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注重培养兴趣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愿意主动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和奥秘,例如通过游戏、趣味的数学题目等方式,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而是一种富有趣味的活动。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增设数学角、数学天地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家长可以在家庭中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心,鼓励孩子多进行数学启发思维的游戏和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三、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规律、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故事、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应用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讨论一些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兴趣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数学游戏、实践操作、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奥数班等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兴趣。
二、开展问题解决活动问题解决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指导下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考能力。
三、发展数学想象力数学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视觉化的教学材料,例如图形、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空间转换。
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四、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思路,借鉴他人的方法,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创新工作打下基础。
五、引导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创新实验和项目,例如设计数学游戏、制作数学模型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2.利用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提供实际情境给学生解决,例如物品的收购、消费、周边地区的总人数等,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探索性学习机会:提供学生独立探索和发现的机会,引导他们自主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尝试各种方法。
二、注重培养问题解决能力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和规则,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和思维模式。
可以采用提问、引导和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让他们能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数学难题。
可以通过提问、分析演绎、分类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3.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或者数学游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注重数学活动与游戏的运用1.数学游戏:使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拼图等,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参加不同级别的数学竞赛。
3.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对学生进行有关面积、周长的实地测量,或者进行一些实践性的建模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1.与科学结合:鼓励学生通过数学方法解决科学问题,如重量、时间、速度等的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科学现象的能力。
2.与语言结合:将数学和语言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描述、解释和讨论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练习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练习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创造力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对于他们今后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数学练习题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练习题培养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扩大题目难度针对小学生的数学练习题,可以适当地加大题目的难度,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思考和运用多个数学概念。
比如,在解决简单的加法题时可以添加一个附加条件,使题目变得更具挑战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需要思考更多的解决方案,并且培养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在设计数学练习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过程。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正确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能够帮助他们更积极地探索、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三、提供实践机会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将数学练习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意义和应用。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算、出行规划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练习题的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产生新的见解,并且从他人的角度了解问题,培养多样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五、激发困惑和挑战培养创新思维需要学生不断面对困惑和挑战。
在设计数学练习题时,可以有意设置一些涉及一些新的概念或方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引导他们主动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六、关注思维过程在进行数学练习时,除了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当今 的学 校体 育应着 力培 育学 生 的体育 的脑 力 和体 力 ;另一方 面 随着双 休 日和各 种 兴 趣 。体育 兴趣 应该 是人 们成 长过 程 中特别 假 日的增多 , 休闲也不断增加。 参加体育活动 是 青 少 年 阶 段 所 具 有 的一 种 普 遍 的 兴 趣 。
握一 项或 几项 运 动技 能。
二 、 维 改 革 , 造 良好 的 参 与 氛 围 。 多 营
一
、
1名人激励。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 、
1 精心备课 , 改变教师形象。 既要做严师
培 养 学
例如 :用简便方法计算 2 ×3”教师应让学生用 自己 “ 5 2,
位把 上 面各式 表示 出来 , 于是 学生就 得 出 8 = .元 = . 所学的, 元 8 0 80 0 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 结果学生会有许多 元 , 米 = .米 = . 8 8 0 8 0米 ,对 于这 几个 数之 间是 否相 等 正是 不 同的解 法 。 0 我 们 要学 习 的“ 小数 的 性 质 ”这 样 的情 境 创 设 , , 形成 悬 念 , 培 养 了学生 对知识 探究 的能 力和 习惯 。
漓撵 航
逮 囊 姑觳 有 1年. 期 。】 第
浅谈小 学数学教 学中的创新 息维能 力培 养
范 海梅
历史 的进步要靠创新 , 培养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 , 必须 高 度重 视小 学 生创 新思 维能 力 的培 养 。 由于小 学生 的创 新
二 、 导 一 题 多 变 、 发 学 生 思 维 倡 诱
例 如 : 教学 “ 数 的 性质 ” , 计 一个 有 趣 的 问题 , 发 出的多几 分之 几? 在 小 时 设 让 学生 畅所 欲 言 , 自由地展 开 创新 思维 活 动 , 而 激发 从 谁能在 88 、0 后填上适当的单位 , 、080 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 起 来 ?学生 为之感 到新 奇 , 论纷 纷 。有 的说 加上元 、 、 议 角 分 学生 的创新 思维 向纵深 发展 。 可得 到 8元 = 0角 = 0 8 8 0分 , 的说 加 上米 、 有 分米 、 厘米 可得 2 计算题 中一题多解 、 到 8 =0 米 =0 厘 米 , 时 教师 提 出能 不能 用 同一 单 米 8分 80 此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文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抓住心理特征。
激发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思维的探索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
