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高中必修3《6 兰亭集序》李霞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北师大高中必修3《6 兰亭集序》刘丽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王羲之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刘丽教学目标:1.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以及晋朝的思想2.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等文言知识3. 品味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进而了解古代文人对山水钟情的性情4. 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教学重难点:1.品味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导入《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由此可见,山水与古人有着不解之缘。
我们读过苏轼的作品“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人。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来品味他的山水观。
二.回忆旧知 1. 序的相关知识 2. 作者相关文学常识3. 第一、二自然段的文言知识点三.整体感知1. 划分文章层次:乐---痛---悲2. 分析“为何而乐”王勃:“四美具,二难并。
”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嘉宾贤主比较阅读: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结论:时间之佳,景物之清,视听之娱,事件之雅,嘉宾贤主之贤 3. 分析“为何而痛”结论:人生短暂人生易倦人生随化 4. 分析“为何而悲”“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作者表露的这种思想,应作如何理解?分析:作者不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结论:一死生,齐彭殇作者把古人、今人、后人联系起来,对人生苦短的悲痛不只是作者因眼前之情境产生的情感,而且是一代代共同的悲叹,所以这种悲是比痛更深沉的人类之大悲四.群文阅读1.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语文《生命之思 阅读与鉴赏 6 兰亭集序》公开课PPT课件_12
读一读:《兰亭集序》 王羲之
找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
一 找
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 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
体
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现
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
感 的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 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关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
王 羲 之
卫夫人 张芝
王廙yì 钟繇
丰神盖代 行草书
行篆隶草真
王 羲 之 楷 书 《 黄 庭 经 》 墨 迹
唐 临 本 )
(
王羲之草书 快雪时晴帖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 纸本。现藏日本帝室。
《兰亭集序》(神龙本)
古今行书第一
“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 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为妄作”、“死生亦大矣”。
补充:以死生为一条。(《庄子·德充符》) 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庄子·大宗师》)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
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庄子·德充符》)
字
志
“一个王羲之,半部书法史”。
字
志
兰亭集序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第8页/共36页
补充介绍
补充介绍: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第9页/共36页
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 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第30页/共36页
全拓文展总延结伸
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 文,有什么感触?
第31页/共36页
文本特点
1、立意高远,蕴藉深长
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 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 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 无的思想倾向,宣扬积极的生死观, 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第16页/共36页
阅读思考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贤人 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美景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赏心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乐事
第17页/共36页
阅读思考
“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1、总结聚会的情景 2、突出情感——“乐”
第11页/共36页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 (叙事、写景)概述兰亭集会的情况 和作者心情。
第二部分( 3、4自然段 ): (抒情、议论)抒发作者乐与忧、生 与死的感慨。
北师大高中必修3《6 兰亭集序》刘庆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山水掩映中的生命情怀南康中学刘庆【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比较,体会兰亭集会的清雅环境,领略千年盛会的自然境界。
2.理清文脉,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喟中蕴涵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由情及理,深刻探寻“痛”、“悲”中的生命情怀【教学重点难点】在了解兰亭集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学情分析】学生的文言基础和所处年龄阶段,会影响到他们对文意的理解,尤其是其中对生命、生死产生感慨的内容,对相关历史背景了解得不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透彻程度,关于生死的思考和探求可能会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内心。
【教材分析】《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教材北师大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其共同特点是在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含有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而阅读鉴赏这类文章,不但要置身情境,感受古人徜徉山水的情趣,还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旨趣。
从《兰亭集序》文章本身来看,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其字面落实和文意理解的难度不小,虽然情感脉络清晰,可是情感变化的内在逻辑以及生死感慨背后所折射的时代特征等内容才是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兰渚山间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要为众人的诗集作序。
在大家的簇拥之下,他拿起毛笔,蘸上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
待到作品出炉,他把手中的毛笔往旁边一掷,瘫坐在一块石头上打起呼噜来。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不如昨日醉酒时写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这位醉里泼墨作文的人就是王羲之,而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今天我们穿越历史的云烟,一起走进千年前的兰亭盛会,来体悟那山水掩映中的生命情怀。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2.6兰亭集序》教学课件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中,哪几个字可以显示作者情感的 变化?
