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多重效应
班集体对学生个体的教育效应应体验
班集体对学生个体的教育效应应体验
案例一:
班集体对个体的教育效应包括凝聚效应、驱动效应、同化效应、协同效应。
其中,凝聚效应是指集体对其成员有一种吸引作用。
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以集体成员的共同需要为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种心理成分,班集体所以有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能满足青少年的多种需要。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凝聚一个班级的力量,只有整个班级形成高度和谐的向上力量,班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驱动效应是指集体的影响能使集体成员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
上进的态度,形成个体内部的驱动力。
同化效应是指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
影响效应不属于班集体对个体的教育效应。
案例二:
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主任六大效应
班主任六大效应作为学校中一位重要的角色,班主任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发展全面的任务。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还应具备教育智慧和情感引导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会产生六大效应,即关爱效应、激励效应、引导效应、示范效应、服务效应和成长效应。
本文将分别讨论这六大效应,并探讨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关爱效应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承担着家长和老师的角色,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是他们的基本职责。
班主任关爱效应即通过实际行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
当学生面临困难时,班主任积极倾听、关怀和解决问题,给予学生温暖和支持。
这种关爱效应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激励效应班主任的激励效应是指通过正面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取心。
班主任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肯定学生的成绩和努力。
同时,班主任还要关注那些不起眼、潜力较低的学生,设法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激励效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业上不断成长。
三、引导效应班主任的引导效应是指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
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例如,在学生发展规划上,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合适的引导,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学科和专业。
引导效应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示范效应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榜样,他所展示的行为和品德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不仅要做到言传身教,还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通过示范效应,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进行有效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服务效应班主任的服务效应是指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
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五种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五种心理效应
一、力避“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是社会心理学发现的一种现象。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这种规律称为“贝勃定律”。
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就变得微不足道。
或者说,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贝勃定律实际上是发现了外在刺激强度变化所引起的效用变化。
我们以往的教育实践,不难得出一个肯定性的结论。
当一个学生犯错误时,第一次教师对他进行教育,或许会听;第二次还是这样的教育——在这里强调一个反复性、重复性,或许效果会小些;第三次再这样教育,学生表面认同,其内心是反判的;第四次再这样教育,学生就可能会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如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长期这样,效果会越来越小,最后甚至适得其反。
所以,班级管理要不断更新方法,应该重检查督促而力戒反复絮叨,避免引起学生反感而出现“贝勃定律”的情况。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是指在教育环境中,特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机制对学生行为和学习产生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
权威效应(Authority Effect):当教师展现出明确的权威和领导力时,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遵守规则,表现出更好的纪律和合作意愿。
群体效应(Group Effect):学生在集体环境中受到同伴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可能受到群体规范和社会认同的影响。
自我实现预期(Self-Fulfilling Prophecy):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影响学生的表现。
当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并给予支持时,学生更有可能实现这些期望。
正向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通过奖励和赞扬来加强学生积极的行为,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动机和积极参与。
自主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感到学习有趣和有意义,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投入和成就。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班级中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当学生感到被接纳和被认同时,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学习。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教室环境、座位安排、教具和教学资源的布置等因素对学生的情绪、行为和学习产生影响。
理解和应用这些心理学效应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班级,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成就和社会发展。
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有效的激励和支持,教师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心理学效应来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
浅析班级管理中几种心理效应
如何运用心理效应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培训崇明县东门中学朱慧一、什么是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境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
