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合集下载

区域发展差异1

区域发展差异1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课时1 四大地区的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四大地区的划分。

2.针对两个典型地区,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

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和。

(2)四大地区:①东部地区: 11个省(市、区)和特别行政区。

②中部地区: 6个省区。

③西部地区: 12个省(市、区)。

④东北地区: 3省。

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总体特点:区域发展差异突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中部地区加速、西部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等方面成效显著。

(2)具体表现:①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和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为主导;中、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②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产业蓬勃发展;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为主体。

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③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吸纳外资的能力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

思考有人说,我国四大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四大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对吗?1.读教材P15图1-13“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2.读教材P15~16图1-14“某地区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图1-15“某地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回答问题。

(1)说一说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

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试从三次产业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地区2012年产业结构进行评价。

知识点拨我国四大地区优势条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地区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地区主要的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灾害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农林牧产品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东西交通建设西部地区有漫长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严重。

1.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特点:(3)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2.区域研究(1)研究重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 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2)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判断1.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 ) 2.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 × )3.区域内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 √ )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图中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2)自然区域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

(3)青藏高寒区①主要特征:②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

连线三大自然区的突出区域特征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思考 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答案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和居住。

探究点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读“我国四大综合区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鲁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鲁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预习梳理】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二、内容预习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1.地理空间地理环境差异
2.区域的属性
(1)具有一定的、、和。
(2)有明确的。
(3)内部某些特征,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第一节认识区域
第1课时区域的含义与类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区域的定义,区域的划分和区域划分的目的。
②了解均质区和功能区两种基本的区域类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教学“区域的含义”时,首先展示教材第2页图1—1—2、图1一1—3,也可展示中国其他区域或当地的资料。其次,引导学生对两区域进行比较,包括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再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相关地图。最后,概括归纳出“区域”的定义。
2.下列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是()
A.干湿地区B.中国三大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
2.BA、C、D三项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出来的。
3.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显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②列举实例理解均质区和功能区。充分利用教材图片或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讨

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讨
地 理 ・学科视点
高 中地 理教 学 中小 组 合 作 学 习探 讨
江 苏 高邮 市三垛 中学 ( 2 2 5 6 0 0 ) 王
新课程理念要求 我们在 高中地理 课堂教 学 中 , 要 确 立学生学 习的主体 地位 , 开展学 生主 动性 的 自主学 习和 合作探究学 习。因而 , 鉴于采用 传统教 学法不 能激 发学 生学 习的主动性 和积 极性 , 无法 生成 学生有效 学 习这一 高 中地 理 教学现 状 , 我们 要转 变观 念 , 尝试 并 开展 能够 促 进学生 自主学 习和合 作探究 的小组 合作学 习模 式 , 让 学生在合 作 中感 受 地 理 的人 文 性 , 提 高 地 理学 习 的兴 趣, 获得地理学 习的能力 。 把握 内涵认 识 。 简析小组合作要注 意的问题
对 策
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 平 、 能力倾 向、 个 性特 征 、 性别 等方 面 的差 异 , 将 学 生组 成若 干个异 质学 习小 组 , 创 设一 种
只有 小组成 功 了, 小组 成员 才 能达 到个 人 目标 的情 境 , 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 力争取个人 目标 的实 现 , 更要 帮助 小 组同伴实 现 目标 。通 过小 组全 程 合作 学 习培 养学 生 的合作意识 , 提高学 习效 率 。我们 使用 的鲁教 版高 中地 理教材 , 每个专题学 习之后 都会有 让学 生开展 小组合 作
题“ 星座” 展开 自主探 究 活 动 。将 学生 按 照不 同的 星座
‘ 1 ) 教师要 加强学习 , 提高 自身素 质 。( 2 ) 教师要 有 针对性地选 取案例 。案例教 学成功 与否 , 在很 大程 度上 取决 于案 例材料 的选取 , 它是实 施地 理案例 教学 的前提 和基础 。( 3 ) 教 师要摆正 自己的位 置 。教师 还应特别 注 意 引导学 生独立 思考与分 析 问题 , 开拓他 们 的视 野 。在 案例 教学 中, 教 师 的角 色是指 导者 和推 动者 , 其 角色 定 位是要领 导案例教学 的全过 程 。( 4 ) 科 学评 价学生 的学 习过程 和结果 。在进行案例 教学 的过程 中 , 教师必 须要