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
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式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三、克服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
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四、寻找素材时机。
训练创新思维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地训练创新思维。
1 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创新能力培养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下面是一些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 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学生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丰富多样的数学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者具有多个解法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可能性。
可以设计一些类似于数学游戏的活动,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寻找隐藏的规则和模式。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等。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创设情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情境或者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新能力。
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活动,让学生在限定的预算下购买商品,要求学生计算商品的价格、找零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
5.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合作项目,让学生共同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培养彼此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活动,让学生在解题和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数学素养,还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下内容中,我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和老师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1. 玩具和游戏:选择适合年龄的数学玩具和游戏是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例如,拼图、积木、数学卡片等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字和形状,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
2. 数学操作活动:通过数学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比如,让他们通过分组和分类来理解数学中的集合概念;通过探索不同的形状和图案来培养几何思维能力。
3. 实际问题解决: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例如计算购物物品的总价、找零钱的问题等。
4. 创新思维训练:鼓励小学生开展一些创新思维训练活动,例如数学游戏设计、数学谜题解析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5. 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小学生,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同时,利用电子教具和数学软件也可以增加小学生对计算思维的训练和应用。
6. 团队合作学习:组织小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共同探讨和解决数学问题,借助集体智慧来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7. 注重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结果,还要重视思维过程。
引导小学生关注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能力。
通过解决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让他们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当然,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耐心教导。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采用启发或讨论式教学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及时表扬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使其不断获得学习预期和尊重需要的满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即使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
作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盲目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时不同见解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这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会成为一把开启学生创造力大门的金钥匙。
二、层层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求、创造性的过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无难,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课堂中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启迪学生思维。
要层层设疑不断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每课的重点关键处,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探索、讨论发现疑问的机会,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答案,提出创新性意见。
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发现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三、通过实践,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做游戏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 学问题 , 是培 养创新 思 维、 发展 学 生个性 的切入 口。 像这 类 对 同
一
问题 寻求 不 同的 思路 去理 解 ,不但 能提 高学 生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而且 可使 学生在 思考 解题 策略 的 同时 , 一 步去 同 中求异 、 进 异
实践 , 笔者认 为应主要做 到 以下几 个方面 。
一
学生归纳 总结 , 以培 养学 生归纳 总结的 能力 。 三、 注重 动手操 作 。 养创新 思维 培 学 生在 实践 活动 中 , 手操 作 学 习数 学 , 动 可有 效调 动 多种 感
官 同时 活动 , 身 心参 与 活 动 , 意 力特 别集 中 , 而 收 到 良好 全 注 从
中, 师可先举 出一些例 子 , 示一些现 象, 教 揭 引而不发 , 引导 学 生 先
去探 索和 总结规律 , 然后 再作 必要 的补 充。
四、 注重开 放教 学 , 锻炼创 新技 能
凡是答案 不一或 者条件 不 完备 ,或者有 多种 不 同解 法的数 学 问题 , 称之 为数 学开放题 。 学 开放题 无论是 条件 开放 型、 数 结论 开
中取佳 , 全盘 思考 进行 正确 判 断和 选择 , 渗透 优化 思 想 , 炼创新 锻 技能。 通过反 复训 练 , 可引 导学生 在今后 的 生活 、 学习 、 工作 中, 即
使 在 有一 定 条件 局 限的情 况下 , 能达 到 最理 想 的 效果 , 生 最 也 产
大的 效益 。
・
、
注重培养 兴趣 。 引导创新 欲望
的 学 习效 果。 动手 操 作和 实践 活 动渗 透 在每 一 部 分 的教 学 内容 中。如 一年 级 的分类 、 计 、 高矮 、 统 比 看大 小 、 识 方向 、 身高等 认 量 等都 是 一 些具 体 的活动 ; 教 除 法 时, 师 可安 排 学 生通过 动 手 在 教 分 一分 来理 解“ 分的每 一份 同样 多”体 会什 么是 平均 分 。让他 们 ,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核心科目,在学科体系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武器。
数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更需要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讨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认识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通过数学的方法、逻辑、思维方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的能力。
数学思维被认为是一种广泛的学科性思维,它不仅包括数学中的思维方式,也包括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需要进行的思维活动,它需要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深入探讨和研究数学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1. 引导学生构建概念数学思维的关键是对概念的理解。
