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四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它要求高教体制在以下方面积极改革, 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 1、高等教育领导体制。 2、高等教育投资体制。 3、教育教学体制。 4、高教招生、就业体制。 5、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最终目标是建立起一种主动、 高效、灵活、能进行自我调整的 相对稳定的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市场在 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高等教育要改革办学体制,扩大地方和院 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院校在招生、专业设置、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毕业生就业等环节进行 进一步改革”,即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 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办学的格局。
1979年,全国有高校633所,教育 部直接管理35所,占5%,中央部门管理 206所,占33%,各省、区、市管理392 所,占62%。
1983年,国家曾把批准办专科学校 的权力下放给中央各业务部门和省级政 府,结果高等学校超高速发展,1983— 1985年3年间,全国新建高校301所,其 中1985年一年就增设新校114所,平均 三天建一所新校。
第四章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存在功能、 结构和体制等要素。 功能,是指整个系统为达到目的所 具备的能力。
结构,是指构成大系统的各子系统 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依存 关系。
体制,则是大系统与小系统之间的 分工协作、权力和资源分配等关系的总 和。
3、复合型高教管理体制 以意大利、英国、日本为代表。
二、我国的高教管理体制 在建国后,我国学习前苏联,实行 中央集权的高教管理体制。
1954年,全国有高校188所,由 省、区、市管理的17所,占全国高 校总数的9.5%,其他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教部和 中央部委管理。
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的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的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一、质量保障体制建设组织结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需要明确的组织结构。
通常,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设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如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或评估中心,负责质量管理和监督。
高层领导通常需要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以确保质量管理的战略方向与资源配置得以落实。
政策法规:有效的质量保障体制需要依托相关的政策法规。
这些政策法规包括国家层面的教育法律法规、地方教育政策以及高校内部制定的质量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这些文件和规章制度为质量管理提供了规范和标准,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是质量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标准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并通过持续的评估和调整以适应教育需求的变化。
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基于教育目标、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二、运行机制质量监测与评估:质量监测与评估是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
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定期开展内部评估,通过教学质量调查、课程评估、教师评价等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监控。
外部评估则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等,以提供客观的评价结果。
这些评估结果将用于识别问题、改进教学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反馈与改进:质量评估后,必须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
教育机构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反馈机制包括教师对课程的反馈、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校友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等。
这些反馈信息应被系统化地收集、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资金投入、教学设施等。
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有效支持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等教育机构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优先级,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并监控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激励机制:为提升质量管理的效果,高等教育机构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不仅应包括对优秀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奖励,还应包括对优秀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奖励。
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职 业 教 育
管理方略
课 程表 的编 排与 执行 、课 堂教 学 环节 的运 行 管理 、
高 职 院校 教 学 管理 体 制 是 指 整 个 学 校 的 教 学 教 学工 作 目标 的基本 程 序 和手段 。具体 地 说 , 高 职 院 校 教 学 管 理 的 体 制是 规 定 学 校 、 学院、 系、 专 业
改 革 与创新 。
( 一) 教 学计 划管理 教 学 计 划 是 高 职 院校 保 证 教 学 质 量 和人 才培 养规 格 的 纲领 性 文件 ,通称 为 专业 人 才 培养 方 案 , 包 括 培 养 目标 、 培 养 规格 、 修业年限 、 课 程 设 置及 时 间分 配 、 教 学进 程 总 体安 排 、 相 关说 明等 内容 , 是高
计, 2 0 1 2 年 我 国高 职院校 共有 1 2 9 7 所, 在 校生 共有 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 教高 [ 2 0 0 0 1 2 号) 9 6 4 2 2 6 7人 , 无 论是 学 校 数 量 , 还 是 在校 生 人 数 , 我 指 出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教 学 管 理 的基 本 内容 一 般包
国高 职 院校均 占全 国高 校 的“ 半壁 江 山 ” 。 以 国家示 括 : 教 学计 划 管理 , 教学 运行 管 理 , 教 学质 量 管 理 与
范 校 和骨 干校 建设 为 “ 排头兵” , 当前 我 国高 职 院校 评价 , 教 师 队伍管 理 , 实验室 、 实训 基 地 和教 材 等 教
级学院 , 等 同于高等专科学校 , 并逐渐取代高等专
科学 校 。在 中 国的 主流 意识 中 , 它 与 原高 等 教育 的 专科 层 次教 育并 称为 “ 高 职高专 ” 。
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教学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 、 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 。
( 1 ) 计划管理方面 : 高校教学管理 中的计划管理 不仅 指教学 计划 的制定和管理 , 也包括专业设置计划 和教学计划等 。 ①专 业设置 : 学校 的专业设置应当具有 明确 的培养 目标 、 使 用规格 、 切实可行 的教学计划 。 还要 配有必要 的实验 仪器 、 图书 资料 、 生活设施 等。近几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 , 出现 了一些学 校盲 目扩 张规模 , 专 业建设匆 忙上阵 , 培养 目标不 明确 , 教 学计 划落实不 到位 , 各种资源短缺等问题 。 ②教 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 国家教育方 针和学校培养 目 标制定 的有 关高职 院校 教学管理体 制与运行 机制 的基本条件 , 是高校组织和管理 教学工作 的主要依据 。目前 , 一些 高职 院校在 教学计划 的制定上存在着极 大随意性 ,甚 至简单的把高等 院校 的相关计划移植 过来。 ( 2 ) 质量管理方 面 : 教学管理 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 , 质量 管理是教学管理 的核心 。在 当前 的高职教 育 中, 普 遍重视学生对老师 的评 价 , 而忽视 了老师对 于学 生的评价 , 导致 了教与学 的分离。学生的成长有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 的过程 , 老 师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个短期 和长期表现的矛盾 , 因此 , 要尽量全 面地考虑评价 的过程性 和客 观性 , 沟通教与学 的双方 , 才 能更好 的提高教学效果。 3 . 教育 目标体 系方 面 : 教 学的 目标体 系要 适应社会需要 , 而 当前高职 院校普遍缺乏科 学的教育 目标体系 , 缺乏现实性 、 时效 性、 超前性 , 不能就 高职院校 的专 业方 向 、 课 程设置 、 人才 规格 、 教学方法 、 管理手段等做 出与市场经济相适 应的 、 符合新世 纪要 求 的重大举措 。 二、 高职 院校教学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必要性分析 从上述 问题分 析可以看出 。 创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 、 机 制显得 十分必要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1 . 培养 高素质创新人才 的需要 : 当今世界 的竞争 , 归 根结底 是科技和人才 的竞争 。 科技的发展依赖于人 才 , 人才的培养依赖 于教育 。因此 。 要培养高素质 创新 人才 , 必须要 加强教学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 的改革创新 。 2 . 高等职业教 育的快速发展 : 近 年来 , 我国高职 院校招 生连 2 1 2 当代青年 2 0 1 5 . 1 0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探究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探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
