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中国式企业文化的精髓-20110406
企业管理中的弟子规
企业管理中的弟子规企业管理中的弟子规商海沉浮,惊涛有之,暗礁有之。
大浪淘尽,悲喜自知,冷暖自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乘坐的是“诺亚方舟”,可于长风骇浪之上弄潮。
诚如每一个员工都期望所在的企业能无坚不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暗战中,支撑任何一家企业然不动的根本因素则是管理。
一个管理良善的企业,在时间的积淀下,名誉、效益自然接踵而至。
那么,如何成就一个管理得好的企业呢?目前,市场上企业管理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管理模式也乱花渐欲迷人眼。
但是流水的模式,铁打的员工。
任何企业管理的改革实质上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
因此,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人的塑造,包括人的品格、人际关系的处理。
《弟子规》的宗旨就是以德育来塑造人的品格,从而学会为人处世。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其文以孝悌、仁爱、勤谨、信义为核心,列举出子女或学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行为规范。
《弟子规》总被定位为儿童读物,暂且不论其定位。
当人类从蛮荒的原野中匍匐而出,每一个人都是在不断重新塑造的过程中蜕变。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因复杂的不可抗力因素,逐渐地被动或主动丢失一些品格,又重新接纳一些。
然而,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对世界的索取不再能被简单地满足,开始对外物无休止的追逐。
名誉、金钱、权利好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似乎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
人类逐渐偏离了最原初的天性,并渐行渐远。
在企业中,也不外如是。
因此,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重遗失的美好品格。
为员工补“情”“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商人。
”李嘉诚如是说。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野中,人性假设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自利心”的描述奠定了“经济人”的假设,即人是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工作的。
但实际上,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人们在工作中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
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
员工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员工道德品质的最好
材料,为此,在职工中开展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很有必要。
在职工中开展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可以培养员工的优秀品德,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使职工在德行上受到启迪,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和凝聚力,可以促进安全生产。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充分利用班前会和周一安全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弟子规》一书,收看《弟子规》和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从孝、信、爱、仁、学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心灵上的洗涤,使员工在家庭生活、安全生产活动乃至人生中都受到很好的教益,同时,还可以将《弟子规》延伸至井下,摘录其中的语句,喷写在管路上或制作牌板,例如: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对员工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使员工为了亲情注意自身安全、加强德行修养,达到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
弟子规讲解资料
弟子规讲解(请结合《弟子规》译文进行讲解)学习《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也这是敬业企业文化的新内容,学习《弟子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应和了集团孝悌为先、感恩为怀的企业文化,教育我们如何更好地孝敬父母,感恩社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干好敬业事业。
其次,它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从各个细节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第三,教会我们一些礼仪知识,使我们敬业人不断提升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还在学习知识等方面给予我们教诲。
在集团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这样的优秀文化来指引我们的行为,提升我们的素质,做好敬业的事业。
因此,学好《弟子规》意义重大。
各单位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并做好各级授课,并且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提升全员道德素质、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
在学习《弟子规》之前,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
什么观念?有很多人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
很多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遭人遗弃。
尤其近一、二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
尤其是道德教育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致使很多人感到社会很茫然。
很多道德沦丧的事情在现在都习以为常。
比如说关系到每个人的食品安全,从三聚氰胺,到毒奶粉,瘦肉精,现在又出现塑化剂。
可以说这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完全丧失了社会公德。
这样一来,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就显现出来。
因此,传统文化已没有用处的观念是不正确的。
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净化我们的心灵,规范我们的行为,在当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不会有很好的成就。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
每一个人都应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这样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你的为人处世也会更加得体,在生活中、工作中,能够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对你处理同事关系、领导和下级的关系、对待客户,都有很大的好处。
弟子规是企业管理的最好宝典
《弟子规》是最好的企业管理宝典企业管理贵在形成一种员工自我管理的模式,而管理的实质是人“心”的管理。