通俗地讲就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
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普遍性。
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
二是微妙性,心理效应尽管很普遍,但是它也很微妙,很难觉察,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很难觉察到自己已经受到心理学效应的影响。
第三是客观性。
它虽然很奇妙,但它确实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或发生作用,它具有客观性。
生活中有很多心理效应,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心理学效应在起作用。
心理效应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会恰当地运用它。
对咱们班主任来说,在建设和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如果学会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心理效应,就能掌握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
那么班级管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使班级管理充满艺术魅力和人本气息。
一、破窗效应: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首先请大家看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找切入点并解释它。
现象:在课堂上,起初同学们十分安静地听老师讲解,突然有手机的短信铃声响起。
因为是非常搞笑的铃声,所以大家都笑了。
老师没说什么,接下来的五分钟里又有两三次其他同学的手机铃声响起。
后来老师发现竟然有同学故意调出铃声。
问题:其他同学是因为觉得自己的铃声也很有趣要让大家听一听,笑一笑,还是因为老师没有责备提醒第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认为无所谓,而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解释: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破窗理论”。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不良现象就会滋生、繁荣。
在刚才提到的现象中当第一位同学无意中发出手机铃声,而没有受到老师责备或制止时,其他同学就会得到这样一种暗示:老师对该行为不会责备或制止;再加上人天生的破坏欲,佛洛依德说人天生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并不单是求死,而是体现在人的破环性、攻击性上。
教育上的十大效应
原理与应用
原理
整体表现是由最薄弱环节决定的。
应用
在教育上,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短板科目或技能,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以提高 其整体表现。
实例分析
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和语文方面表现优秀,但在英语上成绩较差,这可能导致他在总体 成绩上表现不佳。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英语短板进行辅导和激励,以提升其整体成绩。
它反映了累积和增值的优势,成功会带来更多的成功,而劣势则会加剧失败的风 险。
原理与应用
原理
马太效应的原理在于资源和机会的累积和集中,成功者更容 易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进一步扩大优势。
应用
在教育上,马太效应表现为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教 育资源和机会,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实例分析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发展内在动机,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外部的 奖励或认可。
实例分析
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表现 出色,老师为了激励他继续努力, 承诺如果他下次考试继续保持高
分就给他奖励。
但这种奖励可能会被学生看作是 为了获得外部好处而学习,而不 是出于对数学本身的喜爱和兴趣。
导致学生更加自信和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原理与应用
要点一
原理
布罗菲效应的原理是基于心理学的期望效应。当人们对自 己或他人抱有期望时,他们往往会以积极的方式行动,以 实现这些期望。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有很大 的影响,因为学生通常会以教师的期望来评价自己的能力 和价值。
要点二
应用
为了应用布罗菲效应,教师需要对学生抱有高期望,并采 取积极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和提 供支持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 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 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几种效应
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几种效应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策略,管理过程的适时、适度等问题对班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抓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若能对某些问题的效应适时、适度的给予关注和妥善的利用,对班级管理工作将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在此我想就此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刚柔相济的互补效应处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不如从前,许多班主任对其失去了说服教育的信心,在多数时候只好采用众多的“校规、班规”等“刚性”的政策来约束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如:扣操行分、罚款、开除等)。
其实,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在一定方式约束下达到某种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若太多的使用和泛用,其结果只会让学生形成“见多不怪”的感觉。
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
在其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若我们的班主任一味只是“按规定”来执行,学生可能表面上是接受了,但心里不一定会接受,更有甚者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
但若班主任在对待这类学生时能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如:使之在认识其不足的基础放其一码,适当使用“视而不见”,“听而不答”,不当众处罚、批评等手段,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在教师对其的信任和暗示的眼光里感悟教师的用心,找回希望,找回自尊,努力去克服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处罚”要好得多。
二、性别差异的正面效应由于性别差异,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都有在异性面前显示出自己才能,遮盖其不足之处的心理。
现阶段的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相互关注客观存在,他们有的希望在异性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而相当一部分同学虽然没有多少才华来展示自己,但是他们在异性同学面前总是能尽量克服自己的许多不良行为,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努力做好各种事务,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若能有意识的利用这种性别差异的正面效应,有目的地将男女同学适当搭配来安排班内的各种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级管理中的十种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十种心理效应一、自己人效应——走进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升起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学生的感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杜绝居高临下的说教,充分运用平行语言,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
