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特殊商品论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探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探究作者:李翰来源:《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01期摘要:对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现象的探讨与对其本质的叙述,是马克思劳动力商理论从对劳动的研究到对资本的研究、从现象到本质的转折点,是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石。
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决定性条件必然要求劳动力以商品形式流通并进入生产领域。
因此,辨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不仅是深入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必要条件,也是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市场;所有权;使用权;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中图分类号: F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62-06一、马克思对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的阐述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马克思以劳动的二重性为起点,彻底区分了劳动与劳动力,精确叙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劳动力商品的根本性地位,深刻揭示了价值增殖的源泉与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以劳动力表现为商品为起点,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下劳动从属于资本的本质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科学地叙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下的生产关系。
纵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从创立到发展的历程,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的叙述向来是马克思研究的重点。
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出现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的探讨,提出了工人对象化劳动异化的结果是成为对象的奴隶,不得不以生产为目的结合生产资料;由此可见,在青年马克思步入经济学研究的节点,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本质。
而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1849年出版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分析了人类社会形式的发展,明确地提出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即只有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下,积累的劳动成为资本支配劳动,以至于自由工人不得不依靠零星的出卖自身劳动为其工资的唯一来源,工人出卖的自由劳动表现为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之一。
《资本论》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解为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 它存在于一个人的身 体 中, 他的活的人体 中。一个人在生产某种使用 价 值时 , 是 要 把 它发 动 。 … 也就 是 说 , 动 力 总 ” 劳 是存在于劳动者身心中的体力和智力之和 , 它必
须 以劳 动者 为 载体 , 能离 开劳动者 而独立 存 在。 不
劳动力 全 部 卖 光 , 因 为 要 是 一 次卖 尽 , 绝 了 , “ 卖
收稿 日期 :0 1 0 1 20 — 9 1
作者简 介: 刘茑成 (9 0一 , 四川成都九 , 15 ) 男, 乐山师范学院政法 系副教授。
维普资讯
那 就 等于 出卖 了 自己 , 自己从 自由人变 为 奴隶 , 让 从 一个 商 品所有 者 变 为一 个商 品 ” 这就 是 说 , 。
维普资讯
第l 7卷
第 2期
乐 l师 范 学 院 学 报 l l
J u a fL sa e ce sC 1 g o r l eh n T a h r o] e n o e
V0 7 . L 1 No 2 Ap . O 2 r2 O
20 0 2年 4月
不得 不把 自己的 劳动力 当成商 品 出卖 。这 两个条 件必 须 同时 具备 , 缺一 不可 。 马 克思 指 出 : 我 们 把 劳 动力 或 劳 动 能 力 理 “
、
马克 思 关 于 劳动 力成 为
商 品 的条 件 的主要 观 点
马克 思 在资本 论 中对 劳 动力 成为商 品 的条件
二 、 会 主 义初 级 阶段 社
劳动力不像其它商 品一样在 买卖 中既让 渡所有 权, 又让渡使用权 、 支配权 , “ 它 要求劳动力 的所
有 者 只按 一 定 的 时 间 来 出卖 劳 动 力 ” 即 只 能 ,
《资本论》考试题
一、辨析题1.价值的实体是价值的量的规定。
答案1:错误。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而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商品价值的量是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答案2:错误。
价值实体是指在现实中存在的直接形成商品价值的物质因素。
人类劳动作为商品价值实体具有一元性,就是说,只有人类劳动才能充当商品价值实体。
2.商品的两个因素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错误。
商品两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和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错误。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的承担者。
价值是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4.生产商品的必须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
正确。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商品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只能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错误。
使用价值是商品和价值的承担者。
价值是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对商品生产者来说,该商品对生产者是使用价值。
错误。
对商品生产者来说,使用价值的意义在于它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消费者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将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才可获得商品的价值。
论劳动力商品特殊性对劳动力价值的影响
以至除 了生 理 上 的限 界 以外 什 么 也 不 会 剩 下 。
和教师 的劳动 , 而家长在培养子女劳动力 的劳动 中的 V如 何确定?其次 , 教育培训离 不开劳动力 自
身 的学 习努力 , 动力 自身 的学习努力 是教 育培 训 劳 取得成效 必不可少 的内在因素 。劳动 力 自身 学 习是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3期
2007年 9月
洛 阳大学学报
J URNA F L YANG I RS 0 L O UO UN VE ⅡY
V0. 2 No 3 12 .
