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证明个性化教案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与证明(二)教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操作、观察、归纳、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 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利用中心对称性质研究得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教学过程:【基础训练】1.(08,盐城)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2.(08,南京)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为 度。
3.(08,乌鲁木齐)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 A .9cmB .12cmC .15cmD .12cm 或15cm4.已知梯形的上底长为3cm ,中位线长为5cm ,则此梯形下底长为__________cm .5.(08,河南)某花木场有一块如等腰梯形ABCD 的空地(如图),各边的中点分别是E 、F 、G 、H ,用篱笆围成的四边形EFGH 场地的周长为40cm ,则对角线AC= cm6.(08,桂林)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 ,AC ⊥BD ,AD =6,BC =8,则梯形的高为 。
7.在梯形ABCD 中,AD ∥BC,对角线AC ⊥BD,且AC=12,BD=9,则此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 A. 20 B. 21 C.15 D. 128.如图所示,有一张一个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后,不能拼成的四边形A1.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2.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中位线注意:(1)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分割和拼接转化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解决。
即需要掌握常作的辅助线。
(2)梯形的面积公式:()lh h b a S =+=21(l -中位线长) 第17题 第18题 第21题A.邻边不等的矩形B.等腰梯形C.有一个角是锐角的菱形D.正方形9. 若等腰梯形ABCD的上、下底之和为4,且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则该等腰梯形的面积为.10、①、顺次连接正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②、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若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是()A、一定是矩形B、一定是菱形C、对角线一定互相垂直D、对角线一定相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图形与证明(二)(3)1、顺次连结下列各四边形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是().A.等腰梯形B.矩形C.平行四边形D.菱形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2、已知三角形的3条中位线分别为3cm、4cm、6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3cmB .26cmC .24cmD .65cm3、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2cm ,则这个三角形各边中点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 .4、如图,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1)如果EF =4cm ,那么BC = cm ;如果AB =10cm ,那么DF = cm ;(2)中线AD 与中位线EF 的关系是5、已知△ABC 中,D 是AB 上一点,AD=AC ,AE ⊥CD ,垂足是E 、F 是BC 的中点,试说明BD=2EF 。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1.1 (2)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学习目标】在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基础上,探索等边三角形和其它相关知识的证明方法。
【重点、难点】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2、应用性质解题。
【预习指导】上节课中,我们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行了证明,请你写出这些定理。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1、证明: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AAS”)2、证明:(1)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
(2)3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证明:(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典题选讲】例1.如图,在△ABC中,点O在AC上,过点O作M N∥BC,CE、CF分别是△ABC的内外角平分线,与MN分别交于E、F,求证:OE=OF.例2、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C=BD=AD,则∠A的度数是多少?变式; .如下图,在△ABC中, 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且BC=BD=DE=EA,求∠A的度数。
【课堂练习】1、如图,在△ABC 中,∠B =∠C =36°,∠ADE =∠AED =2∠B ,由这些条件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请证明你的结论。
2、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
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
【总结】本节课,我们又证明了哪些定理?你掌握了吗?A BC A B CDE。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1.3 2
1.3 矩形的性质九年级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1、能用“基本事实”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为依据,证明矩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思考方法,及表达书写能力.发展学生演绎推理能力.学习重点: 矩形的性质及其证明.学习难点: 分析、综合思考的方法.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矩形,由此可见矩形是特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2、矩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已知:如图 图形:画在下面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4、 证明:矩形对角线相等已知:如图图形:画在下面求证: 证明:二、新课:(一)观察如图 矩形ABCD ,对角线相交于O 将目光锁定在Rt △ABC 中,你能看到并想到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 求证: 图形:画在下面 证明:B C(二)例题教学如图: 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且AC =2AB ,求证: △AOB 为正三角形.(注意表达格式完整性与逻辑性)证明:(三)巩固练习: 1、如图 BD ,CE 是△ABC 的两条高,M 是BC 的中点,求证: ME =MDB CA B。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 1-4 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苏科版
课 题:第一章图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目标:1、能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逐步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考方法,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能力。
3、经历对操作活动的合理性进行证明的过程,不断感受证明的必要性、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
4、感受探索活动中所体现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我们曾用等腰三角形剪出了等腰梯形(如图),并探索得到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现在我们来证明有关等腰梯形的一些结论。
