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对文史类公选课程建设的启示
《百家讲坛》观后感 百家讲坛观后感
《百家讲坛》观后感《百家讲坛》是一档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讲座节目,由被誉为“国学之宝”的紫金山下南大教授夏丏尊主讲。
夏丏尊教授以他深厚的学识和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将古代经典融入现代人生语境,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真实感受历史的魅力观看《百家讲坛》给我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夏丏尊教授的讲解生动有趣,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感受。
通过他的讲解,我对历史上的那些闪光点和重要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见证了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感受到了那些伟大人物的智慧和胆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百家讲坛》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历史、文学、宗教、哲学等等。
通过观看这些讲座,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夏丏尊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古代经典和哲学思想解读得深入浅出。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解释清楚,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观众,通过观看《百家讲坛》,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性。
夏丏尊教授通过他的讲解,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了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珍贵的知识。
他的讲座不仅仅是一堂历史文化课,更是一次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带来思考和启发的力量观看《百家讲坛》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从中获得思考和启发。
夏丏尊教授的讲解常常引发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他的言谈之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我对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有了新的认识。
他的讲座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文化的讲解,更是一次对人生的思考和启发。
结语《百家讲坛》是一档非常有意义的电视讲座节目,通过观看这些讲座,我不仅仅获得了知识,更加深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夏丏尊教授以他独特的讲解方式和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让我对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通过这些讲座,我也明白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导意义。
2024年百家讲坛读后感
2024年百家讲坛读后感人生如登山,每攀登一座高峰,就会有更高更陡峭的山峰等待我们去攀爬。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时刻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这也是我选择阅读《2024年百家讲坛》的原因之一。
《百家讲坛》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知识普及节目,旨在为广大观众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背景。
而2024年的百家讲坛,不仅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更凭借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带给我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首先,令我深受触动的是讲坛中的知识跨界。
在过去,我们可能会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领域,比如科学、艺术、历史等等。
然而,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互联网的普及,这种划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我在《2024年百家讲坛》中看到了科学、艺术和历史的交织融合,知识在交流碰撞中产生了更加丰富的火花。
这让我明白了知识的无限可能,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至关重要。
其次,讲坛中的讲者们给了我许多的思考和启迪。
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复杂的知识,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比如,有一期讲坛的主题是人工智能,讲者通过讲述人工智能的历史、原理和应用,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又比如,有一期讲坛的主题是世界航空史,讲者通过记述一些著名的航空先驱和事件,让我对航空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些讲坛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开拓了我的思维和视野,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此外,我还注意到《2024年百家讲坛》特别关注了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如5G技术、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
这些讲坛不仅传递了最新的科技信息,还提供了分析和思考的视角。
通过关注这些话题,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了解到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位置和责任。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也应该加入到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行列中,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2024年百家讲坛》是一本知识的宝库。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启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素养和认知水平,还培养了我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百家讲坛》对文史哲类课程教学的启示
