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初中-历史-下册-打印版第6课 开放与交流(第 1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史实。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 习】教材助读速读课文,说说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I.预习自测(1—3口头回答) 1.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国家有交往?什么是遣唐使?2.唐玄宗时期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谁?3.填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并完成拓展。

4.为中外交流做出图贡献的代表人物有哪些?5.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6.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7. 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

A. 三藏B. 玄奘C. 鉴真D.一行 8.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朝鲜B.印度 C.日本 D.印度尼西亚 9.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10.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玄奘西游 C. 鉴真东渡日本 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3.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请填写下表。

事件内容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身份 目的地 途中遭遇 独行还是结伴 是否归国拓展:你从鉴真、玄奘法师贡献身上学到了什么?11.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探 究】探究一:隋唐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为什么非常频繁?课后延伸: 一、隋唐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为什么非常频繁?提示:联系前面学过的对隋唐历史的认知来回答的。

1.6.8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1.6.8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6课开放与交流
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
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
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
《西游记
图1-13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出长安城内
)填写在长安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叫的街道叫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材料:
“九天阊阉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船随浪涌,忽如
在海上漂流。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名师精编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名师精编学案北师大版

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精题精讲例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我夯基我达标1.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A.朝鲜 B.日本 C.泰国 D.印度2.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3. 《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A.唐太宗B.唐玄宗C.鉴真 D.玄奘4.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你将在哪个大都市见到许多来华的外国人()A.长安B.开封C.洛阳D.北京●我综合我发展5. 根据所学知识,诊断下列相关内容。

(1)鉴真为什么要东渡日本?他是应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后终于回国。

诊断结果:(2)你了解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南北短、东西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已经把生活区与商业区分开了。

诊断结果:●我创新我超越6.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参考答案:以下观点仅供参考:(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向心力,才能赢得别国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教案示例程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设计思路学生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神奇的、未知的事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

所以当他们从影视文学作品中了解了一些与本有关的事后,各种疑问、奇思妙想也就随之而来。

基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对本教学作了如下设计: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则须疑”,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4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唐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是国家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气魄。

目标: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表明唐朝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前准备学期第一节指导学生阅读“随唐历史”的有关章节,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对哪一最感兴趣?看完你感兴趣的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海内存知己”感兴趣的程度达到70%左右,且提出了很多问题。

针对学生的疑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堂让学生自问自答了(如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等等);还有一部分问题,我请学生和我在学习唐朝政治、经济、文化(提到“海内存知己”前面讲)的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对于涉及本的一些问题,我把它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分类,组织学生利用余时间查找资料。

学生问题摘录如下⑴频繁的贸易往来:当时我国比其它国家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唐朝与七十多个国家有往来,交流是否方便?⑵唐与日本: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来?著名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玄奘西游: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2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指导学生阅读外书(记下书名、出版社、出书日期)、上网查找(记下网站)等方式积累资料;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制作成(图画、表格、多媒体)或以讲故事、表演等形式,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教案示例课程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设计思路学生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神奇的、未知的事件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

所以当他们从影视文学作品中了解了一些与本课有关的事件后,各种疑问、奇思妙想也就随之而来。

基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对本课教学作了如下设计:1.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则须疑”,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4.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唐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是国家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气魄。

目标: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表明唐朝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课前准备学期第一节课指导学生阅读“随唐历史”的有关章节,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对哪一课最感兴趣?看完你感兴趣的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海内存知己”感兴趣的程度达到70%左右,且提出了很多问题。

1.针对学生的疑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堂让学生自问自答了(如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等等);还有一部分问题,我请学生和我在学习唐朝政治、经济、文化(提到“海内存知己”前面讲)的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对于涉及本课的一些问题,我把它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分类,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

学生问题摘录如下⑴频繁的贸易往来:当时我国比其它国家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唐朝与七十多个国家有往来,交流是否方便?⑵唐与日本: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来?著名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玄奘西游: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2.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记下书名、出版社、出书日期)、上网查找(记下网站)等方式积累资料;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图画、表格、多媒体课件)或以讲故事、表演等形式,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1.6.2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1.6.2 开放与交流 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阶段预学案【目标导航】(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自主预习】【预习自测】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2—34页“遣唐使与鉴真东渡”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2题:1.什么叫遣唐使?日本共派遣唐使多少次?遣唐使的活动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2.32年前的1980年,4月13号下午,一尊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木像运抵上海虹桥机场,那就是被日本奉为国宝的鉴真大师坐像,中日佛教界共同演绎了一段“鉴真大师回国探亲”的佳话。