新知探索: 一、引人新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叫做等腰梯形?2、____________相等的_______________叫做等腰梯形;3、根据等腰梯形的定义,一个图形要成为等腰梯形,首先它必须是_____,还要具备_____相等;二、等腰梯形的判定:1、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定理的证明:已知: 求证:分析:本题可以从以下的三个角度着手证明(附三种方法的图形)。
证法一:证法二:证法三:3、定理的书写格式:如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四、典型示例:EDCB ADCBA DCBA E DCBA FE DCB A EDCBA例1、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 D ∥BC ,AB=DC ,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不于B 、C 两点重合),EF ∥BD 交AC 于点F 。
EG ∥AC 交BD 于点G 。
(1)、求证:四边形EFOG 的周长等于2OB ;(2)、请将上述题目的条件“梯形ABCD 中,A D ∥BC ,AB=DC ”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他条件不变,使得结论“四边形EFOG 的周长等于2OB ”仍成立,并将改编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必证明。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 1.1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用“基本事实”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为依据,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重点、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2、应用性质解题。
【预习指导】:在初中数学八(下)的第十一章中,我们学习了证明的相关知识,你还记得吗?不妨回忆一下。
1、用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证明。
经过________________称为定理。
2、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步骤有哪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理和证明的依据有哪几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初中数学中,选用了哪些真命题作为基本事实:(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也都看作是基本事实。
5、在八(下)的第十一章中,我们依据上述的基本事实,证明了哪些定理?你能一一列出来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与证明(教案)
第十一章 图形与证明第1课时课题:你的判断对吗? 教学目标:1.经历一些观察、操作活动,并对获得的数学猜想进行试验验证,体验直观判断有时不一定正确,从而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证据、给出证明.2.在交流中,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和严密性.3.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学情检查 情境创设:情境1(学生看书P126)观察、思考和实验是人类发现、发明、创造的开端。
我们曾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探索活动,发现了许多正确的结论.难道所有的探索活动获得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吗?如图,从一只透明的空玻璃杯的侧面能看到杯子下面放了一枚硬币. ⑴如果向杯中注水,猜一猜这时从杯子的侧面还能看到这枚硬币吗? ⑵试一试,你看到了硬币吗? 情境2装有半杯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插入一根笔直的筷子,这时我们会看到什么结论呢? 答:进入水里的部分被弯折了并且变大了.说明:情景1、2学生亲身经历这两个实验的全过程,体验到生活中有时会产生错觉;事实上,在数学中只凭观察有时也会产生错觉,造成判断失误.二、合作交流 探索活动1. 如图,两条线段AB 与CD 那一条长一些? 先猜一猜,再量一量.2.见书P127 观察23.如图,两个大小相同的大圆,其中一个大圆内有10个小圆,另一个大圆内有2个小圆,你认为大圆内的10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与另一个大圆内的2个小圆的周长之和哪一个大一些?请你猜一猜,并用学过的知识和数学方法验证你的猜想.D CBA说明:这两个情景教学实例,告诉我们数学中观察、猜想有时不一定正确,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验证它的正确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严密性和合理性.例1. 下面图1中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图2中的两条直线a 、b 平行吗?说说你的看法,如何验证你的结论?操作:如图⑴是一张8㎝×8㎝的正方形纸片,把它剪成4块,按图⑵所示重新拼合.这4块纸片恰好能拼成一个长为13,宽为5的长方形吗?试试看,并与全班同学交流. 说明:本例题应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分组合作共同研究,判断能否完成这样的拼图,进一步感受到仅凭观察、猜想、操作、实验是不够的,强调我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要学会说理.五、课堂检测 六、课后作业: 七、教后感图2图1ba第2课时课题:说理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一些问题时,由于“直观判断不一定可靠”、“直观无法做出确定判断”,但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可以确定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的过程,初步感受说理的必要性.2.尝试用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说理必须步步有据,培养学生严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4.通过实验、操作、探索,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懂得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 教学重难点:感受“说理”的必要性,“说理”是确认一个数学结论正确性的有力工具,命题的组成,命题真假的判断. 教学过程:一、学情检查 情境创设:如图,把长方形草坪中间的一条1m 宽的直道改造成如图(2)处处1m 宽的“曲径”.问题1 两条小道占用草坪的面积相同吗?说说你的理由.问题2 你认为应该如何计算小道占草坪的面积?操作1 用一张透明纸覆盖在图11-6(2)上,描出小道左边草坪的边框. 操作2 把透明纸向右平移,使左、右两边的草坪拼合.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说理”是确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性的有力工具. 二、合作交流 探索活动(一)例1.七年级某班的学生通过多次计算代数式2x 2x 2+-的值,得到了以下的一些结论:问题1 当x=-5、21-、0、2、3时,计算代数式的值,与同学交流. 问题2 换几个数再试试,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明理由吗?问题3 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1)无论x 取什么数,代数式的值总是偶数; (2)无论x 取什么数,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 (3)无论x 取什么数,代数式的值总是负数; (4)无论x 取什么数,代数式的值大于1. .(2)(1)例2.如图,画∠AOB,并画∠AOB的角平分线OC.(1)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AOB的两边分别交于点E、F,并比较PE、PF的长度;(2)把三角尺绕点P旋转,比较PE与PF的长度,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的结论一定成立吗?与同学交流.说明:由于学生已有通过观察、度量、猜想所得到的结论有时不一定可靠的体验,以及初步感受到“说理”是确认一个数学结论正确性的有力工具,因此学生对探索到的结论就有如何“说理”的需求,虽然学生暂时不能解决,但这个悬念促使学生向往、追求着“说理”.练习:课本P130 练习1、2、3探索活动(二)(1)怎样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2)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一组数据中,怎样的数是“众数”?……由此得到什么是定义(板书课本P163的结论)思考(1)“等角的余角相等.”与“等角的余角相等吗?”这两句话一样吗?如不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2)“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什么不同?