初中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初二所需时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3课时;间主题单元研究概述本单元选择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和南方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等内容,把知识重点放在研究区域的特征和比较区域差异上。

通过研究,了解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和区域特征,比较它们的最基本的自然地理差异。

并通过研究,初步掌握比较差异的方法。

本单元设计把这三节内容整合为三个专题,专题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专题二:北方和南方地区;专题三:西北和青藏地区。

专题一: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以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软件等工具,对展示的各种图进行分析比较,首先从图中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再找出和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位置接近的界线,进而明确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

专题二——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也是借助PPT等软件,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南北方的差异,并采用PK赛的形成,让学生感受南北方不同的文化。

专题三——西北河青藏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大量的景观图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西北干旱、青藏高寒的特征,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及这种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

预期研究功效: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制作表格比较地理事物;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研究区域地理;初步感受我国的区域差异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之美。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研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从图中找出秦岭—淮河线,并根据给出的气温、降水图等说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4、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5、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高中地理必修三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高中地理必修三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计划课时:1课时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3年5月8日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
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收集区 域的相关资料 第二步:资料的 分析与整理 第三步:区域差 异分析、比较
大冶的铁矿开采 三峡水电站 湖北省 江汉平原上的水稻
上海市
交通拥堵 上海长江大桥 市中心 黄浦江 水稻种植 市中心
长江上游, 位于西部 经济地带
长江中游, 位于中部 经济地带
长江入海口, 位于东部经 济地带
地形以山地、 山地、丘陵和 地形以平原为 高原为主;自 平原兼备;自 主,资源、能 然资源丰富 然资源丰富 源匮乏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1.收集资料的方法
在开展区域差异分析时,资料的收集是基础。
方法 直接收 集法
具体做法
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 到第一手资料。 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 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 字材料等。
间接收 集法
2.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方法 含义 说明
该方法主要反 映区域内地理事象 的概况和基本特点 等
举例
描述区域的位 置、范围、形状, 以及自然要素和人 文要素的特点等
对区域内气温、 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 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 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 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 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 况
对区域内的地理 定性的 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 和说明,包括文字叙 方法 述、图象展示和列表 归纳等
在河流上修建大 型水利工程,从综合 效益、对环境的影响 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 分析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学案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学案

第一步,收集区域的相关资料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地理好望角学案第11期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学案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1、区域差异分析时,资料的收集的方法:直接收集法和间接收集法。

直接收集法就是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间接收集法就是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材料等。

2、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时,有以下三种方法。

1)、定性的方法是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这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和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如: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

2)、定量的方法是指在已有的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定量分析的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例如我们可以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

3)、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综合的方法是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工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考虑其他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到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长江流经我国地形的三大阶梯,贯穿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流域面积十分广阔。

高中地理第1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活动分析区域发展差异教案鲁教版2

高中地理第1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活动分析区域发展差异教案鲁教版2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综合思维)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一、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二、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方法1.收集与整理资料(1)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2)间接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材料等。

2.分析区域发展差异(1)定性分析方法:对区域内的地理特征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基本特点。

(2)定量分析方法: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定量分析方法与手段对地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

其目的是探究地理特征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3)综合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活动案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发展的差异1.收集与整理资料:重点收集对衡量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相关指标。

2.分析区域发展差异:可以通过统计图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直观地反映出区域发展相关要素之间的差异及变化.3.探究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寻找区域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

1.在开展区域发展差异分析时,资料的整理是基础。

2.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3.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4.综合分析的实质是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5.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有()①定性法②定量法③综合法④比较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提示:1.×收集资料是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基础。

2.√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必须能反映区域的区位特点、环境特点、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人地关系的特点等,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

高中地理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本单元内容包括三大块:区域、区域差异、区域发展阶段。

测试卷的设计是根据三大知识点,设计了12道选择、两个综合题,第13题是考查东北部分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区位,第14题考查海南、新疆两个区域的自然状况及发展方向。

学生总体存在审题不严密,答题思路不规范,语言组织不规范,卷面布局不调理的毛病,这是整个讲评课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讲评的重点应该是规范学生审题、答题、语言、布局的规范性,所以讲评课学案的设计包括两大块:试题答案和补救训练题目。

