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一轮复习语文版 古诗鉴赏思想感情理解、领悟题题组训练 课件
合集下载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读懂诗歌始鉴赏 课件
返回目录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指 导
教你审题
分析思路
首先要考虑诗歌围绕“早发”选取了哪 些意象,用了哪些词语。第一句中的“灯 残”说明天还没亮;第二句写诗人携剑登 程,可见其早;第三句中的“闻鸡唱”, 说明鸡刚叫,体现诗人出行之早;第四句 中的“独”字说明路上没有别人,突出其 出行之早;第五句中的“微有路”,一是 说路难辨,二是说少人走,都表明了诗人 出行之早。据此整理出答案即可
返回目录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Βιβλιοθήκη 导[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首先,应该明确“背”字的意思。其次,展开 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一个“背”字写出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 境。最后,点出“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表 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独”等来把握诗歌的情感。 [读懂诗歌] 见本讲“现场指导”。
返回目录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指 导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给我一颗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 成字。我把它长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收,但后来打开箱子一看, 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意思,解答时不需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只需把诗句的意思翻译出来,然后连缀成文即可。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 答出“欲辨不成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意思的,给1分。
读诗、重做题”的观念,沉下心去,反复咀嚼,多加品析,做到真正理解诗
歌的内容。
返回目录
第1讲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指 导
教你审题
分析思路
首先要考虑诗歌围绕“早发”选取了哪 些意象,用了哪些词语。第一句中的“灯 残”说明天还没亮;第二句写诗人携剑登 程,可见其早;第三句中的“闻鸡唱”, 说明鸡刚叫,体现诗人出行之早;第四句 中的“独”字说明路上没有别人,突出其 出行之早;第五句中的“微有路”,一是 说路难辨,二是说少人走,都表明了诗人 出行之早。据此整理出答案即可
返回目录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Βιβλιοθήκη 导[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首先,应该明确“背”字的意思。其次,展开 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一个“背”字写出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 境。最后,点出“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表 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独”等来把握诗歌的情感。 [读懂诗歌] 见本讲“现场指导”。
返回目录
第1讲 读懂诗歌始鉴赏
真 题 · 指 导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给我一颗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 成字。我把它长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收,但后来打开箱子一看, 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意思,解答时不需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只需把诗句的意思翻译出来,然后连缀成文即可。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 答出“欲辨不成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意思的,给1分。
读诗、重做题”的观念,沉下心去,反复咀嚼,多加品析,做到真正理解诗
歌的内容。
返回目录
第1讲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课件-优秀课件
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得志的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感慨、叹息的“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答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 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感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 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折杨柳词》 是唐代赠别思乡名曲。“羌笛何须怨杨 柳”“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唐代名句中都涉及 这一风俗,“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词。
“折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本 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的景象, 还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 作尘,只有香如故”之类的物象,都归为景物 形象的范畴。这些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客观事 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 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态度。
激情探究:
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塑造 了什么人物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诗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描绘了怎样的形象?你感 悟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描写了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孤帆”“远 影”消尽,而自己仍然驻足远望的情景,感受 到了作者送别朋友而久久不肯离去的深沉而浓 郁的绵绵友情。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ppt (4)
4. 衬托对比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诗人常常用另 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 反衬两种。正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烘 托”“旁衬”,如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 情谊。 反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一般包括美丑相衬、乐哀相衬、 动静相衬、明暗相衬、有无相衬等。 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 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 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5.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是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联想是由 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属于“记忆”的范畴。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 下绿丝绦”,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想象是 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它比联想更为重要,没有想象,就 没有诗歌的魅力,如李白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一 个想落天外的典型例句。
三、区别易混 1. 借代与借喻 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 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 借代则不能。 2.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也可称为借物抒情)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都是借某种景物来抒情的。但“借景 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通常是多 种景,需要从多方面来细致描绘出这些景物的自然形态特点;所抒之“情” 多是指热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情与景都是临时性的。 “托物言志”中所托之“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 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的是某种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 者的描写多聚焦在一个主体事物之中,多是“形”“神”兼备的。 3. 衬托与对比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 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 出事物特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 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ppt (3)
形象异同比较答题指导