二、瓦拉赫效应——发现亮点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
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
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
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
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着成效。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心每个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出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为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潜能和特长搭建舞台。
班集体建设中的12个心理学效应-中职班主任经验交流
班集体建设中的12个心理学效应1.首因效应:抓住第一印象的机会“首因效应”是指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也被称为“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后被人们总结为:人与人第一次交往时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脑海中占据主导地位,比以后接触中得到的信息更强,持续的时间也更长。
2.皮格马利翁效应: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期望定律”,这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旨在告诉人们:只要对某件事情怀着非常强烈的期望,所期望的事情就会激发人的潜能,所要做的事情就会更容易成功。
3.破窗效应:已经破损的东西更容易遭到破坏“破窗效应”是由政治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凯林提出的,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实验进一步证实,心理学家最终将其归纳为: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诱使人们仿效,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4.三明治效应:让批评变得更可口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
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总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总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使之后味无穷。
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
5.互悦机制: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互悦机制”也称为“对等吸引率”,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后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6.投射效应:不要总以自己的喜好去衡量别人“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的心理现象,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入,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进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影响他人;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主要表现为过度地赞扬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贬低自己不喜欢的人。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多重效应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多重效应初中班级规模通常在30~50人之间,学生的各项能力及行为习惯都存在较大差异。
大班教育的统一管理与个体差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实现班级共同目标的同时,如何挖掘不同层面学生的潜力,是经常困扰班主任的管理难题。
班级中的学优生通常对学习的关注度较高、成绩优良,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
由于在学校生活中获得较多的肯定,学优生通常会拥有更多的自信和优越感,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较大。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不仅有利于挖掘学优生自身的潜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各层面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班级建设目标的实现。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是以加强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指导作用,优化学优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行为为目的,树立群体榜样的一种学习和管理方式。
在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过程中,班主任通常利用课后或自习课时间,带领所选定的学优生团体(一般10~20人),开展关于团队建设、合作竞争、班级责任感、学习方法与技巧等不同模块的辅导。
学优生在学业、心理特征等方面明显的相似性为开展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提供了基础,便于班主任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巧开展针对学优生的团体辅导。
[1]为了了解以班主任为主导,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管理方法的效果,笔者在所任教的初一、初二年级,选取了采用学优生团体辅导的6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其余班级作为对照组。
分别由6位班主任自行设计辅导活动方案,进行平均每三周一次、为期一个学年的追踪研究。
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了解学生和班级的成长变化:①学生日记、周记中反映成长的关键词;②科任教师随访评价关键词;③年级及学校各项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及在各项大型活动中的表现;④学校或城区学期统测学习成绩情况。
对已完整实施该措施2~3年班级的班主任进行随访了解较长时间采用这一管理措施对班级及学生的影响。
由于开展了学优生团体辅导,班主任和辅导对象——学优生团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强化了班主任和辅导对象之间的认同感;辅导对象会逐步开展在班主任指导下的合作学习。
班级管理的“四大效应”
班级管理的“四大效应”1. 提高班级整体质量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班级的整体质量。
首先,学生在有良好管理下的班级中会感到更加安全和舒适,他们会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主动性。
其次,班级管理规范有助于营造和谐和睦的学习氛围,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为班级的协作学习、集体活动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班级管理规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因为有良好的管理和规范,教师可以更加专注于课程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班级教育的目标。
2. 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管理规范还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一个良好管理的班级中,同学之间往往会更加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
