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第二章)
4.第二章 佛教与民间信仰(观音信仰)
第二章佛教与民间信仰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佛教信仰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诸多神灵信仰中以佛、菩萨信仰为主,民间更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信仰传统。
一、菩萨信仰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等,即帮助众生觉悟之意。
它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类佛教尊神,是修持大乘六度,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宗教实践者,其职责是辅佐、帮助佛解救众生。
汉传佛教中,起初称文殊、普贤和观世音为“三大士”,后加地藏菩萨组成四大菩萨,此四者是菩萨中最为著名的。
而观世音菩萨最深入人心,千百年来深受中国民众的信奉和青睐。
(一)观音菩萨信仰1、观音菩萨的来历观世音,佛教菩萨名。
又译光世音、观自在。
唐代为避太宗李世民名讳,乃略称观音,故又有观音菩萨之称。
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
佛教称观世音为大慈大悲的菩萨,有多种化身,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观世音“观其音声”即时前往拯救。
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观世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认为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利益众生,能现三十三化身,救十二种大难,遇难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
因其解救众生于危难中,而成为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象征,被誉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因此他的地位颇高,是西方“三圣”之一,协助阿弥陀佛接引、教化众生。
在大乘佛教中把将来能够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称为“大士”,观音由此也被称为“观音大士”。
庙堂里,观世音一般放在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之后的大悲殿来供奉。
但是在民间,观世音的影响和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佛祖释迦牟尼。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千古至今,人人尊崇,家家敬仰,庙宇布四海,金身遍万家。
观音菩萨在佛经中并没有其具体而真实的身世,关于其来历自古众说纷纭。
中国佛教文化复习大纲
《中国佛教文化》教学大纲第一章印度佛学第一节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及死后百余年)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6),原名乔达摩·悉达多。
出生。
修苦行。
菩提树下成佛。
传法。
涅槃。
婆罗门教与沙门思潮。
原始佛教特点:以“无我”和“缘起”为理论基础;重人生的解脱;种族平等;“中道观”第二节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根本分裂:上座部(保守派)说“空”;与大众部(革新派)说“有”枝末分裂:十八部(或二十部)第三节大乘佛教(公元1世纪到十三世纪初)小乘与大乘区别:佛陀观、修行目标、方法、内容及理论学说大乘佛教三个阶段:1、龙树、提婆的中观学派(即空宗)(1-5世纪);2、无著、世亲瑜伽行派(即有宗)(5-6世纪);3、密教时期(7-12世纪)密教重性力说第二章佛教基本教义第一节四圣谛三宝:佛、法、僧四圣谛:苦、集、灭、道缘起说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业报轮回说三业:意业、口业、身业六道轮回: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实相涅槃(菩萨行)六度:布施、持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学:戒、定、慧第二节三法印三(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一切皆苦)、涅槃寂静第三章中国佛教第一节汉魏六朝佛教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汉代安世高的小乘禅学和支谶的大乘般若学三国时朱士行西行求法。
魏晋玄化的佛学:般若学“六家七宗”北方鸠摩罗什长安僧团,南方慧远东林僧团鸠摩罗什译经慧远的“三世报应论”与形尽神不灭说支遁道安僧肇《肇论》南北朝时北方佛教重禅观,重造像等实际活动;南方重佛理竺道生涅槃学与大顿悟说僧祐《出三藏记集》慧皎《高僧传》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五代后周周世宗四大译经师: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不空)第二节隋唐佛教隋唐大乘八大宗派:1、天台宗(最早):隋代,创始人智顗。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一、四谛说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
“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
四谛也称为“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
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因果,后者侧重与创造出世间因果。
1、苦谛把社会人生的本质断定为“苦”。
分为“四苦”和“八苦”。
“四苦”指生、老、病、死。
“八苦”是在生老病死外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
怨憎会,即不愿相见的敌对的人偏偏在一起;爱别离,即亲爱的人愿在一起又往往要分离;求不得,即物质生活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五阴盛,即“五蕴”,“蕴”是“集合”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是由五种生灭变化的元素(色、受、想、行、识)所组成。
人一旦有五蕴,就会生苦。
2、集谛指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内容相当丰富。
大体可以以“五蕴”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五蕴: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引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
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即自我存在的主管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引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想蕴——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受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行蕴——此为长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引起的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
