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呼吸系统初中生物教案
呼吸系统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原理。
3. 掌握呼吸系统在人体内部的位置和作用。
4. 能够分析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部的运输和交换。
3. 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原理。
3. 呼吸系统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过程。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呼吸系统的动画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原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呼吸系统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过程中的作用。
4. 实验或展示:进行呼吸系统相关实验或展示,加深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5.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总结能力。
3. 考查学生对于呼吸系统相关问题的解答能力。
教学拓展:
1. 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实地观察。
2. 鼓励学生参与呼吸系统保健知识的宣传活动。
3. 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小组展示或研究项目。
以上就是呼吸系统初中生物教案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教案呼吸系统(范本)
教案呼吸系统教案呼吸系统课题呼吸系统类型新授单位沙城四中授课人王迎春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教案呼吸系统。
说明人体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魅力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要保持环境空气清新的习惯。
重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教学方法启发法,探究法观察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一.活动体验引入新课哪种活动呼吸受影响?板书——①闭住嘴②闭住嘴捏住鼻子培养学生体验探究能力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探究呼吸系统的组成(二)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2、使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3、会厌软骨的作用(三)肺结构和功能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四:学生总结、知识梳理五:巩固练习1、展示呼吸系统的图片,学生大体认识组成2、展示图片,回顾呼吸系统的各器官,同时着重解释咽和喉结3、让学生从身体上指出各器官的大体位置1、探究引入:带领学生摸鼻子和喉、气管,体会里面有骨和软骨组成,2、出示一段动物的气管,解释有软骨做支架,管腔是撑开的,得出结论1、衔接引入:呼吸道除了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有什么功能?是通过什么结构来实现的?2、补充、总结3、提出问题“用口呼吸还是用鼻呼吸好?”“感冒时,打喷嚏,鼻涕增多是怎么回事”4、衔接上面的问题提出问题“感冒时,咳嗽痰多是怎么回事”引出气管的结构和功能,教案《教案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教案
呼吸系统教案教案:呼吸系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呼吸系统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理解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增强对生命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过程的原理。
2. 难点:气体交换的过程与原理,呼吸调节的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幻灯片、电脑或投影仪。
2. 材料准备: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呼吸系统的相关图片。
3. 环境准备:课堂布置整洁有序。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呈现问题:你们知道人的呼吸是如何进行的吗?呼吸过程的作用是什么?2. 引入话题:通过呼吸,我们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证身体正常运转。
今天我们将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系统的功能:气体交换、声音的产生、气体调节。
【呼吸过程的原理】1. 吸气过程:胸腔扩大,膈肌收缩,使空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肺部。
2. 呼气过程:胸腔收缩,膈肌放松,使肺部的废气经呼吸道排出体外。
【气体交换的过程与原理】1. 气体交换的地点:肺泡。
2. 气体交换的原理:通过肺泡膜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
【呼吸调节的机制】1. 自主神经调节:通过呼吸中枢、延髓等部位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2. 化学调节:通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来调节呼吸。
【课堂练习】1. 选择题:通过选择题来检查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程度。
2. 讨论题:提出一些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答案。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解了呼吸过程的原理,以及气体交换和呼吸调节的机制。
六、作业布置: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阅读相关的教材,并完成相应的作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并结合图片和图表进行辅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呼吸系统》教学设计惠州市河南岸中学翟伟明2014年3月《呼吸系统》教学设计河南岸中学翟伟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及肺的结构。
3.理解肺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4.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膈肌、肋间外肌的变化情况(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知识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系统方面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肺泡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2、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肋骨、胸骨、膈的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1、理解肺泡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2、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肋骨、胸骨、膈的变化情况。
三、教材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的基础。
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
该原理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来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挂图、实物、实验、模型和投影相结合的的教学方法。
在讲呼吸系统主要功能时,老师可先做一个演示实验,叫一位学生往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试管吹气,让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在讲解呼吸运动时,教师可用自制简单模型(肋骨、胸骨与呼吸运动的模型、膈与呼吸运动的模型)来讲解。
整节课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边观察边回答问题,层层深入。
五、教学准备试管、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呼吸系统组成挂图,新鲜猪肺,教学课件,学生和教师自制简单模型。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06
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材资源挖掘和整合
精选教材内容
从现有教材中筛选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重点、难 点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拓展教材资源
积极寻找并引入其他优质教材资源,如国外经典 教材、行业最新研究成果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开发校本教材
结合学校和专业特色,组织教师编写符合实际教 学需求的校本教材。
网络资源拓展和共享
技能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常见的呼吸系统检查器械,如听诊器、呼吸机等,并能准确解读检查 结果。
掌握基本的呼吸系统护理技能,如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呼吸系统病例进行分析和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学生关注呼吸健 康、预防呼吸系统疾 病的意识。
