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模板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模板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背景分析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生理和病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呼吸系统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目标: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变化;2. 技能目标:学会呼吸系统的检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增强对呼吸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2. 难点:呼吸系统的检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呼吸系统相关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2. 案例教学法:通过呼吸系统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阶段a) 引入新课:通过呼吸系统与生活中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b) 创设情境: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展示呼吸系统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联想和猜测。

2. 知识讲解阶段a) 呈现知识: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 逐步讲解:分模块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并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

3. 案例学习阶段a) 呈现案例:以一个呼吸系统疾病的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病因、病症和处理方法;b)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分析案例,并讨论解决方案;c) 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阶段a) 模拟呼吸系统检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模拟呼吸系统的检查方法;b) 指导实验报告写作:引导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点评指导。

5. 总结与评价阶段a) 总结重点知识: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知识总结;b) 评价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展示和实践操作的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初中生物呼吸系统点评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系统点评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系统点评教案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够描述呼吸过程中各器官的作用。

2. 掌握气体交换的原理,能够解释吸入和呼出气体时气压的变化。

3.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等,并了解其预防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 气体交换的原理:吸入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出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外界气体排出体外。

3. 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等,以及其预防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

3. 利用动画或视频演示气体交换的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原理。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体需要氧气的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师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讲解呼吸道和肺的结构,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

3. 气体交换原理:教师演示动画或视频,讲解吸入和呼出气体时气压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4. 呼吸系统疾病:教师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等,并解释其原因,同时传授预防方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预防方法,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呼吸系统的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呼吸系统疾病学教学设计

呼吸系统疾病学教学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急性鼻炎
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急性喉炎
声音嘶哑、咳嗽、喉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 困难
急性咽炎
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时加重,并可 放射至耳部
急性扁桃体炎
咽痛、发热、畏寒、乏力等症状,检查可见 扁桃体充血、肿大
支气管哮喘及临床表现
01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 、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 加重
01
详细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其在人体生理活
动中的重要性。
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02
阐述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
方法等。
呼吸系统疾病学研究进展
03
介绍当前呼吸系统疾病学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
战。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2 3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 情感支持和家庭关爱。
05
预防策略与健康教育
预防策略制定
01
制定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的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策略,如老 年人、儿童、孕妇、吸烟人群等。
02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公众
采取防护措施。
推广使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防护用品,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
肺功能检查
评估呼吸系统通气和换气功能 ,辅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 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
案。
综合治疗

初中呼吸系统生物教案

初中呼吸系统生物教案

初中呼吸系统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3. 理解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4. 认识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1. 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2. 呼吸系统在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吸管、蜡烛、火柴;3. 教学实验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人类呼吸系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讨呼吸的重要性。

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讲解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2. 解释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三、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15分钟)1. 观察实验: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只燃烧的蜡烛,用吸管吹气;2. 解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3. 让学生思考呼吸系统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四、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吸烟、空气污染等对呼吸系统的危害;2. 强调呼吸系统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性。

五、小结与反馈(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作业:整理呼吸系统的知识点;2. 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系统?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呼吸系统在健康中的重要性。

呼吸系统疾病的教学设计

呼吸系统疾病的教学设计

06 教学资源与支持
教材与参考书目
《呼吸病学》
01
全面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
02
涵盖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原则。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03
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思路。
网络资源推荐
中国医学教育网
提供呼吸系统疾病的教学视频、课件、试题等教学资源。
临床技能培养
0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训练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技巧,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
史、家族史等,以及如何进行全面的呼吸系统体格检查,如视诊、触诊
、叩诊和听诊等。
02
实验室检查与结果分析
指导学生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血气分
析、痰液检查等,并学会如何分析实验结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
04 教学内容与安排
基础知识讲解
呼吸系统解剖与生理
详细讲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包括上呼 吸道、下呼吸道和肺部的解剖特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调 控等。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介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类型、发病原因、病理生理过程 及临床表现等,使学生对呼吸系统疾病有整体认识。
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阐述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如病史采集、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及治疗原则,包括药 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发病机制
涉及病原体侵入、炎症反应、氧化应 激、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导 致呼吸道黏膜损伤、肺功能下降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 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第六课《呼吸系统的保健》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第六课《呼吸系统的保健》教学设计

教学文档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第六课〔呼吸系统的保健〕优秀教学设计第六课:呼吸系统的保健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保健的重要性并做好呼吸保健的有关事项。

二、教学分析:重点:呼吸系统与年少儿童健康的关系。

难点:坚持做好呼吸系统保健有关事项。

三、教学过程:
1、呼吸系统与年少儿童健康的关系。

〔1〕儿童,年少的呼吸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组织十分柔嫩,呼吸道粘膜简单损伤、呼吸道的屏障作用出不如成年人,呼吸系统的功能相对较弱。