S p e. 20 07
论 劳动 力 商 品特殊 性 对 劳 动 力 价值 的影 响
劳动力 商品的价值决定 不 同于一般商 品。劳动
劳 动力 价值 由社 会 历 史 的 或道 德 的要 素 构 成 , 就 使得 劳动 力价值具有 了伸缩性 , 在劳动力 价值伸 而
力作为商 品具有不 同于一般 商 品的特点 , 劳动 力是 人, 涉及人 的生存 、 生活 、 受、发展 , 享 涉及劳动力 的延 续 、 生产 , 及 社会 历 史 、道 德 的 因素 。劳 再 涉
收稿 日期 : 0 7—0 20 5—1 6 作者简介 :刘志锁( 9o一) 16 ,男 ,内蒙古 呼和浩特人 , 汉族 ,中国民航大学社科系主任 、 教授 ,研究方 向: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理论 。
维普资讯
・
1 8・
洛 阳大学学报
否创造 价值成为劳动力价值决定 的重要 因素 。
力商品, 传统 的劳 动力 价 值 构 成 理 论 面 临许 多 问
统计摘要》 到上个世纪末期 , 国等发达国家普 , 美 通 劳动阶层 的恩 格 尔 系数 已经 降 到 了 0 1 右 , .5左
马哲知识重点总结
第四章【1】简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答:(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是什么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但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人的生存的生活过程,是要消耗必要的生活资料才能实现的。
所以,劳动力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生产其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还在于它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种类,受各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
但是,在一定国家和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的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它是决定该国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标准。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这是它不同于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地方。
一般商品在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其他商品中。
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因此,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19页)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
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考的最多)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完全由他个人决定,劳动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
试析古典经济学两大难题的破解及其启示
试析古典经济学两大难题的破解及其启示古典经济学的最杰出代表大卫·李嘉图及其拥护者始终没有能够解决面临的以下两大难题:第一,雇佣劳动与资本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资本家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这种交换的结果,资本家获得了剩余价值。
第二,在不同生产部门中投人等量资本,使用不等量活劳动,生产不相等的剩余价值,从而分别获得不相等的利润;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不同部门的等量投资,不论使用多少活劳动,总会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大体相等的利润。
这两种极其荒谬的结论,根源于把工人向资本家出售的商品归结为劳动。
恩格斯指出:“不管我们怎样挣扎,要我们还是讲劳动的买卖和劳动的价值,我们就不能够摆脱这种矛盾。
经济学家的情况就是这样。
古典经济学的最后一个分支—李嘉图学派,多半是由于不能解决这个矛盾而遭到了破产。
”实际上,资本家所购买的并不是6小时的劳动力使用权,而是一个工作日即12小时的劳动力使用权,劳动力的日价值只费半个工作日,而劳动力却根据劳资双方达成的协议为资本家支配一整天(12小时),即增值了6小时价值。
可见,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
这个价值差额即剩余价值,便是资本家希望劳动提供独特服务的产物。
劳动力其所以能提供这种独特服务,正是因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独创性地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理论,一方面论证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同时又阐明了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使资本家获得了剩余价值或利润,从而使导致古典经济学破产的第一个难题,即资本与劳动交换和利润的产生难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李嘉图上述的价值,其实是生产价格。
这是因为,其中不仅包括工资预付及其平均利润,也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及其平均利润。
李嘉图不能区分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把二者相混淆,这就决定了他不懂得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自然不了解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不理解价值因何和为何转化为生产价格,这就决定了他始终坚持的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不能自圆其说。
劳动力商品存在条件理论研究
总值 己近 十 万 亿 美 元 。 美 国 . 统 意 义 上 “ 无 所 有 ” n在 传 一 的无 产 阶级 如 果 不 能 说 已经 不 复 存 在 了 的话 , 么 起 码 可 以 认 为 , 们 那 他 的数 量 已 经 是 微 乎 其 微 了 。 实际上 。 劳动力商品存在 条件理论 的挑战 , 不仅仅来 自 对 并 于西 方 发 达 的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 同样 来 自于 现 实 存 在 的社 会 主 义 也 国家 。 为 按 照 马 克 思 的理 解 。 社 会 主 义 生 产 资 料 公 有 制 的 条 因 在 件 下 , 动 者 通 过 占有 生 产 资料 而 成 为 国 家 的 主 人 . 论 从 经 济 劳 不
维普资讯
20 0 8年 5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u n o b iUnv mi fE u a o o rM fHu e ie t o d c t n y i
Ma . 0 8 v2 0 Vo . 5 N . 1 2 o5
第2 5卷第 5期
谭 运 进 (9 7 ) 男 , 授 , 士 生 导 师 , 究 方 向 为 劳动 经 济 学 、 资 经 济 学 。 15 一 , 教 硕 研 投
劳 动 力 商 品 存 在 条 件 理 论 是 马 克 思 主义 经 济 学 重 要 的 基 础 理 论 . 确 把 握 这 一 理 论 , 于科 学 理 解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正 对
下 的 劳 动 和 劳 动 力 商 品 , 学 管 理 、 用 劳 动 力 这 一 生 产 要 素 都 科 使
具 有 重 要 的理 论 意 义 和 实 际 价 值 。
本 文 中我 们 将 以 坚 持 和 发 展 马 克 思 主 义 为 基 本 思 路 , 真 总 认 结 和汲 取 国 内外 的最 新 研 究 成 果 。 劳 动力 商 品存 在 条 件 理 论 进 对
对工资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工资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工资发生分化。
传统的观点认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劳动力商品价值由满足劳动力延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无法对雇佣工人工资分化的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价值传统工资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及其遇到的新挑战(一)传统工资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分析传统的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大小。