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更容易建立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班级管理规范还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增强班级互动氛围。
通过集体活动、团队竞赛等形式,增加班级成员间的交流和联系,从而加强班级凝聚力。
3. 辅助个性化发展良好的班级管理还可以辅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作为班级管理者,我们应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关注。
例如,针对某些有特定学习需求的学生,可以定制特定的学习计划和辅导策略,帮助其充分发挥潜力,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
同时,通过集体活动和竞赛,促进每个学生特点的展示和发扬,为其个性化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4. 提升班级品牌价值良好的班级管理还有助于提升班级品牌价值。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
一个良好的班级品牌不仅有助于提升班级整体形象和声誉,还能带动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良好的管理规范下,班级成员的素质和成就可以得到更好地展示和彰显,提高班级的美誉度和声望,从而提升班级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班级管理还可以带动学校整体教育环境的改善和创新,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总之,班级管理规范可以在多方面带来多重效应,提高学生成长和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有助于建立良好社会形象和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目标。
小组合作教学中常见的八大心理效应
小组合作教学中常见的八大心理效应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深受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但在运用中遇到了不少困惑。
笔者试图以小组合作教学中常见的八大心理效应分别针对教师遇到的困惑加以说明,如分组时的互悦机制,时间安排上的系列位置效应,内容与方式上的头脑风暴效应,小组与个人责任的社会惰化效应,合作与竞争中的鲶鱼效应,课堂管理上的“80-15-5”法则,奖励运用上的德西效应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的空白效应。
并根据合作教学中积极互赖、个人责任以及运用较多的合作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合作教学心理机制小组合作合作学习作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随着社会力量学、心理场论、目标互赖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各国教学改革中大放异彩,也深受一线教师的关注。
在运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存在不少困惑。
比如:如何分组、小组合作的时间安排、合作教学的内容与方式选择、小组与个人责任的关系、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课堂秩序的维持、奖励的运用、课后作业的布置等。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运用教学与管理中常见的八大心理效应加以说明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分组时的互悦机制国内学者绝大部分把“异质分组”作为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但国外学者斯莱文和约翰兄弟并未将“同质或异质分组”放在要素位置。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简单的“同质”“异质”之说。
未成年人兴趣爱好、成长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可发展性,使同质、异质很难简单划分。
国内外专家都认同合作学习最核心的要素是积极互赖,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的积极互赖。
既然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就应在分组上考虑学生的想法,合理运用互悦机制和认知失调效应。
互悦机制是人际吸引律中的“对等性吸引率”,是指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而认知失调理论中也有一个类似规律――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
教师们常苦恼于把吵闹的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放在一组,双方互不买账,那么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如教师确定组长后的“组长-组员”双向选择机制,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确定出学习能力好、组织能力强的各组组长,有意识地调整成绩落后、自律不严学生的分组情况,其余的中等生具有较大可塑空间,不会造成因学习成绩分化过大难以唤醒组间竞争的问题。
四效应”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效应”增强班级凝聚力在班级中,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合作,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
而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成为了每位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将分享“四效应”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归属感效应归属感效应,是指学生对于整个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班级中,要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参与其中,把班级规章制度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让学生有责任感和归属感。
1.2 设立班级荣誉可以根据班级学习成绩、学生的表现等方面,设立班级的荣誉,如班级先进个人、班级文化特色、班级志愿者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归属感,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建设。
1.3 规划班级文化可以为班级规划一些文化活动,如班级联欢会,班级活动周,班级文化节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归属感。
二、互助效应互助效应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精神,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1 加强互动联系老师可以通过每日交流、班级微信群等方式,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情。
2.2 普及科学学习方法老师可以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普及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3 建立学习小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竞争效应竞争效应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3.1 新领域竞赛可以开展班级内部的科技创新竞赛、文化竞赛、体育竞赛等,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并通过这种竞赛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凝聚力。
3.2 活动评比可以开展一些班级内部活动评比的方式,例如评选出最佳班干部、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公益志愿者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评比,可以增强学生彼此之间的竞争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师生关系效应师生关系效应是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主题班会课件:小学班会瓦伦达效应
如何培养和激发瓦伦达效应
通过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机会,鼓励他们分享和思考,以及赋予他们 更多的责任和权力来培养和激发瓦伦达效应。
实践探究:小游戏瓦伦达效应 模拟