激发学生探索呼吸科 学奥秘的兴趣和愿望 。
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有 更多的机会进行动手操作。
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
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 接受程度,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谢谢聆听
实践操作环节时间紧张
由于课程安排紧凑,实践操作环节时间较短,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部分学生对于某些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不高,需要探索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需求。
改进措施提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
通过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要求,加强学生对基础知 识的掌握。
优化实践操作环节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
提问与讨论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并讨论呼吸系统的结 构、功能及疾病等相关知 识。
情境模拟
呼吸系统教案
呼吸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掌握呼吸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步骤。
4. 能够解释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5. 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和保护呼吸系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部。
-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鼻腔和喉咙的作用:过滤、加热和湿润空气。
- 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软骨环和纤毛。
- 肺部的结构和功能:肺泡的存在温和体交换。
3. 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吸气过程:肌肉收缩、胸腔扩张、气压降低、空气进入肺部。
- 呼气过程:肌肉放松、胸腔收缩、气压增加、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循环系统: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被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 消化系统:口腔和喉咙共用一条道路,同时参预呼吸和进食。
- 神经系统: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受到神经调控。
5. 呼吸系统的保护和养护:- 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和烟雾。
- 均衡饮食,保持健康体重。
-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
- 做好室内空气的通风和净化。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模型或者图示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4. 观察法:观察真正的呼吸系统器官,加深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人体呼吸系统的图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呈现:使用模型或者图示,详细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实验:进行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5. 观察:观察真正的呼吸系统器官,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
呼吸系统的教案
呼吸系统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原理;3.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部;2.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3.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联;4.与其他系统的协调合作: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三、教学过程: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展示呼吸系统的模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和神奇之处。
2.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呼吸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每个部分的功能。
3.呼吸过程的演示:通过呼吸示意图、实物或模型的展示,向学生演示呼吸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气体在呼吸系统中的流动原理。
4.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通过举例和图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他系统是如何协调合作的,让学生理解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5.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解答。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的过程,加深对呼吸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7.巩固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练习题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呼吸系统的模型、实物;2.呼吸系统的示意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练习题、小测验。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专注程度和互动情况;2.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3.收集学生对呼吸系统学习的反馈意见。
六、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呼吸系统的拓展研究,例如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和保护呼吸系统的方法;2.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例如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与呼吸系统有关的主题,并进行小组展示;3.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或医院,观察和参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呼吸系统教案
呼吸系统教案教案主题:呼吸系统及其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结构和组成;2. 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及其重要性;3. 掌握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呼吸过程;4. 强化学生对健康呼吸习惯的培养和保持。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模型、图片、视频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5分钟)1. 观看呼吸系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哪些部分?“2. 让学生进行简短的小组讨论,并随机抽查回答。
Step 2: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约15分钟)1. 使用教学课件或模型,向学生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部等。
2. 向学生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例如鼻腔过滤空气、气管输送空气等。
Step 3:呼吸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约1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什么人体需要呼吸?呼吸系统的功能是什么?“2. 与学生讨论并总结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例如提供氧气给细胞、排出二氧化碳等。
Step 4: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约15分钟)1. 使用示意图或模型,向学生展示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2. 解释吸气时肺部的变化,如肺部扩大、气压降低等;解释呼气时肺部的变化,如肺部收缩、气压增加等。
Step 5:呼吸过程(约15分钟)1. 向学生演示正确的呼吸方式,教授腹式呼吸的方法和步骤。
2.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检查他们的呼吸方式是否正确。
Step 6:总结与延伸(约10分钟)1. 小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激发学生对关于呼吸系统的问题的思考,并鼓励他们进一步研究。