(3)“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与“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又有什么不同?探索活动(三)1.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吗?命题(1):如果a>0, b<0,那么|a|=|b|.命题(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命题(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2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说明:命题的结构特征学生不难找出,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就不能构成命题,可以明确告知学生,做为一个命题的两部分:条件和结论缺一不可,不过有时对其表述不明显罢了,为下面的活动做一些铺垫.五、课堂检测六、课后作业:七、教后感第3课时课题:证明(1)教学目标:1.了解综合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了解什么是证明?什么是定理?3.能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两个基本事实出发,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并能简单应用这些结论;4.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结论的确定性,初步养成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推理习惯,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5.感受欧几里得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教学重点: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基本事实出发,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并能简单应用这些结论.教学难点: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学情检查情境创设:1.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如何确认呢?其实数学家们早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人类对数学命题进行证明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出了举世闻名的巨著《原本》,在这本书里,他挑选了一些基本定义和基本事实作为证实其他命题的出发点,推导出了400条定理.2.课本中选用了哪些真命题作为“基本事实”,请一一写出来。
第11章图形与证明整章教案
第11章图形与证明11.1 你的判断对吗【新知导读】图中的两条线段AB与CD哪一条长一些?先猜一猜,再量一量.【范例点睛】如图11-1-1,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 m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能放进一颗红枣吗?能放进一个拳头吗?与同伴进行交流.图11-1-1思路点拨: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观察或实验是不够的,必须一步一步、有根有据地进行推理.【课外链接】费马数猜想:大师的失误1640年,在数论领域留下不可磨灭足迹的费马思考了一个问题:式子+1 的值是否一定为素数。
当n取0、1、2、3、4时,这个式子对应值分别为3、5、17、257、65537,费马发现这五个数都是素数。
由此,费马提出一个猜想:形如+1的数一定为素数。
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费马写道:“我已经发现形如+1的数永远为素数。
很久以前我就向分析学家们指出了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费马同时坦白承认,他自己未能找到一个完全的证明。
费马所研究的+1这种具有美妙形式的数,后人称之为费马数,并用F n表示。
费马当时的猜想相当于说:所有费马数都一定是素数。
费马是正确的吗?进一步验证费马的猜想并不容易。
因为随着n的增大,F n迅速增大。
比如对后人来说第一个需要检验的F5=4294967297已经是一个十位数了。
非常可能的是,由于这一数太大,所以费马在得出自己的猜想时并没有对它进行验证。
那么,它到底是否如同费马所相信的那样是一个素数呢?1729年12月1日,哥德巴赫(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者)在写给欧拉的一封信中问道:“费马认为所有形如+1的数都是素数,你知道这个问题吗?他说他没能作出证明。
据我所知,也没有其他任何人对这个问题作出过证明。
”这个问题吸引了欧拉。
1732年,年仅25岁的欧拉在费马死后67年得出F5=641×6700417,其中641=5×27+1这一结果意味着是一个合数,因此费马的猜想是错的。
图形的认识教案初中
图形的认识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基本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图形的识别和描述。
教学难点:对复杂图形的理解和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图形实物或图片,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图形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介绍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如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验证图形的性质。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识别和描述各种基本图形。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识别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图形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让学生掌握了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基本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够取得进步。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1.3 4
1.3正方形的性质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学习目标:1、会归纳正方形的特性并进行证明;2、能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3、在比较、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习重点: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习难点: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1.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2.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都有什么性质呢?(1)边的性质: ; (2)角的性质: ; (3)对角线的性质: ; (4)对称性: . 二、例题讲解例1、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正方形A ′B ′C ′D ′的顶点A ′与点O 重合,A ′B ′交BC 于点E ,A ′D ′交CD 于点F , (1) 若E 是BC 的中点,求证:OE=OF.(2)若正方形A ′B ′C ′D ′绕点O 旋转某个角度后,OE=OF 吗?两正方形重合部分的面积怎样变化?为什么?由(1)(2)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练习1:如图,将n 个边长都为1cm A n 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n )A .41cm 2B .4n cm n cm 2例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点F 在CD 上,∠FAE=∠BAE.求证:AF=BC+EC.练习2:1.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在正方形ABCD 中:(1)已知:如图①,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AE ⊥BF ,垂足为M ,求证:AE=BF.(2)如图②,如果点E 、F 、G 分别在BC 、CD 、DA 上,且GE ⊥BF ,垂足M ,那么GE 与BF 相等吗?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③,如果点E 、F 、G 、H 分别在BC 、CD 、DA 、AB 上,且GE ⊥HF ,垂足M ,那么GE 与HF 相等吗?证明你的结论.图① 图② 图③三、课堂小结1.正方形与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正方形的性质及应用;3.