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论视域下的先秦儒家性命关系辨析

合集下载

先秦儒道生死观比较研究

先秦儒道生死观比较研究

先秦儒道生死观比较研究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两个学派更是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思想文化。

在先秦时期,生死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因此儒家和道家对于生死问题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本文将围绕着先秦儒道生死观做比较研究,并通过举例来证明两个学派在生死观上的不同看法。

一、先秦儒家的生死观儒家关注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也着重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规范。

在儒家看来,生死观需要和人的立场有所关联,重点放在“生”的世界和这个世界的意义上。

萨维德曾经说过"一个儒家只能死一次",这反映了儒家相对消极的态度。

他们认为,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个人的快乐或享受,因此生与死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1. 形而上学观点儒家的生死观在形而上学上强调了来世和先世的连续性,即一种传播后代的机制。

因此,每个人的身体和灵魂都必须被保留以确保他们的子孙,也就是他们的来世继续生存。

这也可以说明儒家对于家庭和家族的重视,因为家族的延续和传承是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

2. 生命应该是预备状态在儒教中,生命被视为仍在准备中的状态。

人们必须在生命中学习掌握学问、德行、礼仪等方面的规范,这些规范在未来的人生中都将起到指导作用。

因此,儒家认为,生命应该是一种预备状态,这种状态被定义为"预备生命"。

3. 关于死亡的过渡儒家认为死亡是向寂静之境的过渡,死亡后灵魂会继续在那个世界继续生活。

儒家比较强调人格的连续性和华而不实的“慰藉”,认为人的一生应该为德行和奉献所致,这样才能保证去世后灵魂的继续存在。

4. 因德而生(至高的境界)儒家的生死观认为,因为德行的崇高品质而获得的生命比一般生命更加珍贵和美好。

儒家的人生观以“致圣成德”为最高追求,认为求德是人生经历中的重要一步,追求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追求“至德至诚”。

5. 重视榜样的影响(生命的局限性)儒家关注人在传承家族和社会价值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这也反映在他们的生死观中。

先秦儒家德性源流——以“天命”、“天道”与“礼”为中心

先秦儒家德性源流——以“天命”、“天道”与“礼”为中心

先秦儒家德性源流——以“天命”、“天道”与“礼”为中心
大凡哲学思想体系,均需解决五层对待之关系,即天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之德与行、人之心与德此五层同心圆者。

若合而言之,则为宇宙创生与价值赋予,若终而论之,则为天人关系。

儒家之起,当溯于上古之“绝地天通”。

盖上古至殷,均穷于神人之际,迄“绝地天通”,方人神两分,其神分为至上、祖先、自然三者,则先民之努力在于弥合之,由弥合之,则有原始禁忌与巫术,二者发展为礼。

周革殷命,人力昌明,则神人关系变而为天人关系,周人之努力亦在弥合之。

就天而言,至上神“帝令”一迁而为“天命”,再迁而为“命运”,自然神则由智者消解发育而成天道观;就人而言,则豁醒德性,其乃源于人循天命;由弥合之,则本来人神之礼亦递而为人世之规范。

然此四者中,“天命”为人力所不可究竟之无限者,天道为人之理性所欲把握之宇宙创生者,礼制为效天法地所裁成之社会规范者,德性为源于天命之人所不能自主发轫者。

凡此四者皆外在于主体,挟因果而令自由。

故儒家起,欲解决之即需回答三大核心命题:第一,天命与德性之对待,即德性之源流在外还是在内、在天还是在心之问题,此孔孟之路线;第二,礼制与德性之对待,即德性化成人文世界之问题,此七十子与后学《礼记》之路线;第三,天道与德性之对待,即“道器相形”之神本形上学更而为“继善成性”之生命形上学,此《易传》之路线。

由此,先秦儒家以德性朗润生命,超因果而主自由,消解天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之德与行、人之心与德此五层对待断分,从而一统宇宙创生与道德赋予,挺立德性主体。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儒道两家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在社会中的角色,强调“仁爱”、“孝道”等,而道家强调“自然”、“无为而治”等,重视个体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在人性论方面,儒道两家也存在差异和联系。

下文将从儒、道两家的人性论的基本思想、特点和异同进行分析。

一、儒家人性论儒家的人性论主要是指“性”和“情”的关系。

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与生俱来的“性”。

虽然“性”有某种共性特征,但它同时也有个体化、多样性的特点。

儒家称之为“性与情相生相克”的理论。

性是人生命本质的东西,而情指的是受到社会影响所形成的人内在的习惯和情绪。

情是影响性的负面因素,所以儒家强调要“扬弃”情,以修养和涵养“性”。

儒家提倡“知行合一”、“以情治情”等,旨在培养和弘扬人的“仁爱”、“孝道”等美德,使人的性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实现。