通常情况下,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了贪欲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嗔恶心,但是也有觉得无关痛痒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意念或意识的活动。
凡夫众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的主体,就是识蕴藏。
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
佛教科学论——精选推荐
佛教科学论佛教科学论《佛教科学论》⽬录前⾔第⼀章认识佛教的伟⼤第⼀节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第⼆节不知佛法⽆权反对第三节佛教科学的奥秘第四节佛教是整个⼈类的宗教第五节只有佛法才能满⾜众⽣的⼼愿第六节信佛不是迷信第七节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第⼆章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第⼀节铁证般的历史事实第⼆节佛教真实不虚第三节神话还是奥妙第四节超越您的经验第五节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主义第六节佛教是⼈类最⾼⽂化的产物第七节维护信教⾃由第⼋节以⼴阔的⼼胸来拥抱世界第三章轮回与因果第⼀节⼈死并⾮如灯灭第⼆节⿁神等⽣命的存在第三节克隆绵⽺与⽣命的产⽣第四节前⽣与后世第五节转世灵童第六节奇异的业⼒第七节因果规律第⼋节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第四章科学的缺陷与弊端第⼀节科学的谬误与⽆知第⼆节⽣物进化论与⽣命流转第三节世界上最⼤的谜是什么第四节佛陀为什么不⼴宣说科学的内容第五节科学并未给⼈类带来真正的幸福第六节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第七节使⼈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第⼋节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五章科学家与佛陀智慧的⽐较第⼀节伏藏品之谜第⼆节授记与预⾔、预测第三节地球与四洲第四节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第五节有史以来最伟⼤的⼈第六章到深⼭中去探宝第⼀节⼈应有⾼尚的道德理想第⼆节学佛是对⾃⾝有利的事情第三节帝王将相亦学佛第四节佛法是座宝⼭第五节怎样学佛第六节⽓功⼈⼠理所当然应学佛第七章出家修⾏第⼀节出家⼈对社会的贡献第⼆节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第三节出家以报⽗母恩第四节追随先贤的⾜迹第五节即⽣成就的简单法门结尾五浊黄念祖⽼居⼠著作节选中国史书中的轮回证据您有失眠症吗?“事实上,在做梦的时候,如果觉知或注意⼒集中在咽喉,會使梦境更清晰。
反之,如果将觉知集中在⼼脏那⾥,则會使睡眠更深沈。
所以我们都有⾃备的安眠药。
”如来⽇轮已没,法近中夜{末法时期}。
最后觉车{回到真如法性的故乡}将开,唯⼀智船{渡到清凉解脱的彼岸}快去。
六道游⼦,若不急寻搭乘,待夜雾渐浓{五浊恶业深误众⽣},不见车船,便成蹉跎。
古老的佛教宇宙观与近代科学
第二章第五节古老的佛教宇宙观与近代科学世界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佛教是这三大宗教其中的一大宗教。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附录“科学与宗教”这一章中,先对什么是科学进行定义,认为“科学就是经过长期的努力,以系统的思想将可感知现象尽可能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设法通过概念化对客观存在进行后验重建”。
概念符合客观规律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不科学的,科学就是符合客观规律。
但爱因斯坦认为;“要对宗教进行定义,即便能找到适合某一时刻的满意答案,我仍然坚信,要将所有人在此类问题上的见解统一起来是绝无可能的”。
爱因斯坦认为;“受宗教启发者己最大限度地将自己从私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致力于超越价值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之中……。
否则,佛陀和斯宾诸诺莎就不可能被视为宗教人物”。
“宗教是人类长期努力的结果,它让人们清楚而完整地认识这些价值和目标,并经常强化其概念,扩大其影响。
如果人们据此定义来设想宗教与科学。
那么这两者之间就不可能发生冲突。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二;其一,科学能够断定是什么,但对应该是什么却无能为力。
不同的价值判断在其领域之外都是必然的。
其二,宗教只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
它无法客观地揭示事实间的联系。
所以,以往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必然归因于对上述情形的误解”“如果信奉宗教者坚信《圣经》中所有论述都绝对正确。
那么宗教与科学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冲突。
这就意味着宗教将干预某些科学领域。
比如,宗教裁判所与伽利略和达尔文学说之间的斗争就属此类。
另一方面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常常试图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就价值和目标作出与宗教思想完全对立的判断,至使他们与宗教形成对立之势,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其价值判断上的错误”。
“宗教与科学之间,不可能存在合理的冲突,这是基于人类发展历史得出的结论。
”“即便能对宗教和科学领域进行划分,其实二者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依然存在。
宗教能够决定目标,科学只能由渴求真理和知识的人创造出来;科学的手段能促成宗教目标的实现,而创造科学的激情源于宗教领域。
第二章 释氏辅教传说
三、地狱传说
1、对地狱的理解
“地狱”原是有情在六道(天、人、阿修罗、 畜生、地狱、饿鬼)轮回中的一种状态。 但是在我国,它成为灵魂受惩罚的场所。
“释教备极幽远,故行恶则有地狱长苦,修 善则有天堂永乐。” ——三国康僧会语
2、地狱故事情节基本模式
(1)暂时入冥,进入故事情节。 (2)经过“冥判”,说明因果业报。 (3)巡游地狱,见识各种酷刑。 (4)复活还魂,回到阳间。 (5)说明故事原委或后果,告诫他人。
3、宝卷
(1)宝卷简称“卷”,它流行于宋元 时期,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 变而来的一种说唱文学。
迄今所知最早的一部宝卷《香山宝卷》, 又名《观世音菩萨本行经》,由北宋杭州 上天竺寺普明禅师于崇宁二年(1103)撰 写完成。
(2)宝卷的内容
讲解佛经,如讲解《金刚经》的《销释金刚科 仪》,讲解《药师本愿经》的《药师本愿功德 宝卷》。
《高王观世音经》又称《小观音经》,主要内容是 赞颂观音功德利益和名号,仅600余字。一般归 入“伪经”之列。
4、关于观音的传说故事
据《魏书》记载,北齐士人卢景裕参与 西魏和北齐的征战,失败被俘,他“好 释氏,通其大义……系晋阳狱,至心诵 经、枷锁自脱。是时又有人负罪当死, 梦沙门教诵经,觉时如所梦,默诵千遍, 临刑刀折,王者以闻,赦之。此经遂行 于世,号《高王观世音》”。
恶鬼、枷锁、怨贼。 “离三毒”:贪、嗔、痴。 “满二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3)化身示现 观世音施设方便,以三十三个化身为众生 说法。显示了观音的大慈大悲的救济能量。
2、观音灵验故事集
刘宋傅亮:《光世音应验记》 刘宋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 南齐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
