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五节课时知能训练

合集下载

第4章---第5节

第4章---第5节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线段AB的中点C(2,4),则点C对应的复数为z=2+4i. 【答案】 C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2.(2011·湖南高考)若a,b∈R,i为虚数单位,且(a+i)i=b+i,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图表信息,透彻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2)准确运用复数的代数运算法 则,提高运算能力.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正解】
由图知复数 z=3+i,
3+i 3+i1-i 4-2i z ∴ = = = =2-i. 2 1+i 1+i 1+i1-i z ∴表示复数 的点为 H(2,-1),选 D. 1+i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a 为(
)
B.-2 1 1 C.- D. 2 2 1+ai 【思路点拨】 (1)由复数相等定义,求 x+yi;(2)将 化为 m+ 2-i
ni(m,n∈R)的形式,用纯虚数定义求 a 的值.
菜 单
A.2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菜 单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1.叶片的结构①表皮:表皮包括和,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无叶绿体,主要起作用。

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

保卫细胞的里面有绿色的颗粒叶绿体。

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以气体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

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由控制着。

②叶肉:由大量的叶内细胞组成。

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

③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具有作用。

其内还有管(输送水和无机盐)和管(输送营养),因此叶脉还有作用。

2.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叶表皮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这种现象叫。

根吸收的水大约有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和空气流动速度等。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温度低、光照弱、气流速度慢,则蒸腾作用弱;反之则强。

3.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致受伤害。

②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题型一叶的形态1.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

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A.减少风的阻力B.减少水分的散失C.促进光合作用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2.长期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在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

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植物特征不符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具有厚厚的角质层D.具有较大的叶片题型二叶的结构1.如图表示植物叶片表皮上的两个气孔,据图回答:甲乙(1)图中[ ]表示气孔,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组成,[ ]表示叶绿体。

(2)植物在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情况下,如果叶表皮上的气孔处于图甲所示的状态,此时:①光合作用:通过气孔进入,通过气孔出来;②呼吸作用:通过气孔进入,通过气孔出来;③蒸腾作用: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第四章 第五节 课时跟踪训练

第四章  第五节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遗传病的类型是() A.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B.性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C.常染色体数目变异疾病D.常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解析:第5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必然使该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变异。

答案:D2.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解析:亲代正常,子代患病,为隐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的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有关的为伴性遗传病,仅仅男传男的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

答案:C3.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用B、b表示。

Ⅱ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bb B.X b YC.X B Y D.Bb解析:根据此图不能判断显隐性,也不能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如果Ⅱ1的基因型是X B Y,则Ⅰ2一定是患者,与系谱图不符,因此,Ⅱ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X B Y。

答案:C4.在右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解析:①患者男女均有,则可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②此病的遗传在三代间有明显的连续性,则可粗略判定为显性遗传;③观察患者的前后代关系,图中患者1号、4号、6号、10号、11号间的关系: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则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或者从6号与10号、11号的关系符合“父病女必病”的特点也可以推知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答案:C5.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的切片或血涂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苯丙酮尿病携带者B.21三体综合征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解析: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异常,呈现镰刀状,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苯丙酮尿症携带者不表现出症状,且属于基因突变形成的单基因遗传病,所以利用组织切片难以发现。

人教版物理选修3-2 第4章第5节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人教版物理选修3-2 第4章第5节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30°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则金属棒 ab 接入回路的 bc 部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 感应电动势为: E=Bv0 bc =Bv20ttan30° 在回路 bOc 中,回路总感应电动势具体由导体 bc 部分产生,因此,回路内总的感应电动势为:E 总 =E= 3Bv20t/3.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核心要点突破
一、感生电动势 1.产生机理 如图4-5-1所示,当磁场变化时,产生的感生电 场的电场线是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曲线.如果空间存 在闭合导体,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就会在电场力的作 用下定向移动,而产生感应电流,或者说导体中产 生了感应电动势.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图4-5-1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答案】 E= 33Bv20t
【规律总结】 由 E=Blv 计算导体切割磁感线产 生的动生电动势问题,若 l 不变,当 v 是瞬时速度 时,可求 E 的瞬时值,当 v 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 均感应电动势.若 l 变化,求瞬时值时,需用该时 刻的 l 及 v 代入;而求平均值通常由 E=nΔΔΦt 求得.
图4-5-2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2.特点 (1)感生电场是一种涡旋电场,电场线是闭合的. (2)感生电场的产生跟空间中是否存在闭合电路无 关. 3.方向判定 感生电场的方向根据闭合电路(或假想的闭合电路)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确定,即利用楞次定律判断.
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某空间出现了如图4-5-3所示的磁场,当磁感 应强度变化时,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会产生感生 电场,有关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与感生电场的方向关 系描述正确的是( )
【思路点拨】 回路中原磁场方向向下,且磁通 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可以判知,感应电流的磁场 方向向上,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知,ab中的感应 电流的方向是a→b,由左手定则可知,ab所受安 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左,从而向上拉起重物.