道家的人性论是指人的本质是“道”,“道”是宇宙间最高的存在。

道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自然”,即回归最初的本性,消除自我意识,无为而治,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道家倡导的自由、无为、不争等思想,强调发挥自己的本质,以达到自我实现和归一于大道的境界。

在人性的发展和实现方面,道家注重修养内在,以回归本能和本质为主要目的。

儒道两家的人性论在思想上存在差异和联系。

从人的本质和目的来看,儒家和道家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儒家视人的本性为与生俱来的,“仁”是追求的根本目的,要通过涵养“性”达到。

而道家认为人是与“道”相通的,本质上超越“仁”的范畴,其目的是超脱个体逐渐达到对大道的认知。

在人性的发展和实现方面,两家观点也有区别,儒家强调要通过涵养“性”的方法达到虚心慎微、仁爱厚道的境界;而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所依据的是个人试图超越经验界限以及放弃个体的硬性努力、宽容、包容和自我否定等。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

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比较分析先秦诸子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它的理论体系中,人性观念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各家学派进行深入探讨的焦点之一。

在先秦诸子哲学中,不同的学派对人性的理解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墨家等几个主要先秦诸子哲学学派对人性的看法进行比较分析。

儒家人性观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具有本质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天赋的本能,包含了一系列价值观和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本质属性。

儒家称之为“仁”,即人的悌、义、礼、智等优秀品质,体现了人的高尚品格和价值意义。

在儒家看来,人性中的仁是一种正义和道义上的准则,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的主要依据。

儒家还认为,由于人性具有良知,因而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人。

在儒家思想中,人性的本能特质及其统摄下的“仁”与外在的环境、社会制度和行为习惯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联系和作用。

正因为这种联系,儒家认为,人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过程来推进人类道德的发展。

在儒家社会中,个人的修身自律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类价值的最终实现。

道家人性观相比于儒家思想的“仁”,道家强调人性的原始状态,认为人性具有本质的自然属性、生命力和道德本能。

道家认为人类天性具有天然的纯真和善良,人性的本能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达到人生最大限度的自我完满。

因此,道家的人性观认为,只有在内在平静、无私无欲、静心默想的状态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生命和自然的真谛。

与儒家强调个人良知及其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不同,道家人性观认为,外在社会和制度是困扰人性本质的障碍。

道家所提倡的自由、自然和无为而治,是为了让人性自由展现、自我实现的最佳状态,一旦人性能够恢复到这个状态,就能够完成自身的升华,达到“道”的境界。

墨家人性观墨家人性观则强调普遍平等的人性和公正,即人人平等、公正无私的一种人性观。

在墨家看来,人性不仅是一个个体的现实或内在的实体,它更是一个超个体的、普遍的、世界性的道德范畴。

关于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辩证分析

关于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辩证分析

关于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辩证分析摘要:中国古代人性论形成于战国,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告子持性无善无恶,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开启了人性讨论的先河,但是从单一方面强调无善无恶或是性善,性恶,并不能合理解释人性的复杂性。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性论,复杂性中国奴隶社会是靠神来维持的,支配人们思想的是天神,神性主宰一切,天神是人们生活的轴心。

人的一切都要由天神来安排,都要取得天神的允诺。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和奴隶主统治者的提倡,天神确乎被说得神乎其神。

在夏商时代,只是讲天神,天神具有绝对权威,未给人留有余地。

到了西周,虽然讲天神,讲天神对人的支配,但是已经注意到了人。

西周统治者为了论证其代替殷商取得政权的合理性,提出了“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皇天上帝,改厥元子”(《书经·诏语》),是因为殷商无“德”,而周存“德”,“德”即是“敬天保民”(《书经·周书》)。

由于周统治者认识到殷商统治者对人民残暴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妥以“以德配天”自诩。

方面他们就不得不比较注意自身的行为,不使其过分无度,以自己的所谓德去配天命。

他们知道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书经·多方》)。

虽然西周的“以德配天”的思想还是一种神权政治,还是神支配人,从总体上看,是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欺骗毕竟是认识史上的一个进步。

它在神的统治中加进了人的作用的因素,它稍许限制了统治者,认识了人的力量、重视人的问题。

到了西周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科学知识的进步,由于奴隶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使天命论发生动摇,天神的权威受到挑战,神学迷信发生危机。

