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期中模拟
安丘二中化学期中考试(化学反应原理)
2014-201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化学学科期中模拟测试题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某反应的△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逆反应反应活化能大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2.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2(g)+ H2(g) 2HI(g)+ 9.48 kJ (ii) I2(S)+ H2(g)2HI(g) - 26.48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3. 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酸生产中常采用高压条件提高SO2的转化率B.合成氨中采用及时分离氨气提高反应速率C.电解精炼铜时,溶液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D.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氢氧化钠和氢气4. mA(g)+nB(g) 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 A:V B:V C:V D=m:n:p: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A. ③④⑤⑥B. ②③④⑥C. ①③④⑤D. ①③④⑥5. 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4 min 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B.反应4 min 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 反应开始2 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D.反应在第2 min 到第4 min 间生成CO 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CO 2)=0.1 mo1.(L ·min)—16.在300℃、70MPa 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MnO2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 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3.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B.C.D.4.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 B. C. D.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6.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7.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8.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9.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10.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M N P Qt1时的质量/g519317t2时的质量/g233x51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11.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12.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B.是一种阳离子C.属于金属元素D.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1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15.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B.NO2C.NH3D.SO21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隙17.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模拟考试题
分 别为四个电极,当闭合开关后,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1.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 H 为"一'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C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A. Cu 极附近OH —浓度增大B. Cu 极为原电池负极C. 电子流向是由C 极流向Pt 极D. 当C 极上有4mol 电子转移时,Pt 极上有ImolO 2生成D .由热化学方程式 H 2(g ) + F 2(g ) = 2HF (g ) △ H = - 270 kJ /mol 可知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的氢气和1L 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2.(北京高考)25 C 、1O1kPa 下:①2Na (s ) + 1/20 2(g )=Na 2O (s )△ H 1 = — 414KJ/mol② 2Na (s ) + O 2(g )=Na 2O 2(s )△ H 2= — 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 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
,随温度升高生成 Na 2。
的速率逐渐加快 5 .在一定温度下将I mol CO 和3 mol 水蒸气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CO (g ) + H 2O (g ) ------- CO 2(g ) + H 2(g ),达到平衡后,测得 CO 2为0.75mol;再通入6mol 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CO 2和H 2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6、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X+Y —— W+Z ,在t'时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A . X 、Y 、W 为气体,Z 不是气体A .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B .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 D . W 、Z 中有一种为气体,X 、丫都不是气体4 .如图所示,将两烧杯用导线如图相连,Pt 、Cu 、Zn 、C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D.25 C 、101kPa 下,Na 2O 2 (s ) +2 Na ( s ) = 2Na 2O (s )△ H= —317kJ/molB . X 、丫为气体,W 、 Z 中有一种是气体 3 .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C . W 、Z 为气体,X 、丫中有一种是气体C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D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7 .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专业资料可编辑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高二化学期末考试模拟题A . 1.2molB . 1.5molC . 1.8molD . 2.5mol(V 代表速率,“弋表时间。
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中模拟试卷(1)
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中模拟试卷(1)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任何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中都包含着能量的变化B. 化学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就是旧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键生成会放出能量C.如果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如不特别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就是就是该反应的焓变2.有关铅蓄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电池充电时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B.该电池放电过程发生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C.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D.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下降3.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压缩使容器体积变小D.增大反应物浓度4.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