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商品,而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的大小也是由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由于劳动力总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转化为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
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二,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总和,其中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第三,劳动力的教育费。
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第二,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来出卖。
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第二个条件,以及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其价值大小可以转化为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可以得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工资能满足且只能满足雇佣工人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的结论。
(二)现实工资存在分化现象现实雇佣工人的工资少数不能满足必需的生活需求,但大多数满足必需的生活需求后还有一定数目的剩余,少数高管的工资远大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论我国当前社会的劳动力商品问题
论我国当前社会的劳动力商品问题胡顺哉劳动力商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范畴。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商品问题,通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在论述社会主义分配形式时,都一致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工资也不再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是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国家和集体组织,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借助于货币,在劳动者之间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一种报酬形式。
至于在中国现实的经济条件下,是否存在劳动力商品问题,或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或者不予论及而回避。
事实上,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劳动力仍然可以是商品。
第一,从劳动力在为商品的条件来看。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把它当作商品出卖,并且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次一次地出卖;二是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既没有生产资料,又没有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关于第一个条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个劳动者处于平等地位,人身都是自由的,无疑都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关于第二个条件,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作具体分析。
当前,在我国广大城乡许多劳动力拥有者生产资料缺乏或不足,表现为在城市,由于就业困难,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待业青年;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潜在的劳动力剩余问题暴露为现实的劳动力剩余问题。
这些劳动力往往受雇于“两户”(即重点户、专业户)或外资企业而成为雇工。
这个受雇过程就是劳动力的买卖即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现在特别是一些农民输出劳动力而成为雇工,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出卖劳动力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后者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只有出卖劳动力才能取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因而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农民,并非一无所有,都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之所以输出劳动力而被雇用,是因为他们希望生活得更富裕一些。
劳动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辨析题
劳动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辨析题摘要:一、引言二、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1.本质不同2.价值体现不同3.交易对象不同4.权益保障不同三、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1.人的全面发展2.劳动力的无形性3.劳动力市场的波动性四、劳动力商品的现状与挑战1.供需不平衡2.工资水平差异3.职业歧视现象4.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易无处不在,而劳动力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普通商品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进行辨析,以揭示劳动力商品的独特性。
二、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1.本质不同普通商品是物质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而劳动力商品是以人的劳动能力为对象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体现在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更多地表现为无形价值。
2.价值体现不同普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则体现在劳动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上,不仅包括劳动者自身的劳动价值,还包括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价值。
3.交易对象不同普通商品的交易对象是物质产品,交易过程中双方关注的重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而劳动力商品的交易对象是人的劳动能力,交易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是劳动者的技能、知识、经验等无形价值。
4.权益保障不同普通商品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的权益受到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保障。
而劳动力商品交易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主要依赖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三、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1.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人为载体,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者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提升,包括职业技能、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