当今浮躁的社会,唯有先圣贤流传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才能“束”住人的心,而集圣贤的思想于一体的《弟子规》就是具有这种“魔力”的经典,它是企业最好的管理宝典,被很多企业用作企业员工的培训资料。
“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有力,则学文。
”《弟子规》从这六个方面阐述了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人的行为准则。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
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与发展的前景,关键在人,在于人系的协调状况以及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的程度。
因此,员工的人品是相当重要的。
企业家常常感到德才兼备的人才难求,倘若企业用《弟子规》来培训员工,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规范人的行为的《弟子规》一句话,一个道理。
一句话,一个思想。
“勿畏难,勿轻略”,是说人要懂的不怕困难,懂得事事要谨慎,不可轻忽。
“或饮食,或走坐,长者先,幼者后”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的心。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一个人负责的态度,让有条不紊的做事方式扎根内心。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是国人的文化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那他就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放在企业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懂得孝悌,在家孝顺父母,才会忠于企业、忠于上司。
学会了尊重父母,兄弟,处理好了和家人的关系,才会在企业尊重上司、同事与他们和睦相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先有了家庭伦理,才会有企业伦理。
换言之,企业也应该当家庭一样管理,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把自己当成家的主人来尽力为之。
比产品品质更重要的东西是员工的素质,全面伦理道德的管理。
《弟子规》就是把“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具体化了,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类经典,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有了社会公德心的员工就会有独树一帜的企业,所以每个员工都应把《弟子规》深植于心,用实际行动创造独属企业的、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弟子规和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观、 信仰、习惯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许 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帮助企业更好地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 时,也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鼓励员工勇于创新,不断 探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业务领域和市场 机会。
企业价值观塑造
忠诚与担当
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诚,勇于承担 责任,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感恩与奉献
倡导员工感恩心态,乐于奉献,回 馈社会和客户。
追求卓越
鼓励员工追求卓越品质,不断提升 自身素质和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 价值。
05 弟子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 积极影响
增强企业凝聚力
促进员工之间的团结
弟子规强调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助于引导员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形成共同价值观
通过学习弟子规,企业可以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使员工更加认 同企业,提高归属感。
强化企业使命感
弟子规强调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引导员工对企业产生 使命感,从而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提升企业形象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01
通过践行弟子规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企业可以树立
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提高品牌价值
02
弟子规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道德精神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的附加
《弟子规》中的企业管理智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自发地组织员工们晨读和学习《》,热情高涨,且能持之以恒,并有很大收效。
原因何在?《弟子规》中蕴含有丰富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智慧。
笔者在企业中开展“弟子规与企业管理”的讲座中深有体会,本文是部分心得的总结。
一、《弟子规》中富藏管理智慧人力资源是工商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与核心资源。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员工素质和企业团队的竞争。
《弟子规》中蕴含着可资汲取的丰富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智慧,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升员工和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打造优秀的企业团队。
“弟子”是学生之意,“规”是规矩、规则、规范。
“弟子规”即学生做人的行为规范。
《弟子规》用浅显的语言,讲明了一个人如何按照圣贤教诲,学习做人做事,加强修养,培养君子人格的行为规范。
转化为企业管理来讲,则可成为员工和经营管理者如何加强修炼,提升君子人格,成为人才和社会精英,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精神、风貌、品质、团队力量,推动企业走向成功的行为规范和修炼法宝。
《弟子规》源自《论语》第一篇《学而》之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实质上是对以上文义的详述和扩展。
主要内容可精括为七个字:“孝、弟、谨、信、爱、仁、学”,即弟子为人修养的七个要求。
可以转化为企业管理中员工培养、团队建设的七项修炼。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不成企业。
然而,制度不能深入人心,则徒有无用。
现代许多企业并不乏制度,欠缺的是有效实施、运用。
制度易行的两个原则是:“法简”和“政宽”,即简洁和人性化。
七项修炼符合以上两原则,不仅简洁明了,而且人性化,将制度要求化为无形的自我要求,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的自我管理。
故可在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
为什么企业要学习《弟子规》
为什么企业要学习《弟子规》为什么企业要学习《弟子规》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每天、乃至一生所做的一切努力,皆是为了寻找和获得幸福。
