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王弼
王弼的哲学思想
王弼的哲学思想王弼的哲学思想王弼是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思想家。
他与何晏⼀起,⾸创⽞学。
在短短⼆⼗四岁的⽣命历程中,开辟了魏晋⽞谈的⼀代风⽓,创⽴了以⽆为本的唯⼼主义思想体系,对中古时期的哲学发展产⽣了深远影响。
王弼的哲学思想具有思辩性的理论倾向,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其积极和进步的意义。
但他的思想从本质上说是唯⼼主义的,需要⽤批判的⽅式加以认识。
王弼的⽞学理论与《⽼⼦》《庄⼦》《周易》等有直接的承继关系,但王弼⼜不是盲⽬地继承,⽽是进⾏了有益的探索。
在古代哲学领域,有关天地万物起源的问题是最重要、最基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古代⼈们⽤朴素的唯物主义来加以解释,认为万物始于⾦、⽊、⽔、⽕、⼟五种基本元素,或直接概括为阴阳⼆元。
⽼⼦认为,“天下万物⽣于有,有⽣于⽆”,第⼀次提出了“⽆”和“有”的哲学命题,将万物之源归结为“⽆”,将万物的存在⽅式归纳为“有”,形成了“⽆”⽣万物的客观唯⼼主义理论。
王弼对这⼀领域⼜作了深⼊探讨,进⼀步肯定了“⽆”在哲学中的重要价值,他说,“万物万形,其归⼀也。
何由致⼀,由于⽆也。
”这就是说,万物虽千变万化,千差万别,但最终只能回到它们的共同根本——“⽆”。
同时,王弼更加明晰了“⽆”和“有”的哲学关系。
王弼认为,“⽆”和“有”是⼀对既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盾,它们相辅相成,缺⼀不可。
“⽆”是“有”产⽣的原因,⽽“有”是了解“⽆”的必然途径。
“⽆”虽⽣“有”,但⼆者在时间上不分先后,在空间上不分彼此,它们是本末和体⽤的关系。
所以王弼说,“有这所以为利,皆赖⽆以为⽤也”。
这⼀理论的建⽴,使中国古代哲学初步建⽴了⽭盾的同⼀性和⽃争性的范畴,使古代哲学向前跨进了⼀⼤步。
对于“⽆”这个哲学命题,是王弼思辩的重点。
王弼认为,“⽆”⽆处不在⽽⼜⽆可捉摸,它是⼀种虚幻的存在,是⽆法进⾏具体规定和描述的。
因为世界万物各不相同,如果对产⽣万物的本源有了具体性的规定,就⽆法形成万物的本体了。
所以,“⽆”是抽象的,王弼对它的描述是:“听之不可得⽽闻,视之不可得⽽彰,体之不可得⽽知,味之不可得⽽尝”。
《道德经》王弼注解
《道德经》王弼注解王弼(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三国曹魏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王弼曾任尚书郎。
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
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中国政府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
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
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
晁說之序王弼老子道德經二卷,真得老子之學歟,蓋嚴君平指歸之流也。
其言仁義與禮,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萬物各得於一,豈特有功於老子哉。
凡百學者,蓋不可不知乎此也。
予於是知弼本深於老子,而易則末矣。
其於易,多假諸老子之旨,而老子無資於易者,其有餘不足之跡,斷可見也。
嗚呼,學其難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於戰勝,以喪禮處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獨得諸河上公,而古本無有也。
賴傅奕能辯之爾。
然弼題是書曰道德經,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猶近於古歟!其文字則多謬誤,殆有不可讀者,令人惜之。
嘗謂,弼之於老子,張湛之於列子,郭象之於莊子,杜預之於左氏,范甯之於穀梁,毛萇之於詩,郭璞之於爾雅,完然成一家之學,後世雖有作者,未易加也。
予既繕寫弼書,并以記之。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嵩山晁說之鄜畤記。
克伏誦咸平,聖語有曰,老子道德經治世之要,明皇解雖燦然可觀,王弼所注,言簡意深,真得老氏清淨之旨。
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蓋久而後得之,往歲攝建寧學官,嘗以刊行,既又得晁以道先生所題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無篇目,喜其近古,繕寫藏之,乾道庚寅,分教京口,復鏤板以傳,若其字之謬訛,前人已不能證,克焉敢輒易,姑俟夫知者。
道德经详注第十四章
道德经详注第十四章十四章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王弼注: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
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
今译:没有形状、没有外观、没有声音、没有响动,所以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
无从知晓,是因为我的感官无法去体认辨识,所以说难以寻根究底地推问,只能把他们混同在一起看待。
备注:(苏辙《老子解》:“视之而见者色也,所以见色者不可见也。
听之而闻者声也,所以闻声者不可闻也。
搏之而得者触也,所以得触者不可得也。
此三者,虽智者莫能诘也,要必混而归于一而可耳。
所谓一者,性也,三者性之用也。
人始有性而已,及其与搆,然后分裂四出,为视、为听、为触、日用而不知。
反其本,非复混而为一则日远矣。
若推广之,则佛氏所谓‘六人皆然’矣。
《首楞严》有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此之谓也。
”)原文: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王弼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
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
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
今译:如果说道不存在,万物却是从道生成的;如果说道存在,却看不见它的形体。
所以说道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体的物象。
备注:(1、淮南子《道应训》:“田骈以道术说齐王,王应之曰:‘寡人所有齐国也。
道术难以除患,愿闻国之政。
’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
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
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已。
虽无除其患,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可陶冶而变化也。
齐国之政,何足问哉?’此老聃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
’若王之所问者,齐也;田骈所称者,材也。
材不及林,林不及雨,雨不及阴阳,阴阳不及和,和不及道。
”2、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
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王弼传
王弼传内容提要王弼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
字辅嗣。
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
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
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不同,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
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
他认为“万物万形,其归一也。
何由致一?由于无也”。
这样,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在王弼手中已具雏形。
王弼的贵无论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他的玄学对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得意忘象”的思考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第一章王弼生平及学术影响贡献一王弼生平概述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
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博物记》和《博物志·人名考》、《王弼别传》等记载,东汉末年大乱中,弼祖父王凯与其族弟王粲避乱荆州,依附刘表,刘表重粲之才。
欲以女妻之,而又嫌其形貌丑陋,非女婿才,将女嫁给王凯。
凯有风貌。
凯生子业,业生弼。
弼为刘表之曾外孙。
王粲于建安二十二年(217)从曹操征孙权,病死途中,而粲之二子又坐罪处死。
粲绝嗣后而以王业为继嗣。
王粲又成了王弼的继祖父。
王粲是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才学出众,少年成名。
十四岁至长安受到著名文学家、大学者蔡邕礼遇,即将家藏书籍文章万卷送给了王粲。
装载数车的书籍,后来全为王业所有。
这对王弼的成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王弼的家庭祖风对王弼的成长也有重大影响。