乐
痛
悲
相 聚 之 乐
乐
死 生 之 痛
痛
今 昔 之 悲
悲
乐: 兰亭盛会 痛: 人生感慨 悲:作序目的
本文的感情基调: 消 极
表面:沉郁、悲凉 其 (寄情山水) 表 , 执 着 内心:执着 其 (反思生命) 里
一篇奇文传世: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两种人生态度:一死生齐彭觞 死生亦大矣 三种不同心境:乐---痛---悲 四种表达方式:叙事 写景 抒情 议论
取消句子独立性
有的人
不一样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
对…事情
趋向
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
一时
高兴的样子 满足
等到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到达
附着
过去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自然
因 指“向之”句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到、及
第4自然段
符契。两半,
可合在一起
面对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悲伤
明白
本来
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
无根据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一个个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纵使
• 第三段所议论的中心问题是———。
死生亦大矣。
• 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 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 日的美好已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 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 觉。
—高中语文北师大(必修3)第二单元课件:第6课《兰亭集序》(共31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背景材料
1.生平与书法艺术
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不仅
全面精通古代各种书体,而且创
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
︽
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
寒 切
对后世产生了极系统调音
1.生平与书法艺术
书法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 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至于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的 事件,同样也是记载不一。
(1)《隋唐嘉话》卷下说,唐太宗得《兰亭序》在即位之 前,“太宗为秦王日……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 (2)《法书要录·兰亭记》载,唐太宗得知《兰亭序》在 辩才手里,乃召辩才。辩才已经衰老,推说不知真迹下落 ,硬是不去。后来,房玄龄想出欺骗的办法,推荐监察御 史萧翼去行骗。萧翼按照房玄龄的计谋,带了几本王羲之 的字帖至山阴找辩才。萧翼打扮成书生模样,借故结识了 辩才,两人谈论,很是投机。一天,谈起王羲之的书法, 萧翼把带来的帖子给辩才看,辩才认为法帖是真,但不是 最上乘的,得意之下,从屋梁内拿出《兰亭帖》。萧翼一 见《兰亭序》,接过手就纳入袖中,并把太宗的诏书给辩 才看,辩才目瞪口呆,惊慌失措,宝贝从此归于唐太宗。 (3)宋钱易《南部新书》卷四载:“武德四年,欧阳询就 越州访得之,始入秦王府。”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背景材料
4.东晋时期的士风与士人心态 魏晋名士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风貌。
六朝文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 举行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 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高茂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辉映围 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用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合 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看可以考察地上万物的 繁多,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趣事。
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三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兰亭集序》教学课件共54张PPT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繁盛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 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 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 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 (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 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 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 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游,骋,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 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我们游目骋怀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 这个时候,已经是见山不只是山,见水不只 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
美读课文,感悟情怀
在这样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王 羲之等人游目骋怀,尽享耳听和眼观的乐趣, 最后作者把心情归结为一个“乐”,如果让 你们再一次朗读这一部分,你会怎样来读呢? 明确:舒缓—稍快—舒展曼婉,语调要清新。
‖课文研读
第1自然段
ɡuǐ
春季的末 一个月
介词结构“于会稽 山阴之兰亭”后置
县名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的 举行 一种祭礼 都 都
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高高的竹子 酒杯
作诗 排列 旁边
映衬、围绕
乐器
省略动词宾语
序,一种文体,一般放在书或
者文集的前面,是说明书籍著述 或者出版意旨,交代写作时间, 地点,过程、目的,事件等。
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2.6《兰亭集序》说课课件(1)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以“与王羲之对话”为话题的随笔 。
板书设计:
记会
兰亭集序
慨叹
明意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写景状物 乐
畅叙幽情
所遇既倦
↓
所欣已陈
痛
终期于尽
↓
昔感合一
虚诞妄作
悲
敬请评委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毋容抗拒
3、作者如何看待老庄的虚无思想?(找出原文) 他的“悲”又从何而来?