可是,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的人有钱却不幸福、“成功”却不幸福!原因在哪里?幸福到底在哪里?幸福到底是啥样子?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进而言之,作为一个人,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到底应该怎么活着?作为企业家,我们到底该拿什么来教育和引导员工?这是一切管理者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大根大本问题!要想让员工做正确的事,先得让他学会做正确的人。
《弟子规》就是告诉员工做人的基本道理。
当员工开始学习并懂得如何做人,当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当员工真正有了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爱心,管理成本就可以降到最低,凝聚力、执行力会大幅提升,企业生命体就可以长久地焕发出和谐的能量与幸福的光彩。
《弟子规》就是一本最好的自我管理手册。
这本1080个字的小册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原理与原则、规律与规距等,作了很好的括,使得儿童在识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打下良好人格修养的根基。
这正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高明之处!《弟子规》的思想源于《论语》里这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据此写了一篇儿童启蒙读物,原名《训蒙文》,后经清人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弟子规》。
《弟子规》与《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读物。
所有最复杂的事情,往往都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去解决。
一切真理,最终不离常情常理。
《弟子规》告诉我们的都不过常情常理。
这些常情常理,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也是自我管理的基本标准。
一旦悖离这些常情常理,我们的身心就会不和谐,我们的家庭、事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正常的状况。
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人心不安。
人心的散乱不安,是今天中国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普遍面临的问题。
今天的人们普遍缺乏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爱心。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教育的本末倒置,导致多数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与巅倒。
弟子规与企业的关系
弟子规与企业的关系弟子规与企业的关系《弟子规》是以引导人们发扬人性的光辉和关爱为主要宗旨的教材,与企业的关系是什么呢?一、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大幅度提升员工素质。
《弟子规》主要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共七个部分,其中前六个部分都是讲做人的,而这些东西恰恰是目前很多企业员工所缺乏的。
通过对谨信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诚信品质,培养员工认真做事、按规矩做事的品质,增加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
而我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现,企业真正缺乏的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认真做事的人。
通过对泛爱众和亲仁的学习,可以提升员工的感恩心、责任心和爱心,使员工更加关心同事,热爱企业,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恰恰是我们今天构建企业文化的核心。
二、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弟子规》具体生动,它直接从生活的日常小事入手,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这是我们子女孝顺父母应该做的六件细小的事;“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这是教育我们如何与长者相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如果企业员工都能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企业管理自然会上一个台阶。
“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就是在生活小事中养成的,这与《弟子规》不谋而合。
三、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是很多企业管理面临的现实难题。
《弟子规》开篇就讲孝道,对孝理解为服从,服从父母、服从长辈。
而且《弟子规》强调的是身体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断学习与进步也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自觉性与员工的素养。
《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
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这几句话为精神内涵编写了《训蒙文》,并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为组成部分;后来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从《弟子规》看企业管理
“从《弟子规》看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管理,其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
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是 “显规则”,而文化和道德则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潜规则”。
我们试想一下,一个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的人,如何能尊敬领导、感恩企业?一个连自己 兄弟姐妹都不友爱的人,如何能团结同事,打造和谐团队?一个不讲诚信、出尔反尔的人, 又怎么能把握客户、担当重任?《弟子规》主要包括“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七个内容板块, 是依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
“入则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认为真正的“孝”在于培养“感恩的心”,是一种 爱的教育。
只有员工具备了这种敬上、感恩意识,才会感激企业提供的成长、成才平台, 才能忠诚于企业。
“出则悌”则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要互助友爱,谦虚礼让,敬老尊贤。
大家都能做到这样何 愁没有其乐融融、凝聚团结的队伍?“谨”是对做事态度的要求。
在工作中要遵照制度、心正行端,三思而后行。
这注重细节的 要求与帅康“精致生活,源自细节”的理念不谋而合。
“信”,顾名思义即“诚信”。
诚信为人是立身处世之本,诚信管理是企业立足之本。
在生活 中,要时刻要牢记“做事先做人”,做人的根本就在诚实、守诺。
“泛爱众”倡导我们具有广阔胸怀,平等博爱。
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要广泛交友,相互 鼓励、相互关爱,共同进步。
“亲仁”,要亲近仁者,即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读万卷 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良师益友,才会形成见贤思 齐、积极进取的良性氛围。