2.劳动力的无形性劳动力商品的无形性使得其价值难以量化,评价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问题论纲
ha e s m e il i to or US t s u s t s qu s i v o lum na i ns f O di c s hi e ton;c gnii s m a ni nd St ln hav o ton de by Le n a a i e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3期
20 0 2年 9月
长 安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nl f hn nUnvri (oi c ne dt n o ra o aga i s yS c l i c io ) C e t aSe E i
fr t is ac um ul ton c a i pe i d r o of he a t i m , t l t r t c pials he a e ha s s om e ne w f a r s T he e ialy et e. u or tc l
a kn c owl dge a e d l bou or e c r f c omm o t a v s tve y hi t i a i fc nc s f r d e op e diy m y ha e po ii l s orc ls gnii a e o ev l m nt
对社 会 主 义初 级 阶段 各 方 面的 发 展 产 生积 极 的历 史 意 义 。 关 键 词 : 会 主 义 ; 场 经 济 ; 动 力 ; 品 社 市 劳 商
中 图分 类 号 : 1 A8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16 4 ( 0 2 0 — 0 10 17 -2 8 2 0 )30 2— 4
一
、
经 典 作 家 的 理 论 启 示 和 理 论 局 限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及启示
马克思劳动⼒商品特殊性理论及启⽰2019-09-11内容摘要:劳动⼒商品具有独特的使⽤价值,劳动⼒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结构、特殊的交换形式,劳动⼒商品能否顺利交换有其特殊的意义。
劳动⼒商品特殊性理论告诉我们,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国家对劳动⼒培养的投⼊、加强对劳动⼒的法律保护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劳动⼒商品使⽤价值充分就业劳动⼒培养劳动⼒商品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关于劳动⼒商品特殊性的论断为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全⾯认识劳动⼒商品的特殊性问题,对于完整和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使⽤劳动⼒这⼀⽣产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商品特殊性的论述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商品特殊性是这样理解的,劳动⼒作为特殊商品,有⼀种特殊的使⽤价值,它的使⽤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它⾃⾝价值更⼤的价值。
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和表述存在两个⾮常明显的问题:不准确、不科学凡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价值。
作为商品的价值,都是⼈类⼀般劳动的凝结,都是⼈类抽象劳动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量上进⾏⽐较,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
⽽每⼀种具体商品的使⽤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满⾜⼈们的不同需要,正因为如此,才使商品的交换成为必要。
否则,作为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也就不存在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种商品都有其特殊的使⽤价值,如⾐服的使⽤价值不同于⼤⽶,⼤⽶的使⽤价值不同于劳动⼒。
⾐服可以穿但是不能⽤于满⾜⼈们充饥的需要;⼤⽶可以充饥但是不能⽤于满⾜⼈们保暖或美观的需要;劳动⼒可以进⾏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是既不能⽤于吃也不能⽤于穿。
由此可见,特殊的使⽤价值是商品的共同属性,劳动⼒商品和其他商品在这⼀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么,劳动⼒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谈到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时写道:“要从商品的使⽤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种商品(即劳动⼒商品,引者注),它的使⽤价值本⾝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本⾝就是劳动的物化,从⽽是价值的创造”。
劳动力商品理论
一、劳动力商品产生的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内容 (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三、劳动力商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地位 (一)与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 (二)与剩余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
一、劳动力商品产生的条件
产生的历史条件: 1、从商品发展的角度看,劳动力商品是产品交 换的普遍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2、从生产力和分工的角度看,劳动力商品是生 产力和分工发展到开始运用机器形成工场手工业 的必然结果。 3、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看,劳动力商品伴随着 资本原始积累而逐步发展起来。如果说在资本原 始积累过程中资本家公开的对雇佣劳动进行剥削, 那么在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却掩盖了对雇佣劳动的 剥削。
劳动力商品交换 不平等的隐蔽性
马克思:如果说有一个英国人把人变成帽 子,那么,有一个德国人就把帽子变成了 观念。这个英国人就是李嘉图,一位银行 巨子,杰出的经济学家;这个德国人就是 黑格尔。(贫困的哲学)
劳动力商品理论的解蔽功能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双重关系 第一重:商品的购买者与售卖者之间的关系。 原则:等价交换,自由交换。 媒介:货币。表现为:工资。 公式:W-G-W 第二重: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关系。 原则:赚钱(生产剩余价值),强制劳动。 媒介:资本。表现为:利润。 公式: G—W—G’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 所生
需产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 要和 决定 的动 动的再 •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 价力 时社生 间会产 值商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必劳 品 要动 劳力 •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
劳 活家 属 动 资所者 料需自 的要己 价的及 值生其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特性和劳动的商品属性
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要素,结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了的情况,对劳动力的特性和劳动的商品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阐述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新型关系。