、
设 置 问题 牵 引注意
《 百家讲 坛 》 的这 一 类讲 座 与其 说是 在 传道 授
业, 不如 说是 在 向观众 说 评 书 、 故 事 , 讲 主讲 人 的讲
《 家讲 坛》 为一个 普及 中国传统 文化 的 电视 百 作
节 目,其 区别 于一 般文史 哲类教 育课程 的第一 个特 异之处 在于 .它将 电视剧制 作 的悬 念手法 引人 到讲
述之中, 环环 入扣 , 丝剥 茧 , 抽 引人 人 胜 。甚 至有 几 期节 目直 接就 以“ 疑案 ” 命名 , 如毛 佩琦 的明 十七 帝
稿 就如 同剧本 一般 , 剧本 中有 主角 、 有配 角 、 有情 节 、
有悬疑 、 矛盾 、 冲突, 有 有 电视 剧 的元 素 一 应俱 全 。
2 1 0 0年 3月 第2 6卷 第 1期
南 通 大 学 学 报 ( 育科 学版 ) 教
J un l f a tn n esy(d c t nS i c sE i n o ra o no gU i ri E u ai ce e dt ) N v t o n i o
Ma . 0 r 1 2 0 Vo . 6 No 1 1 。 。 2
眼球 。
讲 授 中国传 统文化 的《 家讲 坛》 目的风光 火爆 , 百 栏
就显得 格外令 人关注 。这 一冷一热 的背后 ,绝 不是
“ 曲高和寡 ” 下里 巴人 ” 以简单 以蔽 之 的。古语 和“ 可 有云 : 山之石 , 以攻 玉 。适 当借 鉴《 它 可 百家 讲坛 》 成
功经验 , 对于文史 哲类课 程 的教学 大有裨益 。
不可 否认 ,百 家讲 坛 》 《 密集 采用 悬念 手 法 , 着 有
《百家讲坛》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发意义
《百家讲坛》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发意义在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备受冷落,以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内容定位的央视《百家讲坛》的火爆格外令人关注。
在《百家讲坛》所造就的学术明星中,讲史的占了大多数,易中天、王立群、纪连海、阎崇年等更是红遍了神州大地。
《百家讲坛》讲史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重视历史“点”的挖掘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都属于通史体系,内容以概论性、介绍性的知识为主,教学重点落在“面”上。
但历史事实上却正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事件、独特具体的个人组成的。
这些事件和个人就是组成整个历史这个“面”的“点”。
有“点”才有“面”,只顾“面”不顾“点”,“面”就难免空洞化。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的“面”过于空洞。
才使得人们了解历史之“点”的愿望得不到有效满足,这才为《百家讲坛》今日的成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阎崇年讲清代皇帝,纪连海讲清代名人,就是将历史中的“点”拿出来,放在放大镜下研究。
这样的研究自然就会很扎实。
很深入。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应该多一些对“点”的关注。
教材和教师在处理重大的或学生比较关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应该多花点笔墨。
让学生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这要比“什么都讲、什么都讲不透”要好。
2,用史实说话现在我们的教材和很多教师都习惯了以真理的宣布者自居。
我们告诉学生的都是终极结论,学生不需要有更多的思考,只要记住再写到考卷上就行了。
这样完全失去主动性的学习已经不成其为学习,又怎么能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百家讲坛》的主讲者也有他们自己的结论,但这个结论都是在列出充分的史实之后才得出的。
他们对于原始史料的熟悉让人惊讶又佩服。
台湾学者龙应台介绍德国人怎样上历史课时这样写道:“教学的主轴不是让学生去背诵任何已经写进某本书里的叙述或评价,而是要学生尽量从第一手资料里看出端倪,形成自己的判断。
如果这一堂课的主题是纳粹,学生可能必须去读当时的报纸、希特勒的演讲、工会的会议记录、专栏作家的评论、纪录片等等,然后在课堂里辩论——纳粹的兴起,究竟是日耳曼的民族性所致,还是《凡尔赛合约》结下的恶果?或者是经济不景气的必然?各种因素都被提出来讨论。
百家讲坛模式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启示
百家讲坛模式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的热播,易中天、于丹等人成为观众耳熟能详的明星人物,他们的“品三国” “论语心得”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那么百家讲坛与初中历史教学有什么关系呢?二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呢?《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2001年7 月9 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在这个节目里,诸多学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评古论今,观众则在台下静静倾听,俨然一个大课堂,这与我们的历史教学课堂十分相似,二者都是在进行教学活动,不同的是二者的传播媒介。
《百家讲坛》在开播之初,不过是用几台摄像机,把主讲人的授课内容录下来,用硬邦邦的说教和枯燥无味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的节目和千姿百态、名目繁多的其它电视节目竞争,显然处于劣势。
虽然请的主讲人多是杨振宁、周汝昌、叶嘉莹等社会名流,但收视率并不理想,险些被央视淘汰。
这与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极其相似。
而《百家讲坛》最终能够走出危机,直至走红,成为一个几乎是老少妇孺皆喜欢的电视栏目,这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启示之一:“故事化讲述”
《百家讲坛》最为纯熟的叙事技巧就是对悬念的营造和使用。
节目制片人万卫坦言:“这个讲座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
悬念性、单线条、戏剧性是其特征。
”根据需要,《百家讲坛》往往在一讲时间内设置一个总悬念和若干个分悬念。
总悬念一般在节目开。
百家讲坛读后感
百家讲坛读后感《百家讲坛》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知识讲座节目,每一期都邀请了国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讲述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在观看了多期《百家讲坛》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这档节目的魅力,也收获了许多知识与感悟。