“余力学文”,是说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以后,若有多余精力 则可研究学问。
如果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是徒增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 切实际的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倡导德育风尚的同时,也能对我们的工作、管理等方面起到很 大启发。
大家工作之余也不妨多多研读,既是对个人素养的提升,也是思想升华的过程。
《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
《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很早就非常注意对孩子的教育。
《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重要读物,原名《训蒙文》,作者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
书中所讲的是如何具体培养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其作用和目的是从小教育孩子要守规矩,通过他律的约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和行为,从而帮助个人达到成德目的。
《弟子规》的结构很简单,先是总叙后是分叙,分叙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详细的阐述了总叙中的各项内容。
孩童时的家庭教育即发蒙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很多心理和行为习惯是自小养成的,一旦成为第二天性,就很难改变。
而之后的企业教育也非常重要。
虽然这时候人已成人,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性格习惯和心理判断模式,以及较为独立的行为倾向;但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特定的制度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乃至更深层次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在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的打磨下,可以得到矫正和重塑;反之一个健全人格和品性优良的人,到了一个不具备良好企业文化的环境中,也可能受到打磨而使得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由此可见企业教育的重要性。
与教育孩子相类似的道理,一个企业若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对员工的约束与开放的关系,那么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很难生存发展。
一个企业对员工约束不够,执行力就不强,企业就会没有战斗力;而对员工约束过多,制度僵化,又会影响企业的灵活性,导致活力不足。
因此如何把握这个度很重要,制度即“规”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对于孩子而言,他将在此约束下,逐渐矫正不良行为,健康成长;对于成人而言,他将在此约束下,认真工作,获得精神和物质回报。
一、上司和下属关系准则的借鉴《弟子规·入则孝》是分叙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教育小孩子如何处理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很具体的`讲述了孩子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几乎涵盖了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与父母发生关系的所有方面,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了孩子与父母发生矛盾之后所应采纳的方式方法。
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
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郑庄公的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是以培养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书籍,包含了许多涵义丰富的行为准则,对于塑造良好的人格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文化也是一种传承和展示企业价值观的方式,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提供道德指引,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首先,弟子规中强调要做一个“孝顺”的人,即尊重父母、关心员工。
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员工和领导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和关怀的关系。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员工与家人的交流和关系,积极倡导员工孝敬父母的行为。
同时,在企业中尊重每个员工的意见和价值,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其次,弟子规中提到了“爱人”的要求,即要关心他人、善待同事。
企业应该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培养。
管理层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交流等方式,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工作氛围。
同时,搭建起员工分享资源和经验的平台,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弟子规还强调了“尊师”的重要性,即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企业中,员工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愿意向他人学习并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企业可以在文化建设中倡导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培训课程、指导和导师制度,提供一个持续学习的环境。
同时,企业领导也应该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企业战略和业务模式,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弟子规还提到了“言谈举止”的要求,即要言辞谦和、举止得体。
企业是一个共同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员工应该注重自己的社交礼仪,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沟通培训课程,教导员工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培养员工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
此外,企业还应该制定和弘扬一套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员工遵循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最后,弟子规还注重了“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即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并注重身心健康。
公司企业文化弟子规
公司企业文化弟子规公司企业文化弟子规《弟子规》确有深意含焉,倘能自小敬学之、实践之,则必能渐臻于圣贤之境。
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说,企业文化不存在有无,但有良莠之别。
民营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或称股东文化。
有人形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可见其重要性。
