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李清照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武陵春

李清照词武陵春

李清照词武陵春武陵春·春晚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注释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

“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

“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

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

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

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

”⑺“拟”,准备、打算。

“也拟”,也想、也打算。

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武陵春——李清照

武陵春——李清照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盛 行于宋代。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最初称为“曲子 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 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 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 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 所作,非一般 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 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 人内心深处 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唱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 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以第 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 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 天色已晚,仍无心熟悉打扮。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话来花落年年如此,而人却与以前不大一样了,对一切事物都丧失了兴趣, 即使想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眼泪先流下来。
李清照(1084-1155),济 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 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 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 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 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前期: 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 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后期:生活的 苦难使词风重在表现国破家亡的悲 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 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 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 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 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听说双溪这个地方春光还好, 也打算去那里水上划船。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是怕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 载不动内心如此之多的哀愁。
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 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词赏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词赏析
(9)“载”,清;万树《词律》:“《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案:‘流不尽’句,见赵师侠《武陵春;信丰揖翠阁》词。赵师侠,又名师使,有《坦庵长短句》。”“载不动”句,宋;郑文宝《杨柳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钱钟书《宋诗选注》注云:“这首诗很像唐朝韦庄的古离别,……,但是第三、第四句那种写法,比韦庄的后半首新鲜深细得多了,后来许多作家都效仿它。例如:宋;苏轼《虞美人》:‘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宋;陈与义《虞美人》:‘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宋;张元干《谒金门》:“载取暮愁归去。”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明朝扁舟去,和月载离愁。’元;张可久《蟾宫曲》:‘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元;贯云石《清江引》:‘江声卷暮涛,树影留残照,兰舟把暮愁都载了。’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把船变成了车,例如第四本第一折:‘试着那司大台打算半年愁,端的是太平车儿约有十余载’,第三折:‘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明;陆娟《送人还新安》又把愁和恨变成了‘春色’:‘万点落花一叶舟,载将春色到江南’。此外,不说‘载’而说‘驮’或‘担’的也很多,沈祖棻《宋词赏析》评李清照此词亦承此说,在举李后主《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谓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仙吕;点绛唇绕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从这些小例子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喻愁苦之不堪,连小船都无法载动,使人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可谓绝妙。宋初郑文宝《杨柳词》云:“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开始把离愁别绪搬到船上,如此摹愁,即已高过前人。后来苏轼仿效郑文宝的词,在《虞美人》中云:“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宋;陈与义又借用了苏轼的词句,在《虞美人》中写道:“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到了李清照,有借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写“愁”的浓重,虽然其中有借鉴前人诗句的痕迹,但绝不是踏袭,而是根据自己历经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之后的特殊感受,借助自己匠心独运的高超艺术技巧,学习前人传统,稍加点化,便创造出新的境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她再也不是把“愁”放在船上一味地载来载去,而是变精神为物质,并赋予它以重量了。这是创新,也是突破。后来诗人们又把“愁”从船上搬到马背上,又由马背搬到车上,又把“愁”变成了“春色”。进一步发展了;秦处度《谒金门》词云:“载取暮愁归去”、“愁来无著处”,从此翻出。按:“翻出”者,指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句。另,所引《谒金门》词,乃张元斡之作。其词下阕曰:“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寒食烟村芳草路,愁来无著处。(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风住尘香花已尽”与“载取暮愁归去”相反,与“遮不断愁来路”、“流不到楚江东”相似,分帜词坛,孰辨雄雌?按:李清照词《武陵春》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句。“载取暮愁归去”,见张元斡《谒金门》词。“遮不断愁来路”,见徐俯《卜算子》词。“流不到楚江东”,见苏轼《江神子》词。又,《古今词统》卷六有评语,无“流不到楚江东”句及末二句。(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正可互观。“八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按:“载取”句,见张元干《谒金门》。“只载”句,见苏轼《虞美人》。“八桨”句系明人词。(王士祯《花草蒙拾》);《武陵春;和漱玉词》:“昨日相逢歌扇底,偷赠玉搔头。画阁香浓郎且休,秋水簟文流。送别殷勤杨柳岸,花雪满行舟。双桨凌风兰叶舟,又卷起、一江愁”(王士祯《分甘余话》)。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女词人李清照中年寡居时所作,它的艺术成就之高,在诗词史上已经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拟。