接着分析了教学运行机制的现状,并列举了一些创新实践案例。
最后讨论了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协同发展。
在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研究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协同发展、现状分析、路径探讨、实践案例、结论总结、展望未来、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
研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创新与改进。
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和瓶颈,为未来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并探讨实施的可行性,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为高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未来影响。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谈完善职教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若干建议第2页.doc
三、强化职业教育集团制度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由多个法人机构联合建立起来的多法人办学联合体,集团成员在职业教育集团这个组织平台上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办学合作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集团章程是职业教育集团的根本制度,相当于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多法人办学联合体的“宪法”。
但是,集团章程的具体实施还需要一系列专门性的具体化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集团都制定了集团章程,但是保障集团章程具体实施的专门性的规章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在职业教育集团内还尚未形成以集团章程为基础与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
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集团理事会会议制度、集团信息沟通制度、集团财务公开制度、集团成员资源共享成本补偿制度、协调统一的教学标准与质量考评制度等等。
四、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经费的投入体制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运行需要稳定、充足的经费。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集团功能的发挥。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健康、稳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经费的投入体制。
(一)建立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按年度缴纳一定管理费的制度。
从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机构与功能上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实质上是一种以团体会员为主要成员的社团性组织。
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及其下设办事机构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为集团成员提供某种公共服务。
作为享用这种公共服务的集团成员,理应为集团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买单”。
因此,按年度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应当成为集团成员应尽的义务。
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按年度缴纳的管理费应该成为职业教育集团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建立经营实体所获得的经营性收入应当成为职业教育集团运营经费的重要补充来源。
(三)政府应当给予职业教育集团一定的奖励性引导资金,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健康发展。
(四)职业教育集团还可以通过多渠道吸收捐款和赞助,作为集团运行经费的补充性来源。
五、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与引导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是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组建起来的,政府的管理和引导对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探究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探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首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接着深入研究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现状和问题,探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结合实践案例,展示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有效性。
通过总结展望未来,揭示研究成果,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历史演变、现状分析、问题与挑战、策略探讨、实践案例、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成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和调整。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持续发展,教学管理体制也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推进,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
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通过对历史演变、现状分析、问题挑战、策略探讨和实践案例等方面的研究,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探究,深入分析该领域的历史演变和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有效的策略和举措,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持续优化和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探讨其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做出积极贡献。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探究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探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出发,探讨相关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现状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体制上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相对滞后,存在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观念,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教学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制度化程度不高,导致教学管理变得过于僵化,缺乏创新。
教学管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部门化管理,不同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协作,影响了教学管理的高效运行。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着体制僵化、管理不灵活、部门化管理等问题。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存在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管理的需要;二是教学管理数据化程度不高,教学数据收集和分析相对滞后;三是缺乏科学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教学管理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存在着手段落后、数据化程度低、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问题,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创新举措,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1. 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观念,建立一套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管理模式。
在管理模式上,应该注重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强调教学管理的服务性和导向性,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