诗歌形象异同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 象作用异同比较。 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主是集中在意象内涵的分析比较方面,兼及 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比较。如何把握住意象的内涵特点呢? ①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着高 洁。 ②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 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的前提是把握住意象在诗中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 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 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 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 情”。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是由具体诗歌决定。 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形象作用异同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可以利用的地方。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纸 鸢 袁 枚 纸鸢风骨假稜嶒[注],蹑惯青云自觉能。 一旦风停落泥滓,低飞还不及苍蝇。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 稜嶒:指才气、品格等卓越超群。 《纸鸢》和《咏柳》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两者的“同工”之处作 简要分析。 答案 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所咏之物都是借他人之势,得意忘形;作者 都对此进行了严厉的讽刺和批判,并严正警告它们不会永远得意下去, 终有一天会受到打击。两首诗都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 仗势得志的小人的批判和警告。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ppt (2)
二、掌握抒情方式,重点掌握间接抒情方式 (一)掌握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积累常见的思想感情 古诗的抒情方式有三种类型: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其中间 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它主要体现在: ①写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②状物句(要抓住双层情感,一是关乎 “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如用了比喻、象征、 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之 情)。 (二)练好理解、领悟间接抒情中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的内家功 间接抒情是中国古诗的主要抒情方式,它主要有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典抒情 三种方式。因此,必须练好理解、领悟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的内家功。 1. 会理解、分析景中情。 2. 会理解、领悟物中情。 要把握“物”中情,最根本的是抓住所写之物的特点,如形态、色泽、品质、环 境等特点,从而体悟物中所寄托的感情。物中情有两个层面:一是表层的,一般 是关乎物的;二是深层的,是作者在“物”中寄托的与物高度融合的自己的感情。
(3)答题要多角度、多层面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 复杂)的,而情感内容的丰富、复杂而变化的特点,在近几年的江苏卷中 体现得特别明显。江苏卷情感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切口小,多为 对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但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二是从 整体上理解,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无论是哪一类,其 答案都是多点、多层面的。如2007年江苏卷的《鹧鸪天· 送人》:“唱彻 《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题目是:“‘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考生一般都会答出“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但“路途 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却鲜有人 答出。因此,答情感题时应特别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况开掘,以免缺失 要点。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2古诗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例题
• 答题思路: •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四.炼字赏析题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
解。
• 方法点拨:注意区分类别,把握其深层含义 • 1)典故性字词:挖掘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
答题时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
•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 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二.手法技巧题(分析技巧) •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 提问变体: 1)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方法点拨: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 关、反复、衬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 等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总分得当 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 画龙点睛等
•
•
答题步骤:
•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答题步骤: •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 1)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 2)描摹出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 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 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四.炼字赏析题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
解。
• 方法点拨:注意区分类别,把握其深层含义 • 1)典故性字词:挖掘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
答题时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
•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 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二.手法技巧题(分析技巧) •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 提问变体: 1)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方法点拨: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 关、反复、衬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 等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总分得当 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 画龙点睛等
•
•
答题步骤:
•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答题步骤: •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 1)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 2)描摹出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 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 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共106张PPT)
9.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讲评】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 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 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 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危害国家的巨寇”理解任公子的典故; 然后结合盛唐政治环境和诗人的情怀,就能推断出诗 人的思想感情, 联系李白怀才不遇的人生经历得出 “英 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的结论。)
考纲在线 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简要解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叙事诗歌中塑造 的人物形象、抒情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和诗歌中所描 写的景或物,多称“物象”或“意象”,高考要求鉴 赏的主要是“意象”。意象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作品 中描写的物象的融合,它往往含有一定的中国情意文 化背景。例如秋风落叶表示凄清、悲愁,长亭短笛表 示送别、思乡,荷花兰草表示清廉、高洁。
一、诗歌中的形象分类 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 象和景物形象三大类。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的琵琶女,她是作为描写 客体的人物形象,而其中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则是抒 情主人公。再如杜甫的《江汉》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 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代诗歌中 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 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 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 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 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 感情。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48张PPT)
第24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四、(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思远人
晏几道
