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我的呼吁1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我的呼吁》课件wanglyan制作
课后作业:
史怀哲言论
“我的生命对我来说充满了意义,我身旁 的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我 要别人尊重我的生命,那幺我也必须尊重其它 的生命。道德观在西方世界一直就仅限于人与 人之间,这是非常狭隘的。我们应该要有无界 限的道德观,包括对动物也一样。” “除非你能够拥抱并接纳所有的生物,而不 只是将爱心局限于人类而已,不然你不算真 正拥有怜悯之心。”
看课后练习题二,最后一段话,作者讲述了一个故 事:一个农人可以为了生活在牧场上割一千棵草花 给他的牛吃,但在他回家的路上,他却不应不小心 踢倒一棵路旁的小花。 相信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应该如何尊重 生命。 史怀哲认为每一个人在伤害到生命时,都必须自己 判断这是否是基于生活的必须而不可避免的。他相 信宇宙间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当我们致力 于帮助别的生命时,我们有限的生命可体验与宇宙 间无数的生命合而为一。
3(联系暴行)反对暴行、呼吁善良 (呼吁二) 二(3-7)具体论证 4(联系疾病)防治疫病、呼吁爱心 (呼吁三) 5-7(联系战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呼吁四)
一是暴行。人类应该:践行仁爱和真理,反对 暴行,提倡善行。 二是疾病。人类应该:以人道行为或医疗服务 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 三是战争。人类应该:寻找和平的方法解决国 家之间的问题----用谈判取代战争。
手法:整体上看这两篇演讲都文质兼美,从表达方式上看
《我有一个梦想》多抒情,《我的呼吁》多说理,从修辞上看 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格,但《我有一 个梦想》排比运用得更丰富,效果更明显,《我的呼吁》多用 对比句,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
文章第三段中:我们常常不使用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 却想移动重物。 (1)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 (1)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颠真理、友好、 仁爱……这些“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比喻为能“帮助我 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把对付暴行比喻为“移动重物”, 本体分别是良善和暴行,这一比喻形象地突出了良善的作 用和好处及平息暴力的途径。 • (2)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需联系上下文在把握全段 内容的基础上领悟其本意。本段的内容是呼吁人们践行仁 爱、真理和善良以消除威胁世界的暴行。而这个比喻句和 上一句都是都是从这一方面来阐述这一点的。所以,这句 话的含义是:不践行仁爱、真理和善良却想消除威胁世界 的暴行, 是不可能的。
我的呼吁(精选12篇)
我的呼吁(精选12篇)我的呼吁篇1唐海波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史怀哲的人道主义思想。
2、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
3、比较鉴赏《我有一个梦想》和《我的呼吁》。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结构2、理解作者的“尊重生命的伦理”的思想教学难点:比较鉴赏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比如说战争和疾病。
刚刚过去的伊拉克战争,让许多的人失去家园,产生了大量的难民。
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巴以冲突,让许多的生命化为缕缕青烟。
目前,国际社会又共同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
"送走"了"sars"人类又"迎来"了禽流感。
人类面对这些灾难,应该如何去面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二、介绍作者(自读——讨论——总结)史怀哲(1875-1965),法国神学家、医生、哲学家。
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本文是他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
本文选自《敬畏生命》。
他“敬畏生命”的思想闻名于世。
爱因斯坦曾评价:“像史怀哲这样思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三、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2、讨论:“呼吁”可不可以换成“呼喊”呼吁的内容呼吁原因、背景(为什么)呼吁对象总结:作者对全人类尤其是那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呼吁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并在这一伦理的指导下,选择良善,放弃暴力;选择互助,放弃歧视;选择和平,放弃战争。
以此为线索把握文章思路3、理解全文结构层次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反面)提出呼吁敬畏生命的核心含义:爱护并促进生命(正面)暴行:追求良善,超越暴行具体论证疾病:爱心传递,互助战争:放弃战争,维持和平全文划分为两部分,正是因人类面临的危机,作者才有这样的呼吁。
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接着稍加论证,指出怀善去恶是尊重生命伦理的核心;最后联系当前国际社会的现状,强调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呼吁
我的呼吁教学目标一、了解本文涉及一些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如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以及他在西方的影响等。
二、分析并体会长句的表达效果,抓住主干,仔细分析。
教学建议一、本文涉及一些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学习课文之前,要先进行一下介绍,如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以及他在西方的影响等。