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四章 第五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四章 第五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小球
√A.下落至C处速度最大
B.由A至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由B至D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由A运动到D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小球从B至C过程,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做加速 运动,小球从C至D过程,重力小于弹力,合力向上,小球 做减速运动,所以小球由B至D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 小,在C点动能最大,速度最大,故A、C正确; 由A至B下落过程中小球只受重力,其机械能守恒,从B至D过程,小 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 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的动能为零,则从A运动到D时,小 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题图丁中,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质量时,绳子 张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代数和为零,空气阻力对A、 B均做负功所以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多选)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 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让它自由 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点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答案 32 J 对弹簧和木块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02=12mv12+Ep1 则 Ep1=12mv02-12mv12=32 J.
例4 (多选)如图,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上方A位置有
一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到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
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不计空气阻力,弹簧
针对训练 (多选)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高三一轮复习第四章 第五节复数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高三一轮复习第四章 第五节复数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课时作业1.(2022·西安质检)已知复数z=1+2i2-i(i为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 )A.-1 B.0 C.1 D.i【解析】 因为z=1+2i2-i=(1+2i)(2+i)(2-i)(2+i)=5i5=i,故虚部为1.【答案】 C2.(2022·唐山二模)已知复数z=1+a i3+i为纯虚数(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 )A.-3 B.3C.-13D.13【解析】 由题意,复数z=1+a i3+i=(1+a i)(3-i)(3+i)(3-i)=3+a10+3a-110i.因为复数z为纯虚数,可得{3+a=03a-1≠0,解得a=-3.【答案】 A3.(2022·山东临沂一模)复数1-i2-i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 1-i2-i=(1-i)(2+i)(2-i)(2+i)=35-15i,其对应的点为(35,-15),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答案】 D4.(2022·山东日照二模)已知t∈R,i为虚数单位,复数z1=3+4i,z2=t+i,且z1·z2是实数,则t等于( )A.34B.43C.-43D.-34【解析】 因为z1=3+4i,z2=t+i,所以z1·z2=(3t-4)+(4t+3)i,又z1·z2是实数,所以4t+3=0,所以t=-34,故选D.【答案】 D5.(2022·潍坊三模)若复数z=x+(x2-x)ii(x∈R)为纯虚数,则x等于( )A.1 B.0C.-1 D.0或1【答案】 A6.(2022·青岛二模)任意复数z=a+b i(a,b∈R,i为虚数单位)都可以z=r(cos θ+isin θ)的形式,其中r=a2+b2,(0≤θ<2π) 该形式为复数的三角形式,其中θ称为复数的辐角主值.若复数z=2i1-3i,则z的辐角主值为( )A.π6B.π3C.2π3D.5π6【解析】 因为z=2i 1-3i=2i(1+3i)(1-3i)(1+3i)=-32+12i.所以z=cos 5π6+isin5π6.所以z的辐角主值为5π6.【答案】 D7.(2022·丹东二模)复数z为纯虚数,复数z+21-i为实数,则z=( )A.-2i B.-i C.i D.2i 【解析】 设z=b i(b∈R),则z+21-i=2+b i1-i=(2+b i)(1+i)(1-i)(1+i)=(2-b)+(2+b)i2.∵复数z+21-i为实数,∴2+b=0,解得b=-2.∴z=-2i.故选A.【答案】 A8.(2022·深圳市育才中学)复数z =1+3i 3-i +21-i (i 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z =( ) A .1-iB .1+iC .1+2iD .1-2i 【解析】 依题意得z =i (3-i )3-i +2(1+i )(1-i )(1+i )=1+2i ,所以z =1-2i .故选D .【答案】 D 9.(2022·衡水一模)z - 是z 的共轭复数,若z +z - =2,(z -z -)i =2(i 为虚数单位) ,则z =( )A .1+iB .-1-iC .-1+iD .1-i【解析】 设z =a +b i ,z -=a -b i ,a ,b ∈R ,依题意有2a =2,-2b =2,故a =1,b =-1,z =1-i .【答案】 D10.(2022·威海二模)已知纯虚数z 满足(1-2i)z =2+a i ,其中i 虚数单位,则实数a 等于( )A .-1B .1C .-2D .2【解析】 因为(1-2i)z =2+a i ,所以z =2+a i 1-2i=(2+a i )(1+2i )(1-2i )(1+2i )=2-2a +(4+a )i 5, 又因为z 是纯虚数,所以2-2a =0,所以a =1.故选B .【答案】 B11.(2022·石家庄五校联考)设复数z 满足z -i 2-i =i ,则|z |=( )A .10B .5C .3D .1【解析】 ∵复数z满足z-i2-i=i,∴z=i(2-i)+i=1+3i,则|z|=12+32=10故选A.【答案】 A12.(2022·潍坊二模)设复数z与1+3i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则z等于( )A.-1+2i B.1+2i C.1-2i D.-1-2i【解析】 ∵1+3i1-i=(1+3i)(1+i)(1-i)(1+i)=-2+4i2=-1+2i,∴1+3i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2).∵复数z与1+3i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2).则z=-1-2i.故选:D.【答案】 D13.(2022·银川一中月考)已知|z-1-i|=1,则|z-i|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因为在复平面内,|z-1-i|=1表示复平面内到点(1,1)距离为1的所有复数对应的点,即复数z对应的点都在以(1,1)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z+i|表示复平面内的点到点(0,-1)的距离,最小值为(0-1)2+(-1-1)2-1=5-1,最大值为(0-1)2+(-1-1)2+1=5+1,所以|z+i|的取值范围是[5-1,5+1].【答案】 [5-1,5+1]14.(2022·耀华中学二模)复数z=a+2i,a∈R,若zi+1-3i为实数,则a=________.【解析】 ∵zi+1-3i=a+2ii+1-3i=-i(a+2i)i·(-i)+1-3i=3-(a+3)i,∵zi+1-3i∈R∴a+3=0,即a=-3.【答案】 -3。

八年级教案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

八年级教案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

八年级教案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作为一名生物科目教师,应该要学会写八年级教案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因为生物教案能够对你的生物教学任务带来帮助。

快来写一篇八年级教案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八年级教案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希望你喜欢。

#218076八年级教案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五节1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明确三个问题:第一、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第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第三、食物消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1、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2、事物的消化过程教学难点:1、小肠与消化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食物的化学性消化教法建议:建议授课3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第2课时学习消化食物的结构基础——消化系统。

第3课时通过实验探讨食物消化的过程。

关于“食物为什么需要消化”的教学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才能进一步被细胞利用。

建议教师演示“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

先让学会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实验,再演示。

在了解了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的基础上,很自然就会想到“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怎样才能转变为小分子物质呢?”引出——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可让学生看图自己说出。