首先,通过《百家讲坛》,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节目中的专家学者们通过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资料,将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都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讲述了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让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他们还讲述了一些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等,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通过这些历史故事,我不仅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其次,通过《百家讲坛》,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节目中的专家学者们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文化、艺术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他们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让我对中国古代哲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他们还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让我对中国古代艺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这些文化知识的学习,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珍视的态度。
最后,通过《百家讲坛》,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节目中的专家学者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他们的坎坷经历、不屈精神、崇高品德都让我深受启发。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同时,节目中的专家学者们还讲述了许多关于人生道理的故事,如孝道、仁爱、诚信等,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这些故事的听取,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通过观看《百家讲坛》,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得到了许多感悟。
百家讲坛读后感
百家讲坛读后感《百家讲坛》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知识性节目,每一期都邀请了国内外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向观众介绍了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在看完《百家讲坛》之后,我深受启发,对节目中介绍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通过《百家讲坛》,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节目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通过《百家讲坛》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唐宋八大家、明清四大家等历史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让我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同时,通过《百家讲坛》,我还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传统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通过《百家讲坛》,我对世界历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节目中,不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还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让我对世界各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百家讲坛》介绍了希腊罗马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这些知识让我对世界各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世界各国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最后,通过《百家讲坛》,我对科学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节目中,不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还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对科学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百家讲坛》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知识让我对科学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百家讲坛》,我不仅了解了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努力。
感谢《百家讲坛》,让我受益匪浅!。
《百家讲坛》读后感
《百家讲坛》读后感
《百家讲坛》是一档备受观众喜爱的知识类节目,通过讲述历史、文化、艺术
等领域的故事和知识,向观众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思考。
作为一名专业读者,我深深被这档节目所吸引,不仅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更因为它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关怀。
在观看《百家讲坛》的过程中,我被节目主讲人的深厚学识和独特见解所折服。
他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解构为易于理解的知识点,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同时,他们还通过引用典故、诗词等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画面和文化符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除了知识的传递,我在《百家讲坛》中还感受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精神滋养。
节目主讲人不仅注重讲述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表面现象,更注重揭示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
他们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向观众传递着一种珍视传统、尊重历史、追求真理的人文情怀,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观看《百家讲坛》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感受到了一种深
刻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滋养。