二、因为本文是翻译文章,有一些欧化的长句子,需要抓住主干,仔细分析。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至今萦绕在人们的耳畔,他那种崇尚和平的精神感动着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充满着人道主义思想的著名演说词《我的呼吁》。
二、作者简介史怀哲(AlbertSchweitzer,1875—1965),德国医学家、神学家、哲学家,20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的伟人。
出生于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凯撒堡。
这个小镇位于法国中部,与德国相邻界的莱茵河西侧,所以当地人会同时使用德、法语。
史怀哲在小时候便会这两种语言。
在他写作业的时候就用法文,在学校演讲的时候就用德文。
因为当时的阿尔萨斯是德国的,所以德文是他的母语。
因为有了这两种语言,他完成了两种语言的《巴赫传》。
年少的史怀哲为艺术与学问精彩地活着,集著名神学家、哲学家和音乐家于一身。
他对圣经的独特诠释,对康德的深入研究,对管风琴的美妙弹奏和捍卫都深获重视。
然而,他把这一切弃如敝履,毅然花费七年时间从头学医,与妻远赴当时的法属赤道非洲。
迎接他们的是无涯的原始林、水、陆地、毒烈的阳光、蚊蝇、土人的病痛和白人的余孽。
兰巴雷一所传教办事处的破鸡舍是他最初义诊的地方。
心脏病、肺病、精神病、脱肠、橡皮病和脓伤的患者极多。
热带赤痢、麻风、昏睡病、日晒症及疥癣更是普遍而可怕,最难对付的强敌却是土人对病痛的信念,以及慵散、偷窃和浪费的习性。
土人唤他“欧刚加”,是神人。
史怀哲日以继夜地医治他们的身体,更关怀他们的灵魂。
他也是土人的严父、兄长、工头和密友。
高一册《我的呼吁》教案、配套练习及答案
高一册《我的呼吁》教案和配套练习及答案一、教学目的: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3体会作者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体会作者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大家可还记得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历数人类发展的历史,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成长而没有停息过。
国内的国际的数不胜数。
可是,每场战争中都有无数的无辜生命消逝,成为肉靶成为弹灰。
为什么会有这些让人心惊胆战的事情发生?为什么为了强权为了霸主地位就可以肆意的杀戮生命?不是说人人生而平等吗?面对这些惨状,我们不得不思考,平等究竟是什么?为了争取平等,争取世界的和平,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95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先生是怎么说的。
二、作者介绍:丛林中的圣者——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1875年1月14日诞生于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凯撒堡。
但有些资料上说他是德国人,大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吗?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中提到: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块地方给普鲁士。
凯撒堡是位于德法交界地区的一个小镇,他从小就掌握德法两种语言,德语是他的母语。
他的父亲路易斯在当地一个教堂担任了五十年的牧师工作。
史怀哲从小就富有爱心,对基督教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年幼时他曾看过一个非洲人的人头雕像,印象极为深刻,他回忆说:“他脸上那忧伤而若有所思的神情,好象是在和我诉说黑暗大陆的悲痛。
”青年时代多才多艺,不仅是一位神学和哲学的双料博士,而且还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
然而,就在他事业和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非洲去!随后,他放弃在欧洲的优越生活条件和锦绣前程,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在那里,他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几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直到与世长辞。
【想象】想象作文400字 我的呼吁
【想象】想象作文400字我的呼吁
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但我有一些呼吁,希望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支持。
首先,我希望人们能够尊重自然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依赖于自然资源,而忽视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对人类自身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浪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希望社会能够关注弱势群体。
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性别、种族等差异,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部分弱势群体在生活和就业方面会面临诸多困难,并可能受到歧视和排斥。
我们应该追求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在各个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再次,我呼吁人们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自由。
我们生活在一个包容和多元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我们应该在交流和互动中尽可能地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或对他人施加压力,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最后,我呼吁人们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技能。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世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这些呼吁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却能够对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此贡献一份力量,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0-2021年高一语文 我的呼吁 第一课时3
