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教学药理病理学课件:第四十四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本章小结

合集下载

药理学教材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教材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教材人工合成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以及新型病原体的出现,人工合成抗菌药的研发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章将介绍人工合成抗菌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应用。

人工合成抗菌药按照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多个类别。

常见的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氮杂菌素类抗生素、环酮类抗生素等等。

这些抗菌药物的合成过程包括了药物分子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等。

通过人工合成使得这些抗菌药物能够大规模制备,并且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来改变药物的活性和药理特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人工合成抗菌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达到抗菌的效果。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成依赖于化学合成技术,其中包括活性组分的合成与赋形等步骤。

药物合成的选择性和产物的纯度直接关系到其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效应。

通过人工合成,可以更好地控制药物的制备质量和量产能力,从而提高抗菌疗效和临床应用的效果。

氮杂菌素类抗生素是另外一类常见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达到抗菌的效果。

氮杂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用于治疗许多不同类型的感染。

人工合成氮杂菌素类抗生素通常包括了多步反应的合成过程,包括了催化剂的选择、反应物的研究和药物的活性评估等。

通过人工合成,可以提高药物的制备效率、纯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环酮类抗生素是另外一类重要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核酸合成来达到抗菌的效果。

环酮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特别适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感染。

人工合成环酮类抗生素的关键步骤包括了催化剂的筛选、底物的研究和中间体的合成等。

通过人工合成,可以提高环酮类抗生素的药物效位,改善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并且有助于开发更具活性的新型环酮类抗生素。

在临床应用中,人工合成抗菌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可以通过对病原体的敏感性和病人的体质进行匹配,从而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药理学课件43 人工合成抗菌药(8版)

药理学课件43 人工合成抗菌药(8版)

7
[构效关系] 特点: (1)C-6引入氟同时C-7引入哌嗪基,药物与DNA回 旋酶的亲和力和抗菌活性提高,抗菌谱扩大,药代 学改善。 (2)N-1进一步引入环丙基,更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 衣原体、支原体的杀灭作用,如莫西沙星。 (3)C-6脱去氟,C-8引入二氟甲基对革兰阴性菌、阳 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均具有与莫西沙星 类似的活性和药代学特征,同时毒性更低,如佳诺 沙星。
莫西沙星 对G+、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和 支原体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对G-与诺氟沙星相近。不良 反应发生率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加替沙星 对G+、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和 支原体的抗菌活性与莫西沙星相近,对G-的作用强于 莫西沙星。可产生血糖紊乱和心脏毒性,已退出美国 市场。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F高,抗菌活性>诺氟、氧氟,<氟罗 ➢光敏反应常见
19
司帕沙星 t1/2超过16 h。对G+、厌氧菌、结核分枝 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军 团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与氧氟沙星相近。易产
生光敏反应、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毒性,临床应严格 控制使用。
22
分类: (一)治疗全身感染的磺胺类
短效(<10h):磺胺异噁唑(SIZ) 中效(10-24h):磺胺嘧啶(SD)、
磺胺甲噁唑(SMZ) 长效(>24h):磺胺多辛 (二)治疗肠道感染的磺胺类
柳氮磺吡啶(SASP) (三)外用磺胺类:
磺胺米隆(SML)、磺胺嘧啶银(SD-Ag) 磺胺醋酰(SA)
8
【抗菌作用】
G-杆 伤寒、鼠疫、痢疾、绿脓、大肠杆菌等
G+杆 白喉杆菌;炭疽杆菌