该电池负极反应为A.H2+2OH-=2H2O+2e-B.O2+4H++4e-=2H2OC.H2=2H++2e-D.O2+2H2O+4e-=4OH-5.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 + 3H2 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6.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放电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7.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溶液浓度增大pH变小B.电解氯化钠溶液,溶液浓度减小pH不变C.电解硝酸银溶液,要消耗OH--溶液pH变小D.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溶液pH不变8.“熵”可看作是“混乱度”,它的符号是“S”。
2025届上海市松江二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上海市松江二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Cl3:Fe3++3H2O Fe(OH)3 + 3H+B.NH4Cl:NH4++H2O NH3↑ + H2O + H+C.CH3COONa:CH3COO-+H2O ==CH3COOH + OH-D.Na2CO3:CO32-+2H2O H2CO3+ 2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甲烷燃烧时,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热能C.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D.旧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3、下列过程中的焓变小于零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C.二氧化碳与碳反应D.石灰石高温分解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所要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A(g)+nB(g)pC(g),平衡时A的浓度等于0.5mol/L,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达到新的平衡后A的浓度变为0.3mol/L,则计量数m+n < pB.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则CO2的体积分数不变可以作为平衡判断的依据C.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对于反应A(g)+B(g)2C(g),起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n%,此时若给体系加压则A的体积分数不变5、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 + 4O2(g) =2CO2(g) + 4H2O(l)ΔH= +890 kJ·mol-1B .CH 4(g) + 2O 2(g) = CO 2(g) +2H 2O(l)ΔH = +890 kJ·mol -1C .CH 4(g) + 2O 2(g) = CO 2(g) +2H 2O(l)ΔH =-890 kJ·mol -1D .2CH 4(g) + 4O 2(g) = 2CO 2(g) + 4H 2O(l)ΔH = -890 kJ·mol -16、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 2+3H 2⇌2NH 3在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 内,H 2的物质的量由20mol 减少到8mol ,则2min 内NH 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1.2mol ⋅(L ⋅min)−1 B .6mol ⋅(L ⋅min)−1 C .0.4mol ⋅(L ⋅min)−1 D .0.6mol ⋅(L ⋅min)−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油脂在人体内通过酶的参与可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 .油脂主要是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C .磷脂对人体吸收维生素A 、E 是有利的D .同质量的脂肪在体内氧化时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高得多,故脂肪是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 8、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N (g)3H (g)2NH (g)+0H ∆<,达到甲平衡。
化学模拟四年级化学模拟及解析
化学模拟四年级化学模拟及解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学科。
在四年级的学习中,通过进行化学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的化学模拟实验及相应的解析。
一、化学模拟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材料:柠檬汁、小苏打、碗、勺子、水实验步骤:1. 将柠檬汁倒入碗中。
2. 用勺子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观察两者反应。
实验解析:柠檬汁中含有酸性物质柠檬酸,而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
当小苏打与柠檬汁中的柠檬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呈现出冒气泡的现象。
这是因为酸碱中和反应导致酸和碱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分子(H2O),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二、化学模拟实验二:氧化反应实验材料:苹果、刀、盘子实验步骤:1. 将苹果切成两块,其中一块放在盘子上,另一块放在空气中。
2. 观察两块苹果的变化。
实验解析:苹果的切面在空气中会逐渐变黄和变褐,这是因为苹果中的酶(主要是酪氨酸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结合而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苹果中的酶催化乳白色物质酪氨酸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生成棕色物质酪氨酸酮。
三、化学模拟实验三: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材料:水、烧杯、酒精灯或燃气灶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烧杯中。
2. 将燃气灶或酒精灯燃烧,将火焰放在烧杯底部加热水。
3. 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解析:水的沸腾是指水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出现大量气泡并水的温度不再上升的现象。
沸腾是一种相变现象,当水加热至其沸点时,液体的水分子克服表面张力,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形成气泡。
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使水温逐渐升高,当达到沸点时,液态水变为气态水。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化学模拟实验,四年级的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化学反应的过程,全面了解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原理。
重要的是,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受到伤害。
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MnO2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2.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读出液体的体积4.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5.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6.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7.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D.乙不是化合物9.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10.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 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的情况B酒精与白醋闻气味C CaCO3与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D NaOH与Na2CO3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A.A B.B C.C D.D1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2020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四)