2019-2020年高一语文我的呼吁第一课时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著述情况。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主旨。
能力目标1.体会本文内容的逻辑性、思想性和鼓动性,把握演讲词内容方面的特点。
2.领悟、品味其中精彩的语句,感受本文的艺术性。
德育目标重视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帮助所有能够帮助的生命,让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做一个胸怀天下、善待万物的人。
●教学重点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从而把握这篇演讲词的主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教师应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合作中探究,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教学要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引读提高,解读文章的逻辑性、思想性、艺术性;揣摩精彩语句,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自由质疑、解疑,体现阅读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一片草地,草丛中有淡黄色的小花。
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小草丛中孱弱的小花了吗?柔弱的草茎上顶着一朵雄赳赳的小花,开的是那样的自在而坦荡。
这时,来了位小姑娘,也许是因为觉得好玩,她小心翼翼地俯下身去,慢慢地掐断了花茎,小花“安闲”地躺在小女孩的手中。
你可曾听到小花痛苦的呻吟,可曾注意到小花怨恨的神情?该如何对待这些弱小的生命,请听史怀哲《我的呼吁》。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史怀哲(1875~1965年),他的“敬畏生命”的思想闻名于世。
爱因斯坦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没有发现过”。
这位出身于阿尔萨斯(一战前属德国、战后属法国)的欧洲人,得过哲学、神学、医学三大领域的博士,还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但他的声誉并不建立在他的才艺之上,而是他对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及其热忱的献身精神。
他将生命中的半个世纪贡献给了赤道非洲,贡献给了那里的医疗事业,从1913年建立丛林诊所,直到与世长辞。
高一语文我的呼吁1
理清思路
一(1-2)概括论证: 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呼吁一) 1:提出论点及其理由 2:阐述观点 善,爱护并促进生命 恶,伤害并破坏生命 3(联系暴行)反对暴行、呼吁善良 (呼吁二) 二(3-7)具体论证 4(联系疾病)防治疫病、呼吁爱心 (呼吁三) 5-7(联系战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呼吁四)
阅读思考
1、《我的呼吁》,主要呼吁什么?
提示:呼吁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呼吁人们从善去恶,远离暴行; 呼吁防治大众疫病, 呼吁放弃原子武器,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怀哲认为哪些危险正威胁着人类?
提示:一是暴行,二是疾病,三是战争。
3、史怀哲为什么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 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3、既然应该对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的敬畏,那么一 个症疾病患者和使他发症疾的症原虫能一视同仁吗?
提示:作为医生,要努力消灭患者体内的症原虫,以减轻患 者的痛苦,挽救他的生命。但面对选择一定会对自身的行为 保持高度的警觉,不会去无端攻击不会伤害其他生命体的原 生生物的, 而应尊重他们的生命的权利。生命伦理不会因 人们伦理观抵触现象而失败,被迫作出选择是常有的事。正 确掌握尊重生命的伦理,就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2、《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的演讲内容, 哪些地方相同?
提示:两篇演讲词在主张种族平等与反对暴力方面是相同的。 1《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我的呼吁》主张种族平等。 2《我的呼吁》“呼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我有一个梦想》要 求黑人进行创造性的斗争,即不用暴力的斗争。 从标题看:“梦想”是针对美国黑人权益危机提出来的,比如当时 曾发生一个黑人妇女没有给白人让坐而被拘捕的事件;“呼吁”是 针对世界缺乏生命伦理提出来的,比如国家内部的暴行与国家之间 战争。两篇演讲词的语言都有明显的鼓动性。《我有一个梦想》题 目就有一种诗意和美感,对听众有较强的鼓动作用;《我的呼吁》 通过直接“呼吁”听众,亦有鼓动作用。 从语句看,《我有一个梦想》多用排比句,《我的呼吁》多用对比 句,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
高一语文上册《我的呼吁》 人教版第一册
史怀哲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作者简介
史怀哲(1875-1965),法国人, 曾获得哲学、神学、医学三大领域 的博士学位,并且对音乐有极高的 造诣,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 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事业, 被后人视为人道主义的象征。19 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本文是 他在瑞典斯德哥尔德颁奖仪式上的 演说词。著有《耶酥生平的研究》 《文明的哲学》《原始森林的边缘》 等书。
请思考:
1.作者认为人类正面临着哪些危险的威胁?对此,
人们应该怎样做?
