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第六单元 可能性
第六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一)叙永两河中心校郭孟娟【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 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转转盘中的可能性大小与圆盘圆心角所对的面的大小有关。
2 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通过试验活动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态度,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守株待兔”动画。
教师:农夫天天等着捡兔子,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可能捡到,可能捡不到。
教师:两种可能都有,但哪种可能性大一些呢?学生:捡不到兔子的可能性大一些。
教师:为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多种理由,例如兔子有经验了,不再来撞树了;或者兔子本来就很少,兔子撞树的事件也非常少见等理由。
教师: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
(揭题:可能性的大小)教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怎么样来判断?依据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在什么时候就了解过可能性的问题?课件出示几道练习题来复习旧知,回顾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概念的用法。
三、新课教学1.转转盘猜测教学例1教师:同学们,喜欢玩转转盘游戏吗?我们这节课所分析的有关转转盘可能性大小与所占面的大小的关系。
比如,在五一节即将来临之际,家家乐超市准备举行促销活动,活动的方式很简单,转转盘,凡是购物满50元的顾客,均可凭小票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多媒体课件出示转盘:教科书上的转盘图)。
转到什么就是什么。
教师:如果你去转动转盘,可能会转到什么?学生:自行车、洗发水、香皂、纸巾都有可能得到。
教师:在这些奖品中,哪种奖品最容易得到?哪种最不容易得到?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纸巾最容易得到,自行车最不容易得到。
因为纸巾在转盘上占的面最大,而自行车在转盘上占的面最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它属于课标中“概率与统计”这部分内容。
关于“可能性”,小学全套教材分为两次进行编排,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一次就是本册。
三年级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而在本册中,要求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课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本质上就是各参与者获胜的机会是否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以“游戏活动”为教学内容展开,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主轴,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学生熟知的“游戏活动”这一内容,我们在设计时采用情境创设、探究发现、拓展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自主建构新知。
设计理念:1、根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利用课本情境和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把知识教好教活。
2、依据“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尊重生活经验,创设活动情境教学从“游戏活动要讲求公平、公正”这一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个个游戏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教案)第六单元 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六单元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大小比较。
2.能够根据情境问题进行可能性的大小比较。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可能性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性大小比较的思维转化。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可能性的概念–活动一:“雷达找救援队员”活动2.可能性大小比较–活动二:“跳绳比赛”活动–活动三:“丢硬币”活动3.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展示可能性的概念和大小比较。
2.课堂讨论法: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一起分析问题,研究解决方法。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活动,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可能性的概念活动一:“雷达找救援队员”活动1.老师播放一段游戏视频,介绍雷达找救援队员的游戏规则,让学生理解该游戏的背景。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快速找到要救援的队员?3.学生分组,进行“雷达找救援队员”活动,了解不同地形下,可能性的大小及其千差万别。
2. 可能性大小比较活动二:“跳绳比赛”活动1.老师安排一场跳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前猜测自己的表现情况。
2.老师给出带有不同可能性的猜测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3.老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可能性大小比较的过程及其思维转化。
活动三:“丢硬币”活动1.老师讲解“正反面”的概念及其对应的可能性。
2.学生分组,进行“丢硬币”活动,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不同可能性的大小。
3.回到教室,学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可能性大小的结果,分析每组实验者的数据。
3.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老师示范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可能性大小比较的思路转化。
2.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解决如“雨天去游乐园”的实际问题。
3.组织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本单元教学。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共3课时)
数学第 6 单元教学进度计划第 1 课时( 11月 29 日)№:48第 2 课时( 11月 30 日)№:49第 3 课时( 12月1 日)№:50《可能性》——教学反思在千变万化的世间事物中,一定发生、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是必然现象,只是确定性现象不多,而不确定现象很即随机现象普遍,这些现象发生的规律如何呢?这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概率论研究的问题。
本课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
下面针对我在备课、授课中的体会做些反思。
一、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生活经验,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选择与学生现实中已有的经验相稳合的信息材料,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我从大家感兴趣的“猜人”游戏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
整堂课由各种联系生活、生动有趣又层次分明的活动贯穿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实验、合作、交流、创造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抛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
第二次“摸球”,让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反思为什么摸到的都是黄球?引出、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第三次“摸球”,先让学生试着猜想“怎样做才能在盒子中摸到白球?”再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验证。
通过这样的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关于“可能性”,本套教材分两次编排。
首次是在三年级上册,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在本册。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
但是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数更合适。
让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并且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编排特点1.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和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内容。
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
此外,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在选材上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中位数时,教材选取的掷沙包、跳远、跳绳等活动,都是学生几乎天天参与的游戏,可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小学统计教案
小学统计教案小学统计教案篇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99到100页的内容。
“统计与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
