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咏物诗鉴赏方法
• 托物言志的“志”可指感情、志向、情 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 托物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 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答题模式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具体分析事物 的特征 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
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
常见意象寓意顺口溜: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 • • • •
• • • • •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 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 )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 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沙鸥:飘零、伤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 人今事 。借写贾谊不得被任用而被贬的的一生,也暗寓了 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1、用典、烘托。借用贾谊感时而作的诗句中的喻意,以 荒败的时令之景“秋草”、“寒林”表现了作者心境的伤 感和悲凉。 2、当今皇上之昏聩;贾谊难知今日诗人之凭吊;知音难 觅,抑郁无诉。 3、悲愤
• 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 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 叹朝代 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 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 后的沉 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 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总结第一种类型(人):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咏物抒怀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8 咏物抒怀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咏物诗最多的在盛唐时期。
一、主要特点1、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如:古诗中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等咏物诗。
又如左河水的《咏棉花》:“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短短四句托物言志特征明显。
2、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无论是虞世南想表达高洁也好,骆宾王想表达怨情也好,李商隐想表达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说,都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够让人有生动的想象。
写诗,必须注重形象思维,必须写得鲜活生动,只有这样,才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报告也不是论文。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诗歌都或多或少具有此类特点。
3、形象思维都是经过理性思维烛照过想通过一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作者是应当明白的。
在形式上怎么才能表达好这样的思想内涵,用什么样的构思和章法安排,这也离不开理性思想。
当然,这样的思维,有些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写诗,不仅要有对诗的感觉,而且要掌握写作的要领,对所写内容本身的规律及诗的文本要求,要有熟悉的掌握。
只有从理性上理解了,认识了,才能从形象上更好地感觉和表现。
4、诗都是物情交融的产物上述三首诗都写到蝉,也都表达了情。
虽然有的是直接表达,有的是曲折表达。
咏物诗,必须有物,没有物就称不起咏物诗。
但只简单写物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灵魂。
咏物诗鉴赏
白 云 泉 (白居易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2)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 试简要分析。
答: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手法), 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 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 社会风浪(分析),言浅意深,理趣盎 然(作用)。
“天下可忧非一事, 书生无地效孤忠”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 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 团中求和派所压制。但他 依然保持忧国忧民的情怀, 不从俗媚的节操。 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 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 挤压迫,士气低落,陆游 报国无门。
问题探究:
• 1:这首词中所咏之物有 着怎样的特点?结合具 体诗句分析。 •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 样的艺术手法? • 3:从诗人所咏之物中能 看出作者怎样的情志?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 情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
志的契合点 )
生活环境困厄凄 苦 遭嫉妒而依旧吐 香的梅花
契合点
一生遭遇不幸, 仕途坎坷 受排挤而矢志 不渝的诗人
诗人以梅花自况,表现自己虽遭不幸、仕途 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 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情与景
直接抒情
抒 情 手 法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触景生情
情与物
托物言志 间接抒情
情与事
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叙事抒情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 咏物诗 写景诗
一个主体描写对象, 由多个景物构成 描写对象: 一幅总体的画面, 主要描写其特点; 没有主次之分 托物言志的“志” 借景抒情的“情” 情感表达: 可以指感情、志向、 专指热爱、憎恶、赞 情操、爱好、愿望、 美、快乐、悲伤等感 要求等。 情。
咏物诗鉴赏要诀(四)
咏物诗,通常的一种写法是从事物说开去,我称之为“由物及理(情)”,这里的“物”指我们要歌咏的事物整体外部形态与内部联系以及外延的总和;这里的“理”指我们通过对“物”的感觉和分析之后,形成的感悟和启发;这里的“情”指我们通过对“物”的感觉和分析之后,形成的美学感受和情感交汇。
这也是比较多人采用的方法,先引出事物,接着是发展,释放。
有一种写法是从事物的特点入手,即从一个局部入手,这样使得角度比较新,阅读时少了一些概念和感觉上的熟悉感,从而使诗歌具备了冲击力。
我称之为“由局部至物至理(情)”或者“由局部至理(情)”,这里的“局部”是指我们要歌咏的事物的外部形态、内部联系或者外延的某一或者某些部分,通常是事物具备本体特征的部分。
我们对于诗意的感觉或者叫做阅读的共鸣通常是跟熟知无关的,不管这其中的外部视觉还是内部联结甚至事物之间的联结,一旦被我们熟知,一旦我们能够对于诗歌走向做出预测,或者从另外的角度说,一旦我们的诗歌不能让阅读者获取异于普通生活经验的美学感受或者哲理感悟时,我们的诗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当然,阅读个体的实际生活经验不尽相同,这个也是诗歌评价不一的原因所在。