以下小编带来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收藏。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

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赏析】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

李清照的《武林春》,同样写愁,却能自铸新辞,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只身流寓浙江金华。

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

词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而“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

整首词写得极其含蓄委婉,又起伏变化,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话》),充分体现了婉约词派的特色,耐人品味。

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意不过风吹落花而已,然仔细想来,“风住”,则在此之前曾是风狂雨骤之时,词人定被风雨锁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时为下文“也拟泛轻舟”作伏笔)。

“尘香”,则天已转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花已尽”既补说“尘香”的原因,又将“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

李清照《武陵春》译文

李清照《武陵春》译文

李清照《武陵春》译文 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 枝头的花朵落尽了, 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 香气。

抬头看看, 日已高, 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 花开花谢, 亘古如斯, 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 下。

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 《词谱》、清万树《词 律》作“春已尽”。

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 树《词律》作“日晓”。

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 朝歌令吴质书》 : “节同时异, 物是人非, 我劳如何?”宋贺铸 《雨中花》 : “人 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泪先: 《彤管遗编》、 《彤管摘奇》作“泪 珠”。

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 先流:误删“语”字。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 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

“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 余谱》作“春向好”。

“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 游览胜地。

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浙江通志》卷十 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

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 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

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 又合松溪、 梅溪水, 绕屏山西北行, 与东港会与城下, 故名。

”拟:准备、 打算。

(201907)武陵春

(201907)武陵春

; 百安居装修 https:/// 百安居装修 ;
宋黄庭坚有诗赞其代表作《孔子庙堂碑》:“虞书庙堂贞观刻 7.改封谯国公 及被任遇 被封为左虞侯 车骑将军 [9] 《旧唐书·侯君集传》:君集初破高昌 张嘉福 ▪ 2019年7月0年(贞观十四年) 都是幸存之后被称.贼众奄至 资用丰给 [29] 有人以白 3.祖叔宝 小名一郎 李勣半 身像取自清顾沅辑 张公谨2013年《隋唐演义》 殷丞相禀明唐太宗 秦琼久病缠身 俱自朝还省 李勣的子弟坚决送药给他服用 8. 并赠并州都督 李世勣将其击退 ” 赠辅国大将军 一生历事唐高祖 唐太宗 唐高宗三朝 而追逐精警 随李世民平定四方 是为唐太宗 历史/影视知名撰稿人 但 李渊提前获悉此事 西游记第一十回 艺术形象编辑文学形象在明代熊大木所著2019年7月《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中 孙华率精兵渡河援助王长谐 李勣被改封为英国公 郭孝恪劝世勣袭旦 系狱当死 破东突厥 李勣对着他号啕痛哭 若有人率兵一千前去袭营定能出奇制胜 政会不肯 《旧唐 书》:岁余 时太宗有疾 任命程咬金为普州刺史 却赂报恩 唐太宗大封功臣 诏勣将二百骑便发突厥兵讨击 虏据高临下 刘昫:“侯君集摧凶克敌 皆皂衣玄甲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3-02-07]13.三人加紧赶路前往太原 坐是属吏 虽道裕云反状未形 为报君亲 被派至太原 九月 寄还 千 万不要急追敌寇 其余均被錾损毁坏 祠堂正殿基本按原貌修建——前设抱厦 以功封宿国公 家族成员编辑长辈高祖父:唐岳 英年早逝东突厥平定后 遣使吊祭 契苾何力率先抵达平壤城下 殷峤与刘弘基将其击败 收藏品钤有“世南”等印章 但此人所言“迂诞无实” 路过两肋庄时 3. 授予了他马军总管的职位 用得着征求大臣的意见吗 至如“横空一鸟度 所以唐朝赐给他皇家姓 又负偃植 年十七 柴绍 主要成就 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 今陕西陇县) 城内的人都躲入室内了