并结合自身实际指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自然位置。

关于牙齿的教学,可以利用模型简单介绍,建议把牙齿保健的内容放到第四节讲解,让学生先收集一些资料。

关于胃的结构的教学,建议先利用挂图明确胃壁的四层结构,并指出整个消化道壁的结构都与其相似;再结合录像或实物,让学生对胃壁内表面有皱褶,能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

由于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在关于小肠的教学中应注意明确:一、小肠长(利用消化系统挂图就可看出);二、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演示实物或看录像)这种结构特点——面积大决定着食物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相对长,消化更充分。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针对训练1
一质量为m=2 kg的滑块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 长的固定斜面上在无外力F的情况下以加速度a= 2.5 m/s2匀加速下滑.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 于滑块,如图所示,使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0~2 s时间内沿斜面运动的位移s=4 m.求:(g取10 m/s2) (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0.5 30 N
设力F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 为a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gsin 37°-μmgcos 37° =ma1, 撤去力F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37°+μmgcos 37°=ma2, 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1=20 m/s2,a2=10 m/s2, 联立解得μ=0.5,F=30 N.
(1)滑雪者受到雪面的支持力大小; 答案 400 N
滑雪者在雪坡上受力如图所示,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 坐标系, FN=mgcos 37°=400 N.
(2)滑雪者受到的阻力大小. 答案 100 N
由v-t图像可得滑雪者的加速度大小, a=v2-t v1=4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 37°-f=ma, 得f=mgsin 37°-ma=100 N.
(2)人在离C点多远处停下.
答案 12.8 m
人在水平面上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作用.设人在 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设人到达C时的速度为v,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人在斜坡下滑的过程:v2=2aL 人在水平面上滑行时:0-v2=-2a′s 联立解得s=12.8 m.
(2)t=3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答案 0 t=3 s时的速度v3=v1-a2t=20 m/s-10×2 m/s=0, 即t=3 s时物体的速度为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提优训练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第5节 第2课时 气孔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提优训练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第5节 第2课时 气孔

第2课时气孔核心·易错1.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叶片上的气孔可以开闭,能控制水分的散失速度。

()(2)一般叶片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

()(3)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2.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它的作用不包括()A.水分散失的门户B.氧气进出的门户C.二氧化碳进出的门户D.无机盐进出的门户3.绿色植物散失水分的部位和生理过程分别是()A.根尖的伸长区、渗透作用B.根尖的分生区、细胞的分裂C.叶片的气孔、蒸腾作用D.叶脉的导管、输导作用[核心知识]1.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小孔。

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气孔的开闭控制着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强度,决定着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交换的强度。

2.水从植物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水→根毛→内层细胞→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脉的导管→气孔→叶外。

-------基础训练-------1.小金在做一个模拟实验,将气球内侧贴上胶布,使得两侧厚薄不同,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模拟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如图B4-5-1,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球弯曲膨胀模拟保卫细胞变曲膨胀B.气球两侧厚薄不同,模拟保卫细胞厚薄不同C.保卫细胞膨胀越明显,气孔开的越大,蒸腾越快D.气孔只分布在叶的下表皮细胞图B4-5-12.[2020·吴兴模拟] 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B4-5-2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

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B4-5-2A.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B.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汽化吸热,能带走叶片上的部分热量C.保卫细胞的含水量的多少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甲图所示3.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植物的各部位直至由气孔散失,其主要途径是()A.根毛细胞→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脉的导管→气孔B.根毛细胞→根的导管→叶脉的导管→茎的导管→气孔C.根毛细胞→根的筛管→茎的筛管→叶脉的筛管→气孔D.根毛细胞→根的筛管→叶脉的筛管→茎的筛管→气孔4.[2018·衢州] 如图B4-5-3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B4-5-3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5.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吸收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6.[2019·余杭期末] 观察蚕豆叶表皮实验时,为了能观察到更多气孔,应当撕取图中的[]制成临时装片。

教科版2018_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2018_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练习含答案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用焦距为15 cm 的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C )A .大于15 cmB .大于30 cmC .小于15 cmD .小于30 cm2.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 B )A .10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D .56厘米3.人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镜;“自拍”时,手机镜头到人的距离应__大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4.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 cm 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 的位置。

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__缩小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 ) A .照相机 B .凸面镜 C .平面镜 D .幻灯机5.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C )A .放大镜B .电影放映机C .照相机D .投影仪6.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 ,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 、8 cm 、10 cm 和12 cm 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D )A .焦距为4 cm 的凸透镜B .焦距为8 cm 的凸透镜C .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D .焦距为12 cm 的凸透镜7.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

2014高三政治课堂新坐标一轮复习:必修4-第2单元-第5课-课时知能训练.pdf

2014高三政治课堂新坐标一轮复习:必修4-第2单元-第5课-课时知能训练.pdf

一、选择题(每小4分,共60分) 1.(2011·苏州模拟)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

”这说明( )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 2.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13年在天津举行。

本届运动会的吉祥物的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

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 )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约束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否定旧事物是创新的根本要求 3.(2010·广东高考)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

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

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

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5.许多成功者都有一句经验之谈:“脑子决定步子。

”这句话主要强调(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6.“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