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悲”古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何一契,未 尝不临文嗟悼;
二“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 夫!
如何认识王羲之的人生观?对于今天的 我们意义何在?
兰 亭 集 序
王 羲 之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这一专题对人之所以为 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发出追问,文 本内涵丰富、思想厚重。《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 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特殊 价值。学习本文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高语文素养,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
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
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
“书圣”——王羲之
《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兰 亭 集 序 王
羲 之
(二) 知人论世
1、欣赏《兰亭集序》作品插图。 2、请学生简介作者生平。 3、介绍王羲之所处的时代背景。
作品插图
(三)学习文本
1、疏通文本(落实重点) 以学生自主疏通为主,在文中圈点勾画划出重
名士相聚之乐:群贤必至 少长咸集 环境优美之乐:峻岭修竹 清流急湍 相聚诗酒之乐: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 气候宜人之乐: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生活美好之乐:宇宙之大 品类之盛
北师大高中必修3《6 兰亭集序》刘庆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历史背景
分裂动荡的魏晋,战乱不断,统治集团 内部互相倾轧,当时很多士人在战乱与政治 斗争中无端丢掉性命。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永和初年,又遇地震、瘟疫,人祸天灾,无 时不在。
天下名士普遍感到生命虚无、 人生无常,逃避世事,以求自保。 因此有人“悟言一室之内”,清 谈玄理;有人“放浪形骸之外”, 醉生梦死。他们普遍认为死生等 同,陷入悲观绝望。
兰 亭 集 序
山水掩映中的生命情怀
兰 亭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南康中学刘庆
诵读文章
乐
情 感
痛
悲 脉
络
以“文本比读”品乐景
烟花三月,兰亭欢聚。此地千岩竞秀,万壑
争流,草木蒙笼,杨柳飘依。又有桃杏明媚,红
英丽艳。抚琴瑟奏乐,引笙筑提兴,高音迭咏,
啸歌递奏。羽觞频传,诗兴时起;觥筹交错,名
士命笔。
duō
世事变迁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岂不痛哉!
乐事不再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生命消亡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阅读 积累谈谈你对哪一种痛最有感触。
名家解读
北大教授王瑶先生说: “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 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 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 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
探“诗文改读”感悲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 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 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探“诗文改读”感悲怀
问题:王羲之只说生死是一件大 事,并未正面告诉我们如何对待 生死,那么你认为王羲之的生命 观是什么?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评 价:“表面看来似乎是如 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 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 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 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 和留恋 ……”
北师大高中必修3《6 兰亭集序》闫杨虎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面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临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死
—— 生命短暂,在死亡面前显得渺小而脆弱;无法抗拒死亡,
亡 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
时 感受到人生之痛。
生命短暂 欲望无限 终期于尽
第4自然段:
分小组讨论第4段意思,不会的写到 黑板上,大家一起讨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
第2自然段: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问题探究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
信可乐也 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
”的
感受? (个人分析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给出结论,当众展示)
第一课时小结及作业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预习课文下余部分内容, 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 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其书法为“天下第一行书”,其行文也是非同凡响(个人 认为其文学成就不在书法之下,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当时诗作,世人知之多少?王之为文及书法却几乎成 为神话。
癸丑
会稽山
‖
修禊事
生
激湍
词
流觞
正
骋怀
音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
兮辞》一篇而已。”
真的如此吗?