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次就在本单元。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使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观察大千世界,为下一学段学习概率知识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是教学用分数描述等可能性事件的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随机意识,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但是“概率”知识很抽象,学生在进行观察、推理的过程中,现有的抽象思维难以保证他们顺利的、实质性的理解一个较为抽象的事物,推理能力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
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概率的统计定义的体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简单判断。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得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概念,学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描述数据的方法3. 概率的基本概念4. 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5. 应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方法。
3.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概率。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与概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
4. 讲解: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5.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统计与概率概念的理解。
2. 作业:布置有关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概率计算的练习题。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表现。
4.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数据分析与解释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解释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解释数据分析结果:置信区间、假设检验。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利用计算器或统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分析案例引入主题。
讲解:讲解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方法。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分析的实践操作。
讲解:讲解如何解释数据分析的结果。
实践:学生尝试解释给定的数据分析案例结果。
5.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数据分析实践中的表现。
作业:布置相关的数据分析练习题。
统计可能性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诏安县四都镇中心小学李耕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8-99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分数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问题解决:根据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证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初步感知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数学含义。
1。
教学难点:验证抛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2教学准备:硬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出示场景:操场上很热闹,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各种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活动好吗?(引导学生看场景图,让学生描述场景中发生的活动)足球比赛中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来决定发球权的吗?(抛硬币的方法)裁判就抛一次硬币,你们能确定是那一队得到发球权吗?为什么?(因为硬币有正反两面,抛一次也有可能是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过渡: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应用可能性来决定输赢或者先后顺序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虽然我们无法确定那队先得到发球权,但你们觉得用抛硬币这种方法来决定发球权公平吗?师: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试验。
合作试验,引导发现(1)试验。
试验要求:①小组成员每人抛30次,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②试验完成后观察试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汇报试验结果(填全班抛硬币情况统计表)。
(3)观察试验结果,交流发现。
猜想:实验的次数增加,正反两面出现的频率越接近?出示数学家们留下的实验数据3.投影:数学家试验数据验证发现。
1、看到这张表你有什么感受呢?2、请大家观察正面朝上和反而朝上的次数你还能发现什么呢?(当实验数据很多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数据都很接近,和猜想的一样。
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明确等可能性事件在实际生活还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2、感受在这偶然性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感受在不确定性中还存在某种必然性。
教学准备:乒乓球盒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由不等可能性引入1、摸球游戏(1)、介绍规则盒子中有三个球,两黄一白。
从中随便摸一个,摸中黄的老师胜,白的则学生胜。
(2)、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预设:不公平,球的个数不一样,可能性不一样(3)、学生改进游戏规则,并说明自己的理由预设:增加白球个数、减少黄球个数,让两种球个数一样(4)、确定游戏方案一黄一白,黄,老师胜,白,学生胜二、动手操作,感悟新知1、布置活动现在老师不是要摸一次,而摸10次,想想摸到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2、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板书:10次黄:10 9 8 7 6 5 4 3 2 1 0白:0 1 2 3 4 5 6 7 8 9 103、初步感知在上面的十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中,你最倾向于哪种情况?说说自己的理由4、动手操作,并感知不确定性学生摸球并记录在摸过程中,反复提问题学生:你觉得下一次摸到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的?确定吗?5、呈现操作结果,让学生交流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不论结果是什么,交流时要让学生感悟:所有的设想的结果都有可能发 生。
初步感知:出现黄5白5、黄4白6、黄6白4的可能性要大,出现黄10白0、白10黄0的可能性要小。
)三、深入探究,掌握本质1、深化活动,加强针对性现在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摸20次,思考:这时,黄球可能会出现几次?板书:20次 黄:0 1 2 …………9 10 11 …………18 19 20 你更倾向于会黄球会出现几次?说说理由2、层层递进,深入思考如果继续摸,摸到100次时,黄球出现的次数又是什么情况呢?板书:100次 黄:0 1 2 …………49 50 51 …………98 99 1003、数形结合,抽象思考再继续摸,摸到1000次时,你能把黄球可能出现的次数在下的图中表示出来吗?说说你的想法?0次 1000次4、整体观察,发现规律观察摸10次、20次、100次、1000次黄球可能出现的情况,你有什么发 现?5、归纳总结,并揭题—可能性现在老师说:“在黄球的个数和白球个数相同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二分之一”,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四、练习1、有这样一个转盘(如下图),转到红色的可能性是多少,转到蓝色的可 能性是多少?2、在一个盒子中有若干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已知我们从盒子中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一,请你猜猜盒子中各种球的颜色和数量。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可能性9篇统计与可能性 1目的要求: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和认识条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具实验:课件、实物投影仪、4个布袋、19个小正方体、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师: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过不少的科学家做过研究,数学家研究的是抛硬币问题!出示;显示资料;观察实验结果,你能发现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它们的可能性怎样?(相等)我们继续通过摸球来探究可能性。
4组同时进行比赛。
2、比赛的规则:(1)每组按组号拿一个袋子。
每人任意摸两次球,摸到的红球次数多的那组就获胜。
(2)每次摸球之前用手把球搅动几下,摸过后再将球放回袋子中。
(3)记录员把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中,然后根据记录的结果完成“摸球统计表”。
3、提问:你准备怎样记录摸球的结果?学生交流(打勾、画正字、涂方块等)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