本节课我们把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结论,从特殊情形逐步推广到一般的情形,从而得到一般的结论,这也是我们获得数学结论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四、课后练习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MN BC ∥分别交AB CD ,于点M N ,,在MN 上任取两点P Q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第1题ABCDMN第2题AD C BFGE2.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边的中点,G ,F 分别为AD ,BC 边上的点,若1=AG ,2=BF ,︒=∠90GEF ,则GF= .3.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CD 边上一点,连接AE ,交对角线BD 于点F ,连接C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第4题图 第5题图4. 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AE 平分∠DAC,则下列结论: (1)∠E=22.5°; (2) ∠AFC=112.5°; (3) ∠ACE=135°;(4)AC=CE ;(5) AD ∶CE=1∶2. 其中正确的有( )A .5个 B.4个 C.3个 D.2个 5.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中点E 处,点A 落在点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A .3cm B.4cm C.5cm D.6cm 6.把正方形ABCD 绕着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 ,边FG 与BC 交于点H (如图).试问线段HG 与线段HB 相等吗?先观察猜想,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想.7.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与正方形AEFM 的边AM 在同一直线上,直线BE 与DM 交于点N.求证:BN ⊥DMAMF D E NBC D C A BG H F EAD CE F B 第3题图选做题8.现有若干张边长不相等但都大于4cm 的正方形纸片,从中 任选一张,如图从距离正方形的四个顶点2cm 处,沿45°角画线,将正方形纸片分成5部分,则中间阴影部分的面积 是 cm 2;若在上述正方形纸片中再任选一张重复上述过程,并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9.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周长为4a ,四边形EFGH 四个顶点E 、F 、G 、H 分别在AB 、BC 、CD 、DA 上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始终有EH ∥BD ∥FG ,且EH =FG ,那么四边形EFGH 的周长是否可求?若能求出,它的周长是多少?若不能求出,请说明理由.22cm。
九上教案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1.3 3
1.3 菱形的性质九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目标:1.掌握菱形的性质判定,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菱形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能力2.通过把矩形和菱形的定义、性质将易混淆的知识点分清楚,并以此培养学生辨正观点 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教学难点:性质定理的运用 生活数学与理论数学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你能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吗?学生活动,由平行四边形较短的边折叠到较长的边上,剪去不重合部分,可得到一个菱形。
有的学生可由其他方式得到一个菱形,也认可。
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拓展思维,并由语言叙述自己的发现,学生归纳)。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菱形。
菱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有特殊性质① —————————————————————————————②——————————————————————————————2、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① S=底×高② S=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二.定理探索:证明: 菱形四条边相等1.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且AB=AD ,求证① AB=BC=CD=DA2. 已知菱形ABCD , 对角线相交于O ,求证: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
三.例题讲解例1.如图3个全等的菱形构成的活动衣帽架,顶点A 、E 、F 、C 、G 、H 是上、下两排挂钩,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挂钩之间 的距离(比如AC 两点可以自由上下活动),若菱形的边长为13厘米,要使两排挂钩之间 的距离为24厘米,并在点B 、M 处固定,则B 、M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例2、如图是菱形花坛ABCD ,它的边长为20m ,∠ABC =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 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 和0.01m 2).四.巩固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2菱形的两邻角之比为1:2,边长为2,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3.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O 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AC=8cm ,DB=6cm ,MFE HGD C BADC•菱形的边长是________cm.4.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AC:BD=4:3,那么对角线AC=______cm,BD=______cm.5.已知菱形的面积为30平方厘米,如果一条对角线长为12厘米,则别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厘米6.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AC=8,BD=6,求:菱形的高7.课本P18 练习18.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五.小结矩形、菱形各具有哪些性质?填写下表:1.在解已知菱形的题目时,既要注意菱形的特殊性质,又要注意菱形具有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图形变换课程教案的设计与个性化教学
图形变换课程教案的设计与个性化教学。
一、课程教案的设计1.1 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目标应该有所区别。
初中生:通过学习图形变换,掌握基本的图形变换方式,如平移、旋转、反射和对称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高中生:在初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仿射变换和透视变换,掌握更高级别的图形变换方式,并能够独立完成更为复杂的几何问题的解决。
1.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通过讨论、分享、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从中悟出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1.3 教学内容初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基本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对称、反射等;(2) 图形的移动、旋转、对称、反射等的实例应用;(3) 绘制正多边形及其旋转、对称、反射变换实例;(4) 基于坐标系进行图形变换的实例。
高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仿射变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2) 仿射变换的分类及其几何含义;(3) 透视变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4) 透视变换的应用实例。
1.4 教学评价评价方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教学目标而有所区别。
初中生:(1) 通过平移、旋转、对称、反射等基本知识的自由运用,能够完成所给的图形变换;(2) 能够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并设计一些小型数学任务。
高中生:(1) 能够运用仿射变换和透视变换的基础知识,完成一定难度的图形变换;(2) 能够独立完成比较复杂的几何问题,或者以几何为背景的很多其他问题。