三部书辑录观音灵验故事86个,都是表现信仰观音 得到救济的。据统计,全部故事中,以僧侣为主人 公的二十八个,其它都是以平人为主人公的。就是 说,沉沦在社会下层的一般百姓与社会上层的显贵 们被等列,成了故事的主人公,成了被救济的对象。
佛教与中国文化教学大纲
《佛教与中国文化》教学大纲学分:2 学时:32制定者:夏如兵审核者:一、课程的性质《佛教与中国文化》是面向全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佛教在中国流传、发展了两千年,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并已深深渗透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佛教与中国文化》课程在批判地介绍佛教的基本观点和中国佛教历史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历史实际出发,力求客观、系统地讲授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民俗等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
这将有助于批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佛教及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了解,帮助大家正确认识佛教的本来面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更完整、清晰、深入的理解,激发大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课程内容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趣味性、启发性,关注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分析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采取课堂讨论、双向交流的方式,以活跃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课时安排:讲授,26学时;讨论,4学时;考试,2学时。
引论——如何正确认识佛教(2学时)第一章佛教在印度的形成与演变(2学时)第一节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佛教的创立第三节佛陀的面貌第四节佛教的基本教义第五节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第二章佛教的基本教义(4学时)第一节四谛第二节缘起论第三章中国佛教(8学时)第一节白马驮经——佛教初传中国第二节佛典传译第三节西行求法第四节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第五节中国佛教的特点第六节宗派佛教第七节禅宗第八节僧人生活与修行第四章佛教与中国文学(4学时)第一节佛教经典的文学性第二节佛教为中国文学提供素材和思想内容第三节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前进、律体诗的产生和诗歌的发展第四节禅与中国诗歌第五节佛教与中国俗文学第六节佛教对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第七节佛教与中国语言文字第八节佛教对近现代文学的影响第五章佛教与中国艺术(4学时)第一节佛教与中国建筑第二节佛教与中国雕塑第三节佛教与中国绘画第四节佛教与中国书法第五节佛教与中国音乐第七章佛教与中国民俗(2学时)第一节本土民俗对佛教规仪的影响第二节佛教拓展了中国民俗第三节佛祖信仰与民间节日第四节佛教与饮食文化第八章佛教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2学时)第一节佛教对古代天文学的贡献第二节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中医的发展第三节佛教与农业科技第四节佛教对其他科技的影响第九章佛教与旅游(2学时)第一节寺院建筑与布置第二节僧侣生活与修行第三节佛教旅游名胜。
佛教中的动物寓意
第二章常见动物的佛教寓意1.大慈力:大象/582.吉祥的动物:鹿/603.威猛之王:狮/624.嗔怒烦恼:老虎/645.悟道根机:马/666.高贵威仪:牛/687.妄心杂念:猕猴/708.佛法宏音:法螺/72第三章佛教中的神奇动物1.互为天敌的杂交兽:三胜兽/762.蛇崇拜:龙/783.神鸟之王:大鹏金翅鸟/824.韧性的力量:摩羯/845.吞掉己身的怪兽:饕餮/86第四章神明的坐骑1.五方佛的坐骑:密教“五部座”之狮子座/902.五方佛的坐骑:密教“五部座”之象座/923.五方佛的坐骑:密教“五部座”之马座/944.五方佛的坐骑:密教“五部座”之孔雀座/965.五方佛的坐骑:密教“五部座”之金翅鸟座/986.普传一切纯善妙义:骑六牙象的普贤菩萨/1007.掌管智慧:骑狮的文殊菩萨/1028.主施福德:骑三眼骡的吉祥天母/1049.惩恶的阴间王:骑青蓝忿怒水牛的外修阎罗/10610.掌司财富:骑白狮子的财宝天王/10811.赐予财富与长寿的“藏地关公”:骑白马的格萨尔王/11012.驱除魔障:骑白狮子的白哈尔/11213.智慧之神:骑白鹅的大梵天/11414.多才多艺:骑大雁的辩才天女/11615.统率诸天:骑宝象的帝释天/11816.骁勇的“战神”:骑猫头鹰的姊妹护法/12017.消除苦难:骑水牛的大威德金刚/12218.隐身大神通:骑野猪的摩利支天/12419.主掌雨水:骑龟的水天/126第五章以动物命名的神明1.消魔除障:马头明王/1302.梵语文学的先驱者:马鸣菩萨/1323.密教重要的观想对象:金刚亥母/1344.成就一切善事:象头财神/1365.消灾祈雨:孔雀明王/1386.千部论主:龙树菩萨/140第六章手执动物的神明1.赐福德,守坟冢:手中执羊的大黑天/1442.赐予无尽珍宝:手拿吐宝鼠的多闻天王/1463.大力加持:手持象皮的胜乐金刚/148。
佛教两大定律
佛教两大定律 周叔迦 第一章 因果循环律 佛教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因果循环律。
但是其他的哲学及宗教也谈因果,只是他们所谈的,但说因果而不循环。
所以他们所说的因果,只是片段的,而不能圆满究竟。
我们日见的一切事物,可以说具足三种定律。
第一:没有无因而生果的。
第二:没有有果而无因的。
第三:没有果不成因而再生果的。
譬如一颗树开花,花结成果,果一定可以再长成树,树又开花,如此循环无穷。
又如科学上热能生动,动能生电, 电又可以生热,热还生动,如此也是转变相生,无穷止的。
所以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生果,果还成因,因又 生果,如此循环。
佛教所说的因果是什么东西的因果呢 ? 儒教谈因果是为善受福,为恶受祸。
所以《易经》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道教谈因果是祸福相倚,所以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佛教所谈的固然也是善恶的因果, 但是这不是佛教根本的意义。
佛教主要的因果循环律,是对于心理说的。
佛教总分显、密二派:显教从理人手,密 教从事人手。
从理人手的主张 “心理万能 ”心“遍一切 ”,可以说是唯心的。
从事人手的,主张 “离事无心 ”“事即是心 ”, 可以说是唯物的。
所以显教说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
但是心理的个体,当然是无从测知的。
事业即是心理的表现。
所以佛教所谈的,最注意在事业的因果。
在平常人以为事业做了后,不过在历史上有一个痕迹而已,那事业的本体 是等于虚空而不可得的了。
俗话说: “作完算完。
”不仅身体的作为是作了算了,那口中所说的也说完便算没有了。
心里所想的更不成问题,只是等于风或影而已。
佛教不然,他说身所作的、口所说的、心所想的,都是心理的表现, 虽然表现的状况不一样,同是一种事业,事业即是能力的别名。
心理既然是因果循环,这事业的功能当然是不灭的 了。
不过事业的成就必须种种条件完备。
譬如走路,必须有立场、有腿,有路、有知识、有运动方能走,缺任何一 件便一步也不能走。
佛教哲学
五. 思考
谈谈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 八识包括那些内容? 谈谈华严宗的"四法界"? 谈谈禅宗对于佛教的变革.
