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探讨——基于复合型人才导向
论新形势下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关键 词】 新形势; 会计专业; 复合 型人 才
经 济全 球 化 脚 步越 走 越 快 , 会计 国际 的 趋 势 不 可 阻 挡 , 各 的 会计 专 业 人才 。( 3 ) 创新 课 堂 教 学 模式 。 创 新 课 堂 教 学模 式 包 大 企 业对 国 际 化 会 计 人才 的 需 求量 曰益上 升 , 促 使 注 册 会 计师 括发挥 教师 的教学引导作用, 围绕 学生这个教学主体开展探索
人力资源
论 新 形 势下会 计 专业复合 型人 才 的培养
常银平 聂会肖 马旭 阳 陈 玮
0 7 1 0 0 0 ) ( 中国地质 大学长城学院, 河北 保定
【 摘 要】 本文研 究了复合型会计人 才需求现状 , 洞悉社 会发展和企业运 营对人 才的渴求量和 引入途径 , 继 而提 出了一类构建 复合 型会计人 才的培 养模 式, 通过践行教学新理念 、 完善课程设置体 系、 创新课 堂教 学模 式来 引导 大学生 自主学 习, 构建起多元化
临招人难 的问题 。探究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 原因: 高校在实践 达 工 作 岗位 后 能 迅速 承 担 相 关 任 务 和 责任 。 启 动 实 验 实 践教 学 教学方案和教学 目标时并未考虑实际性 , 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 方 案 是 指 安 排会 计专 业 融 合 到 其 他 专 业 中 , 通 过 两 者 结 合 来 完
来确定培养模式, 为我 国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
一
构; 创新性实验 是为了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精神 , 紧跟社会
发 展 和 经 济转 变 的 脚 步 。( 5 ) 建 立 多元 化 考 核评 价 体 系 。 为 了 能
智能化时代,关于财会类专业大学生成为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对策
经济纵横1产 城经济纵横智能化时代,关于财会类专业大学生成为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对策王粉琴摘要:会计智能化的到来影响了会计领域的方方面面,给会计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结合会计智能化的发展以及相关的文献,讲述高校会计行业的教育现状,并结合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对财会类专业大学生成为复合型会计人才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人员;智能化1 会计智能化的发展近年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类技术高速发展,智能物流、无人柜机、电商小程序、微视频等的出现,表明智能化技术已经渗入日常生活,标志着智能时代来临。
进入智能化时代,会计工作从早期的手工账本核算、会计电算化时代,进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时代,智能化程度的日益提升使得会计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先前出现了财务软件、税务报销软件、电子发票,然后出现了财务共享平台、财务云、云平台、代账公司等。
近年来随着财务机器人、税务机器人的出现以及RPA技术被不断推广运用,原始凭证数据信息的输入、手工编制凭证、审核账面往来、财务报告的产生等已经由OCR技术、云服务、XBRL技术等技术逐渐取代。
有专家预测,到2025年基础财务将被机器人全面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核算逐渐向着管理和决策转变。
2 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目前大多数高校以培养记账员、簿记员、出纳、审计助理、报税员等会计基层岗位人员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不够清晰,没有和会计智能化接轨,掌握的会计理论、方法和技能不够前沿。
管理类、信息化类、数据分析、风险控制课程开设较少,按照现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不能满足新时代会计人才的需要,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不匹配,毕业可能面临失业,在岗也可能面临下岗。
我国会计行业人才队伍中基础核算人员达到饱和,供大于求,未来的会计人员结构中,中高端会计人员将逐渐占领更大的比例。
财会类大学生应该注重业财金税融通、不断提高操作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向复合型会计人才进军。
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展 提供有 力 的人 才支 撑 。会计 人 才 的 细分 ,从 岗位 角度 :
总会计 师或财 务总 监 、财 务主 管 、成 本核算 、固定 资 产核
算 、存货 核算 、总 账报表 、稽 核 、出纳等 ;从 专业 技 术资
格角度 :会计 员 、助理会 计师 、会计 师 、高级会 计 师 、正
换 和商 业模式 创新 。会计 是经 济管 理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是 经济信 息 的提供者 ,高 级应用 型 、复合 型会 计人 才是 会计 行 业 的中坚 力量 ,是经 济信息 的掘 取和分 析者 ,经济 和企 业转 型发展需 要 大量高 素质应 用型 、复合 型会计 人 才 。
根 据近几 年会 计专 业毕业 生就 业情 况调查 和会计 人 才 市场需 求分 析 ,我 们发 现 ,在 当今会 计人 才市场 上 ,传统
“ 核 算型 ” 会计 人 才 需 求 已趋 于 饱 和 甚 至 过 剩 ,而 应 用 型 、复合 型会计本 科专 业人才 缺 口却很 大 。从 会计行 业情
况看 ,随着 会计 向价值 管理 、战略决 策 、风险控 制等 职 能
有价值 的决 策信 息 ,促 进企业 健康 、可持 续发 展 。 1 . 2 应 用能 力系支 撑
研 究 与探 讨
中国市场 2 0 1 5年第 2 4 期 ( 总第 8 3 9 期)
基 于 市 场 导 向 的 应 用 型 复 合 型 会 计 本 科 人 才 培 养 体 系构 建
张 凌
2 4 4 0 0 0 ) ( 铜 陵 学 院 ,安徽 铜 陵
[ 摘
要 ]根 据 市场对 会计 学专 业人 才 需求情 况 ,本 文对 应 用型 、复 合型会 计 本 科人 才 质量 特征 进行 了界 定 ,强调
基于协同论和AGIL模型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协同论和AGIL 模型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研究洪小萍,郭霄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摘 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财会工作中的应用,企事业单位对于财会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发生很大改变,单一学科知识的财会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为此,探索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是财会教育研究和改革的核心问题。
文章基于协同论,引入帕森斯的AGIL 模型,运用该模型的四大功能模块,构建了复合型财会人才的AGIL 协同培养模型,为高校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建言献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数智”环境;跨学科交叉融合;AGIL 协同培养模型;人才培养改革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24)01-0111-07※教育教学※收稿日期:2023-12-01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数智化’时代跨学科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3JGB401);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经济管理类专业基于职业技能模块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19B094)。
作者简介:洪小萍(1982—),女,福建南安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创新管理。
通讯作者:郭霄星(1968—),男,河南安阳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结构,作为人力资本的财会人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17年德勤财务机器人正式上岗,表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技术已经正式进入到财务工作中,机器人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那些基于规则财务流程的手工操作,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核算型财务工作,由此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很大变化,即由核算型业务逐渐转向复杂经济业务(大数据财务分析、会计信息分析等)。
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
1 大 学生就业市场 的总体状况
2 1 年 中 国 高 校 毕 业 生 达 到 创纪 录 的 00 6 0 人 , 上 往 年 毕 业 而 未 能 就 业 的 大 学 3万 加 生 , 人 数 预 计 高 达 1 0 万 人 。 据 国 家 劳 总 00 根 动 保 障 部 的 统 计 , 几 年 大 学 生 的 就 业 状 近 况 很 不 理 想 。 体 来 说 近 年 来 高 校 毕 业 生 总 增 量 多 、 业 压 力大 , 上 世 界性 的 金 融 危 就 加 机 的 影 响 , 人 单 位 对 大 学 生 的 需 求 显 著 用 减 少 , 学 生 就 业 遇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 困难 。 大
单位 对 会计 人才 的需 求存 在 着很 大 的差
异 , 其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原 因 就 是 课 程 的 这 设 置 不 尽 如 人 意 , 培 养 的 毕 业 生 不 能 很 所 好地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 因此 , 决 会 计 解 学 专 业 毕 业 生 就 业 难 的 重 要 途 径 之 一 就 是 要 对 现 行 的 课 程 设 置 进 行 改 革 , 使 毕 业 以 生能有效地析 , 了 百 年 一 遇 的 金 融 除 危机之外 , 存在着以下问题 。 还 2. 会计 人才 供 给增 速 较快 1 从 20 年至 2 1年 , 国高 校 毕业 生 从 01 00 全 l 4 增 加 到 6 0 , 扩 招前 的 5 5 。 l万 3万 是 . 倍 这 是 因 为 近 年 来 , 些 工 科 院 校 和 具 有 专 业 一