补救题目设计两个,一个是区域对比,选择新疆和江苏两个省份;另一个是区域的发展方向,区域间交流。

试题的讲解采用学生为主体、师点拨的思路,把学生的不规范答案做在课件中,让学生自己点评答案,给出得分,体会如何使答题规范。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生为主体,教为引导,探究学习和发现法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了解区域的概念、特征、区域间的差异性、开放性、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理解:理解区域内相同的地理环境在不同时期对区域发展影响的不同,从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分析: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案教学、多媒体教学。

采用讲评学案教学,让学生自主纠错基础知识;采用典型错答案为案例,问题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分析试题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学会分析问题、组织语言、规范答题,明白努力的方向。

通过学生自己对答案的评判,培养学生答题能力;通过补救题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从文字、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区域的特征,区域的发展,加深对人类活动及经济发展的理解;理解区域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难点:并探讨其原因。

差异区域发展 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022年)

差异区域发展 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022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1.3 区域发展差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比较我国的东中西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收集我国南方北方的区域差异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合作与交流。

3.通过讨论交流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发展,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地理国情。

2.通过讨论西部大开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开发西部的热情。

[教学重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西部大开发。

[教学难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西部大开发。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探究活动】读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回答p14 活动1、2、3【板书】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点拨】东部有12个省,中部有9个省,西部有10个省。

只有北京不临海。

2.东中西部差异【读图思考】看图1-13,东部地带位于我国的沿海,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带。

相比其他两个地带,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发达、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提问:看图1-14,比较我国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

【点拨】(1)产业结构差异:全国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而东部相对产业结构较好,二三产业比重都在40%以上,其他两个带中农业所占的比重都将近20%。

【探究活动】看中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在图上指出这几个工业区的位置与名称。

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3.综合的方法: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 .综合的方法: 素进行综合分析。 素进行综合分析。 方法规律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单 元 活 动 学 会 分 析 区 域 差 异 教材深化透析 基础自主梳理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返回
贵州省
湖北省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贵州省 湖北省 上海市 第一产业比 第三产业比 重高,第二、重低, 重高,第二、重低,第二 产业比重高, 矿产、 主要 三产业比重 产业比重高, 矿产、能源 问题 低,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 等资源缺乏 水平低, 较低, 水平低,人 较低,人均 均收入低 收入较低 区域 发展 成长阶段 转型阶段 再生阶段 阶段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教辅设计PPT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教辅设计PPT

④有发展边境贸易的
优势
④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通信网络体系,加
快城市化进程
不同地区 发展条件
发展策略
①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①综合发展种植业、林业、
②气候温暖湿润
牧业和渔业
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②推进农业现代化建Βιβλιοθήκη ,打造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
中游地区 ⑤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
品优势区
⑥水源充足
③利用水能、矿产资源优势,
⑦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是我国东 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西部、南北方经济交流的重要区 ④完善交通,开拓市场,提高第

三产业水平
不同地区 发展条件
发展策略
①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①重点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都
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
市农业,增强农业的生态和服务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成因 ①气候差异的形成
②地貌差异的形成 ③水文差异的形成
④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 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⑤植被差异的形成 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 面的差异。
(2)社会经济因素差异及成因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一、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一般步骤
要点笔记 分析区域差异的目的是对区域发展进行评价,并制订区域发展的 规划,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方法 1.收集与整理资料 在开展区域发展差异分析时,收集资料是基础。一般来说,收集资料有 直接收集法和间接收集法。 (1)直接收集法就是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2)间接收集法就是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 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材料等。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针对目的有重点地收集。

幼儿园区域活动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区域活动分析与反思

03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 发展创新思维
•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目标与价值
目标:
•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价值:
• 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 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
• 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0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类型与特点
• 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03
艺术区
•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区域设置
材料提供
教师指导
• 考虑年龄特点
•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 适时介入
• 考虑兴趣需求
• 提供安全无毒的材料
• 适度引导
Hale Waihona Puke • 考虑教育目标• 提供可变性强的材料
• 适当评价
案例三:艺术区
• 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 活动过程: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名画、音乐,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