〔2〕灰尘,各种细菌、病毒对儿童、年少的危害更大,后果更严峻。

〔3〕儿童,年少新陈代谢旺盛、对氧的需求比成人大。

综上的述,要保证儿童,年少身体健康发育成长,注意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

2、保护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方法:
〔1〕室内通风换气。

〔2〕保持空气的清洁,注意防尘。

〔3〕注意个人卫生。

〔4〕不吸烟,吸烟对呼吸、心血管系统有损害作用,对年少儿童损害更为明显。

〔5〕衣服要适宜,注意保暖,预防受凉。

〔6〕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增强体质。

作业:年少儿童为什么要注意呼吸系统的保健?
.。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06
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材资源挖掘和整合
精选教材内容
从现有教材中筛选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重点、难 点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拓展教材资源
积极寻找并引入其他优质教材资源,如国外经典 教材、行业最新研究成果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开发校本教材
结合学校和专业特色,组织教师编写符合实际教 学需求的校本教材。
网络资源拓展和共享
技能目标
学会正确使用常见的呼吸系统检查器械,如听诊器、呼吸机等,并能准确解读检查 结果。
掌握基本的呼吸系统护理技能,如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呼吸系统病例进行分析和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学生关注呼吸健 康、预防呼吸系统疾 病的意识。
激发学生探索呼吸科 学奥秘的兴趣和愿望 。
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有 更多的机会进行动手操作。
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
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 接受程度,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谢谢聆听
实践操作环节时间紧张
由于课程安排紧凑,实践操作环节时间较短,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部分学生对于某些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不高,需要探索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需求。
改进措施提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
通过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要求,加强学生对基础知 识的掌握。
优化实践操作环节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
提问与讨论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并讨论呼吸系统的结 构、功能及疾病等相关知 识。
情境模拟

生物初中呼吸系统教案

生物初中呼吸系统教案

生物初中呼吸系统教案
目标: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描述呼吸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材料:讲义、图表、模型
时间:1个课时
步骤:
1.导入(5分钟):介绍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体为什么需要呼吸吗?呼吸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2.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图表和模型,讲解呼吸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同时介绍每个部分的功能,例如鼻腔过滤空气、气管传输气体等。

3.互动(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人类和动物的呼吸系统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种类动物如何呼吸,例如哺乳动物和鱼类。

4.实验(15分钟):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进行呼吸实验,观察吸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

5.总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呼吸系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呼吸系统的知识点,并将其呈现在一张海报或小册子上。

同时,鼓励学生调查不同气候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并讨论如何保护环境以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

初中生物呼吸系统微课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系统微课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系统微课教案课时:3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呼吸过程中的关键器官及其功能。

3. 理解细胞呼吸和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呼吸过程中的关键器官:鼻腔、气管、支气管、肺部等。

3. 细胞呼吸和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重点:1. 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理解细胞呼吸和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呼吸和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或视频资源。

2. 模型或实物呼吸系统的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0分钟)1. 通过PPT或图片介绍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呼吸系统的作用。

三、呼吸过程中的关键器官(10分钟)1. 介绍呼吸过程中的关键器官:鼻腔、气管、支气管、肺部等,并说明它们的功能。

2. 让学生观察模型或实物呼吸系统的展示,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

四、细胞呼吸和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5分钟)1. 介绍细胞呼吸和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和流动。

2. 通过实例或动画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进行小结,概括呼吸系统的关键知识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呼吸系统的作用和重要器官的文章。

教学反思:针对不同水平和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呼吸系统生物教案

呼吸系统生物教案

呼吸系统生物教案呼吸系统生物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这部分教材先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再从呼吸系统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引入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有关学问。

即三个中心问题:1、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2、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3、人体内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消化、运动、循环、排泄系统存在紧密的联系,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同学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呼吸涉及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对“新陈代谢”的深化理解。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熟悉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呼吸频率及肺活量的概念。

(3)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把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力量目标:培育和提高同学自学力量、观看力量,推理思维力量。

3、德育目标:培育同学形成“生物是一个统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辨证思想。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对同学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鼓舞同学主动参与体育熬炼。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肺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运动的过程 3、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分析:(1)肺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的学习比较简单,还能使同学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生物学观点的建立。

(2)呼吸运动是本节基础学问的重点。

该原理需要通过同学观看一系列的动画之后,经过推理、推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育形象思维力量的重点。

(3)呼吸运动解决的是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接着要解决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如何交换问题,无论从学问的完好性来看,还是从力量的培育来看,气体交换的原理与过程应作为本节的重点。

