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胸痛三联症”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胸痛三联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53胸痛作为急诊科和心脏内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具有起病急骤、发病凶险、症状表现单一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尽早明确胸痛的具体病因,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出现,降低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不断提高的医疗水平和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各种影像学设备及技术也处于更新换代的状态中,胸痛三联检查是新技术之一,但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并不太多[1]。
胸痛三联扫描技术主要以“一站式”扫描的方式对冠状动脉、胸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等进行准确、快速的显示,明确周围空间关系结构的具体情况,再向工作站传送原始数据,经多种处理技术重建后,获得具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通过这种检查技术,可避免反复进行检查,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少,造影剂用量少,特异性、敏感性高,有利于及时、准确的鉴别急性胸痛的病因,方便观察临床疗效,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预后情况[2]。
本文选择选择2020年3—10月在本院进行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 胸痛三联征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样本,具体展开以下分析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3月—10月在本院进行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 胸痛三联征检查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样本,其中男患者59例,女患者41例,患者年龄分布37~75岁,平均(48.2±5.3)岁。
全部病例均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扫描前需要监测其心率正常与否,不正常者,需要由医生评估其综合情况,予以25~50 mg 倍他乐克,30 min 后对心率进行再次监测,待心率达到90 次/min 以内才允许扫描。
除此之外,于检查前指导患者开展呼吸训练,正确呼吸方式:吸气后保持8 s 的屏气,每次呼吸幅度需要保持一致的状态。
检查前交代相关注意要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通过心理疏导和抚慰对患者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进行改善和缓解。
GE64排CT胸痛三联征扫描方案对急性胸痛的诊断价值分析
·69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MAY. 2023, Vol.21, No.05 Total No.163【第一作者】徐朝霞,女,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介入影像学诊断。
E-mail:*******************【通讯作者】高 瑾,女,住院医,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E-mail:************************Analysis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GE64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70·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5月 第21卷 第05期 总第163期VR(volume rendering,容积演示)等,建立患者的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胸壁、胸部和其他组织结构图像[4-5]。
2 结 果2.1 图像评价 80例患者共1090段冠状动脉图像,其中,优等质量图像占比82.02%(894/1090),良好质量图像占比12.94%(141/1090),差等质量图像占比5.04%(55/1090)。
80位患者的主动脉与肺动脉扫描图像,其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
2.2 疾病分析 80例患者中,63例(78.75%)患者为心血管源性胸痛,其中37例为冠状动脉病变,病变冠状动脉共55支(其中左前降支23支,右冠状动脉13支,回旋支10支,左主干9支),14例患者为主动脉夹层,10例患者为肺动脉栓塞,2例患者为心包炎,所有冠状动脉病变血管中,29支动脉狭窄程度在50%以上;9例患者患为非心血管源性胸痛,其中4例为气胸,3例为胸膜炎,1例为食管疾病,1例为肺部感染。
剩余8例(10%)患者未见明显异常。
2.2.1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上引起急性胸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胸闷、胸痛,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和大汗[6]。
急性胸痛三联症64层螺旋CT“一站式成像”的研究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6428投稿邮箱:sjzxyx88@·论著·急性胸痛三联症64层螺旋CT“一站式成像”的研究班作色,陈广,黄泽和(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广西 钦州 535099)0 引言急性胸痛三联症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率高和症状缺乏特异性等特点,为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其预后质量,需尽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和行针对性治疗[1]。
以往,临床多采用单纯64层MSCT 冠状动脉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效果并不理想,随着CT 成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临床探究出“一站式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冠状动脉、肺动脉病变进行诊断,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成像质量,还能使其检查时间缩短[2-4]。
本文现将急性胸痛三联症应用64层螺旋CT “一站式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76例急性胸痛三联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该项研究,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胸痛三联症诊断标准者;②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不知情或不同意者;②造影剂(碘)过敏者。
