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

合集下载

嵌入性-社会学研究

嵌入性-社会学研究

“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符 平提要:本文辨析了波兰尼和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思想,指出他们在市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代表两种不同的学术取向:社会构件论的市场观与社会建构论的市场观。

前者系市场的实体嵌入,未给隔离于社会的自主性市场留下任何可能性;后者系市场的形式嵌入,在一定程度上给市场保留了社会因素无法进入、依自身逻辑运作的硬核。

批评者眼中波兰尼的“市场悖论”建基于市场的形式嵌入,而在波兰尼那里实无真正意义上的“脱嵌的市场”存在,这一悖论不过是由其分析技艺所造成的假象。

格兰诺维特取向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带回了经济学所缺失的“背景”分析,虽然更具分析力和解释力,但其针对经济学所试图做出的替代性解释却不够彻底。

而波兰尼取向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尽管可被赋予厚望,但也还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理论与实践困境。

关键词:嵌入性 波兰尼 格兰诺维特 市场与社会关系一、引 言由波兰尼提出的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经由格兰诺维特的重新表述而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纲领性术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不少学者想当然地认为格氏是受波氏启发,重新定义并进而发展了嵌入性理论(譬如Krippner,2001;Guillén et al.,2002:4)。

然而,尽管他们都用同一个概念来定位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但他们对嵌入性的表达和阐释,以及所蕴含的理论立场很不同。

而且,格氏在嵌入性问题上与波氏并不存在思想的连续性,更谈不上挖掘、继承和发展。

对此,在2002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举行的嵌入性专题研讨会上,格氏说他步波氏之后很不一样地使用嵌入性,并非试图去借用或重新提出这一概念,因为他在采用这个概念之前并没有认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市场秩序中的`惯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 09CSH027)。

感谢郑杭生老师、江立华老师对我的指导。

陆汉文教授、闻翔、王楠、林顺利等曾阅读本文初稿并提出宝贵意见,本文的完善也受益于《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的审稿意见,谨此一并致谢。

_嵌入性_理论及其在中国研究中的发展

_嵌入性_理论及其在中国研究中的发展

社会学嵌入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研究中的发展刘∀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波兰尼提出嵌入概念之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

20世纪80年代,格兰诺维特重新详细地解释了这一概念,形成了完整的嵌入性理论,奠定了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由于嵌入性理论在解释社会现象方面更具实用性,很快就在中国传播,应用领域不断延伸扩展。

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深入,该理论也在不断修正中完善。

∀∀关键词:嵌入性;经济行动;强连带优势∀∀中图分类号:K920 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8444(2010)04 0507 05收稿日期:2010 05 17作者简介:刘巍(1986 ),男,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

∀∀ 嵌入!(e mbeddedness ,又译作镶嵌#)是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其考察经济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出发点。

这一概念最初由人类学家波兰尼(Polanyi)于1944年在∃伟大的转折%一书中提出,后经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 ark G ranovetter)的系统阐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嵌入性理论已经成功地解释了经济领域和社会活动中的一些重要现象,该理论因此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其应用领域不断延伸扩展。

鉴于嵌入性理论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应用上的广泛性,本文将在回顾嵌入性问题的由来及格兰诺维特理论贡献的基础上,对嵌入性理论在中国社会中的相关应用研究进行述评。

一、嵌入性问题的提出∀∀嵌入性问题最初并不是社会学研究者提出的。

尽管在社会学传统中,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有诸多论述,如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 axW eber)曾经将秩序分为经济的、社会的与政治的秩序,认为三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但学者们大都采用了二元视角,过多强调了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区别,在研究中并不注重探讨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关联。

论卡尔·波兰尼的社会与经济思想

论卡尔·波兰尼的社会与经济思想

论卡尔·波兰尼的社会与经济思想摘要: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作为一名优秀历史经济学家,他基于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思考着历史和现实、经济和社会的深层次关系。

其中他提出的一个主要的观点就是经济和社会的从属关系,本文主要论证卡尔·波兰尼的这一思想观点以及对于今天我们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嵌入;经济;社会Abstract:Karl Polany as one of the best historical economists,he is based on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thanking the deep relationship of them. In which he presents a major point of views is subordin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This paper mainly argues on the idea and which for today'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raw lessons from a meaning.Key word:Embedded;Economics;Sociology一、卡尔波兰尼眼中的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嵌入”这个词汇首先由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一书中最先使用的。

“原则上,人类的经济是浸没在他的社会关系之中的。

他的行为动机并不在于维护占有物质财富的个人利益,而在于维护他的社会地位,他的社会权利,他的社会资产。

只有当物质财务能够服务于这些目的时,他才会珍视它……在每一种情况中,经济体系都是依靠非经济动机得以运转的。

”这是卡尔·波兰尼“嵌入”原理也是卡尔·波兰尼思想的核心原理之一。

理解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社会与市场的博弈

理解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社会与市场的博弈

社会与市场的‎博弈理论及其‎历史——理解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摘要】本文从社会与‎经济二者博弈‎的视角,系统介绍了卡‎尔·波兰尼对于社‎会与经济二者‎关系的论述,探讨了波兰尼‎的“嵌入”理论、“双重运动”理论以及国家‎的作用等理论‎,从而为社会与‎经济的博弈关‎系奠定理论基‎础;文中根据劳动‎力、货币、自然的商品化‎过程将历史上‎社会与经济二‎者博弈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阐述了其‎博弈过程,并指出其博弈‎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最后根据博弈‎历史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且总结了对‎于自由主义思‎想的应该持有‎的理性态度。