(药理学课件)43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课件)43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耐药性】各磺胺药之间有交叉耐药
❖ 合成过量的PABA ❖ 产生对磺胺药低亲和性二氢蝶酸合酶 ❖ 降低细菌对磺胺药的通透性 ❖ 改变代谢途径而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
【体内过程】
❖ 肠道易吸收类药物体内分布广泛,血浆蛋白结 合率为25%-95%。
❖ 主要在肝脏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原型和 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
❖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与茶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
时易产生,与C7的取代基团有关。
❖ 肝毒性和心脏毒性:N1引入2,4-二苯氟基如曲伐
沙星出现肝毒性;C5引入甲基如格帕沙星出现心脏 毒性。
【抗菌作用】
❖ 广谱杀菌药 ❖ 第四代除保留了对G-的良好抗菌活性外,
进一步增强了对G+、结核分枝杆菌、军团 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杀灭作用,特别提 高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 ❖ 对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的活性最强
【禁忌症】
不宜常规用于儿童,不宜用于有精神病 或癫痫病史者,禁用于喹诺酮过敏、孕妇和 哺乳妇女。
二、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 诺氟沙星: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临 床用于胃肠道、泌尿道感染,也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眼 部的感染。
❖ 环丙沙星 :对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 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高于多数氟喹诺酮类 药物。对氨基糖苷类或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仍 敏感。临床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各种感染。有适应症 的感染患儿亦可使用。
❖ 加替沙星: 可产生血糖紊乱和心脏毒性,已退出美 国市场。
一、概述
【化学及分类】
磺胺药是对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属人工合成 的广谱抑菌药。
❖ 肠道易吸收类:用于全身感染,如磺胺嘧啶 (SD)和磺胺甲噁唑(SMZ)
❖ 肠道难吸收类:用于肠道感染,如柳氮磺吡啶 (SASP)

人工合成抗菌药 本章小结

人工合成抗菌药 本章小结
泌尿系统损害 过敏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对某些敏感的患者仍可引起叶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乏症
恶心 、呕吐及腹泻;偶见皮疹、药热等过 敏反应;引起头痛、头晕和嗜睡等;造成 周围神经炎
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外周神经炎
药理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
抑制DNA回旋酶 抑制拓扑异构酶Ⅳ
磺胺类
竞争二氢蝶酸合酶
其他合成类
甲氧苄啶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临床应用
广谱杀菌药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 肠道感染与伤寒 骨、关节和软组织感染
广谱抑菌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鼠疫等
与磺胺药或某些抗生素合用起增效作用
呋喃妥因
损伤菌体内的核糖体蛋白质、DNA,干 扰线粒体呼吸以及丙酮酸代谢等
呋喃唑酮
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 和保护胃黏膜
甲硝唑
抑制病原体DNA合成,发挥抗 厌氧菌作用
用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 泌尿系统感染
用于治疗肠炎、痢疾、霍乱等肠道感染性疾 病,栓剂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
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假膜性肠炎;阿米 巴病、滴虫病和破伤风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光敏反应 血液系统毒性 软骨损害

第四十四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本章小结

第四十四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本章小结
泌尿系统损害 过敏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对某些敏感的患者仍可引起叶酸缺乏症
呋喃妥因 呋喃唑酮
损伤菌体内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糖体蛋白质、DNA,干 扰线粒体呼吸以及丙酮酸代谢等
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 和保护胃黏膜
用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 泌尿系统感染
用于治疗肠炎、痢疾、霍乱等肠道感染性疾 病,栓剂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
药理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
抑制DNA回旋酶 抑制拓扑异构酶Ⅳ
磺胺类
竞争二氢蝶酸合酶
其他合成类
甲氧苄啶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临床应用
广谱杀菌药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 肠道感染与伤寒 骨、关节和软组织感染
广谱抑菌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鼠疫等
与磺胺药或某些抗生素合用起增效作用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光敏反应 血液系统毒性 软骨损害
恶心 、呕吐及腹泻;偶见皮疹、药热等过 敏反应;引起头痛、头晕和嗜睡等;造成 周围神经炎
甲硝唑
抑制病原体DNA合成,发挥抗 厌氧菌作用
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假膜性肠炎;阿米 巴病、滴虫病和破伤风
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外周神经炎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45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45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等症状。服用SD或SMZ时,应适当增加饮水并同
服等量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服药超过1周,应定
期检查尿液。
2.过敏反应:局部用药或服用长效制剂易发生。药
热和皮疹多发于药后5-10d和7-9d。偶见多形性
红斑、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致死。本类药有交叉
过敏反应,有过敏史者禁用。
【不良反应】
第2节 磺胺类药物
【常见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
诺氟沙星:临床用于G-菌所致胃肠道、泌尿道感 染,也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眼部的感染。 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大 肠埃希菌等G-菌的抗菌活性高于多数氟喹诺酮类 药物。临床用于G-菌所致各种感染。多数厌氧菌 对其不敏感。 氧氟沙星:保留了环丙沙星的抗菌特性,尚对结 核分枝杆菌、沙眼衣原体和部分厌氧菌有效。
3.血液系统反应:长期用可抑制骨髓造血,导致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障,用药期间定期查
血常规。
4.神经系统反应:少数出现头晕、头痛、萎靡和
失眠等症状,用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和驾驶。
5.其他:口服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和食
欲不振;餐后服或同服碳酸氢钠可减轻反应。可
致肝损害甚至急性肝坏死,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第45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戴忠
人工合成抗菌药分为: 1.喹诺酮类 2.磺胺类 3.其他
第1节 喹诺酮类药物
• 人工合成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抗菌药
图45-1
【分类】
第1节 喹诺酮类药物
按发明先后及抗菌活性不同分四代:
• 第一代:萘啶酸、吡咯酸等,只对大肠、痢疾、
克雷白、少数变形杆菌有作用,因疗效不佳现
第3节 其他合成类抗菌药
甲氧苄啶(TMP):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属 抑菌药,抗菌活性比SMZ强数十倍,但极易产生 抗药,不单独用,常与磺胺类药或某些抗生素合 用,有增效作用。 复方新诺明:SMZ和TMP按5:1比例制成,通过 双重阻断机制,协同抑制四氢叶酸合成,抗菌活 性增加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呈现杀菌作用,抗菌 谱扩大,耐药菌减少。