栏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目 链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接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第25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 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这__首__词__表__达__了__对__远__方__行__人__的__深___切__思__念__。__首__句__起__兴__,__以__红__叶___ 栏
语。
第15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
合内容分析。
__奠__定__了__词__的__情__感__基___调__。__春__风__吹__雨__,__残__红__满__地__,__词___一__开__始__就___
栏
目
_给__人__以__压__抑__低__回___之__感__;__接__下__来__写__风__雨__虽__停__,__红__日___却__已__西__沉__,__
第26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解析: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 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栏 目 链 接
第27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
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目
作者
体裁
链
无名氏 宋词
锁定高考
四、(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思远人
晏几道
栏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目 链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接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第25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 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这__首__词__表__达__了__对__远__方__行__人__的__深___切__思__念__。__首__句__起__兴__,__以__红__叶___ 栏
语。
第15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
合内容分析。
__奠__定__了__词__的__情__感__基___调__。__春__风__吹__雨__,__残__红__满__地__,__词___一__开__始__就___
栏
目
_给__人__以__压__抑__低__回___之__感__;__接__下__来__写__风__雨__虽__停__,__红__日___却__已__西__沉__,__
第26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解析: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 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栏 目 链 接
第27页,共48页。
锁定高考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
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目
作者
体裁
链
无名氏 宋词
一轮复习第五讲古诗词赏析课件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守边将士对成就功业的 向往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联想关键词语,体味 诗的情感
菊花一高雅 月光一思念 浮云一飘零 秋雨一忧愁 大漠一苍凉 美酒一壮行 孤灯一孤苦 归燕一温情 莲花一高洁 落叶一失意 落日一惆怅 鸿雁一思念 旷野一凄清 红豆一相思 秋虫一凄凉 枯藤一萧瑟 杨柳一惜别 春风一得意 冬雪一冷峻 流水一叹婉 落花一感伤 竹林一闲趣 故乡一乡愁 古琴一知音
3.注意重点词语。
从标题入手,体会情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 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 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
}
实 景
虚 景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 起”)全是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 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提示:诗人在一首诗词中可能不止用一种表 现手法,要注意全面把握。
示例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课件(251张)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扣住“描写的角度”思考,先要知道描写的角度都有哪些,然后才能一一辨 析,最后得出结论。比较分析两诗题目,可见描写角度的差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是在征戍地送友,写眼前之景;本诗是“将赴”而“留别”,通过想象写边塞风光,内容 相同而手法不同。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 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2015·全国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 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 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3.(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 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一、考纲展示 2016年《考试大纲》关于本专题的要求为:(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
虚景,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片,这样,虚实交错,构成了美妙 阔远的意境。
2、“风吹一夜满关山”的妙处A、化声为形,风吹的就不是音乐声,而 是四处飘散的梅花一夜之中和香和色洒满关山,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映成趣B、
用了通感的方法,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形状,想到了故乡的梅花,向读者透露 了战士的思乡之情。
第15页,共47页。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
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 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 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 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 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 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 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5
第5页,共47页。
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
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 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6
第6页,共47页。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知何何处处去去,,桃桃花花依依旧旧笑笑春春风风。。
第26页,,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 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 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 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 典的意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风吹一夜满关山”的妙处A、化声为形,风吹的就不是音乐声,而 是四处飘散的梅花一夜之中和香和色洒满关山,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映成趣B、
用了通感的方法,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形状,想到了故乡的梅花,向读者透露 了战士的思乡之情。
第15页,共47页。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
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 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 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 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 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 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 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5
第5页,共47页。
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
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 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6
第6页,共47页。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知何何处处去去,,桃桃花花依依旧旧笑笑春春风风。。
第26页,,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 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 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 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 典的意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ppt (1)
答案 “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 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 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诗中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是“朝朝不 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 艺术效果。
诗歌语言赏析题
真题演练
1、(2008· 上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 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赏析语句题答题指导