关键词:劳动力,劳动,资本劳动这一范畴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必须弄清楚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出卖的究竟是劳动力或是劳动?这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里并不是纯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问题。
”[1]一、劳动力的内涵和特性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和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简单说,劳动力就是劳动者潜在的劳动能力。
这种潜在的劳动能力不仅天然属于劳动者所有,而且须臾不可离开活的人体出卖给他人。
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劳动力是与工人本身长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
”[3]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此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周其仁教授就曾指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只能不可分地属于其载体;这个载体不但必须是人,而且必须是活生生的个人。
”[4]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本,就是由对自身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转化形成的经营才能和劳动能力。
劳动力的这一特性,集中表现在劳动者在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依靠劳动者个人的自觉性,劳动者潜在的劳动能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
因此,从劳动力的特性看,它只能依附于劳动者的人体而存在,并由劳动者个人占有、支配和使用,不可能独立于劳动者的人体而出卖给他人。
既然劳动力不可能独立于劳动者而出卖给他人,那么,《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在1891年再版时,恩格斯为何要将马克思原稿中的“工人为取得工资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改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呢?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这一范畴的内涵看,恩格斯的改动是必要的。
劳动力特殊商品论
劳动力特殊商品论--------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对我们的启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具有资本属性的特殊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用来交换的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而且必须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劳动力资源配置,因而它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性的商品。
马克思认为,诚然从社会历史角度来看,资本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剥削制度。
但是从社会生产一般来看,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
劳动包括资本,从市场经济上讲或从价值论上讲,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且必须在运动中不断增殖本身的价值。
撇开这一层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同样包括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过去劳动的积累,它在使用过程中同样要带来剩余价值,并增殖自身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人本身的双重发展。
从劳动力让渡特征看,劳动力商品颇似于作为资本商品的借贷资本,即让渡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功能都要实现生产价值与增殖价值。
在让渡过程中,商品所有者都是在放弃其一定时期的使用权时仍拥有所有权,而且都以契约形式进行让渡。
所不同的是借贷资本所实现的价值增殖,必须在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
而劳动力商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的主客观条件的分离,从而工人劳动力使用价值实现的价值增值,全归物质资本所有者,因而劳动力商品所有权不能象借贷资本所有权一样,有其权益实现形式——利息,它却是有名无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的关系是劳动者整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统一关系。
这从制度前提上消除了物质资本把劳动力商品当作异己的东西即当作“非资本”来交换的基础,如果劳动力仅作为商品来对待,必然导致劳动异化的结果,从而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相矛盾。
所以,我们应该使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资本化。
承认劳动力商品让渡不仅是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让渡,而且也是劳动力价值的预付,即是企业可变资本的出资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强对劳动力商品的研究,科学管理和使用劳动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胡新宇;谭运进
【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告诉我们,实现充分就业,加强对劳动力的培养和法律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胡新宇;谭运进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工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及启示 [J], 谭运进
2.试论特殊商品——劳动力的真正含义及劳动力商品买卖的特殊性 [J], 张树青;张原锟
3.论矛盾特殊性理论的现实意义 [J], 刘翠兰;张二芳
4.特殊的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J], 李秉濬
5.卓炯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现实意义 [J], 范正兴;刘月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五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概要
浅谈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五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1)【论文关键词】劳动生产力;商品价值量;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理论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决定这种关系的有多种因素。
马克思在劳动决定价值的基础上,认为劳动生产力与抽象劳动无关,认为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关系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马克思在论述劳动两重性决定商品两因素时,提出了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论点。
在这个问题的论述过程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思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基本逻辑得到充分的体现,给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在实践中,劳动生产力始终是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能证明提高劳动生产力不仅可以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而且可以增加社会价值总量,这能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意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克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不足。
