放;④收缩;⑤吸附。
采用讲习合一授课方式对白细胞计数进行课堂设计
--------------------------------------------是否与人体心脏一样有多个起搏点,若有,这些起搏点的自律性是否相同。
(3)创新任务:能否用其他结扎方法来验证蛙心起搏点。
总之,整个实验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完成特定的实际任务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经验,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和自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都要由学生共同参与和讨论,并让学生在讨论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
如“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属综合性实验,在解剖动物、观察项目过程中,需要多人合作。
在实验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5~6名学生,同时要求每组学生根据全部的实验内容,确定每次实验的“主刀”与“一助”和“二助”。
要使每个人都当“主刀”,以培养自主学习精神;要使每个人都当“助手”,以养成团队精神。
另外,如果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实验动物出现意外,还应教育学生以“医生”的身份对其进行人道主义抢救,使学生初步树立临床急救的观念。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意识。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生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3.1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整个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项目。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等形式对生理学可实施的实验项目加以分析、研究、整理和概括,最后设计出实验项目。
3.2教学方法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法有引导课文教学法、卡片展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实验项目及不同的教学过程阶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3.3教学过程督导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从实物准备、创设情境、问题呈现、示范指导、巡视指导到评价,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
教师应在学生活动开始之前,先把本节课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要点列出,让学生的行动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讲课稿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备成涂片,
瑞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的形
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通常分类100
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
百分比。
20.07.2024
1
[操作]
1.制备血涂片 ❖1)推片:血膜厚薄适中,边缘整齐,
外观呈舌形,头、体、尾分明。 ❖2)干燥 ❖3)标记
11
体尾交界处
理理想想区区域域
20.07.2024
细胞重叠
12
细胞太稀
各类成熟白细胞的形态学:
中性粒细胞(Ne):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上呈圆
形 , 直 径 10 ~ 13µm , 胞 浆 染 粉 红 色 , 核 形 一 叶 (杆状核)至五叶不等,以三叶者多见,染成深 紫红色,胞浆中有许多细小均匀紫红色颗粒。
先用低倍镜选择厚薄适宜,染色 良好,细胞分布均匀的体尾交界 处,滴加香柏油一滴,油镜下分 类计数。分类时要有秩序的连续 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野。通常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并 报告各种白细胞所占比例。
20.07.2024
结果记录方式:
•Ne 正 一 •Ly 正 •Mo 正 •Eo 正 •Ba 正
• Mo 3%~8%
• Eo
0.5%~5%
• Ba
0%~1%
20.07.2024
18
[注意事项]
1.血涂片制备要厚薄适宜、均匀、头体尾分明, 无溶血、无空洞。
2.很多因素影响涂片时血膜的厚度。血滴大、 血粘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 反之则血膜薄。
3.按一定顺序,有秩序地连续进行,避免选择 视野。
20.07.2024
13
嗜酸性粒细胞(Eo):较中性粒细胞稍大,胞 核多为两叶,呈眼镜、八字形,核染色质粗糙 染深紫红色,胞浆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 粒,瑞氏染色时呈桔红色,有折光性。
临床检验基础_白细胞计数
成熟池(髓内)
晚幼粒
贮备池(髓内)
分叶核
原粒 细胞
早幼粒
杆状核
释放入 外周血液
祖细胞
血循环
循环池
血管壁
边缘池
白细胞演变过程
二、显微镜计数法 原理: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 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滴 入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 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 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 细胞总数。 器材和试剂 白细胞稀释液:冰乙酸 2.0ml 10g/L亚甲蓝 数滴 蒸馏水 加至100ml 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计数板、微量吸管、 盖玻片、采血针、棉球、试管
5. 正常参考值 成人 :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11-12)×109/L 6. 注意事项 ⊙采血时不能挤压过度,因此针刺深度必须适当。 ⊙在大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计数原则计数。 ⊙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须清洁,以免 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 ⊙充池前的摇匀要注意,气泡不能太多。 ⊙加盖玻片方式:“推式”,不要“盖式”。
第一章 白细胞计数(4)
教 学 目 标
1、掌握WBC分类计数的方法 掌握WBC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2、熟悉白细胞的演变过程、生理功能 3、掌握白细胞计数法的原理、试剂、操 作、计算
主 要 内 容
1、WBC的生理 2、WBC计数测定方法 3、WBC计数的质量控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概念、操作方法、 原理、参考范围、计算 难点:白细胞的生理概况、计算、 显微镜计数方法
白 细 胞 计 数
无色有核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 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和 单核细胞五种。
白细胞分类计数复习课程
白细胞分类计数复习课程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定义]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着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予以分类计数并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意义]血液中的白细胞一般包括:颗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它们分工不同,在体内发挥各自的作用。