1.赏析语句题常见提问方式与题型 (1)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 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 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 (2)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 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 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 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 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3)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 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 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2.答题步骤 (1)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诗中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是“朝朝不 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 艺术效果。
诗歌语言赏析题
真题演练
1、(2008· 上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 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 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赏析语句题答题指导
1.赏析语句题常见提问方式与题型 (1)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 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 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 (2)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 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 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 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 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3)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 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 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2.答题步骤 (1)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8 古诗词鉴赏课件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 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剖析]
(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 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
[真题试做]
1.(2014·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目。
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 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 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答案】 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 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 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2.(1)【解析】 本题通过对诗句含意的理解,考查对 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理解上阕最后两句,要注意“酒徒” 与“我”两种人的对比,将上阕前三句“我”的豪情壮举与 上阕最后两句自己的遭遇作对比。体会这两次对比所构成的 情感上的反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10
11
注
①写作背景:苏轼因新旧党争被发配岭南,元丰年间
遇赦返京,作者在他即将归来时作此诗。②李之仪:苏轼
门生,与苏轼感情深厚。③毵毵(sēn sēn):毛发纷披散乱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诗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由悲伤转为欣喜,又由喜悦回归悲伤。首联作者为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坡先生遭遇党争打击、需要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而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颔、颈两联为老师能够等来皇帝的赦免,重新返京而无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出高分
思想感情理解、领悟题题组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一、基础题组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东坡还自岭南① 李之仪② 凭陵岁月固难堪,食蘖多来味却甘。 时雨才闻遍中外,卧龙相继起东南。 天边鹤贺瞻仙袂,云里诗笺带海岚。 重见门生应不识,雪髯霜鬓两毵毵③。
1
2
3
4
5
6
7
8
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
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1
2
欣喜,自己想早日见到他,内心充满渴望;尾联作者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光飞逝,岁月无情,师生都已老迈,而感慨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干要求把握诗歌首尾两联所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而 诗歌中的某些关键词语往往就蕴涵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因 此 , 要抓住 首 尾两联中的关键词语 。如 首 联中的 “ 来 来”“无穷”“宽”等,这几个词语虽然不是直接抒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但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们写出了诗人登上寺院后兴致
勃勃的情形,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尾联中,只要抓住
1
2
3
4
5
6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9
10
11
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
①“ 逢世难 ” 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 独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 衰鬓 ” 表达了对人生已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7
8
9
10
11
在这首元曲中,“望”和“随”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
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 望”长安,可见作者对功业之渴望,但“可望而不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 ”,前程渺茫,鬓发已斑。“随”征雁,言极被动,明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名虚幻,却还要四处奔波。作者内心无法挣脱的矛盾,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无法把握的人生无奈和悲哀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殿前欢· 客中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 风雪千山。 注 ①青泥:青泥岭,坎坷难行。剑关:剑门关,地势险 要。②湓江:长江的支流。
难。青泥小剑关①,红叶湓江②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
1
2
3
4
5
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 客秦关 ” 表达了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 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咏梅 [宋]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 枝和月香。 夜深花正寒。 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
“惜”“难”二字,结合诗歌内容,就不难明白尾联抒发
了诗人的无限依恋之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首联通过写诗人兴致勃勃登上寺院上方后,发现这
里可以尽情扩展视野,表达了诗人的异常惊喜之情。尾联 通过写寺院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在诗人的心田,可惜眼 下就要归去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报恩寺之景流连忘返、 情难自已的无限依恋之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注]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注
卢纶(739-799):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
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 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 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写“怜”花又怨花,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
渴望得到关爱的情感;写独倚栏杆,深夜还在看梅,表达 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希求温暖的情思。(意思对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雨中花· 岭南作①
[宋]朱敦儒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报恩寺上方 方 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这首诗的首尾两联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及其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