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推动教学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2. 强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的数据化程度和科学性。
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对教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对教学管理的科学评价和预测,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于高职院校发展至关重要。
一、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体制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主要指学校各院系之间相互协调,保证教学质量的机制。
学校根据其规定,将教学活动分为规定期限或层次等,并设立不同的教学单位或部门负责教学任务的实施,各单位或部门在实行教学的过程中负责学校的二级管理。
1、学校主要负责人:教务处、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等都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他们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协调和管理,负责解决学校的教学问题,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
2、院系主要负责人:各学院负责对本院系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负责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实施教学规范,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二级运行机制1、中央控制机制:学校是二级管理体制的中央统治者,负责制定政策,指导院系的教学管理和实施,同时负责评估院系的教学情况,确保学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2、横向协作机制:学校实施多种机制来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如横向协作机制,通过院系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3、纵向指导机制:教学指导机制是学校控制院系教学的重要手段,学校对院系的教学管理实施定期的指导,及时的反馈,以保证学校的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
三、总结以上叙述了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的内容。
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的实施是以中央控制机制为基础,横向协作机制与纵向指导机制相结合的机制,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点。
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二级管理机制的贯彻落实,确保教学管理的高效运行。
试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影 响工 人 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 总之
。
,
影 响应 用 和 开 发新技术
影 响 劳动 生产率 和 产 品 质量的提高
进而
影 响整个经济 效益的提高
这样发展下去
。
将 导 致 职业 教 育脱离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 要 而 走上
,
盲 目发展的道 路
民 成 人 中专
、
学制 混乱 最为突 出的是中等专 业 学 校
。 、 。
2%
之间 在 自然减 员 中 基本都是 中 高级技工 而 补充的大都是初级工
198 3
.
据上海市 总工会 果是
:
9
年对 2 5 个企业抽 样 调查
5
平均技术等级 比
1
.
“
文革
”
前下降 了半级
黑 龙江省技工 现
,
有平均技术等级是
级
.
,
比
“
文革
,
”
前下降 了
,
5
级
。
职业教育结构 不 合理
,
比 例严重失调所造成的恶
。
出现 了 较为 严重 的盲 目发 展
,
比例 失调
.
、
学制
。
混 乱 和 管理上各 自为政等 问 题 校毕业生 4 1
.
比例 失 调 的 突 出 表现是培养技术工 人 的学 校 过 少 培 养 管理干 部 的过 多 以
2
.
年 为 例 全 国短 期职业大 学 毕业 生
3
5 6
万人
,
中 等专 业 学校 ( 不 含中师 ) 毕业 生 4 2
.
9 万人 6
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调 整 教 育 理念
。
以 此 为牵 引
,
带 动管 理体
因 此在 今后 的 发 展 中应 当着 力
制 和 运 行 机制 的 不 断完善
解决这 些 问 题
。
一
当前 我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管 理 体 制 与 运行 机 制 的 现 状
,
二
这 纵
、
高 职 教 育 管理 体 制和 运 行机 制 的完 善 途 径
,
。
关 键词
高职
管理 体 制
运行 机 制
文 献识 别 码 文 章编 号
一 一 一
中 图分 类 号
高 等职 业 教 育 以 培 养从 事 某 种 职 业 或 者 生 产 劳动 所 需 的 知识
或 技 能 的职 业 人才 为 目标 升办 学水 平 和 教育 质量 为本 迁
, 、 。 ,
理 过程 中能够确 保机 制通 杨
管理 运 行 机 制 的问 题
。
通 过管 理体 制 和 运 行 机 制 的 完善 不断 提
。
管 理运 行机 制 是高 职 教 育发 展 的 制 度
。
以 往 的 高 职 教 育在 办学 理念上存 在 以 学 校
。
保障
,
它 能为高 职 院校 的发 展 和 运 行 提供一 个 规 范
。
但是
,
目前 我
企 业为 本 的 传统 立场
形 式 多样化 以及 部 门积 极
。
主 要 表现 在两 个方面 管理体制 与教 学 需 求 之 间不够 协
,
性 不高 问 题等
,
运 行机 制 中也存 在卓 多 问 题
。
为 此在 完善 这些 环 节
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曹俊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北黄冈438002)摘㊀要: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体制不健全㊁运行机制不优化等问题㊂要解决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党委领导㊁校长负责㊁教授治学㊁依法治校㊁民主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明确界定教务处的权责界限,突出教学实施机构的主体地位㊂要解决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不优化的问题,必须开放决策,增强决断,优化决策机制;强化服务,运用激励,优化推进机制;完善标准,强力纠偏,优化调控机制;增强力量,改进手段,优化监督反馈机制;注重实质,强化约束,优化评价机制㊂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问题和对策中图分类号:G420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1047(2016)06-0053-04DOI :10.3969/j.issn.1672-1047.2016.06.15㊀㊀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规模逐步稳定,质量内涵建设明显加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和独特类型㊂高职院校在其发展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教学管理也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校本特色㊂但高职院校由于沿袭的是普通高校及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不够优化的问题,妨碍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㊂因此,我们有必要剖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解决问题的对策,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实现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㊂㊀㊀一㊁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1.党委领导㊁校长负责㊁教授治学㊁依法治校㊁民主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有偏差㊂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在实行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以下不好的趋向:一是沿袭中专时代的校长负责制,由校长决定教学工作的大小事务,党委对高校的领导权相对弱化;二是过于强调党委,尤其是党委书记的地位和任用,党委书记领导一切,校长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三是教授治学㊁民主管理意识不浓厚;四是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缺失,依法治校落实不到位㊂2.教学管理存在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博弈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由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存在利害博弈㊂学术管理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学术事务与活动,主体是教师,是拥有渊博知识的学术人员,即包括校长㊁教授㊁副教授及所有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㊂学术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真正能够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反映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本质㊂高职院校教学行政管理,是指对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行政事务的管理,即管理主体依据学校章程和某种民主程序及上级赋予的职权,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计划㊁组织㊁指挥㊁协调和控制㊂由于历㊃35㊃第18卷第6期2016年12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nggang