临床药理学PPT43人工合成抗菌药课件

临床药理学PPT43人工合成抗菌药课件
其他
骨骼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胃部不适、消化不良、恶心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失眠、头晕、头痛,严重
时出现精神异常、抽搐、惊厥。慎与茶碱类、 NSAID合用 皮肤反应及光敏反应: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皮肤糜烂等 软骨损害及其他:对多种幼龄动物负重关节的 软骨有损伤作用,儿童用药可出现关节痛和关 节水肿
菌的抗菌活性与氧氟沙星相同 对多数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低于氧氟沙星 对小鼠皮肤具有光致癌作用
氟罗沙星
具有广谱、高效和长效的特点 体内抗菌活性远远超过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
氧氟沙星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妇科、外科的感染性疾病或二重感染 诱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频率高于其他喹诺酮
甲氧苄啶(TMP)
是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抗菌谱及消除 半衰期予磺胺甲恶唑SMZ相似
属抑菌药,抗菌活性比磺胺甲恶唑SMZ强数十 倍,但是单用易产生耐药
复方新诺明
协同抗菌作用机制:SMZ抑制二氢蝶酸合酶, 而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者协同阻断四 氢叶酸的合成过程
临床应用:用于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和克 雷伯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或 支气管炎等
多数药物经肝、肾两种方式消除
临床应用
泌尿生殖道感染:
单纯性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宫颈炎 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 急、慢性前列腺炎
呼吸系统感染:
青霉素高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病
肠道感染与伤寒
志贺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 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的胃肠炎
磺胺与PABA的结构相似,可与PABA竞争二氢 蝶酸合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抑制细 菌生长繁殖

《人工合成抗菌药》课件

《人工合成抗菌药》课件

耐药性的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
01
患者或医务人员接触携带耐药菌的个体后,通过手部接触等方
式将耐药菌传播给其他个体。
食物和水源传播
02
被耐药菌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可成为传播媒介,导致耐药菌的扩
散。
空气传播
03
部分耐药菌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通过飞沫、尘埃等方式传
播。
耐药性的应对策略
合理使用抗菌药
严格按照抗菌药使用指南,避免滥用和不合理 使用,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探索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方案,以提高疗效、降低抗药性风 险。
抗菌药物的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体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抗菌治疗 方案。
03
人工合成抗菌药的种类与作 用机制
磺胺类药物
01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
02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
耐药性
长期或不当使用抗菌药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影响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原则
明确诊断
在使用抗菌药前,应明 确诊断,确定感染的病
原体和感染部位。
选药原则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感 染部位、患者的生理特 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
菌药。
联合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 要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
以提高疗效。
THANKS
合成抗菌药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等。
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胞壁合成
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 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迅速膨胀和自溶 死亡。
干扰蛋白质合成
如喹诺酮类抗生素抑制DNA回旋酶 ,阻碍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人工合成抗菌药(药理学课件)

人工合成抗菌药(药理学课件)