�
2.从哲学上常讲的" ""实 2.从哲学上常讲的"名""实"关系来说明 从哲学上常讲的 万物的"不真" 万物的"不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 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 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五. 物不迁论
1. 即动以求静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 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 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 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 不从昔以至今.
二. 因果学说
1. 明报应论
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 吉凶悔吝,唯此之动. 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 此乃必然之数. 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 岂有幽司?
2. 三报论
一曰现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 二曰生报.生报者,来生便受. 三日后报.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 (《三报论》)
一. 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1. 佛学的传入
据中国文献记载,佛教于公元一 世纪时传入中国,相传公元67年 (东汉明帝永平10年),开始有 汉译本佛经的出现.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人们对 佛教教义的了解也只是把它看成 与中国黄老方术思想差不多的东 西.他们认为老子讲"无为", "去欲",佛教也讲"清净无 为","息心去欲". 或者把佛看做与中国当时流传的 神仙差不多.例如佛"身长一丈 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 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袁宏
常断中道
经中常说“一切行无常”,佛陀将其作为四法本之一。[60]此“一切行”之“行”,原为造作之意,此处为迁流变化之意。“一切行”即包括行蕴在内的一切有为法,经中又说为“一切”、“一切法”[61]、“一切有”[62],皆指有情的五蕴身心及其种种活动。如《杂·三一九经》中佛说“一切”:
外道常考察世界是常、非常、常非常还是非常非非常。佛陀则依其智慧,考察到有情若于五蕴身心生起无常决定见则能导,佛陀认为这些个问题不仅没有意义反而增加苦闷、热恼,如南传《中部》:
婆蹉,‘世界是常住也’,此乃见之谬误、见之稠林、见之险道、见之歪曲、见之动转、见之结缚,伴苦、伴恼害、伴愁闷、伴热恼,不为厌离、不为离欲、不为灭尽、不为寂止、不为通智、不为正觉、不为涅槃转起之。婆磋,‘世界是非常住也’……‘世界是有边也’…… ‘世界是无边也’……‘其命[与]其身同’……‘其命[异]身异也’……‘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如来死后非有亦非无’,此乃见之谬误、见之稠林、见之险道、见之歪曲、见之动转、见之结缚也,伴苦、伴恼害、伴愁闷、伴热恼,不为厌离、不为离欲、不为灭尽、不为寂止、不为通智、不为正觉、不为涅槃转起之。[70]
诸力及佛力中,无常力最胜。佛陀涅槃前最后所说即如来出世亦如昙花一现,“一切万物无常存者”。[66]现在佛如此,过去及将来佛亦如此。《增?听法品?第五经》中佛陀甚至说“若欲礼佛者,及诸最胜者,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67]
(二)佛不记世界常无常
世界,巴利语为loka-dhatu,汉语中有时略称为界。loka是指可毁坏的有情五蕴身心,即前面所说的世间,或说为五受阴世间、有情世间。loka-dhatu则指五蕴身心所依住的外在处所,小如乡村小镇,中如山河大地,大如日月星系等。可见“世界”与“世间”虽然有关联性,却是含义不同的两个词。
第二章「中有」是否存在之諍論
部派佛教「中陰身」之觀釋慧悟一、言前二、「中陰身」的概念三、「中陰身」的存在不存在的議題折論(一)無「中陰身」之論證(二)有「中陰身」之論證四、以諸法的轉移,看業力流轉與主體輪回(一)「中陰身與補特補特伽羅的解釋(二)補特伽與十二緣建構輪回機制(三)「中陰身」與業力的問題五、結論一、言前生命在死後的存在狀態,其實是自從有人類以來,就不斷受到關注的問題,各種文化傳統,乃至不同宗教、哲學,都有各自的理解。
而佛教所觀察到的死後存在現象,究竟如何呢?這正是本章所要探究的重點。
因此,佛教用來說明死後存在狀態的「中有身」,在佛教內部引起了有無的論諍,而「中有」是否存在的主張,又和部派的宗義思想有密切的關係,甚至有為了配合宗義思想而改變「中有」定義的發展。
可見,「中有」的有無,乃至「中有」的內涵定義,都受到宗義思想的制約。
面對這樣的事實,使我們不得不考慮到。
印度佛教的流傳,是從佛陀時代的「根本佛教」,到「原始佛教」,經「部派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教」乃至「秘密大乘佛教」的。
而「部派佛教」,正處於「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仲介點,在佛教的發展史上,佔有關鍵性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
佛法的特質,在於「緣起法」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生死流轉(有為法);到「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寂靜涅槃(無為法)。
有為法,是生滅、有所造作的緣起法;無為法是緣起甚深難見,離一切戲論的涅槃寂滅。
有情若能徹悟緣起必能到達解脫之道。
不過要到達解脫之道就要依著八正道,因此,佛教的實踐性,即依緣起教法,以八正道為準則,從生死輪迴之此岸,到達解脫涅槃之彼岸。
佛法的特質及佛教的實踐性,佛教學派之所以急遽分化,最主要的原因,即是要解決業力相續、生命輪迴的問題。
有情是五蘊和合色心相依不離的,那麼在「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教說下,如何安立有情的業力相續、生命輪迴呢?佛教經過多次的分化,最初因對佛陀的教義、戒律的理解不同而分裂為上座、大眾兩部。
佛教文化概述-李熙灿-第2章 佛法的基本思想
2.5 涅磐时
① 说极圆教
声闻乘 缘觉乘 菩萨乘
最后7年,佛将入灭,故不讲权宜之 法,只说绝对真实之法,开权显实, 汇三乘归于一佛乘,其说极圆融
② 代表经典 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佛遗教经 等
本章总结
佛法
华严时 阿含时 方等时 般若时 涅槃时
② 代表经典 维摩诘经、楞严经、解深密经、圆觉经 等
2.4 般若时
① 般若,解脱生死之大智慧。佛22年讲般若,结 为600卷 大般若经 ② 主旨:此前佛说各种道理与法门,恐凡夫落入 其中。故般若经不断否定,不立一法。当一切现象, 及我法二执,均荡除尽净时,自性即现前,此名般 若。简言之,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③ 代表经典: 金刚经、心经 等
集谛:人的烦恼(迷惑)积集,是产 生苦谛的根源
灭谛:灭尽诸苦之因(烦恼、迷惑), 即得解脱
道谛 :灭苦获得解脱之方法
2.2 阿含时
④ 缘起论