二、个性化教学2.1 教学准备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个性化教学需要老师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佳的教学资源。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老师应该为学生准备足够的资料。
教师可以将教学视频、答案、课程材料等资料制作成PPT,这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高效的学习平台。
老师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根据不同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改革:图形与几何多样化教案设计
数学教学改革:图形与几何多样化教案设计。
一、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点在于计算和理论证明,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缺乏足够的实际应用经验,对数学学科也缺乏深入的认识。
同时,图形与几何作为数学学科中重要的分支,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课程时常常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很少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很难陶冶学生的情感和实践技能。
2.教育资源匮乏基层学校条件不够完善,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图形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3.缺乏多样性由于教材的单一,学生的图形与几何学习也容易过于机械和固步自封,很难对学生的兴趣产生持久的影响。
这也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到乏味和无趣。
以上问题都导致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降低,难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对于提高数学学科的综合素质贡献不了太多。
二、多样化教案设计的重要性要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开发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从视觉感受入手,逐渐达到了解、理解、掌握、综合运用的目的,并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么,如何实现多样化教案的设计,达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呢?1.开拓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图书、拓片、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等多种教育资源,以方便、简便的体验教学方法,扩大教学对象的视野,导入新的科技元素,让学生培养反思、创新和探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迎合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强化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和解答问题等方式,将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互动有趣,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图形化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图形化方式呈现知识点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数学知识所对应的形象,直观感受图形与几何,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4.进行多层次教学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年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层次的教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理解数学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
图形与几何是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发现自己缺乏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图形与几何教案,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在设计教案之前,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在图形与几何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几何基本概念及其运用能力2.发现几何定理及证明方法3.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标,我们需要从教学重点出发逐一实现。
在图形与几何中,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点、线、面的性质和关系2.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方法3.四边形的性质及其证明方法4.圆的性质及其证明方法5.空间图形的性质及其展开图的构造方法二、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中的规律和性质。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几何图形或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对于几何学知识的探究热情。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几何图形,例如平面图形的切割、折叠或组合,或者给学生如下问题:“如何用正方形和三角形拼出圆形?”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一个圆形的特点——它可以由无数个等分的扇形拼接而成,进而切割出符合条件的正方形和三角形。
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对于几何知识更加的深入和理解。
2.知识讲授在知识讲授环节,我们需要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地阐述出来。
这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课件、教材等,通过图像展示的方式,将知识点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适当连结到生活实际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探究“立体图形展开图”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课件或者活动板书,通过投影展示图形的展开图,并引导学生从展开图的构造和正面的几何特征入手,探究空间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图说一体,不证自明”教学设计
“图说一体,不证自明”教学设计【授课核心内容】课题: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阅读材料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无字证明(proof without words)是指仅用图像而无需文字解释就能不证自明的数学命题.由于其不证自明的特性,这种证明方式被认为比严格的数学证明更为优雅与有条理.无字证明通常只是用图像来说明一个证明中的特例,因而需要推广才能构成完整的证明.【实施方法】通过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收集与解读,感知无字证明的直观、简洁的优点,再通过代数恒等式的图形验证示例,为学生构造无字证明奠定基础,最后引导学生设计图形完成数列求和公式的无字证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理解无字证明的意义.(2)能识别图形所验证的数学规律或公式,从另一个侧面体会无字证明的应用.(3)掌握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美妙,体验数学的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无字证明的探究,增强几何识图能力与构图能力,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从而喜欢学习数学.【教学重点】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构造图形,验证代数恒等式.【教学难点】构造图形验证代数恒等式.【教学方法】探究、实验、归纳、应用.【教学创新点】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完成对学生未知的数列求和公式的验证.【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课题1.