其六世祖王龚,名高天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王畅为汉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其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再加上继祖王粲的文学地位,都会对王弼成长产生极大的有利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资料
(晋书·卫瓘传)
Hale Waihona Puke 一、西晋一、西晋一、西晋
一、西晋
一、西晋
• 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今虽服从,
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
两晋·十六国
一、西晋 二、东晋 三、玄学与魏晋风度 四、十六国
一、西晋
西
208年,辟为丞相府文学掾,加入曹氏集团。
晋
时年30岁。
基 业
220~226年,魏文帝时期,渐受重用。文帝伐
的
吴,以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与曹真等
开
受遗诏辅佐明帝。
创
227~239年,魏明帝时期,长期在外统兵,官
者
至太尉。抵御诸葛亮北伐,平辽东公孙
帝登尊位,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至于三 四,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
成帝…幼冲,见导,每拜。又尝与导书,手诏则云“惶恐 言”,中书作诏则曰“敬问”,于是以为定制……
——《晋书·王导传》
二、东晋
二、东晋
二、东晋
二、东晋
三、玄学与魏晋风度
三、玄学与魏晋风度
魏晋玄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正始(魏齐王年号)时期,代表 人物何晏、王弼,理论重《周易》、 《老子》。 ②元康(晋武帝年号)时期,以魏 末嵇康、阮籍为先导,较激进,反 名教,思想多受《庄子》影响。 ③永嘉(晋怀帝年号)时期,以向 秀、郭象为先导,虽仍重《庄子》, 而思想重归温和,形成“新庄学”。 ④东晋时期,与佛学渐趋合流。
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
14老子“以无为本”哲学思想的逻辑延伸:第十四讲 老子的道德观(完成)
第十四讲老子的道德观对老子的道德观的理解是后世最具歧义纷争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一、老子反对普遍的仁义道德吗传统的看法几乎一致认为,老子是反对仁义道德的,这种看法的主要根据以下两条资料:“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8)“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有仁义”与“有大伪”并举相对,似乎也说明他把仁义看作与“大伪”一样不好的。
如果认为这两条资料说明老子反对仁义道德,那么,我们会发现一个矛盾,即从《老子》全书和其他材料来看,他对道德仁义又表现出某种认可。
如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8)又《史记》记载,孔子曾经拜访老子,临别时,老子对孔子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既然自谦为“窃仁人之号”,可见他并不反对“仁”。
如何理解老子一书中的这个矛盾呢?这一矛盾向来使人们困惑不解。
直到1993年在湖北郭店考古发现了一座战国楚墓后才揭开了这个谜。
在郭店楚墓中发现了竹简本《老子》,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道德经》版本,简称郭店简本。
在郭店简本中,“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原文却是“绝伪弃诈,民复孝慈”;而第二则中的“智慧出,有大伪”一句,在郭店简本中根本就找不到。
郭店简本出土前人们看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汉代人整理的《老子河上公注》和三国时王弼的《老子注》。
显然郭店简本《老子》更多地保存了老子一书的原貌,更为可信。
从郭店简本《老子》看,“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原文是“绝伪弃诈,民复孝慈”,并且压根就没有“智慧出、有大伪”一句。
在综合全书来看,我们发现,老子不仅没有反对仁义、排斥孝慈的意思,反而对这些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在社会化的人际关系中采取肯定的态度。
二、老子为什么反对儒家的道德观?老子不反对普遍的仁义道德是事实;但老子反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仁义道德也是事实。
儒学人物:王弼
儒学人物:王弼王弼(226-249),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
三国时期儒家学者,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何晏曾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王弼补台郎。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
同年秋天,遭疠疾亡,年仅二十四岁。
上弼好儒道之学,年未弱冠,就注解《周易》和《老子》。
他虽兼重儒、道,同崇孔、老,但更重视的则是儒学和孔子,曾与吏部郎裴徽谈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
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
"在哲学上,他将老子"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其"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主张"名教出于自然",反对何晏"圣人无情"之说,认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乎人者五情也。
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
在儒学方面,王弼注《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和郑玄一样,王弼注《易》也以费氏《易》为底本,因此是古文《易》学的支流和东汉古文经学演变的新形态。
西汉费直以"传"解"经",即用"传"的某些内容来解释经义,其经说仍是象数之学,带有神学色彩。
王弼注《易》,虽沿袭费氏以"传"解"经"的方法,但尽扫象数之学,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注释《易经》。
他对"经"上下篇都作了注,计六卷;而对《文言》、《彖传》、《象传》加注,只突出"传"之义理以阐发"经"义。
王弼老子注
王弼老子注1章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不可得而]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玄]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2章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名]数也.自然已足.为则败也.知慧自备.为则伪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3章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守其眞也.智者谓知为也.4章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鋭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眞.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徳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徳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5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眞.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圣人与天地合其徳.以百姓比刍狗也.橐排橐也.钥乐钥也.橐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钥也.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慧].事错其言.[不慧]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钥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6章谷神谷中央无(谷)[者]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物]以此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处卑(而)[守静]不可得[而]名.故谓[之玄牝].(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动).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太]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7章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8章人恶卑也.道无水有.故曰几也.言(人)[水]皆应于(治)[此]道也.9章持谓不失徳也.既不失其徳.