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64层MSCT 一站式成像检查,采用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组别例数(例)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h)对照组3820/1849.6±2.5 3.2±0.3研究组3822/1450.1±2.3 3.1±0.5t /χ2-0.8240.716 1.537P->0.05>0.05>0.05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AS 64层CT 机(参数设置为:管电流1000 mAs 、管电压120 kV 、转速0.42 s/r 、探测器0.625 mm ×64)联合一次性心电门控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先进行容积扫描(位置为自主动脉弓上2 cm 至膈下2 cm ),经肘前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4.0-5 mL/s 速率静脉推注100 mL 碘对比剂,再用50 mL 生理盐水以相同速率注射,感兴趣区选择为升主动脉近端,采用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进行容积扫描。
胸痛三联一站式ct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胸痛三联一站式ct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孙玉宁,宋佰玉,陈波,车万福,张旭(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黑龙江 鸡西)摘要:目的探讨Ge discovery ct750在胸痛三联一站式检查及临床应用。
方法我们对20例胸痛患者进行了胸痛三联ct扫描,后传入工作站运用MPr、Vr、cPr以及MiP技术进行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的分析。
结果 18例患者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及肺动脉,其中两例冠状动脉局部有呼吸伪影产生。
结论通过检查前的充分准备能够很好地显示造成胸痛的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血管的狭窄及斑块情况,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一站式ct;扫描技术;提升中图分类号:r816.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3.104本文引用格式:孙玉宁,宋佰玉,陈波,等.胸痛三联一站式CT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65,167.0 引言胸痛三联CT一站式扫描是一种通过一次静脉给药一次CT扫描就能对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疾病迅速做出诊断的检查手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造成胸痛的心肺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而这些血管病变往往都是急重症,这就要求我们能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从而为临床的救治提供宝贵时间。
1 资料和方法我院共收集从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的20例进行了GE discovery CT750胸痛三联一站式扫描的病例,患者都有突发胸痛或(及)呼吸困难的表现。
部分患者心率较快,但由于心电编辑技术及心脏冻结技术(SSF)的出现修复了部分伪影。
2 扫描参数及后处理肺动脉扫描层厚5 cm,层间距5 cm,转速0.4 r/s,电压120 kV,电流400 mA;冠状动脉和主动脉扫描层厚2.5 cm,层间距2.5 cm,转速0.35 r/s,电压120 kV,电流500 m。
采用timing bulos方法确定最佳的扫描时间,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速度在3.0~5.0 mL/s,造影剂为欧乃派克。
胸痛三联征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应用
·224·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8 年04 月 第11 卷第2 期 Chin J Lung Dis(Electronic Edition), April 2018, Vol 11, No.2
1. 检查前的护理 (1) 设置专用绿色通道: 做好患者 CT 的应急检查准备 工作,做到患者随到随检查,CT 扫描室常备急救药品和抢救 器材,如氧气、吸痰器等,以备患者在扫描过程中病情突然加 重时能得到及时就地救治,不致延误抢救时机。 (2)有效的心理干预: 胸痛三联征属于急诊,患者及家 属心理负担较重,对检查持有恐惧心理。 在扫描之前进行必 要的沟通交流,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与疏导,简要告知胸痛 三联征检查患者的配合要求、用药不良反应及呼救方法;进 行心理安慰与疏导,让患者熟悉扫描室周围的环境。 对有恐 惧心理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以有家人的陪伴,对检查不能 完全配合或病情危重的患者应有医务人员陪检及协助完成 检查。 (3)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指数,随时掌握情况: 患者到达 CT 室后,接诊护士应快速了解患者当时的病情,包括血压、 脉搏、呼吸、瞳孔、面色等情况,以及发病时间及发病过程等, 扫描前作屏气训练,要求屏气 大于 10 s;监测心率,如心率较 快,根据医嘱含服美托洛尔 25 ~ 50 mg,使心率尽可能降至 80 次 / min 以下;如患者病情不能配合完成检查准备时及时告知 经治医生,以期取得处理措施,保证患者检查安全。 频发房 颤、频发房性早博及室性早博等心律失常为检查禁忌证。 (4) 建立和保证完好的静脉通道: 胸痛患者在 CT 检查 前筛查患者疾病史与过敏史,确认后在患者上臂大血管处建 立静脉通道, 在 检 查 前 保 证 静 脉 通 道 的 畅 通, 以 备 检 查 前、 中、后用药之需。 2. 检查中的护理: 胸痛患者检查过程中,应做好心电监 护,全程技护密切配合,检查过程中通过观察窗口持续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当患者呼救或发生病情变化时立即停止检 查,就地实施急救预案。 3. 检查后的护理: 扫描完毕将患者转移至观察区,加强 巡视,观察患者病情与穿刺点的变化,指导正确按压穿刺点 方法与按压时间,交代正确的水化方法与必要性;做好必要 的病情交接,危急时电话告知医生被检者的检查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胸痛患者冠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胸痛患者冠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原理和技术特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心脏成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CT扫描器对心脏进行快速扫描,通过大量的横断面图像来重建心脏的三维图像,以实现对冠脉的全面观察。