企业文化影响或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对企业经营结果息息相关。
在餐饮企业里,有管理者轻视企业文化建设,有的将其理解为规章制度,有的将其化解为唱店歌,跳集体舞。
这样的理解都是对企业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曲解和偏见。
企业文化一词是舶来品,企业文化所提倡的精神价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并有详细论述,《弟子规》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它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弟子”的意思包括:一是指孩子;二是指学生;三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在企业管理中“弟子”一词可以理解为全体员工。
“规”的意思是规范。
《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企业的大智慧。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大智慧泛指企业管理之道,“道”所阐述的是人生的大智慧,相比道的大智慧,术所传授的是小聪明。
所以说,道是“树根”,是企业管理中的灵魂;术是树枝,是道的具体应用。
如果忽视道,一味地沉溺在术中,就会企业变成无根之花,企业经营的结果肯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曾见过不少老板谈起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来,头头是道,但对《弟子规》之类阐述企业管理之道的书籍,知之者甚少。
企业与员工《弟子规》在开篇中就提出了创办企业的要领,写道:“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是《弟子规》里《信》篇开头的四句话。
浅谈《弟子规》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弟子规》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作者:王媚娇来源:《商情》2014年第42期【摘要】随着国学思想的盛行,《弟子规》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企业开始将《弟子规》作为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如何看待《弟子规》的应用及其作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弟子规》的发展以及它的实践应用来分析它对于企业的作用和意义,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弟子规》并重视它的作用及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弟子规;企业管理;价值观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的思想不断渗透到中国,甚至有超越本土文化的趋势,所以很多学者开始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国学风开始盛行。
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今日中国文化复兴,决不是简单的恢复旧的文化与道德,决不是简单的复古。
国学复兴是一个继承、改造和扬弃的过程,需要有更多国人投入其中,深入研究推陈出新,并教育推广使之影响社会大众,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民营企业的短寿命和上市公司的低绩效问题常常无法从技术和制度方面进行全面的解释,公司的一些违法行为除了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约束,而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的改变与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国学的复兴,《弟子规》开始盛行,它被用于人本教育以及管理中。
许多企业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并结合企业的实践,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企业文化。
二、《弟子规》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弟子规》在很多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实践应用,而且结果也都是不错的,企业得到很大提升。
例如,北京汇通汇利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胡小林,从接触传统文化开始学习《弟子规》,并在企业中推广《弟子规》,依其管理经营企业;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天上班前10分钟聚集员工朗读《弟子规》,已经是企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广东省交通银行副行长将学习《弟子规》引入珠海分行,把《弟子规》文化变成银行的文化。
首先,企业将《弟子规》运用到员工的基本教育中。
企业在让员工集中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并让他们进行定期的巩固与学习。
关于《弟子规》导入公司企业文化实行方案弟子规企业文化宣传
关于《弟子规》导入公司企业文化实行方案弟子规企业文化宣传关于《弟子规》导入公司企业文化方案一、前期工作:学习库资料收集完成时间:1、《弟子规》书籍20本(公司已有书籍)2、发动大家收集所有关于《弟子规》的故事、视频、学习文章等等3、代主管、主管、经理、高管、董事会必须要收集资料上交,不交者每人主持晨会一个星期且平均分不低于85分,不主持者乐捐现金50元/人,后期乐捐部分按公司制度执行。
4、奖励:所有上交资料并通过员工代表委员会筛选进入学习库的资料奖励50元购机券每份5、资料收集汇总负责人:二、入脑:分部门学习资料库内容(用每个部门8小时之外的学习时间学习)完成时间:1、学习《弟子规》书籍2、学习《弟子规》相关资料3、学习完后每人交不少于500字的感想4、以8小时之外学习记录签到人员名单进行考核(未学习者也算),字数少于500字的人员或不交感想者每人主持晨会一个星期且平均分不低于85分,不主持者乐捐现金50元/人,后期乐捐部分按公司制度执行。
5、由员工代表委员会筛选出10篇写得不错的感想张贴出来分享,给予每篇奖励100元购机券。
三、过渡期:晨会抽背一段内容(8句)并解释其译时间为一个月:12月1日-12月311、由易伟在晨会上抽取1人或两人进行抽背(重复抽)2、第一次背不出或解释不清打扫四楼无人管理的部分公共区域,给予5天时间背熟,再次抽背,第二次背不出或解释不清,主持晨会一个星期且平均分不低于85分,再给予3天时间背熟再次抽背,第三次还是背不出或解释不清打扫四楼无人管理的部分公共区域以及主持晨会一个星期且平均分不低于85分,处罚人员未按内容执行,每项目乐捐20元,后期乐捐部分按公司制度执行。
3、第四次还是没背出来直接乐捐50元,之后可以不用背了,后期乐捐部分按公司制度执行。
四、入行为:用《弟子规》与《公司的行为准则》相链接制定《公司关键行为准则》和《部门关键行为准则》(含**部门和董事会)完成时间:12月1日-12月19日1、用《弟子规》与《公司的行为准则》相链接制定《公司关键行为准则》由:代主管、主管、经理、高管、董事会人员提出建议和意见,汇总人员:易伟修改人员:邱总最终定稿人员:刘董2、对于用《弟子规》与《公司的行为准则》相链接制定《公司关键行为准则》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参与人员给予奖励100元购机券3、代主管、主管、经理、高管、董事会人员必须要给出建议和意见,到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者每人主持晨会一个星期且平均分不低于85分,不主持者乐捐现金50元/人,后期乐捐部分按公司制度执行。
《弟子规》是中国式企业文化的精髓
《弟子规》是中国式企业文化的精髓《弟子规》是中国式企业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的著作很多,其中《弟子规》是流传和影响最广的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之一。