缘起性空 :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绝对独存 性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条件具足) 所生起,称缘起;因缘和合生起之假有, 其性本空,称性空
性空缘起:因为性空,所以缘起
2.2 阿含时
三世因果循环链条
⑧ 十二因缘
1无明 缘 2 行 缘 3识 缘 4名色 缘 5 六入 缘 6 触 缘 7受 缘 8 爱 缘 9 取 缘 10 有 缘 11 生 缘 12老死
2.2 阿含时
归向 投靠
⑨解脱道
佛弟子皈依之对象:三宝 修学之纲领:三学 修学之路径:三十七道品
修学之果位:四圣果
2.2 阿含时
① 阿含,意为法归、 无比法、传等。因佛于 鹿野苑说,又名鹿野苑时,历12年。包括 增 一阿含经、 长阿含经、 中阿含经、 杂阿含 经,盛行于东南亚 ② 主要宗旨
第二章 佛教基本教义
第二章佛教基本教义、常用经典、成语和典故第一节基本教义和常用经典一、基本教义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他死后一二百年佛教教团发生分裂,形成以大众部和上座部为代表的众多部派为止,在佛教史上称为原始佛教。
根据原始佛教的经典《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以及因果报应的理论。
(一)四谛、八正道"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为何具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
1、苦谛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
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2、集谛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
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
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
佛教在有的场合为了强调无知是造成各种苦恼的最根本的原因,便把"无明"置于首位。
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不灭的思想。
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六道")之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
第二章-第三节佛教的中国化.复习课程
世俗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依于善恶二业而显现出来 的,依业而生,依业流转,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 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会在新 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身、语、意业,招致新的果 报,故使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 、阿修罗道、畜生、恶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 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
[对爱念生舍取之实际行动,如杀生、偷盗、邪淫,或妄语、 恶口]⑩有[善恶业的存在] ⑾生 ⑿老死 无明为缘引起行;行为缘引起识
5
十二因缘
6
十二因缘是说明人生苦难的原因以及从轮 回中解脱出来的途径。
中心是世界是苦的,主张前世因果,概括 为因、果。
“前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 今世造因,来世受果。
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 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佛教中要人“修行”,脱 离六道轮回,从而离苦得乐。
15
③灭谛----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 根源,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灭”、“灭度”、“寂灭”、“圆寂” 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 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在此境界,贪、嗔、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我亦 已灭尽,达到寂静、安稳和常在
16
④道谛----指超脱苦海的方法
“八正道”是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途径: 1、正见。正确的见解,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2、正思维。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3、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凡一
9
大足六道轮回
第三圈: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 生、老、病、死诸般痛苦
第四圈:许多皮囊裹着一些生命体呈逆时针 走向。其尾部表示前生,头部表示来世,死 此生彼,生生相连如流水相续不断。宣扬人 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
佛教规章制度
佛教规章制度【篇一: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1993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议通过)前言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
寺院须保持清净庄严,树立纯正的道风学风,正常开展法务活动,运用其多方面职能,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以利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为加强寺院管理,维护寺院的合法权益,保证佛教活动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遵照佛教的教制教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管理体制与寺院组织第一条寺院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下,由僧人自己管理;在教内,寺院受佛教协会的领导。
第二条重点寺院,须按十方丛林制度建立和健全僧团组织。
第三条寺院住持,须根据选贤任能原则,由当地或上级佛教协会主持,经本寺两序大众民主协商推举礼请之;凡全国重点寺院,同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住持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年老体弱不能主持寺务、领众熏修者,亦可创造条件提前退居。
除特殊情况外,住持一般不宜兼任。