Polytechnic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18No.6Dec.2016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收稿日期:2016-11-09㊀㊀㊀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013421)㊂㊀㊀㊀作者简介:曹俊明,男,湖北罗田人,副处长,教授㊂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㊂史形成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校教授治学㊁专家治校缺乏应有的机制,学术管理很容易被行政管理冲淡甚至取代㊂3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1]㊂一是校长㊁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权责难以界定㊂在教学工作委员会中,一般来说校长是主任委员㊁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是副主任委员,校长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分管副校长主持经常性工作㊂但是往往存在校长插手具体性的教学工作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工作积极性㊂二是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在决策方面存在局限性㊂教学工作委员会是一个集体决策机构,固然可以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有利于决策的优化;但其决策往往不是最佳方案,往往是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再者,一旦决策失误,难以明确责任㊂三是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的构成存在封闭性,只局限于学校内部的人员,不符合高职教育开放性㊁职业性㊁实践性的特点㊂4.教学管理机构 教务处权责划分不清晰[2]㊂一是教务处受教学副校长和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双重领导,接受教学副校长的直接领导和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业务指导㊂而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一般是校长,当副校长与教学工作委员会意见不一致时,教务处往往感到无所适从㊂二是一些学校教务处教学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影响二级学院工作积极性的发挥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务处,教务处成了全校教学工作指挥中心,行使全校教学规划和决策㊁教学组织与指挥㊁教学控制和评价等多项功能㊂而各学院在教学管理中只扮演一种辅助的㊁执行的角色,缺少自主权㊂因此,教务处便成了问题与矛盾的焦点,经常要直接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㊁数以百计的教师,这样容易造成管理渠道堵塞,运行不畅,工作上顾此失彼,动辄出错的局面㊂三是教学管理机构与教学保障机构力量难以整合㊂高职院校的图书馆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保障管理机构应该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但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这样归口管理,往往造成教学管理体制的障碍㊂5.教学实施机构主体地位不突出,自主性有限㊂一是教学实施机构层次过多,二级学院与下属的教学系㊁教学系下属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均是教学实施机构,但它们的职责难以明确划分,存在彼此抢位㊁占位的现象;二是处在教学实施机构最基层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在具体实施教学管理工作中往往觉得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政出多门,无所适从;三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只是疲于应付学校㊁二级学院㊁教学系等各个层级布置的任务,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掣肘其中不能自拔,难以独立自主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㊂(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不优化1.决策机制 相对封闭㊁多谋少断㊂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决策机制往往以教学工作委员会的集体决策为主㊂如前所述,这样的决策机制所作出的决策具有以下弊端:一是决策的相对封闭性,不能很好地吸收行业㊁企业和政府的意见;二是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往往因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议而不决而贻误时机;四是决策的折衷性,决策的方案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五是决策出现问题或错误无法追究责任[3]㊂2.推进机制 缺乏动力㊁缺少激励㊂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存在执行不力,工作难以推动的问题㊂究其原因,一是有些部门利字当头,做什么事情先要讲报酬,缺乏奉献精神;二是有些教学管理工作者对教师和学生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严重脱离群众,教学决策得不到师生的大力支持;三是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够,没有掌握广大师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诉求,因而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㊂3.调控机制 标准不全㊁纠偏乏力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往往缺乏有效的㊁操作性强的调控标准,主要原因是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项目不能进行科学的量化考核;其次,教学管理工作者对受控对象信息掌握不全,与被管理者的沟通存在障碍;其三,教学管理工作者没有得到主管领导的赋能授权,纠正偏差的权力有限㊂4.监督反馈机制 力量单薄㊁手段落后㊂高职院校主要负责教学管理监督反馈工作的督导处督导人员往往只是由年近退休的教授充任,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反馈难免力有不逮㊂高职院校往往认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反馈,只是督导处一个部门的事情,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监督反馈的氛围㊃45㊃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18卷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难以形成㊂一些学校的教务处及教学单位缺乏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内控机制,认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反馈纯粹是督导处的事情㊂当前高职院校缺乏优质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反馈信息管理系统也在客观上削弱了教学质量监督反馈功能㊂5.评价机制 流于形式㊁约束不力㊂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事前评价指的是是否配齐㊁配强教学管理工作的各种资源;事中评价主要是对各类教学管理活动的评价;事后评价主要是评判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㊂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往往侧重于事后评价,甚至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对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难以真正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㊂有的高职院校将教学管理评价委托于第三方评价,但又存在评价机构的可信度的问题㊂㊀㊀二、解决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的对策(一)健全教学管理体制1.坚定不移地实行党委领导㊁校长负责㊁教授治学㊁依法治校㊁民主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㊂高职院校应该迅速摒弃中专时代校长负责制的历史痕迹和惯性,要确立党委在高校工作,包括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构建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丝毫不能动摇㊂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强化教授治学㊂要充分发挥职代会㊁教代会的任用,让广大教职员工充分参与民主管理㊂要加强大学章程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真正做到依法治校㊂2.妥善处理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㊂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是对立统一㊁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必须加强协调沟通㊁妥善处理㊂一是要营造深厚的学术气氛,使所有的学术管理者和行政管理者都崇尚学术,以科研的态度对待管理工作;二是要吸纳更多的专家㊁教授到教学工作委员会等教学管理决策机构,真正实行教授治学㊂3.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㊂一要明确划分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中的权责,校长只负责宏观决策,甚至可以只是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名誉上的领导,而由副校长负责经常性的工作㊂二要完善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在发挥集体智慧作用的同时,增强重大紧急问题的决断力,校长或副校长要敢于拍板㊁敢于担责㊂三要增强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开放性,成员不应仅仅限于学校中的领导,高职院校办学,需要整合行业㊁企业㊁政府的力量,实行开放式办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中要有行业㊁企业㊁政府代表的一席之地,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㊂4.