难点:1、呼吸运动的过程2、扩大作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1)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而同学还没有压强的概念,就很难理解空气是“压入”肺内而不是“吸入”肺内。

1.呼吸系统疾病教案

1.呼吸系统疾病教案

1.呼吸系统疾病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常见疾病,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掌握程度有所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初步诊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图解、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疾病发生机制,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五、教学任务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七、教学准备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内科学》等相关教材。

活页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活页教材,如呼吸系统解剖图解、疾病案例分析等。

教学视频:收集或制作呼吸系统工作原理、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视频资料。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了解肺的通气的概念;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2.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型、模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学会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人工呼吸原理和方法学习,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知识,鼓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了解肺泡内、组织里气体交换过程、原理;理解呼吸全过程;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及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

5.通过做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与用吸耳球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气作对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做对比实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通过分析煤气中毒原因和学习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

关心他人的教育,渗透爱惜生命、预防为主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

7•了解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有利于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加强,特别是了解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提高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懂得如何抢救煤气中毒者、溺水者。

9.通过参与调查、讨论等活动,了解吸烟危害人体健康,要做到不但自己不吸烟,还要劝家长、亲友戒烟。

了解吸毒误国、害民。

坑家庭、毁自己,下决心永远不沾毒品。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一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1)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基础,可使后面学习较易,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

(2)呼吸运动是呼吸全过程第一步,其原理与其它呼吸过程的原理均不相同是重点。

该原理需要通过在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也是培养形式思维能力的重点。

2.重点二是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呼吸的全过程。

因为:(1)通过学习的呼吸运动,己经解决了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接着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初中生物的呼吸系统教案

初中生物的呼吸系统教案

初中生物的呼吸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情况。

3. 了解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器官组成。

2. 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3. 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教学难点:1. 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机制。

2. 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具体危害。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板书。

2. 模型或图片展示呼吸系统的构造。

3. 实验器材(小瓶子、吸管、燃烧木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

例如:在没有呼吸系统的情况下我们会怎样?我们为什么会呼吸?呼吸对人的生存有多么重要?二、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15分钟)1. 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2. 讲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三、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20分钟)1. 通过实验演示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一个小瓶子中点燃木片,然后用吸管吹气进入小瓶子,观察火焰变化。

2. 讲解氧气在肺泡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各部位,二氧化碳则相反。

四、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15分钟)1. 讲解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包括造成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2. 通过图片展示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肺部对比,让学生了解吸烟对呼吸系统造成的破坏。

五、小结(5分钟)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呼吸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远离吸烟,注重呼吸系统的保护。

六、作业布置1. 用文字描述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2. 调查一下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写一份报告。

以上便是一份初中生物的呼吸系统教案范本,供参考使用。

初中生物教案呼气系统

初中生物教案呼气系统

初中生物教案呼气系统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

3. 了解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

3. 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

教学难点:1. 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和机制。

2.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人体模型3. 呼吸系统相关图书或资料教学步骤:一、导入 (5分钟)通过展示人体模型或呼吸系统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系统,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

二、讲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5分钟)1. 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

2. 讲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吸氧、排二氧化碳。

三、讲解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 (15分钟)1. 详细解释各个器官的功能,如鼻腔的作用是过滤、暖和和湿化空气等。

2. 通过PPT或人体模型展示呼吸系统的构造。

四、讲解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 (15分钟)1. 介绍肺泡、毛细血管和气体交换的过程。

2. 解释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的原理。

五、总结和拓展 (5分钟)对呼气系统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呼吸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了解呼吸系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明白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了解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

同时,学生还应该能够意识到呼吸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进一步关注和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鼻腔:过滤空气,温暖和湿润空气 咽:连接鼻腔和喉,参与吞咽和呼吸 喉:发声器官,参与呼吸
气管:连接喉和肺部,输送空气
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分为左肺和右肺
胸膜:覆盖在肺表面的薄膜,减少摩擦并保 持肺的扩张状态
呼吸系统的功能
气体交换:吸入 氧气,排出二氧
化碳
调节体温:通过 呼吸调节体温
清洁过滤:过滤 空气中的尘埃和
理解呼吸系统 的工作原理
学会分析呼吸 系统的常见疾 病和预防措施
提高自主学习 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01
02
03
0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健康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03
教学内容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教教教教教
加学学学学学
目目内方过评
录标容法程价






01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 标题内容
0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会如何保护呼吸系统
提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 和预防能力
能力目标
掌握呼吸系统 的基本结构和 功能
巩固练习
提供一些实际的病例,让学 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设计一些与呼吸系统相关的 问题,让学生回答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 来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让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呼吸系统的知