这档节目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一份宁静和慰藉。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注《百家讲坛》,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人文的温暖和智慧。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充满智慧和温情的世界里,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百家讲坛》带给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引领社会各界学习历史潮流这一文化现象的是央视《百家讲坛》栏目。
《百家讲坛》使“高高在上”而且“枯燥乏味”的历史焕发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有效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
《百家讲坛》对中学历史教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作用,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故事化,用真实的历史事实说话,抓住大众关注的历史兴趣点,创设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历史问题的环境,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有趣、生动、高效。
关键词:初中历史《百家讲坛》教学启示教学思考2001年一档以讲述真实历史、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主的讲座式节目《百家讲坛》悄然面世,经过不断变革,节目的播出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也诞生了许多像易中天这样的“史学家”。
节目运用了讲史实、悬念化的手法吸引大众,让之前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逐渐走向大众,激发了群众对历史研究的浓厚兴趣,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历史研究风,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初中历史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百家讲坛》这一节目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的教学启示。
一、将历史知识故事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看历史节目,如《百家讲坛》,喜欢看历史纪录片、历史电影等,但调查显示,学生并不喜欢学习历史,认为历史枯燥乏味,对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真实的历史往往被教师变成了要死记硬背的教条,“要记住这些历史人物,考试要考的”“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要背好”,这就把学生与历史之间的亲切感给割裂掉了。
而讲故事的方式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历史知识故事化,并不违反新课程改革的规定,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就提到过:人物原本就存在于历史中,历史是由广大群众成就的历史,人物是历史最的元素。
易中天的节目之所以那么受大众欢迎,是他采用的方式是把内容故事化,以故事的方式说人说历史、说文化。
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考虑把知识故事化,一方面故事的形式充满趣味化、直观化、形化,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另一方面以故事的形行教育,对学生良好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作用。
从《百家讲坛》看历史课堂教学
2012-09教学实践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的总和,是过去的、不可再生的事物,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常常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
传统历史教学,教师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内在需要的感受,出现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局面。
然而,同为传播历史知识的《百家讲坛》却能深受大众欢迎,它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栏目的独特表现艺术,表现艺术的核心是“以观众为中心”的准确定位,怎样借鉴《百家讲坛》的独特表现艺术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场景生动化所谓的场景,包括授课过程中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情景表演等。
《百家讲坛》大量运用上述这些元素,大大增加了讲座的幽默感并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于丹以语言华丽、流畅著称。
如,她对《论语》的解读:“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样快乐的生活。
”这种流畅的语言表述有益于人们对《论语》经典的理解,也凸显了她的语言魅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认为:“教学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好自己的教学智慧,尽显自己独到的教学特色、教学语言。
例如,我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启发学生写新闻故事,条件是与本课内容相符,可以介绍战争进程,也可以反映人民心声,还可以介绍华盛顿事迹……通过编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得到了快乐,并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悬念化悬念式叙事结构的运用最能抓住观众的“眼球”,《百家讲坛》的学者充分利用悬念作为牵引,引起观众紧张而期盼的心情,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清十二帝疑案》《揭开狮身人面像神秘的面纱》《神秘的金字塔》,单从这些片名看,就足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百家讲坛心得体会
百家讲坛的课程内容生动有趣,讲师们的讲解方式也各具特色,他们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阐述着深奥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富有乐趣。通过这些课程,我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更加愿意去主动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六、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