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指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量的关系。
价值是劳动,价值量是劳动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复杂劳动必须折算成简单劳动,构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指出了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
”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
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的价值就越大。
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第三,指出了这种关系存在的原因。
“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引言劳动力商品是指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以一定形式出售给资本家使用,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具有一些独特特点。
本文将从价值形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以及劳动过程等方面分析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 价值形态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由劳动者自己创造。
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形态是隐形的,不像其他商品可以通过外部的物质形态来体现。
劳动力的价值体现在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上,而这个价值是无形的,只能通过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来实现。
2. 使用价值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或者服务。
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力为资本家提供劳动服务,这种劳动服务是有使用价值的,可以为资本家创造利润。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与劳动者的技能、经验、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3. 交换价值劳动力商品具有交换价值,即劳动力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的转化。
劳动者出售自己的劳动力,通常以货币形式接收报酬,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交换价值体现。
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而劳动者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赚取报酬,实现价值的交换。
4. 劳动过程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还体现在劳动过程中。
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特殊的,因为劳动力是活的劳动力。
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不仅要消耗自身的体力和精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劳动过程中,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总结劳动力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的价值形态隐形,使用价值体现在劳动者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中,交换价值通过劳动者出售劳动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消耗体力和精力创造价值。
劳动力商品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劳动者和资本家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深入了解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对于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特殊商品论
--------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具有资本属性的特殊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用来交换的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而且必须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劳动力资源配置,因而它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性的商品。
马克思认为,诚然从社会历史角度来看,资本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剥削制度。
但是从社会生产一般来看,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
劳动包括资本,从市场经济上讲或从价值论上讲,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且必须在运动中不断增殖本身的价值。
撇开这一层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同样包括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过去劳动的积累,它在使用过程中同样要带来剩余价值,并增殖自身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人本身的双重发展。
从劳动力让渡特征看,劳动力商品颇似于作为资本商品的借贷资本,即让渡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功能都要实现生产价值与增殖价值。
在让渡过程中,商品所有者都是在放弃其一定时期的使用权时仍拥有所有权,而且都以契约形式进行让渡。
所不同的是借贷资本所实现的价值增殖,必须在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
而劳动力商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的主客观条件的分离,从而工人劳动力使用价值实现的价值增值,全归物质资本所有者,因而劳动力商品所有权不能象借贷资本所有权一样,有其权益实现形式——利息,它却是有名无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的关系是劳动者整体与劳动者个人之间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统一关系。
这从制度前提上消除了物质资本把劳动力商品当作异己的东西即当作“非资本”来交换的基础,如果劳动力仅作为商品来对待,必然导致劳动异化的结果,从而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相矛盾。
所以,我们应该使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资本化。
承认劳动力商品让渡不仅是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让渡,而且也是劳动力价值的预付,即是企业可变资本的出资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强对劳动力商品的研究,科学管理和使用劳动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在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认识上,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提高对解决就业问题重要意义的认识
即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从劳动力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失业也是工人的沉重灾难。
虽然将劳动力出卖出去,实现就业,工人就会遭到资本家的剥削;但是,即使如此,就业也比失业强得多,受剥削也比不受剥削强得多。