神学逐渐过渡到人学,人们认识的重心逐渐由天神转到了人。

有些思想家还进一步对天给予唯物主义解释,以自然之天来代替有意志的神秘之天,实际上否定了未神。

由于天神失灵,社会动摇,这就迫使人正视现实,注意人事,从人事入手,研究社会的盛衰。

虽然神学是人学的先驱,但两者又是互为消长的,即人学的诞生是以一定程度的神学没落为前提的。

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doc

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doc

浅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ﻭ摘要: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作为民族的优良传统,备受重视,在丰富的德育思想遗产中,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亲亲尊尊传统文化基础上了完备的思想体系,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工具,同时也是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促进当代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初步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目标、价值进行简要阐述,并从德育主体、德育客体两个方面探讨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现代意义,为解决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问题提供借鉴。

ﻭ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内容;目标;价值;现代意义ﻭﻭﻭ前言ﻭﻭﻭ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民族的国民性、铸就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中引导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ﻭ1。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概述ﻭﻭ1.1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相关概念界定ﻭﻭ 1.1。

1儒家思想的含义ﻭ春秋战国,是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的主流意识,儒家学,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

先秦儒家身心观及其道德修养论

先秦儒家身心观及其道德修养论

71JXSHKX先秦儒家身心观及其道德修养论■吴凡明先秦儒家认为身是人的欲望的承载者,是一种非道德性存在,是恶之根源;心是人之自然情感的载体,是人的道德的来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

心作为人之道德性存在,主宰着身,身心是一体不分与相互转化的关系。

儒家的身心观论证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修身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克服身的非道德性因素对道德之心的遮蔽。

通过对“身”的调控与心的涵养使身心趋于一致,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我设定,完成人的自我实现。

修身是自我实现的手段和前提,自我实现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

[关键词]儒家;身;心;修身;自我实现[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 (2011)01-0071-05吴凡明(1967—),男,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伦理思想。

(江西吉安343009)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忠孝仁义与汉代法制研究”(项目编号:10BZX 061)的阶段性成果。

儒家对于人的界定,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人天生的道德性,对人的道德性的确立是向人自身本质的复归与内在要求,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人。

人活在世上如何成为一个人,就是要不断地克服自身与道德无关的种种纷扰与限制。

认识到“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某种理想化的完美状态,而是不断更新、不断加以激励的具体步骤的结果”[1](P46)。

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实则是道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修身的过程。

一修身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代名词,儒家为什么把“身”作为道德修治的对象?这直接关涉儒家对身、心以及二者关系的设定。

何谓修身,从字源上讲,修,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诠释道:“修,饰也。

饰即今之拭字,拂拭之则发采,故引申为文饰,用饰之引申之意。

此云修饰也者,合本义引申意而兼举不去其尘垢,不可谓之修。

不加以缛采,不可谓之修。

……修,治也。

”[2](P424)“修”字本意指外在修饰,而无内在心理活动之义。

先秦儒家性命论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性命论思想研究

先 秦 儒 家 性 命 论 思 想 研 究
崔 佩 妲
( 安徽大学 历史系 ,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9 )

要: 先秦儒 家的人性论为人所熟知 , 但性命论研 究却 鲜见 于成 文。事实上 , 性命论 作为人性 论的理论前
导更接近孔予的思想原 旨。通过 剖析 先秦儒 家性命 论的演 变脉络 , 发掘其 中逻辑 内核 , 揭示 出性命 论对儒 家道 德学说及其整体思想的基础性作用 , 阐明性命论与“内圣外王” 功夫修养的 内在关联 。 关键词 : 先秦儒 家; 性命 论 ; 性与天道

言。 ” ( 《 论语 ・ 季 氏》 ) 的言论。从 中可 以看出, 孔
子虽 然不 言 天 命 , 但 对 天命 的 存 在 却 是 持 着 敬 畏 与 默许 的态 度 。此外 , 《 论语》 中 也 出现 了大 量 论 述“ 命” 的条 目, “ 子 日: ‘ 道 之将 行也 与 , 命也; 道 之
第1 7卷 第 3期 2 0 1 7年 3月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0URN AL 0 F J I XI UNI VE RS I T Y
V0 1 . 1 7 No . 3 MR I " . 2 0 1 7
文章编号 : 1 6 7 2— 6 7 5 8 ( 2 0 1 7 ) 0 3— 0 0 0 9— 5
中图分类号 : B 2 2 2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国古 代 哲 学 试 图解 决 的第 一个 问 题 , 即 明
于“ 天人 之辩 ” 。孔 子 说 : “ 天何 言哉 。 四 时行 焉 ,
义 的表现 。然而 《 论语 》 中也 充斥 着大 量与 “ 天” 有 关 的 内容 , 不 论 其 代 表 的是 自然 之 天 抑 或 是 带 有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芽阶段,儒家和道家作为两大重要的哲学流派,在人性论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