通过百家讲坛的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这对我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会更加努力地践行这些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总的来说,通过百家讲坛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文化对于个人的影响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历史文化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这段时间的学习也使我在精神境界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满足,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通过学习历史文化,不断地提升自己。
百家讲坛心得体会
在百家讲坛听课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颇丰。通过听取不同讲师的精彩讲解,我不仅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在思想上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拓宽了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百家讲坛涵盖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内容,如历史、文学、艺术等,每个讲师都有自己的专长和深度解读。通过听课我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如三国历史、唐诗宋词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形式上了解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背景、时代风貌的解读,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百家讲坛的课程中,我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而是通过讲师们的介绍和解读,将对应的历史文化知识牢牢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些知识的储备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机会和他人分享和交流,提升了个人知识水平和社交能力。
浅议“百家讲坛”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浅议“百家讲坛”对历史教学的启示【关键词】百家讲坛学识方法效果【摘要】“百家讲坛”的大师学者们的学识与个人魅力给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有很多的启示:我们应以广博的学识引领教学,应以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借鉴讲坛的方法应符合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七年级历史“前言”中指出:学历史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就是我们脚下肥沃的土地,积淀着先人们的聪明才智,等待着我们去汲取。
但现实问题是,为什么能带给我们“无穷的智慧”的历史却没有多少人喜欢上历史课?为什么能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的历史课堂却使学生有昏昏欲睡的力量?为什么“智慧”与“力量”在考试后烟消云散?在新课改的背景与要求下,我们应该怎样去开垦“我们脚下肥沃的土地”?我们该怎样与学生一起去汲取聪明才智?《论语》、《史记》、《易经》、《三国志》、《资治通鉴》、《明史》、《曾国藩家书》……想必这些文学史书著作在“百家讲坛”之前没有多少人关注,是“百家讲坛”的播出才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从“百家讲坛”引起的读书热来看,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是否可以从中借鉴一些东西来重新认识我们的历史课堂。
鉴于此,走红的《百家讲坛》带给我们的启示应有很多方面。
以下我就结合历史教学谈谈带给我的几点启示。
一学者们的才识周汝昌、易中天、曾仕强、于丹、毛佩奇、王立群、柏杨……这些大师们我们以前并不熟悉或了解很少,是“百家讲坛”给了我们进一步认识他们的机会。
在讲坛上他们引经据典,纵横捭阖,侃侃而谈,游刃有余。
听众(观众)神情专注,如痴如醉。
这是大师们的学识魅力征服了他们。
假如我们的历史课堂能出现这样的场景,也不失为一堂有意义的历史课。
比如我们在进行“战略决战”教学时,会发现从地理方位上三大战役首战选择在东北地区,为什么选择东北地区?教材中并没有解释选择东北地区的原因,很多学生也没有阅读《历史地图册》的习惯。
作为一个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切入点,这也对老师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出一验证。
探讨《百家讲坛》与历史教学的反思
探讨《百家讲坛》与历史教学的反思《百家讲坛》学者们渊博的学识也应该是我们历史老师的学习榜样。
渊博的学识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够积淀出史文化和打造民族精神的学问来的,他们在学术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处于弱势地位,压力大,但压力也是动力,希望我们的历史教师能够尽快涵养自身,早日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型,为将来历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
标签:学术创新;传承历史文明;“三维目标”;新课改《百家讲坛》是央视第十套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
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
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自节目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究其原因是:第一,在于电视讲稿中多用群众语言。
电视讲稿这种形式本身就容易死板,所以,尤应重视改进表现形式;第二,电视主讲人有较高演讲能力与人格魅力;第三,强势媒体宣传;第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专注自己的形象,在中国人眼中,温文尔雅是理想的标准,所以历史知识再次被大众想起等等。
造就了高的收视率。
正是高的收视率,人们就会把目光投向历史教学,有人认为历史教学就要像百家讲坛那样教法。
是这样吗?我们首先将二者比较一番:第一,对象不一样。
《百家讲坛》面对的是有一定判断能力、阅历丰富的成年人,主要满足的是观众的猎奇心。
而历史教学面对的是判断能力较低,心智品行等方面需要引导的中学生。
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模式下,中学生面对的是考试,他们需要的是系统的知识,需要把知识装进头脑中,不需要那种非常细化的历史考证知识。
考证历史知识,精心的刻画人物形象,心态。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在现行的课时安排下,若是像百家讲坛的模式,我们的教学时间是否允许。
看《百家讲坛》节目的精选观后感300字
看《百家讲坛》节目的精选观后感300字
《百家讲坛》节目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文化节目,每一期都能带给观众深度的思考和启发。