2020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四)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毎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和题意)1.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中,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光合作用B.烧炭取暖C.风力发电D.电解冶炼2.下列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风力B.石油C.流水D.电力3.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是()A.HCl B.He C.Si D.NaCl4.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A.H+H→H2B.I2→I+IC.木炭燃烧 D.铝与稀盐酸反应5.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上属于()A.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6.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第4周期ⅢA族 B.第4周期ⅦA族 C.第3周期ⅣB族 D.第3周期ⅣA族7.下列各组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K 与K B.T2O与H2OC.CH3CH2CH2CH3与D.CH3CH3与CH3CH3CH38.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C.核电荷数 D.中子数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其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炸药爆炸B.溶洞形成C.铁桥生锈D.牛奶变质10.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H2O B.CaCl2 C.NH4Cl D.Na2O211.下列过程中△H<0的是()A.铝热反应 B.煅烧石灰石C.硝酸铵的溶解D.高温下木炭还原二氧化碳12.某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此金属可能是()A.Mg B.Fe C.Al D.Cu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与SO3互为同分异构体B.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C.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能得到金属钠14.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类型相同的是()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阳极B.电解池阳极和电解池阴极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D.原电池的正极和原电池负极1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A.等于196.64kJ B.等于98.32kJ C.小于196.64kJ D.大于196.64kJ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D.丙烯的电子式: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完成反应:2HC1+Cu=CuCl2+H2↑,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A.B.C.D.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化学键是分子间强烈的作用力C.H、D、T表示三种氢元素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19.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反应只向正方向进行B.t2时,反应未达到限度C.t2~t3,反应已停止进行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20.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与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A.一定是共价键B.一定是离子健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D.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合成塔中加入3molH2与1molN2反应即可得到2molNH3B.工业上合成SO3时可加入过量空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C.利用Al、Mg、NaOH溶液、导线及电流计等可证明Al的金属活动性大于Mg的D.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变质,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22.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液溴受热变成溴蒸气B.加热金刚石使之熔化C.加热食盐使之熔化D.加热碘化氢使之分解23.短周期的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下列有关A、B、C三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CA.A是一种活泼金属元素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B的氢氧化物是强碱D.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24.一定条件想,将X和Y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mZ(g),5s内反应速率如下:v(X)=0.3mol•L﹣1•s﹣1,v(Y)=0.6mol•L﹣1•s﹣1,v(Z)=0.6mol•L﹣1•s﹣1,则a、b、m的值分别为()A.1、3、2 B.1、2、2 C.1、3、3 D.1、1、32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适当试剂可完成下表的探究实验,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甲乙丙装置丙中的现象实验结论A稀硝酸碳酸钾澄淸石灰水变浑浊酸性:HNO3>H2CO3B稀硫酸碳酸钠次氯酸钙溶液白色沉淀酸性:H2CO3>HClOC浓盐酸大理石硅酸钠溶液白色沉淀非金属性:C>SiD浓盐酸高锰酸钾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水既有酸性,又具有漂白性A.A B.B C.C D.D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6.H2与O2、F2均能发生反应,图1为H2与F2发生反应生成HF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H2(g)与F2(g)反应生成HF(g)过程中的能量最变化(1)完成转化I、II (填“吸收”或“放出”,下同)能量,完成转化Ⅲ能量.(2)H2和F2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图2)可用(填“A”或“B”)表示.(3)H2在O2中燃烧的过程主要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27.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X、Y 为金属元素,Z、W为非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Y的单质可与NaOH溶液反应.(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X与Y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单质X与NaOH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8.现有反应:①Ba(OH)2•8H2O+2NH4Cl═2NH3↑+BaCl2+10H2O,②Fe+H2SO4═FeSO4+H2↑.试回答下列问题:(1)两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2)Fe﹣Cu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①铁作(填“正极”或“负极”),溶液中H+向(填“铁”或“铜”)电极方向移动.②正极的现象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③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29.某可逆反应:2A(g)⇌B(g)+D(g)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表:实验序号时间/min浓度/mol•L﹣1温度/℃01020304050601800 1.00.80.670.570.50.50.52800 1.00.60.50.50.50.50.53950 1.00.40.250.20.20.20.2(1)实验1中,在10〜20min内,以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50min时,v(正)(填“<”“>”或“=”)v(逆).