4、哪组获胜?你对他们的获胜有什么想说的?猜猜老师在四个口袋里装的球相同吗?有几种颜色?它们的个数相等吗?5、取出1号袋子的球3红3黄,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可能性会怎样?(板书:个数相等可能性相等)追问:要使红球和黄球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袋子中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可能性》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可能性》|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能”的概念,体验“可能”和“不可能”的情境;2.能够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的概念来描述事物的可能性;3.能够在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能性分析;二、教学重点•掌握“可能”的概念;•理解“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的概念并能够准确运用;三、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能性分析;四、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1.用图片或物品让学生感知存在“可能”的情况;2.让学生描述图片或物品中的有可能存在的情况;2. 新课学习1.带领学生讨论“可能”的概念;2.通过多种具体的情境或实验让学生体验“可能”和“不可能”;3.学生理解并能准确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这三个概念;4.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情况的可能性;3. 拓展练习1.制作卡片,让学生根据获得的信息判断卡片上所描述的情况是“一定不”,“不一定”还是“一定”发生;2.通过贴纸、抽签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分析实际情况的可能性;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展示图片或物品,引导学生描述其中可能存在的情况;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发生哪些可能的事情?”2. 新课学习1.老师提问:“什么是可能?”;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可能”这一概念。
2.展示场景或实验,增加学生对“可能”和“不可能”的体验;3.引导学生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进行描述;4.针对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可能性。
3. 拓展练习1.制作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明一个场景或情况,让学生根据情境判断是否“一定不”,“不一定”还是“一定”发生;2.贴纸游戏,让学生在场景中贴上“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三种贴纸。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主要教授了“可能”的概念和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来描述事物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种情景和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特殊教育《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技能目标:能设计简单公平的小游戏。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平游戏的过程,在观察、交流中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的判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与能力基础,本课注重以学生为本,教师注重角色转变,更好的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本堂课主要采用活动引导法、点拨指导法、实验教学法等来开展教学。
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联系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活动,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借助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充分试验、收集数据、分析,从而直观形象的感知。
本节课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法主要是实验法、自主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和学具准备:有效的实施教学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
本节课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课件、幻灯片、数枚硬币、平均分的转盘、不平均分的转盘、正方形骰子、长方形骰子、数个黄色和绿色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动手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习数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利用“足球赛裁判抛硬币决定哪方先开球”这一生活素材来展开教学,踢足球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什么方式决定哪方先开球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可以提问学生都有些什么样的方式来决定谁先开球,从而引出用抛硬币来决定,教师提问用硬币决定哪方先开球是否公平,请学生回答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统计与可能性单元备课教案
统计与可能性单元备课教案第一章:统计与可能性概述1.1 统计与可能性的定义统计: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可能性: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1.2 统计与可能性的联系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件的概率分布可能性是统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1 数据的收集方法调查问卷观察法实验法2.2 数据的整理方法频数分布表图形展示(如条形图、饼图等)第三章:概率的基本概念3.1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3.2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在相同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相同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第四章:概率的计算方法4.1 古典概率计算方法古典概率:在有限个等可能的结果中,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P(A) = n(A) / n(S)4.2 条件概率计算方法条件概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P(A|B) = P(A∩B) / P(B)第五章:统计分析与概率应用5.1 描述统计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5.2 推断统计分析假设检验置信区间5.3 概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抽奖活动彩票中奖概率天气预报第六章:概率分布与期望值6.1 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6.2 期望值期望值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期望值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第七章: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7.1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置信区间的性质与应用7.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第八章: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8.1 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估计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与应用8.2 相关分析相关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相关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第九章:统计图表与数据可视化9.1 条形图、饼图与折线图不同类型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与应用统计图表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9.2 散点图与气泡图散点图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气泡图的绘制方法与解读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10.1 统计与可能性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遗传概率分析药物疗效评价10.2 统计与可能性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市场需求预测投资风险评估10.3 统计与可能性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民意调查分析教育成果评估10.4 实践练习与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与实践操作分析实际数据,运用统计与可能性知识解决问题第十一章:概率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11.1 随机过程布朗运动随机游走11.2 物理实验中的概率论误差分析信号与噪声第十二章:概率论在工程学中的应用12.1 可靠性工程可靠性与维修性寿命试验12.2 概率论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信号传输与噪声分析信息论与熵第十三章:概率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13.1 算法与概率随机算法的概念蒙特卡洛方法13.2 概率论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第十四章:概率论在金融学中的应用14.1 金融市场中的概率论股价模型的建立期权定价14.2 风险管理与概率论风险的度量与控制信用风险模型第十五章:概率论在心理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应用15.1 概率论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感知与认知决策理论15.2 概率论在社会学中的应用社会网络分析传染病的传播模型15.3 综合练习与讨论结合前面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小组讨论与报告,深入理解概率论在各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统计与可能性单元备课教案,内容涵盖了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方法的运用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观摩课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观摩课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编排。