【关键词】社会与市场《大转型》自由主义博弈历史一、引言及文献综‎述(一)引言卡尔·波兰尼被公认‎为是杰出的经‎济史家,在他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The Great Transf‎o rmati‎o n-The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以下简称《大转型》)中,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分析的历史的‎视角,也为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提供了‎一个渠道。

时至今日,阅读这本具有‎著作仍然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代‎资本主义新问‎题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波兰尼的思想‎广泛而且深入‎,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等领域。

虽然其理论却‎较少地被各个‎学科的正统和‎主流派别所提‎及和研读,同时其作为社‎会主义者的身‎份似乎也从未‎得到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正‎式承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思想‎在世界学术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大转型》这门书中,波兰尼开创性‎的将市场的分‎析视角扩展到‎“市场与社会”两者之间关系‎的框架里面(以前的理论为‎纯粹的经济学‎市场理论或者‎社会学方面的‎思想理论),并且发掘二者‎之间的互动规‎律。

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

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

对 各 个 命 题 的强 调 程 度 和 分 析 角 度 虽 然 不 尽 相 同 .但 总体 上 是 以渐 进 的 方式 建立 在 过 去成 就 的
基 础上 。
( )国富论 》 “ 济人 ” 设 的形 成 一 《 和 经 假
在 经 典 巨著 《 富论 》 , 密 系 统 的论 述 奠 国 中 斯 定 了“ 济人 ” 设 思 路 的基 础 , 为 经 济学 理 论 经 假 成 大 厦 得 以建 立 的 基石 。他 在继 承前 人 优 秀研 究成 果 的 基础 上 ,第 一次 把 个 人谋 求 自身 利 益 的动 机
《 甘肃行政 学院学报) o 9年第 6期 2o
政府管理与改革
从 兰 到 兰 维 : 会 " “济 ’设 反 与 越 波 尼 格 诺 特 “ 人 对经 人’ 的 拨 超 社 假
— —
兼议新经济社会 学的最新进展
臧 得 顺
( 国社 会科 学院 社 会 学所 , 京 中 北 100 ) 0 12
【 摘 要 】 为西方 经济学理论体 系的硬核 ,经济人” 作 “ 假设从 形成起就 不断受到“ 社会人” 假设 的反拨 与挑 战, 促使 经济学理论体 系不断调 整 自己的保护带 , 推动整个经 济学学科理论 的发展 。 兰尼的“ 波 嵌入” 理论 对“ 经济人 ” 假设 的批判是颠覆性 的 。 为后 来的学者建构 以“ 社会人 ” 假设 为基础 的经济社会 学理论做 好 了 铺垫 。格 兰诺 维特等建 立的新 经济社会 学首先把人视 为“ 社会 人” 再考察其 置 身其 内的社会 关 系和 制度 , 空间。 而分析其 经济行 为的激励 因素 , 进 对传统的理性 选择 、 效用驱动 的经济模 型所提 出的那 些理论进行 补充解释甚至是替代解释 。这种基 于相 同研 究对 象而 引起的 学科 交流和对话 已势在 必行 。 【 关键词 】 经济人 ; 社会人 ; 兰尼 ; 兰诺 维特 ; 波 格 经济社会 学 【 中图分类号 】 9 C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0 9 4 9 (0 9 0 — 0 l 1 10 — 9 7 2 0 )6 0 1一 0

对四种人性假设学说的对比及评析

对四种人性假设学说的对比及评析

对四种人性假设学说的对比及评析任何社会任何组织的管理制度的设计无不与管理者对人的基本认识有着直接联系,也即是对于人性的假设决定了管理者的管理制度。

了解人性的假设,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社会制度演变的内在原理,因为任何社会制度良好运行的前提是符合现实的人性状况。

在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几种影响较大的人性假设。

分别是经纪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因此,以下我们就介绍下这四种人性假设的内容及对其评析比较。

一、经纪人假设及对其评析经纪人假设起源于边沁的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人的管理》一书中,提到两种对应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而X理论就是对经纪人假设的概括。

基于经纪人假设为基础,相应的管理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一方面靠金钱的收买与利益刺激,一方面靠严密的监控监督,惩罚迫其为组织目标努力,泰勒制就是这类管理的典型代表。

对经纪人假设的评价1、经纪人假设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基于这种假设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状态;加强了社会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践,仍有借鉴作用。

2、经纪人假设是从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它把人看作室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是20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应。