2.本文主要呼吁什么? 3.用什么方法体现? 4.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ppt课件
人类正面临着暴行、疾病、战争的威胁。
这些只有在人类尊重彼此生命的基础上, 以 友好和善良的精神,相互帮助相互谅解,才 有 可能真正消除。
ppt课件
ppt课件
再见 祝你们快乐
ppt课件
。 赛,避免战争,运用和平的pp方t课件式解决问题
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体现出来: 1、善与恶的对比 2、暴力与良善的对比 3、两种冒险之间的选择对比
ppt课件
反映了作者的博爱思想和尊重生 命的伦理。这里的生命指自己也指 他们;指人类也指自然界一切生物。
ppt课件
回顾总结:
• 《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的演讲内容和形式 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1、演讲内容上:都主张种族平等与反对暴力。 《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我的呼吁》主张种族平
等。 《我有一个梦想》要求黑人进行创造性的斗争,即非暴力不合
作的方法;《我的呼吁》呼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 2、形式上:《我有一个梦想》多用排比句;《我的呼吁》多 用对比句, 两者都起到了强烈的鼓动性的效果。
高中语文 《我的呼吁》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
《我的呼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史怀哲的生平经历和伟大的追求,让学生对史怀哲的伟大人格产生崇敬之情。
2、理解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严谨的逻辑性。
3、分析理解史怀哲敬畏生命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史怀哲所呼吁的“选择良善,放弃暴力;选择互助,放弃歧视;选择和平,放弃战争”的伟大思想。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史怀哲的“尊重生命的伦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尊暴行——————良善重疫病——————互助生战争——————和平命●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人活世上,都会有一定的追求。
你认为,我们普通人心中的追求是什么?(学生回答:前程、家庭、工作、钱权、地位等)这些追求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
再高一点的追求呢?(学生答:为人民、祖国奉献一切。
)这些追求是从人民、祖国的角度出发的。
还有更高的追求吗?(学生答:为整个人类奉献一切。
)这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出发的。
还有没有更高境界的追求吗?(学生没答上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史怀哲的《我的呼吁》,聆听他的呼吁,体会他伟大的追求境界。
二、介绍作者生平(幻灯片展示):史怀哲(1875-1965)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史怀哲不仅是一位神学哲学和医学的三科博士,而且还是享有盛名的音乐家。
然而,就在38岁的他事业和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非洲去!随后,他放弃在欧洲的优越生活条件和锦绣前程,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
他在条件极其恶劣的丛林中创办诊所,夜以继日地医治居民的疾病,开启他们的灵魂,把毕生的爱与心血奉献给了非洲,直至90岁逝世。
老师问: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答:一颗伟大而博爱的灵魂。
幻灯片展示爱因斯坦对史怀哲的评价: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没有发现过。
老师总结:史怀哲真是一位不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的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的呼吁。
我的呼吁获奖教案人教高中语文第一册
我的呼吁获奖教案人教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呼吁获奖教案人教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呼吁获奖教案人教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呼吁获奖教案人教高中语文第一册执教:瑞昌一中陈金河一、导入如果你已三十八岁,拥有哲学、神学、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并正式取得了医生执照,同时你还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曾多次在欧洲巡回演出,拥有一大批乐迷,你会拋弃似锦前程到未开化的黑暗大陆──非洲,为黑人义诊吗?对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
史怀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会.史怀哲,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我们今天一起来阅读他的演说词《我的呼吁》,看看这里有没有我们要的答案。
〔出示课题,幻灯片1〕二、解题1、介绍作者问:谁来介绍一下史怀哲?〔图片〕〔资料展示幻灯片2〕明确:史怀哲,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195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补充:他是法国神学家、哲学家、医生,20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的巨人。
他从小就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
他聪明好学,多才多艺,年轻时不仅拥有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而且还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
他决定并实践了“三十岁之前为研究科学和艺术而生活,三十岁之后献身服务于人群〞的宏愿.他38岁获得医学博士后,携妻子远赴非洲投入医疗服务工作,成为“丛林中的医生〞.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被誉为“标志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爱因斯坦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没有发现过〞。
2、《我的呼吁》是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在瑞典斯得哥尔德颁奖仪式上的演说词。
三、分析文章思路1、朗读,听的时候思考:呼吁的内容是什么?用线划出点评学生回答明确:〔板书幻灯片3〕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扬善去恶反对暴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防治疫病反对战争,维护和平2、好,这四方面都是作者的呼吁。
大家看,这四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吗?学生回答明确:不是,是总分关系。
《我的呼吁》高一册语文教案
《我的呼吁》高一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
3.写作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previouslesson,回顾作者冰心的生平和作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心吗?她的作品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呼吁》,注意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语句。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价值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写作方法学习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2.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六、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回顾previouslesson,回顾作者冰心的生平和作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心吗?她的作品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的呼吁》,注意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课文结构和重点句子。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感悟?二、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语句。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三、写作方法学习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我的呼吁语文教案