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徳无功者也.既揣末令尖.又鋭之令利.势必摧衂.故不可长保也.不若其已.不可长保也.四时更运.功成则移.10章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眞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也.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玄览无疵.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也.天门谓天下之所由从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于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倡)[唱].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将]自化.不塞其源也.不塞其源.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徳无主.非玄而何.凡言玄徳.皆有徳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11章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寡]统众也.木埴壁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頼无以为用也.12章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盲聋爽狂也.难得之货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13章宠必有辱.荣必有患.(惊)[宠]辱等.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大患荣宠之属也.生之厚必入死之地.故谓之大患也.人迷之于荣宠.返之于身.故曰大患若身也.由有其身也.归之自然也.无[物可]以易其身.故曰贵也.如此乃可以诧天下也.无物可以损其身.故曰爱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然后乃可以天下付之也.14章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不可得而定也.有有其事.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今古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始也.15章冬之渉川.予然若欲度.若不欲度.其情不可得见之貌也.四邻合攻中央之主.犹然不知所趣向者也.上徳之人.其端兆不可观.(徳)[意]趣不可见.亦犹此也.凡此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夫晦以理.物则得明.浊以静.物则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物言其难也.除者详愼也.盈必溢也.蔽覆盖也.16章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眞正也.动作成长.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各返其所始.归根则静.故曰静.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复命则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失此以往.则邪入乎分.则物离其分.故曰不知常则妄作凶.无所包通也.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无所不周普.则乃至于同乎天也.与天合徳.体道大通.则乃至于[穷]极虚无也.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穷极也.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于心.则虎兕无所投其(齿)[爪]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17章太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言从上也.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亲而誉之也.不复能以恩仁令物.而頼威权也.不能(法)以正齐民.而以智治国.下知避之.其令不从.故曰侮之也.夫御大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眞.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已处不足.非智之所(齐)[济]也.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覩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故曰悠兮其贵言也.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18章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覩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甚美之名.生于大恶.所谓美恶同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和.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徳生也.19章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行]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絶.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属.属之于素朴寡欲.20章下篇[云].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然则学求益所能.而进其智者也.若将无欲而足.何求于益.不知而中.何求于进.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寒郷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则忧.故续凫之足.何异截鹤之胫.畏誉而进.何异畏刑.唯(阿)[诃]美恶.相去何若.故人之所畏.吾亦畏焉.未敢恃之以为用也.叹与俗相(返)[反]之远也.众人迷于美进.惑于荣利.欲进心竞.故煕煕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也.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无兆之可举.如婴儿之未能孩也.若无所宅.众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余也.我独廓然无为无欲.若遗失之也.絶愚之人.心无所别析.意无所(好恶)[美恶].犹然其情不可覩.我颓然若此也.无所别析.不可为(明)[名].耀其光也.分别别析也.情不可覩.无所繋[埶纟].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无所欲为.闷闷昏昏.若无所识.故曰顽且鄙也.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弃生民之本.贵末饰之华.故曰我独欲异于人.21章孔空也.惟以空为徳.然后乃能动作从道.恍惚无形不繋之叹.以无形始物.不繋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不]可得见.以定其眞.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眞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眞其中有信也.至眞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众甫物之始也.以无名(说).[阅]万物始也.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以此知之也.22章(不自见[则]其明(则)全也).(不自是则其是彰也).(不自伐则其功有也).(不自矜则其徳长也).自然之道亦犹树也.转多转远其根.转少转徳其本.多则远其眞故曰惑也.少则得其本故曰得也.一少之极也.式犹则(之)也.23章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言暴疾美兴不长也.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眞.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得少也.少则得故曰得也.行得则与得同体.故曰同于得也.失累多也.累多则失.故曰失也.行失则与失同体.故曰同于失也.言随(行)其所[行].故同而应之.忠信不足于下.焉有不信焉.24章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不自见则其明全也].[不自是则其是彰也].[不自伐则其功有也].[不自矜则其徳长也].其唯于道而论之.若郄至之行.盛馔之余也.本虽美更可秽也.本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肬赘者也.25章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寂寥无形体也.无物(之匹)[匹之].故曰独立也.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改也.周行无所不至而(免)[不危]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夫名以定形.字以称可.言道取于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责其字定之所由.