二、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为杀菌剂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大。 2.对革兰阳性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某些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分枝杆菌属、支 原体、衣 原体及厌氧菌也有抑制作用。 4.第四代药物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
三、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菌引 起的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 可首选用于急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骨关节炎。 也可替代替代氯霉素作为伤寒治疗首选。
第四代喹诺酮类与前三代药物相比在结构上修饰,结构中引入8-甲氧基,有助于加 强抗厌氧菌活性,而C-7位上的氮双氧环结构则加强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并保持原 有的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多数产品半衰期延长,如加替沙星与莫西沙星。
喹诺酮类的抗菌机制:
• 喹诺酮类抗生素分子基本骨架均为氮(杂)双并环 结构,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 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NA回旋 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细菌DNA的 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
一、 喹诺酮类抗生素
喹诺酮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代。
第一代喹诺酮类,具体品种有萘啶酸和吡咯酸等,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第二代喹诺酮类,在抗菌谱方面有所扩大,吡哌酸是国内主要应用品种。此外尚有 新恶酸和甲氧恶喹酸,在国外有生产。
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对 一些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则进一步加强。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本代药物的分子中均有氟原子。因此称为氟喹诺酮。
情景导入
某县出现流行性脑膜炎,药敏试验表明其对磺胺嘧 啶敏感,为保障医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选用复 方磺胺嘧啶作为预防药,请问是否合理

药理学(第9版)第四十四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第9版)第四十四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第9版)十三五教材配套PPT
第四十四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授课人:某某某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第三节 其他合成类抗菌药
重点难点
掌握
• 喹诺酮类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 磺胺类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不良反应; • TMP与SMZ的协同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
左氧氟沙星
对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厌氧菌、支原体、衣 原体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强于环丙沙星。
(二)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诺氟沙星
临床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胃肠道、泌尿道感染,也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眼部的感染。
环丙沙星
对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高于多数氟喹诺 酮类药物。临床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各种感染。
氧氟沙星
保留了环丙沙星的抗菌特点和良好的抗耐药菌特性,尚对结核分枝杆菌、沙眼衣原体和 部分厌氧菌有效。
熟悉
•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磺胺嘧啶、磺胺甲 唑、柳氮磺吡啶及外用磺胺药的特点 。
了解 •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分类、磺胺类抗菌药的分类、其他药物的特点 。
喹诺酮类抗菌药
以4-喹诺酮为基本结构的合成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
【构效关系】
特点
(1) C6引入氟同时C7引入哌嗪基,药物与DNA回旋酶的亲和力和抗菌活性提高,抗菌谱 扩大,药代学改善。 (2) N1进一步引入环丙基,更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衣原体、支原体的杀灭作用,如莫 西沙星。 (3) C6脱去氟同时C8引入二氟甲基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均 具有与莫西沙星类似的活性和药代学特征,同时毒性更低,如加雷沙星。

药理学课件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课件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课件人工合成抗菌 药
本课件讲解人工合成抗菌药,包括定义、分类、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和意义
1 背景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加强,需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来应对疾病。
2 意义
人工合成抗菌药对治疗感染症非常重要,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分类和特点
分类
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糖肽类
特点
与细菌的靶位高度特异性,可避免对正常细胞的 影响 稳定性强,对耐药菌株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 对多种经典耐药细菌敏感,治疗效果好。
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
副作用
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呕吐、皮疹等,但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伤害。
安全性评估
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对人体和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未来发展和前景
发展前景
预计将出现更多的高效原料和合成方法,人工合成 抗菌药的治疗效果将进一步提高。
挑战
需要克服合成制备成本高,副作用大,药物耐药等 相关问题。
合成方法和过程
1
预合成
为合成反应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制备合成所需将物质进行化学改造和连接,得到目标物。
3
结构确认
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确保目标物的结构与理论预期相符。
应用和研究进展
医疗应用
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耐药性肺 炎和脑膜炎。
研究进展
正在开展多项硕果累累的研究,包括合成新型抗菌 药、降低药物副作用、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新的化合 物等。