2013年人教物理必修1课件:第4章第五节

2013年人教物理必修1课件:第4章第五节

核心要点突破
一、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表达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三个特征、四 种性质) (1)三个特征: ①等值,即大小总是相等的. ②反向,即方向总是相反的. ③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2)四种性质: ①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 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②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③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 成对出现的. ④同性质,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
图4-5-2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 等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 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 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解析:选A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 等的.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是 在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大人拉动的过程中,
图4-5-6
再对杆进行受力分析:杆受重力 G2=Mg 作用, 由于杆对猫有向上的摩擦力 F,由牛顿第三定律 可知,猫对杆有向下的摩擦力 F′,且 F′=F② F′+G2 由牛顿第二定律,杆的加速度为 a= ③ M M+m 由①②③式可得:a= g M M+m 即杆下降的加速度为 g,方向竖直向下. M
解析:选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
力是物体和绳直接相互作用而产生,是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关系,A对.物体的重力和物体
对绳的拉力受力物体不一致,不是一对平衡
力,B错.物体的重力与绳对物体的拉力均作
用在物体上,二力为平衡力,C错.物体重力
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D错.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4章 第5节 课时1 食品制作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4章 第5节 课时1 食品制作

知识点 制作米酒和酸奶
6. 下列关于米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为防止杂菌污染,糯米饭蒸熟后应立即加入酒曲 B.酒曲与糯米饭混合,酒曲的多少不影响发酵结果 C.发酵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能防止其他菌污染 D.制作过程中两次淋水使用的水,第一次是凉开水,第二次是自 来水
【解析】蒸熟之后,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 30℃, 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A 错误;酒曲和糯米饭按一定的 比例,均匀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利于酵母菌充分发酵,B 错 误;在酿酒的过程中不要打开盖子,以防止氧气和杂菌进入,同 时,要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的环境,促使其发酵产生酒精,C 正 确。制作过程中两次淋水使用的水,均应该是蒸馏水(凉开水), 自来水中会有细菌,D 错误。
3.实验过程中先来水,后来酒,是因为葡萄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水,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知识点 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1. [2020·广东顺德期末]如图为观察发酵现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发酵装置中添加的酵母属于细菌
B.气球的膨胀是因为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C.适当提升温度可以加快发酵速度
7. 酸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是美味的发酵食品。某同学尝试用
鲜奶制作酸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将鲜奶煮沸后直接加入预先准备的乳酸菌 B.在预先没有准备乳酸菌时用酵母菌代替 C.放在 30℃左右的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D.发酵过程不密封以确保氧气的供给
【解析】制作酸奶过程中,鲜奶加热后直接加入预先准备的乳酸 菌进行“接种”,会杀死乳酸菌,使接种失败,A 错误;制酸奶要 用到乳酸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没有准备乳酸菌时也不能用酵 母菌代替,B 错误;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 箱中,也可以放在 30℃左右的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C 正 确;乳酸菌属于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乳酸菌的发 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D 错误。

2020秋高中地理6课时演练: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6课时演练: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时演练: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含解析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教材第71页思考1.生态环境脆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见下表。

自然背景A 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C暖湿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南方亚热带丘陵区E南方亚热带丘陵区F 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区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2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教材第72页思考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不同,该题应抓住某一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应采取的措施有退耕还林、改坡为梯、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下列地区与其发生的生态破坏搭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盐碱化B.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C.内蒙古草原-—水土流失D.长江三角洲——水源枯竭解析: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内蒙古草原主要是草地退化,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水资源丰富。

答案:B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2.图中①~⑤分别是()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3.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错误的是()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①为我国的主要天然草原地区;②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③为“三江源”地区;④为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问题严重;⑤是东北、西北、西南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五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五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这两个力合力为零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如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解析: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能求合力,故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故C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和“异体性”表明两力同时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D正确.故选D.2.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解析:选B.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的特点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以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B正确.物体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它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由此可知C是错误的.对重力分解其分力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可能产生作用在斜面上的压力,D的说法错误.故选B.3.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才能向上弹起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倒退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解析:选B.运动员跳高依靠的是地面对其的支持力,它的反作用力即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所以选项A正确;同理可得选项C是正确的;炮身后退是因为受到了内部炸药的推动作用,所以选项B错误;乌贼吸水和排水时存在着相同的作用,即对水有作用力,它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乌贼,使其发生转向,D正确.