与传统的冠脉造影相比,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具有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快速成像、全面观察冠脉的优势。
1. 高分辨率成像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冠脉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冠脉的管腔狭窄、斑块等病变,从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2. 快速成像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快速成像特点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对于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可以迅速做出诊断,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3. 非侵入性与传统的冠脉造影相比,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无需进行血管插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尤其适用于一些高龄、体弱的患者。
4. 全面观察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可以全面观察冠脉的情况,包括钙化斑块、软斑块、斑块性狭窄等,对于复杂的冠脉病变有很好的诊断能力。
5. 不良反应监测通过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还可以监测患者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如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检查费用较高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相对于传统的检查方式来说,检查费用较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2. 辐射剂量较大相对于一般的X光检查,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辐射剂量较大,对患者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慎重考虑。
3. 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高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需要高端的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对医疗机构和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对于肺部和心包的检查有一定局限性由于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主要关注点是心脏和冠脉,对于肺部和心包等的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胸痛三联征CTA检查临床应用进展
胸痛三联征CTA检查临床应用进展摘要:随着多排(64排以上)螺旋CT机硬件及软件设备的科技发展,CT机扫描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Z轴分辨率更高,从而使影像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大大提高,进行胸痛三联征螺旋CTA扫描在急诊胸痛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电离辐射的遗传效应及致癌风险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是影像医学现在发展的热点;如何平衡患者所受辐射剂量与临床检查的必要性之间的关系成为临床越来越重视的问题[1]。
关键词:胸痛病;CTA检查急性胸痛病因包括心血管源性与非血管源性,胸痛三联征CTA一站式扫描可以明确心血管源性急性胸痛病因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和肺栓塞,同时能提供肺部病变、肋骨病变及胸廓病变的影像,一次检查能提供很多临床医师所需要的信息。
根据急性胸痛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CTA检查,若高度怀疑肺栓塞应行肺动脉CTA检查,若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应行主动脉CTA检查,若高度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应行冠脉CTA。
胸痛三联征CTA的最大优势是节省时间,一次检查同时显示肺动脉、冠状动脉、胸主动脉。
目前先进的CT机(128层以上)整个扫描时间约5-10分钟[2]。
当临床症状不典型和实验室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同时患者胸痛又剧烈凶险,应行胸痛三联征一站式扫描,在一次检查中显示胸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
多排螺旋CT实现了亚秒螺旋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受累引起的闭塞或狭窄。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CTA能清晰地显示破裂口位置,数目、大小及累及范围。
而且CTA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CTA正常可排除主动脉夹层。
对于急性肺动脉栓塞,可清晰显示栓子大小,位置,陈旧与否,肺动脉扩张程度以及并发的肺梗塞及胸腔积液[3]。
随着新技术的研发,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的CTA已经证实可以明显降低放射剂量(<5msv)[4,5]。
64层CT血管造影在胸痛三联征诊断中对比剂用量及注药方式应用体会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被称为胸痛三联征,是临床急性胸痛的常见原因,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胸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技术已经广泛于胸痛三联征的影像学诊断,其临床应用价值国内外报道较多[1],然而合理的扫描方案,特别是合理的对比剂的用量和注药方式有关报道较少,对此我们进行了应用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以急性胸痛就诊,高度怀疑胸痛三联征的患者。
纳入标准:窦性心率,心率>70次/min的患者给予含服美托洛尔片25~50mg,一次屏气可达15s左右。
排除标准:心律不齐,对碘对比剂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服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能屏气,含服美托洛尔片后心率>80次/min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1.2.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检测患者心率控制在70次/min 以内,对心率较快者舌下含服美托洛尔片25~50mg,检查过程中连接心电监护仪,等待心率稳定在70次/min,再开始检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吸气后屏气约15s,并且每次吸气幅度保持一致。