2 会计人 才与社会 需求的矛盾
面 对 困 难 的 就 业 市 场 和 当 前 的 金 融 危 机 , 计 学 专 业 的 学 生 也 从 过 去 就 业 市 场 会 的 “ 饽 饽 ” 走 下 神 坛 , 们 同 样 面 临 着 香 中 他 就 业 的 难 题 。 会 计 学 专 业 的 学 生 存 在 的 就
培养会计专业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方法探讨
培养会计专业人员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方法探讨在XX会计学专业学习已满三年了,开设的专业课程就有《》、《》、《》、《》等几门科目,在老师们的精心传授和指导下,我基本上掌握了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受益非浅,在会计管理和操作技能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逐步认识,逐步提高的。
在学习初期,在我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因此,学习很吃力,概念含混不清,公式计算运用不当,核算结果不正确,给工作带来被动。
后来随着学习步步深入,通过向老师和同事学习,自己一步步摸索,找到会计学习中内在的规律,逐步体会到了一些学习窍门,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收获和体会有以下几点:一、读书抓好五个环节,手脑要勤细,考前有准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所有学科的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依靠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可走,唯一的是要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
要很快理解专业理论知识,那么从你听老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的教材。
我的具体做法是:课前一读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温故三遍知新读,课后四读习题练,复习五读迎考试,满意成绩笑开颜。
这里主要强调读书的一般五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全面准备迎接考试。
五个环节连成一体,不可忽一。
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做到了通读书、精读书,全面理解和掌握了书中的知识内容和要点,才算读通书、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人的素质才能升华。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二、掌握记账规则,学习不断进步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论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论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摘要】本文围绕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展开讨论。
在列举了背景介绍、问题现状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多元化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结合、实习实训环节的重要性、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立。
在强调了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还提出了对应挑战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强调独立院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会计学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发展趋势、挑战、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会计行业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支撑和决策依据,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独立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拥有较为灵活的办学机制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对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具有独特的优势。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领域的不断变革,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业界的需求。
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需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本文将对独立院校会计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现状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会计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独立院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会计学专业培养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在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能力不足。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摘要】当前,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面临着挑战,需要适应时代变化和行业需求。
本文探讨了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比较了国内外的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结合实践环节是关键,师资队伍建设也至关重要。
专业认证对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结论部分提出了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培养模式和加强校企合作来促进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财会人才,为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挑战、重要性、国内外比较、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认证、构建、时代要求、合作、实施。
1. 引言1.1 当前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财会领域的知识更新换代较快,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现在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能力。
当前财会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和行业需求,财会人才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往往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无法适应职场的需求,导致财会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
现代社会对财会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专业领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忽视了这些方面的培养,导致了财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不佳。
1.2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复合型财会人才成为了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类型之一。
复合型财会人才是指既具备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具备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财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具有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复合型财会人才来应对挑战。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于,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文_社科研究177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会计学的专业人才是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针对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希望能为会计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会计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很多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是单一的专业技能要求,还要求学生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分析和研究会计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培养更多会计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顺应这个新时代的快速发展[1]。
一、培养会计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会计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为了适应信息化、科技化的改变,会计专业人员不仅要准确的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此外,会计专业人员也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创新力、学习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由此可见,培养会计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很有必要。