则繋于大.(大)[夫]有繋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故曰强为之名曰大.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远极也.周[行]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逝.故曰远也.不随于所适.其体独立.故曰反也.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王亦大也.四大道天地王也.凡者有称有名.则日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道是]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故]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处人主之大也.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王]所以为主.其(一)[主]之者(主)[一]也.26章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鎭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以重为本故不离.不以经心也.轻不鎭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27章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施].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因物之数.不假形也.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圣人不立形名以检于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也.举善以(师)[齐]不善.故谓之师矣.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不]以善弃不善也.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28章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智为天下之先(也)[者]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式模则也.忒差也.不可穷也.此三者.言常反终.后乃徳全其所处也.下章云反者道之动也.功不可取.常处其母也.朴眞也.眞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也.大制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29章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也.凡此诸或.言物事逆顺反复.不施为执割也.圣人达自然之(至)[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30章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于天下.况人主躬于道者乎.为(始)[治]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故云其事好还也.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焉.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强于天下也.吾不以师道为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骄之有也.言用兵虽趣功(果)济难.然时故不得已(当复)[后]用者.但当以除暴乱.不遂用果以为强也.壮武力暴兴.喩以兵强于天下者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暴兴必不道.早已也.32章道无形不形.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眞.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言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眞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始也.川谷之(求)[与]江(与)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世)[也].行道于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33章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越智之上也.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于人.未若用其智于己也.用其力于人.未若用其力于己也.明用于己则物无避焉.力用于己则物改焉.知足[者]自不失故富.勤能行之.其志必获.故曰强行者有志矣.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获久长矣.虽死而以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寿.身没而道犹存.况身存而道不卒乎.34章言道泛滥无所不适.过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名于大矣.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35章大象天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无形无识.不偏不彰.故万物得往而不害妨也.言道之深大.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学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目.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娯其耳.若无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36章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大.以除将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张令之足.而又求其张.则众所歙也.与其张之不足.而改其求张者.愈益而己反危.利器利国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覩.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鱼脱于渊则必见失矣.利国[之]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37章顺自然也.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化而欲作作欲成也.吾将鎭之无名之朴.不为主也.无欲竞也.38章徳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徳为名焉.何以得徳.由乎道也.何以尽徳.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焉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覩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主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徳之人.唯道是用.不徳其徳.无执无用.故能有徳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徳而无徳名也.下徳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徳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徳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徳也.仁义礼节是也.正明徳之上下.辄举下徳以对上徳.至于无以为极下徳之量上仁是也.足及于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爱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眞)[直]而义理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间忿怒生焉.故上(徳)[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故虽[徳]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徳.[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为载地不能为覆人不能为赡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自后徳也.以无为用.[则](徳)[得]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者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徳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心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则下徳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徳)[得]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薉(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者则无为而泰.