儒家强调人性的善良本性,注重个体的修养和教化;道家则强调人性的自然本性,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本文将从人性的本源、人性的发展与实践、人性的目标三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儒家和道家关于人性的看法,探讨两家在人性论上的异同之处。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性的善良本性。

孟子曾说:“人之性善。

”他认为人性与天性相随,性善是人天生就具备的本性。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的影响下才会产生恶习和恶习。

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获心意”。

可见,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固有的,但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经历锻炼和教化。

而道家则认为人性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强调个体的内在本性,主张个体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天道。

《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可见,道家认为,个体应当顺应自然的变化,追求真实而无为的人生态度。

人性的发展与实践是儒家和道家关于人性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儒家认为,人性的发展需要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化,才能达到完善。

孔子曾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而后人,不耻耻之;知耻近乎勇。

”这说明,儒家认为人性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修养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性完善。

儒家也强调外在的教化和规范,通过礼、乐和教化,塑造人的品德。

《中庸》中说:“君子务与人居,无怨。

”可见,儒家认为,人性的实践需要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化,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

而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律动,不应该过度地干预和改变自然的运行方式。

《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论儒学“性”“命”关系的内涵及阐释路径

论儒学“性”“命”关系的内涵及阐释路径

论儒学“性”“命”关系的内涵及阐释路径作者:谭绍江涂爱荣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年第05期摘要:在儒学思想中,“命”具有形上超越的道德本体与形下现实限制两重内涵,“性”同样也具有应然的道德主体与实然的自然欲求两重内涵。

“性…命”之间的关系正是以这种复杂内涵为基础。

围绕二者之间关系,儒学采取了“内圣”与“外王”两种阐释路径。

“内圣”路径注重道德主体修炼,又分为“‘性“命’对扬”与“‘性“命’统一”这两种主张。

但是,单纯的“内圣”路径不能化解其中蕴含的理论难题。

“外王”路径则注重从社会制度建构来阐释“性”“命”关系,也分为君循礼制基础上的“‘性“命’统一”与“同心一德”目标下的“‘性“命’统一”两种主张。

其中,后者因为重视了以政治架构作为道德的实践的间接手段,对于儒学“性”“命”关系的阐释更为充分。

关键词:儒学;“性”“命”关系;途径;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26X( 2019)05-0114-09“性”“命”关系是儒学一贯重视的命题。

但是,二者关系究竟应如何合理建构则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以儒学经典中的“天命之谓性”“性自命出”的阐释为例,陈来教授指出,“其实,如果不按宋儒的解释,仅就‘天命之谓性’说,其意义并不能够归结为性善论,而只是说,性是天赋的。

《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露,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天之降才’即是天生的资性,即是‘天命之谓性’,也就是‘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并不意味着性就是善的”[1]。

郭齐勇教授则指出,“郭店简诸篇所透露出来的继《诗》、《书》、孔子之后的‘性与天道’的学说,是孟子心性论的先导和基础。

天为人性之本,是道德行为之所以可能的终极根据和价值源头”[2]。

约略可见,陈教授在此的解释更重视命题的现实性意涵,郭教授的解释则更重视命题的超越性意涵。

这里面的原因既与“性”“命”范畴各自的复杂内涵有关,亦与儒家学者对于儒学宗旨实现途径的争论相关。

先秦儒家生命伦理思想之特征论析

先秦儒家生命伦理思想之特征论析

先秦儒家生命伦理思想之特征论析
秦儒家生命伦理思想被誉为“东方哲学的思想灯塔”,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它以
孔子为“始祖、宗师”,以论语为指导思想来源,把生命价值认为是高尚的伦理道德价值
出发。

首先,秦儒家的生命伦理思想强调要认识“仁爱”之道,关注于人类之间的爱与责任。


提倡“以同己异人”的共担精神而反对“分己异人”的敌意宗教。

它将伦理教育作为普及
正确伦理路线的重要手段,倡导要给人以厚爱、关注和照拂,免于伤害。

其次,秦儒家强调崇尚大爱,强调让人有礼貌、自律、勤劳、慈善,实现对社会仁义变化
的共同追求。

孔子在《论语》中大量强调“和气”做人,给人以善良的印象,要求人们
“仁者性爱,爱民者隐忠节”,推崇“多圈屋而后笃”,反对自私自利。

此外,秦儒家还强调崇尚忠诚,以“忠义”为社会的基本活动准则,认为“忠有厚之义,
义有详之信”。

它旨在丰富道德普遍性,强调履行既定之义,尊重秩序与奉献精神;它提
倡“博大包容”,以求和谐社会,通晓“大顺”之道,遵从上帝和他人的意向以建立幸福、谐调的社会环境。