且看——《兰亭集序》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精练优美、自 然清新的语言。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2.6兰亭集序》课件
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凋所蔽,阐明他的生死观,是他性 格旷达的表现;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 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因 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悲夫! 悲什么!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 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 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 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 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 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 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 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 “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 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 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 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 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介 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
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
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起后的 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 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 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 为“书圣”,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世 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 行草 《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 为“行书第一”,他 就是王羲之。
北师大高中必修3《6 兰亭集序》龚俊伟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兰亭集序
——山水游记赏析方法指导
赏景:人贤、景美、事雅、时宜
明情:乐 痛 悲
析理:生死有别、积极有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位文人的精神突围
山水游记赏析方法小结
1、赏景:何人何时、何事何景 2、明情:反复品味、领悟情感 3、析理:阐明情理、表明态度
分类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
翻译: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 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集序
山水游记赏析方法指导
单元导读
描绘山,水它明游往记往情一包般含不着只抒是情对和自说然理风的物成的分客。观
阅读这类文章,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
乐之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贤)
乐
乐之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景美) 乐之三: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事雅)
乐之四: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宜)
情
痛之一:老之将至(人生短暂)
感 变
痛 痛之二:情随事迁(世事无常)
痛之三:已为陈迹(往事不再)
化
痛之四:修短随化(生死无常)
悲之一:悲昔人若合一契
悲 悲之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
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 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 旨趣。反复阅读这些优美的篇章,体会其中 的节奏、语气和韵味,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文 言语感。而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 情趣,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能力。
赏景 析理
赏析方法:赏景—明情—析理
思考讨论
赏何景? 明何情? 析何理?
篇
目
山 水 游 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
道家----生,寄也;死,归也。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群文清单
兰亭集序 鱼我所欲也 庄子妻死 我与地坛
体现生死观的词句
主张的观点
流派(儒家或道家)
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批判齐生死的观点
齐彭殇为妄作
积极进取
儒家
义
儒家 儒家
道家
儒家 道家
结合材料四五,说说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 生死观。
积极进取,立德,立功,立言 顺应自然,追求自由,不为名利所累 追求现世的幸福 既积极进取,又顺应自然,努力达到二者的平衡
讨论:
你如何看待傅达仁老先生和张迪的人生选择?
29岁的张迪去年从上海交大硕士毕业后, 才上班2个多月就被查出患白血病,今年年 初移植后又复发,治愈希望已经很渺茫。
2、比较赏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何谓生死观
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 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 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 一系列问题。
中国生死观的渊源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 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人生的最后几个月,张迪选择放弃治疗, 并和家人一起度过。张迪的80多岁奶奶并 不知道这件事情,张迪对奶奶撒谎说,他
将出国去留学,以后不能经常来看望她老
人家,现在在家里好好陪陪她。据悉,张
迪已经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张迪 称,他想平静地离去,拒绝低质量的生存。
今年2月24日,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傅达仁的家人公开了他去年 6月份在瑞士执行安乐死的过程。画面上妻子非常冷静,不停抚 摸他的背部,他的儿子看起来眼睛红红,难舍难离。傅达仁说了 一大段告别语,最后一句话便是再见。
大卫·伊格曼,贝勒医学院神经医学博士后, 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他是饱读文
艺作品、诗人气质浓郁的科学家,在美国
多家报纸开有专栏。《生命的清单》酝酿 了7年,集中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心灵的 洞见,甫一推出即惊艳英美图书界。
学习目标:
1、鉴赏归纳,体悟儒道文化背景下中国人 不同的生死观。
布置作业
阅读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联系中国人的 生死观,比较二者的异同。
共勉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积极进取 收获尘世的幸福
死生亦大矣
中国人的生死观群文阅读
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写过,人的 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 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 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 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 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 宙都庄子妻死 我与地坛
体现生死观的词句
主张的观点
流派(儒家或道家)
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舍生而取义者也
始而本无生 无形 无气 偃然寝于巨
市 出生便不可辩论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
临的节日
批判齐生死的观点 积极进取
舍生取义 追求道德超越
顺应自然 以平常心对待生死
坦然面对死亡 积极寻找生命的意
对于即将来临的死亡,傅达仁显得非常平静,跟家人开 心道别。
他先后喝了四口,最后一口一饮而尽。他的儿子泣不成 声,连着对爸爸说:爸爸我们爱你,好,不痛了。
整个过程共计2小时13分钟,傅达仁于18点58分 正式结束了生命,享年85岁。最后倒在儿子怀中 慢慢睡去。
目前已立法容许安乐死的地方有荷
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和美国 的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和蒙大拿州 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