故选B.4.吊在大厅天花板上的电扇所受重力为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F,扇叶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F′,则()A.F=G、F=F′B .F =G 、F <F ′C .电扇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作用力等于它对固定杆的作用力D .电扇水平转动后,固定杆对它的作用力小于它对固定杆的作用力解析:选C.电扇不转时,显然有F =G ,而扇叶转动起来后,向下吹风,对空气有向下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空气对叶片有向上的作用力,此时杆对电扇的拉力F ′<G ,得F ′<F ,B 错误;固定杆对电扇的作用力与电扇对固定杆的作用力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两者总是等大反向,C 正确.故选C.5.一个质量为75 kg 的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某一瞬间突然竖直跳起,已知刚跳起时速度为3.0 m/s ,起跳时间为0.5 s ,求此人在起跳瞬间对地面的压力的平均值.(人的运动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g 取10 m/s 2)解析: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在起跳瞬间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起跳瞬间,人的运动可等效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 =v t =3.00.5m/s 2=6 m/s 2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a故F N =m (g +a )=75×(10+6) N =1 200 N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平均压力为1 200 N ,方向与F N 相反,竖直向下. 答案:1 200 N 竖直向下一、选择题1.(单选)如图所示,是利用传感器记录的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 .此图线一定是在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显示出来的解析:选B.由图线关于t 轴对称可以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 错误,B 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其大小和方向的关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C 、D 均错误.故选B.2.(多选)如图所示,P 和Q 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有( )A .P 所受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B .P 所受的重力和P 对Q 的压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解析:选CD.P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Q对P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Q,它们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P对Q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P,受力物体是Q,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它们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错误.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都是弹力,它们分别作用于Q和P,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正确.Q 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都是弹力,分别作用于桌面和Q,受力物体分别是桌面和Q,施力物体分别是Q和桌面,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正确.故选CD.3.(单选)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A.小于受到的弹力B.大于受到的弹力C.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选D.因磁性冰箱贴静止不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磁力与弹力,应为平衡力,故选D.4.(单选)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A.一对B.两对C.三对D.四对解析:选C.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总是成对出现的.人走路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这三个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人对地球的吸引力的一部分、人对地面的压力和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所以人走路时与地球间有三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选项正确.分析人受到的力,每个力都存在反作用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5.(单选)春天,河边上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下陷时()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就是他所受的重力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解析:选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和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6.(多选)马拉车运动时,设马对车的作用力为F,车对马的作用力为F′.关于F和F′的说法正确的是()A.F和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当马与车做加速运动时,F>F′C.当马与车做减速运动时,F<F′D.无论做什么运动,F和F′的大小总是相等的解析:选AD.马与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一定相等,故选项A、D正确,选项B、C错误,车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所受的阻力.故选AD.7.(多选)(改编题)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选AD.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B 、C 错误,选项A 正确.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卫星,卫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 正确.故选AD.☆8.(单选)如图所示为杂技“顶杆”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为一质量为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 .(M +m )gB .(M +m )g -maC .(M +m )g +maD .(M -m )g解析:选B.竿上的人与竿的相互作用力为F f ,则底下的人受到的压力为F N =Mg +F f ,对质量为m 的人有:mg -F f =ma .解得:F N =(m +M )g -ma .☆9.(单选)(2011·高考浙江卷)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选C.A 项中两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 错误;B 项中的两力是一对平衡力,B 错误;因m 甲>m 乙,由a =F m 知a 甲<a 乙,因x =12at 2得x 乙>x 甲,C 项正确;由x =12at 2知x 与收绳的速度无关,D 项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10.如图所示,质量M =60 kg 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m =20 kg 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 =2 m/s 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g 取10 m/s 2)解析:对物体m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mg =ma .绳的拉力F =m (g +a )=20×(10+2) N =240 N.对人,由于人静止,则Mg =F N +F .则地面对人的弹力F N =Mg -F =36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60 N.答案:360 N 11.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子对地面压力大小为多少?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故箱子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及环给它的摩擦力F f′,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如:F N=Mg+F f′,F f=F f′.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 N′=F N,F′N=Mg+F f.答案:Mg+F f☆12.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 m/s2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大小.解析:(1)设运动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大小为F,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故吊椅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也是F.对运动员和吊椅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2F-(m人+m椅)g=(m人+m椅)a解得F=44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的大小F′=440 N.(2)设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 N,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F+F N-m人g=m人a解得F N=27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275 N. 答案:(1)440 N(2)275 N。