总之,先秦儒家生命伦理思想以仁义、爱心、忠诚等原则为核心,是以人性、仁慈、普惠、和谐为宗旨的理想社会精神,它以孔子为开拓者,以论语为普及道德的“学习护佑”,影
响深远。

先秦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的精髓之一便是“以同己异人”的思想路线,我们要借鉴
其精神,共同追求和谐社会,构建一个以公正、和谐为主要特色的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儒家惩戒研究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儒家惩戒研究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儒家惩戒研究德性伦理视域下的儒家惩戒研究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治国必以德,而不可以刑”,因此,在德性伦理视域下,儒家惩戒观念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儒家惩戒的目的不在于惩罚犯罪,而在于教育和改造罪犯,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在德性的引导下,打开心扉,真正悔改,从而逐渐恢复其良好的品行和社会地位。

本文将以德性伦理为出发点,探究儒家惩戒的重要性,并举出5个例子,以此证明儒家惩戒的实践价值。

第一,儒家惩戒让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做坏事,往往是因为其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或者是错误的认识。

因此,在儒家惩戒中,不是简单的对罪犯进行惩罚,而是通过“例正”、“惩前毖后”的方式,让罪犯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在惩戒的过程中,引导其逐渐接纳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吾不与祭,如不祭。

”意思是说,如果我不同意祭祀,那么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道德的重视,并明确了即使是最小的失误,也是不能被忽略的。

所以,在儒家惩戒中,不仅重视个人的失误,而且还要让世人明确这些失误是值得惩戒的,从而达到全社会对于道德的呼唤和提醒。

第二,儒家惩戒能够教育罪犯并引导其悔改。

儒家的惩戒观念不是简单的惩罚行为本身,而是通过思想引导和德性培养,引导罪犯改正错误,并且成为更好的人。

而这种惩戒方式的基本前提就是深刻了解罪犯的情况,如何正确的引导,如何正确的处理,以达到最好的惩戒鼓励效果。

例如,儒家经典中讲到,惩戒需要由德先行,刑后其道,即在惩戒之前,必须重视罪犯的教育,并用耐心和深度的思考去引导罪犯改变态度。

因此,儒家的惩戒不仅仅是惩罚行为本身,更重要的在于引导犯人悔改,重新获得社会认可。

第三,儒家惩戒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

在儒家文化中,惩戒不仅仅是针对罪犯的惩罚,更是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可以使所有人都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加强人们道德思想培养方面,儒家惩戒更是不可或缺的,用惩戒教育的方式强化公民的法律观念,增强社会道德自律能力,是儒家惩戒的基本要求。

先秦儒家德政、德教关系论

先秦儒家德政、德教关系论

先秦儒家德政、德教关系论
先秦儒家德政、德教关系论
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可概括为"德政"与"德教"两个层面,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德政"是"德教"的前提,"德教"是"德政"的保证.细探究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行政伦理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将不无裨益.
作者:台秀珍赵志军李金川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刊名: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4 21(4) 分类号: B222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政德教关系。

德性认识论与先秦儒家“仁智统一”研析

德性认识论与先秦儒家“仁智统一”研析

[收稿日期]2020 06 18[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19JZD011);山东理工大学社科项目“理学诠释与构建:朱熹‘孟子学’研究”(719011);山东理工大学社科项目“先秦儒家‘仁智统一’暨诠释思想研究”(720004)。

[作者简介]耿芳朝,男,山东菏泽人,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讲师,哲学博士。

第36卷第6期2020年11月(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Vol 36,No 6Nov.2020德性认识论与先秦儒家“仁智统一”研析耿 芳 朝[摘 要] 20世纪下半叶,盖梯尔问题的提出和德性伦理学的出现,推进了传统认识论和伦理学研究思路的更新,由此也促进了德性认识论的产生。