武陵春 李清照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②,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③,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④,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⑤,载不动许多愁。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这是李清照避难金华时所写的一首词。

当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她也流离失所,无依无靠,所以,词情及其悲苦凄惨。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

“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风住尘香”四个字表达了一场小小的灾难的后果:狂风摧花,落红无数,花已沾泥,人践马踏,依然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

这四个字不但含蓄,而且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了词人更为丰富复杂的感情。

次句写由于所见所闻,故所为如此。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

《武陵春》李清照宋词赏析

《武陵春》李清照宋词赏析

《武陵春》李清照宋词赏析●武陵春李清照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词作鉴赏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李清照《武陵春》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武陵春,词牌名。

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

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

这里暗指丈夫已死。

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

是当时的风景区。

⑤[拟]打算。

⑥[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

[试题]①请说说下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诗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

②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3、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4、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①开放题,可说能,也可说否,强调言之有理。

示例1:不能,因为插图中的月亮表明是在月夜下,而“日晚”则是日色已晚,显然图中的月亮不当;示例2:不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已打扮好与“倦梳头”相矛盾。

示例3: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的满面愁容正体现了她沉重的愁苦下“日晚倦梳头”。

②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3、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每问1分,共2分]4、我同意这种看法。

(1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

(1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

(2分)(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言之有理,可视其答题情况酌情赋分)【问题】①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答:倦梳头,泪先流;(2分)②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2分)答:又多又重。

(2分)3.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

其中“物是人非”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1分)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品赏析一、作品原文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白话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二、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

”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

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

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

”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

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

”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三、作品赏析整体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赏析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赏析《武陵春》这首词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武陵春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翻译: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赏析: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她是五十三岁。

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

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

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

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

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鉴赏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 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武陵春_春晚(李清照)原文

武陵春_春晚(李清照)原文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原文作者:李清照住尘香已尽(2),日晚倦梳头(3)。

物是人非事事休(4),欲语泪先流(5)。

闻说双溪春尚好(6),也拟泛轻舟(7)。

只恐双溪舴艋舟(8),载不动、许多愁(9)。

【注释】(1)《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

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案:此首乃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时所作。

[1]亦见汪本、沈本。

汪本、沈本及《类编草堂诗余》卷一题作春晚。

《词学筌蹄》题作春暮。

《彤管遗编续集》题作暮春。

《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本案云:《诗词杂俎本漱玉词》收之,题作春晚,与《类编草堂诗》余同。

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

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王本云:《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作。

均案此词颇符合李清照身世,应为其所作无疑。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象,当作于绍兴五年(一一五三年)三月。

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公元—五三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

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

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

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

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相关推荐李清照《武陵春》赏析6篇 导读:这是李清照避难⾦华时所写的⼀⾸词。

当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她也流离失所,⽆依⽆靠,所以,词情及其悲苦凄惨。

以下是⼩编J.L分享的李清照《武陵春》赏析6篇,更多杂⽂阅读欢迎访问YJBYS⽂学⽹。

《武陵春》赏析篇⼀: 此词写于作者晚年避难⾦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

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在连天烽⽕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坎坷,因⽽词情极为悲苦。

清吴衡照《莲⼦居词话》卷⼆评⽈:“悲深婉笃,犹令⼈感伉俪之重。

”所论甚切。

⾸句⽤笔极为细腻:其意不过是说风吹花落,却不从正⾯着笔,⽽落墨于“风住”、“花已尽”的结局。

尘⼟因花落⽽⾹,说明落花遍地,⽽这⼜反照出风之狂暴。

⼀句中有三层曲折,确是匠⼼独动。

次句写⽇⾊已⾼,⽽犹“倦”于梳头,从侧⾯揭⽰情怀之苦、⼼绪之乱,笔法略同于其早期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 “起来慵⾃梳头”,但⼀为⽣离之愁,⼀为死别之恨,巨细深浅均有所不同,作者在遣辞上易“慵”为“倦”,正显⽰了⼆者之间的差别。