因此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观点相对立。

3、经纪人假设的管理是从金钱利益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是从企业的利益点出发,忽略了人类行为的其他推动因素,把人看做是机器,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实际上,人的行为时非常复杂的,不可能全靠经济利益去驱动的。

4、经纪人把人分为多数被管理者和少数管理者,将两者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管理思想也存在片面性。

关系管理的大师格兰诺维特

关系管理的大师格兰诺维特

关系管理的大师格兰诺维特2011年06月24日16:36来源:管理学家作者:慈云鹏在中国,“关系学”几乎人人皆知,然而,真正从社会网络角度对“关系管理”进行学术研究的,美国的怀特和格兰诺维特领风气之先。

格兰诺维特以《弱连带的优势》一文,奠定了其学术基础;以《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一书,造就了其学术影响;以《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一文,开创了新经济(310358,基金吧)社会学。

对于管理学而言,他对弱连带的研究,论证了弱连带在信息传递上的重要作用,使人们摆正了弱连带和强连带的关系;他提出的镶嵌理论模型,对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官僚制组织理论提出了革命性挑战,为治理理论中的网络、市场、层级组织的整合提出了新的思路,并由此引出了经济社会学的新内涵。

尽管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学家,但是,正如当年梅奥的霍桑实验所引发的管理学变革那样,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研究,预示着管理学的基本假设和组织理论将会发生范式革命。

格兰诺维特的思想或可商榷,观点尚需完善,方法也有待改进,但是,他对“关系管理”的开创性贡献已经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社会网络研究的领跑者:格兰诺维特来源:《管理学家》杂志社作者:慈云鹏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近年来,一谈到如何运用社会关系找工作,人们总要提到格兰诺维特。

实际上,格兰诺维特的学术贡献远远超出大众的想象。

赞誉者称他为“名满社会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尽管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学家,然而,由于他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开创性研究,冲击着经典的组织理论,使他在管理学界的影响迅速扩展。

他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韦伯(Max Weber)以来的组织理论进行了重构,为组织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20世纪初,韦伯从组织权威出发提出的理性官僚制,在组织理论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们一般认为,理性官僚制(科层制),是组织理论的经典范式,尽管二战以后韦伯的观点遭到了众多批评,但依然占据着组织理论的主流位置。

最有代表性的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沃伦• 本尼斯(Warren G. Bennis)发起的,他认为,“官僚体系已经成了多余的东西,不再是有用的工具了。

格兰诺维特的 “镶嵌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 “镶嵌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镶嵌理论”关于《格兰诺维特的“镶嵌理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49年,德鲁克发表了《不流行的克尔凯郭尔》(The Unfashionable Kierkegaard)一文,他指出19世纪以来思想家们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社会是如何存在的?”不同的学者,给出了迥异的解答,格兰诺维特镶嵌理论,实质上也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下载论文网1985年,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上发表《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由此拉开了“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序幕。

格兰诺维特所说的“镶嵌”(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来源于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

波兰尼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学者,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彼得?德鲁克是波兰尼一家人的好友,在《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中,德鲁克以惊叹的笔调描写道:“这一家人是我所见所闻中,最了不起而且成就最为惊人的,每一个都非常成功而且深具影响力。

但是,最叫人叹为观止的,还是他们全家人……都致力于超越19世纪,找寻自由的新社会:一个既非中产阶级,也非属于自由派的,欣欣向荣而不为经济所操纵的,公有共享且不是马克思集体主义的社会。

他们一家人……让我想到朝着不同方向行进,追寻同一个圣杯的圆桌武士。

”能够被德鲁克喻为圆桌武士,这是非常难得的赞誉。

在西方,圆桌武士是指跟随亚瑟王(King Arthur)的一群勇士,他们击溃罗马军队,建立了统一的不列颠国家,然后四处寻找耶稣留下的圣杯,是中世纪欧洲骑士的楷模,是“英勇”、“忠诚”和“信任”的象征。

德鲁克以寻找圣杯的圆桌武士比喻波兰尼全家,形象地表达了他们追寻真理、追寻完美、追寻人类社会未来方向的不懈探索。

6波兰尼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6波兰尼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为目的的连锁系统,即共同体成员向一个政治权
• 力中心进行财务与服务的义务性支付,以及这个权 力中心向其成员进行的财务与服务的返还。交换的 形式是“自下往上”和“自上往下”的双重组合。 “自下往上”就是社会中的民众向组织或政府缴纳 一定数额的物品或劳动;“自下而上”就是由组织 和政府以施恩的方式,给社会中的民众分配一定的 “赏赐”。
实现全球自由贸易。金本位的意图在于创造全球
没有边界的市场,削减民族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
• 地位,减少对资本流动和资本市场的限制,是强 国操控弱国的手段。“自由放任是有计划的政府 行为的产物,但随后对自由放任的限制却是自发 开始的,自由放任是有计划的,而计划却不是。”
• 计划是对市场的无限度扩张行为的自发抵制。
从属于市场,让经济原则支配人类社会。

5、市场经济并非自发形成,而是在国家/政
府的干预推动中建构起来的。

“国家与经济并不是分析上互不相关的领域,
而是相互建构的活动领域。”