(2)0〜20min内,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3)实验3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填“快”或“慢”),其原因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毎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和题意)1.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中,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光合作用B.烧炭取暖C.风力发电D.电解冶炼【考点】B7: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明该装置是原电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不选;B.烧炭取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不选;C.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C不选;D.电解冶炼属于电解池,有外接电源,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选;故选D.2.下列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风力B.石油C.流水D.电力【考点】BM: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分析】直接从自然界获得、没有经过人为加工和转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据此分析.【解答】解:直接从自然界获得、没有经过人为加工和转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故风力、石油和流水均为一次能源,而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称为二次能源,故电力为二次能源,故选D.3.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是()A.HCl B.He C.Si D.NaCl【考点】9D:原子晶体.【分析】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常见的原子晶体是周期系第ⅣA族元素的一些单质和某些化合物,例如金刚石、硅晶体、SiO2、SiC等.【解答】解:A、HCl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故A不选;B、He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故B不选;C、Si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故C选;D、氧化钠是以离子键结合形成的离子晶体,故D不选.故选C.4.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A.H+H→H2B.I2→I+IC.木炭燃烧 D.铝与稀盐酸反应【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如铵盐和强碱).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断裂化学键吸热,形成新的化学键放热.【解答】解:A.H+H→H2为氢原子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新的化学键H﹣H键放热,故A错误;B.I2→I+I为碘原子、碘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断裂,断裂化学键吸热,故B正确;C.木炭燃烧,放出热量,属于典型的放热反应,故C错误;D.所有金属与酸反应为放热反应,铝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5.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上属于()A.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化学电池是通过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移动从而产生电流.【解答】解:化学电池是通过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移动从而产生电流,所以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上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6.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第4周期ⅢA族 B.第4周期ⅦA族 C.第3周期ⅣB族 D.第3周期ⅣA族【考点】7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周期序数等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所以第三周期,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是第ⅣA族,即第3周期ⅣA族,故选D.7.下列各组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K 与K B.T2O与H2OC.CH3CH2CH2CH3与D.CH3CH3与CH3CH3CH3【考点】H6: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分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解答】解:A.K 与K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T2O与H2O结构相同,为不同核素形成的化合物,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CH3CH2CH2CH3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CH3CH3与CH3CH3CH3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1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C.8.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C.核电荷数 D.中子数【考点】84: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的一般易得到电子,少于4个的一般易失去电子而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来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B.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其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炸药爆炸B.溶洞形成C.铁桥生锈D.牛奶变质【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铁生锈、牛奶变质属于缓慢氧化,溶洞形成较为缓慢,爆炸为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炸药爆炸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速率很快,而溶洞形成、铁桥生锈、牛奶变质反应较为缓慢.故选A.10.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H2O B.CaCl2 C.NH4Cl D.Na2O2【考点】93: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9O: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碱金属族元素、碱土金属族元素和氧族、卤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部分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和铵盐中都含有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水分子中H﹣O原子之间只存在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氯化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B错误;C.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中N﹣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故C错误;D.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过程中△H<0的是()A.铝热反应 B.煅烧石灰石C.硝酸铵的溶解D.高温下木炭还原二氧化碳【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分析】△H<0为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如铵盐和强碱).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解答】解:A.铝能用于冶炼难熔的、活泼性比Al弱的金属(如Fe、Cr、Mn、W 等),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H<0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煅烧石灰石需不断吸收热量分解,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H>0,故B错误;C.硝酸铵的溶解吸热△H>0,故C错误;D.高温下木炭还原二氧化碳,为个别的化合反应的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12.