爱维龙媒研究发现,《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看似非常短的一本小书,但它是儒家文化的集中反映和精华所在,《弟子规》里蕴藏了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大智慧,是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转变为行为约束的最主要的载体,《弟子规》传达的精神其实是中国人行为美德的集中体现。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文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构建企业文化最终是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而员工自我管理实质就是“心”的管理。
管理人就是要安心。
但是当今社会人心浮,信仰缺失,社会道德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所以管理住员工的心是非常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一付安心良汤,而《弟子规》是其中最好的企业文化管理宝典。
用《弟子规》的精神建立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从人的心性本质而建立的道德行为约束体系,它是企业文化中国化的最本质特征,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企业文化中最成功的实践。
《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
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这几句话为精神内涵编写了《训蒙文》,并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为组成部分;后来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这里的弟子是指孩子、学生和一切圣贤的弟子。
“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实质就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具体化、行为化和形象化的行为实践。
《弟子规》里要求的孝悌,使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孝心是善良慈悲心的基础,在一个企业中只有员工做到孝悌才可能处理好与其他员工的关系,对最亲的人都不好,怎么能施仁于别人?有了家庭伦理才会有企业伦理。
《弟子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弟子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让西方管理科学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课程背景:您是否有这些困惑?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但企业员工的流失率越来越大,而在岗在职者却毫无激情?企业正进入发展期,但企业员工的热情度越来越少,大多是牢骚满腹思想流离?企业已进入成熟期,但企业员工的忠诚度越来越低,常有离经叛道忘恩负义者?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企业的硬件与软件不相匹配。
一年一年的培训,一期一期的复训,员工的精神面貌仍然是差强人意?一次一次的会议,一张一张的考核,员工的素质表现依然是你侬我侬?一批一批的员工,一轮一轮的进退,员工的工作态度俨然是如出一辙?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的企业文化出现了不足。
对员工的培养只注重外在技能而并不注重心灵教育。
使得员工没有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
那么,所有的这些困惑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里都能给予解决。
因为任何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文化的铺垫,尤其是根植在中国土地上的传统文化,无论是西方管理,还是多么杰出的德鲁克管理其一切的根本都浓缩在对人的打造上,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那么《弟子规》就是一本现代人、现代企业员工自我修身的最好教材,其内容是根据国学《论语》的文义改编而成,主要以培养一个人养成并懂得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友爱他人,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
但因受中国“五四”思潮的影响加之上世纪七十年代批林批孔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断层,使得《弟子规》中的道理现代的很多成人都难以理解,至于此,我们把它译为现代的白话文并根据其文意抽丝剥茧,开发出“学国学《弟子规》,完善人格修养”系列的课程,帮助企业员工及个人由内而外的转变做人的态度和做事的方法,从而获识人生的幸福感与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培训收益:加强员工的责任心;营造积极正面的工作氛围;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消除员工身上不良习性,提高员工忠诚度和敬业态度;帮助企业员工由内而外的转变做人的态度和做事的方法,从而获得人生的幸福感。
企业学习弟子规读后感
企业学习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近来有幸学习了《弟子规》,它用独特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民族精神典故,展示了充满智慧的中华文化,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为我们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读了《弟子规》后,我觉得职工素质培养与教育孩子有相类似的道理,因此如何把握这个“度”很重要,制度即“规”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对于孩子而言,他将在此约束下,逐渐矫正不良行为,健康成长;对于成人而言,他将在此约束下,认真工作,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回报。
一、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在《弟子规·入则孝》这部分中,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弟子规》,站在企业的角度,把父母换做领导,那么《弟子规》就可以看作是领导对职工的一种教导。
它告诉我们:要尊敬领导,对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及时完成,如果有事外出,一定要向上级报告请假,回来后要及时销假。
和领导发生矛盾冲突,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面冲撞,这样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如果能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带着关爱去处理问题,那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就会处理得很融洽。
二、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在《弟子规·出则悌》这部分中,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看作是如何处理同事之间关系的指南。
它告诉我们: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果上级领导有事找别的同事,而如果他碰巧没在,我们就应当主动去承担他的工作。
如果这样去做,就有利于构建成一种和睦而轻松的上下级和同事关系。
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正确培养职工品德,提高素质《弟子规·信》这部分,是讲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讲没有根据的话,不要轻易许诺;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不要与人攀比,要重视自己品德、学问、业务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就是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节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就要勇敢去承认,并且努力改掉它。
《弟子规》能解决企业问题吗?