扩展活动:1. 借助模型或计算机软件,让学生探索不同类型的肺部疾病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 结合体育课,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呼吸训练。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要通过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呼吸系统教案
呼吸系统教案呼吸系统教案引言: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学生们掌握人体生理和健康知识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呼吸系统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些互动活动和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1. 鼻腔和喉咙- 鼻腔的作用是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同时嗅觉感受器也位于鼻腔内。
- 喉咙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通道,同时也是声音的产生器官。
2.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是连接喉咙和支气管的管道,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可以阻止灰尘和其他杂质进入肺部。
- 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细分为更小的支气管和肺泡。
3. 肺和肺泡-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胸腔内,左右两侧各有一只。
- 肺泡是肺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肺泡壁与毛细血管相连,实现气体交换。
二、呼吸系统的功能1. 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通过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氧气进入肺部,经过肺泡壁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 二氧化碳则通过相反的路径,从组织和器官中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并通过呼吸过程排出体外。
2. 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维持酸碱平衡。
- 当血液酸度升高时,呼吸系统会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促使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降低酸度。
三、互动活动和实验1. 模拟肺活量测量- 学生们可以分成小组,使用一个空瓶子和一根吸管来模拟肺活量测量。
- 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吸气,将吸入的空气尽量吹入瓶子中,记录各自的吸气量。
- 通过比较各组成员的吸气量,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肺活量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2. 观察肺泡模型- 老师可以使用一个肺泡模型,让学生们观察其结构和功能。
- 学生们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肺泡的细节,并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壁和毛细血管之间的交换过程。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呼吸系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掌握肺泡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3) 了解肺活量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和推理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思想,通过研究肺活量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呼吸运动的原理和肺泡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2.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原理和肺泡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 引导思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空气清新剂、肺活量计。
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引入请同学们把手背朝上,放在鼻子的下方,你有什么感觉?再请同学们把嘴巴闭上,用手捏住鼻子,看看你能憋多长时间?如果人不能呼吸会怎么样?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在呼吸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将研究呼吸系统。
二、新授1、呼吸系统的组成1) 设问: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出示呼吸系统模式图,请学生分组看书或看图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提醒学生从上到下、由左到右、图文结合、联系自己的身体回答。
2) 设问:肺是由什么组成的?肺的这些结构与功能有关系吗?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后思考,肺泡里是什么?肺泡外面的毛细血管起什么作用呢?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3) 老师略讲各器官的功能。
2、气体是如何进出肺部的?让学生手放在胸部深呼吸,感受呼吸时胸廓的起伏运动。
1) 设问:胸廓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结合实际边观察、边感受、边理解。
得出结论:吸气时→胸廓扩大→肺扩张→吸入新鲜空气;呼气时→胸廓回缩→肺缩小→呼出肺内气体。
2) 设问:吸进来的气体和呼出去的气体是不是一样的呢?3、气体交换1) 老师在教室前面喷洒空气清新剂,问为什么是前排的同学先闻到香味?2) 妈妈在厨房做饭,你在卧室或客厅就闻到了香味,为什么?略讲气体扩散的原理: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了解肺的通气的概念;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2.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型、模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学会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人工呼吸原理和方法学习,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知识,鼓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了解肺泡内、组织里气体交换过程、原理;理解呼吸全过程;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及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
5.通过做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与用吸耳球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气作对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做对比实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通过分析煤气中毒原因和学习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
关心他人的教育,渗透爱惜生命、预防为主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
7•了解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有利于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加强,特别是了解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提高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懂得如何抢救煤气中毒者、溺水者。
9.通过参与调查、讨论等活动,了解吸烟危害人体健康,要做到不但自己不吸烟,还要劝家长、亲友戒烟。
了解吸毒误国、害民。
坑家庭、毁自己,下决心永远不沾毒品。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一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1)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基础,可使后面学习较易,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
(2)呼吸运动是呼吸全过程第一步,其原理与其它呼吸过程的原理均不相同是重点。
该原理需要通过在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也是培养形式思维能力的重点。
2.重点二是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呼吸的全过程。
因为:(1)通过学习的呼吸运动,己经解决了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接着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呼吸系统教案
呼吸系统教案呼吸系统教案5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和主要功能,了解呼吸系统的发育过程以及各种呼吸疾病的防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合作意识。