守其素朴则不顺典制.(听)[耽]彼所获.弃此所守.[故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物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名)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夫载之以大道.鎭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徳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正.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尚]焉.义(其)[则]竞焉.礼(其)[则]争焉.故仁徳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倶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39章昔始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故皆裂发歇竭灭蹶也.各以其一致此清宁灵盈生贞.用一以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则清不失.用清则恐裂也.故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无用其功.恐丧其本也れ.清不能为清.盈不能为盈..故清不足贵盈不足多.贵在其母而母无贵形.贵乃以贱为本.高乃以下为基.故致数舆乃无也.玉石琭琭珞珞.体尽于形.故不欲也.40章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柔弱同通.不可穷极.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41章有志也.建犹立也.光而不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颣[土内]也.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执平以割物.其平不见.乃更反若颣[土内]也.不徳其徳.无所怀也.知其白守其黒.大自然后乃得.广徳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伦匹也.建徳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故若伦匹.质眞者不矜其眞故[若]沦.方而不割故无隅也.大器成天下不持然别.故必晩成也.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也.有形则有分.有分者不温则(炎)[凉]不炎则寒.故象而形者非大象.凡此诸善皆此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成)形.故隐而无名也.贷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贷之则足以永终其徳.故曰善贷也.成之不如机匠之裁.无物而不济其形.故曰善成.42章。
《王弼传》:圣人,首先是人,才是圣
《王弼传》:圣人,首先是人,才是圣更多原创、精彩内容这是《真·三国志》第411篇文章今天来讲王弼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王弼,字辅嗣,今山东人,刘表的曾外孙,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
王弼的爷爷王凯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璨的族兄。
217年,王璨病死之后,他的两个儿子也因卷入魏讽谋反案而被处死,就这样,王璨绝后了。
曹丕将王业过继到了王璨的名下,王璨成了王业的爸爸,王业也得到了王璨的众多藏书,这也成了王弼早年的资本。
王弼年少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喜欢老子的学说,口才也很好。
话说有一次,著名学者裴徽看他很聪明,就向他抛了他一个难题:“无”是万物的起源,为什么孔子从来不提起,而老子却一直在说它?王弼轻松地说道:孔子了解“无”的意思,如果一直谈它的话,那么“无”就不再是什么都没有了;老子认为自己了解“无”的意思,所以经常谈它,是因为他所理解的“无”就是“有”。
后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在见到王弼之后被其惊叹到,比如傅嘏(音同“古”)、何晏等。
当时,何晏认为,圣人没有喜怒哀乐,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比如钟会。
但是王弼却不认为,他认为,圣人只不过是比寻常人多了一点精神性(可理解为悟性或智慧),在情感上,与寻常人都一样。
这点其实挺有意思的,在后世儒家的世界中,圣人都是一副完美无缺的形态,而且在我们中国传统教育中,似乎伟人都是完美无缺的,甚至是没有一点缺点,或者说,后人不允许他们有任何缺点。
初中的时候,有一部电视剧叫《隋唐英雄传》(黄海冰饰演的秦叔宝),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看下来,秦琼、程咬金等人都是好人,而皇帝杨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似乎所有的优点都在秦琼等人身上,所有的缺点都在杨广身上。
这可能也是咱们文化的一个基调,中国政治以“德”育人,以“德”感召人,自然,就会有道德楷模,既然是道德楷模,在道德上肯定是不允许有一点瑕疵。
这在一方面滋生了众多伪君子,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来讲,也是一个万般无奈的枷锁。
百位中国思想家——王弼
百位中国思想家——王弼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
——王弼简介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玄学贵无论的创始者之一。
人物小记王弼在少年时就“好老氏,通辩能言”。
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王弼虽然年纪不大,却已为《老子》作注。
当时的大学问家,正始玄学的领袖何晏,比王弼大近40岁,也曾为《老子》作注,听说王弼已为《老子》作注,大为惊奇,乃亲至王弼处。
相见之后,何晏见王弼注文,自觉精奇无比,大为叹服。
由此两人竟成为忘年之交,共同创立了魏晋玄学派。
在何晏的推荐下,王弼被任命为尚书郎。
主要思想王弼在关于“以无为本”的理论中,强调“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
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
认为,作为万物之宗的“无”,不能独立自明,必须通过“有”,从天地万物的存在上去明了,“无”是万物的“所由之宗”。
王弼强调万物存在的统一根据,认为此根据表现在万物之中,只有通过万物才能把握它。
这种理论在思维上有相当的深度和意义。
但是,他把这统一根据归结为“无”,而且又把它夸大为一个不随万有变动的绝对的根据。
他说:“天地以本为心者也。
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
默非对语者也。
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
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
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王弼很强调“无”的“自然无为”,他认为万物都表现为一种必然性,即所谓“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王弼的这些思想对以后宋明理学有相当的影响。
王弼的《易》学,一反两汉象数之学,而提倡领会玄旨的义理之学。
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提出了“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的解《易》方法。
特别强调“得意”的重要,认为:“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
王弼《易》注对“汉代象数”的舍弃与保留
《 易》 , 多读世儒 作 品 , 于作 注 时 , 并有 所取 材也 。 ” ④
汤先生 明确 指 出, 王弼 对 马融 、 虞 翻 等汉 易 大 家 的 《 易》 注 皆有援 引 。这 便 引 出一个 重 要 问题 , 即: 王
王 弼《 易》 注对 “ 汉代 象数” 的舍弃 与保留
那么, 应 如何理解王弼 “ 尽 废象 数” 论 ?要 回答 这一 问题 , 我们 就先须对“ 尽废象数 ” 的“ 象 数” 有一个 清
随着 当代学术研 究 的不断 推进 , 这 一 问题 引起 了极 少 数 学 者 的 重 视 。 ⑤ 他们研究后 发现, 王 弼
数” 的狭义层 面上使用 “ 象数 ” 概念。
③ 从 汉代象数易学 衰落 到清 代汉 学 复兴 之 间的易 学史 阶 段, 仍不乏汉代象数学的继承者 , 如三国陆绩 、 晋 干宝 、 唐 李鼎祚 、
宋朱震等。从易学史的角度审视 , 以上诸家与其 各 自所 处时代的
其中, 汤用彤 先生所 言非常值 得重视 : “ 又世之非 毁 弼《 易》 者, 亦 因其师 心 自用 , 不守 家 法。然 弼之 注
① 刘 大钧 : 《 周易概论》 , 齐鲁书社 , 1 9 8 6 年, 第1 7 7页。 ② 尽管汉代 除象数 学外 还存 在着 道家 易等 其他 形式 的易 学, 但此 时期 象数 易学 占居绝对 主流 、 最能 代表汉代 易学 的特 出 之处 ; 汉代又为易学史 上象数 易学 的鼎盛 时期 , 故 可在 “ 汉代 象
二、 王弼《 易》 注 中的“ 汉代象数”
见 。因此 , 所谓“ 尽废象数 ” 并非是 说王 弼断然 抛却
[王弼,意蕴,哲学]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
