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

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课件: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1篇〕《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要求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详细地表达出来,并进展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沉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的条理,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的条理,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1.老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

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

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

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

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老师归纳中心问题。

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4.老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

高二上册语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高二上册语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高二上册语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老人与海》的内容和情节。

2. 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3. 思考小说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和复杂情感。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有关海洋和渔民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老人与海》的兴趣。

2.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3.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合作能力。

4. 阅读活动法: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准备:1. 预习《老人与海》的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讲解材料。

2.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对海洋和渔民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第一课:导入与理解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海洋和渔民的生活,激发学生对《老人与海》的兴趣。

2. 讲解《老人与海》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介绍小说的基本内容。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第二课:深入阅读与思考1. 阅读小说第一部分,理解并讨论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展开对小说的主题和意义的思考和讨论。

第三课:文学鉴赏与写作1. 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技巧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借鉴小说中的情感描写和描写技巧。

第四课:综合评价与反思1. 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反思。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以及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和评价。

教学资源:1. 《老人与海》电子版或纸质版2. 海洋和渔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 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文学评论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程度。

优秀公开课老人与海教案

优秀公开课老人与海教案

优秀公开课老人与海教案(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老人与海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

2、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梳理小说的脉络,并提炼主题。

2、学习运用动作、内心独白等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让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坚强、勇敢、
永不言弃的精神。

2、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的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方法:情景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2。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

2.掌握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

3.感受小说所传达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

2.象征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2.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

(2)引导学生回顾《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

2.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1)学生分组讨论,列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3.象征手法的运用(1)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大海、狮子、鱼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象征元素的意义。

(3)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主题探讨(1)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什么是真正的胜利?(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3)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老人与海》的读后感。

(2)模仿《老人与海》的写作风格,创作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可能由于时间紧张,未能充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课堂时间的安排,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资源1.《老人与海》原著。

2.海明威生平介绍及创作背景资料。

3.相关评论文章。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3.结合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老人与海》时,对老人的哪些行为印象最深刻?”(2)学生回答:“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但他依然坚持出海。

六年级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能够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勇气、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的尊重和认同。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老渔夫与一条大马林鱼之间的斗争,以及老人对海洋的热爱和尊重。

2.2 人物介绍:老渔夫圣地亚哥:勇敢、坚韧、有毅力的代表。

马林鱼:象征着力量和美丽,与老人的斗争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3.2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来表达对故事的思考和感悟。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老人与海》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5.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讨论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3 第三课时: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对故事的思考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6.2 自我评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和评估。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精选11篇)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精选11篇)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精选11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篇1《老人与海》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展开,讲述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历程。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的语句。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武形象,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

结合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赏析语言文字,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让我们细细品味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笔下的人物——老渔夫桑提亚哥的传奇故事,同老人一起去经历那不同寻常的场面。

齐读课题:《老人与海》二、课文回顾上节课,文中的哪些场面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捕马林鱼与鲨鱼搏斗)回味一下这两个场面描写,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两个场面呢?(惊心动魄震撼人心……)三、学习探究老渔夫捕大马林鱼的过程,分析人物形象1、要了解人物形象,就必须深入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4——9自然段,画出老渔夫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下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相继进行朗读的指导。

3、课文写老人的动作、神态、心理就可以了,可是好几处还写到了马林鱼的大,找出来读读这些句子,为什么这样写?4、听了大家的汇报,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老人形象在老师的脑海中的轮廓渐渐清晰了,我特别喜欢老人高声说的两段话,出示课件,师读。

“我一定要弄死它,尽管它那样的,那样的了不起。

”“我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

”①自己读读这两句话,都读懂了什么?②“我一定要弄死它,尽管它那样的,那样的了不起。

”A、“那样的,那样的了不起”回顾课文,课文中马林鱼怎么了不起了? “那样的”在这句话中重复出现了两次,说明了什么?你能读出来吗?B、尽管马林鱼很大,渔夫一定要弄死他,你从一定中读出了什么?(老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韧……)带着体会读这句话。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精品3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精品3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1、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1、复习生字词语。

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

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

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亲情来。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