土地、劳动力并不天然是商品。劳动力是社
会的构成单元,土地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货币仅
仅是政府制定并作计量单位的虚拟符号,这些商
品经济的要素最初的产生并不是为了牟取利润。
的必然没落、无产阶级的贫困、生产的无政府状
态、财富分配的极不平均、各民族之间的毁灭性
的工业战争,以及旧风尚、旧家庭关系和旧民族
性的解体。

但是,这种社会主义按其积极的内容来说,或
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
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
• 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 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 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 工业中的行会制度,农业中的宗法经济,——这 就是它的最后结论。 这一思潮在它以后的发展中变成了一种怯懦 的悲叹。

社会网络分析专家:格兰诺维特人物简介

社会网络分析专家:格兰诺维特人物简介

• 对经济社会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格兰诺维特的其他学术贡献与荣誉


获得多项国际学术奖项
• 如阿尔弗雷德·斯隆奖(Alfred P. Sloan Fellowship)等
担任多个学术组织的领导职务
• 如美国社会学学会(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的主席

⌛️
参与多个国际研究项目
格兰诺维特的学术生涯与成就
1970年代提出弱关系假设
• 指出弱关系在信息传播和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颠覆了传统社会学关于社会关系的认知
1980年代发展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提出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
• 强调个人行为受到社会网络结构的制约
1990年代至今,持续关注社会网络分析领域的发展
• 参与多个国际研究项目
• 与其他学者共同探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
05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分析思想在现
实生活中的应用内外部关系网络,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策略
• 有助于企业提高资源获取能力,降低运营成本
• 为企业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探讨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
社会网络分析专家:格兰诺维特人物简介
D O C S S M A R T C R E AT 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格兰诺维特的生平与学术背景
格兰诺维特的出生与成长经历
01
193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
• 童年时期在布鲁克林度过
• 父母都是犹太移民
• 在布鲁克林学院(Brooklyn College)完成本科学业
• 如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等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关系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关系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关系理论作者:余田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3期20世纪80年代左右,以格兰诺维格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社会学家建立起了一种新经济社会学,强调从一个新的社会学角度即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经济生活。

一、弱连带的优势格兰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了《弱连带的优势》这篇文章,其中提出的强连接(也叫强关系)与弱连接(也叫弱关系),至今仍然有着重要影响。

开篇作者即说明,“社会网分析被认为是一种连接微观和宏观层次之社会学理论的工具”,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选择一个小范围的人际互动,运用网络分析对其人际连带强度进行分析,然后再将这种微观联系投射到各种宏观现象上去。

人与人之间连带的强度,用四个因素来衡量: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相互倾诉的内容)以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

在直观基础上,将连带分为强连带、弱连带和无连带。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弱连带比强连带的效果更好。

举例来说,A-B,A-C是两个强连带,即A分别与B和C关系密切,那么B和C就有很大的可能认识并熟悉。

当A将信息传递给B 和C时,B也有可能将该信息传递给C,而C早就知道,这样,B-C间的信息传播就是重复和低效率的。

如果A-B与A-C都是弱连接,则对B与C认识的可能很小,信息要想从B到达C,只有通过A才能完成,重复就会减少。

弱连带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个人的意义;其次是社区层次的。

对个人而言,人际关系中较多的强连带,就需要较多的时间加以维系,对社交时间产生了排挤效果,使一个人的关系网络变小,并且产生信息通路上的浪费。

通过调查发现,找工作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的介绍,而非由市场力量来运作,这个时候弱连带比起强连带的人际关系网更大,对职业流动就更有好处。

对一个社区而言,弱连带比强连带多的情况下,有较小的可能形成小的团体,因而社区内部上下左右之间的人际沟通就会比较通畅,就不会出现破碎的社區结构模式,其凝聚力就会越大,行动一致的能力也越高。

二、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首先,格兰诺维特对社会学与经济学领域现存的两种方法论提出了批判,即过度社会化与低度社会化。

马克.格兰诺维特对新经济社会学的贡献

马克.格兰诺维特对新经济社会学的贡献

马克.格兰诺维特对新经济社会学的贡献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时间:2011-10-24 稿件来源:《经济学动态》内容提要: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创建者,马克•格兰诺维特将经济学同社会学结合起来,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框架,为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文回顾了格兰诺维特理论中较重要的弱关系理论、嵌入理论以及对工具主义还原论的批判,对他的社会网络理论以及对新经济社会学的贡献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马克•格兰诺维特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弱关系嵌入理论经济学诞生之始与社会学相处得十分融洽,然而一个世纪后,两者的隔膜却越来越深,渐渐成为彼此独立的学科。

新经济社会学的诞生,结束了两个学科对立的历史,经济学和社会学开始融合,由此也产生了大量新颖而有说服性的理论,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Grannovetter)就是新经济社会学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格兰诺维特1943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965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当代美国与欧洲史专业,曾在哈佛大学著名社会学家哈里森•怀特的指导下进修社会学,并获得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现任斯坦福大学社会系JoanButlerFord 讲席教授。