我的呼吁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并掌握呼吁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呼吁的定义和作用呼吁的常见表达方式和结构呼吁的语言特点和技巧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呼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呼吁写作和口头表达练习。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呼吁作品和经验。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呼吁的实例和要点。
练习册:提供相关的练习题目和指导。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文章和视频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现实社会问题,引发学生对呼吁的关注。
讲解:讲解呼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练习:学生进行呼吁写作和口头表达练习。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呼吁作品和经验。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步骤二:讲解呼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步骤三:学生进行呼吁写作练习。
步骤四: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步骤五: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呼吁作品和经验。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呼吁写作和口头表达练习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参与和作品分享来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呼吁作品进行具体的点评和指导。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教材:呼吁写作和相关文章的教材或参考书。
网络资源:相关的文章、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
5.2 参考资料呼吁写作指导书籍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优秀的呼吁作品示例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活动一: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通过呼吁来引起关注。
活动三:口头表达练习,让学生模拟在公众场合进行呼吁演讲。
6.2 教学指导针对每个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呼吁表达。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教案 我的呼吁 人教版 教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教案我的呼吁●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知人论世,了解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以及他在西方的影响等。
2.分析并体会长句的表达效果,抓住主干,仔细分析。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史怀哲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内容和他的实践,学会“敬畏生命”。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盛赞史怀哲是:“我们这一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像阿尔贝特·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无论如何,许多人毕竟有一颗毁坏不了的善良的心,否则他们就从来不会认识到史怀哲质朴的伟大。
”看来,了解史怀哲需要我们怀有一颗善良的心。
二、作者介绍我们先来具体认识一下史怀哲。
(出史怀哲生平介绍课件)史怀哲(1875-1965),生于德国的阿尔萨斯(后属法国)。
“作为西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辉代表,史怀哲体现了古希腊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和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完美结合。
”(陈泽环)史怀哲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个享有声望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同时又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医学博士,可谓实现了古希腊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
但是,史怀哲从小就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孩子,他有着对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和极其热忱的献身精神。
所以,在他38岁获得医学博士后,他放弃了在欧洲宗教、哲学、音乐各领域的锦绣前程,携妻子远赴非洲投入医疗服务工作,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事业,直至与世长辞,成为“丛林中的圣者”。
史怀哲终身关注伦理和文化问题,写了大量有关的论述,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标志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他的行动和思想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影响几乎遍及整个世界。
史怀哲不仅为治病救人而自我牺牲,而且他为世界和平和反对核战争作了不屑的努力。
为此,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19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三、内容讲解《我的呼吁》便是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
高中语文说课稿《我的呼吁》
高中语文说课稿《我的呼吁》高中语文说课稿《我的呼吁》一、说教材(一)课文分析《我的呼吁》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医生史怀哲博士在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上发表的一篇演讲。
史怀哲从三十八岁起一直到他90岁与世长辞,都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非洲从事医疗服务事业,他从亲身的初中当中领悟出自己独特的敬畏生命伦理的思想,而他作为一名白人,甘愿放弃欧洲优裕的生活,条件艰苦的非洲为当地土人治病,几十年如一日的行为更是感动了无数的人,1952年,这位终身思索和爱的行动者自然而然地成了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史怀哲借授奖仪式的机会,向全人类阐述了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思想。
他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呼吁:全人类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接着对这一伦理进行了具体阐释,然后结合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些危险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赋予尊重生命的伦理以现实的活力。
本文逻辑严密、语言隽永、思想深刻、感染力强,是演讲词的名篇。
(二)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我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史怀哲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等;2.能力目标:培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的能力;3.情感目标:领悟“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内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领悟作者尊重生命的伦理学思想。