高中物理第4章---课时知能评估3

高中物理第4章---课时知能评估3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世界一级锦标赛中,赛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常常在弯道上冲出跑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未能及时转动方向盘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B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没有及时加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C .是由于赛车行驶到弯道时,运动员没有及时减速才造成赛车冲出跑道的D .由公式F =mω2r 可知,弯道半径越大,越容易冲出跑道解析:赛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它需要的向心力是由赛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提供的,由向心力公式F =m v 2r 知,当v 较大时,赛车需要的向心力也较大,当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其所需的向心力时,赛车将冲出跑道,故选项C 正确.答案:C 2.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 1,从动轮的半径为r 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 .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 .从动轮的转速为r 1r 2n D .从动轮的转速为r 2r 1n 解析:根据皮带传动装置的原理可知从动轮应做逆时针转动,A 错B 对;两轮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即2πnr 1=2πn 2r 2,所以n 2=r 1r 2n ,选项C 对D错.答案:BC3.(2009年高考广东卷)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a、b的角速度比c的大D.c的线速度比a、b的大解析:由于a、b、c三点是陀螺上的三个点,所以当陀螺转动时,三个点的角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C错误;根据v=ωr,由于a、b、c三点的半径不同,r a=r b>r c,所以有v a=v b>v c,选项A、D均错误.答案:B4.一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绳(不可伸长,质量不计)固定于O点,在O 点正下方L/2处钉有一颗钉子,如图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度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A.小球线速度没有变化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D.悬线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解析:在小球通过最低点的瞬间,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沿切线方向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零,因而小球的线速度不会发生变化,A正确;在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的半径突然减小到原来的一半,由v=ωr可知角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B正确;由a=v2/r,可知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C正确;在最低点,F-mg=ma,D错误.答案:ABC5.上海锦江乐园新建的“摩天转轮”是在直径为98 m的圆周上每隔一定位置固定一个座舱,每个座舱有6个座位.游人乘坐时,转轮始终不停地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时每刻,乘客受到的合力都不为零B.每个乘客都在做加速度为零的匀速运动C.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座位的压力始终不变D.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解析:由于乘客随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受到合力指向圆心,A正确、B错误;将加速度沿水平、竖直方向分解可知:人位于转轴以下时,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座位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人位于转轴以上时,人处于失重状态,人对座位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C错误;在运动过程中,人的动能始终不变,而势能在变化,D错误.答案:A6.(探究创新题)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 在竖直方向,绳b 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 被烧断的同时杆子停止转动,则( )A .绳a 对小球拉力不变B .绳a 对小球拉力增大C .小球可能前后摆动D .小球可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解析:绳b 烧断前,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即F a =mg ,烧断b 后,因惯性,要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且F a ′-mg =m v 2l,所以F a ′>F a ,A 错B 对,当ω足够小时,小球不能摆过AB 所在高度,C 对,当ω足够大时,小球在竖直面内能过AB 上方最高点,从而做圆周运动,D 对.答案:BCD7.(2011年佛山模拟)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 ,小球半径为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 min =g (R +r )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 min =0C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D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解析:小球沿管上升到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故A 错误,B 正确;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由外侧管壁对小球的作用力F N 与球重力在背离圆心方向的分力F mg 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F N -F mg =m v 2R +r,因此,外侧管壁一定对球有作用力,而内侧壁无作用力,C 正确;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小球受管壁的作用力与小球速度大小有关,D错误.答案:BC8.(2011年杭州模拟)如图所示,A、B是两个相同的齿轮,齿轮A固定不动,若齿轮B绕齿轮A运动半周,到达图中C位置,则齿轮B上标出竖直向上的箭头所指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解析:如图所示,当齿轮B转到齿轮A的正上方时,箭头竖直向下,当齿轮继续转动到达位置2时,箭头方向又变为竖直向上,此时即为C的位置,故A正确.答案:A9.如图所示,OO′为竖直轴,MN为固定在OO′上的水平光滑杆,有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球A、B套在水平杆上,AC和BC为抗拉能力相同的两根细线,C端固定在转轴OO′上.当绳拉直时,A、B两球转动半径之比恒为2∶1,当转轴的角速度逐渐增大时()A.AC先断B.BC先断C.两线同时断D.不能确定哪段线先断解析:A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 A三个力作用,拉力的分力提供向心力,得:水平方向:F A cos α=mω2rA,同理,对B:FB cos β=mω2rB由几何关系,可知cos α=rAAC,cos β=rBBC所以:F AFB=r A cos βrB cos α=rArBBCrBrAAC=ACBC由于AC>BC,所以F A>F B,即绳AC先断.答案:A10.(思维拓展题)如图所示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的示意图,A、B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其半径均为r,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B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为R,且R=3r.现在进行倒带,使磁带绕到A轮上.倒带时A轮是主动轮,其角速度是恒定的.B轮是从动轮.经测定,磁带全部绕到A轮上需要的时间为t,则从开始倒带到A、B两轮的角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时间是()A.等于t2B.大于t2C.小于t2D.此时间无法确定解析:因为A轮角速度恒定,所以随着磁带缠绕厚度的增大,半径增大,磁带运行速度增大.当ωA=ωB时,由v=ωr知r A=r B,即A、B上磁带厚度相等,此时绕至A轮上的磁带的长度恰好是磁带总长度的一半.而下一半的磁带速度将比前一半磁带的速度大,由t=xv知,前一半所用的时间长,后一半所用的时间短,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一级方程式F1汽车大赛中,布朗车队的车手巴顿驾驶着一辆总质量是M (M 约1.5吨)的赛车经过一半径为R 的水平弯道时的速度为v .工程师为提高赛车的性能,都将赛车形状设计得使其上、下方空气存在一个压力差——气动压力(行业术语),从而增大了赛车对地面的正压力,行业中将正压力与摩擦力的比值称为侧向附着系数,用η表示.要使上述赛车转弯时不致侧滑,所需气动压力至少为多大?解析:设赛车所受地面支持力为F N ,气动压力为F N ′,摩擦力为F f 则F N =F N ′+Mg赛车在水平弯道上转弯所需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则:F f =M v 2R由题意知:η=F N F f由以上几式联立解得:F N ′=ηM v 2R -Mg答案:ηM v 2R-Mg 12.(15分)(综合提升题)如图所示,小球从光滑的圆弧轨道下滑至水平轨道末端时,光电装置被触动,控制电路会使转筒立刻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连续转动起来.转筒的底面半径为R ,已知轨道末端与转筒上部相平,与转筒的转轴距离为L ,且与转筒侧壁上的小孔的高度差为h ;开始时转筒静止,且小孔正对着轨道方向.现让一小球从圆弧轨道上的某处无初速滑下,若正好能钻入转筒的小孔(小孔比小球略大,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从圆弧轨道上释放时的高度H;(2)转筒转动的角速度ω.解析:(1)设小球离开轨道进入小孔的时间为t,则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12gt2,L-R=vt小球在轨道上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有mgH=12m v2联立解得:t=2hg,H=(L-R)24h.(2)在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内,圆筒必须恰好转整数转,小球才能钻进小孔,即ωt=2nπ(n=1,2,3……).所以ω=nπ 2gh(n=1,2,3…).答案:(1)(L-R)24h(2)nπ 2gh(n=1,2,3…)。

高中物理 第4章第五节知能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第4章第五节知能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2