他曾在社会学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论述社会网络、不平等与经济社会学,现正着手于“经济学的社会建构”研究以及斯坦福大学的Bechtel创新计划“硅谷社会网络”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他认为硅谷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形成的社会网络,因此他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种社会网络里还包括了金融、法律和教育方面的诸多联系。

作为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并没有将社会学的“社会人”假设同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对立起来,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社会学”这一名词,并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来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这应该是格兰诺维特卓越贡献的思想起点。

1985年,在华盛顿特区美国社会学协会上的一次谈话中,格兰诺维特创造了“新经济社会学”一词,并从此致力于用社会学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将人们的经济行为嵌入到社会网络背景中,从而给出更合情合理的解释,例如劳动力市场的行为。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

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基于普遍联系的视角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嵌入性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出发,对嵌入性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综述,以期深入理解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

我们将对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进行阐述,明确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嵌入性理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其理论发展和演变的轨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分析嵌入性理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实践,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对嵌入性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其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嵌入性理论研究视角,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源于社会学领域,由波兰尼(Polanyi)首次提出,后经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等人的发展,形成了现今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主张,经济行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中。

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个体的经济决策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其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

在嵌入性理论中,存在两种主要的嵌入类型: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

关系性嵌入强调的是个体间的直接关系,如信任、信息共享、合作等,这些关系会影响个体的经济行为。

结构性嵌入则关注的是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和结构,如网络密度、中心性等,这些结构特征同样会对个体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

嵌入性理论还强调了社会网络的普遍联系性。

在普遍联系的视角下,社会网络被视为一个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个体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到其直接联系人的影响,还受到整个网络结构的影响。

这种普遍联系性使得嵌入性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能够更全面地揭示经济行为的社会性。

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框架强调了经济行为的社会性,认为个体的经济决策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其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

卡尔·波兰尼的两个追问

卡尔·波兰尼的两个追问

对卡尔·波兰尼的两个追问——读卡尔·波兰尼的《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卡尔·波兰尼在《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是在探究19世纪文明崩溃的政治经济根源,以及这种崩溃带给现今人类的影响。

他认为19世纪的文明是以自律性市场为内核的,市场体系的瓦解带来了19人类文明的崩溃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

他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对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的重新反思,是对传统观点的批判。

经济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要求是人类的基本要求,正是这种要求塑造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所以经济关系是基本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而且经济关系的这种主导地位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

卡尔·波兰尼对这种观点给予了系统的批判,他认为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观点只适用于19世纪,波兰尼将他们犯的“错误”称为“唯经济论的谬误”。

卡尔·波兰尼认为经济原则作为主导原则只出现于自律性市场出现后的19世纪,而对于不存在自律性市场的其他历史时期,经济关系只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经济关系嵌入到社会关系之中。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仅就卡尔·波兰尼对“唯经济论的谬误”的批判逻辑这一点做简要分析,并提出两个疑问。

卡尔·波兰尼对“唯经济的谬误”系统的批判可以概括为两个观点,这两个观点以19世纪为界:一、19世纪之外的历史时期,不是经济要求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关系只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经济关系嵌入到社会关系之中。

二、19是的欧洲的经济活动被抽离为一个独特的经济动机,社会动机从属于经济动机,社会关系嵌入到经济关系当中。

波兰尼的结论是依托丰富详实的史料支撑的,这里我们不过多探究他的论据是否有效,我们只从他的论证逻辑来分析一下。

首先让我们来看波兰尼是如何来论证他的第二个观点的。

波兰尼认为19世纪的欧洲社会的经济活动被抽离分解为一个独特的经济动机,是一个奇特的转折,这样的一个制度,除非能使社会屈从于它,否则是无法运作的。

波兰尼大转型读书笔记

波兰尼大转型读书笔记

读书随笔—波兰尼的《大转型》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奥匈帝国。

他终其一生致力于寻找一种人道主义的新社会:一个欣欣向荣、但经济标准和价值并非至高无上的社会,一个公有共享且不是马克思集体主义的社会。

波兰尼努力破译他所处时代问题的答案,首先因为他是一个艰难时世的见证者。

他目睹了金本位制的崩溃、充分就业的瓦解、法西斯独裁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的惨剧、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五年计划,以及自由放任主义的损害和凯恩斯预算干涉主义的胜利。

经历了众多的灾难,热情而富于使命感的波拉尼转向历史和比较的证据以确认社会脱节的经济原因。

波兰尼揭示了市场资本主义并非仅凭演化力量就可以实现。

其实,市场资本主义的起源是由于国家权力的占有者一方出于有意的努力和战略利益的考虑,创造出了最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及管理上的安排,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劳动力的市场化。

因而,资本主义以及作为其必要条件的劳动力的商品化都是一种政治上的建构。

在波兰尼眼中,“市场是政府一方有意的、并且常常是暴力介入的结果。

这个政府出于非经济的目的把市场组织强加于社会之上。

”波兰尼根据人类学研究成果指出,市场虽然是调节经济生活的一个非常古老的制度,但是在现代社会之前,从未成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中心,甚至很少成为重要的制度。