尊重生命的伦理是作者贯穿整篇演讲词的思想,领悟好这一思想,是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所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本课是自读课,应以学生自读为主,我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拔和引导。
所以本课的基本教法是提问法和点拔法。
学法方面,学生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充分利用手中的参考资料,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
在课堂上应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加深对史怀哲的尊重生命的伦理学思想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文中提到的三大威胁人类生存的危险——暴行、疫病、战争,不仅要结合身边的事例,还要结合国际上一些相关的重大问题来思考。
我的呼吁课文精讲
我的呼吁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我的呼吁》这篇文章的段落划分可以大致如下:第一部分(第1-2段):作者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他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并阐释了它的具体含义。
作者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反对人为地将生物分成有价值的和没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他提出,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
第二部分(第3-6段):作者结合人类生存的现状,指出了如何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贯彻尊重生命的伦理学。
这部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提倡和呼吁真理、友好、仁爱、和气、善良等道德原则;二是提出许多具体的途径来贯彻尊重生命的伦理学,如防治大众疫病,帮助旧日殖民地的民众等。
第三部分(第7段):作者再次强调了他的呼吁,即全人类应该尊重生命,爱护并促进生命,同时摈弃伤害和破坏生命的行为。
二、文章赏析《我的呼吁》是一篇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演讲,它传递了阿尔贝特·史怀哲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于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
这篇演讲不仅具有理论深度,同时也有实践的宽广,体现了史怀哲对于生命的全面理解和尊重。
史怀哲的伦理观念在《我的呼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反对将生物划分为有价值的和没价值的、高等的和低等的,这种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将生命的价值普遍化,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
这种伦理观念的提出,不仅拓宽了我们的道德视野,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史怀哲在演讲中提出了实践的建议,他提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善良等道德原则,并提出具体的途径来贯彻尊重生命的伦理学,如防治大众疫病,帮助旧日殖民地的民众等。
这些建议不仅具有实际操作性,也体现了史怀哲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关怀。
史怀哲的演讲风格也值得我们赞赏。
他以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他的语言既具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生活,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观点。
《我的呼吁》是一篇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演讲,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反思我们的行为,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生活。
语文 -我的呼吁_高一语文教案
语文-我的呼吁_高一语文教案.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3.体会作者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
教学重点: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史怀哲的经历及其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你已三十八岁,拥有哲学、神学、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并正式取得了医生执照,同时你还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曾多次在欧洲巡回演出,拥有一大批乐迷,你会拋弃似锦前程到未开化的黑暗大陆──非洲,为黑人义诊吗?我们的回答可能是不同的。
但史怀哲的回答却绝对是肯定的。
史怀哲,何许人也?谁来介绍介绍。
1.请学生介绍史怀哲,教师补充。
2.本文是史怀哲在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体现了他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主张。
请仔细阅读全文,理出他演讲的思路。
二、理清思路,把握主旨开篇直抒胸臆,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阐述这种伦理的内涵和特点:指出生命具有同等价值,要尊重生命——提出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
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
”——分析人类生存的现状,指出“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而只有良善才是消除冲突和争端的最好的解决之道。
——良善的行为要求人类的互助,如防治大众疫病,帮助旧日殖民地的民众,使他们从艰难的生活和疾病中摆脱出来等。
——然而今天我们还深陷在战争的危机里——我们的目标是要寻求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呼吁“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互相勉励,尽一切可能维持和平,使人道主义和尊重生命的理想,有充分的时间发展,并且发挥作用。
”文章的主旨:反对战争、清除战争的威胁、倡导和平和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三、文章特色:1.针对性强。
作者是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作这番演讲,他的演讲不是.总结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是空发一些无关痛痒的空论,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思考
1、《我的呼吁》,主要呼吁什么?
提示:呼吁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呼吁人们从善去恶,远离暴行; 呼吁防治大众疫病, 呼吁放弃原子武器,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
2、史怀哲认为哪些危险正威胁着人类?
提示:一是暴行,二是疾病,三是战争。
3、史怀哲为什么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 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针对: 呼吁 善良 善行 超越 暴行 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
原因: 暴力的局限(反)
善行的优越(正)
Hale Waihona Puke 呼吁 帮助 所有 需要 帮助 的人
针对: 疫病
原因: 赎罪 做法: 以伦理精 神相处
综合思考
1、《我的呼吁》是按照什么思路来演讲的?
提示:全文思路呈层进式。首先提出观点, 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接着稍加 论证,指出怀善去恶是尊重生命伦理的人生 境界;最后联系实际,强调目前迫切需要解 决的三个问题。先讲是什么与为什么,再讲 具体怎么做: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4、既然对生命敬畏的感觉是绝对的伦理, 那么对杀人犯的生命应持什么态度?