某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此金属可能是()A.Mg B.Fe C.Al D.Cu【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金属的活泼性来判断两种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的负极,活泼金属作负极.【解答】解:因金属活泼性为Mg>Al>Zn>Fe>Cu,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则该金属为Fe;故选B.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与SO3互为同分异构体B.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C.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能得到金属钠【考点】8H: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91:化学键;G6: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分析】A、分子式不同;B、氢气的热值高,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C、稀有气体单质中无化学键;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解答】解:A、分子式不同,所以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所以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故B正确;C、双原子或多原子单质分子中存在化学键,如氢气中存在H﹣H共价键,故C错误;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单质钠,故D错误;故选B.14.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类型相同的是()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阳极B.电解池阳极和电解池阴极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D.原电池的正极和原电池负极【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上得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上反应类型相同、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上反应类型相同,故选C.1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A.等于196.64kJ B.等于98.32kJ C.小于196.64kJ D.大于196.64kJ【考点】5D: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生成1molSO3时放出的热量,利用极限法计算出2mol SO2和1molO2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计算放出的热量,由于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按极限法计算放出的热量.【解答】解: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 的含义,可知SO2和O2反应生成1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98.32kJ,所以生成2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196.64kJ,由于是可逆反应,2mol SO2和1molO2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kJ,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D.丙烯的电子式:【考点】4J: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钙离子是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B、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的碳碳双键不能省略;C、甲烷中的H原子半径小于C原子半径;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解答】解:A、钙离子是钙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故核内有20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故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B、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的碳碳双键不能省略,故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C、甲烷中的H原子半径小于C原子半径,故甲烷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单键为一对共用电子对,而双键为两对共用电子对,故电子式为,故D正确.故选B.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完成反应:2HC1+Cu=CuCl2+H2↑,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A.B.C.D.【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一般条件下,盐酸和铜不反应,如发生2HC1+Cu=CuCl2+H2↑,应形成电解池反应,铜为阳极,且盐酸为电解质溶液,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石墨为阳极,阳极生成氯气,故A错误;B.为原电池反应,铁为负极被氧化,正极析出氢气,故B错误;C.为电解池,铜为阳极被氧化,阴极析出氢气,故C正确;D.为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选C.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化学键是分子间强烈的作用力C.H、D、T表示三种氢元素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考点】93: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8G: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96: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A.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共价键;B、化学键为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D.共价化合物中不一定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解答】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共价键,如NaOH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A正确;B、化学键为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分子间,故B错误;C.H、D、T表示氢的同位素,可以说成:H、D、T可以用来表示氢元素的三种不同原子,故C错误;D.共价化合物中不一定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如氢化物,故D错误;故选A.19.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反应只向正方向进行B.t2时,反应未达到限度C.t2~t3,反应已停止进行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由图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t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正逆反应均发生,故A错误;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限度,故B错误;C.t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反应仍发生,故C错误;D.t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浓度保存不变,故D正确;故选D.20.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与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A.一定是共价键B.一定是离子健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D.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考点】91:化学键.【分析】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如碱金属元素、第IB族、第VIB族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如H元素,与卤素相结合时可能形成共价键、可能形成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如碱金属元素、第IB族、第VIB族元素,可能是非金属元素,如H元素,与卤素相结合时,如果结合生成HCl,则只含共价键,如果结合生成NaCl等,只含离子键,故选C.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合成塔中加入3molH2与1molN2反应即可得到2molNH3B.