3. 情意态度: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健康,关注呼吸系统的保健,培养对呼吸系统相关职业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呼吸系统的发育过程和常见呼吸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呼吸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思考呼吸的重要性。
2. 呈现新知(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主要功能以及呼吸的过程。
3. 梳理知识点(10分钟)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梳理和总结学到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有基本的了解。
4. 拓展学习(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5. 归纳总结(10分钟)学生与教师一起回答呼吸系统的发育过程和常见呼吸疾病的防治方法。
6. 拓展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呼吸系统的实物模型或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呼吸系统的细节,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7. 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互相交流讨论。
8.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收获,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四、评价与反思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进行评价和反思。
3.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和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生物教学设计人体的呼吸系统
生物教学设计人体的呼吸系统生物教学设计:人体的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维持系统之一。
通过呼吸系统,我们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与环境中的空气交换气体。
本篇文章将介绍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进行生物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 鼻腔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它通过粘液和纤毛的作用,能够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
此外,鼻腔中的感觉受器能感知有毒气体和异物,通过打喷嚏等反应将其排除。
2. 喉部和声带喉部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部分,其中的声带起到发声的作用。
当我们说话或发出声音时,声带的振动产生声波,形成声音。
3. 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连接喉部和支气管的管道,其壁上有环形软骨支撑。
支气管分为主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进一步分支到肺部。
支气管的壁内有纤毛和黏液细胞,通过纤毛的运动和黏液的分泌,能够清除呼吸道中的灰尘和有害物质。
4. 胸腔和肺部人体的肺位于胸腔中,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
肺部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其内部是由许多细小的气泡组成的肺泡。
这些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泡壁的薄膜,氧气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然后通过呼出气体排出体外。
二、生物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的呼吸系统,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 实验:观察肺的解剖结构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肺的结构。
可以使用解剖模型或动物器官进行展示,让学生亲自观察肺叶、气管和支气管等组织结构,从而加深对呼吸系统的认识。
2. 模拟呼吸过程通过模拟呼吸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体的交换过程。
可以使用吸管、玻璃管等材料,模拟鼻腔、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
学生可以通过吸气和呼气的动作,观察气体在模拟呼吸道中的流动,并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3. 观察纤毛和黏液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纤毛和黏液细胞,让学生了解其在呼吸系统中的功能。
大班科学教案呼吸系统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呼吸系统教案大班科学教案:呼吸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能够描述人类呼吸的过程。
3. 了解我们如何保护呼吸系统。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展示人体呼吸系统。
2. 布置好教室,准备适合讲解和观察的环境。
3. 准备一些小活动或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10分钟)1. 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人体是如何呼吸的吗?”2.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想法,并进行一些初步讨论。
步骤二:引入 (15分钟)1. 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来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鼻孔、气管、肺部等。
2. 老师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如鼻孔用于吸入新鲜空气,气管将空气输送至肺部等。
3. 学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观察和讨论这些部分。
步骤三:探究 (20分钟)1.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或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
a. 实验一:用纸巾捂住鼻孔并尝试呼吸,学生可以感觉到呼吸困难。
b. 实验二:请学生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呼吸,看到气息和鼻孔的变化。
2.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感受,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总结 (15分钟)1.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呼吸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2. 学生可以回答以下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
步骤五:拓展 (20分钟)1.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拓展讨论,以加深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a. 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如鱼类的鳃呼吸、鸟类的肺呼吸等。
b.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或图片了解各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2.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步骤六:评估 (15分钟)1. 老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或绘画任务,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学的内容。
a. 学生可以画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并标注各部分的功能。
b. 学生可以回答一些关于呼吸系统的简答题。
生物课教案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
生物课教案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生物课教案: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呼吸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3.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预防方法。
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人体的呼吸系统结构图或者播放一个相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关于呼吸系统的问题,例如:“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呼吸?”等。
主体: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 详细介绍每个器官的结构和位置,并通过生动的示意图进行说明。
2. 呼吸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呼吸系统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 解释呼吸系统是人体氧气和能量供应的关键系统。