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预设答案: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是悲哀……可能会说:……)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预设答案: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案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案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老人的坚韧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乐观和勇气。

培养关爱老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与海的关系及其象征意义。

探讨小说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海明威及《老人与海》的背景。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3. 分析与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如老人与海的关系。

讨论小说主题思想,如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尊严等。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老人与海的关系的理解。

2. 请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3. 请你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写一段关于生活态度的话。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主题思想的探讨。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如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乐观精神等,评价教学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说的氛围,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和主题思想。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案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案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老人与海》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 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情节的介绍和分析。

2. 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包括老人圣地亚哥、大马林鱼和鲨鱼等。

3.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如大海、岛屿、太阳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一、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重要场景和对话。

3.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策略1. 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小说中的人物情感。

3. 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一、引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海明威和他的作品《老人与海》。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封面、和作者照片,激发阅读兴趣。

二、阅读与讨论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基本情节。

2. 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三、深入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深入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写作任务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以及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二、教学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一、教学资源1. 小说《老人与海》的文本。

2. 与小说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等。

3. 教学参考书籍和学术文章。

二、教学材料1.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写作。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5篇材料]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5篇材料]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5篇材料]第一篇:《老人与海》教学设计《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二、过程和方法: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二、作者简介: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老人与海》的教案

《老人与海》的教案

《老人与海》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帮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概述:介绍小说的基本情节,包括老人圣地亚哥的出海捕鱼经历和与大马林鱼的斗争。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老人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如勇敢、坚韧、智慧和慈悲等。

3. 象征意义探讨:讨论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等,以及它们在小说中的寓意。

4. 主题思想解析: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如人类的顽强斗争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等基础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和描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老人与海》原著或相关教学辅导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文本内容和教学PPT。

3. 教学PPT:制作相关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的PPT。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象征意义。

3. 第三课时: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作品。

5. 第五课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他们对主题思想的研究和看法。

七、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海洋和斗争的文学作品,如《白鲸》或《鲁滨逊漂流记》,并比较它们与《老人与海》的异同。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老人与海》的电影版本,并讨论电影如何呈现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3.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通过绘画、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老人与海》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难点1. 象征意义的理解:学生可能对小说中的象征元素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引导来帮助他们深入领会。

《老人与海》阅读课教案

《老人与海》阅读课教案

《老人与海》优秀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

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老人与海》全文2. 讨论话题:分析故事情节,理解老人与海的关系,探讨作品主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思考作品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氛围。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

4. 感悟分享: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人与海》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老人与海》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作品氛围,理解故事情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主题。

5.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

6. 感悟分享: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老人与海》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分享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展现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老人与海》全文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海明威的介绍,作品创作背景等3. 辅助阅读材料:与《老人与海》主题相关的文章、评论等4.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学生自主阅读课文2.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3. 第三课时:课堂讲解,深入解读老人与海的关系,探讨人生哲理4. 第四课时:学生感悟分享,总结学习成果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能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人生价值和面对困境的勇气。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坚定的意志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学作品。

(3)如何从作品中提炼出的人生价值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2)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请谈谈你对作品中老人形象的的认识和评价。

3.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作品给你带来的启示。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老人与海》的魅力。

《老人与海》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本节课将继续深入解读《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主要分析老人与海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海明威在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哲学思想。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老人与海》的内容和主题;2.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3.分析小说中的意象和象征;4.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中的意象和象征;2.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分析小说中的意象和象征;2.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播放电影《老人与海》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小说的情节和氛围。

2.授课过程(30分钟)(1)学生阅读《老人与海》的简介。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背景和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以下问题:-《老人与海》的主题是什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形象是怎样的?-小说中的重要事件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含义?-小说中的意象和象征有哪些?它们代表了什么意义?(4)学生分组讨论,并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结果。

3.拓展延伸(20分钟)(1)学生阅读《老人与海》的部分章节,选取一段对他们印象深刻的文字,分析其中的意象和象征,并解释其含义。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4.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和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2)教师概括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并与学生讨论。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关于《老人与海》的读后感,包括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对意象和象征的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老人与海》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小说中的意象和象征,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不够,导致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有些片面。