二、会计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策略1、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学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所有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对于会计这个特殊的行业来讲,所有的企业都非常看重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现阶段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育人而后教学,要时刻提醒学生注重自己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在参加工作以后,能够很好的协调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做一个有职业素养的工作人员[2]。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会计学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去适应新课标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已经适应,但是这种灌入式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缺陷,没有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只是停留在教师的教学内容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课本上,没有创新能力。
对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课改革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对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课改革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这一行业也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热门专业之一。
而在会计专业中,基础会计课程是学生们打好会计基础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对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课改革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对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课改革的必要性在传统的会计教学中,基础会计课程通常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较少。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始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对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适应实际职业需求现在的会计人才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适应实际职业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实生活中,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包括数据分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所无法涵盖的。
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增加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3.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在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更是来自市场的竞争。
为了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改革,使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对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课进行改革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实地调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际职业需求,加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例如数据分析、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看当前普通本科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看当前普通本科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复合型会计人才标准衡量目前我国普通本科会计教育,认为存在着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笼统、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执行拘泥于传统、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化解思路。
标签:复合型人才教育;会计教学纵观我国的普通高校教育经过了“通才教育”、“专才教育”以及“复合型人才教育”三个阶段。
“通才教育”强调的是学校教育应传授给学生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及理念。
“专才教育”强调的是在学校教育阶段即完成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改革开放、实施市场经济打破了地域、行业的壁垒;特别是现代科学及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融、渗透与综合。
这种社会环境下“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理念逐步失去了其适用性,在将二者加以借鉴与吸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合型人才教育”的观点。
“复合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思想的主流,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要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已任。
关于复合型人才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概念界定。
如复合型人才是指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辛涛,黄宁2008)。
复合型人才就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运用能力强、有科学创新精神、通晓国际惯例、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即一专多能的人(孟庆研,2010)。
从概念中不难看出复合型人才具有两大鲜明的特点:一是知识面广,知识涉猎专业跨度大;二是能力卓越,这种能力不光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而且包括沟通、交流等非专业能力;三是稳定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特征。
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促使社会对会计人才出现的较大需求。
适应这种形势近几十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点数量及受教育学生人数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近些年从普通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来看并不高。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行业尤其是会计行业的关键。
在中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培养出一批既懂得会计理论与实践,又懂得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一直是会计教育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的会计人才培养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探究并建立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会计准则、税法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但却忽略了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只在学校里深造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对实际的工作操作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
而且,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过于松散,导致学生毕业之后难以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
二、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想建立一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复合型会计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知识和能力。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中,不仅仅是一名会计人员,更是企业的智囊和顾问。
1. 课程设置的优化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度不够,导致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
在构建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除了会计专业的基础科目外,学校还需要增加一些与管理和市场营销相关的课程,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会计理论和技能,也能够学习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