在观看节目之后,我深受启发,对其中的一些话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观看了一期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讲座。
讲座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讲座,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它积淀了千百年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讲座还探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等,这些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了古代文化,我还观看了一期关于科学的讲座。
讲座全面介绍了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家们的伟大贡献。
我被讲座中描述的一位位伟大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和艰辛探索所打动。
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从达尔文到霍金,每一位科学家都为人类的认识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观看讲座,我重新认识到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最令我难忘的一期节目是一位著名作家的讲座。
讲座中,作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和思考。
他用鲜活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充满人性冲突和探求真理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通过文学作品,我体验到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了关注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通过观看《百家讲坛》节目,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还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百家讲坛》这样的文化节目将继续带给观众更多的精彩和启发,让我们更加热爱学习和追求真理。
观看《百家讲坛》的精选观后感800字
观看《百家讲坛》的精选观后感800字观看《百家讲坛》的精选,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个节目非常独特,因为它邀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讲述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故事,向观众传递知识和思考。
每一次观看都让我得到新的见解和启示。
首先,观看这个节目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通过专家的讲述,我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一期关于明朝的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明朝的建立、社会制度、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让我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不仅让我对自己的祖先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当下的社会和文化。
此外,观看《百家讲坛》的精选还让我对世界各地的历史与文化有所了解。
专家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将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等古代文明的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讲座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辉煌,也让我明白了它们对现代文明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影响。
我深深被这些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也更加珍惜现代社会所拥有的一切。
此外,观看《百家讲坛》的精选也让我对科学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通过专家们的解读和讲解,我对物理学、天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个节目不仅让我掌握了一些科学和艺术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我对这些领域的热情和兴趣。
我决定进一步学习和探索这些知识,让自己的思维和眼界得到更大的提升。
最后,观看《百家讲坛》的精选还让我意识到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每一期的讲座都充满了专家们的智慧和深思熟虑的观点。
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帮助观众理清思路,开阔眼界。
这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坚持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总的来说,观看《百家讲坛》的精选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这个节目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也激发了我对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更有素质、更有思想的人。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字百家讲坛观后感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文化类节目,通过讲解历史、文化和艺术等话题,向观众传达知识和启发思考。
在观看这档节目后,我深受启发,颇有收获。
首先,百家讲坛以其独特的讲解方式吸引了我。
每个讲者都具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深厚的知识储备,他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具体案例,将抽象的概念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使得观众易于理解。
他们本着“生活即教材”的原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世界历史和文化变得亲近而不是遥远。
这种讲解方式使我的学习欲望被激发起来,我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
其次,百家讲坛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文明的交流互鉴。
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所创造的独特艺术形式和思想观念。