19世纪之前的人类经济活动史表明,除了体现市场功能的交换之外,人类经济活动方式还有互惠、再分配以及家庭,后三者甚至是主导性的。

在此,波兰尼的矛头直指亚当·斯密开启的古典经济学。

正是亚当·斯密这样的思想家提出,社会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存在,或者,像他所说的那样,社会劳动分工依赖于人类“以此物换彼物的倾向”。

这句话后来产生了经济人的概念。

而实际上,亚当·斯密关于早期人类之经济心理的见解,与卢梭关于原始人之政治心理的观点一样,都是错误的。

劳动分工,作为一个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现象,源自于性别、地理和个人禀赋这些事实上的固有差异;而所谓的人类天生倾向于交换的说法,几乎完全是虚假之言。

210983533_嵌入理论下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理

210983533_嵌入理论下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理
带动村民主体增收致富的传统社会属性,在疫情后还具有稳定地方经济和发展 秩 序 的 新 社 会 属 性。 该 群 体 通 过 政
策嵌入、组织嵌入、关系嵌入等路径与村庄社会实现 深 度 融 合,与 地 方 政 府、分 化 村 民 等 多 元 主 体 之 间 形 成 互 惠 合
作的产业共同体。同时,资源型乡贤“家乡人”的地缘 身 份 和 共 同 产 业 利 益 的 联 结,助 力 形 成 的 多 元 主 体 共 同 规 约
嵌入理论下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
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理
韩 庆 龄
(山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济南 250000)

要:理清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 乡 村 产 业 振 兴 的 实 践 机 制,是 将 外 部 资 源 转 换 成 乡 村 振 兴 新 动 能 的 关 键。
研究发现,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行动,既回应自身市场获利 的 经 济 属 性,又 有 贡 献 反 馈 家 乡 和
发展动能,激发乡村内生力量成长 [7]。具体而言,乡贤返乡参与产业振 兴 可 以 优 化 农 村 经 济 产 业 结 构,推 动
资源整合与产业集聚,带动农村特色经济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8];能够助 力 乡 村 引 入 现 代 农 业 生 产 体 系,提
高农民的议价和抗风险能力 [9];能够帮 助 家 乡 解 决 就 业 和 税 收 问 题 [10],同 时 有 利 于 保 障 农 户 收 入 的 稳 定 性
关键词:嵌入理论;资源型乡贤;产业振兴;产业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F323;
F304.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
9107(
2023)
02
0094

格兰诺维特_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沈原译)

格兰诺维特_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沈原译)

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马克·格兰诺维特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沈原译简介:嵌入性问题行为和制度如何被社会关系影响是社会理论的经典话题之一。

只要这种关系存在,那么由它们的“在场”所引致的状况就只有通过一种思想实验,就像霍布斯(Tomas Hobbes)的“自然状态”或是罗尔斯(John Rawls)的“原始位置”等来想象了。

在功利主义的传统中大部分观点,包括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假设理性的、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几乎不受社会关系影响,因此追求一种近乎于这些思想实验的理想化状态。

与此相反的则是我所谓的“嵌入性”的主张:这种讨论认为行为和制度总是受到正在运行的社会关系的压抑和控制,因此将它们看作是彼此分离的做法是一种令人痛心的误解。

本文关注经济行为的嵌入性。

长时期以来,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主要观点就是:在前工业化社会,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受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经济行为变得越来越自主。

这种观点将经济视为工业社会中一个独立的、与其他领域曰渐分离的领域,经济交换行为不再以交易的社会和亲缘义务来定义,而是以个人利益的理性计算来定义。

有时进一步的讨论甚至认为,现代情况与传统的情况是相反的:不是经济生活沉浸在社会关系之中,而是这些关系变成了市场的附庸现象。

嵌入性的地位与人类学的“实质主义”学派相关,人们通常将这个学派与卡尔波兰尼的名字联系在一起(1994;波兰尼,艾瑞森伯格和皮尔逊,1957),以及与历史学和政治学中的“道德经济”观念(汤普森1971;斯科特1976)是同一的。

它在某些方面还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关系。

然而,对于这种伴随现代化而出现的对嵌入性观念的突破,几乎没有经济学家接受。

大部分人坚信早期社会中的嵌入性程度实质上并不比现代社会中所谓的低水平嵌入性更高。

这种基调是亚当·斯密首先设定的,他假定“在人类的本性中存在一种与他人以物易物和互换物品的倾向”,并假设既然劳动是原始社会唯一的生产要素,那么物品就必须依据劳动的成本来交换,就像在一般的经典交换理论中那样([1776],1979,第一卷,第二章)。

理性与习俗——对经济学中“经济人与理性行为”概念的批判【精品论文】

理性与习俗——对经济学中“经济人与理性行为”概念的批判【精品论文】

理性与习俗——对经济学中“经济人与理性行为”概念的批判【精品论文】理性与习俗——对经济学中“经济人与理性行为”概念的批判==================================================================== ==一(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尽管社会学与人类学、政治学、社会生物学有过或正在发生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但是从历史到现今,同社会学保持着最密切的关系,对之发生着最深刻影响的是经济学。