归纳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呼吸系统知识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翟伟明
2014年3月
《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河南岸中学翟伟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2.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及肺的结构。

3.理解肺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膈肌、肋间外肌的变化情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知识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系统方面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肺泡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2、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肋骨、胸骨、膈的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1、理解肺泡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2、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肋骨、胸骨、膈的变化情况。

三、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的基础。

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

该原理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来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挂图、实物、实验、模型和投影相结合的的教学方法。

在讲呼吸系统主要功能时,老师可先做一个演示实验,叫一位学生往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试管吹气,让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在讲解呼吸运动时,教师可用自制简单模型(肋骨、胸骨与呼吸运动的模型、膈与呼吸运动的模型)来讲解。

整节课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边观察边回答问题,层层深入。

五、教学准备
试管、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呼吸系统组成挂图,新鲜猪肺,教学课件,学生和教师
自制简单模型。

六、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先做演示实验:取一支试管,倒入约1/3试管容积的澄清石灰水,取一根直导管插入试管中,请一位学生上来向导管内吹气(告诉学生吹气必须较缓),其余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让一学生描述石灰水的变化情况(从澄清变为浑浊)。

然后提问: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继续问)二氧化碳又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是人呼出来的,然后教师总结:人不但呼出二氧化碳,还要吸入氧气,吸入的氧气经过体内一系列变化,变成二氧化碳后被排出体外,这一活动由人体的呼吸系统来完成。

(二)新课讲述
教师投影以下几个问题,学生阅读教材52页至55页。

1.呼吸系统有那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那些器官?
2.鼻腔有那些结构特点适应呼吸?
3.吃饭时若边讲话边吃饭,有时会剧烈咳嗽,这是为什么?
4.人的发声器官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声?
5.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6.外界的氧气是怎样进入肺内,肺内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
教师出示呼吸系统的挂图,请学生看挂图回答问题1,回答完毕后教师板书呼吸系统的组成。

问题2学生较容易回答,教师可补充:在长跑时,我们借助嘴呼吸好还是做深呼吸好?拔鼻毛是否正确?这两个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学生既能回答,又愿意回答,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对于问题3有此经历的学生特敏感,可以请这类学生回答。

回答完以后请他谈一下食物落入气管内的感觉,这样一方面强化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改掉吃饭时说笑的不良习惯。

回答问题4后,教师可附加一题:口腔是否为发声器官?这一问题带有普遍性错误,一般学生包括某些成年人均会认为口腔是发声器官,其实口腔的功能是使发出的声音变为我们人类能够听清的语言,口腔本身不会发声,可让学生屏住呼吸,快速张开嘴巴,尝试一下是否有声音发出。

出示新鲜猪肺,观察肺的叶数。

然后用解剖剪把气管分支不断剪开,可以观察到肺是由支气管不断分支形成的。

出示肺结构挂图,可以见到气管分支情况: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再出示肺泡结构图,由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5,并板书肺泡与呼吸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问题6比较抽象,学生较难回答,教师可向学生先讲这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它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然后教师请学生手按胸部,做一次呼吸运动,感觉一下胸部的起伏与呼吸的关系。

然后教师又提问:吸气和呼气是如何进行的呢?
带着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54-55页演示部分内容,约3分钟后出示肋骨、胸骨与呼吸运
动的模型,示范给学生看,边说明肋间外肌、肋骨、胸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并填好板书中的表格。

再出示膈与呼吸运动的模型,边示范给学生看,边说明膈肌、膈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并填好板书中的表格。

最后让学生分组演示自已手中制作的模型,从而得出结论。

(三)小结:可按照板书进行小结,重点突出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以及理解人体呼吸运动时肋骨、胸骨、膈的变化情况。

七、板书设计
(二)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肺泡数量多。

2.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肺泡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肺泡壁有丰富的弹性纤维。

(三)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四)呼吸运动
八、随堂练习
1.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
(A )鼻、咽、喉、气管、肺 (B )鼻、口、咽、气管、肺
(C )口、气管、支气管、肺 (D )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腔 咽

气管和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清洁、温暖吸入的 空气等
2.下列不属于肺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A)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B)肺泡内有大量的氧气
(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且数量多
3.肺换气是指( )
(A)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B)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C)人体得到氧气的过程
(D)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4.成年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的活动状况与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
(A)肋间内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B)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肺内气压下降
(C)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下降
(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下降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投影、挂图、实物标本、实验演示和模型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并且以提问的形式层层深入。

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形象的东西,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是:可能本节课内容多了一点,如果把呼吸运动这部分放到下节课讲可能比较好。

在讲到呼吸运动时,讲胸廓容积的变化会引起肺内气压的变化,七年级的同学可能没有学到压强,所以对气压的变化还不够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