工业上合成SO3时可加入过量空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C.利用Al、Mg、NaOH溶液、导线及电流计等可证明Al的金属活动性大于Mg的D.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变质,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B.可加入过量空气,可使平衡正向移动;C.比较金属性强弱,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判断;D.冰箱温度较低,可降低反应速率.【解答】解:A.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合成塔中加入3molH2与1molN2反应,得到的NH3小于2mol,故A错误;B.可加入过量空气,氧气浓度增多,则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SO2的转化率,故B 正确;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镁不反应,比较金属性强弱,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判断,故C错误;D.冰箱温度较低,可降低反应速率,可延长食品的变质时间,与速率有关,故D错误.故选B.22.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液溴受热变成溴蒸气B.加热金刚石使之熔化C.加热食盐使之熔化D.加热碘化氢使之分解【考点】A1:分子间作用力.【分析】先根据晶体类型,再判断断键方式,再判断克服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晶体中,注意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解答】解:A.液溴为分子晶体,受热蒸发变成溴蒸气,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B.金刚石晶体中原子间是共价键,加热晶体使之熔化克服的是共价键,故B错误;C.氯化钠晶体是离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故C错误;D.碘化氢分解,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克服的是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A.23.短周期的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下列有关A、B、C三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CA.A是一种活泼金属元素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B的氢氧化物是强碱D.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考点】8J: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短周期的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结合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A为H元素,B为Be元素、C为A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解答】解:短周期的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结合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A为H元素,B为Be元素、C为Al元素,A.根据分析可知,A为H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C为A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碱性较弱,故B错误;C.B为Be元素,与Mg位于同一主族,氢氧化镁为中强碱,则氢氧化铍为弱碱,故C错误;D.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正确;故选D.24.一定条件想,将X和Y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mZ(g),5s内反应速率如下:v(X)=0.3mol•L﹣1•s﹣1,v(Y)=0.6mol•L﹣1•s ﹣1,v(Z)=0.6mol•L﹣1•s﹣1,则a、b、m的值分别为()A.1、3、2 B.1、2、2 C.1、3、3 D.1、1、3【考点】CQ: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v(X)=0.3mol•L﹣1•s﹣1,v(Y)=0.6mol•L﹣1•s﹣1,v(Z)=0.6mol •L﹣1•s﹣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b:m=0.3:0.6:0.6=1:2:2,则a、b、m的值分别为1、2、2,故选B.2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适当试剂可完成下表的探究实验,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甲乙丙装置丙中的现象实验结论A稀硝酸碳酸钾澄淸石灰水变浑浊酸性:HNO3>H2CO3B稀硫酸碳酸钠次氯酸钙溶液白色沉淀酸性:H2CO3>HClOC浓盐酸大理石硅酸钠溶液白色沉淀非金属性:C>SiD浓盐高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氯水既有酸性,又具酸酸钾褪色有漂白性A.A B.B C.C D.D【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稀硝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据此可知硝酸的酸性较强;B.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证明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C.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又能够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干扰了检验结果;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则氯水既有酸性,又具有漂白性.【解答】解:A.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稀硝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从而证明酸性:HNO3>H2CO3,故A正确;B.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证明酸性:H2CO3>HClO,故B正确;C.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干扰了检验结果,无法据此判断C、Si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D.浓盐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氯化氢使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使溶液褪色,说明氯水既有酸性,又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故选C.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021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附答案】
2021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2、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 B.14 C.13 D.103、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A.熟石灰B.烧碱C.食盐D.大理石4、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 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 B.b>a>c C.a>c>b D.b>c>a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2B.4H——4个氢元素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2CO2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 B.Al C.O D.Fe7、“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Na O210、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完整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完整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溶液Fe Cu4C.Mg FeSO4溶液Cu D.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6、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4 D.207、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8、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9、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等体积的 A、B 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A.B 瓶中有水流入 B.A 瓶中有水流C.A,B 瓶中均有水流入 D.A,B 瓶均无水流入2、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C. D.