勾股定理,国外叫“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的台湾叫“商高定理”,它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被誉为“几何学的基石”,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数形结合的定理.勾股定理有几百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课前老师收集了同学们通过查找材料,绘制的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图,发现同学们都完成的非常用心,时间有限,老师仅从中选择了两幅绘图比较精美的作品,请这两名同学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你所绘制的图形用了什么样的想法证明了勾股定理,其他作品我们可以在课下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下面首先有请××同学.【设计意图】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能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通过绘图,能对图形结构有更深的把握,对定理证明过程采用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初步的感知、认识,达到自主实践探究的目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无字证明”.2.感谢这两名同学简明扼要的汇报了两种证明方法的思路,我们发现勾股定理的很多证明方法都用到了用两种方式表达同一个图形面积,从而验证了代数恒等式。
图形与证明教案及练习
图形与证明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证明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对图形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2. 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步骤3. 常见的几何证明题目类型及解题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几何证明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本图形的性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题目,掌握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步骤。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准备一些典型的几何证明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教案的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需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程安排:第1-4课时: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第5-8课时: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步骤第9-12课时:常见的几何证明题目类型及解题策略第13-16课时:综合练习与应用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1)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2)几何证明的方法和步骤的应用能力。
(3)综合练习与应用的解题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八、课后作业1. 每课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定期进行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几何证明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几何证明书籍,拓展知识面。
3. 结合数学史,介绍几何证明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简单的几何图形证明》教案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简单的几何图形证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几何图形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完成简单的几何图形证明;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几何图形示意图、教学PPT、纸张和铅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与今天的内容进行衔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讲解几何图形证明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和数学中的应用。
Step 2:几何图形证明方法与技巧的讲解1.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几何图形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利用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和对称性等。
2.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几何图形证明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理解几何图形证明的逻辑推理过程。
Step 3:示范和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证明。
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指导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证明。
2. 学生个体或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Step 4:拓展和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选择复杂一点的几何问题进行证明,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Step 5:归纳总结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几何图形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梳理证明的逻辑推理过程。
2. 教师强调几何图形证明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何图形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2. 查找并解析一个与几何图形证明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六、板书设计:几何图形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利用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对称性等- 逻辑推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几何图形证明的方法和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实际练习提高了他们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证明》精品教案3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证明》精品教案3教案名称:《证明》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证明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能够运用证明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运用证明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运用证明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本《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证明方法。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如何使用证明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讲授与学习(30分钟)1.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讲解如何使用证明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利用证明的方法进行验证。