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学情分析学生在平时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所以,让学生从游戏中感受,总结概率的思想,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瓣公平性,感受概率思想。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公平、公正意识,促进正直人格的形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难点:能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过程导入:提出让学生做拖板凳的游戏,可是请哪一边的同学来参加好呢?(1、2组与3、4组)决定用抛硬币的方法师:你们为什么觉得用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比较好?师:两边的可能性是一样的,用一个数来表示。
总结:判断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可以先找出最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则公平,可能性不同,则不公平。
第一轮游戏老师抛硬币方法抽出三名学生进行抢板凳游戏。
1、三名学生抢一张四方板凳师:三人抢一张四方板凳,每人抢到的可能性是多少?公平吗?为什么?第二轮游戏用转盘决定哪边的同学参加。
转盘设计三红、两黄、三蓝三种颜色师:指针指向红色区域1、2组胜。
师:指针指向黄色区域3、4组胜。
师:为什么不行?哪应该怎样才公平呢?师转动转盘决定人选,玩抢板凳、三人抢一张长板凳的两头。
师:这次三人抢两头,每人抢到的可能性是多少?公平吗?为什么?摸玻璃珠决定人选。
盒子里有两颗白珠,三颗红珠三颗黑珠,每一组请一名代表上台摸珠,先摸到白珠的小组参加游戏。
师:规则公平吗?为什么?摸到白珠的小组来参加抢汽球的游戏。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课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或投影,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
教学过程:一、信息交流。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
师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讨论。
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
二、新课学习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生举例…..2、抛硬币试验(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三、练习1、P.99.做一做2、练习二十第1---3题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的: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扑克牌教学过程:一、复习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二、新授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统计与可能性(二) -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统计与可能性(二)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列出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数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进行简单解释。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例题,使学生能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逐步掌握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根据数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列出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理解并掌握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例1: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有6个球,分别是1个黑球、2个白球和3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2)引导学生分析:哪种颜色的球的数量越多,摸出的可能性就越大;哪种颜色的球的数量越少,摸出的可能性就越小。
(3)教师提出问题:哪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最大?哪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最小?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并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教师提出问题: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摸出黑球的可能性是多少?(3)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指导并总结: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3/6,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2/6,摸出黑球的可能性是1/6。
3. 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第3课时 人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第3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意义。
2.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如:什么是统计?统计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众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教师讲解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b. 教师举例说明众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中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教师讲解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b. 教师举例说明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教师讲解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b. 教师举例说明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和对生活中几种常见游戏(或现象)剖析与解释,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具准备:CAI 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 1-6 的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还记得足球比赛开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吗?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演示:如下图情境(教科书第99页的情境图)。
师:请观察图片,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师:同学们说得对,他们是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的,那么你们认为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开球公平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师:刚才有人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觉得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看这种方法到底公不公平,好吗?师:在开始实验之前,同学们要弄清楚实验要求哦,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抛硬币4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如下表)。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最好,完成得最快!师:弄清楚实验要求了吗?老师想问大家,第2条中的相关数据是指什么?你们打算如何得到这些数据?师:很好,我们要得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老师建议你们最好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那就动手开始实验吧!师:大家做完实验了吗?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课件出示统计表(如下表),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入数据。
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相等吗?师:对,既有相等的也有不相等的,但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接近吗?师:想一想,如果把我们全部小组的实验数据加起来,那么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还接近吗?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的次数、总次数分别求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_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可能性》教学设计桂平市垌心乡督的中心小学梁胜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简单的游戏方案。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操作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关键:理解等可能性与游戏公平性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的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的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足球比赛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课件演示足球赛的录像片段)师:刚才主裁判把两个队的队长叫到了场地的中间,他们在干什么?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他们在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