①嗜中性白细胞,成熟的嗜中性白细胞通过吞噬作用而消灭入侵的细菌,特别是球菌。
在严重感染和炎症初期时最活跃;②嗜酸性白细胞,常积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因此,认为它抑制组胺等物质的活动;③嗜碱性白细胞,碱性颗粒中有肝素,表明它有抗凝作用;④淋巴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⑤单核细胞;它有特殊的酶系统,能对付顽强的病原体,如真菌、原生动物、结核杆菌及布病等。
在慢性感染时或体内有较多组织碎片需要清除时,它会大量出现。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构成的比例、形态和质量基本是不变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这种比例、形态、质量将会发生变化,故临床上常把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种类。
[目的与要求]掌握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原理]由于白细胞内含有带不同电荷的物质,其中带正电荷的物质易与酸性染料结合呈现红色(这种物质叫嗜酸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碱性);而带负电荷的物质易与碱性染料结合呈现蓝色(这种物质叫嗜碱性物质或颗粒,而其本身呈酸性);当细胞内物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那么结合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几乎相等,这些物质就呈现红、蓝相混的紫红色(这种物质叫嗜中性物质或颗粒)。
这样血片中的白细胞经过染色后就被染成红、蓝及紫红色,从而可以识别分类。
【器材与试剂】器材:载玻片、染色缸及支架、洗瓶、显微镜及镜油、白细胞分类计数器、吸水纸等。
试剂:染液、缓冲液[步骤]1.采血2.制作血涂片:①取洁净载玻片数张,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片作为推片(也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做为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片并置于平稳的台面上,右手持推片。
第二章第二节白细胞检查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第二节白细胞检查
授课
时间
授课
时数
4学时
教学课型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实习(践)课□其它□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血液一般检验方法学评价。
2.掌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白细胞形态检查、检测原理及质量控制,临床意义及检测技术。
3.熟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等相关检测的基本知识及临床意义和检测技术。
4.掌握血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主要知识点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形态。
重点:
1.白细胞计数的原理及临床意义;ຫໍສະໝຸດ 2.白细胞分类计数与质量控制;
3.白细胞的正常与异常形态。
难点:
1.白细胞分类计数;
2.白细胞的异常形态学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教学媒体选用、板书、互动设计等):
1.白细胞成分及其功能、白细胞计数的原理、质控、临床意义、总结及思考题。
时间1h
2.白细胞分类计数、质控、临床意义、方法学评价、总结,时间1h;
3.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时间1h
4.白细胞形态检查(大小及形态)、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时间1h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WBC计数和WBC-DC的方法学评价是什么?
2.WBC计数时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是?如何减少WBC计数的固有误差?
3.显微镜法WBC计数的质量考核与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4.N的核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余血。将吸管插入试管中白
▪
细胞稀释液的底部,轻轻放
▪
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白细胞
▪
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 3、混匀:将试管中血液与稀释液混匀,待
▪
细胞悬液完全变为棕褐色。
▪ 4、充池:再次将小试管中的细胞悬液混
▪
匀,用微量吸管吸取7ul左右充
▪
入改良牛鲍计数板的计数池中,
▪
室温静置2-3分钟,待白细胞完
▪ 4、试剂:白细胞稀释液:2%冰乙酸2ml, 10g/L结晶紫(或亚甲蓝)3滴,加蒸馏水 到100ml。
▪ 5、标本:新鲜
全血或末梢血。
▪ 改良的牛鲍 计数板。
操作步骤
▪ 1、加稀释液:用吸管吸取白细胞稀释液
▪
0.38ml于小试管中。
▪ 2、吸取血液:用微量吸管吸取新鲜全血或
▪
末梢血20ul,擦去管尖外部
白细胞计数
▪ 1、目的:掌握显微镜法白细胞计数的原理
及方法。
▪ 2、原理: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 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将稀释的血 液注入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 定体积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 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 3、器材:显微镜、改良牛鲍计数板、试管、 吸管、微量吸管、吸头等。
▪
全下沉。
▪ 5、计数: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
▪
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总数。
▪ 6、计算:
WBC=N/4×10×20×106=N/20×109
其中N为4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总数。
7、细胞计数原则
▪ 大方格四边压 线细胞数左不 数右,数上不 数下,
▪ 弓形移动
8、考核评价
a. 常规考核标准 (RCS)
RCS= 四大格所见白细胞最大值—最小值 ×100% 四大格所见白细胞数平均值
评价: 白细胞≤ 4.0×109/L者, 白细胞在(4.1-14.9)×109/L者 白细胞≥15.0 ×109/L者
超过上述标准者为不合格
RCS<30% RCS<20%
RCS<15%
b. 其他方法
注意事项
(1).稀释液密封保存,防止污染,小试管、计 数板、盖片均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 被误认为细胞。
(2).采血时针刺深度必须适当,不能过度挤压, 防止组织液渗入或采血时间太长引起血液 凝固。
(3).稀释液和采血量要准确,充分混匀,充液 适量,无不足、外溢和气泡,细胞分布均 匀。
(4).白细胞总数在参考范围内,大方格间 的细胞数不得相差10个以上,两次重复计 数误差不得超过10%。
(5).白细胞数量过高时,可加大稀释倍数, 白细胞数量过低时,可计数8个大方格的白 细胞数或取双倍血量。
▪ (6).一些贫血患者血液中有核红细胞增多, 会计数在白细胞总数内,应校正。
校正公式:白细胞校正数/L=M× (100/100+N)
M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N为在白细胞分 类时,计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 核红细胞数。
谢谢大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