那么,咏物诗采用从局部入手的方法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事物的局部从外部到内部到外延,根据你的美学取向,可以获取很多不同的审美局部,这个使得我们在利用形态和情感构造诗意空间的时候,获取了更多的构造元素。
既然我们面对一个熟知世界,咏物诗歌的一个方向就是应该引入更大的信息量,让我们的歌咏内容多元化起来。
我们诗歌的构思和切入也不应该在从简单的事物概念和局部特征入手,而是用复合的方法去构思。
说的具体一些,我们的咏物诗歌在木头看来,现在就不应该仅仅是对于事物的简单感悟。
我们从前的咏物诗歌是从感觉的汇合的角度来释放诗意空间,而这个现在也不适合了。
木头采取的方法是更多的从事物内部联结的汇合来营造诗的感觉世界。
咏物诗歌的构思必须比以往更深入,有更加复杂的关联,更多的情感汇合才有出路。
咏物诗鉴赏要点
咏物诗鉴赏要点咏物诗鉴赏要点一、概念解说1、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物与景: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与情: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二、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构思上——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
三、咏物诗分类⑴描摹情态类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点蜡烛去欣赏花。
将海棠比拟为美人,写出了海棠的娇艳妩媚,深切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
⑵托物言志类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如: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
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⑶咏物抒怀类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如: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一):咏物诗
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一):咏物诗咏物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一】特征感知首先,咏物诗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知识储备1、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如《画菊》《石灰吟》等;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咏物诗,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等。
2、咏物诗典型表现手法: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双关等。
3、从《离骚》开始赋予美木香草以人的高洁品质,经后世传承发扬,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结,用所咏物的特征表达高洁情操或积极的理想追求的主旨。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翻译:几座山峦险峻肃杀,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
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
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时候,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你!(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方法技巧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方法技巧咏物言志诗的鉴赏方法技巧一、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
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
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
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
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
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
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
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二、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
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
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
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李贺《南国十三首》)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
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
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
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
“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精品】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咏物诗鉴赏方法
咏物诗鉴赏方法(一)咏物诗的定义咏物诗,又称“咏物体”,是一种古典文学体裁,指运用文字抒发赞美或描写客观事物的诗歌。
它属于象征性思维的特殊形式,在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诗体特色,多数以对比的手法来抒写客观事物,强调主题的气度和诗情,有意宣揚无限境界的美好艺术意境。
(二)正确理解咏物诗1. 尊重自然:咏物诗歌把历史文化和自然信息作为艺术材料,使人们意识到从自然深处藏拥有一种隐秘的力量,贴近自然美,把自然界的美好宁静表达得淋漓尽致。
2. 把握节奏:咏物诗歌的意境是内心的一种体验,也是诗歌的核心内容。
咏物诗的节奏表现,是最恰当的表现方式,可以利用僻韵、夸张等手法表现诗歌的温柔,以及诗歌执著的坚守与热情,以此达到唱物诗最高境界。
3. 注重形式:咏物诗对形式有较高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抒情诗、短句式诗或者联想诗等,以最精致的文字表达自然的美丽。
(三)咏物诗鉴赏方法1. 综观整体:首先要仔细审阅咏物诗的结构,搞清楚整个诗的主旨及抒情脉络,了解整首诗的信息内涵与情感色彩,抓住主题以及其字里行间的柔情细腻,尤其滋润耳鬓心神。
2. 分析形式:要深入分析咏物诗歌的句法与语意,注意诗人选择了怎样的文体,怎样加工语言,是抒发出柔情细腻还是凝重强烈,以及内部结构与主次是如何分布的,这些都是要认真分析的重要视角。
3. 把握情趣:诗中的反复押韵使粗犷的言语增添几分妩媚,交融出一种甜蜜的诗情,让人回味无穷。
要特别关注咏物诗的诗句搭配,以及隐藏的乐意与诗情的质感,把握好细节,领略诗歌的柔美与绚丽。
(四)总结综上所述,咏物诗歌既有它自身的特色,也有它自身的诗体特色。
了解咏物诗歌需要全面囊括它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以及鉴赏方法,以便准确把握它运用的语言、情感与审美价值。
咏物诗歌的本质是深藏的意境,人们要从比喻、写景、比方等手法中,解析咏物诗中暗藏的真谛,使读者能体味到它的温情与绚丽,以传递它萦绕而出的美好感受,以达到最精致的艺术体验。
高中语文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高中语文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一)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2、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二)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吴融)举国繁花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1、诗歌咏物托意,反复渲染子规鸣啼的衰声,写出作者怎么一种思想感情?