因此,如果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构建数学概念。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实际上真实掌握概念,或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发现数学概念,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并经常向学生提出概念性的问题,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兴趣。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基于实例的学习实例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例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实例题目,让学生通过解题过程掌握概念,在实践中学习。
例如,老师可以选择具有难度的应用题目,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试图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并运用例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依赖老师,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估。
学生自主学习是学习过程中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究的重要表现。
自我评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寻找到提高的办法。
自觉为学生需要通过创新性独立的思考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锻炼真正的社会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领域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善于利用,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的年龄阶段,所以小学六年是打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阶段。
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本人联系多年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想法:一、设疑激趣,拓宽思维时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思维时空,既要张弛有度,遵循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周期性起伏变化的规律,还要“处处留心搜求,把进行的其它活动或接触到的其它事物有意无意地和自己思考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遇到适当的剌激,就会触发灵感的产生”。
因此教师要灵活布设问题悬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启学生积极思考。
特别是要脚踏实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把握教材的内容特点,开拓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三册《可能性》一课时,我让一名男生代表和一名女生代表上台进行摸球比赛,比赛规则是蒙上眼睛摸五次,摸到红球次数多者为胜。
结果女生代表每次都是红球,这时男生有的生气,有的责怪,有的打抱不平,说老师有“阴谋”。
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知识之间的悬念,引导学生尝试改变固定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拓宽数学思考的思维时空。
二、大胆猜想,培养求异心智心智是一种直觉,它是非常灵活迅捷而复杂的心理活动现象,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表象感知,借回忆、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闪电般跳跃式地对事物本质进行判断,它是创造思维的灵魂。
牛顿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在训练学生直觉思维方面,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冲破思维定势,摆脱常规约束,允许学生突发奇想,甚至异想天开。
对学生回答问题不要苛求过于严谨全面,让它们发现什么说什么,想到多少说多少,说出表象的理解或猜想也可以,不一定要说个所以然;教师对学生独到的见解或奇异的想法要因势利导,引上思维的轨道。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创造情境,营造学生乐于思考的氛围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初,应尽量营造出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不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时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要真正做到和蔼亲切,这样学生才乐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的张扬个性,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其次,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应给予他们期许的目光,鼓励的眼神,这样学生会更大胆一点。
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想想,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呵斥或嘲笑他们。
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让学生自行发现科学道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和发现的载体,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等,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圆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的面积,让学生在充分直观感知圆面积的基础上,概括出圆面积的意义。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逻辑思维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能力。
而要培养逻辑思维,最好的开始是从小学开始。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呢?以下是一些方法。
1. 游戏化学习小学生一般对游戏比较喜欢,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游戏,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让小学生玩“益智游戏”、“逻辑游戏”、“谜题游戏”等等,这些游戏可以让小学生体验到逻辑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学习。
2. 培养创新思维数学逻辑思维除了需要逐步梳理、分析问题之外,还需要发散性思考的创新思维。
例如,可以让小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寻找其中的数学规律和逻辑性,或者鼓励小学生自己发明一些数学公式、数学游戏之类的,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实践应用能力数学逻辑思维是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运用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可以让小学生做一些实际的小项目,如制作玩具、模型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手工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运用的技能。
4. 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不仅仅是逻辑思维,还包括直觉思维、几何视觉思维等等。
因此,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可以将数学分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数学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非只有枯燥乏味的刷题和看书,通过使用游戏、创新、实践和注重数学思维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培养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探究精神等等一系列的增值技能。
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创新思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自由和安全,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当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批评。
例如,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先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解法。
即使学生的解法有误,也要引导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
同时,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思维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巧妙设置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巧妙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比如,在教学“面积”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展示两个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的图形,问学生:“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来?”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他们可能会想出用重叠、分割、测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