住持在任期内如道风严重不正或有重大失职,经上一级佛教协会核实后予以免职;免除全国重点寺院住持职务,须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
任免寺院住持,均须报相应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住持退位后,寺院应按传统办法,妥善安置照料。
僧团序职如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等班首,列职如监院、知客、维那、僧值等执事,由住持按照丛林请职制度和协商原则,定期任命、晋升序职人员,任免列职人员。
住持、班首、执事人选的条件是:爱国守法,具足正信,勤修三学,戒行清净,作风正派,有一定的佛学水平和组织办事能力。
担任住持、班首,戒腊须十夏以上;担任主要执事,戒腊须三夏以上。
住持对外代表本寺,对内综理寺务。
班首、执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扬六和精神,实行民主集中,管理寺院各方面工作。
凡重大问题(包括撤免错误严重或极不称职的班首、执事职务),由住持召集班首和主要执事及有关负责人员举行寺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史第一章、佛教常识一、佛,又名“佛陀”、“浮屠”,意为“觉行都圆满者”,又称“两足尊”。
二、三身佛(“身”为体貌,又有聚积之意,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的佛体)三身佛左尊中尊右尊报身佛(智法聚)法身佛(理法聚)化身佛(功德法聚)卢舍那佛三、三世佛1、横三世(空间)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方位东方中西方掌管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婆娑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特征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捏药丸或托药罐、宝塔、药锤禅定、托钵手托灯台或莲台,表示接引众生2、竖三世(时间)佛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时间过去世现世未来世特征身上挂好多彩灯禅定、托钵不坐禅定、不入涅槃,候补佛,居兜率天宫,56亿7千万年后接班四、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即佛有五方智慧,由五方佛掌管,修满五种智慧即可成佛。
佛教文殊菩萨有“五佛宝冠”的佩饰)北方不空成就佛(成所作智)西方阿弥陀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妙观察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平等性智或无差别智)五、罗汉1、迦叶:亦即摩诃迦叶,摩诃为“大”的意思,年龄较大,能够“灭尽定”,为禅宗二祖。
法场在云南大理鸡足山。
和其相关的故事:拈花微笑。
2、阿难:佛陀侄子,以“多闻”见长。
水陆道场,“面然大士”3、目犍连:民间称目连,以神通见长,传说目连救母。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神通第一”的称号。
他是佛教史上第一个为了传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
“盂兰盆会”六、菩萨1、西方三圣:大势至、阿弥陀佛、观世音(1)观音(道场:普陀山,藏传佛教认为观世音的道场在布达拉宫)特征:①头戴宝冠,宝冠上有一个其老师阿弥陀佛的佛像;②玉净瓶和杨柳枝;③坐骑为金毛吼(或朝天吼);④道场为浙江普陀山,有“大悲”称号,掌管“莲花世界”(2)大势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显示为代表神通力、现忿怒相的金刚手菩萨)特征:①头戴宝冠,冠上有其老师观世音的宝瓶;②手持法器:一朵金莲;(3)阿弥陀佛:灯台或莲台,多为站相。
佛教寺院规章制度范本
佛教寺院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佛教寺院的正常秩序,保障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寺院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宗教事物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寺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寺院内的一切僧众、职工和信众。
第三条本寺院以爱国爱教为根本宗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履行佛教事业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章寺院管理第四条寺院住持为本寺院的最高领导人,负责寺院的全面工作。
住持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佛学修养和管理能力。
第五条寺院设民主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成员由住持、监院、财务负责人、僧众代表和信众代表组成。
管委会负责寺院的日常管理工作,执行住持的决策,并向住持报告工作。
第六条寺院应建立健全财务、人事、图书、资产管理等制度,确保寺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第七条寺院财产为公有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
寺院财产主要用于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寺院的维修、建设。
第八条寺院应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寺院内的财产安全、人员安全和生活安全。
第三章佛教活动第九条寺院对外开放,欢迎信众前来礼佛、修行、参加佛教活动。
寺院应保持庄严、清净、和谐的氛围,禁止一切有碍佛教形象的活动。
第十条寺院定期举行法会、佛事活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法会活动应严格按照佛教仪轨进行,住持和僧众应认真履行职责。
第十一条寺院应重视僧众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僧众的佛学水平和文化素养。
寺院可设立佛学院、培训班等,培养佛教人才。
第四章信众管理第十二条寺院应热情接待信众,为信众提供方便,解答信众的疑问。
寺院可设立信众团体,组织信众开展各类佛教活动。
第十三条信众应遵守寺院的规章制度,尊重佛教仪轨,维护寺院的庄严和清净。
信众在寺院内不得从事一切有碍佛教形象的活动。
第十四条信众可捐赠财物,支持寺院的发展。
寺院应公开捐赠收支情况,接受信众的监督。
第五章罚则第十五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瑜伽行派的理论论述过于繁琐( 瑜伽行派的理论论述过于繁琐(尤其因明 ),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除唯识宗外( 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学 ), 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 除唯识宗外 ( 玄 奘法师创立),远不如大乘空宗. ),远不如大乘空宗 奘法师创立),远不如大乘空宗.