2. 实践教学的强化除了课程设置的优化,实践教学也是构建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该与企业积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1. 引言1.1 概述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财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复合型财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财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的专业素养。
这种复合型财会人才既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具备金融、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通过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更具有竞争力的财会人才,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跨学科协作、创新解决问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复合型财会人才还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挑战,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建立和完善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财会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技能的现象。
学生在学习中偏重于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就业后无法适应工作需求。
财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不足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除了专业知识外,财会人才应具备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但现有培养模式往往忽视这方面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缺乏行业导向和行业需求分析,导致学生毕业后与行业实际需求不匹配,影响了其就业和职业发展。
现阶段财会人才培养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技能、综合素质培养不足以及缺乏行业导向和需求分析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财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2.2 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1. 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财会人才需要具备不仅仅是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研究
2024年第9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基金项目:2021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财政学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021jyxm0872)㊂作者简介:慈斌,男,安徽安庆人,法学硕士,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㊂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㊁创业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㊂开展求职模拟㊁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就业创业大讲堂等活动㊂3.4.3㊀工匠名师讲座常态化组建 双师型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专家库㊁教师库,实现专业教师下企业㊁企业名师进学校㊁技术人员进课堂,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深化校企间人员双向交流合作㊂一方面,在学校专业建设㊁课程建设㊁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使得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行业企业需求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名师进学校,使得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新近发展,在激发学生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对就业岗位情况能有更加全面的认知㊂3.4.4㊀专场招聘常态化将专场招聘工作日常化㊁经常化㊂除了每年定期举办的大型双选会外,可以分学院或专业大类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开展专场招聘㊂同时,对学生开展简历大赛㊁模拟招聘会,以提升学生应聘能力㊂3.4.5㊀职业培训常态化学校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体系,通过1+X 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考试,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专项教学,将学生的专项技能进行实践强化,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满足职业资格认证要求㊂4㊀总结大量实践表明,通过加强校企合作㊁构建协同育人等机制,对人才实践能力培养㊁就业能力培育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教育目标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㊂但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㊁教学改革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才能确保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育体系有效实施,以确保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㊂参考文献[1]郭福春.高职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与实践进路[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2]周旸,陈颖.场域理论视角下就业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6).[3]郭阔东,刘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人才振兴问题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3,(6).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研究慈㊀斌(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摘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㊂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财政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㊂本文以安徽某地方高校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方案㊂研究表明,该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地方高校的财政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㊂关键词: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课程改革;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9.0321㊀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㊂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机构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新的教育方法和课程内容,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㊂1.1㊀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㊁教材选用㊁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㊂目前,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㊂首先,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㊂传统的财政学课程往往以财政理论和财政管理为主线,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叉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㊃79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9期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㊂其次,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乏互动性和多样性㊂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式㊂使得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无法有效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㊂最后,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的教材选用也存在问题㊂部分地方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材,缺乏更新和前沿性的内容㊂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㊂1.2㊀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问题分析