2、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说明之。
【解析】子规,杜鹃写的别称。
这也是古人写诗时常用的典故。
蜀国国王杜宇,号望亭,失国身死,化为杜鹃,悲啼不已,故李高隐有名:“望常春心托杜鹃。
本诗中的“行人,可视为自指。
【答案】1、反映作者漂泊异乡、仕途失意的愁绪。
2、以春草葱茏于宫苑,杜鹃啼血于异乡,反衬、映照鲜明,突出杜鹃鸟孤身飘荡、衰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物言志诗鉴赏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物言志诗鉴赏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一、基本特点1、标题:直接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2、形似: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3、神似: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4、分类(1)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诗人往往满怀喜悦之情对事物的形、神、意进行描摹,字里行间往往洋溢着诗人的喜爱。
(2)托物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3)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4)以物喻人类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5)托物言理类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在理学兴盛的宋代,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
4、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2)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3)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比喻、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二、鉴赏方法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一)注意“三读”1、读标题咏物诗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蝉》(李商隐)、林逋《山园小梅》、《鹧鸪》(郑谷)、《金钱花》(罗隐)、《石灰吟》(于谦)、《小松》(杜荀鹤)。
从标题中我们明确了作者所描述的对象,理解作者所选取的事物的特性和寓意。
咏物诗鉴赏指导
咏物诗鉴赏指导【考点阐释】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大自然中的某一景物、动物、植物或器物等为描写歌咏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知识梳理】鉴赏边塞征战诗的一般步骤及方法:1.在弄清楚写作对象的前提下,能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弄清基本意思。
(整体把握)2. 把握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分析物的形象)3.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把体悟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把握情感)4. 能够分析咏物诗的常用的艺术技巧。
(分析手法)附一:★以物象为题,即咏(题、赠、赞)物象。
实写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有时还要写出其所处环境的特点,求其“形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常考手法: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说理(整体上)其它手法:比喻、象征、拟人、比兴、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方位(远、近、高、低、俯、仰)、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联想、想象等。
附二:咏物诗的分类:千百年来,咏物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
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1、描摹情态类咏物诗【解说】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例析】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托物言志类【解说】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就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咏物诗鉴赏指导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情与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志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与家人离散、想 念家人、渴望与 家人亲友团聚
注:写作于安史之乱之后, 暂时寓居夔州。
艺术 手法
以物喻人,拟人, 对比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不第后赋菊 黄巢(唐)1、事物特征: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百花凋谢后,菊花盛开, 香透长安。
2、所言之志:
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不 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 3.“满城尽带黄金甲”充满豪气, 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 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感情。
物的 特点
①韩愈于贞元十九年12 月被贬谪阳山县,元和 元年遇赦赴江陵待命。
他于旅舍中题本诗。
②“支离”,指葡萄不 规则的攀络状态。
情与 志
艺术 手法
“新茎犹枯”还很柔弱,
未完全复苏;“高架复扶”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扶持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 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 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 人援引的心情。
柳
(三)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云
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物的特点 艺术手法 寄托人的情与志
咏物诗鉴赏步骤: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形声色味态、 生活习性、 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 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以物喻人,比喻 (“龙须”喻葡萄 的藤蔓)
1、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
注
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 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
咏物诗鉴赏的要诀
关于咏物诗鉴赏的要诀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其中颇有些与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这就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
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
但要做到领会咏物诗词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词只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们必须仔细体贴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
鉴赏咏物诗词的主要秘诀有如下几条:其次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也有人把这叫做有“寄托”。
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
”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
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
试以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为例来做个简要的分析: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
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
而他的《板桥题画?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也写得很不错,抓住了竹子枝繁叶茂而不开花的特点,表现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
为了巩固对这一诀窍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用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
)来出一道这样的鉴赏题:“诗人在初次吃笋时产生了哪些联想?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在思考时既要想到笋与竹的关系,又要想到笋、竹与人的关系,当然还要想到笋的特点,它虽然只有“一寸心”,但是,当春天来临后,它将“梢云耸百寻”。
高考咏物类诗歌鉴赏方法_OK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
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
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
2021/8/10
发他们的情感的?
22
答:傲然独立的风姿。王安石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
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
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
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焕的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
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
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
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
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
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
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
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2021/8/10
16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常用手法 寄托的感情 鉴赏的思路
2021/8/10
17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 惆怅阶前红牡丹,
香雾空蒙月转廊。 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 明朝风起应吹尽,
故烧高烛照红妆。 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
不同?
2021/8/10
15
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 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 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 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 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 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 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咏物诗鉴赏方法
咏物诗鉴赏方法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一、意象分析——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古人激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
二、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三、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托物言志,在具体描写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整体构思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附录:“咏蝉”三绝比较欣赏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的名作。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诗歌题材分类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羁旅之思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宫怨诗、爱情诗、讽谕诗、哲理诗、悼亡诗等。
以下资料大概分为:“明确概念——归纳风格——鉴赏训练”三大部分。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大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一)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2、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二)鉴赏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吴融)
举国繁花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1、诗歌咏物托意,反复渲染子规鸣啼的衰声,写出作者怎么一种思想感情?
2、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说明之。
【解析】
子规,杜鹃写的别称。
这也是古人写诗时常用的。
蜀国国王杜宇,号望亭,失国身死,化为杜鹃,悲啼不已,故李高隐有名:“望常春心托杜鹃”。
本诗中的“行人”,可视为自指。
【答案】
1、反映作者漂泊异乡、仕途失意的愁绪。
2、以春草葱茏于宫苑,杜鹃啼血于异乡,反衬、映照鲜明,突出杜鹃鸟孤身飘荡、衰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