1.2.2检查过程:采用东芝公司的Aquilion64层螺旋CT。
扫描范围第一期从主动脉弓上1cm至膈顶,第二期从膈顶至髂动脉分叉处。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 V,管电流、螺距(根据患者屏气时间长短及心率决定):矩阵512×512,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含碘浓度为350mgI/ml,高压注射器为美国MEDRAD双筒注射器,对比剂采用三相注射法,对比剂用量(1~1.2ml/kg):第一相以5.5ml/s的流率,注射50~60ml 碘对比剂第二相以4.0ml/s的流率,注射25~35ml碘对比剂,第三相以5.0ml/s的流率,注射0.9%氯化钠40ml,三相无间隔,利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技术,在主动脉根部监测,当对比剂浓度达到100Hu时触发,触发扫描延迟5s后自动扫描,扫描时患者处于屏气状态,扫描时间约15ms,设定扫描计划为双期扫描,双期扫描在Z轴上相连续,第一期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1cm至膈顶,第二期扫描为膈顶至腰5平面(髂动脉分叉平面),扫描时有一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在扫描过程中做出判断,如果高度怀疑胸主动脉夹层,需完成第二期的扫描,如胸主动脉无异常,则停止第二期扫描计划。
急性胸痛三联征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急性胸痛是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起病急,可危及生命,最常见的病因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对病因进行早期明确及对高危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筛查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多层螺旋CT具有成像速度快、对急性胸痛早期诊断准确度高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胸痛三联征检查一次扫描可同时观察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
为进一步规范急诊胸痛三联征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相关技术专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经国内专家多次讨论,对胸痛三联征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检查前准备、扫描方案、图像后处理、图像质量控制以及辐射剂量控制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急性胸痛三联征中多层螺旋CT检查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制定临床诊疗策略。
胸痛三联征(chest pain triple-rule-out,TRO)是指表现为急性胸痛发作的3种疾病及并发症,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
其发病凶险,误诊率和病死率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等。
急性胸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群。
不同病因导致的胸痛,其症状既相似,又有不同特征,可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疼痛,伴随症状亦可不同。
仅凭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难以及时确诊,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对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救治的关键。
实验室和超声等检查耗时长,不利于早期诊断,还容易忽略AD和PE等的检出。
CTA因其诊断准确、高效和非侵入性,被广泛应用于评估ACS、PE 和AD 等疾病。
生命的胸痛症状,因此,将3 个单独的CTA 协议(PE、AD、冠状动脉)结合成1个单一的成像研究,在1次CT扫描中同时评估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很有必要。
胸痛三联征64排CT扫描技术的优化应用观察
胸痛三联征64排CT扫描技术的优化应用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排CT扫描技术在胸痛三联征中的优化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64排CT胸痛三联征检查的胸痛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的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分别对冠状动脉、肺动脉以及主动脉成像,操作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完成。
结果:经过64排CT扫描检查的患者均可见清晰的双侧肺动脉和胸主动脉,发现64排CT扫描检查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确诊率为91.66,而敏感性为95.45%。
结论:研究表明,64排CT扫描技术在胸痛三联征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能够快速、准确并且无创伤的进行检查。
【关键词】胸痛三联征;64排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124-02胸痛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病较为凶险,并且误诊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尽早明确胸痛的原因并筛查高危胸痛的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症、主动脉夹层以及肺栓塞,这对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具有重要的价值[1]。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64排CT扫描技术的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能够一次扫面将冠状动脉、肺动脉以及主动脉均覆盖,并且清晰将血管影像重建,即胸痛三联征检查[2]。
本文通过对本院60例胸痛患者进行研究,从中分析总结64排CT扫描技术在胸痛三联征中的优化应用价值,详细的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64排CT胸痛三联征检查的胸痛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38岁~7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9.15±6.71)岁。
所有患者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胸痛三联征的临床特异性研究
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胸痛三联征的临床特异性研究作者:钟玫瑰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17期[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胸痛三联征的价值。