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6 C.+4 D.+75、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6、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7、“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8、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9、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A.金刚石、石墨、C60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1、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 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12、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1.铁的许多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FeCl 3是重要的金属蚀刻剂、水处理剂;影视作品拍摄中常用Fe (SCN )3溶液模拟血液;FeS 可用于消除水中重金属污染等。
(1)已知:①3Cl 2(g )+2Fe (s )=2FeCl 3(s ) ΔH 1=akJ ·mol -1②2FeCl 2(s )+Cl 2(g )=2FeCl 3(s ) ΔH 2=bkJ ·mol -1则2FeCl 3(s )+Fe (s )=3FeCl 2(s ) ΔH 3=____。
(2)将c (FeCl 3)=0.2mol ·L -1的溶液与c (KSCN )=0.5mol ·L -1的溶液按等体积混合于某密闭容器发生反应:FeCl 3+3KSCN Fe (SCN )3+3KCl ,测得常温下溶液中c (Fe 3+)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测得不同温度下t 1时刻时溶液中c [Fe (SCN )3]如图2所示。
①研究表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加入适量KCl 固体后,溶液颜色无变化,其原因是___,根据图1分析,在t 1、t 2时刻,生成Fe 3+的速率较大的是____时刻。
②常温下Fe 3++3SCN -Fe (SCN )3的平衡常数的值约为___,其它条件不变时,若向容器中加适量蒸馏水,则新平衡建立过程中v (正)___v (逆)(填“>”“<”或“=”)。
③根据图2判断,该反应的ΔH ___0(填“>”或“<”),图中五个点对应的状态中,一定处于非平衡态的是___(填对应字母)。
(3)利用FeS 可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用FeS 将Pb 2+转化为PbS 可消除Pb 2+造成的污染,当转化达到平衡状态时,废水中c (Fe 2+)=___c (Pb 2+)[填具体数据,已知K sp (PbS )=8×10-28,K sp (FeS )=6×10-18]。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入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物质D.倾倒液体物质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5、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6、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7、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9、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B.2H C.2H2D.2H+10、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D.葡萄“变”美酒1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实验I:Na2S2O3的制备。
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
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c中试剂为_______(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
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_______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
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答案】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24232422H SO Na SO Na SO H O =SO +++↑ 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 调节酸的滴加速度 若 SO 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会发生分解 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开始生成 Fe(S 2O 3)33-的反应速率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慢,但Fe 3+与S 2O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大,导致Fe 3++3S 2O 32-⇌Fe(S 2O 3)33-(紫黑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终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0.1600【解析】【分析】【详解】(1)a 的名称即为分液漏斗,b 的名称即为蒸馏烧瓶;b 中是通过浓硫酸和Na 2SO 3反应生成SO 2,所以方程式为:24232422H SO Na SO Na SO H O =SO +++↑;c 中是制备硫代硫酸钠的反应,SO 2由装置b 提供,所以c 中试剂为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2)从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控制SO 2生成速率可以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者调节酸的浓度,或者改变反应温度;(3)题干中指出,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会分解,如果通过量的SO 2,会使溶液酸性增强,对制备产物不利,所以原因是:SO 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会发生分解;(4)检验Fe 2+常用试剂是铁氰化钾,所以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即证明有Fe 2+生成;解释原因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体现出反应速率和平衡两个角度,所以解释为:开始阶段,生成3233Fe(S O )-的反应速率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慢,所以有紫黑色出现,随着Fe 3+的量逐渐增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变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紫黑色逐渐消失,最终溶液几乎变为无色;(5)间接碘量法滴定过程中涉及两个反应:①2327226I Cr O 14H =3I 2Cr7H O --++++++;②2222346=I 2S O 2I S O ---++;反应①I -被氧化成I 2,反应②中第一步所得的I 2又被还原成I -,所以①与②电子转移数相同,那么滴定过程中消耗的227Cr O -得电子总数就与消耗的223S O -失电子总数相同 ;在做计算时,不要忽略取的基准物质重铬酸钾分成了三份进行的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的 个 性 化 教 案学员姓名:年 级: 高二 学 科: 化 学 课时: 两小时 授课时间: 2014.11.09 课题名称:期中专题训练 教师姓名: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2Fe 3++2Cl-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 3OH -══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223Fe Cu Fe Cu D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2OH -══ 2AlO 2-+H 2↑2.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 CO 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③蔗糖、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和电解质;④CuO 和Fe 2O 3都是碱性氧化物;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NaCl 和KCl 可用焰色反应鉴别。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ks5uA. ①②③④B.①③④⑦C.③⑤⑥⑦D.①②⑤⑥3. 