鉴真大师是何时候去日本的?为什么要去日本?产生了什么作用?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4—37页,回答下列3—4题:3.此图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断,《西游记》是神话传说,请你讲一讲真实的“玄奘西行”(为什么去?怎样去?有何价值?等)4.为什么说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第二阶段教学案【预习反馈】1.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唐太宗时高僧_____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义。

唐都长安是一座 ______性大都市。

2.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A.朝鲜B.日本C.大食D.波斯3.同李白、王维等大诗人有着深厚友情的日本留学生是()A.崔致远B.阿倍仲麻吕C.卑路斯D.马可波罗4.古名天竺的国家是()A.朝鲜B.日本 C.阿拉伯D.古印度【合作探究】1.唐朝时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要飘洋过海、不远万里地到中国来?(先概括再举例)中国又是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的?(先概括再举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今天的中国有何启示?【交流展示】填下表: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精讲点播】请归纳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关系的重要史实。

【达标测试】(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11·黄石中考)“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

开放与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3、知道长安城是国际性大都市。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2、通过对唐朝文化和各国的交流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从中获得对今天国家建设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难点:头绪较多,内容较杂,地名、国名(古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比较讲述法。

这节课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是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反映盛唐社会的图片及《贞观长歌》主题曲。

这些图片都与哪个朝代有关?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心中的唐朝是什么样子的?过渡语:大唐帝国是中国古代史上光辉灿烂的一段时光,它曾经以自己绚丽光彩照耀了整个的世界,以宽广的胸怀包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在对外交往方面的风采,学习第6课开放与交流。

(二)明确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注意红字部分为本节课的重点(三)整体感知:为了更好的学习,我们把本课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扬佛法精仪西求东传第二篇:感盛世唐都四海交融第三篇:颂中华风采国祚绵长(四)互动课堂下面我们首先进入到第一篇章:扬佛法精仪西求东传。

第一篇:扬佛法精仪西求东传1、识高僧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以佛法为桥梁,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学们知道这两位高僧是谁吗?这两位高僧分别有什么事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3-35,完成表格,认识两位高请学生介绍,介绍时注意把要素结合起来,用完整的语句描述。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word教案 (15)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word教案 (15)
3、通过学习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西游等体现出的奋斗精神,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唐代对外交流的盛大情况,结合地图,对唐朝与不同国家的交流进行了解,深刻体会交流的作用和意义
难点:对外交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本科头绪较多,许多国名、地名比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第4课开放与交流
课题
第4课开放与交流
本学期总
6课时
本单元
第6课时
日期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遣唐使、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和国际性大都市长安的史实
2、探究随堂时期对外友好往来的原因及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日本和随堂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相似性,分析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对唐朝所起的作用,总结唐文化的世界意义,培养归纳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10
通过李白的诗歌加深印象
夯实基础
对本课基础知识进行默写并检查所写内容
前20名为本节课优秀学生
提高学习的效率是一节课效率的关键
交流学习
教师答疑解惑,并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方法和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总结与矫正
小组合作学习:
1什么是遣唐使?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2介绍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3玄奘西游的经过和贡献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预设
复备
启动课堂
1、提问:汉朝时我国对外交流表现出哪些特点?
2、课件出示:《西游记》歌曲,思考其背景?
1、学生思考回答: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开放与交流》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开放与交流》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开放与交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开放与交流》单元。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开放与交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世界各大洲的开放及交流活动、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和唐代的文化交流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开放与交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世界各大洲的开放及交流活动;•理解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及其影响;•了解唐代的文化交流。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课件展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结合实例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开放及交流活动;•掌握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及其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了解唐代的文化交流及其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和国际视野;•在简短的时间内,准确传递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内容,复习世界各大洲的名称和位置,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学习新课(3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世界各大洲的开放及交流活动,并呈现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将课文分为小组阅读,每个小组负责一小节内容,然后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小节的重点内容。

第三步: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通过比较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和现代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学生思考开放与交流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影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展示该地区的开放与交流活动,并分析其对于经济、文化的影响。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 精品教案

第6课开放与交流一、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唐朝的对外关系“开放与交流”,由于唐朝时期经济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唐朝的对外的交往,加强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唐朝的对外交往又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并认识唐代长安城的地位和作用和唐国力的强盛。