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㊂首先,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需要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财政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新理论㊁新技术和新实践,这要求财政学课程及时更新,与时俱进㊂地方高校需要积极主动地研究和引进前沿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使课程更贴近实际㊁更具应用性㊂其次,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㊂财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㊂因此,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案例教学㊁团队合作等㊂最后,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㊂财政学与经济学㊁管理学㊁法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与其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提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㊂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强学科交叉㊁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㊂1.3㊀影响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因素㊁教育资源因素㊁师资队伍因素等㊂首先,政策因素对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㊂虽然学校支持实施财政学课程的改革,但是如何保证改革的持续性和深度,避免改革成为一种形式,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㊂学校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导向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课程改革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㊂其次,教育资源对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影响㊂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情况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㊂财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㊁教辅材料㊁实验器材等㊂但目前地方高校财政学教学资源普遍不足㊂根据2022年的数据,地方高校财政学教材的平均更新周期为5年,远低于国内外优秀教材的更新速度;教辅材料的获取和更新也存在困难;实验器材的缺乏更是严重,大多数地方高校都没有专门的财政学实验室㊂这些问题都不利于财政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㊂地方高校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和管理,提供优质的教学设施和教育环境㊂虽然学校支持实施财政学课程的改革,但是如何保证改革所需教育资源的持续性和深度,避免后续资源缺乏使改革成为一种形式,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㊂最后,师资队伍也是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㊂学生和教师可能对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会对改革的推进产生一定的阻力㊂同时,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引入也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这将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力量㊂地方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为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支持㊂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面临着现状的限制和一系列问题与挑战㊂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㊁教学方法的改进㊁教材选用的优化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㊂同时,政策支持㊁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的优化也是推动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㊂2㊀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方案2.1㊀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及目标设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偏向于复合型人才㊂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具有跨领域知识结构㊁创新能力强㊁实践操作能力强㊁国际视野宽广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㊂因此,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㊂具体来说,目标设定如下:首先,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财政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同时,还需要对相关领域,如国际经济㊁金融工程㊁电子商务等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解决问题;再次,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规则,能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最后,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㊂对于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㊁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㊂以下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规划㊂2.2㊀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体系构建㊂2.2.1㊀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创新性为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我们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创新性㊂具体来说,课程内容不仅需要涵盖财政学的基础理论,还需要包含与财政学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比如国际经济㊁金融工程㊁电子商务等㊂此外,鼓励教师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使课程内容保持活力和时代感㊂㊃89㊃2024年第9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2.2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互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如讲授法和问答法,已经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㊂因此,需要采用多样化和互动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㊁小组讨论㊁在线课堂互动等㊂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㊂2.2.3㊀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与多维度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对教学方法和内容提供反馈,以便进行必要的调整㊂我们主张采用科学化和多维度的评价方法,不仅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㊁团队协作精神等软性技能的评价㊂2.2.4㊀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升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㊂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可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研究㊂同时,也要通过定期的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㊂2.3㊀课程改革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2.3.1㊀制定详尽的课程改革方案首先,需要制定一份详尽的课程改革方案,这一方案需要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㊁内容㊁方法以及步骤㊂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㊁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㊂内容上,需要注重引入实际案例,增加实践性学习的环节㊂在方法上,可以探索使用网络教学㊁小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㊂此外,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和规划,比如如何平衡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比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何保证改革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等㊂2.3.2㊀组织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和学习其次,需要组织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和学习,让他们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