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摘要:“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王弼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言意之辨”的中心内容就是在研究言意象关系的问题。
“言意之辨”的实质其实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人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人是否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
本文将从“言”“意”“象”的关系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内涵。
关键词:言意之辨;本质;道“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代表了魏晋玄学的巅峰,是魏晋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他的思想更是对魏晋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言意之辨”的历史溯源以先秦时期为萌芽,以名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关注问题,开始了“名”“实”之辩,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儒家有所关注的“言”“意”问题,有所论述,但并未深入阐述,但是诸子对名实关系,言意关系的论述,开启了人们认识的关系的新领域,人的认识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之间有着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二、“言意之辨”的发展与演变(一)道家学说的发展对“言意之辨”的影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出自《道德经》的名句,体现了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道”。
老子的是“道”并非虚无的东西,是有实在实体的事物,强调“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
“道”是无限运动着的。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整个宇宙的万物随着“道”周而复始、循环运动、生生不息,可是事物是会消失熄灭的,而“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是永恒存在的。
“道”是永恒存在的,有了名就会被限定住,由此,“道”是无形的、无限的。
老子“道”的本质就是无形、无象,不可琢磨,这是用任何语言和华丽辞藻都无法描述出来的一种本原,这就与语言所追求的确定性和有限性相冲突,由此看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言不尽意”的开端。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
道德经王弼注解译文
道德经王弼注解译文摘要:一、介绍道德经和王弼注解二、王弼注解的背景和地位三、王弼注解的主要内容四、王弼注解的贡献和影响五、总结正文:一、介绍道德经和王弼注解道德经是古代中国哲学家老子的主要著作,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它主要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包括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等方面。
而王弼注解是历史上第一个对道德经进行系统性注解的版本,对后世的解读和理解道德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王弼注解的背景和地位王弼是三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注解是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动荡、文化碰撞的背景下产生的。
王弼注解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结合儒家、法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对道德经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阐述。
他的注解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的权威解读,对于道家学派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王弼注解的主要内容王弼注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家的基本概念和思想:王弼注解中,他解释了道、德、无为等道家基本概念,阐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
2.政治哲学:王弼注解中,他将道家的思想应用于政治领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人生哲学:王弼注解中,他阐述了道家的人生哲学,提倡人们追求道德、自由、平和的生活方式。
四、王弼注解的贡献和影响王弼注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读经典:王弼注解是历史上第一个对道德经进行系统性注解的版本,对后世的解读和理解道德经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发展道家学派:王弼注解将道家的思想应用于政治、人生等领域,对道家学派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影响后世文化:王弼注解中阐述的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王弼注解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注解深入解读了道德经的内涵,将道家的思想应用于政治、人生等领域,对道家学派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弼集校释》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王弼集校释》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王弼集校释》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王弼文集校勘注释著作。
周易注之十四
周易注之十四论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秦淮摘要:本文通过检讨王弼以老解易,以《易》解易两种观点,认为王弼的老学与易学共同构成王弼的玄学。
只有把二者联系起来,才能揭示王弼玄学的实质。
关键词:老学易学玄学从王弼注释了儒家与道家最重要的经典《周易》与《老子》后,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就始终是学术史上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一个普遍性的看法是王弼以老解易。
何晏、王弼的玄学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时人管辂在评论何晏的易学时说:“夫入神者,当步天元,推阴阳,探玄虚,极幽明,然后览道无穷,未暇细言。
若欲差次老庄,而参爻、象,爱微辩而兴浮藻,可谓射侯之巧,非能破秋毫之妙也。
”管辂认为何晏以老解易,并对此不以为然。
管辂的批评代表着主张汉象数易学的人对玄学派易学的批评。
王弼以老解易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主流的看法。
当然,也有不同意这一观点的,明末的黄宗羲认为:“有魏王辅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象忘言。
日时岁月,五气相推,悉皆摈落,多所不关,庶几潦水尽寒潭清矣。
顾论者谓其以老庄解易,试读其注,简当无浮义,何曾笼络玄旨。
故能远历于唐,发为正义,其廓清之功,不可泯也。
”现在有学者不同意王弼以老解易的传统观点,认为:“仅仅说王弼易学是以老解易,或以儒解易,都不是完整全面的评价,而应该说王弼的《周易注》是以《易传》和象数易学解释《易经》。
”笔者以为,王弼老学与易学的关系问题与对王弼玄学思想的认识有直接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是一个问题。
人们常引这句话作为对王弼玄学思想的一个概括:“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晋书卷四十三王衍传)笔者以为把王弼的玄学思想概括为“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是准确的,但认为王弼“祖述老庄”把王弼的玄学思想归于老庄一系则不能成立。
何劭的王弼传记载:“弼幼而察惠,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父业,为尚书郎。
时裴徽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
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
《道德经》王弼本及河上公本之参差
王弼本、及河上公本之參差第三章王弼: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河上公: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第四章王弼:淵兮似萬物之宗。
河上公:淵乎似萬物之宗。
第五章王弼: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河上公: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狗。