• 效果:幼儿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艺术兴趣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法
难点:
解决方法:
• 材料选择
• 选择适合幼儿的材料
• 教师指导
• 提供适时指导
• 活动评价
• 采用多元评价
04
03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施与案例分析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施步骤
确定目标
创设环境
• 分析幼儿需求
• 设计区域布局
• 制定教育目标
• 提供丰富材料
• 确定评价标准
• 营造愉快氛围

2020最新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
2020最新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002页 0024页 0064页 0152页 0240页 0262页 0388页 0414页 0516页 0610页 0673页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 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 附录 中英文地理词汇对照表

高中地理 第5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学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鲁教版高

高中地理 第5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学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鲁教版高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域认知的一般方法。

(地理实践力)2.通过数据分析、图表绘制,增强分析、归纳运用知识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3.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文献查阅,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培育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一、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内容主要要素具体内容地形状况分析地貌的基本形态及其组合情况、分布特征等气候状况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其组合关系植被状况分析自然植被所属的类型及分布特征水文状况分析河流、湖泊、沼泽的分布概况,以及径流量及季节变化等土壤状况分析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二、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一般步骤1.分析方法:有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综合思维、差异比较等方法。

2.一般步骤三、案例分析——东部季风区的自然环境特征1.气候特征分析(以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为例)(1)气温年较差大小顺序: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

(2)降水总量大小排序: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

(3)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性特征: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北向南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降水总量越来越多。

(4)四个城市气候的一致性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寒冷)少雨(干燥)。

2.水文特征分析(以辽河、海河、淮河、西江为例)(1)四条河流月均流量差异:南方河流月均流量总体上大于北方河流。

(2)四条河流月均流量变化特征的相似性:四条河流月均流量从1月到12月都是先增加后减少,水量最大的月份都在夏季。

3.其他要素特征分析收集、查阅东部季风区的地形、植被和土壤等资料,说出各自的主要类型,分析它们的分布规律。

4.多要素关系分析从气温、降水等要素入手,分析季风气候与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5.综合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归纳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整体性特征。

(1)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应首先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

( )(2)对气候状况的分析主要分析其气温的高低和降水的多少。

基于区域认知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以“中国农业的地区差异”为例

基于区域认知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以“中国农业的地区差异”为例
等来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让学生学会在迁移运用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区域认知;大单元教学;初中地理;农业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6-0095-04
区域认知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
大单元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索和解
的达成度,目的是提升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
“水”
“热”
条件
教师访谈和学生访谈等。
农业发展的
自然条件
体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活动等来帮助学生建立学科
它的内在逻辑是课程逻辑,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应
知识结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让学生学
该包含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
会在迁移运用中解决问题。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
价的设计,它们要遵循大单元理念并贯穿整个教学
养的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深化课
维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具体直观的感
学中,通过探秘水稻的生长条件,进阶到不同地区
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师要借助具体真实的经验帮
农业的发展条件及其农业类型、分布特点,最后进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初中阶段抽象的概念和规
行不同地区农业的综合对比分析,进而完成对“中
则。对于学生学情的分析主要基于思维能力、情感
的自然条件。
南方地区农
2. 能够通过图文资料总结概括南方地区农业
业——“湿热
发展的自然条件。
地区的水稻”
3. 能够通过图文资料说出南方地区主要的农
业类型及分布特点。
(三)设计多元化教学评价任务
设计大单元评价是大单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活动背景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我们开展了一次自然环境主题的教研活动。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并尊重多元文化。

2.提高幼儿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和步骤1. 准备工作•确定活动地点:选择一个自然环境丰富、有代表性的场所,如公园、山区等。

•准备材料:相机、笔记本、研究手册等。

•分组组织: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进行分组,每个小组2-3人。

2. 活动步骤步骤一:观察和记录•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场地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鼓励幼儿观察自然环境中的细节,如植物、动物、地貌等,并记录下来。

步骤二:比较和总结•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比较各自观察和记录的结果。

引导幼儿思考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的。

步骤三: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记录成果。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并展开讨论。