明确界定教务处的权责界限㊂管理学有一个统一指挥的原则,高职院校要明确教学工作委员会只是一个决策机构,教务处则是执行机关,教务处的日常工作应该只接受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级领导的指挥㊂教务处本身也要简政放权,抓大放小,应该侧重于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㊁指导和协调㊁考核与评价,将教学工作的日常运行及管理交给二级学院,让二级学院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㊂同时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独靠教务处一个部门的力量毕竞有限,要树立 大教学 的理念,整合教务处㊁督导处㊁科研处㊁图书馆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职能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这些职能部门的合力和整体功能,共同搞好教学管理工作㊂5.突出教学实施机构的主体地位㊂要建立二级学院㊁教学系㊁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等教学实施机构在教学管理中的工作链,一级链一级,突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要将学校的教学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到二级学院㊁教学系㊁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形成目标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行目标管理㊂条件允许,则要减少管理层次,建立以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主体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体系㊂(二)优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1.决策机制 开放决策㊁增强决断㊂要扬弃教学工作委员会这一集体决策机制的优点和缺点,决策时要多听取行业㊁企业㊁政府等校外专家的意见,突发事件来临时,则需要校长或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的决断能力㊂要正确抉择决策的方案,不㊃55㊃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18卷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能因为协调各方利益而使决策方案平庸乃至错误㊂要增强担当意识,一旦因为决策失误而影响工作,主要领导人要勇于担责㊂2.推进机制 强化服务㊁运用激励㊂高职院校要加大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力度,强化教学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转变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师生;高职院校要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因应广大师生的心理诉求,有效运用激励手段,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㊂3.调控机制 完善标准㊁强力纠偏㊂高职院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将管理目标逐条细化量化,建立教学管理工作调控的科学标准;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与广大师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即时掌握教学工作动态;高职院校的各级主管领导应该给所属的教学管理人员充分的权力,以实现对教学管理工作可能出现的偏差的强有力的控制㊂4.监督反馈机制 增强力量㊁改进手段㊂高职院校要将督导处建成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反馈机构,处长应该是资深的教学管理工作者,最好要有教务处处长的工作经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教学管理领域的专家㊁学者㊁教授等专职人员,还应有各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出任兼职工作人员㊂要建立督导处主导,教务处㊁各教学单位协助的教学管理监督反馈系统㊂教务处㊁各教学单位要建立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内控机制㊂此外,要加强教学管理监督反馈的信息化建设,引进或开发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工作监督反馈信息系统,改进手段,提高工作效率㊂5.评价机制 注重实质㊁强化约束㊂高职院校既要注重教学管理工作的事后评价,又要注重教学管理工作的事前和事中评价㊂每一阶段的评价都要注重评价的作用,要对下一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有改进和提高㊂对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要责令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切实予以解决,要将评价结果㊁改进的效果与工作绩效考核㊁资源分配挂钩㊂在运用第三方评价时,要对评价机构的资质把关,要求是经过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第三方评价机构㊂参考文献:[1][2]曹俊明.浅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3]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6.[责任编辑:胡亚学]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and Operating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ao Junming(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Hubei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imperfect system and not optimized operation mechanism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we must unswervingly implement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ommittee,principal -responsible,professor -teaching,law school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committee sys-tem,clearly define the boundaries of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registry,highlight the teaching institutions subject position.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we must open the decision,enhance the decision,optimize the deci-sion -making mechanism;strengthen the service,use incentive mechanisms to promote,optimize;improve standards,strong rectifi-cation,optimize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improve strength,promote means,optimize the supervision feedback mechanism;focus on the essence,strengthen the restriction and optimize evaluation mechanism.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 management;Management system;Operation mechanism;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㊃65㊃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18卷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
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
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首先,高职教育管理体制需要更加科学、灵活和有效。
当前,高职教育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缺乏市场化的机制和激励措施。
这导致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刚性需求、资源配置不平衡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起体制灵活机动、市场监管有效并与经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具体来说,可以引入外部的评估机构或者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
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推广和应用。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实践培训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
同时,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对高职教育师资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可以通过资助师资进行进修学习或者鼓励外籍教师来我国高职院校任教,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此外,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需要更好地与产业需求相结合。
当前,高职教育往往存在培养与就业不匹配的问题,导致大量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
可以通过设立产业导向的专业课程、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提高高职教育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需要加强对学生发展的关注。
当前,高职教育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个性发展受限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创业实践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随着我国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的服务学校的发展,也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和管理效果,高职院校一般采用了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来进行教学管理。