3.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预防方法:- 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哮喘等,并讲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
- 强调呼吸系统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吸烟等。
总结:通过复习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1. 教学资源:- 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图或视频。
- 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图片、案例等。
2. 教学评估:- 利用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估。
五、教学拓展活动:1. 实地参观医院或呼吸系统相关研究机构,让学生深入了解呼吸系统的研究和保健工作。
2. 鼓励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科普知识的宣传,如制作海报、小册子等。
六、教学反思: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互动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初中生物课教案:人体的呼吸系统
初中生物课教案:人体的呼吸系统一、引言人体的呼吸系统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来说至关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人体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并为初中生物课设计一个教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2. 掌握呼吸过程中发生的气体交换。
3. 理解肺活量和如何增加肺活量的方法。
4. 了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如何预防它们。
三、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的组成首先,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通过绘制图表或使用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每个器官之间的连接关系。
2. 呼吸过程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呼吸过程以及其中发生的气体交换。
请学生注意鼻子和嘴巴是空气进入体内的通道,并从这些通道中了解到空气是如何通过鼻腔和喉咙进入至支气管和肺部的。
讲解空气进入体内后,教师可以分别向学生介绍肺泡和毛细血管。
肺泡是位于肺部的小囊泡,而毛细血管是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非常小的血管。
让学生明白氧气通过薄弱的肺泡壁进入血液,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到肺泡中排出体外。
3. 肺活量及相应方法在人体呼吸系统教案中,我们必须包含一个关于肺活量的内容。
首先,解释什么是肺活量以及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几种简单但有效地提高肺活量的方法,例如深呼吸练习、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坚持良好的姿势等。
4. 呼吸系统疾病与预防最后,在教案设计中,我们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提供预防措施。
例如,我们可以讲解肺炎、哮喘和支气管炎这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保持个人卫生、戒烟以及避免空气污染来预防这些疾病。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为了有效传授呼吸系统知识,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流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利用图片和图表:使用精心设计的图片和图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教案初中
呼吸系统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呼吸作用的原理;3. 能够分析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呼吸作用的原理。
教学难点:1.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2. 呼吸作用的原理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PPT;2. 呼吸系统的图解或模型;3. 相关案例或病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知识。
二、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5分钟)1. 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2. 讲解每个组成器官的功能和作用;3. 强调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三、讲解呼吸作用的原理(15分钟)1. 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2. 讲解呼吸作用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3. 强调呼吸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涉及到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四、分析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15分钟)1. 介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2. 分析这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 讲解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或病历,让学生进行分析;2.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解析;3.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 邀请医学专家或医生进行讲座,介绍呼吸系统的临床实践和疾病治疗;2. 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宣传活动;3. 安排学生参观医院或诊所,了解呼吸系统的临床工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并能够分析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幼儿学前教育)呼吸系统
(幼儿学前教育)呼吸系统文档幼儿学前教育——呼吸系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学前教育生物学教材的第五章节,主要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与健康生活的关联。
具体内容包括:1. 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
2. 呼吸过程:吸气和呼气。
3. 呼吸健康:如何保持鼻腔和喉咙的清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3. 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呼吸过程的原理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呼吸系统模型、图片、PPT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幼儿生活中的实例,如感冒、咳嗽等,引出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使用PPT和呼吸系统模型,详细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过程以及呼吸健康的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呼吸过程的原理,如吸气和呼气是如何进行的。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并简要描述各部分的功能。
5. 生活应用:讨论如何保持呼吸系统健康,如如何预防感冒、如何保持喉咙湿润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过程、呼吸健康。
七、作业设计1. 绘制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并简要描述各部分的功能。
2. 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小短文。
作业答案:1. 呼吸系统的组成图。
2. 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重要性,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过程以及呼吸健康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呼吸系统的健康知识。
呼吸系统的组成课程设计
呼吸系统的组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理解各部分结构和功能;2.掌握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呼吸”为主。