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胸痛三联征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干预,分析患者诊断的结果。
结果:100例疑似胸痛三联征患者的主动脉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出来,且可清晰显示其冠状动脉左右支以及其肺静脉、肺动脉的相关三维图像,37.00%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闭塞和狭窄的情况,14.00%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4.00%为肺动脉栓塞,13.00%主动脉壁增厚且存在溃疡,3.00%患者存在食管裂孔疝,2.00%患者的肺動脉壁增厚,2.00%升主动脉狭窄,15.00%的患者正常;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胸痛三联征诊断的敏感度为94.38%,特异度为90.91%,准确度为94.00%。
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于胸痛三联征患者的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较好将患者的疾病检出,为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意义重大。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胸痛三联征;冠状动脉[中图分类号]R816.2;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185-02胸痛三联征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肺动脉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等三种疾病所引发胸痛表现的疾病[1],其特异性较低,若患者诊断不准确、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强化患者疾病的有效鉴别诊断,十分必要。
多种常规方法在胸痛三联征诊断中应用,较易出现疾病误诊或漏诊的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胸痛三联征诊断中的价值得以提高,其能够早期对患者胸痛的病原明确,筛查高危胸痛患者,以此促进疾病诊断率的提高,更好指导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治疗干预[2-3]。
本研究主要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胸痛三联征的价值,进行分析,将结果汇报如下。
胸痛三联征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应用分析
胸痛三联征 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应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胸痛三联征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应用。
方法:抽取本院2018.5-2020.5收治11例胸痛三联征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CT检查,同时配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措施应用价值。
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检查,未出现任何不适,护理满意度90.9%。
结论:在胸痛三联征患者进行CT检查时,加强护理措施干预,可以保证患者顺利检查。
【关键词】胸痛三联征;CT检查;护理措施;应用胸痛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疾病,按照病因将患者划分为:非心脏缺血性胸痛与心脏缺血性胸痛,类型不同胸痛威胁程度与治疗方法等也会存在差异,尽早诊断、治疗是提升患者抢救率的主要方式[1]。
本文选取11例胸痛三联征患者为对象,主要研究CT检查时护理措施,保证整个检查过程的准确性,详细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a.基本资料抽取本院2018.5-2020.5收治11例胸痛三联征患者,6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最小22岁,最大67岁,中间值(44.5±1.5)岁。
全部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进行CT检查时,仪器选择CT扫描仪进行,与心电门控有效配合。
1.a.方法(1)在进行CT检查前,首先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受检者顺利检查。
在扫描室内,反复确认抢救器材与药品等准备情况,保证受检者顺利检查,若出现病情恶化可以有效抢救治疗[2]。
对于胸痛三联征患者来讲,因疾病影响,患者和家属极易出现心理负担,会对CT检查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在进行检查前加强交流,正确掌握患者心理负担,同时进行相应心理疏导,为受检者讲解配合检查方法,在进行药物治疗后极易发生不良反应,需要患者家属予以陪伴;检查过程全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定病情发展情况,在护士掌握患者病情后,告知受检者屏气练习方法,屏气时间严禁超过10s;观察患者心率状态,如果心率过快,需要选择药物进行控制,应该确保每分钟在80次以下。
受病情影响患者无法配合检查,需要告知医生进行处理,保证受检安全进行。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
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和3导联动态心电图是两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在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位置,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而3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发现心电图上的ST段改变等征象,及时反映心肌缺血的情况。
通过结合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和3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以综合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变情况,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探究它们在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这两种检查手段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表现,但由于其症状隐匿且易被忽视,导致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困难。