法㊂培训内容不仅应包括改革的理论知识,还应包含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㊂培训的形式可以是研讨会㊁工作坊甚至是教学观摩等㊂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㊂2.3.3㊀持续进行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监测课程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改革的实施和监测㊂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课程改革实施小组,负责改革的推进和监测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调整,不断优化和提升课程改革方案㊂此外,还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改革方案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㊂2.3.4㊀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最后,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包括对学生㊁家长㊁教师以及社会的反馈进行及时的收集和分析㊂对于学生反馈,需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以及他们对改革效果的评价;对于家长反馈,需要了解他们对孩子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的感受;对于教师反馈,需要关注他们在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难题和挑战,以及他们对改革效果的评价;社会反馈则包括了行业专家㊁企业等对于复合型财政学人才的需求㊁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等㊂收集到反馈后,我们需要对这些反馈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课程改革的效果,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㊂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又必要的过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决心,同时也需要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升教育质量,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㊂我们以这四个步骤为基础,在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中进行改革,致力于构建全面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和互动化的教学方法,实施科学化和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建设和提升教师队伍,以此有效地进行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㊂3㊀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实施效果评估3.1㊀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评估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并收集可靠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㊂评价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评价目标㊁评价对象㊁评价指标和数据获取途径等㊂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㊂定性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㊁面试访谈㊁专家评议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知㊁满意度和实际效果等㊂定量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成绩㊁课程评价数据㊁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客观地反映课程改革的效果㊂数据来源可以包括学生调查问卷㊁学生学习成绩㊁教师教学评价㊁课程评估报告等㊂此外,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㊁校外实习等方式,获取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㊂3.2㊀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效果为了了解财政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及其效果,以笔者所在的安徽某地方高校为例进行说明㊂笔者所在的安徽某地方高校于2021年开始进行财政学课程改革,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学业成绩,具体包括㊂3.2.1㊀教学质量的改进通过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后的财政学课程在教学质量上有了显著提升㊂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对教师进行财政学的专业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㊂在财政学的理论基础㊁研究动态和实务应用能力等方面,教师的专业素㊃99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9期质评分从改革前的平均分7.2上升到改革后的平均分8.5㊂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引入了案例教学㊁讨论式教学㊁在线混合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方法㊂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上,评分从改革前的平均分6.8上升到改革后的平均分8.2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更新了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的财政学研究和实践动态㊂在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上,评分从改革前的平均分7.0上升到改革后的平均分8.8㊂3.2.2㊀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㊂特别是在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总平均成绩两个指标上,改革的效果尤为明显㊂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从改革前的平均分72上升到改革后的平均分78㊂课程总平均成绩:所有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值,从改革前的平均分70上升到改革后的平均分76㊂3.2.3㊀教学满意度的提高通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发现教学满意度在改革后有了显著提升㊂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满意程度,从改革前的平均分6.9上升到改革后的平均分8.3㊂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程度,从改革前的平均分7.0上升到改革后的平均分8.7㊂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安徽某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在教学质量㊁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㊂这不仅证明了财政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也为其他地方高校进行财政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㊂改革在提升教学质量㊁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提高教学满意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㊂这说明,对于财政学这样的专业性课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㊁更新教学内容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㊂为其他地方高校进行财政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㊂3.3㊀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建议首先,建议继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㊂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建议学校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㊂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教师培训㊁鼓励教师参加专业研讨会等方式实现㊂同时,也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㊂其次,建议采用更多的创新教学方法㊂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㊂包括但不限于:案例教学㊁团队合作㊁反向课堂等㊂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堂动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㊂再次,建议丰富教学内容㊂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知识㊂例如,教师可以增加对国内外财政政策的比较研究,或者引入更多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财政案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㊂此外,还建议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践环节㊂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㊂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财政部门,了解财政工作的实际情况;或者设置模拟财政决策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财政学知识㊂最后,建议重视