该思潮将伦理的规范性纳入认识论领域,强调理智德性对于主体认知的意义和作用。

德性认识论对理智德性的关注,有助于启发先秦儒家德性论的解读,对“推崇道德德性、忽略理智德性”的思想传统具有一定的平衡作用。

因此,德性认识论思路的引入,不仅有利于重新解读先秦儒家“仁智统一”思想的历史内涵和当代意义,也有助于反思先秦儒家伦理学和认识论的内在理路,据此可重新定位或拓宽先秦儒家认识论。

[关键词] 德性认识论;德性伦理学;理智德性;“仁智统一”[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0040(2020)06 0055 10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针对伦理学发展困境和现实伦理问题,伦理学研究领域掀起了一场德性论探讨的热潮,一大批学者竭力倡导复兴古典时期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大约在相同时期的知识论领域,以“盖梯尔问题”(GettierProblem)为代表的质疑向传统知识经典定义发起挑战,“知识本质问题”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野,成为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

如上理论背景,共同孕育了当代德性认识论(VirtueEpistemology)思潮的产生。

先秦儒学人性论梳析

先秦儒学人性论梳析

第16卷第2期茂名学院学报Vol.16No.2 2006年4月JOURNAL OF MAOMI NG COLLEGE Apr.2006文章编号:1671-6590(2006)02-0008-04先秦儒学人性论梳析潘永辉X(茂名学院师范学院,广东茂名525000)摘要:孔子的性近习远说是教育观察的一个结论,而不是纯粹的人性思想。

其后5大学6与5中庸6则有了抽象化的人性论。

孟子与荀子把人性本体推向绝对,导致悖论。

对人性论的理解涉及到对仁礼关系的理解。

正确认识先秦儒学人性论和仁礼关系,对我们建构和谐社会大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人性论;先秦儒学;仁;礼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1孔子教育活动中的人性观察论者们一般会根据5论语#阳货6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0这么一句话,而认为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人性理论的思想家[1]。

不过依笔者看来,最好是从孔子教育学生的角度而不是人性思辩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尽管可以往人性论方面作一些发挥。

根据古汉语中互文句式的特点,我们应该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0读成单一使动句,即/性习使相近相远也0。

/性习0指的是生性习气,/相近相远0指的是有差别。

这样,对/性相近习相远0这句话的意思的恰当理解应是:性习使学生们(的人格形象、成长状况等)显得相近相远;对这句话的性质的准确判断应是:这是孔子在观察和感叹学生们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熏习,在审视和评论学生们的人格特征,而不是在思辨或判定什么人性的本质。

理由何在?其一,考察中国思想史发展状况以及春秋时期的社会环境、学术思想环境,考虑到孔子的处世风格、教育者身份等,当时的各种条件显然并不允许富有现实感、实践理性、辩证智慧和师道精神的孔子离开现实的社会人生和教育对象而去思辩什么抽象的人性,而只能促使他在现实的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对社会与人性的弱点加以观察和对治。

其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态度也很清楚地表明他教育学生绝不会先给学生贴上一个形而上的人性标签,而是针对学生现实的优缺点因材施教,随机点拨。

先秦儒家美学中伦理主义的生命意识

先秦儒家美学中伦理主义的生命意识

[收稿日期]2009-09-12 [作者简介]王桂丽(1982-),女,甘肃天水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的研究.E -mail:wguili66@先秦儒家美学中伦理主义的生命意识王桂丽(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摘 要:生命意识是有了人类之后就开始思考的主要人生问题,它也是整个人类必须直面而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中国先秦的儒家美学中包孕着浓郁的生命意识。

儒家美学从“天道”本体论出发,体现出了“重生”的生命意识,但自然生命在儒家美学中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以“礼”和“仁”的道德原则为本体,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体现出浓郁的伦理道德主义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儒家美学;生命意识;伦理道德中图分类号:I 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9)04-0029-03 儒家美学高扬生命意识,从具有道德意识的天道本体论出发,关注人的生命的现实存在,尊重人的生命,将天道本体论的生命意识落实于现实的生命价值论体系。

儒家美学关怀人的生命存在的此岸性,体现出“重生”的思想,但儒家并不认为人的肉体本真生命的至上性,而是以“礼”和“仁”的道德原则为本体,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体现出浓郁的伦理道德主义的生命意识,这主要体现在克己复礼、杀身成仁的生命价值取向上。

总体来说,儒家美学以天道本体论为生命的价值框架,一是认为自然生命是宝贵的,二是认为人的自然和文化生命并不具有至上性,生命的价值在于它的道德意义。

一、儒家美学的生命本体论儒家美学高扬生命意识,把生命提到宇宙本体的高度,认为天道是自然的,天道以其无穷的创造力滋生万物与人的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传》)、“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