例如,在观看《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讲座时,我发现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文化环境,但人们对于人类存在的探索和思考却是相通的。
这样的观察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面,还培养了我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另外,百家讲坛也让我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我之前对于《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只是有一些零散的印象,但通过这个系列的讲座,我对明朝的历史背景、皇帝的治理方式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全面的了解。
这不仅增加了我的历史知识,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百家讲坛激发了我对于知识的渴望。
每次听完讲座后,我都会有一种内心的冲动和渴望,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讲座中提到的话题。
我开始主动搜索相关的书籍和资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求知欲望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总之,百家讲坛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也激发了我对于学习的热情。
通过这档节目,我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各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相信,在不断地观看百家讲坛的过程中,我将继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百家讲坛》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历史文化类节目,每期邀请不同的专家学者来讲述不同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
我通过观看这个节目,受益良多。
首先,这个节目非常丰富多样。
每期节目都选取了历史上的经典事件或文化现象作为话题,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从古代帝王的故事,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从中华文化的传承,到世界历史的交融,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
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的发展脉络,还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每次看完一期节目,我都会对历史感到更加好奇,并且想要继续深入学习下去。
其次,这个节目的讲解方式非常生动有趣。
每个讲师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深厚功力的专家学者,他们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故事,将复杂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讲解得通俗易懂。
他们会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将历史场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让人感觉就像亲眼目睹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一样。
同时,他们还会融入一些幽默的元素,使整个讲解过程不显得沉闷,反而更加吸引人。
观看这个节目,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享受到良好的艺术体验,使学习变得更加愉悦。
最后,这个节目的影响力非常广泛。
《百家讲坛》已经播出多年,在观众群体中积累了很高的声誉。
许多观众都对这个节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对其中的讲师也深深地敬佩。
很多人从这个节目中获得了不少启发和收获,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不少人纷纷赞扬《百家讲坛》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是让人增长见识和开阔思维的好帮手。
正因为如此,这个节目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收视率,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教育类节目之一。
总的来说,《百家讲坛》是一档非常值得观看的节目。
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可以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享受。
希望这个节目能够继续保持下去,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并且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教类节目《百家讲坛》中文学经典的传播功能及影响
104荧屏广角Television Research2001年央视科技教育频道首次亮相名为《百家讲坛》的节目,栏目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百家讲坛》在曲折道路上摸索前进,于2006年形成热潮,达到收视率顶峰。
如今,已走过16个年头,期间不乏刘心武、易中天、于丹、袁腾飞等广受观众喜爱的主讲人,在备受争议的压力下,其传播力及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
作为央视一档专注于普及历史文学知识的科教类节目,《百家讲坛》不仅达到了公众教育与社会导向并重的效果,并且做到了长盛不衰,成为我国科教类节目的一棵常青树。
一、《百家讲坛》中文学经典内容的设置(一)贯通文史,严格分期分段参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古七段的划分方法,《百家讲坛》文学经典栏目的设置充分参照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
在先秦史方面,《百家讲坛》播出了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主题的一系列节目,其中以2006年播出的于丹《论语》心得以及随后的于丹《庄子》心得最具人气。
于丹以女性的思维方式,结合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充分将诸子经典与当下实际相结合,配合诗意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秦汉史方面,王立群主讲的《读史记》与易中天主讲的《品三国》珠联璧合,成为《百家讲坛》播出10多年来的代表性节目。
王立群先生对《史记》的优秀片段进行讲读,秉承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个人风格,为普通民众研读《史记》这部经典起到了引导作用。
而易中天先生的风格则诙谐幽默,在嬉笑怒骂中对三国历史做了较为客观的品评,他的《品三国》涉及三国历史的英雄人物、经典战役、政治集团乃至生活面貌等多方面,既有客观全面的概括,也有鞭辟入里的解读。
魏晋隋唐时期的优秀节目众多,例如蒙曼的《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三部曲,作为一位女教师,她以女人的视角分析历史,肯定了女性在历史中的地位,展现了盛唐缠绵悱恻的多姿风采。