在历史上,经济学同社会学曾经有过同源的关系。

斯密是近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但其一生中投入最长时间和最多精力写作的却是一部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著作《道德情操论》。

马克思和帕莱托一向被这两个学科的继承人共同奉为奠基人。

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但在他的一生中涉及经济学的著作不胜枚举:《世界经济通史》、《经济与社会》,等等。

近代人类社会所发生的那个最为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不可能不影响到它的学术领域,那就是分工与专业化。

经济学率先独立。

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社会学也终于走向独立,并渐次在大学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从此,两学科各立门户,其多数成员据地为牢,循规蹈矩。

自然,还有少数穿越边界者。

比如经济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熊彼特曾写出一部社会学力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1942)。

又如经济学家吉尔德写出了一部社会学韵味十足的杰作《财富与贫困》(1981)。

但与此同时,却鲜有社会学家闯入经济学的领地。

因为学院派经济学已凭借数学工具为自己高筑起一道蓠笆,令门外汉望之却步。

而社会学却始终没有建立难倒经济学家的门坎。

二次大战以后的又一特征是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水涨船高,经济学赖此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科学中的“显学”。

其队伍愈加庞大,理论日益丰富,它企图解释一切的野心也随之勃然而起。

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1976年出版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堪称后来被人们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宣言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社会人”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拨与超越——兼议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臧得顺【专题名称】社会学【专题号】C4【复印期号】2010年04期【原文出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兰州)2009年6期第11~20页【英文标题】From Karl Polanyi to Mark Granovetter:The Backwash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Assumption of "Economic Man" to "Social Man"——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ic Sociology【作者简介】臧得顺(1977-),男,山东宁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7级博士,指导教师:李培林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现象及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经济社会学理论、农村发展研究、文化研究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100102【内容提要】作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硬核,“经济人”假设从形成起就不断受到“社会人”假设的反拨与挑战,促使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断调整自己的保护带,推动整个经济学学科理论的发展。

波兰尼的“嵌入”理论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是颠覆性的,为后来的学者建构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做好了铺垫。

格兰诺维特等建立的新经济社会学首先把人视为“社会人”,再考察其置身其内的社会关系和制度空间,进而分析其经济行为的激励因素,对传统的理性选择、效用驱动的经济模型所提出的那些理论进行补充解释甚至是替代解释。

这种基于相同研究对象而引起的学科交流和对话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经济人/社会人/波兰尼/格兰诺维特/经济社会学【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97(2009)06-0011-10 在社会科学领域,每门学科得以建立,大都需要一种关乎人性的前提假设作为学科的基础。

根据伊·拉卡托斯的“硬核”与“保护带”理论,①这种关乎人性的前提假设就类似于这个理论体系的“硬核”,是某种非常一般的、构成纲领发展基础的理论假说。

硬核被“其倡导者所决定的方法论”当作是驳不到的,并且它除了纯形而上学的信念外,还包含一个“积极的启发式论据”和一个“消极的启发式论据”,这二者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做”与一系列“不做”组成的(Lakatos,1978,Vols.1,49-52)。

而保护带包括一项科学研究纲领的灵活部分,正是在这里硬核才与辅助假说相结合,形成科学研究纲领来以获得科学声誉的那些可以检验的具体理论(布劳格,1992:40-41)。

而在关于人的行为模式或者说关于人性的各种假设中,最具代表性的即“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的区分。

本文所指的“经济人”假设就是形成于亚当·斯密而后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硬核”的最根本的前提假设,从它形成的那一刻起,“经济人”假设就不断受到基于整体主义方法论和利他主义取向的“社会人”假设的反拨与挑战,促使它不断修正自己的“保护带”。

正是在这种辩论互动中,建基于两种假设之上的经济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才能相互吸收对方的精华,不断向前发展。

一、“经济人”假设:经济学理论硬核的形成和保护带的修补从思想史的历程看,“经济人”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三种模式——古典经济人模式、新古典经济人模式和广义经济人模式(杨春学,1998:19)。

在经济人抽象的思想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对各个命题的强调程度和分析角度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是以渐进的方式建立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

(一)《国富论》和“经济人”假设的形成在经典巨著《国富论》中,斯密系统的论述奠定了“经济人”假设思路的基础,成为经济学理论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

他在继承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和行为,系统地、清晰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并把最初基于道德哲学来阐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归结为系统而明确的经济学论证,使经济人假说从其他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

他是这样展开他的分析逻辑的:(1)继承并发展了道德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和休谟等人“人性自私”的论断,认为凡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无一不心怀“自利的打算”(斯密,1972:13-14)。

这种利己冲动可表示为“每个人改善自身状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斯密,1972:315),且“每一个人的利益,在于能过着尽可能做到的安逸生活”(斯密,1974:320)。