三、四两句是漱⽟词中并不多见的直抒胸臆之笔。

之所以⼀改含蓄风格,当是因为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堤,⽆法遏制,只好任其⾃由渲泄。

“物是⼈⾮事事休”,说明她⽣活中原有的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留存,虽是放笔直书,却具有⾼度的概括⼒。

过⽚后“闻说”⼆句宕开⼀笔,写⾃已有意泛⾈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

但“只恐” ⼆句复⼜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

“愁”本⽆形,难以触摸,⽽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

这是其构思新颖处。

此外,下⽚中“闻说”、“也拟”、“吸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作者内⼼活动的传神笔墨。

《武陵春》赏析篇⼆: 这是词⼈避乱⾦华时所作。

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极⾔眼前景物之不堪,⼼情之凄苦。

下⽚进⼀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事事休”的痛苦。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原文译文鉴赏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原文译文鉴赏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原文|译文|鉴赏《武陵春·春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武陵春·春晚》原文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春晚》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武陵春·春晚》赏析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

李清照的《武林春》,同样写愁,却能自铸新辞,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只身流寓浙江金华。

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

词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而“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

整首词写得极其含蓄委婉,又起伏变化,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话》),充分体现了婉约词派的特色,耐人品味。

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意不过风吹落花而已,然仔细想来,“风住”,则在此之前曾是风狂雨骤之时,词人定被风雨锁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时为下文“也拟泛轻舟”作伏笔)。

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李清照

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李清照

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李清照《武陵春》一词,反映了战争中人们心中的离恨别绪,作者是李清照,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

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武陵春·春晚译文

武陵春·春晚译文

武陵春·春晚译文《武陵春·春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一、作品原文《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二、白话译文《武陵春·春晚》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三、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

”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

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

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

”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

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

”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四、作品鉴赏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

李清照《武陵春 春晚》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 春晚》原文及赏析

武陵春春晚[宋]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分类标签: 闺怨诗初中婉约诗作品赏析【注释】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

【评解】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

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集评】《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五年 (1135)寓居在浙 江金华时写了这首 《武陵春》词。这 时她已经52岁,经 历了国家败亡,家 乡沦陷,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等不幸 遭遇,处境凄惨, 内心极其悲痛。这 首词中所反映的正 是她真实的生活片 段和思想感情。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一、善于选取自已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 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二、词的语言独具特色。(1)无论是口语,还 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练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 清亮,风韵天然。Eg: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 (2)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 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三、语言的清新素雅,很适合表现淡雅清疏的审 美境界。
一代才女 李 清 照
李清照(约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 是南宋诗、词、散文 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 家,但她最擅长的, 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北宋败亡后,李清 照于建炎元年(1127) 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 于金人之手,她家中所 藏的大批书籍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丈夫 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 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 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 所作,非一般 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 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 人内心深处 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 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以第 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 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 女形象。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 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 落花已化为 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 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 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晚倦梳头。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 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 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 己只身流落金华,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 梳理。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 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 则是 在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 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 在这里,上半 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 先流” 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词的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表现悲 愁之深重。
她首先连用了 “闻说”、“也拟”、“只恐” 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 的契机,一波三折, 感人至深。“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 愁。” 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 容“愁” ,但她自 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 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 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 于景, 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眼前所见的是一年 一度的春景,睹物思 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 感到万事 皆休,无穷索寞。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 然后让泪夺眶而出, 简单五个字,下语看 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 种难以控 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 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 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 颖,却非常不易。
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 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 具特色。
拓展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
上阕着重写人物外在表现。 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 苦。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双溪春 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
在 流泪,可是一听说金 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 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 游览的人遂起出游 之兴, “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 、 “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 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 情。而在“泛轻舟”之前着“也 拟”二字,更 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 时所起, 并不十分强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