此外,问题情境还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超市里正在进行促销活动,一种商品打八折出售,另一种商品买三送一,哪种促销方式更划算?”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对于同一道数学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题。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培养:1. 提倡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机会进行探索和发现。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观察一种数学模式或规律,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给学生一个数学游戏,让他们自己发现规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创设情境,激发创意: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物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鼓励多样性思维: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意识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5.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和融合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6. 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7. 提供机会展示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展示出来。
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些数学展览或演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给予他们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思考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鼓励多样性思维,提供合作学习机会,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并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
刍议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刍议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句话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多么重要。
创新思维作为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灵魂,是提高数学课堂高效性的核心。
数学领域蕴含着丰富的思维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善于利用,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的年龄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本人联系多年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想法:一、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学生全面考察题目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4cm和3cm,求将该三角形绕其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几何体的体积?在作这道题时,全班46人中竟然有35个学生只回答出了一个结果,这不禁令我十分诧异,这也让我意识到学生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在我分析这道题目时,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着重强调了一下:“注意4cm和3cm这两条直角边,到底是围绕哪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的?是其中之一还是兼而有之?”随即在黑板上画下了这两幅图形。
顿时,这36名的同学便领悟了老师考察此题的真正用意。
类似的题目在数学课上时常出现,对学生一题多解思想的反复训练,对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反复的锻炼,使得学生们每每见到一个新的题目后立刻就能正确地辨别出哪些是一题多解问题。
这样,有助于学生解题技巧的掌握,也有助于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三部曲
浅谈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三部曲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创建性的思维,指在思维活动的方式上不仅善于求同,更善于求异。
其特点表现在:在概念的掌握上,不仅能将新知识、新概念同化到已有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中去,而且能利用新知识、新概念去改造旧概念;在解决问题上,不死套公式,而是融会贯通,善于用简洁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创造括动上,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有创新意识,有丰富的创新想象力。
据此,我们可将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为三个大的步骤来实施。
一、启动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启动思维即学生愿意自己动脑,这是创新思维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体现到教学中应表现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过程大都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学生被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师问生答和集体讨论,连读书也以齐读为多。
这种同步化的教学是教师主宰课堂。
我们应提倡教学民主,即教师和学生就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教师应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进步等问题,共同作出决定。
教师对学生不是下命令,而是提出建议。
每一篇课文,每一节内容,其目标、方法等都可以师生商议,充分听取学生意见;也可以不求统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各取所需”。
在学习形式上,应以个体学习为主,强调独立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小组互助学习和班级交流。
在学习方法上,应采取先学后教、先尝试后指导的方法,多让学生直接感受,吸收课文内容,领悟规律,以至举一反三地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动起来,为学生创新、创造提供可能。
同时,注意解除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启动思维、自主学习的畏难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能和大多数学生一起进步。
二、保持“三心”,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发现问题以后,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间题的意识,更引导他们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间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吴静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围绕小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从数学学科本身、学生自身特点、课堂教学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造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迫切任务。
人的创造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新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
它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从而形成新概念或新成果。
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
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正常人经过培养是可以具备这种思维能力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各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教学的独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挖掘数学自身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充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图形,有的来源于几何图形本身或几何图形的组合,也有的来源于重要数学理论的具体化。
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学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把生活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令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并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案例1:“平面图形”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美丽的实物引出所要教学的平面图形(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例子,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数学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此点燃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造热情,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图1(二)适当介绍数学发展史中的典故,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过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学中还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以外的教育,例如表1所示:表1 部分可以向学生介绍的数学家及其事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产生探究数学的欲望。