本研究旨在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和动态心电图这两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在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快速的诊断方式,帮助医师及时制定治疗方案,降低心肌梗死和其他严重后果的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预期可以为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研究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研究采用了横断面设计,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早期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64排螺旋CT和3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和分析。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在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下进行诊断。
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准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备受关注。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诊断技术,能够对冠状动脉、心脏及其周围血管进行直接观察,有助于发现心脏血管病变及冠脉异常。
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实现对冠状动脉的三维重建,清晰显示血管腔内的狭窄和斑块,同时能够定量评估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这对于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而3导联动态心电图则是一种实时监测心脏电活动的技术,通过对心脏电活动的连续记录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的迹象。
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受到缺氧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电活动的改变,如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通过3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些变化,根据不同的表现特点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
结合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和3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心脏血管病变和心肌缺血情况,提高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
通过对两种技术的综合分析,医生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的研究表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结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在病变程度不明显或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情况下,这两种技术能够提供直观的影像和电活动信息,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脏病变,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这种综合诊断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安全、快捷等优点,对于一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或者存在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方法。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2-16T14:24:07.9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作者:俞钢锋蔡珊珊[导读] 东阳人民医院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以及临床应用东阳人民医院 322103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以及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扫描以及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对比两种方法对血管狭窄程度的显示情况。
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对100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其400支血管,其中,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检查,其正常血管为291支,狭窄血管109支,狭窄血管占总血管的27.25%。
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行扫描检查,其正常血管为277支,狭窄血管123支,狭窄血管占总血管的30.75%。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项十分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检查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疗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健康。
本文主要对100例冠心病患者使用两种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方面,进行比较。
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4.77±10.14)岁。
1.2 治疗方法1.2.1 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取患者上肢动脉为入路,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扫描。
1.2.2 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1.0厘米至心底膈面下2.0厘米。
同时,以5.5ml/s的速率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75ml(A管),以5ml/s的速率注射生理盐水30ml(B管),同步监测降主动脉造影剂的峰值(CT值120HU),当造影剂达到了峰值的时候,应用智能造影剂的跟踪技术、快速心脏成像技术,扫描时间为5~10秒,扫描期间,患者需要屏气。
急性胸痛应用64层螺旋CT三联检查的鉴别诊断
急性胸痛应用64层螺旋CT三联检查的鉴别诊断发表时间:2017-04-14T15:23:33.8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胡耀飞[导读] 急性胸痛是导致我国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因素,此疾病的临床特点有病情发展快、疾病较为严重。