(板书:抛硬币)师:你们觉得这样做公平吗?为什么?师:我也来抛一枚硬币(教师抛硬币),请问是哪一面朝上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正面朝上、反面朝上)师:能不能做出确定的判断呢?(生答:不能。
)所以这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二、小组活动,猜测验证(一)猜想:师:你们认为抛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二)验证: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分组活动)师:如果我们实际抛硬币2分钟,会不会也是你们想的这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抛硬币的实验,验证一下大家刚才的想法,好吗?师: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要弄清楚实验的要求,请看大屏幕。
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用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经验,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促进学生主动展开统计活动,并有意识的让学生统计自己身边的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谈话:这就是分析数据(板书:分析数据)
4、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来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
生答:知道了四(1)班的学生总数和每个学生的身高。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分段进行整理,并发表意见。
学生分组合作,汇报统计结果。
学生回答后打开书填写统计表。
学生回答: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整理分段的数据有无错误。
1、你们认为用哪种记录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组长作好分工,看哪组整理得既快又好。
谈话:我们能把“正”字记录单送给厂家吗?还要做什么?(板书:制作统计表)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
说明:还要填写统计表名和制表日期。
提问:服装厂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确定直条的高度。
设计理念:具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供充分的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学生在思中学,学中悟,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2。
计算出中位数来。
(4)比较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合适。
小结:区分平均数、中位数的适用范围。
5、在上面的数据中如果增加杨东的成绩2.94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排列大小,找出中位数。
(这种题目是属于“组合”而非“排列”)
教学内容
P.105--106.例4、例5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
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
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知识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配合自制课件)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教学内容
P98主题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知识重点
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
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一、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
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
生举例…..
教学过程
二、新授
(1)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比如抛硬币,硬币落回你手心时候,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那么哪一面朝上的可能性大呢?或者说可能性一样大。
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
罗曼若夫斯基
80640
39699
4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P99做一做
P100练习201~3题目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马刚
王明
张炎
赵丽
成绩/米
36.8
34.7
25.8
24.7
24.6
24.1
23.2
这是一组同学在体育课上掷沙包的成绩统计表,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
二、新课学习
1、提问:你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一组的同学掷沙包的水平吗?
生1:大概在23—25米之间。
生2:可以用他们的平均数来表示。
计算平均数得27.7,发现和平均数相差太远。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追记
还有些可能性由于互相作用会得出不同的可能性结果,这些结果不是能够马上得出所有的可能性结果,因此采用了“排列”和“组合”方法,“排列”和参与的顺序有关,而“组合”和顺序无关。
比如2,3,4,5中取出2个数,积有多少种?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
课堂练习
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事件存在着可能性,有“等可能性”和“不等可能性”
课后追记
本课由于采用了课件(录像)形式,学生兴趣盎然。
之前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学习和认识只是停留在“一定”“不会”“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基础上,本课又进了一步,用数学的语言(分数1/2, 1/3, 1/4)或者百分数50%等来描述。
本课涉及的是“等可能性”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观察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明用平均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那用什么样的数合适呢?
2、认识中位数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把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教学内容
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分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知识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辨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
3、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出示数据,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
(1)求平均数
(2)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求中位数。
三、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限时2分钟)。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
4092
2048
2044
蒲丰
4040
2048
1992
费勒
10000
4979
5021
课后追记
本课是在基本事件等可能性的基础上学习事件的可能性,这时候要看看总共有多少基本事件,每种基本事件有几种结果,占用了所有基本事件的几分之几。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
P103例3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知识重点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难点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但有个前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在中位数教学上,除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还要注意中位数最后结果是受了偏大还是偏小的结果(这也是经常出现的考题)
6、课内小结
什么叫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三
1、第1--2题
2、第3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但有个前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课后追记
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2)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段录像
出示课件中世界杯赛前裁判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发球的录像
(3)看完这段录像,大家觉得像世界杯这样大型的足球比赛,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开球权是否公平?
(学生争论中…….)
好,既然大家争论不休,这样,给大家2分钟。大家按照屏幕上的方法来抛硬币,并填写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
二、新授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