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㊂学生的反馈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提高教学满意度㊂学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学反馈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教学策略㊂总的来说,这次财政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㊂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持续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最终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㊂4㊀结语通过对安徽某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案例研究可以看出,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㊂这不仅是地方高校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实现质量改革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重要举措㊂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既具有宽厚财政学基础知识,又掌握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㊂本文构建了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上,要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前沿性知识的引入,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推行启发式㊁讨论式㊁案例式等多种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评价上,要从单一的考试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实行评教结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通过培训㊁研讨㊁竞赛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教学能力㊂这为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改革路径㊂参考文献[1]曾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 四位一体 育人创新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才智,2023,(30):161-164.[2]田婷婷.数字经济下高职毕业生灵活就业现状及优化路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3,(15):76-78.[3]赵璐.商业银行经营学 融入式 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03):85-89.㊃001㊃。
“复合型”人才培育导向下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财会教学Accounting Teaching【摘要】“复合型”人才培育导向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
文章基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开设的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管课程,从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分析入手,总结反思教学中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以实现课程教学和岗位就业零距离对接,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教学实践经验。
【关键词】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管;“复合型”人才; 本土案例;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1一、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管课程及授课对象特点分析(一)课程简介与课程特点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管课程是工商管理领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有机结合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司治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学生将初探公司治理实践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理、运作规范和方法;二是通过课程案例有机结合会计准则,了解会计监管和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该课程主要讲授包括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股权设计、董事会、监事会、绩效激励、内部控制与会计监管、外部制约与证券市场、全球公司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等内容。
该课程从治理实践出发,既介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也引入一些前沿性问题,与管理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互为支撑,从而丰富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管课程有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课程兼具多学科知识,内容涵盖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等专业学科内容。
以课程第一个知识点“公司制企业”举例,企业如何依据自身特点建立合理、合适的组织架构属于公司金融和公司治理的范畴,而这两个学科为金融学下面的分支学科。
企业的组织架构是否合法、合规,在破产清算情况下,法人需承担何种责任,这些问题又属于法学的内容。
在建立了合法、合规、合理的组织架构后,企业该如何依据不同架构测算和缴纳税费,这又涉及到了财务会计和税务的知识。
可见,修读这门课程的学生必须同时对几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摘要] 根据市场对会计学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本文对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人才质量特征进行了界定,强调专业知识是基础、应用能力系支撑、复合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市场导向;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DOI] 10.13939/ki.zgsc.2015.24138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面临艰难转型,具体体现为产品结构升级、经营机制转换和商业模式创新。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信息的提供者,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的中坚力量,是经济信息的掘取和分析者,经济和企业转型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
根据近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和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我们发现,在当今会计人才市场上,传统“核算型”会计人才需求已趋于饱和甚至过剩,而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专业人才缺口却很大。
从会计行业情况看,随着会计向价值管理、战略决策、风险控制等职能转变,精通财务会计业务、熟悉国际惯例和资本市场规则、通晓跨国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严重缺乏,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需求与供给脱节的矛盾十分突出。
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缺乏,影响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尽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已开展很多年,但从总体上看并未真正摆脱传统会计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究其原因,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并未真正了解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而无法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科学确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
1 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人才质量特征人才培养只有建立在市场需求上,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会计人才的细分,从岗位角度: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财务主管、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总账报表、稽核、出纳等;从专业技术资格角度: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等;从执业资格角度有注册会计师等。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会计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会计政策和市场需求,需要探索新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从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探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能路径和方向。