《中论》曰诸法实相即是涅槃. 中论》曰诸法实相即是涅槃. 后来禅宗的佛法在世间. 后来禅宗的佛法在世间. 青青翠竹皆是涅槃. 青青翠竹皆是涅槃.
(二)瑜伽行派(有宗) 瑜伽行派(有宗) 瑜伽行派的创立者据说是弥勒,而最著名者 瑜伽行派的创立者据说是弥勒, 则是无著和世亲(同胞兄弟) 则是无著和世亲(同胞兄弟)瑜伽行派的主要 理论有 万法唯识论 五位百法论 宇宙三 性论 五姓分别论等
2
两种真理,即胜义谛和世俗谛, 二谛论 两种真理,即胜义谛和世俗谛, 前者为绝对真理,后者为假设的真理. 前者为绝对真理,后者为假设的真理.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不中道 中观派以中道观察世界. 中观派以中道观察世界.中道就是不偏不 不落两边. 倚,不落两边.两个极端的中间道路或观 点方法. 点方法. 八不即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不来亦不去.
即自己思考而觉悟的人, 2 独觉种姓 即自己思考而觉悟的人 , 可 修得辟支弗(独觉) 修得辟支弗(独觉)果. 3 如来种姓 具有证佛果的无漏种子, 可 具有证佛果的无漏种子 , 修成佛. 修成佛. 可修成罗汉. 辟支弗, 4 不定种姓 可修成罗汉 . 辟支弗 , 也可 修成菩萨. 修成菩萨. 无性有情.只有有漏种子, 5 无性有情.只有有漏种子,受业报轮回 的束缚.即使苦心修持,也不能修成正果. 的束缚.即使苦心修持,也不能修成正果.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章 佛教在印度的演化 部派(小乘) 第一节 部派(小乘)佛教时期 部派佛教时期(约前370---公元1世纪中叶) 部派佛教时期(约前370---公元1世纪中叶) 370---公元
一.
佛教的结集和分裂. 佛教的结集和分裂.
结集就是集体会诵经典. 结集就是集体会诵经典.相传历史上举行 过四次结集. 过四次结集. 第一次 据说是佛灭那年在王舍城举行的 500比丘参加 迦叶主持,阿难诵经, 比丘参加. 有500比丘参加. 迦叶主持,阿难诵经,优 波离诵律 贝叶经用铁笔 贝多罗树叶上刻写而成 铁笔在 贝叶经用铁笔在贝多罗树叶上刻写而成
上座部在戒律和教义上较为恪守原始佛 教传统.主张心性本净,(性善论)后为客 教传统.主张心性本 尘所染, 尘所染,以扫除客尘恢复心性本净为修行 之要. 之要. 有精致的禅定学说. 有精致的禅定学说.
认为心性只是未来可能清净( 大众部的学说 认为心性只是未来可能清净(性恶 论),一净不再退回污染,人人皆可解脱. ),一净不再退回污染,人人皆可解脱. 一净不再退回污染
自我的认识) 自我的认识)
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统摄前三智, 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统摄前三智,圆满
绝对,永恒地把握万有的智慧) 绝对,永恒地把握万有的智慧)
2 五位百法说 世界上森罗万象的事物称为法. 世界上森罗万象的事物称为法.五位百法 心法( 精神现象) 种即八识, 即 : 心法 ( 精神现象 )8 种即八识 , 心所法 心的附属现象或作用)51种 色法( (心的附属现象或作用)51种, 色法(物质 现象)11种五根五尘加法处所摄色 种五根五尘加法处所摄色, 现象)11种五根五尘加法处所摄色, 心不 相应法( 非精神非物质现象)24种 相应法 ( 非精神非物质现象 )24 种 . 无为 不生不灭的超世间现象) 法(不生不灭的超世间现象)6种.
4
五姓分别论
大乘佛教争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佛性问题. 大乘佛教争论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佛性问题.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 1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 有些人根器钝,即使勤修苦练也不能成佛. 2 有些人根器钝,即使勤修苦练也不能成佛.
瑜伽行派主张后一种观点.提出五种姓说. 瑜伽行派主张后一种观点.提出五种姓说. 一切众生可分为五类. 一切众生可分为五类.这五种姓由于各自 所具有的无漏种子和有漏种子的不同, 所具有的无漏种子和有漏种子的不同,所 得结果也不同. 得结果也不同. 通过听闻言教而觉悟的人. 1声闻种姓 通过听闻言教而觉悟的人.可 修得阿罗汉果. 修得阿罗汉果.
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 2 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代表人 物无著,世亲, 的理论, 物无著,世亲,创立了 万法唯识 的理论, 形成瑜伽行派. 形成瑜伽行派.
后期大乘,约六世纪至七世纪, 3 后期大乘,约六世纪至七世纪,大乘逐 渐衰落,密教逐渐兴起. 渐衰落,密教逐渐兴起.
(一)中观学派(空宗) 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主要理论是空论,以此为中心, 中观学派主要理论是空论,以此为中心,提出 了二谛 八不中道 实相涅槃等 空不是空无,不存在, 1 空论 空不是空无,不存在,而是指万物的 虚幻不实《中论》 众因缘生法, 虚幻不实《中论》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意指万物没有质 的规定性,和独立的实体. 的规定性,和独立的实体
八不中道是空的展开. 八不中道是空的展开.破除二元对立 思维. 思维. 中观派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不同, 中道与儒家的中庸不同 中观派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不同,前 者讲本体论.后者讲方法论. 者讲本体论.后者讲方法论.