步骤四:总结和反思•导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悟,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活动评价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幼儿们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比较和总结,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和文化差异,并在分享和讨论中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这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研究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我们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素养,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综合素质发展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热带 湿润地区 以水田为主
漫灌 以水稻为主
一年两熟
在地理学习中,经常用到类似于这样的比较。我们要
学会选取项目和比较内容,从而学会运用表格比较法,并 移植到其他领域的地理学习中。如世界地理中各大洲的学 习,中国分区地理的学习,工业区、农业区等知识的学习, 都可以列出类似的表格。
长江流经我国地形的三大阶梯,贯穿东部、中部、西 部三个经济地带,流域面积十分广阔。其中上游、中游、 下游流经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
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 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
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 等,其中经济条件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 力与发展方向;社会条件包括政治、文化、交通、民族与 宗教等。
(实地考察法——可以获得第一手资 料,谈话、问卷等调查形式——可以了解当地情况);
区域发展 阶段
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转型(再生) 阶段
A
A.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B.间接搜集法,定量的方法 C.直接搜集法,综合的方法 D.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B
A.松辽平原B.黄淮平原C.珠江三角洲D.江汉平原
A
A.光照B.水源C.地形D.宗教信仰
C
A.生长季太短 B.冬季风太强 C.降水变率太大D.土壤盐度太高
湖北
上海
区位条件 长江上游,云贵 长江中游,跨长 长江入海口,长江
高原东北部,位 江、汉江,位于 三角洲前缘;腹地
于西部地区ຫໍສະໝຸດ 中部地区广,劳动力素质高
自 然 条 件 地形以山地、丘 山地、丘陵、岗 资源匮乏
与 自 然 资 陵为主,生物、 地和平原兼备;
源状况 矿产和能源资源 生物、矿产和能
丰富
源资源丰富
C.陕贵云西州、、的贵云人冬南均春、季GD贵有P州西仅、 南达甘季全肃风国、带人青来均海丰水沛平的的降50水%
D.云陕甘南西肃、的部贵人分州均地、区GD陕处P西于约、 非为甘季41肃风00、区元青,海降水量较少
习方法。将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诸要素及特征制成表格加 以比较,可以把知识系统化,加深理解区域差异、区域特 征,避免重复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位置 温度带 干湿地区
农田 灌溉方式 粮食作物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 秦岭—淮河以北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以旱地为主
浇灌 以小麦为主
两年三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秦岭—淮河以南
分析表1-4-1,完成5-7题。(表中人口数、GDP、铁路长 度均为1999年资料)
人口(万) GDP(亿元)
铁路长度(Km)
年均降水量 (mm)
面积(万Km2)
云南 4192 1856
1873 100015000
38
表1-4-1 贵州 3710 912
1654
11001400
17
陕西 3618 1488
人 均 GDP ( 元 )2855.8
7803.0
37393.0
人口密度(人/ 215.9
平方千米)
321.4
2068.8
贵州省
湖北省
上海市
主要问题
工 业 基 础 薄 弱 ,三 大 产 业 结 构 科技文化欠发 不合理,第一 达,交通落后 产业比重较大
交通拥挤,居 住拥挤,环境 质量差,能源、 原料不足
1941 5001000 19
甘肃 2543 932 2323
青海 510 238 1092
30-860 20-700
39
72
D
B
D
A.青云海南、的省甘人因肃均海、拔GD陕高P西且约、 多为贵山55州而00、少元云雨南
B.贵青陕州海西、的陕人纬西均度、介GD云于P南云接、近甘贵全肃和国、甘人青、均海青水之平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贵州省 湖北省 上海市
• 位于长江上游,云贵高原东北部,是我国西部省 份之一。土地以山地丘陵为主,生物资源、矿产 资源和能源储量丰富。
位于长江中游,跨长江和汉江两大水系,地处我国 中部地区。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生物、 矿产和能源、资源都很丰富。
• 位于长江入海口,长江三角洲前缘,资源匮乏。
贵州
(查阅图书资料,如查询当地统计年 鉴与地方志——这是获得区域资料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 网络——可以较快捷地获得资料。
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例如,定性的方法侧重于定 性说明,如地形平坦、气候湿润;定量的方法侧重于量化 分析;综合的方法侧重于综合分析。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 方法,其研究所及往往也都是综合性的,而综合的方法中 也会用到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三种方法研究的思路、手段 和程序都有很大的不同。
比较法是分析和说明不同区域差异的常用方法,区域差 异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如何分析一 个区域的特征;二是如何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的差异。
①确定比较要素;②列表;③填写比较内容;④发现和提 出问题;⑤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列表比较是掌握区域差异及其分布规律的最有效的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