三、练习与讨论(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用证明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法,组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展示与评价(15分钟)1.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小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证明的重要性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2.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回答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证明?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一个具体的问题,用证明的方法解决,并书写解题过程。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运用证明的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讲授和学习为主,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证明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增强了学生们的主动参与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有机衔接、设计合理,教师的引导和点评能够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案图形与证明 (息县城郊中学 敖勇
教 案课 题: 图形与证明息县城郊中学 敖勇一、教学分析:1.教学目的 考察学生对证明的思路、证明的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的掌握情况.发展对开放性题目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如何把握思维方向,寻找解题途径。
2.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在对几何命题由“观察、实验、猜想”的直观认识到进一步展开“推理验证”过程中,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化和飞跃,重点体会证明的必要性3.学习难点 对不同类型的条件和结论开放性题目能从问题的不同角度出发,或顺向求解、执因索果;或逆向追溯、执果索因.4.教学方法 注重对证明思路的分析、把握,提倡证明方法的多样性,大胆探索新颖独特的证明思路和证明方法,注意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体现.强调“辅助线”的建构意义;加强“开放题”、“一题多解”题目的学习开阔证明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例1 (2008常德)如图1,已知AB AC =, (1)若CE BD =,求证:GE GD =; (2)若CE = m ·BD (m 为正数),试猜想GE 与GD 有何关系(只写结论,不证明).分析:证明在不同三角形中的两条线段和两个角相等的常用方法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证明线段GE 和GD相等,在辨认三角形全等对应元素时,发现图中没有三图1 图2角形全等,需要通过合理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 (1)证明:过D 作DF ∥CE ,交BC 于F , ∠E =∠GDF , ∵AB =AC ,DF ∥CE , ∴∠DFB =∠ACB =∠ABC , ∴DF =DB =EC .又∠DGF =∠EGC ,∴△GDF ≌△GEC . ∴GE =GD . (2)GE = m ·G D点评: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可以通过翻折法、旋转法、平移法找到对应元素,或者合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练习题1、,在△ABC 中,M 是BC 边的中点,AP 是∠BAC 的平分线,BP ⊥AP ,垂足为P ,已知AB=12,AC=20,则MP 的长为(提示:角平分线与高线,构建等腰三角形是关键)本题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解题的思路,解题方法和技巧,掌握解题的规律。
九年级数学图形变换与证明教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图形变换与证明华东师大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图形变换与证明复习要求:我们学习平面几何知识从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意义上讲,会识别图形的移动,会实现一个平面图形的移动,是一个实现平面几何价值的问题,因此新的课程标准对平面几何中的图形变换提到了较高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会按照要求对图形作相应的移动;会识别图形经过移动后的图形关系;会利用图形变换解决一些几何问题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问题。
对图形变换问题的认识: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变换是指:全等变换、位似变换、等积变换。
全等变换:平衡、轴对称、旋转位似变换:可化为相似形等积变换:面积相等或有比值关系的问题【典型例题】1. 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及旋转:在图形的移动中,利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实现移动的目的,是较基本的,也是较灵活的方法,因此,也就是我们应该掌握并会应用的方法。
例1. 请你不借助作图工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线。
简析:一般讲我们画三角形的高线采取的方法是:过已知边所对的顶点,用三角板画一条与已知边相垂直的线段。
但是此例要求不借助作图工具,即不借助直尺、三角板、圆规等直接画高线。
这时要考虑画高线关键在于确定垂足,如果画出垂足就可以实现画高线。
根据我们所学的轴对称关系的性质可知,它可以提供垂直关系。
简解:如图,已知∆AB C。
作∆AB C的BC边上的高。
AB C’ D C方法:把点C 沿CB 边对折,使折痕经过点A ,且点C 落在BC 的C'点处,则折痕AD 就是所要求画的高。
例2. 如图,矩形ABCD 中,折叠AD 边,使点D 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若折痕AE=55cm ,且tan ∠=EFC 34,求矩形ABCD 的周长。
简析:若求矩形的周长就需要知道它的边长,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只知折痕长及折叠后的一个角的正切值,因此,我们要理解折叠在题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折叠后可能形成的图形关系。
解:根据题意AD 边对折,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有 DE=FE ,AE=AE ,AD=AF所以∆∆ADE AFE ≅ 故∠=∠=︒D AFE 90 则∠+∠=︒AFB EFC 90 所以∠=∠BAF EFC因为在矩形ABCD 中,所以∠=∠=︒B C 90 故∆A ∆BF FCE ~ 则EC BF FC AB= 又tan ∠=EFC 34设,,则EC x FC x EF x ===345所以DC AB x ==8 因此BF x =6 故BC x =10由勾股定理,有,且AE AD DE AE 22255=+= 解得(舍负值)x =1 所以,AD DC ==108 所以矩形周长为36cm例3. 如图,MN 是⊙O 的直径,点A 是半圆上的三等分点,B 是AN ⋂的中点,P 是半径ON 上一动点,当MN=2时,求AP+BP 的最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案(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
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编号:教案正文:
一、知识点归纳
图形与证明(一)
①命题
真命题,假命题;原命题,逆命题,互逆命题
②两直线平行与角的关系;一般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原命题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与角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逆命题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一般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图形与证明(二)
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⑤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菱形的4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有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⑥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⑦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二、图形与证明习题演练
⑴等腰△的性质与判定
要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2.应用性质解题
(判定)1、如图所示,在Rt△ABC中,∠CBA=90°,D是AB延长线上一点,E在BC上,连结DE并延长交AC于F,且EF=FC,试说明AF=DF
(性质)2、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EF=ED,E F⊥ED.