以一种自然地方式培养了了他们乐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源动力。
教师要将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创新。
案例2:教学“圆的认识”。
一位老师在教学时,用多媒体出示了这样的场景:森林召开自行车大赛,各种动物骑着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有圆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平行四边形的、椭圆的……首先,老师让学生预测谁会得冠军;然后,继续播放多媒体课件,结果骑着圆形车轮自行车的小猴子一路很顺利,得了冠军;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车轮都是圆的,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的轮子是圆的呢?学生顿时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了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创新思维自然得到了培养。
(二) 通过鼓励直觉,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灵感、直觉、顿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源泉,创新思维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凭借直觉能力洞察到事物的本质,从而产生顿悟的一种思维活动,直觉的顿悟不是随意出现的,而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大量的逻辑思维活动中产生的异乎寻常的创造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推测,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案例3:教师在上课时经常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图2教学时,老师不急于向学生讲授新知识,而是先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然后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答案,再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胆猜想的机会,也使学生的“直觉思维”有了发挥的空间,从而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有效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是一个集体成员情感走向的引导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感能力和培养情境的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有效的情景,采用各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教学中不断出示层层推进的问题;练习中,层次逐步提高,使学生在克服思维障碍的情境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自始至终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活动,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案例4:一个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解例题,茵茵的绿草地上,一只美丽的乌鸦,看到一个铁皮储水桶里有水。
她口渴极了,正想美美地喝上几口,可是她发现桶里的水并不多,不管怎么努力,就是够不着水喝。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一个底半径2厘米,高16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面只存有10厘米深的水。
可乌鸦刚好16厘米高一点,她的头刚刚够得着水桶边。
只见她伸长了脖子,把那长长的嘴巴使劲往桶里伸,可她的长嘴巴才4厘米长,要想能喝到水,还差16-10-4=2(厘米)。
这可难坏了小乌鸦。
不过这只乌鸦可不是《狐狸和乌鸦》中的那只笨乌鸦,如果她的嘴里叼着肉,她绝不会被狐狸三句好听话一哄,就放声歌唱,把肉轻易丢掉,让狐狸捡个便宜。
这只乌鸦不仅有一身乌黑油亮的漂亮羽毛,还聪明无比。
她想:“我可不能就这样眼巴巴看着有水却喝不到嘴里。
”她想啊想啊,忽然,她看见旁边有24块半径1厘米、高0.5厘米的圆柱形石块。
灵机一动,就把这些石块一古脑全部投放到水里,只见水徐徐上升。
同学们,现在这只乌鸦能喝到水吗?让我们来帮她算一算。
其实,这只乌鸦能不能喝着水,关键就看水的高度能不能达到16-4=12厘米。
我们可以这样算:(1)圆柱形石块的总体积:3.14×12×0.5×24 = 37.68(立方厘米)这些石块的总体积就是升高的水(圆柱形)的体积。
(2)水面能升高的高度:37.68÷(3.14×22)= 3(厘米)(3)现在储水桶里水的高度:10+3 = 13(厘米)该教师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以一种生动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所教授数学内容不再显得枯燥乏味。
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置一些疑问来带动学生去主动地思考,最好是让他们主动地去质疑。
事实上,质疑就是创新的开始,学生质疑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其次,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是引导学生再创造、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改变观念,改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变“学答”为“学问”,通过“自学—提问—验证”的方式启发学生敢问、善问,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地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自觉地反思。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促进。
案例5:教学“认识人民币”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
于是,学生有了如下质疑:(1)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的,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的呢?(2)为什么不能再纸币上乱写乱画?……然后,老师让大家分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
在发言过程中,学生们采用了假设法、分析法,有顺向思维,有逆向思维。
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自己尝试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鼓励动手实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
这样,既能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能接受的形式。
又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动手操作的活动而得到展开。
案例6:教学“10的认识”。
教学时,老师先让学生数出10根彩色小棒,然后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此时,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继续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比比看,谁摆的多?”这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努力寻找各种10的组合。
最后,整理为如图3所示的结果:图3 10的不同组合案例7:教学“圆锥的体积”。
在教学时,有的老师组织学生分两组实验:一组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另一组用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
然后让学生借助水或沙子等材料,运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这一相对严密的思维过程,得出这样的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则没有这样的关系。
以上两个案例中,老师都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新知识,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有所感、所思、所悟、所得,并且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发芽、成长。
(四)重视回顾旧知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古语云“温故而知新”,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许多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共同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经验为前提。
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生长点,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利因素,往往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这就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