依天道自然生成的天地万物和人的生命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宇宙本体在儒家不仅是生命产生与发展的物质场域,孕育的不仅是物质本真的生命,而是彰显生命意义的价值领域。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义命之辨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义命之辨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义命之辨
王正
【期刊名称】《伦理学研究》
【年(卷),期】2016(0)1
【摘要】义命之辨既是儒家对人的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处理,也是儒家对人的生命之终极关怀.对此,孔子、孟子、荀子和《易传》儒者提出了“知天命”、“正命”、“各正性命”等观念.在先秦儒家看来,命固然是对人的客观限制,但同时,也正因为有它,才彰显了人的生命及其创造力之伟大,尤其是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对人的生命之重要意义.
【总页数】6页(P48-53)
【作者】王正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先秦儒家人禽之辨的道德哲学意义 [J], 王正
2.试论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休闲意蕴 [J], 赵玉强;胡凯璐
3.道义优先于功利:先秦儒家义利、王霸之辨的政治哲学阐释 [J], 王磊宁
4.儒家道德哲学中的"同然"与"差等"之辨——以孟子为中心的思考 [J], 马越
5.先秦儒家人禽之辨的道德哲学意义 [J], 王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中国先秦时期的个体论的开题报告

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中国先秦时期的个体论的开题报告

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中国先秦时期的个体论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先秦时期,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为后世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此时期的儒道两家,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思想流派”,它们对“德”、“道”的诠释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个体论的影响和启示。

二、研究内容(一)先秦儒家对“德”的诠释儒家的“德”包含了“德性”、“德行”和“德政”三个方面,其中“德性”是指人的情感、思维、意志等方面的品质,即道德修养的内在因素;“德行”是指人的行为,即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德政”是指治国理政的道德准则,即为人民谋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措施。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德”的重要性,认为在社会建设和个人成长中,“德”是最重要的元素。

(二)先秦道家对“道”的诠释道家认为,“道”是宇宙和人类本质的最高原理,是超越理智、超越言语的真理,以及自然的本质。

道家的思想中强调“非为”、“无为”,即强调自然而不强求干预,由道引导而非人为干涉。

“道”也是道家对追求真理和幸福的探索,被看作是使人类超越世俗的理念。

(三)个体论的影响与启示儒家强调“德”,将其视为道德修养的内在因素。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注重个体发展,认为个体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是影响整个社会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的个体论不断发展,成为着重注重个体价值和利益的经典之一。

道家认为“道”和自身的融合是寻求真正幸福和意义的关键。

在道家思想中,个体应该适应自然,遵从“无为而治”的道路,在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和意义上追求自我实现。

三、结论综合上述,“德”和“道”是先秦儒道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侧重于个体修养和自然的因素,对后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通过研究儒道个体论的启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思想精华,为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 了德性养 成 的道 德 生态 , 是 知性 , 既 又是 德 性 ,
在 三 者 的 动 态 的 发 展 中 实 现 性 可 教 化 及 其 知 性 与 德
性 的统一 。

神, 向天 帝转请 。天帝 遂成 为人 间的至上 神 , 决定 着
世 间万 物 的祸 福 、 降 、 升 沉浮 。春 秋 时期 , 由于人文
作 者 简 介 : 光连 ( 9 5 ) 男 , 旦 大 学 哲 学博 士后 流 动站 研 究 人 员 , 学博 士 , 要 从 事 中西 道 德 哲 学 和 中 国哲 陈 17一 , 复 哲 主
学研 究 。
天在古 代通 常有 自然 之天 、 格之 天 、 人 道德 之天 等多种 含义 , 构成 了中 国哲 学 的特 殊概念 , 它所包 含
辑 起 点 而 赋 予人 有义 、 辨 、 群 的 知 性特 征 , 是 德 性 教 化 修 养 的 根 据 , 是 德 性 生成 的 智 识保 障 , 是 德 性 践 履 能 能 义 辨 群
的人 伦 情境 , 因此 义 、 、 三者 构 成 了德 性养 成 的道 德 生 态 , 是 知 性 , 是 德 性 , 三 者 的动 态 的 发 展 中 实 现 性 辨 群 既 又 在
收 稿 日期 :0 00 —0 2 1 — 5 1