通过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探究唐代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认识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先进和对外开放的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通过观察长安城,了解长安城的结构,认识唐代城市的规划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唐朝文化和各国的交流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达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

通过了解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学习其不怕艰难的优秀品质,感受其对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难点:探究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认识唐朝国力强盛和经济文化的发达。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甚少,但本节内容故事性较强,可以利用《西游记》等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鉴真、玄奘等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展示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图片中的建筑物,它在哪里?(提示:日本著名的建筑)师: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问题:何人在何时修建?师:唐代高僧鉴真修建唐招提寺和高僧鉴真成为唐代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和使者,为中日交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课开放与交流板书:一、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遣唐使与鉴真东渡补充拓展:唐朝以前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拓展学生视野,给学生一个宏观的认识,感受中日友好交往的传统,同时也反思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存在的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教案课题第6课开放与交流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认识历史现象和人物。

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2、通过图表和史料的学习,知道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唐都长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学习,培养顽强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唐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

教学难点:鉴真东渡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情景,激发兴趣,揭示矛盾师:老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儿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师:谢谢大家这么多的好主意,老师现在心里有数了。

那么,如果我们是一位封建帝王,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拔一些有才干的官员呢?因学生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感觉到了选拔一个人才要考虑很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比较慎重,也觉得略有困难。

教师相机点拨:其实那些封建帝王也真的遇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问题,他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尝试:有亲自去查访的,有发文布言征求的,也有以门第选拔的……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直到隋唐时期,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重要制度――科举制。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目“科举制焕发的活力”,然后同桌说说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生:阅读课文,讨论。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

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开放与交流》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开放与交流》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开放与交流》word教案1学科历史授课年级七年级学校汤庄桥中学教师姓名王文娟章节名称第二单元*第六课开放与交流打算学时1 学习内容分析通过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认识对外开放对社会进展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差不多明白唐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唐朝的繁荣、进步。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进展知识与能力: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阻碍2.明白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认识历史现象和人物。

3.观看“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都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看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产生的阻碍。

2、通过图表和史料的学习,明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和唐都长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真、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学习,培养坚强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唐对这些国家的阻碍并促进了自身的进展。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把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

教学难点:头绪多,把握有难度。

解决措施:让学生叙述过程加深印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以下部分:1、复习回忆前几课知识2、新课教学3、小结、练习巩固4、作业布置教学过程一、复习和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以唐朝建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教育和民族关系上回忆前几课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唐朝兴盛的几点因素。

2.引导学生摸索:唐政府对内(各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那它对外(国)采取了如何样的政策呢?过渡到新课1.通过引导,复习前几课的差不多知识,进一步认识盛唐形成的缘故,巩固知识。

2.回答问题,预备进入新课。

二、玄奘西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给三幅人物图片:唐僧的三个扮演者,并提问:都饰演过哪一角色?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第二目。

2.请一位学生简单叙述《西游记》情节纠正电视剧、著作偏离史实的地点,初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高度认识小说中人物在历史上的实际地位和成就。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1.6《开放与交流》学案北师大版

第6课开放与交流学案●精题精讲例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我夯基我达标1.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A.朝鲜 B.日本 C.泰国 D.印度2.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3. 《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A.唐太宗B.唐玄宗C.鉴真 D.玄奘4.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你将在哪个大都市见到许多来华的外国人()A.长安B.开封C.洛阳D.北京●我综合我发展5. 根据所学知识,诊断下列相关内容。

(1)鉴真为什么要东渡日本?他是应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后终于回国。

诊断结果:(2)你了解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南北短、东西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已经把生活区与商业区分开了。

诊断结果:●我创新我超越6.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参考答案:以下观点仅供参考:(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向心力,才能赢得别国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6课 开放与交流》word教案 (10)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6课 开放与交流》word教案 (10)

辽宁省丹东七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通过“请你做导游”活动的设计,更好地了解长安城的布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通过对唐朝文化和各国的交流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教学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本课难点:头绪较多,内容较杂,地名、国名(古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分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有一个著名节目《唐人街》(展示图片),该节目是反映海外华人真实生存状况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区都有“唐人街”,你知道哪些地方有“唐人街”?(北美的纽约、洛杉矶,澳洲的悉尼、墨尔本,欧洲的伦敦、巴黎,亚洲的东京、汉城等等。