通过设计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到瓦伦达效应的力量, 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协同能力。
主题班会课件:小学班会瓦伦 达效应
班会瓦伦达效应简介
瓦伦达效应,也称为"帮帮宝班会法则",是一种通过班会活动来促进学生发 展和增强团队合作精伦达效应是指通过正向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班 级整体进步的班会活动策略。
案例分析:成功的瓦伦达效应 故事
瓦伦达效应对班级建设的实际 作用
瓦伦达效应可以帮助班级建设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参与度。
总结和反思
通过瓦伦达效应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班级凝聚力的增 强,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和个人发展的双赢效果。
班级管理中的25种效应
从众效应
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 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 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 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 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 用。
马太效应
对于一些班主任心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 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 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 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 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 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 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 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空白效应
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 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 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 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 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 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 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刻板效应
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 被称为刻板效应。
鲶鱼效应
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 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 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 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 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 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 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 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 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班级管理中的八种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八种心理效应1.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
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
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
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2.拆屋效应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虽然这一效应在成人生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
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
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
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3.链状效应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
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
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
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怯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班级管理中的几种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几种效应
优质文档你我共享 第 1 页 共 1 页 班级管理中的几种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几种效应
一个由来自不同学生组合而成的班集体,犹如一盘散沙,作为班主任,面对这样的班集体,可谓是万千滋味聚集心头。
我觉得一开始就狠抓学习是不明智的,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个班集体凝聚到一起,然后学生才会顺理成章地把努力学习当成是对班集体的一份贡献。
在这一年中,我通过优秀学生的模范效应,班主任的头羊效应等带动一切可以带动的力量,通过主题班会渗透班级精神,使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并且还很高效。
团员效应
第二学期开始时,我们班已经有10名团员了,每名团员都是全班同学选举出来的优秀学生,再者又成立了团支部。
为了不让这么好的资源闲置,我重新划分了学习小组,每个组长都是团员,他们管理起组员来,比我严格,也细致得多,他们无时无刻不盯着自己的组员。
语文老师听写时,他们就会叮嘱自己的组员仔细检查检查再交;历史老师留下背诵作业时,在老师检查之前,他们早检查过一遍了。
因此,我们的优异成绩里凝聚着每一位团员的责任心。
不光在学习上如此,其他方面也不逊色。
记得那是一节自习课,李同学因不服管教和班长争吵了起来,杨同学觉得李同学不该如此,就动手;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多重效应
初中班级规模通常在30~50人之间,学生的各项能力及行为习惯都存在较大差异。
大班教育的统一管理与个体差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实现班级共同目标的同时,如何挖掘不同层面学生的潜力,是经常困扰班主任的管理难题。
班级中的学优生通常对学习的关注度较高、成绩优良,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
由于在学校生活中获得较多的肯定,学优生通常会拥有更多的自信和优越感,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较大。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不仅有利于挖掘学优生自身的潜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各层面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班级建设目标的实现。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是以加强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指导作用,优化学优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行为为目的,树立群体榜样的一种学习和管理方式。
在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过程中,班主任通常利用课后或自习课时间,带领所选定的学优生团体(一般10~20人),开展关于团队建设、合作竞争、班级责任感、学习方法与技巧等不同模块的辅导。