提示: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发展的生命是一个 罪恶,惩罚一个罪犯,正是对善良人们的生命的尊重,严 惩罪犯和尊重生命是并行不悖的两条真理。
3、既然应该对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的敬畏,那么一 个症疾病患者和使他发症疾的症原虫能一视同仁吗?
提示:作为医生,要努力消灭患者体内的症原虫,以减轻患 者的痛苦,挽救他的生命。但面对选择一定会对自身的行为 保持高度的警觉,不会去无端攻击不会伤害其他生命体的原 生生物的, 而应尊重他们的生命的权利。生命伦理不会因 人们伦理观抵触现象而失败,被迫作出选择是常有的事。正 确掌握尊重生命的伦理,就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史 怀 哲
作 者 简 介
法国神学 家、哲学家、 医生、 “非 洲之父”、丛 林中的圣者、 敬畏生命伦理 学创立者,一 生致力于非洲 国家的医疗服 务事业,1954 年获诺贝尔和 平奖。
阿尔贝特· 史怀哲(1875一 1965)出生于阿尔萨斯(一战前 属德国、战后属法国),得过哲 学、神学、医学三大领域的博 士,还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但 他的声誉并不建立在他的才艺 之上, 而是他对人类苦难的元 比同情及其热忱的献身精神。 他将生命中的半个世纪贡献给 了赤道非洲,贡献给了那里的医 疗事业,从1913年建立丛林诊 所,直到与世长辞,他在非洲蛮 荒丛林中渡过了五十余年,非洲 人称他为“非洲之父”。 他一直被视作行动的人道主义的象征。他的“敬畏生命” 的思想闻名于世,爱因斯坦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 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1954年他获 诺贝尔和平奖金,但他将资金用来修建麻疯村。这里选录的是 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
核心:
重视尊重生 命的伦理
现已成档案 室和博物馆
非 洲 的 难 民
史 怀 哲 医 院 门 前
相关背景
二战后,尤其是冷战期间,美国与前苏联展开了激烈的军 备竞赛,给世界和平和整个人类带来了巨大威胁。1945年7 月16日,美国第一次核爆炸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又把原 子弹用于实战,轰炸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美国凭 借其核垄断地位及庞大的常规兵力,对苏联实行全面遏制的 战略。1949年8月29日,苏联也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从而打破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核垄断地位。接着双方又进行 研制威力更大的热核武器的竞赛。1952年10月31日,美国 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次年8月12日,苏联第一颗氢弹试验 成功。后来,英国、法国和中国先后试验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这对于打破美苏核垄断地位有着重大的意义。此后,美苏又 在核武器的实战化、高当量。小型化方面展开竞赛。据统 计,1945年至1985年,全世界总共进行了1570次核爆炸试 验。其中美国占805次,苏联占562次。
提示:因为这种“分别”容易引起有些人随意 破坏或者伤害一些生命,产生一些可恶的暴行。
理清思路
一(1-2)概括论证: 要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呼吁一) 1:提出论点及其理由 2:阐述观点 善,爱护并促进生命 恶,伤害并破坏生命 3(联系暴行)反对暴行、呼吁善良 (呼吁二) 二(3-7)具体论证 4(联系疾病)防治疫病、呼吁爱心 (呼吁三) 5-7(联系战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呼吁四)
2、《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的演讲内容, 哪些地方相同?
提示:两篇演讲词在主张种族平等与反对暴力方面是相同的。 1《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我的呼吁》主张种族平等。 2《我的呼吁》“呼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我有一个梦想》要 求黑人进行创造性的斗争,即不用暴力的斗争。 从标题看:“梦想”是针对美国黑人权益危机提出来的,比如当时 曾发生一个黑人妇女没有给白人让坐而被拘捕的事件;“呼吁”是 针对世界缺乏生命伦理提出来的,比如国家内部的暴行与国家之间 战争。两篇演讲词的语言都有明显的鼓动性。《我有一个梦想》题 目就有一种诗意和美感,对听众有较强的鼓动作用;《我的呼吁》 通过直接“呼吁”听众,亦有鼓动作用。 从语句看,《我有一个梦想》多用排比句,《我的呼吁》多用对比 句,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