重视天 帝 的形而上 的宗教 意义 , 而是 注重 天 的 人 文
1 ・ 2
发 展所 体现 出来 的道 德秩 序 和 自然 法 则 的 意 义 , 天 与 道结合 产 生 天道 的 含 义 , 道 也 主要 以 宗 教 、 天 道
德、 自然 之 天 的 意 义 而 展 开 , 不 同 , 也 不 同 。 天 道 天 道 具 有 赏 善 罚 恶 的 功 能 , 间 的 祸 福 本 源 于 人
精 神 的 兴 起 , 教 意 识 转 化 , 渐 渐 淡 出 人 们 的 视 宗 并

天 命 之 谓 性 : 人 合 德 的 理 论 旨归 天
古人认 为 天 的 运 行 是 有 秩 序 和 规 律 的 , 以 所 “ ” 通 常 称 为 “ 道 ” 也 就 是 宇 宙 世 界 存 在 着 的 天 又 天 , 阴 阳消 长 、 柔 相 推 的 运 动 变 化 规 律 , 人 道 指 的 是 刚 而
野 , 帝 的观念也 随着 时代 的 发展 在 延 伸 中发 生变 天
异 , 与 帝 相 分 离 , 着 星 占 实 践 的 发 展 , 们 不 再 天 随 人
人 类社会 的人 伦法 则 。天 与人 是 合 一 的关 系 , 道 人
基 金 项 目 : 国博 士 后科 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 00 4 0 l ) 中 2 1 0 7 67
的 变 迁 和 关 系 的 承 转 , 而 为 人 的 德 性 的 形 成 寻 找 从
不 同的德性思 考 方式 。从 心 性儒 家 来 看 , 在性 命 关 系上 , 子摒弃 西周天命 下贯 人性 的传统 , 孔 以个体 的 诚 敬而 开显仁德 在 天道 与 人性 间的 贯通 , 子 则 在 孟 性命 对举 中把天 德下贯 为人心所 固有 的德性 。而苟 子汲 取告子 生之 谓性 的传 统 , 以天 人 相分 为其 德 性
可 教 化及 其 知性 - 性 的 统 一 。从 先 秦 儒 家 的性命 关 系辨 析 可 以窥 探 孔 孟 荀 之 间 的 学 术 渊源 和 理 论 特 色 。 9德 关 键词 : 秦 ; 性 ; 命 关 系 ; 先 德 性 知性 中 图分 类 号 : 2 2 B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2 5 ( 0 O 0 0 20 1 0 — 3 9 2 1 ) 5O 1 - 5
第 3 7卷 第 5 期
V o137 No. . 5
河 南师 范大 学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OURNAL OF HENAN NORM AL UNI VERS TY I
21 0 0年 9月
Se . 1 D 2O O
德性 论视 域 下 的先 秦 儒家 性 命关 系辨 析
的对 天 道 与 人 道 的 关 系 的 探 源 , 成 了 不 同思 想 家 形
与 天道 的问题实 质是指 “ 人与 自然 的关系究 竟如何 ” 的 问题 , 包括“ 它 人在 宇 宙 间 的地 位 如何 , 类 道德 人 有无 宇宙 的意义 , 类 的道 德 原则 与 自然界 的普遍 人 规律有 何联 系” 三个 问题 。这 三个 问题是 道 德形 上 问题 , 归根结 底是要 追 溯 古 代天 命 与 人性 之 间概 念
论 的逻 辑 起 点 而 赋 予 人 有 义 、 辨 、 群 的 知 性 特 能 能 征 , 是 德 性 教 化 修 养 的 根 据 , 是 德 性 生 成 的智 识 义 辨 保 障 , 是 德 性 践 履 的 人 伦 情 境 , 此 义 、 、 三 者 群 因 辨 群
终 极 的溯 源 和根据 , 确立 德 性 形 成 的不 同 的培 养 并
方式 和理 论范式 。
( ) 周 天 道、 的观念 。在周初 可靠 的 帝 文字 中 , 载 了周 人“ 记 祖宗 ” 天 的事 迹 , 尚书 ・ 配 《 钥 豢 》 载周公请 求 以身 代武 王 之 死 的故 事 。周公 并 篇 不直接请 求 于天 , 而是 要 太 王 、 季 、 王 三 位祖 宗 王 文
陈 光 连
( 旦大学 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 海 203) 复 上 0 4 3
摘 要 : 性 命 关 系上 , 子 摒 弃 西 周 天命 下贯 人 性 的传 统 , 在 孔 以个 体 的诚 敬 而 开 显仁 德 在 天 道 与 人 性 的贯 通 , 子 孟
则 在 性 命 对 举 中把 天 德 下 贯 为 人 心 所 固 有 的德 性 。而 苟 子 汲取 告子 生之 谓 性 的传 统 , 以天 人 相 分 为 其 德 性 论 的 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