可见,斯密意义上的“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安乐和利益、从利己动机出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

(2)斯密指出,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利益就会增进社会利益,“在‘自然秩序’下,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斯密,1974:27)。

然后他进一步强调只有让“利己心”在自由放任条件下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够实现社会普遍福利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进。

这样,就可以以“个人本位”作为逻辑起点,建立起从“一只看不见的手”经自由竞争到达经济最优状态的整个逻辑演绎体系(李培林,1995:204)。

因此,综合来看,“经济人”假设主要包含着三个基本的命题:第一个命题是“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

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预期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根据;第二个命题是“理性行为”。

经济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第三个命题是经济人假设的核心命题,亦即: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杨春学,1998:11-12)。

(二)边际革命:从“利润最大化”到“效用最大化”尽管在《国富论》中,斯密并没有直接使用“经济人”这一术语,而且在其通篇论述中他自己也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假设思路与《国富论》其他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但他的论述奠定了“经济人”假设的基础,因此,斯密的“经济人”思想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但是以《国富论》所系统化而成的古典经济人模式具有某些致命的局限,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修正和补充。

亚当·斯密在建立经济学规范体系的逻辑起点时,他主要是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因而这个逻辑起点常被称为“利润最大化假定”,但是当人们以此来解释人的消费行为时,就遇到了一些困难。

消费者选择某种商品并不是为了获得利润,为了消费而买和为了转让而买的行为目的是不同的。

……这样,消费者从对某种商品和服务的占有、使用或消费中得到的快乐和满足就被定义为这种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但是,效用并不像利润那样可以进行精确的计量,所谓“效用量”只是表示商品效用的顺序性排列以及因消费数量不同而发生的效用变化,不过这已经足够了,因为这已经使人们可以从“效用最大化”的逻辑起点去建立关于基数效用和边际效用的一整套规范性消费理论。

斯密的逻辑在这儿得到重要补充,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已不是仅仅从生产者的角度去考察资源的配置状态,而是从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追求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追求两个方面去研究供应和需求形成的市场均衡(李培林,1995:204)。

对古典经济人抽象的诸如此类的缺点和不完善之处的纠正、补充,是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及其后世继承者所进行的。

在19世纪中叶,对古典经济学家在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难题的研究,以及对他们的某些缺乏严密定义和论证的理论的挑战,终于引起了一场经济学的巨变——“边际革命”。

在分析工具上,标志着古典经济人抽象和新古典经济人抽象的真正分水岭,是边际方法的引入。

这种引入的重要意义是:它给怎样选择可供利用的资源以实现约束条件下的目标最大化这个一般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基础(杨春学,1998:132-134)。

(三)经济学边界的扩展:“经济人”假设应用于非经济领域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把“经济人”假设进行了形式上严密的论证,促使新古典经济学跨出自己学科的边界,“侵入”其他社会科学并无往而不胜,最终到达被人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②(Souter,1933;Boulding,1970;Bohman,1992;Scheff,1992)的巅峰。

“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入侵”政治学领域而形成的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假设由经济市场行为分析推广到政治市场行为分析,将斯密的“经济人”的自利属性发展到极致。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丹尼斯·缪勒在《公共选择理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公共选择的基本行为假设是经济人。

“公共选择的方法论却是经济学的。

与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缪勒,1999:4)。

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模型的基点就是把“经济人”假设扩大到个人在面临“非商品”选择时所采取的行为和态度。

政治市场上的选民、政治家都是理性人,他们的基本动机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不仅仅在政治学领域获得凯旋,它对其他更为广阔的非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入侵”也捷报频频。

贝克尔将“经济人”假设运用到家庭、婚姻、生育等更为一般化的人类行为中。

在贝克尔看来,无论政客还是商人,无论独身还是结婚,各个人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

这样,在贝克尔的新“经济人”的效用函数中,既包括经济因素,也包括非经济因素,最大化效用涵盖了个人可能追求的任何目标,他甚至认为犯罪行为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用“效用最大化”替代“利润最大化”来作为整个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这样,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就被解释成为人们根据自己所面对的约束来做出反映一系列欲望、期望、偏好的选择,而且是追求做出的选择越多越好(Becker,1976)。

(四)“经济人”假设作为硬核的缺陷及经济学内部对它的批判在经济学领域内部,从经济人假设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经济学说史上对“经济人”假设的批评主要围绕着三条线:第一条线:就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对“经济人”假设的批评。

美国经济学家凯里是第一位对经济人假说进行批评的代表性人物。

他针对穆勒的观点提出批评,指责古典经济学的“政治—经济人,只被赋予寻求食宿的品性,而完全排除了情感和智力等其他品质”(转引自杨春学,1998:175)。

德国历史学派对“经济人”的批判影响最大。

历史学派认为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第二部著作《国富论》(1776年)的观点是矛盾的,前者立足于“利他”的人性,后者立足于“利己”的人性,以此攻击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抽象演绎分析方法。

和边际学派的争论引发了围绕斯密的两部著作是否以同一的人性和统一的思想为根据的所谓的“斯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