因为不受剥削、不将劳动力出卖出去,“工人就会感到一种残酷的自然必然性”。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失业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同其他商品不同,人的劳动能力不仅不宜储存,而且不使用还可能会萎缩、消失。
人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身上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它自身的自然。
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
一个人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它自身沉睡着的潜力就可能萎缩、消失,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更多的困难,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
均占有的经济资源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相对贫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实现充分就业的意义和困难都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在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上我们必须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的对策和方法。
我们认为,国家应将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有一种过分关注GDP增长速度的倾向,好象只要保持一个高的GDP增长率,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诚然,高的经济增长率有助于充分就业的实现,但是,高的GDP增长率并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充分条件。
如果能够充分吸纳劳动力的经济部门大量萎缩,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不能增加就业,而且还可能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明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推动的,这种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
当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强调效率而忽视就业问题,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实现两者的平衡和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看,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并不矛盾,失业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是效率的巨大损失,只有建立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效率,才是真正的效率,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效率。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的统一,我们认为,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应该大力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应该大力鼓励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一个企业即使效率不是很高,只要能够大量的吸纳劳动力,我们就应该承认他的巨大贡献和存在价值,就应该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增加对劳动力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投入
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商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和极高的培养效率。
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中所创造的价值的高低同劳动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力培养和训练得越好,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越大。
从劳动力本身价值的构成来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全部归劳动力的所有者所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构成了资本的利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除了一部分被劳动力雇佣者占有以外,大部分形成国家收入变为社会财富。
从这个角度来看,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越大,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劳动力商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应。
不仅如此,对劳动力的培养效率也是很高的。
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对劳动力的培养多花1美元,就可以提高产出5—8美元,这种回报率,是其他任何投资都不可比拟的。
我国是一个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大国,国家很穷,需要办的事情又很多,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有限的财力,但是,无论财力怎样有限,都不能够成为忽视对劳动力培养和教育投入的理由。
近年来教育产业化的呼声很高,特别是对高等教育产业化几乎无人提出异议,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收益归学生所有,所以高等教育的成本也应该由受教育者承担。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它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对社会贡献就越大,外部性就越强。
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而不是个人。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让学生来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必然会使那些具有良好潜质的人因贫困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会造成对潜在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们建议,在教育产业化易被误解的情况下,最好不再提倡这个口号,国家应该采取明确的政策和措施,保证教育的经费投入,真正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落到实处。
加强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交换形式,劳动力商品与其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同其他普通商品不一样。
劳动力商品在出售过程中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商品的所有者出卖的只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而不是自已本身。
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劳动力使用者对劳动者的管理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一般的道德原则。
虽然劳动力的交换过程是自愿的,但是事实上劳动力出售者和劳动力购买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于劳动力出卖者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使得他们与购买者相比处于弱势的地位,这更需要国家从法律上加强对劳动力所有者的保护,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现在看来,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没有理由不重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