本文将分析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建议。
一、高职院校采用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高职院校采用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主要指校级和院系级教学管理体制。
1、校级教学管理体制校级教学管理体制是以学校领导为中心,由学部、院校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思想政治教育处组成的清洁教学机构,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实施教学管理的指挥中心。
2、院系级教学管理体制院系级教学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以院系为中心,由院长、副院长、书记、教学督导组、教育教学研究室、学生处等组成的教学管理机构,主要负责院系教学管理工作,是贯彻校级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地方。
二、高职院校应该采用的二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1、校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首先,学校应制定教学管理的政策、制度,完善教学管理机构,明确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管理的有序进行。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组织形式、工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2、院系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首先,院系要明确教学管理职责,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有关标准,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政策和制度。
其次,院系要定期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分析教学管理效果,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予以改进和加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该采用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有效的实施教学管理工作,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
高职院校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各个部门,知识分子和教师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探讨
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探讨职教集团是为了适应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配合中央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推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而组建的集团公司,其机制的完善与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职教集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行机制的探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构建、管理体制和运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运行机制的构建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依法合规、科学决策、依靠专业团队、奖惩分明、持续改进。
在依法合规方面,职教集团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合乎法规规定。
科学决策是指在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调研市场和行业动态,科学决策,确保集团发展方向正确。
依靠专业团队是指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构建集团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机制。
奖惩分明是指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于工作不力、失职失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处,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持续改进是指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提高组织效率和运作质量。
二、管理体制职教集团的管理体制应当是科学合理的,符合公司规模和业务特点的要求。
在管理体制构建中,需要考虑到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层级、权责划分、协调机制等各个方面。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根据公司规模和业务范围划分各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决策权和执行权的顺畅传递。
其次要合理设置管理层级,不宜设置过多的管理层级,以防决策效率低下,但也不宜设置过少的管理层级,以防决策失控。
权责划分是指在管理体制中,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力范围和职责区分,避免权责不对等导致的管理混乱。
协调机制是指在公司各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公司内部的协调一致。
三、运作流程职教集团的运作流程应当是有章可循,规范高效的。
在运作流程的设计中,应当充分尊重实际情况,把握工作节奏,使得流程既对管理者负责,又为员工的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推荐下载】浅谈完善职教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议
浅谈完善职教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议 浅谈完善职教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议这一文分析确立职业教育集团组织的独立法人身份、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机构、强化职业教育集团制度建设、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经费的投入体制等多方面措施。
近年来,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25个省市组建了2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参与单位6000多个,成员学校达到2400多所,合作企业达到3600多家,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
然而,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导致一些职业教育集团虽然轰轰烈烈地成立起来,但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集团化办学功能和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职业教育集团集而不团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速完善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
现就完善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确立职业教育集团组织的独立法人身份 目前除个别职业教育集团外,我国建立起来的大部分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本身均不具有独立法人身份,是一个非法人组织。
由于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本身不具有独立法人身份,这就使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本身还不是一个法律上认可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组织,职业教育集团本身没有公章与帐号,其组织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这种局限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集团紧密度的程度来看,由于集团本身不具有法人身份,成员单位加入集团或开展某种合作,都是由成员单位与牵头组建方单位之间签定协议,构成一一对应的契约关系。
这类协议的甲乙方关系不是成员和集团之间的关系,成员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是难以界定的,导致集团成员之间的紧密度受到局限。
二是从行使权利的角度来看,集团的一切操作规范的法律有效性都只能通过某个成员单位(大多是牵头单位)的法人地位来实现的,在集团对外开展各项活动例如联合招生与企业缔结校企合作协议时,只能以某个成员单位的身份而不是集团的身份来行使权力,导致权利的局限。
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
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论文摘要:随着国家实施职业教育大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但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弊病,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难以实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目标。