对联 不住此岸 不住彼岸 不住中流 问君 何处安身 无过去心 无现在心 无未来心 还汝 本来面目
佛灭后100年左右举行的. 100年左右举行的 第二次 佛灭后100年左右举行的.地点在吠舍 700比丘参加 目的是整顿戒律. 比丘参加, 离,有700比丘参加,目的是整顿戒律. 公元前242年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 242年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 第三次 公元前242年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 在华氏城举行.1000比丘参加 以国师目犍连子 比丘参加, 在华氏城举行.1000比丘参加,以国师目犍连子 帝须为首.主要目的整理三藏,清除掺杂进佛教 帝须为首.主要目的整理三藏, 的其他教义. 目犍连子帝须编篡了一部《 论事》 的其他教义 . 目犍连子帝须编篡了一部 《 论事 》 记录了这次结集的主要内容
小乘修三学( 小乘修三学(戒.定慧)八正道. 定慧)八正道. 大乘则兼修六波罗密(六度) 大乘则兼修六波罗密(六度)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二 大乘佛教的学说
大乘经历了三个时期: 大乘经历了三个时期: 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代表人物龙树, 1 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代表人物龙树, 提婆, 的理论,形成中观学派. 提婆,创立了 假有性空 的理论,形成中观学派.
中观派从空出发, 4 实相涅槃说 中观派从空出发,消弥了现 实世界与彼岸世界(涅槃)的界限. 实世界与彼岸世界(涅槃)的界限.涅槃与世间 原是一纸表里,无有差别.如果消除了无明, 原是一纸表里,无有差别.如果消除了无明, 否定了世界的实有,也就进入涅槃境界. 否定了世界的实有,也就进入涅槃境界.不用 脱离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 脱离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
结果,由佛教上座比丘为中心而形成一派, 结果,由佛教上座比丘为中心而形成一派, 故名上座部,其余是大众部(南说). 故名上座部,其余是大众部(南说). 反对“大天”五事说形成上座部, 反对“大天”五事说形成上座部,赞同者 形成大众部(北说). ).北传佛教也称部派佛 形成大众部(北说).北传佛教也称部派佛 教为小乘佛教. 教为小乘佛教.
1 万法唯识论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万象都是由人的主观精 所变现的. 神(识)所变现的. 人有八识: 人有八识: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 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 阿赖耶识是前提,种子,潜在力, 阿赖耶识是前提,种子,潜在力,主宰和维持者
兄弟八个一个痴8, 只有一个最灵利6. 兄弟八个一个痴8, 只有一个最灵利6. 五个门口做买卖12345, 五个门口做买卖12345, 一个来回传消息 7. 六尘(六境) 六识 六根 六尘(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十八界
实践方面的区别: 实践方面的区别: 小乘主张修持阿罗汉果, 求得自我解脱, 小乘主张修持阿罗汉果 , 求得自我解脱 , 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 大乘主张行菩萨道兼善天下, 普度众生, 大乘主张行菩萨道兼善天下 , 普度众生 , 最终成佛. 最终成佛. 目标不同,修行内容方法也异. 目标不同,修行内容方法也异.
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四对矛盾, 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四对矛盾, 不能只否定其一,必须同时否定. 不能只否定其一,必须同时否定.例 万物不生” 万物不灭” 如“万物不生”或“万物不灭”就 落入了边见 只有“万物不生亦不灭” 边见. 落入了边见.只有“万物不生亦不灭” 才不落两边,是正确的中道. 才不落两边,是正确的中道. 注意不是万物“亦生亦灭” 注意不是万物“亦生亦灭”
第二节 大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时期,大约公元一世纪中叶至公元 大乘佛教时期,大约公元一世纪中叶至公元 七世纪.大乘佛教是从部派佛教特别是从大 七世纪 大乘佛教是从部派佛教特别是从大 众部演化而来. 众部演化而来
一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为车辆的意思,大乘即大车辆, “ 乘 ” 为车辆的意思 , 大乘即大车辆 , 普渡 众生自度度他,大白牛车. 小乘即小车辆, 众生自度度他 , 大白牛车 . 小乘即小车辆 , 鹿 羊车, 车.羊车,只能自度 教义上区别: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 教义上区别: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 大乘 我法皆空” 主张 “我法皆空”
3
宇宙三性论
从存在或有的方面分析宇宙万物的性质,有三种: 从存在或有的方面分析宇宙万物的性质,有三种: 遍计所执性(妄有性),依他起性(假有性), ),依他起性 ),圆成 遍计所执性(妄有性),依他起性(假有性),圆成 实性(实有性) 圆成实性即真如佛性. 实性(实有性) 圆成实性即真如佛性. 从非存在或无的方面分析,宇宙万物为三无性: 从非存在或无的方面分析,宇宙万物为三无性: 相无性,(万物无实体,无属性),生无性,( ,(万物无实体 ),生无性,(无生灭 相无性,(万物无实体,无属性),生无性,(无生灭 之性,如幻象,似有非有),胜义无性,( ),胜义无性,(远离妄执 之性,如幻象,似有非有),胜义无性,(远离妄执 的我和一切事物,空寂无相,一切清净). 的我和一切事物,空寂无相,一切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