具体包括:1.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3.呼吸系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2.讨论法:分组讨论呼吸系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与呼吸系统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学生进行呼吸实验,观察呼吸现象,加深对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2.参考书:相关的人体生理学、解剖学资料;3.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动画等,用于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呼吸过程;4.实验设备:呼吸实验器材,如肺活量计、呼吸面具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呼吸系统组成、功能和呼吸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全面测试学生对呼吸系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2.教学时间:保证每节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授、讨论和实验等教学活动;3.教学地点:选择适合进行生物学实验和讨论的教室,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呼吸系统的课程设计
呼吸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的结构与功能;2. 学生能够理解呼吸过程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原理;3. 学生能够描述呼吸系统的疾病及其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型、图示和实验,分析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现象;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呼吸系统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健康,关注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领域的生物学科,以探索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保健知识为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命现象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的结构与功能- 肺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2. 呼吸过程与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原理-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3. 呼吸系统的保健与疾病-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原因及其防治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 新课内容:讲解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的结构与功能,肺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课后作业:绘制呼吸系统结构图,加深对呼吸系统组成的理解第二课时:呼吸过程与气体交换- 复习:回顾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 新课内容:讲解气体交换的原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课堂实验:观察模型,分析气体交换过程第三课时:呼吸系统的保健与疾病- 复习:回顾呼吸过程与气体交换- 新课内容:介绍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常见疾病的症状、原因及其防治- 课后任务:设计呼吸系统保健宣传海报,提高学生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关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了解肺的通气的概念;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2.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型、模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学会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人工呼吸原理和方法学习,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知识,鼓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了解肺泡内、组织里气体交换过程、原理;理解呼吸全过程;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及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
5.通过做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与用吸耳球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气作对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做对比实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通过分析煤气中毒原因和学习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
关心他人的教育,渗透爱惜生命、预防为主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
7•了解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有利于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加强,特别是了解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提高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懂得如何抢救煤气中毒者、溺水者。
9.通过参与调查、讨论等活动,了解吸烟危害人体健康,要做到不但自己不吸烟,还要劝家长、亲友戒烟。
了解吸毒误国、害民。
坑家庭、毁自己,下决心永远不沾毒品。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一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1)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基础,可使后面学习较易,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
(2)呼吸运动是呼吸全过程第一步,其原理与其它呼吸过程的原理均不相同是重点。
该原理需要通过在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也是培养形式思维能力的重点。
2.重点二是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呼吸的全过程。
因为:(1)通过学习的呼吸运动,已经解决了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接着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要理解呼吸的全过程,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关键,因而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是重点。
(2)对人体的呼吸应该有整体的认识。
已学了血液循环系统,具备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基础知识。
学了呼吸运动,理解了肺的通气。
学习了体内气体交换,就可以自己概括出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均应作为重点3.重点三是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卫生习惯和认识吸烟、吸毒的危害。
4.难点一是呼吸运动原理。
是基础知识、培养能力难点。
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理解呼吸过程中空气是“压入”肺内而不是“吸人”肺内是很难的。
用模型演示呼吸运动与肋骨运动关系和呼吸运动与隔的运动的关系后5.难点二是气体交换原理。
在物理课上还没学扩散作用,这个概念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有困难的。
加上肺泡里气体。
血液中的气体、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从熟悉实际生活,感性地体验气体的散作用。
如,在中喷洒带有茉莉香味的空气清新剂,体会气味传过来的过程,从而理解带香味的气体是从喷洒处扩散过来的。
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扩散作用。
在此基础上,参考教材插图制作教具、用剪贴图、制作活动的投影复合片、设计计算机软件,将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呈现眼前,突破难点。
6.从全面素质要求看,认识体育锻炼重要性,养成锻炼的习惯应该是终身必需的。
同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做到的。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正处于对吸烟好奇的时期,家庭,社会影响常常大于学校的教育作用,真正做到不吸烟,尤其是终身不吸烟则更难。
吸毒常自吸烟始。
必须让我们的青少年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人。
对家庭、对国家和对社会的巨大危害,使他们自觉地远离毒品,也是学生终身自我教育。
召开主题班会,做吸烟有害的调查,开展坚决不吸第一支烟的活动、与历史教师配合,看电影“林则徐”,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参观禁毒展览,了解我国目前打击制毒、贩毒的情况,使学生对禁毒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一、肺的通气1.复习:营养物质的利用,注意三大类有机物均可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2.引言:三大类有机物的分解,都需要氧的参与。
人体细胞如何得到氧,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问题。
3.活动(1):体验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呼吸。