就如何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研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大百科全书》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义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者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或技能的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以学校为本位、企业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逐渐被扩大为“职业技术和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不仅仅包括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培训还包括对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对下岗工人进行的再就业教育培训。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要性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其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显著增强。
但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曲折,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稳定且普遍适用的教学管理模式。
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还都停留在采用老牌高校的做法、相互探讨与交流、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缺乏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科层次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发展现状为端口,及时变革和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摘要】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当前应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如不能正视这一问题,积极实行改革和创新,将会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造成阻碍。
基于此,本文将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大幅度提升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一、引言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卓著,给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极大的缓解了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
但是从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看,普遍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经费发放混乱、设备设施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削弱了高职教育效果,不利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
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化革新,致力于为高职教育的长效发展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从而确保高职院校社会职能的完美展现。
二、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问题。
要想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就要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探析。
首先,从宏观方面来看,负责管理我国高职院校的部门较多,管理职责往往会发生交叉和遗漏,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很难真正的协同起来。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其次,从微观方面来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最为突出的就是人力资源的配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教职工的激励不够,无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而经费投入力度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科研工作效率低下,成果不佳,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使得高职教育陷入困境。
(二)运行机制问题。
其一,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生搬硬套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反而忽视了自身的办学特点,大大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的生存日益艰难。
其二,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较差,只有很少一部分高职院校能够跟企业保持长期合作,这一局面亟待得到打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文化视野429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肖建东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对于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具有保障性作用。
为此本文对这两方面的重要性和现状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高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429-01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从事某种职业或者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或技能的职业人才为目标,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以往的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上存在以学校为本、企业为本的传统立场。
这一立场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很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随着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这种理念对于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已经产生了阻碍,为此必须不断改革、调整教育理念,以此为牵引,带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的两大核心元素,这两个元素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纵观当前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管理体制与教学需求之间不够协调,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之间存在隔阂,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现状及问题1.内部联系不够紧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部由各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是当前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由于近十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高职院校经过了大面积、大规模的整合,原来的中等职业院校、地方职业院校等等都是构成现在高职院校的组成部分[1]。
他们在合并和升级之后还是保持者原有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在内涵上没有很好的融合,造成内部联系不够紧密的总体特征。
2.形式以及途径多样化的问题。
高职院校由于构成元素的多样化,导致目前的管理体制也总体呈现多样化特点,例如有的高职院校还细分为高等专科、本科、成人高职、中职等多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教育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作者:刘双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8期
[摘要]伴随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这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已经有其必要性。
本文简要叙述了革新国内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必要性,然后深入谈论了现阶段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作了几点创新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场所,为我国培养出了许多高层次实践性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只是,比较国内高职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因此教育基础也就比较薄弱,根基较差。
除此之外,多数高职院校习惯各自为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规划的管理模式。
甚至于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运行模式,使得职院特征与社会发展提出的需求不相符合。
所以,这也就需要对我国高职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加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工作,促进高职教育蓬勃发展。
1 关于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
1.1 管理体制方面
从宏观角度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上存在条块分割问题。
现今高职院校不仅有地方,还有企业或者是合办合管,但是其中的重要部门多而杂乱,有属于地方教育部门管,有的属行业部门管等等,可见这种管理多头、职责分散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这样多样化的管理体系与机构是很难进行协调并管理的。
除此之外,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上还存在形式、途径多样化状况,当前高职院校多是各自为政,本科高校下设置的二级院校与其他形式属于少数的。