《弟子规》能解决企业问题吗?作者:齐善鸿来源:《中外管理》2012年第09期当您为团队的凝聚力不够、员工敬业度不高而忧心的时候,是否尝试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方案?——回答:“是。
”事实上,国学热蔓延至企业界已经有些时日,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速了企业文化重组的步伐,一些企业更是将国学热演进到底。
如今很多国学班费用可以抵得上名校EMBA的费用。
而在企业里,员工人手一本《弟子规》,将背诵弟子规作为考核内容也并不鲜见。
曾经被用来教育子弟人生修为,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演变为企业文化的教科书,几千年前的文化,真的对今天还有用吗?探寻治本的“精神中药”当下国学热,与政府号召和推动有关,而中国企业界主动学习国学,背后则是因为西方管理文化日渐“水土不服”,逐渐“边际效用递减”。
在过往的30多年中,中国引进了大量西方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
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
可是,管理却是不一样的,管理主要跟人打交道,其中融进了很多人文的成分,无法单独剥离。
而西方的管理,自然根植于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的概念太大,几乎无法界定。
但如果就大部分人所受到的显而易见的影响来说,基督教文化可谓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那些信仰或者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的人们,在他们的心灵世界和日常生活的行为中,融入了很多基督教的思想影响,只要看看孩子出生时的洗礼、吃饭前的祷告、周末的教堂,甚至孩子的教父、在神父或者牧师面前的忏悔等等,我们就能够理解一种文化对人心智和行为的强烈的塑形作用。
由此再来看看西方的管理,那种重技术轻说教、重效率轻感情、重法制轻人伦的做法就很容易理解了。
因为在西方的社会中,生活与工作几乎是两个世界。
尤其是对于宗教信徒来说,宗教般的精神生活是一回事,而世俗的生活则是另一回事。
这两种生活的准则是不一样的,同时又是彼此互补的。
如果在工作中的冷漠让人有点儿难以承受,你很快就会回到生活中——那样一个可以让你修养身心的绿色桃源;如果你修养好了,又可以到世俗的荒漠上去驰骋一番,如此循环往复。
企业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企业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我们今天为什么选择《弟子规》?因为《弟子规》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家规的集大成。
在中国本土的思想当中,最初发展的一门思想是《易经》,我们知道是我们的始祖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为我们揭示出来的人生的真理。
《易经》所阐述的就是一个概念,就是易,这个易它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简易”,它叫简单,简单明了。
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术思想都是简单的,它不复杂、它不啰嗦,愈啰嗦愈复杂的,事实上就不容易推广。
所以老子讲“大道至简”,最伟大的道理都是最简单的道理,第一个是简易。
第二个是“变易”,变易就是无常的意思,变化无常、变化不定的意思,这也是事实的真相。
我们看这个世界没有一刻不在改变,就像我们在这个讲堂里面宣讲,这一刻的我跟下一刻的我已经不一样了,里面的细胞已经在代谢了,已经不一样了,它是变易的,变动不居。
第三个意思就是“不易”,不易就是不变。
从变动不居当中找到不变的本体,再从不变的本体以不变应万变,这只是《易经》的学术思想。
我们今天为什么讲《弟子规》?我们今天是顺应《易经》的学术思想,我们讲简易。
换句话说,今天要讲儒家的学术思想。
我们中国有一部伟大的大部头的百科全书,叫《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它的分量非常非常的大,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一本百科全书,它汇集了中国自古以来,它把它分成四种,叫经、史、子、集这样的一个学术思想,而且造了四座的楼房把它供起来。
因为部头太大,皇帝自己要学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学习,所以又编纂了,从当中摘录了最精华的部分,叫做《四库荟要》,放在宫廷里面提供皇帝学习、御览。
这么大的分量,据说一个人他从出生,出生的那一天就能阅读,他一天花十个小时的时间在阅读,阅读一百年都阅读不完。
所以我们今天讲儒家的思想,我们没有办法把《四库荟要》、《四库全书》搬出来学习,因为穷究我们一生的精力无法学习。
怎么办?就讲简易,这个了不起的学问。
我们看到一棵大树有几片树叶?讲老实话,我们不晓得,与其一片一片的去算这个树叶,不如掌握它的根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是中国式企业文化的精髓
作者: 段俊平
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的著作很多,其中《弟子规》是流传和影响最广的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之一。