王弼:虛而不掘。
河上公:虛而不屈。
第十三章王弼: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下。
河上公:何謂寵辱。
辱為下。
第十四章王弼:是謂惚恍。
河上公:是謂忽恍。
第十五章王弼:熟能濁以靜之徐清。
河上公:熟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王弼: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河上公: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第十六章王弼:吾以觀復。
河上公:吾以是觀其復。
第十七章王弼: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河上公:有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
第廿十章王弼:沌沌兮,俗人昭昭。
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河上公:純純兮,眾人昭昭。
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海,標兮若無止。
第廿一章王弼: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河上公:道之為物唯怳唯忽。
王弼: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河上公: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廿二章王弼:窪則盈。
河上公:窊則盈。
第廿四章王弼:企者不立......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河上公:跂者不立......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
第廿五章王弼:寂兮寥兮獨立不改。
河上公: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第廿六章王弼:......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河上公:......而以身輕於天下。
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第廿七章王弼:善行無轍......善數不用壽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河上公:善行者無轍跡......善計不用壽策,善閉者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
王弼: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河上公:知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卅章王弼:善有果而已。
河上公:善者果而已。
第卅一章王弼:不得已而用之恬澹為上。
河上公: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第卅二章王弼:道常無名天下莫能臣也。
河上公: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
王弼: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河上公:夫亦將知之,知之所以不殆。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编辑] 晁说之序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
其言仁义与礼,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岂特有功于老子哉。
凡百学者,盖不可不知乎此也。
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则末矣。
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而老子无资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断可见也。
呜呼,学其难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独得诸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
赖傅奕能辩之尔。
然弼题是书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欤~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令人惜之。
尝谓,弼之于老子,张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预之于左氏,范甯之于穀梁,毛苌之于诗,郭璞之于尔雅,完然成一家之学,后世虽有作者,未易加也。
予既缮写弼书,并以记之。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嵩山晁说之鄜畤记。
克伏诵咸平,圣语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虽灿然可观,王弼所注,言简意深,真得老氏清净之旨。
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岁摄建宁学官,尝以刊行,既又得晁以道先生所题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喜其近古,缮写藏之,乾道庚寅,分教京口,复镂板以传,若其字之谬讹,前人已不能证,克焉敢辄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从事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熊克谨记[编辑] 正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妙者,微之极也。
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
常有欲,以观其徼。
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徼,归终也。
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
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
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中国哲学史之王弼
中国哲学史之《魏晋玄学》篇讲义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但却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从此开始了地方势力武装割据。
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试图在汉的旗号下重新实现全国政治统一,但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及人为努力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汉帝国的废墟上出现魏(公元220—265年)、蜀(公元221—264年)、吴(公元222—280年)三个鼎立对峙的政权。
公元280年,继承魏的西晋(公元265—317年)统一全国,但西晋仅稳定统治了20余年便在各种矛盾的影响下土崩瓦解。
西晋灭亡后,江南相继出现东晋(公元317—420 年)、宋(公元420—479年)、齐(公元479—502年)、梁(公元502—557年)、陈(公元557—589年)等五个前后相承的政权,北方则经历了汉族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燕、南凉、北凉、西凉、夏和北燕等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公寿04—439年)、北魏(公元386—534年)、东魏北齐(公元534—577年)及西魏北周(公元535—581年)等政权的统治。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江南的宋、齐、梁、陈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时期。
公元581年,隋取代已统一北方的北周政权,并于公元589年灭陈,重又统一全国,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期结束。
上接秦汉,下启隋唐的魏晋南北朝,是介于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分裂动荡时期,同时也是继承秦汉的历史遗产,孕育隋唐新的统一帝国的时期。
在思想史上,两汉学术主流为经学;魏晋学术主流为“玄学”。
任何一种学问,都和他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反映。
魏晋玄学反映出它的时代的什么问题呢?就是对传统的儒家价值的重估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魏晋玄学家们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他们当初也是儒学中人,由于社会现实的剧烈变动,他们过去的价值观发生了动摇。
一、玄学的兴起(一)经学的衰微汉代的社会思想,主要是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接着先秦的孔孟来讲的,但是又和孔孟不同。
王弼以无为本的宇宙观和本体论
王弼以无为本的宇宙观和本体论哲学思想王弼“贵无”,以无为本。
“无”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
一.王弼以无为本的宇宙观和本体论。
王弼“以无为本”思想的基本意义有两个方面。