)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唐朝的繁荣强盛有威望,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唐朝时期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展示课题)二、探求新知(26分钟)唐朝当时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往来,在众多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中,最突出的是哪几个国家?(日本、天竺)首先我们来学习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本目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设计自学问题如下,学生自学中如有困难,也可讨论交流)1.什么叫“遣唐使”?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就是派遣到唐朝的使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教案示例
程标准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化交流的发展。

设计思路
学生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神奇的、未知的事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

所以当他们从影视学作品中了解了一些与本有关的事后,各种疑问、奇思妙想也就随之而。

基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对本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1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则须疑”,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4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唐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是国家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
接受学习外先进化的气魄。

目标: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中外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家化,表明唐朝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化;“玄奘西游”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前准备
学期第一节指导学生阅读“随唐历史”的有关节,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对哪一最感兴趣?看完你感兴趣的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海内存知己”感兴趣的程度达到70%左右,且提出了很多问题。

1针对学生的疑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堂让学生自问自答了(如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等等);还有一部分问题,我请学生和我在学习唐朝政治、经济、化(提到“海内存知己”前面讲)的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对于涉及本的一些问题,我把它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分类,组织学生利用余时间查找资料。

学生问题摘录如下
⑴频繁的贸易往:当时我国比其它国家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唐朝与七十多个国家有往,交流是否方便?
⑵唐与日本: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著名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
玄奘西游: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
2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指导学生阅读外书(记下书名、出版社、出书日期)、上网查找(记下网站)等方式积累资料;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制作成(图画、表格、多媒体)或以讲故事、表演等形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前的准备活动,以便在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初步体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愉悦,增强其参与的意识和成就感。

教案(教学过程)
教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唐诗什么意思?
学生:略
教师:这句话正好反映了唐朝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今天我们就学习第6“开放与交流”,了解唐朝和它的近邻友好交往的盛况。

教师:隋朝时候,和中国通商往的有十几个国家,到唐朝时发展到七十多个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国家和唐朝往?
学生:略
问题:当时我国比其它国家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
学生:略
问题:唐朝与七十多个国家有往,交流是否方便?
学生:略
教师:强盛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先进国家,外国人把中国人成为“唐人”。

但是它并没有陶醉,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比较开放
的对外政策鼓励交往。

交往中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换个角度,以当时唐朝对外交往的路线与汉代相比较,又会是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唐朝的主要交通路线》)
教师:汉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略)。

唐代的主要交通路线,陆路两条(略);海路三条(略)。

比较这两幅交通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略
教师:从对比的角度看,当时唐朝对外交往相对比较方便。

通过上面的讨论和比较,我们清楚了唐朝频繁贸易往最重要的基础是国力强盛,再加上唐朝政府较开放的对外政策,较便利的交通等条,吸引了许多外国人,长安也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唐朝同亚洲近邻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教师:日本受唐朝化的影响也是广泛和深远的。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板书: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问题: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著名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学生:略
教师:日本向唐朝学了许多东西,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想一想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做
思考题)上面讲的是人家学我们,当时有没有我们吸取外国先进化的事例?
板书:二、玄奘西行
多媒体:《玄奘西游》
教师:从长安出发,沿汉代的“丝绸之路”进入印度半岛,当时叫“天竺”他在那烂陀寺学习后,又遍游天竺各地,返回长安。

问题: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
学生:介绍一两有关玄奘西游取经的故事,学生演示,图画展示。

教师:玄奘回国后又做了什么事?
多媒体展示:《阿旃陀石窟》
教师:通过《阿旃陀石窟》说明《大唐西域记》的价值。

阿旃陀石窟在今天的印度孟买,当时已经过了几百年的经营,很多的名工巧匠在这里画了壁画,塑了石像。

后佛教衰落,石窟逐渐埋没在荒草之中,19世纪初又重新被发现。

人们就是通过《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才断定它是历史古迹,其它史书对此都没有记载。

伴随着佛教在唐朝的广泛传播,天竺化也逐渐渗透到了唐朝的化领域。

学生:略
教师:唐朝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国策,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到唐都长安,使它发展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请同学们看看《唐长安城示意图》,归纳一下它的特点。

学生:城市规划气魄宏伟,街道整齐,功能区健全……
教师:阅读本目教材,请同学描述一下唐都长安的繁荣状况。

学生:略
小结:通过这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唐朝所以能“海内存知己”是和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化昌盛分不开的。

如今我国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你认为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