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 、2FeCl 2+Cl 2=2FeCl 3、2FeCl 3+2KI=2FeCl 2+2KCl+I 2,判断各物质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I 2>Cl 2>FeCl 3>KMnO 4 B .KMnO 4 >Cl 2>FeCl 3>I 2 C .Cl 2>I 2>FeCl 3>KMnO 4D .FeCl 3>KMnO 4>Cl 2>I 24. 在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A .Na +、Ag +、Al 3+B .Ba 2+、Ag +、Mg 2+C .Al 3+、Fe 3+、Mg 2+D .Mg 2+、Ag +、Al 3+ 5.向含有1mol KAl (SO 4)2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 (OH )2溶液,使SO 42-恰好转化为沉淀,此时生成的Al (OH )3物质的量是A .1molB .1.33molC .0.67molD .0 mol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Na>S>OB. 金属性强弱: K> Na>CaC.酸性强弱:HIO 4>HBrO 4>HClO 4D. 碱性强弱:LiOH >NaOH> KOH7.取碘水四份分别置于编号为Ⅰ、Ⅱ、Ⅲ、Ⅳ的试管中,再分别加入HCl 溶液、酒精、汽油、CCl 4 ,振荡后静置,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Ⅰ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B .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 .Ⅲ中溶液分层,上层呈紫红色D .Ⅳ中溶液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8.已知A 的质子数是x ,B 2-与A 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 元素的质子数为A .x-5B .x+5C .x+1D .x-19.有A 、B 、C 、D 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 、B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 为负极;②C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 、C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 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 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A>B>C>DB .A>C>D>BC .C>A>B>D D .B>D>C>A 10.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g)==CO 2(g);△H = -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H2(g)+CO(g);△H = +131KJ/mol,CO(g)+1/2O2(g)==CO2(g);△H = -282KJ/mol,H2(g)+1/2O2(g)==H2O(g);△H =-241KJ/mol,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A.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B.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C.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D.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1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1>Q2>Q3 B.Q1>Q3>Q2C.Q3>Q2>Q1 D.Q2>Q1>Q31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 ⊿H=-57.3kJ/mol。
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3<⊿H2 C.⊿H1<⊿H2<⊿H3D.⊿H1>⊿H3>⊿H2 13.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 Q1 ;2H2(g)+O2(g) ==2H2O(g) ΔH=- Q2;H2O(g)==H2O(l) ΔH=-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 4Q1+0.5Q2B. 4Q1+Q2+10Q3C. 4Q1+2Q2D. 4Q1+0.5Q2+9Q314.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
N4分子结构与P4相似,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沸点比P4(白磷)高C.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D.1mol 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882kJ热量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16.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时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H<0。
把烧瓶置于100℃的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①颜色②平均分子量③质量④压强⑤密度A、①和③B、②和④C、④和⑤D、③和⑤17.反应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HI(g) 1/ 2H2(g)+ 1/2I2(g)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K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A.K1= 2K2B.K1= K22C.K1 =1/K22 D.K1= 1/2K218.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zC(g),达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大19.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二、双选题。
20. 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C.分别向NaHCO3和Na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均出现白色沉淀D.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21. 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通入溴水中B.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C.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D.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22.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S(s)+O2(g)=SO2(g) △H1,S(g)+O2(g)=SO2(g) △H2;则:△H1>△H2B.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则: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CaCO3(s)=CaO(s)+CO2(g) △H>0,△S>0,则: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NaOH(aq)+HCl(aq)=NaCl(aq)+H2O(l) △H= —57.4kJ/mol,则:含20gNaOH的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23.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平衡:X(g)+Y(g)2Z(g);△H<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B.增大压强,Z的浓度不变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2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 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C.反应Ⅳ:△H<0,T2>T1D.反应Ⅲ:△H>0,T2>T1;或△H<0,T2<T1三、非选择题。
25. 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 2、H 2CrO 4、Cr(OH)3、H 2O 、H 2O 2。
已知该反应中H 2O 2只发生如下过程:H 2O 2 →O 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填化学式)。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 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26. 某兴趣小组欲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探究大气污染物SO 2的性质,设计如下图实验装置。
请回答:(1)B 、C 、D 分别用于检验SO 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B 中所盛试剂为 ;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