一是宇宙观意义:“无”是宇宙万物赖以化生和形成的根本;二是社会政治意义:“无”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支配力量和决定因素,人类社会的一切事功业绩皆靠“无”得以完成,一切个人皆以“无”得以安身立命。
王弼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老庄”。
王弼奉《老子》、《庄子》、《周易》为王弼“三玄”,又综合儒道两家思想,用名辨析理的方法和许多抽象议题论辩,反复论证“无”和“有”的关系,论证自然和名教皆“以无为本”的道理,从而创建了他的玄学理论体系。
王弼以老子“有生于无”、“道”是宇宙根本的思想作为自己思辨的起点,极力发挥改造《老子》。
他认为“无”就是老子所谓的“道”,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
”(《论语释疑·述而》邢眝疏引)但又认为,“道”是“无”的名称,还不是宇宙的本根,宇宙的本根是“无”。
认为宇宙的本根是无形的,没法定名,老子名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勉强的,不准确的。
注曰:“责其字定所由,则系于‘大’。
‘大’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
故曰:‘强为之名曰大’。
”就是说,“道”和“大”不是宇宙的本根,只是宇宙本根的一个特性———万物遵循的规律。
但是又说:无形的宇宙本根,虽不能为其定名,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称呼它为“道”、“玄”、“深”、“大”、“微”、“远”等。
王弼把宇宙的本根从老子的“道”,改造成了“无”。
“无”处于王弼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玄”等则是对“无”从不同角度所取的称谓。
王弼的“无”,并不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空无”,相反是本质的“全有”。
他对“无”所取的多种称谓,反映了这个“混成无形”的“无”的丰富内涵。
如“本”指事物的本质;“道”指规律,无物而不由;“玄”指事物产生变化的根源,“求之乎无妙而不出”(《老子指略》);“一”指主要矛盾,“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周易略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一与多
❖ 王弼认为,万有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自己治理自己,必须有一个“至寡” 的东西来统率它们,世界才有秩序。他说:“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 “少者多之所贵,寡者众之所宗。”(《周易略例·明彖》)又说:“统 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同上)
❖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 (《老子》四十二章注)“一”也就是“无”,用“一”来统“众”, 也就是用“无”来统“万有”。
❖ 王弼所讲的“无”并不是空无,而是世界万物的无形无象的本体。他曾 这样来说明这个本体:“欲言无邪?而万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 形。”(《老子》十四章注)
Have A Break!
2. 本与末
❖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 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老子略例》)
五. 思考
❖ 玄学是如何产生的? ❖ 谈谈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 ❖ 如何理解“得意忘言”?
Next Time:阮籍与嵇康
❖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
The End
2. 玄学之演变
正始玄学
竹林玄学
元康玄学
东晋玄学
3. 玄学之方法
冯友兰:辩名析理 汤用彤:得意忘言
❖ 有与无 ❖ 本与末 ❖ 动与静 ❖ 一与多
二. 以无为本
1. 有与无
❖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老子》四十章注)
❖ 在王弼看来,任何具体的东西(有),都不能作为另外一个具体东西的 本体,更不能是整个宇宙的本体。因为具体的东西总有其规定性,是方 的就不能又是圆的,是温的就不能又是凉的。因为有其规定性,就不能 成为万有共同存在的依据,所以万有的本体只能是无形无象的“无”。
2. 圣人有情无累
❖ 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锺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 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 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於物者也。今以其 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何劭《王弼传》)
四. 得意忘言
❖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 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 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也。然則,言 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荃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 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 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 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重 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周易略例·明象》)
——《世说新语·言语》
❖ 王輔嗣弱冠詣裴徽,徽問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聖人莫肯致言, 而老子申之無已,何邪?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 老、莊未免于有,恒訓其所不足。 (《世说新语·文学》)
玄学虽宗奉道家,然其一部分仍以孔子为最大圣人。不过其所讲孔 子之学说,已为道家化的孔子了。
❖ 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老子》五十二章 注》)
3. 动与静
❖ “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 语息则默,默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卦》注)
世界万物是千变万化的,但对不变来说,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才是 绝对的,所谓“动”、“语”不过是“静”、“默”的变态,终究要归 于静默。因此,人们应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 这叫做“反本”。
❖ 所谓玄学 ❖ 以无为本 ❖ 名教与自然 ❖ 得意忘言
一. 所谓玄学
❖ 玄学与孔子 ❖ 玄学之演变 ❖ 玄学之方法
1. 玄学与孔子
❖ 孫齊由、齊莊二人小時詣庾公, 公問齊由何字,答曰:字齊由。 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 齊莊何字,答曰:字齊莊。公曰: 欲何齊?曰:齊莊周。公曰:何 不慕仲尼而慕莊周?對曰:聖人 生知,故難企慕。庾公大喜小兒 對。
三. 名教与自然
❖ 名教本于自然 ❖ 圣人有情无累
1. 名教本于自然
❖ 王弼认为,“无为”是推行礼义之治的根本,如果“名教”根据它来建 立,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他说:“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 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老子》三十八 章注)
❖ 他认为,以无为为本,仁义的作用才会真正地显示出来,礼法的作用才 会真正地发挥出来。“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 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同上)
❖ 王弼(226--249),三国魏玄学家。字辅嗣。 ❖ 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书郎,少年即享高名,好谈儒道,辞
才逸辩,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消谈风气,竞事清谈。 ❖ 认为“道者,‘无’之称也”,天地虽大,“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无”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万物皆由道而生”。强调“贵无”而“贱 有”,并从本末、体用、动静、一多等关系上来论证“以无为本”。认 识上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思想。从“凡有皆始于无”, 肯定名教(有)出于自然(无)。用“援老入儒”方式。为封建伦理纲常辩 护,即以新的玄学代替当时逐渐失势的汉儒经学。其注《易》偏重哲理, 扫除汉代经学烦琐之风。 ❖ 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