求证:AE平分∠BAD.
⑵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要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SAS, SSS, AAS, ASA, HL);
理解和运用角平线分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证明和运用
1、如图,在Rt△ABC中,已知:∠C=90°,∠A=60°,AC=3cm,以斜边AB的中点P为旋转中心,把这
个三角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Rt△A′B′C′,则旋转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cm2.
2、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E.
(1)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①)且AD=CE,说明:BA⊥A C.
(2)若BC在DE的两侧(如图②)其他条件不变,问AB与AC仍垂直吗?若是请予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如图所示,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AF为角平分线,AF交BC于F,交CD于E,过E作EG ∥AB,与BC交于G,过F向AB作垂线,垂足为H.
求证:(1)CF=BG;
(2)四边形CEHF是菱形.
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平行四边形: 1、 如图19-1-3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点E ,F ,点G ,H 分别
为AD ,BC 的中点,试证明EF 和GH 互相平分。
2、 如图,△ABC 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三角形,P 是△ABC 内的任意一点,过点P 作EF ∥AB 分别交
AC ,BC 于点E ,F ,作GH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G ,H ,作MN ∥AC 分别交AB ,BC 于点M ,N ,试猜想:EF+GH+MN 的值是多少?其值是否随P 位置的改
变而变化?并说明你的理由。
矩形
1、 如图,EF 过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O ,交AB 、CD 于E 、F ,则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矩形面积的( )。
A 、51
B 、41
C 、31
D 、10
3
2、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AD =4,P 是AD 上的动点,PE ⊥AC 于E ,PF ⊥BD 于F ,则PE +PF
的值为________.
3、 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在D ′、C ′位置,若∠EFB=65°,则
∠AED ′=_________.
4、 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E 是AD 的中点,过A 点作BC 的平行线交CE 的延长线
于点F ,且AF =BD ,连结BF 。
(1)求证:BD =CD ;
(2)如果AB =AC ,试判断四边形AFBD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菱形和正方形
1、 如图,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AC 剪开,再把ACD △沿CA 方向平移得到A C D '''△.
(1)证明A AD CC B '''△≌△;
(2)若30ACB ∠=°,试问当点C '在线段AC 上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 D ''是菱形,并请说明理由.
2、 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56AB AC ==,.点D 作DE AC ∥交BC 的延长
线于点E .
(1)求BDE △的周长;
(2)点P 为线段BC 上的点,连接PO 并延长交AD 于点Q .求证:BP DQ =.
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1、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AC ,∠BAC=90°,BD=BC ,BD 交AC 于O 。
求证:
CO=CD 。
C B A
D A ' C ' D ' A Q D E
B P
C O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G为对角线交点,△ADG、△GBC为正三角形。
F、E、H为AG、BG、
DC的中点。
(1)求证:△EFH为正三角形;(2)若AD=2,BG=3,求S△EFH;
中位线
1、如图,已知△ABC三边长为a、b、c,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新的三角形的中位线又组成一
个三角形,以此类推,第五次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2、小明有一个解不开的迷:他任意画了三个△ABC(不全等),发现只要向图中的角平分线BG、CF作垂线
AG、AF,连接两垂足F、G,则FG总是与BC平行,但他不会证明,你能解开这个迷吗?
F 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