一、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当前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大量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胜任。
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要求会计人才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只需要会计专业技能,还需要懂得市场营销、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定位和需求复合型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除了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市场营销、财务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复合型会计人才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灵活应对。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定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而是承担着更为广泛的职责和任务,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
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在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道路上,需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和路径。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强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可以引入虚拟仿真系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决策,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或者课程模块,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通过实际项目或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能力。
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人才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会计人才只需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技能,但如今的会计人才需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技术变革。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具备广泛知识和全面能力的会计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这种培养模式不再仅仅关注会计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的培养。
其意义在于提高会计人才的全面素质,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1. 宽泛的知识面传统的会计人才只需学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而复合型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面,包括财务管理、税务政策、经济法律等。
这不仅增加了会计人才的知识储备,也提高了其工作的专业性和综合能力。
2. 多样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培养模式不再仅仅侧重于理论和技能的教育,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更强的综合竞争力。
3.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会计人才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接受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环境和技术的快速变化。
1. 课程设置的优化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更加注重理论和技能的传授。
而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增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财务管理、税务政策、法律法规等。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 实践性教学的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参与实际的财务项目,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外拓展活动的丰富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拓展活动也是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的有效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 ‘
会计 舞弊 的发生。 管理层会计舞弊导 向审计是以管理层的
会计舞弊为审计 重点 ,对管理层会计舞弊风险进行识别 、 评价 , 根据不同复杂程度的高风险审计领域确定 审计 的具 体对象。 管理层会计舞弊导向审计 的前提是假定被 审计客 户的管理层是不可信任 的, 在此基础上寻找管理层会计舞
强调的是学校教育 阶段 即突 出专业知识 和专业 技能的培
之 前 我 国一 直采 用 这 种 教 育模 式 。 此 种 教 育 模式 解 决 了建
养, 即按照既定规ຫໍສະໝຸດ 培养人才 , 新 中国成 立后 至改革开放 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 《 纲要 》 颁布确立 了当前“ 复合
国之 初 各 行 业 对人 才 的 急需 、 同 时也 适 应 于 计 划经 济 体 制 下 职 业 岗位 划 分 的 刚 性 。 改革开放 、 实施市场经济打破 了
参 考 文献 :
( 五) 加大对管理层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
会计信息质
[ 1 ] 刘明辉 : 《 “ 谴 责” 能否促进会计会计舞弊 的公 司改 善公 司治理》 , 《 财经问题研 究) ) 2 0 0 9 年 第2 期。 [ 2 ] 萨利 ・ 珀西 : 《 变更 审计 师以后 突然面临的 未知境 况》 , 《 中国注册会计师} 2 o o 8 年 第1 期。 [ 3 ] 明洪盛 : 《 企业财务舞弊行 为及其防范》 , 中国财政
、
综 合能 力 差 等 缺 陷 。 这 样 不 少 学者 重 提 “ 通才教育” , 并
在 理论 界 与 “ 专 才教 育 ” 展 开 了激 烈 的争 论 。 通 过 争 论不 少
学者扬弃 了两种思想不合时代的理念 , 将二者加以借鉴与
吸 收 创 造 性 地 提 出 了“ 复合型人才教育 ” 的观点。 “ 复 合 型
理 层会 计 舞 弊 的 征兆 等 方 法 , 可 以从 一 定 程 度 上有 效 规 避
责, 知法犯法等 问题 的存 在 , 使这些法规和制度没有 达到
有 效 的监 管 目 . 的。 因此 , 加 大 相 关 法 规 和 制 度 执 行 情 况 的 检 查 力 度是 首 先 需 要解 决 的 问题 ,对 于那 些 恶 意 造 假 , 提 供 虚 假财 务 报 表 并 产 生 严 重 后 果 者 ,一 定 要 加 大 处 罚 力 度, 在 对有 关 负 责 人 进行 严 厉 处 罚 的 同 时追 究 相 关 单 位 法 律责任。 ¥ 本 文 系湖 北 省教 育厅 项 目“ 基 于 和谐 内审 下 管理 层
弊 存 在 的征 兆 , 并 对 管 理 层 对 执行 各 个 评 价 指 标 的诚 信 度 做 出合 理 评 价 。 根据评价结果 , 从 系 统 性 和 非 系 统 性 层 面
判断管理层会计舞弊风险的高低 , 考虑管理层会计舞 弊风
险 可能对 会 计 报 表使 用 者 产 生 重 大误 导 的 影 响 程 度 , 并 有 针 对 性地 实 施相 应 的审 计 程 序 。
研究与创新 l S t u d y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普通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水
— —
基 于复合 型 人 才 导 向
齐齐哈 尔大学经济与管理 学院 张 前
摘要 : 本文通过分析调研 结果反思 目前我 国普通本科会计教 学存在 的问题 , 在 以下几 个方面提 出了本科会计教 学改革建议 : 准确定位培养 目标 、 科 学设定课程体 系、 改革教学执行活动、 努 力完善
复合 型人 才 培 养途 径等 。 关 键词 : 复 合 型人 才 本 科 会 计教 学
一
改革措 施 地域 、 行业的壁垒 , 特 别是 现 代科 学 及 现 代 技 术 的迅 猛 发
、
复 合型 人 才 内涵 及 特征 人才 培 养要 适 应 时 代 的 需
( 一) 复合 型人 才的 内涵
公 布 出来 。 但 是 由 于 执法 环 境 不完 善 , 执 法 人 员 不 履 行 职
经 济 出版社 2 0 1 1 年2 月 ( 编辑 刘 姗 )
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 向社会公布和提供公开 、 透明 、 真实
的会 计 信息 是 企 业 的基 本 责 任 。 正是 基 于这 样 的 原 因 , 《 会
计法》 、 《 企业会计准则》 、 《 企业会计制度》 、 《 上市公司财务 报表披露细则》 等数十项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先后被制定和
展促进 了学科之间的交融 、 渗透 与综合 。 这种社会环境下 “ 专才教育 ”模式培养 出的人才逐渐暴露 出了知识 体系单
一
求。 从我国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来看有过 “ 通 才教育” 、
“ 专才教育” 以及 “ 复合型人才教育” 等模式 。 “ 通才教育” 是
通行 于美 、 日、 英 等 国家 的教 育 思 想 , 这 种教 育 强 调 的是 学 校教 育 应 传 授 给学 生 非 专业 性 的基 本 知 识 、技 能 及 理 念 , 学生 的专 业 发展 待 走 入 社 会后 确 定 并 逐 步 完成 。 早在2 0 世 华 大学 、浙 江大 学 等 实施 过 通 才 教 育 的 实践 。 “ 专才教育”
纪3 O 年代以梅贻琦 、 竺可桢等为代表 的不少教育家们在清 人 才 教育 ” 思 想 提 出后 被 不 少 学 校付 诸 实 践 并 取 得 了 良好 的成效。特别是国务院关 于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 以下简称纲要 ) 的实施意见 中明确指 出 , 高等教育要“ 努
型人才 ” 这 种 教 育 思 想 和模 式 的 主 流 地 位 。 关 于复 合 型人 才 许 多专 家 学 者 进行 了概 念 界 定 。 如 复合 型 人 才 是 指 掌握 两 个 或 两 个 以上 专 业 ( 或学 科 ) 的 基 本 知 识 和基 本 能 力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