1.(单选)如图4-5-7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4-5-7①N点是第n个点,则v n=gnT②N点是第n个点,则v n=g(n-1)T③v n=x n+x n+12T④v n=d n+1-d n-12T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C.速度不能用v=gt或v=2gh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v=gt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该减小,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h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12gt2或h=v22g去计算得到.2.(单选)(2010年高考安徽卷)利用如图4-5-8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图4-5-8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v22g计算出高度h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解析:选D.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阻力作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B错误.物体下落的高度是用刻度尺测量的,不是计算的,选项C错误.选项D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测量方案,正确.3.(单选)(2010年高考四川卷)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均为50 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依次为s1、s2、s3.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 )A.61.0 mm,65.8 mm,70.7 mmB.41.2 mm,45.1 mm,53.0 mmC.49.6 mm,53.5 mm,57.3 mmD.60.5 mm,61.0 mm,60.6 mm解析:选 C.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之差为Δs=gt2=9.791×(0.02)2 m=0.003 92 m=3.92 mm,即s3-s2=s2-s1≈3.92 mm,只有C选项符合.4.(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图4-5-9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图4-5-9(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B.秒表C.0~12 V的直流电源D.0~12 V的交流电源(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原因)解析:(1)需要米尺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电磁打点计时器需用交流电源,故选A、D.(2)①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阻力;②测量两点之间距离时的读数有误差;③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的两点距离过近;④交变电流频率不稳定.(选取两个原因即可)答案:(1)AD (2)见解析5.(2011年重庆高一检测)(1)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不.正确或没有必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即可)A.正确安装好实验仪器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上C.用天平测出下落重物的质量,且精确到0.01 kgD.为了使打出来的第一个点清晰,应该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开关E.为了防止重物掉到地上,需要在其落地以前用手接住F.在纸带上离起始点较远的地方选择几个连续的点,测出它们距起始点的距离(2)某个小组的三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4-5-10.其中O是起始点,A、B、C 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f=50 Hz,设重锤质量为1.00 kg.图4-5-10①甲同学发现,图中的B 是除起始点外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n 个点.因此他用v B =ngT (T 是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计算B 点对应时刻物体的速度,这样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O 点到B 点的距离h B 计算B 点对应时刻物体的速度v B =2gh B .这样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丙同学用AC 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 点对应的物体瞬时速度,若h A =9.51 cm ,h B =12.42 cm ,h C =15.70 cm ,则丙同学算得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J ,这样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④若你是指导老师,你认为三个同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甲”“乙”“丙”此空为不定项选择)答案:(1)BCDE (2)①小于 ②等于 ③1.22 1.20 大于 ④丙一、单项选择题1.某位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A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连接到低压交流电源B .将连有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将纸带和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C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D .更换纸带,重复实验,根据记录处理数据解析:选C.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为低压交流电源,所以A 说法正确.在实验中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中机械能守恒,计时开始点应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点,所以B 说法正确,C 说法错误.为了得到较理想的纸带,可重复进行几次,D 说法正确.所以选C.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述选择的条件更为有利的是( )A .只要足够重就可以B .只要体积足够小就可以C .既要足够重,又要体积非常小D .应该密度大些,还应便于夹紧纸带,使纸带随同运动时不致扭曲解析:选D.重物密度大些,相对阻力的影响小一些,如果重物体积太小,纸带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扭曲.3.(2011年聊城质检)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则结果( )A .mgh >12mv 2B .mgh <12mv 2 C .mgh =12mv 2 D .以上都有可能 解析:选A.由于阻力的作用会使重物下落高度h 所具有的速度v 小于自由落体运动至该点的速度v ′,所以有12mv 2<12mv ′2=mgh ,故选项A 正确. 4.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总是略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选用重锤的质量过大B .选用重锤的质量过小C .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做负功D .实验时操作不仔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解析:选C.因为重锤克服空气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做负功.二、非选择题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要用工具测量的有_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的有________.A .重锤的质量B .初始时重锤距地面的高度C .重锤下落的高度D .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瞬时速度解析:通过实验原理可知,重锤下落的高度要用毫米刻度尺直接量出,下落这一高度时对应的速度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那一段的平均速度求出,故需用工具测量的是C ,通过计算得到的是D.答案:C D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 m/s 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第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0 cm 、0.19 cm 和0.25 cm ,则可肯定________(填“甲”“乙”或“丙”)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理想的纸带应为放开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恰好打第一个点,这样第1、2两点间的距离应接近2 mm.且实验也有要求,应先使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然后再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这样1、2两点间的距离肯定会小于2 mm.由此可判断出丙在操作上出现错误,他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这样打第一个点时,纸带有了一定的速度,使第一个0.02 s 内下降的高度大于2 mm.答案:丙 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为T ,某一组同学得到了一条如图4-5-11所示的纸带,在填写实验报告时甲、乙两个同学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图4-5-11甲同学测出了C 点到第一点O 的距离h O C ,利用v 2c =2gh O C 计算得到了C 点的速度,然后验证mgh O C 与12mv 2C 相等.乙同学测出了A 、B 、C 、D 各点到第一点O 的距离h A 、h B 、h C 、h D ,利用v B =h C -h A 2T 、v C =h D -h B 2T 计算B 、C 点的速度,然后验证了mg (h C -h B )与12mv 2C -12mv 2B 是否相等. 请你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做法逐一分析,不合理之处提出完善办法.解析:甲同学选择从O 到C 段验证机械能守恒,计算C 点的速度用v 2C =2gh O C 的话,犯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去验证机械能守恒的错误.计算v C 可以选择v C =h D -h B 2T. 乙同学选择了从B 到C 段验证机械能守恒,由于BC 较近可造成误差偏大,可选择BD 段相对较为合适.答案:甲同学的做法错误 乙同学的做法不合适 原因见解析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选出一条纸带如图4-5-12所示,其中O 点为起始点,A 、B 、C 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50 Hz 交变电流,用毫米刻度尺测得OA =11.13 cm ,OB =17.69 cm ,OC =25.9 cm.图4-5-12(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________,应该写成________cm.(2)在计数点A 和B 之间、B 和C 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物的质量为m kg.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 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__J ,这时它的动能为________J .