高职院校组成内容有职业高校、成人高校改制组成等。
其次,行政管理对学术权干扰过度,不够重视学术方面。
导致发放的经费混乱,科研占比不断缩小。
从微观角度分析,高职院校人事制度上存在缺陷,人才配置与制度不合理,机构臃肿,有待精简,工作效率偏低等。
其次,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不仅条件较差,而且实训设施设备不足等。
这很不利于高职院校教育发展。
1.2 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其独有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对市场缺乏前瞻性,生搬硬套先进办学模式,却未落实到位,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是和企业、行业合作运行机制上的缺陷,高职院校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其与企业进行联动合作,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而且也没有形成统一运行的管理机
制,造成两者间的合作联动机制常态化、长效机制薄弱。
除此之外,是运行机制的问题,相较于普高,高职院校无论是在硬件设施上,还是软件资源环境上,都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对优秀人才吸引力度较差。
2 创新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必要性
从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整体情况能够得知,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是大势所向,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举措。
近年来,也因为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化,高职教育也逐渐由精英化步入大众化。
这样的转变对于高职院校发展而言不仅是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一方面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改变,因此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各方面的素能不断增多。
院校结合地方实际,关注实践,有利于增强对社会与企业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国内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进行创新改革,会对高职教育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3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
3.1 增强宏观协调,降低行政干预
在当前教育发展大背景下,以行政干预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所以也就需要逐渐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设置高职院校管理机构,精简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最大限度的降低行政干预。
高职院校应该以培育实用性、创新性人才为主,科学合理的设置学科与课程,明确行政和教学职能。
合理处理政府、职员以及企业等之间的关系,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政府需要不断由高职教育提供者向购买者进行转变,由具体办学向政策引导与统筹协调方向进行过渡,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监督方向奋斗。
这样明确政府职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改与前提。
3.2 增强政策支持
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社会大势所向,地方政府需要降低对职院的行政干预,但在减少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行使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
比方说,增强大辖区内高职教育的管理、组织以及领导力度。
地方政府不仅需要将辖区内的高职教育划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还需要合理设置高职教育发展的专项经费,同时按照发展相关要求,逐渐提升经费标准。
除外,地方政府还需依据我国相关政策要求,充分活跃社会教育资源,提高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从源头上解决经费欠缺的问题。
3.3 打造办学品牌
增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力度,打造良好的办学品牌,就可以通过改革评价机制达到目的。
比方说,高职院校创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教研与水平。
以此给国家供给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实用性人才提供保障。
同时还可以改革学术管理,比方说合理处理行政、学术两者之间的关系。
权衡行政与学术,明确两者的分工与协作机制。
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达到学术资源科
学配置,确保学术权拥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有效调动师生从事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最后也就是突显特色品牌。
比方说,高职院校坚持特色办学,以品牌立校,有效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
提升专业独特性,也就需要坚持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下转P)
(上接P)以及获效益。
实施名院名师品牌工程,增强院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此才能给高职院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4 精简机构设置
高职院校为了更好的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已经在逐渐摸索创新与改革的方式。
因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作为改革的基本前提,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展开创新工作,创建起与国情及市场体制相符合的办学制度,以此充分调动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适用性人才。
比方说,对于高职院校不合理的臃肿机构设置,可以逐渐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合理设置。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才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3.5 拓宽经费,保障改革资金基础
许多高职院校的财政收入都不足,而基本上创新改革过程中对人物、物资也是一种耗费,这也就需要一定的资金基础作为前提保障。
因此,针对资源缺乏的问题,高职院校不能仅依靠提升学费满足财政支出,这对学院声誉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可以通过相对和善的协作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比方说,高职院校可以提高办学理念,加强与优秀企业的紧密合作,培养精专人才,这样不但能够增强收入,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又比方说进行多形式办学。
这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是面向全社会的,合理开设夜校,创办培训班之类的,以此还能满足社会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3.6 尊重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师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者,对整个管理成效而言有着很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力。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师资力量,充分尊重优秀人才,提高对科研创新的鼓励,完善鼓励机制。
树立人文观念,多多关心老师生活与工作上的需求。
创建并完善这方面的奖惩机制,从而有力促进高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除此之外,也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革新课堂与管理模式,突显高职院系自身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提出的各种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想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改善现阶段比较严重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尊重,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体制。
4 结语
高职教育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问题也就要求其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这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只有科学合理的改革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才能使自身与社会发现实际需求相符合。
因此在革新过程中也就需要合理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增强宏观协调,弱化行政干预,提升支持力度等,以此才有利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微.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J].职教论坛,2011(07).
[2] 李刚.高职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5).
[3] 曹俊明.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J].职业教育,2015(02).
[4] 熊景强.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J].亚太教育,2015(06).
[5] 潘晓云.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