南昌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 330009【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胸痛应用64层螺旋CT三联检查的鉴别诊断。
方法:选取我院共100例急性胸痛患者。
选用64层螺旋CT三联进行检查,对患者的主动脉、肺动脉以及冠状动脉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和曲面重建等。
结果:100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者2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25例,冠状动脉狭窄36例,回旋支狭窄5例,气胸3例,房间隔缺损5例,缩窄性心包炎4例。
结论:急性胸痛应用64层螺旋CT三联检查进行诊断可以直观的显示出病灶的位置以及发展程度,以及受累器官受损程度,满足临床医师需求,是临床中诊断急性胸痛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64层螺旋;急性胸痛;CT三联检查急性胸痛是导致我国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因素,此疾病的临床特点有病情发展快、疾病较为严重,病情多变以及疾病急。
在临床中无法从患者的病症进行确诊,必须及时进行检查,从而进行准确的判定到达对症治疗的效果[1]。
近几年,在临床中对急性胸痛疾病进行诊断常用的方法就是64层螺旋CT三联检查,效果显著,因此,选取我院100例急性胸痛患者,选用64层螺旋CT三联进行检查,观察临床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共100例急性胸痛患者。
女性23例,男性77例,年龄26至72岁,平均年龄(55.1±1.4)岁。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有出汗、脸色苍白、突发急性胸痛、疼痛难忍等明显临床症状;②用B超检查无法找到具体病灶的位置;③自愿签订同意书;④心率在55-98次/min范围内。
排除标准:①心率失常严重者,比如早搏;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有精神系统疾病;④中途退出者以及不配合者。
64-MDCT在急性胸痛三联征中的应用
64-MDCT在急性胸痛三联征中的应用
金龙哲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3(033)005
【摘要】急性胸痛三联征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是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起病急,可危及生命,常需要快捷、准确的做出诊断。
由于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及临床医生经验不足,漏诊率较高。
64排螺旋CT(64-MDCT)的高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使一次扫描覆盖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并清晰重建其血管影像成为可能,可以对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及肺动脉栓塞三种常见急性重症进行快速联合检查。
本文采用64-MDCT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诊断,
【总页数】2页(P1163-1164)
【作者】金龙哲
【作者单位】吉化集团总医院心血管科,吉林吉林132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8
【相关文献】
1.256层螺旋 CT 在急性胸痛三联征中的应用 [J], 李鹏飞;龚金山;张彬
2.256层MDCT在急性胸痛三联征中的应用 [J], 李常城;谢元忠;张玫;
3.技护规范化合作在急性胸痛三联征影像检查中的应用 [J], 彭超;李随丽;黄英;刘
羽
4.640层MDCT一站式血管成像在急性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董琴;陈杰彬;梁晖辉;蔡培坤;李勰
5.640层MDCT一站式血管成像在急性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董琴;陈杰彬;梁晖辉;蔡培坤;李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胸痛三联征的临床价值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诊断胸痛三联征的临床价值发布时间:2021-09-02T14:47:28.19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作者:霍红丽[导读] 针对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 T A)技术哎对胸痛三联征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霍红丽山西省临汾市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041000【摘要】目的:针对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 T A)技术哎对胸痛三联征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的对于2019年2月到2020 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152 进入我院完成入院治疗的患者152例疑似胸痛三联征患者其在临床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在入院之后都需要进行CTA检查,针对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以及主动脉血管需要完成图像的重建,并且完成对影响学特征的分析。
结果:152 例患者运用 CTA 检测产生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共计98 例(64.5%),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共计28 例(18.4%),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共计6 例(3.9%),并未产生异常的患者20 例(13.2%)。
冠状动脉当前的成像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5%。
结论:多层螺旋 CT 血管其成像(CTA)技术在胸痛三联征诊断过程中具备不可忽视的价值,能够有效的提升诊断的精准率,其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胸痛三联征;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冠状动脉;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挑选 2019 年 2 月到2020 年 2 月这一时间段进入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152 例高度可疑胸痛的三联征患者,全部患者都需要使用 CTA去完成其指征的检查,无对比剂过敏者,并且还需要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并不完全的患者和心律不齐的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78 例:74 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6岁到82 岁,患者其平均的年龄为(62.6±3.8)岁。