(g 取9.80 m/s 2)解析:注意刻度尺的估读.m 的具体数值未知,可在表达式中保留.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故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OC 的测量值25.9 cm ,应该写成25.90 cm. 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 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ΔE P =mg ·OB =m ×9.80×17.69×10-2 J≈1.73 m J ,这时它的动能为E k B =12mv 2B =12m (AC t )2=12×m ×(25.90-11.134×0.02×10-2)2 J≈1.70m J. 答案:(1)25.9 cm 25.90 (2)1.73m 1.70m9.某同学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编排了如下实验步骤:A .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B .把纸带固定到重物上,并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提到一定高度C .拆掉导线,整理仪器D .断开电源,调整纸带,重做两次E .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F .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计数点与起点的距离,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得到结论G .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H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I .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直流电源上J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桌边的铁架台上上述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可有可无的是________,其余正确且必要的步骤按实验操作顺序排列是________.(均只需填步骤的代号)答案:EI A JGBHDCF10.(2011年聊城高一检测)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 m/s 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的读数如图4-5-13所示,图中O 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 、B 、C 、D 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则重物由O 点运动到B 点时,(重物质量为m )求:图4-5-13(1)重力势能减少量为多少?(2)动能增加量为多少?(3)根据数据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解析:(1)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mgh OB =1.911m J(2)重物下落到B 点时速度v B =h AC 4 T=1.944 m/s 增加的动能为ΔE k =12mv 2B =1.89m J (3)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机械能守恒.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略大于其动能增加,其原因是下落中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略有减少. 答案:(1)1.911m J (2)1.89m J (3)见解析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__________.A .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B.重物;C.天平;D.毫米刻度尺;E.秒表;F.运动小车.(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__________;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3)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使重物获得的动能__________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应选择__________.(4)如果以v 2/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 22-h 图线是__________,该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解析:(1)选出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重物,毫米刻度尺,编号分别为:A 、B 、D.注意因mgh =12mv 2,故m 可约去,不需要用天平. (2)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底板要竖直,这样才能使重物在自由落下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放下重物,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3)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受到摩擦阻力,使得重物获得的动能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减小误差,重物的质量和密度应选大一些的.(4)描绘出来的v 22-h 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它的斜率即为重力加速度g . 答案:(1)ABD (2)底板要竖直 给打点计时器通电 释放重物 (3)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有摩擦阻力 小于 质量和密度大一些的 (4)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 重力加速度g12.现利用如图4-5-14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 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倾角为3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它们连接的光电计时器都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0×10-2 s 、2.00×10-2 s .已知滑块质量为2.00 kg ,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长度为5.00 cm ,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为0.54 m ,g =9.80 m/s 2,取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其平均速度.图4-5-14(1)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 1=________m/s ,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 2=________m/s ;(2)滑块通过光电门1、2之间的动能增加量为________J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J.解析:(1)v 1=L t 1=5.00×10-25.00×10-2m/s =1.00 m/s , v 2=L t 2=5.00×10-22.00×10-2m/s =2.50 m/s. (2)ΔE k =12mv 22-12mv 21 =⎣⎢⎡⎦⎥⎤122-122 J =5.25 J ,ΔE p =mg Δh =mgl sin θ=2.00×9.80×0.54×sin30° J=5.29 J ,答案:(1)1.00 2.50 (2)5.25 5.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高考)i 是虚数单位,若集合S ={-1,0,1},则( )
A .i ∈S
B .i 2∈S
C .i 3∈S D.2i
S 【解析】 因为i 2=-1∈S ,i 3=-i ∉S ,2i
=-2i ∉S . 【答案】 B
2.a 为正实数,i 为虚数单位,|a +i i
|=2,则a =( ) A .2 B. 3 C. 2 D .1
【解析】 |a +i i
|=|1-a i|=a 2+1=2, ∴a =±3.
又a >0,∴a = 3.
【答案】 B
3.(2011·天津高考)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3i 1-i
=( ) A .2+i B .2-i
C .-1+2i
D .-1-2i
【解析】 1-3i 1-i =(1-3i )(1+i )(1-i )(1+i )
=4-2i 2=2-i. 【答案】 B
4.已知i 是虚数单位,若实数x ,y 满足(1+i)(x +y i)=(1-i)(2+3i),则点P (x ,y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 由条件,得(x -y )+(x +y )i =5+i ,
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得⎩⎪⎨⎪⎧
x -y =5,x +y =1,
解之得x =3,y =-2.
∴点P (3,-2),在第四象限.
【答案】 D
5.(2012·中山模拟)已知复数z 1=cos 23°+isin 23°和复数z 2=cos
37°+isin 37°,则z 1·z 2为( )
A.12+32i
B.32+12
i C.12-32i D.32-12
i 【解析】 z 1·z 2=(cos 23°+isin 23°)(cos 37°+isin 37°)
=(cos 23°cos 37°-sin 23°sin 37°)+i(cos 23°sin 37°+sin 23°cos 37°)
=cos 60°+isin 60°=12+32
i. 【答案】 A
二、填空题
6.(2011·江苏高考)设复数z 满足i(z +1)=-3+2i(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是________.
【解析】 设z =a +b i(a 、b ∈R),由i(z +1)=-3+2i , 得-b +(a +1)i =-3+2i ,∴a +1=2,∴a =1.
【答案】 1
7.在复平面内,复数2i 1-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2i 1-i
=2i (1+i )2=i +i 2=-1+i , ∴复数2i 1-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1,1). 【答案】 (-1,1)
8.若复数z 满足z (1+i)=1-i(i 是虚数单位),则其共轭复数z =________.
【解析】 z =1-i 1+i =(1-i )2
(1+i )(1-i )
=-i.∴z =i. 【答案】 i
三、解答题
9.计算(1)(1+i 1-i )4+2-i ;(2)(1+2i )2
3-4i
. 【解】 (1)∵1+i 1-i =(1+i )2(1-i )(1+i )=2i 2
=i , ∴(1+i 1-i
)4=i 4=1. 因此(1+i 1-i
)4+2-i =3-i ,
(2)原式=1-4+4i 3-4i =-3+4i 3-4i =-(3-4i )3-4i
=-1. 10.已知复数z 1满足(z 1-2)i =1+i ,复数z 2的虚部为2,且z 1·z 2是实数,求z 2.
【解】 由(z 1-2)i =1+i ,得
z 1=1+i i
+2=(1+i)(-i)+2=3-i. ∵z 2的虚部为2.
∴可设z 2=a +2i(a ∈R).
则z 1·z 2=(3-i)(a +2i)=(3a +2)+(6-a )i 为实数,
∴6-a =0,即a =6,因此z 2=6+2i.
11.已知z 是复数,z +2i ,z 2-i
均为实数(i 为虚数单位),且复数(z +a i)2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设z =x +y i(x ,y ∈R),则z +2i =x +(y +2)i , 由题意得y =-2.
z 2-i =x -2i 2-i =15
(x -2i)(2+i) =15(2x +2)+15
(x -4)i , 由题意得x =4.∴z =4-2i
∵(z +a i)2=(12+4a -a 2)+8(a -2)i ,
根据条件,可知⎩⎪⎨⎪⎧
12+4a -a 2>0,8(a -2)>0,解得2<a <6.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