经研究发现,《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看似非常短的一本小书,但它是儒家文化的集中反映和精华所在,《弟子规》里蕴藏了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大智慧,是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转变为行为约束的最主要的载体,《弟子规》传达的精神其实是中国人行为美德的集中体现。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文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构建企业文化最终是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而员工自我管理实质就是“心”的管理。
管理人就是要安心。
但是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信仰缺失,社会道德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所以管理住员工的心是非常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一付安心良汤,而《弟子规》是其中最好的企业文化管理宝典。
用《弟子规》的精神建立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从人的心性本质而建立的道德行为约束体系,它是企业文化中国化的最本质特征,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企业文化中最成功的实践。
《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
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这几句话为精神内涵编写了《训蒙文》,并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为组成部分;后来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这里的弟子是指孩子、学生和一切圣贤的弟子。
“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实质就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具体化、行为化和形象化的行为实践。
《弟子规》里要求的孝悌,使中国文化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孝心是善良慈悲心的基础,在一个企业中只有员工做到孝悌才可能处理好与其他员工的关系,对最亲的人都不好,怎么能施仁于别人?有了家庭伦理才会有企业伦理。
如果企业家和员工能把企业当成自己家一样相互尊重,相互关爱,那么这个企业怎能没有凝聚力?
孝悌引申的感恩文化,也是企业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有了感恩之心,企业员工的自我道德就会达到一种很高境界。
《弟子规》里讲的诚信,在任何时候都是塑造个人与企业品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凡出言,信为先”这六个字确立的诚实、守信、正直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精神层面的最重要的纲要之一。
《弟子规》里的泛爱众,体现了“大爱无疆”的哲学理念,企业须建立合作型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要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相互关爱,而对企业外部也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样才能构建员工、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型企业,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的集中体现。
《弟子规》里的亲仁,则要求企业家一定要心底无私、匡扶正义,有坦荡的胸怀才有浩然正气。
要把员工的道德品质与工作能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来建设。
这与“德才兼备,人尽其才,人人成才”是异曲同工之意。
笔者认为,企业一定要正本清源,树立正气,“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是和谐的保证,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前提。
《弟子规》里的余力学文是企业构建学习型企业,员工构建学习型技能型人才的企业文化要素的具体表述。
只有学习才能达到自信。
“工夫到,滞塞通”,只有勤勉刻苦、努力学习才能做到“圣与贤,可驯致”。
构建学习型企业也是现代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而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从这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的处事方法和行为准则。
对于企业来说,管人管事是管理的核心,而管人最好的法宝就是用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中国人血脉里的民族优秀品格特征来形成员工自我管理约束。
倘若用《弟子规》来培训教育员工,用《弟子规》的主要精神内涵而构建企业文化,一定会从人性的本质上解决管理上的问题,使文化力真正变成了生产力。
因为《弟子规》里的道德和行为上的法则和理念,其实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德和民族性格特征中最易唤醒的部分。
《弟子规》实质是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在社会和企业中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人践行儒家文化时从知易行难到知行合一过渡的最好普及教材,《弟子规》是中国式企业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