学优生在学业、心理特征等方面明显的相似性为开展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提供了基础,便于班主任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巧开展针对学优生的团体辅导。
[1]
为了了解以班主任为主导,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管理方法的效果,笔者在所任教的初一、初二年级,选取了采用学优生团体辅导的6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其余班级作为对照组。
分别由6位班主任自行设计辅导活动方案,进行平均每三周一次、为期一个学年的追踪研究。
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了解学生和班级的成长变化:①学生日记、周记中反映成长的关键词;②科任教师随访评价关键词;③年级及学校各项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及在各项大型活动中的表现;④学校或城区学期统测学习成绩情况。
对已完整实施该措施2~3年班级的班主任进行随访了解较长时间采用这一管理措施对班级及学生的影响。
由于开展了学优生团体辅导,班主任和辅导对象——学优生团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强化了班主任和辅导对象之间的认同感;辅导对象会逐步开展在班主任指导下的合作学习。
[2]
学优生团体的进步及对班级建设的积极引领作用可以分为显性效应和隐性效应两类,下面就来分别加以介绍。
一、强化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显性效应
在措施实施一个月后,实验组中有83%的班级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促进效果明显,并且这种促进效果随着措施实施时间的延长而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
1.明确并强化学优生的自我定位,稳定并优化其积极行为
参与辅导后,所有参与辅导的学生都多次在日记、周记中提到对自己的成长有更清晰的定位。
有91%的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规范等多
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期望在班级管理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求自身行为规范在班级中起到表率作用,争取早日入团等。
又比如,实验组中有学生在未参与辅导时对自己初中发展没有明确定位,在参与辅导后明确了个人在学习方面要进入年级前十名,在工作方面要成为学校学生会主席,在班级中要成为“领袖人物”。
这种全方位发展的诉求引导着学生认识自我,管理自我。
科任教师的随访也反映出目标团体中大约81%的学生在课堂投入程度、学习习惯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
2.发挥学优生团体示范和管理作用,强化班级的良性发展
通过将学优生组织起来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可以明确树立班级中的优秀群体。
这种榜样的明确树立,使班级建设目标和班级管理标准“具象化”。
管理标准的“具象化”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从而达到强化班级管理,实现良性发展的班级建设目标。
榜样的明确树立有利于强化学优生团体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强化学优生团体的责任意识,促进学优生团体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主动规范他人行为,从而引导班级舆论,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强化班级“正能量”。
例如某实验组班级的语文课堂,学优生团体认真倾听、积极回答问题,不参与并及时制止扰乱课堂行为。
他们的课堂学习行为成为班级其他同学模仿的对象。
部分学优生团体成员,在课堂违纪后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批评,他们对自己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深感内疚,能够自我警醒。
由于学优生团体在课堂的示范和管理作用,实验组中83%的班级的科任教师课堂评价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83%的班级课堂评价中教师不满意率几乎为0,其中满意率提高最大幅度约为30%。
在科任教师随访中使用“认真倾听”“积极回馈”“高效完成”等关键词评价这些班级课堂表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班级。
3.塑造班级正面形象,增强班级凝聚力
学优生团体的优秀表现,在班主任的强化下,得到班级的普遍关注和认可,进而获得年级或学校的肯定。
年级和学校对学优生团体的肯定增强了班级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在实验组班级中,没有参与团体辅导的学生中有16%在日记、周记和师生沟通中表示对辅导对象所参与活动的好奇、向往,希望提升自身水平向学优生团体看齐。
在学优生团体的舆论引导下,班级学生能够迅速对科任教师评价做出积极反应,表现出良好的集体向心力和上进心,形成人人参与、爱护集体荣誉的班级凝聚力。
这种积极的心理作用促进了班级发展良性循环的形成,能塑造班级的正面形象。
一般该措施实施一周左右,科任教师就能普遍感受到这种带动和促进作用,并随着措施的持续开展而留下深刻印象,课堂氛围及师生配合程度也得到明显改善。
二、强化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隐性效应
班级学优生辅导的积极效果还表现在满足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诉求、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对其他班级的辐射影响。
班主任在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的过程中,重视辅导对象的自我了解和改善,
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同时,辅导过程中所产生的合作学习,能协助学生积极解决社会和认知冲突,构建积极对待外界的方式。
[3] 这种团体辅导同时满足学生青春期心理自我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诉求。
实验组中有学生在参与辅导前满足于自身的成绩表现,崇尚“不太用功,成绩很好”。
而在学优生团体辅导的合作分享过程中,由于发现了其他同学的长处,从而激发斗志,争取全面突破。
科任教师随访反映辅导对象中有大约40%的学生心态由自负浮躁变得谦虚踏实。
学优生团体的良性发展借助同伴关系的影响带动了班级其他成员,为其他成员发展提供了支持。
在实施这种管理措施一年半以上的班级中,有10%~15%未参与辅导的学生与辅导对象发展趋势相当。
实验组班级中有例子表明,关系亲密的同伴在参与辅导后的积极改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由于缺乏学习动力而无心向学的未参与辅导同伴采取积极态度面对学习困难,并且进步明显。
这种积极的同伴关系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积极的辅助途径。
实验组中有75%的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经常被年级和学校表扬和肯定。
在同年级各班的竞争关系中,个别班级的优异表现意味着强有力竞争者的出现。
这种刺激还通过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沟通来传递,从而对其他班级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有利于年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是一种借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原理及技巧,加强班主任对学优生团体指导的学习和管理方式。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这个过程中开展的合作学习避免了完全自主的合作学习在指导学生掌握更高层的思维及理解方式或技巧方面的不足,加强了活动的功能性,同时避免了学生自主活动造成的发展不平衡或盲从依赖。
[4] 班级学优生团体辅导具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集体思维促进个人思维,以个人良性发展带动集体良性发展等优点,对学生的智力、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但班主任管理指导的差异也是造成实验组中班级差异产生的原因之一。
强化学优生团体辅导对实验组中综合表现中等班级的促进作用比表现优秀班级明显,对班级中综合表现中等,尤其是中上层面的学生的激励作用较显著。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研。
参考文献
[1]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3]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
[4]廖承琳,师保国.浅论合作学习的不足及其改进[J].上海教育科研,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