康震对唐诗的讲读结合了唐朝的发展史与每位诗人的个人生平,让观众感受到诗歌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300字最近通过《百家讲坛》系统地学习了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无疑受益匪浅。
这个节目采用了清晰有序的结构,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详实准确的历史故事。
具体来说,该节目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简介,背景,分析和总结。
在简介中,学者会对主题、时间、地点和人物等进行简介;在背景中,学者会对相应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进行解析,并给观众讲述本节目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会解释该主题为何重要;在分析中,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文字或影像的锦上添花,为观众讲解相关知识点;最后,在总结中,则学者对本集内容进行回顾,并对相关思考给出自己的看法。
在看完《百家讲坛》之后,我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欧阳修与他的《生查》》这一集时,我了解到这部词作艺术价值的高度和文化价值,以及欧阳修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同时,南宋历代文化底蕴在欧阳修的词艺创作中的显现也是该集节目着墨重点。
在学习《码头》这一集时,我认识到码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但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也被视为城市化标志。
相较于纯阅读或独自思考,通过《百家讲坛》观看,我能感受到文化魅力的生动与震撼。
例如,《诗经》“小圆之角”一节中,学者以幽默风趣的话语,点出固有的见解是远远不能给我们带来历史文化上的真正认识的。
又如,在《李密别后闻笛》一节中,学者以其深刻灵敏的文化解读视角,为我们的文化认知打开了一扇新窗户。
我们通过学者的讲解,更能深入地理解文化、历史及其背后的精髓与内涵。
总之,《百家讲坛》节目总体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很感激如此深入浅出的节目,让我能够有机会学习到中国文化中深层次的阐述,这无疑使我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家讲 坛 ; 史类 公 选 课 ; 程 建 设 百 文 课
中图 分 类 号 : 2 G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3 0 6 2 1 ) 3 1 8 3 1 7 —2 0 ( 0 0 0 —0 I —0
第 2 卷 第 3期 5 2010年 3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VO . 5, . 1 2 NO 3 M a . 01 r 2 0
J u n lo z u Un v r iy o r a fSu ho i e st
d i1 . 9 9 ji n 1 7 — 2 0 . 0 0 0 . 4 o :0 3 6 /.s . 6 3 0 6 2 1 . 3 0 0 s
文史类讲 座 为主的《 家讲 坛 》 百 却能 在竞 争激 烈的电
视 行业 中脱 颖 而 出形 成热 播 , 不得 不 引起 我们 的 这
思考。
课堂 教学效 果 无疑是很 有帮 助的 。但 这些研 究 主要 是从 方 法论 的角度 去探 讨 的 , 笔者认 为《 家讲 坛 》 百
的成 功 有其 更深 层 的原 因, 如果 观 众仅 仅 满足 的 是 以上 三方 面 , 么他们 更有可 能会 去选择 听评书 、 那 看 相声 , 但事 实情 况并非 如此 。 故 事 讲 得跌 宕 起伏 、 趣 幽默 固然 可 以博 得笑 风 声 , 仅 仅靠 语 言 噱头 制造 的笑声 是 不能 深入 人 心 但 的 , 事 能 否打 动人 心 的关 键还 要 看 故事 的人 文 价 故 值 , 故 事 的 内容是 否具 有 足够 的智 慧和对 现 实 生 看
公 选 课 自身 有 没 有 问题 呢 ? 史 类 公 选 课 遇 冷 , 以 文 而
分析 讲 座悬 念式 的表 达 , 仅 分析 标题 制 作上 的悬 不 念 , 且还分 析 了讲述方 式上悬 念运用 的手 法 ; 是 而 三
分析 叙述 的故 事 化 以及 主讲者 融人 角色 的舞台剧式 的讲 课方 式 。 些研究 对于促 进课 堂教学改 革 , 升 这 提
文史类 公选 课 主 要是 针对 非 中文 、 史 专业 的 历 学 生 开设 的 , 提高 大 学生 人 文素 养方 面 具 有重 要 在
坛》 是学 术讲 坛 类 节 目, 所讲 内容又 以文史 为 主 , 其
因此很 自然地 有一 些研究 者对 《 百家讲 坛 》 的教学论
意义 进行 了探讨 。 笔者 进行 了一些整 理 , 现这些 分 发 析基 本 上离 不开 如 下三 个 方 面 : 是从 主 讲者 幽 默 一 风趣 、 浅显 时 尚的语言 引发对课 堂语 言的思 考 ; 是 二
《 百家 讲 坛 文 史类 公选 课程 建设 的 启示 对
陈卫 萍
( 苏州 工 业职业技 术学 院 公共教 学部 ,江苏 苏州 2 5 0 ) 1 1 4
摘 要 : 一 般 的 教 学方 法 论 的 角度 去 借 鉴 《 家 讲 坛 》 从 百 的成 功 之 处 , 向《 家讲 坛 》 习从 更 深 的 层 面 去 满 足 受 众 并 百 学
初 期 的收视 率几 乎 为零 , 然 当 时很 多 主讲 人也 是 虽 有 一定 名望 的学 者 , 在创 办初 期 节 目组 并 没有 特 但 别 重视 大众 传播 的规 律 , 只是 让 主讲人 在 讲坛 上按
照 在大 学课 堂里 讲课 的一 般方 式 进行 演讲 , 以说 可 早 期栏 目的低 收视率 与此有 很大 的关 系。 自从 央视 实 行 了末 位淘 汰制之后 , 整个 节 目组 认真 反思 , 这 对 档 节 目做 了许 多新 的尝 试 , 久之 后《 家讲 坛 》 不 百 声
作用 , 现实情 况是 这类课程 处境 尴尬 , 但 不少 时候因
为选报人 数太少 而无 法开班 。 据调 查统计 分析 , 绝大 多数学 生更 愿 意选 择技 术 性强 、 用 性强 或 趣味 性 应
强 的课程 , 这样 的选择 在今 天经济 不景气 、 就业 压力
巨大 的背 景下 当然也不 难理解 。 不过 , 我们 的文史 类
活 的启示 意义 。 百家讲 坛 》 《 中诸 如《 中天品三 国》 易 、 《 王立 群读史 记 》 这样 的经典 系列之所 以能够 被广 为
认 同 , 键 就是 把 握好 了这一 点 —— 在 让 观众 享受 关 精彩 故事 的同 时还能满 足他 们的 伦理诉求 。这些 充 满权 谋 与官 场术 的历史 故 事 , 加上 学 者们 对人 物 成 败得 失 独到 精辟 的学理 分 析 , 为观 众 现实 的生 活 与 工作 提供 了某 些 思路 、 发甚 至经验 , 启 增强 了观众 的 政治智 慧 。台湾 师范大 学 的曾仕强教 授干脆 就把他 讲 的胡 雪岩 系列定 名 为《 雪 岩 的启 示 》 其 用意 也 一 胡 ,
的 伦 理 诉 求 ; 传 播 形 态 方 面 ,百 家讲 坛 》 原 生 态 的 学 术 讲 授 结 构 进 行 了解 构 , 视 频 拍 摄 和 制 作 手 法 非 常 精 在 《 对 其 良 , 力 地促 使 了该 节 目在 电视 和 网络 上 的 成 功 传 播 , 相 比 之 下 高校 的 文 史类 网络 课 程 视 频 资 料 则 普 遍 做 得 简 有 而
l 深 度 剖析 《 家讲 坛 》 百 的教 学论 意 义 : 述 讲 故 事 与 满 足 伦 理 诉 求
虽然今 天《 家讲 坛 》 百 家喻 户 晓 , 其 实这 档栏 但
目也 经 于 2 0 01
年 7月 的“ 百家讲 坛 ”是 一档 学术讲 坛类节 目。 , 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