全部患者都需要签订检查的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检查之前对于患者在呼吸训练以及心电监护进行有效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早期准确作出鉴别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2017/5/25
4/46
背景
多层螺旋CT(MSCT)已普遍用于急性肺栓塞
和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但受扫描时间的限制,
16层以下(包括16层)的MSCT不能同时显
示胸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
2017/5/25
5/46
背景
而64层MSCT应用特殊的扫描方式(“胸痛三 联”)一次扫描同时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和 冠状动脉,为解决上述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提供了方便。
2017/5/25
12/46
扫描技术
设备:Brilliance64 排CT
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 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至心脏膈面 造影剂:优维显,370mg I/ml
2017/5/25
13/46
时间-密度曲线
时间密度曲线:经静脉注入造影剂20ml和生
理盐水20ml,速率均为5ml/s;选择左冠状
2017/5/25 17/46
造影剂
参数 造影剂+生理盐水 注射速率 注射时间 本文注射法 80ml+40ml 5ml/s、3ml/s 10s+10s+8s(28s) 造影剂注射时间(20~28s) 常用注射法 80ml+20ml 5ml/s 16s+4s(20s)
肘静脉 肺动脉(5s) 冠状动脉(10s)
造影剂注射时间(20~28s)
肘静脉 肺动脉(5s) 冠状动脉(10s)
达峰时间(22s)
扫描结束(45s)
开始注药
扫描触发(25s)
扫描结束(45s)
2017/5/25
11/46
理论可行性
64层螺旋CT能够在8s左右1次扫描完成肺动 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检查,图像质量可以 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具 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5/25
6/46
理论可行性
2017/5/25
7/46
理论可行性
肺动脉
造影剂
右心
肘静脉 左心
冠脉及主动脉
2017/5/25
8/46
理论可行性
参数
冠状动脉CTA扫描时间 64层MSCT 约5s 16层MSCT 约20s
冠状动脉CTA扫描延迟时间
延迟时间+扫描时间 造影剂+生理盐水注射时间 约30s
T2- T1 T2
T1
“胸痛三联”检查
扫描延迟时间: 时间-密度曲线达峰时间+3s-(T2-T1)
2017/5/25
16/46
造影剂
造影剂:应用上述造影剂80ml,使
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先以5ml/s的速率注入50ml造影剂,
再以3ml/s的速率注入30ml造影剂; 然后以5ml/s的速率注射30~40ml 的生理盐水,以减轻上腔静脉造影剂伪 影对右冠状动脉及右肺动脉的影响。
2017/5/25
22/46
讨论( “胸痛三联”检查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但与单纯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不同,“胸痛 三联”检查在显示冠状动脉的同时,还要显示 胸主动脉和肺动脉,以鉴别冠心病、急性肺栓 塞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扫描范围较单纯冠状动
脉CTA检查增加1/3以上。
2017/5/25
23/46
厚的图像,选择适当的重组时间窗进行评价,以管腔狭窄程度
≥50%为诊断狭窄的指标。 运用MPR、CPR、VR、MIP等显示技术。
2017/5/25
19/46
讨论
“胸痛三联”检查必须同时对冠状动脉、肺动脉 及胸主动脉进行显示,对传统冠状动脉CTA检 查参数进行了部分修改。 那么,这是否会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及胸主动脉 图像质量产生影响呢?
讨论
“胸痛三联”检查对肺动脉与主动脉成像的影响
2017/5/25
24/46
讨论(“胸痛三联”检查对肺动脉与主动脉成像的影响)
图像重组层厚和对比剂充盈状态是影响肺栓塞
CT诊断效果的2个主要因素 。
使用高含碘量对比剂,其含碘量为370mg
I/ml,以5ml/s的流率注射,采用1mm层
达峰时间(22s) 扫描结束(30s)
开始注药
2017/5/25 18/46
扫描触发(25s) 扫描结束(30s)
图像处理
肺动脉及主动脉的图像处理:
常规1mm层厚横断面图像 3.0mm层厚冠状面及矢状面重组图像
冠状动脉的图像处理:
常规重建R-R间期40%~80%(间隔10%)5个时间窗1mm层
64层螺旋CT“胸痛三联症”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 用
背景
胸痛三联症是指: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急性肺
动脉栓塞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是除脑卒中外非
外伤性急症的主要原因,致死率很高。
三者均以急性胸痛为主要症状,但治疗方法不
同;当急性胸痛患者就诊时,急诊医生就需要
对胸痛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危险分层。
2017/5/25 2/46
背景
在急诊诊疗过程中,一般进行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X线、心肌灌注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等检查及血清心肌酶学标记物的检测。
这个检查过程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具有一定 的特异性。
2017/5/25
3/46
背景
但这个检查过程费时、费力、费用昂贵,且每
种检查只能对某一种疾病作出直接或间接诊断,
同时可能漏诊更重要的疾病,如肺动脉栓塞、
2017/5/25
20/46
讨论
“胸痛三联”检查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2017/5/25
21/46
讨论( “胸痛三联”检查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与16层MSCT比较,64层MSCT能在更短时间内 完成冠状动脉图像的采集,减少了呼吸运动及 心率波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同时因z轴空间分 辨率提高,显示冠状动脉较小分支更为清楚。
动脉开口层面为监测平面,监测时间-密度变
化,计算出扫描的延迟时间。
2017/5/2514/46扫描时间常规冠状动脉CTA检查
(气管分叉下方至心脏膈面)
T2
所需时间为T1
T1
“胸痛三联”检查
(主动脉弓顶至心脏膈面) 所需时间为T2
2017/5/25
15/46
扫描时间
常规冠状动脉CTA
扫描延迟时间: 时间-密度曲线达峰时间+3s
约25s
约45s
约20s~28s(造影剂柱长度)
2017/5/25
9/46
理论可行性
64层MSCT
造影剂注射时间(20~28s)
肘静脉 肺动脉(5s) 冠状动脉(10s)
达峰时间(22s) 扫描结束(30s)
开始注药
扫描触发(25s) 扫描结束(30s)
2017/5/25
10/46
理论可行性
16层MS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