请学生像游泳时练憋气那样,吸上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读秒记时。
练习三次,看全班憋气时间最长的同学可以多长时间不喘气。
人体维持正常生活需要进食,如果因特殊原因,几天下进食,人体还能维持生命活动。
同样,人体维持正常生活需要呼吸,无论有什么原因,几分钟不呼吸,人体都会窒息甚至身亡。
可见,呼吸对人体有多么重要。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体内,并将体内气体呼出,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
因此,先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系统的组成。
通过自学、讨论、巩固呼吸系统的组成,尤其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①对照书呼吸系统模式图自学呼吸系统的组成,对照人体模型,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对照书上P.58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自学肺的结构。
注意两点:一是看书、看模型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想外界气体进入自己的肺部的通路和肺部气体从内到外的通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反复认识呼吸道的组成;二是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是从完整的肺器官开始,先将与极细微的支气管一簇肺泡放大,再放大这簇肺泡中的一个。
学习这部分知识,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想气体进出肺泡,联想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从大到小、从小(肺泡)到大(肺)反复认识肺的结构。
总之,学习人体结构、生理等知识都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进行学习,感到所学知识能力自己的健康服务;提醒观察图、模型(或实物)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按顺序观察可提高观察水平,使观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条理和细致的特点。
观察猪肺(看实物)、显微镜下哺乳动物肺的永久切片,对肺和肺泡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②讨论组成呼吸道器官主要功能,依据自己的生活常识,谈谈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的气体与身体外界的空气有什么不同?肺泡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为什么?小结,以肺泡的结构与其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统一为例,强调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渗透结构与功能之关系的生物学观点。
从肺的主要功能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渡到肺的通气和呼吸运动。
活动(3):体验呼吸运动,理解肺的通气。
用猪肺做演示实验:将玻璃吹管插入与肺相通的支气管内,向吹管吹气,再停止吹气,观察肺的扩张和回缩。
①做胸式呼吸动作。
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
注意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
②做腹式呼吸动作。
将手放在自己腹部,像在音乐课上练声时那样,深吸一口气,体验腹部的隆起;再渐渐呼气,体验腹部的恢复。
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验,推测腹式呼吸是否会影响胸腔体积的变化以及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在体验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概括:什么是肺的通气,什么是呼吸运动4 .小结[开放的]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最大收获是什么?关于肺的结构与功能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你还希望知道哪些关于呼吸的知识。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位置、结构和功能联系自己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思考问题,并对照模型或图回答:(1)对照模型叙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对照挂图讲述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着重讲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2.演示实验,分析呼吸运动的原理。
演示实验(1)肋骨运动。
用模型模拟肋骨运动,介绍模型的哪些部件代表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外肌。
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分析肋骨运动。
通过模型的演示,了解肋骨的运动与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相关。
肋骨的运动与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如何相关?讨论、归纳:由于肋间外肌的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反之,肋问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
总之,肋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引肋骨运动,从而引起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演示实验(2)隔的运动。
用模型模拟隔的运动,介绍橡皮膜代表隔;两个气球代表肺;玻璃瓶代表胸廓。
手向下拉橡皮膜代表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上下径增大;反之,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上下径缩小。
总之,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
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了由于肋骨、胸骨和隔的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扩大或缩小。
胸廓的扩大或缩小直接引起胸腔内肺的容积的变化,使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
由此,推测: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上堂课我们做的胸式呼吸动作和腹式呼吸动作分别且主要体验胸廓的什么变化(指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的变化)?总结: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
人在平静呼吸时,吸气动作的原理可以归纳为:肋间外肌、隔肌等呼吸肌收缩,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内容积增大,导致肺扩张,于是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反之,呼气动作的原理可以归纳为: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舒张,弓I起胸廓缩小,胸腔内容积减小,导致肺回缩,于是肺内气压上升,肺泡内的气体呼出体外。
小结: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引起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结果实现肺的通气。
依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对呼吸骤停的病人,在急救时常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法,每分钟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一样。
由此过渡到学习呼吸频率。
4.学生活动,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的概念,测定胸围差的方法。
活动(1)请每个学生测定自己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并报告测定的数值。
请三、四个同学快速做10个下蹲起动作,马上测定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并报告测定的数值。
所测定的就是平静状态下和活动加强时自己的呼吸频率。
概括:什么是呼吸频率?为了测定人体的呼吸功能的强弱,常用肺活量和胸围差作测量指标。
活动(2)【实验八】的要求与步骤,两人一组互相测定胸围差。
此活动用的时间较长,有些学生会不好意思在班上测量。
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此活动。
如找较开朗、大方的学生先做示范,再请同学们做实验;也可以由学生自愿结对进行实验;对个别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请其给自己测量,再由教师为其测量,帮其克服心理障碍;甚至可以允许个别学生回家完成测定胸围差的实验。
活动(3)与校医务室合作,进行肺活量的测定。
有的学校每年体检都测学生的肺活量,借用校医务室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如,男生与女生的平均肺活量的对比;喜欢吹奏乐的同学与同性别同学平均肺活量的对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与不常锻炼的同学肺活量的对比等。
若用本班同学的资料,请注意照顾肺活量低的同学的自尊心,不要公布姓名。
在活动后,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肺活量,什么是胸围差?它们为什么能反映肺的呼吸功能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