下节课我将加强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教案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传授《老人与海》这部著作时,其教学目标可能包括:语文素养培养、思维能力提升与价值观塑造等多个方面。

老师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同时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教学背景分析与目标确定在进行教案设计之前,老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文化素养、生活背景、年龄、认知水平等情况。

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分配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同时,也需要明确对学生个人素质和道德人格方面的塑造。

以《老人与海》为例,教师需要教授其叙事技巧,比如描写手法、人物塑造、情感传递等语文知识;需要开展讨论分析,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观、成功观、家庭观等价值观,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指导作用。

二、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重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度。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与学生的常规学习内容相容合,以便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使用针对性教学方式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讲解教学,能够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三、教学方法选择在实际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能够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

例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ppt展示等。

其中,小组讨论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益。

四、评价方式设置学生的成长是需要常态化、全方位的进程,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该贯彻“全程带动”的理念,即强调教学过程与最终教学成果的评价相辅相成。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维度进行考核和评价。

并且需要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应用性思维、团队协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加强学生人格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教育教学评价功能奖励教学评价功能奖励是指通过激励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掌握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生百态,体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培养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掌握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感悟人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感悟小说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老人与海》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老人与海》的了解。

(二)阅读与讨论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1)老人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是什么?(2)小说中的大海象征着什么?(3)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4)为什么说《老人与海》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三)分析人物形象1.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

(1)坚韧不拔、勇往直前:面对失败,老人毫不气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2)自信、乐观:老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3)谦逊、善良:老人对待他人谦逊有礼,对待海洋生物充满敬畏和善良。

2.学生分享自己对圣地亚哥形象的理解。

(四)分析主题思想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1)人与自然的和谐:老人与海洋生物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勇敢面对困难:老人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榜样。

(3)人性的光辉:老人在困境中表现出的自信、乐观、谦逊、善良等品质,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2.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对《老人与海》的感悟,体会人生百态,培养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1.课后阅读《老人与海》全文,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重点:深入理解小说《老人与海》的基本内容,掌握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难点:准确把握圣地亚哥形象背后的象征意义,以及小说深层主题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一下人教新课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老人与海》教案
课题:《老人与海》
教学目的:
1.语文能力训练:筛选信息、概括信息、补全句子、仿写句子
2.语文知识拓展:了解海明威小说中的象征手法
3.情感态度培养:深入理解“硬汉精神”
课型:新课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硬汉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1.能够切身体会老人在返航途中需要面对的困难,从情感上走近老人。

2.能够正确评价老人的“失败”。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清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2.过程与方法:
(1)筛选信息、概括信息,感受返程途中的困难。

(2)讨论探究,提炼“硬汉精神”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仿写句子,培养挑战自我、迎难而上不屈服的“硬汉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提示故事情节)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过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第八十五天,他依然驾船出海,这一次他交了好运,经过三天两夜的激烈搏斗,他捕获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

他把鱼紧系在船头、船梢和中央的座板上。

它真大,简直象在船边绑上了另一只大得多的船。

老人即将带着自己的战利品返航,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提示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节选部分,借此探究一下“硬汉精神”的内涵。

提到“硬汉”,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有力的肌肉,最好还有高超的功夫,然后担当重任,成就英雄功业。

然而,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却是这样的形象:衰老、疲惫、伤痕累累、普通的渔夫。

为什么海明威选择这样的一位老人来彰显他心目中的硬汉精神呢?我想,当我们细细品味小说后,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

一.细读文本,概括返航途中老人遇到的困难。

鲨鱼的追击、马林鱼的损失、缺少武器、疲劳、伤痛、孤独、看不到希望、软弱、自我怀疑
小结:老人遇到的困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得到的,如凶残的鲨鱼、自身的伤痛;一种是看不到的,如孤独、软弱、动摇。

我们往往认为源源不绝的鲨鱼的追击是最大的困难,但细细感受,在每次和鲨鱼搏斗的间隙,老人心灵中的“战况”更加激烈,更令人难熬。

二.研读文本,分析老人都是怎样应对自己遇到的困难的?(尽
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鲨鱼的追击——做好准备,跟它们斗到底
马林鱼的损失——不忍心再看,船返程时“更轻松”了
缺少武器——想想现在有的东西吧
疲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了
伤痛——疼痛让我更清醒,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
孤独——可是我一定要想。