人工合成抗菌药PPT精品医学课件

人工合成抗菌药PPT精品医学课件

共同特点
抗菌作用 抗菌谱广:G+、G-细菌、厌氧菌、军团菌、 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环丙、司帕等) 作用机制独特:抑G-菌DNA回旋酶和G+菌 拓扑异构酶IV,与其他抗菌药无明显交叉 耐药性
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 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 不良反应较小
共同特点
耐药性:本类间交叉耐药,与其他抗菌药间无 交叉耐药性 基因突变—A亚基与药亲和力↓ 外膜膜孔蛋白基因失活——膜通道关闭 形成特殊的转运蛋白,将药物自菌体内泵出 体内过程 吸收:po好,可螯合二价、三价阳离子 分布:广,Vd大;可入骨、关节、前列腺 代谢与排泄:原形肾排泄(多)
三代
常用药物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 F为60%~80%,仅比诺氟高,比其他喹诺 酮低
应用广、体外抗菌活性最强,对氨基苷类, 三代头孢耐药者仍敏感-用于对其他抗菌 药耐药的G-杆菌感染
应用: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 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第二线治疗伤寒及抗 结核药
磺胺类药物能否与甲氧苄啶合用?
➢ ↑抗菌活性 ➢ ↑抗菌谱 ➢ 延缓耐药性
复习思考题
简述喹诺酮类的抗菌机制。 简述磺胺类的抗菌机制。 试述磺胺类与甲氧苄啶合用抗菌效力增强的
机制。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具有抑 制或杀灭微生物作用的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
以4-喹诺酮为基本结构的合成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
是含有4-喹诺酮母核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代:萘啶酸,已淘汰(1962) 第二代:吡哌酸,已淘汰(1973) 第三代:诺氟沙星(1979) 第四代:莫西沙星(1997)

第四十四章人工合成抗菌药课件

第四十四章人工合成抗菌药课件

甲氧苄啶
01
甲氧苄啶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合成抗菌 药,常与磺胺类药物合用,以增强抗菌效果。
02
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体内的二 氢叶酸还原酶,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03
甲氧苄啶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 败血症等疾病。
利福平
01
利福平是一类具有广谱 抗菌活性的合成抗菌药 ,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禁忌症
对特定抗菌药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
抗菌药的给药方式和剂量
给药方式
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剂量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给药。
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 。
相互作用
与其他药物(如抗凝药、心血管药物 等)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 不良反应。
第四十四章人工合成抗菌药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抗菌药概述 • 人工合成抗菌药的发展历程 • 常见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 人工合成抗菌药的耐药性问题 • 人工合成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 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未来展望
01
抗菌药概述
抗菌药的种类
抗生素
01
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 ,并在低浓度下对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具有抑制
常见的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嘧 啶、磺胺甲恶唑等,常用于治 疗尿路感染、肺炎、脑膜炎等 疾病。
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合成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 病。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
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 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苯砜 治疗麻风病的首选药物
氯法齐明(氯苯吩嗪)、巯苯咪唑(麻风宁)、利福平、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等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泌尿系统损害 过敏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对某些敏感的患者仍可引起叶酸缺乏症
呋妥因 呋喃唑酮
损伤菌体内的核糖体蛋白质、DNA,干 扰线粒体呼吸以及丙酮酸代谢等
抗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 和保护胃黏膜
用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 泌尿系统感染
用于治疗肠炎、痢疾、霍乱等肠道感染性疾 病,栓剂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
恶心 、呕吐及腹泻;偶见皮疹、药热等过 敏反应;引起头痛、头晕和嗜睡等;造成 周围神经炎
甲硝唑
抑制病原体DNA合成,发挥抗 厌氧菌作用
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假膜性肠炎;阿米 巴病、滴虫病和破伤风
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外周神经炎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对氨基水杨酸钠 与异烟肼和链霉素联合使用,延缓耐药性产生,增加疗效
乙硫异烟胺 不良反应多且发生率高
卷曲霉素
多肽类抗生素,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环丝氨酸
通过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多种G+和G-菌有抗菌作用
新一代抗结核病药
利福定、利福喷汀、利福布汀、氟喹诺酮类、罗红霉素
抗麻风病药
砜类化合物 其他类药物
药理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
抑制DNA回旋酶 抑制拓扑异构酶Ⅳ
磺胺类
竞争二氢蝶酸合酶
其他合成类
甲氧苄啶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临床应用
广谱杀菌药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 肠道感染与伤寒 骨、关节和软组织感染
广谱抑菌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鼠疫等
与磺胺药或某些抗生素合用起增效作用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光敏反应 血液系统毒性 软骨损害
抗结核病药
一线抗结核病药 二线抗结核病药
异烟肼 具有杀菌力强、不良反应少、可以口服且价格低廉 利福平 抗菌谱广且作用强大,对静止期和繁殖期的细菌均有作用 乙胺丁醇 对繁殖期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链霉素 第一个有效的抗结核病药,在体内仅有抑菌作用 吡嗪酰胺 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是联合用药的重要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