因为我剩下的只有想想了
看不到希望——不抱希望才蠢呢
软弱——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自我怀疑、罪恶感——你弄死它是为了光荣,因为你是个打鱼的小结:面对困难,老人积极准备,凭自己的经验和果断的行动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鲨鱼;又用强大的意志力让自己摆脱悲观、软弱、动摇,保持自己的斗志,从未放弃。

然而从结果来看,老人虽然拼尽全力却也只是带回了毫无用处的鱼骨架以及满身的伤痕。

我们知道,老人从鲨鱼第一次出现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战斗,为什么他不早点放弃呢?明明早点放弃,结果也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更好,至少不会这么辛苦,受这么多伤。

三.思考探究:老人为什么不放弃?
小结:“坚持到底”和“放弃”看上去结果是相似的,但过程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人”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正如海明威诠释“硬汉精神”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
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尽管老人没有能够捍卫自己的战利品,但他从没有一刻放弃努力,从意志上、精神上,他是绝对的胜利者。

而只要精神上没有放弃,那么失败就只是暂时的,还有下次的拼搏;而一旦从精神上放弃了,那就是真正的永远的失败了。

四.深入讨论:作品的象征意义
1.语言分析:老人是如何分析自己的失败的?
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他又想。

“什么也不是,”他提高嗓子说,“是我走得太远啦。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限度”,即使老人有丰富的经验、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但他仍旧有着自己的限度。

“走得太远了”——细细体味这句话,我们就会发现,在与马林鱼三天两夜的战斗,以及返航途中与鲨鱼的对抗中,老人一次次超越了自己的极限。

老人的失败是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必然的经历。

正如王小波在评价《老人与海》时所说的: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

让我们一起阅读下面一段话,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老人的“失败”。

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

于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的扩大了。

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

他们把飞船送上太空,他们也用简陋的渔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马林鱼。

这些事情是同样伟大的。

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
是英雄。

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王小波
2.为什么海明威让这样一位老人来体现“硬汉精神”?
小结:这个故事中,有对衰老的抵抗,对噩运的承担,对失去的接受,对伤痛的忍耐,对强敌的抗争,对职业的热爱,对信念的坚守,对极限的超越……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极富象征性的故事。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作家在一篇渔猎故事的框架中,生动地展现出人的命运。

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

五.语言训练:概括提炼什么是硬汉精神?
虽然希望渺茫,但依然要拼尽全力、不放弃;
虽然筋疲力尽,但还是要;
虽然,但;
……
小结:希望在认真地读完这个故事后,每位同学心中都能为这位极普通而又极伟大的老人留下一个位置。

不仅仅用我们的语言去诠释“硬汉精神”,更要在我们的生活中践行“硬汉精神”。

六.作业处理:学以致用——仿写“海明威体”
阅读下面能够体现老人“硬汉精神”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仿写其中一句。

1、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

“鲨鱼”,他
想,去你的吧。

2、“别想啦,老家伙。

”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3、你生来是个打鱼的,正如鱼生来是条鱼。

……你弄死它是为了光荣,因为你是个打鱼的。

4、他想:好多东西都是应该带来的,但是你没有带来,老家伙。

现在不是想你什么东西没带来的时候。

想一想用你现有的东西可以做的事儿吧。

5、我拿什么去买运气呢?他问自己。

能用一把丢掉的鱼叉、一把折断的刀子、一双受了伤的手去买吗?“可以的,”他说,“你曾经想用海上的84天去买它。

人家也几乎把他卖给了你。


七.板书设计:由学生在黑板上呈现小组讨论的结果
鲨鱼的追击——做好准备,跟它们斗到底
马林鱼的损失——不忍心再看,船返程时“更轻松”了
缺少武器——想想现在有的东西吧
疲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了
伤痛——疼痛让我更清醒,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
孤独——可是我一定要想。

因为我剩下的只有想想了
看不到希望——不抱希望才蠢呢
软弱——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自我怀疑、罪恶感——你弄死它是为了光荣,因为你是个打鱼的教具: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