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主任方治国的描写:“他的声口和 表情照例带着一种嘲笑的意味,至于嘲笑自 己还是嘲笑对方,那就要任凭你猜了。他是 经常凭借了这点武器来掩护他自己的。而且 经常弄得顽强的对手哭笑不是。他们叫他做 软硬人。”“看见吵吵松了劲,主任知道可 以说理的机会到来了,赌咒发誓地分辩起来, 说他是一辈子都不会做出这样大胆糊涂的事 情来。”
简评你对沙汀作品的看法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沙汀作为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半个世 纪的创作实践中为现代文学园地增添了硕果,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上终不失为一位有特殊贡献和卓越成就的优秀作家。 沙汀的作品在对三、四十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现实政治黑暗的 暴露,以及对于人们的苦难、愤怒和反抗情绪的表达方面; 在表现解放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以及对于解放后农村社会主 义新人的刻画和讴歌方面;在坚持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写出 个性鲜明而又有深刻概括意义的人物形象和艺术形式上的追 求方面;在短篇小说体裁的运用和富有特色的四川农村风俗 画的绘制方面等,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从而为中国现代文 学的历史画卷提供了新的画幅。 沙汀的笔触虽然冷峻犀利,却又不够舒展泼辣;严谨精当, 但显得有些拘谨简约;含蓄深沉,也略见沉闷晦涩。
历任西南文联副主任,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 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四川分 会主席,中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副主席, 中国文联第二至四届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 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沙汀创作
作品主要以四川乡镇为故事背景,采用冷峻、客观、 暘露、讽刺手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气质描写现实社 会。细致刻画人物的典型细节,绘出一幅幅富有社 会风习的画面。他的小说以极强的幽默感和浓烈的 地方色彩著称。主要著作还有长篇小说《困兽记》、 《还乡记》《淘金记》,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 里》《老邬》,中篇小说《木鱼山》等。有《沙汀 选集》(四卷)。
三、精致巧妙的双线式结构,层层推 进
1,波澜曲折的明线:以其香居茶馆为舞 台,明确地写了发生在方治国和刑么吵吵之 间的斗争,因方治国密告所以刑么吵吵的儿 子被抓壮丁事件,在茶馆里掀起了一场争斗。 由于争斗双方力量均势,性格差异,心理障 碍等原因导致波澜重重,矛盾曲折,使故事 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归来》:写儿子报名赴朝参战,母亲 从悲伤不愿到送儿上路的过程。 《过渡》:通过乡支书任大发的讲述, 表现了倡导互动组甜头的农民和干部, 对建立农业社的迫切愿望和积极行动。 《五千斤笤藤》:讲述大旱之年,胜利 社热情支援红光社笤藤的故事,表现了 人民公社“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优 越性。
沙汀创作的两大特点:
一是主要描写四川农村社会
二是冷静的白描与讽刺。
在其香居茶馆里的 艺术特色
一.现实主义的描写笔法
1,客观无我的叙述方式,不夹杂作者的任何感情 。
作者在创作中以客观描写的表现方法,将主观感情压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故事中,故事又往往压缩在短暂的时间和个别场景中。 作者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尽可能不显露自己 的主观情感,即使在最令人愤慨的罪恶面前,作者的笔 也力图保持冷静。作者无论是对主线中狐假虎威的乡党 方治国,仗势欺人的恶霸刑么吵吵,还是副线中劣迹斑 斑的新副县长,几乎不置一词,很少直接出面和抨击。
沙汀的创作
根据沙汀的创作实践,可分为:
一,早期时代(1931-1939)
二,创作的黄金时代(1940-1949) 三,解放后的创作(1949-)
早期时代
初期创作(1931-1934) 创作的短篇小说居多,题材广泛。 如反映贫苦农民生活:《风波》,《土饼》等。 反映土地改革及劳动人民觉醒:《航线》,《老人》, 《平平常常的故事》等。 主要反映当时的土地革命运动。 《码头上》显示出创作的“土味儿”和四川方言的成功 运用。 第一部小说集《航线》1932年出版。 作品不够成熟,人物形象不鲜明,模糊。
转变时期(1935-1937· 7)
笔锋转向四川
《苦难》集标志着小说的创作技巧明显
提高 《代理县长》标志着沙汀创作的成熟, 讽刺,暴露是沙汀创作的主要武器。讽 刺小说数量增多。 加入共产党,创作的政治立场鲜明。
新的探索(1937· 8-1939)
作品数量不多 笔锋转向客观冷静的描写人物,刻画事
二、塑造了一系列 典型的人物形象
1,着力刻画了两个主要 人物:方治国和刑么吵 吵。
方治国:一个凶狠毒辣,贪婪成性的统治者 形象,他不仅吃着回扣和黑粮等许多甜头, 并且还从抽壮丁中敲诈钱财,连蒋家寡母的 儿子也要敲诈,一敲就是伍佰元。他和土豪 劣绅官僚勾结一团,派兵争粮时少派或者不 派不征。抽丁可以不抽或者抓人顶替,刑么 吵吵的儿子被抓走仅仅只是因为他缓役四次, 又从不出半文钱壮丁费,好多人讲闲话,并 且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才去密告,但事后又 后悔做了“糊涂”事情。这都显示出他是一 个见风使舵,奸诈狡猾的软硬人形象。
四、情节,环境的高度集中
1,化繁为简,把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物活动, 简化为一场茶馆里的矛盾冲突,通过地方实力派刑么吵吵和 掌握着地方政权的联保主任方治国的争斗,达到揭露国统区 兵役问题的黑幕。作品开门见山地通过已经坐在茶馆里的方 治国的眼睛描写了刑么吵吵的出场,让冲突双方一开始就碰 面,然后以极俭省的笔墨交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故事就从 这里开始。为了简化复杂的人际关系,小说在结构上采取一 明一暗两条线索,明写刑么吵吵与方治国在茶馆的争斗,暗 写刑的大哥与新县长在城内的勾结,两条线索丝丝入扣地巧 妙配合,使作品更加清楚明白地揭示了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 根源,主要是因为国民党的腐败。
从《在其香居茶馆 里》看沙汀小说的 艺术特色
一
沙汀生平
沙汀,(1904-1992),1904年12月19日生于四川省 安县城(今安昌镇)一个破落的家庭,,原名杨朝 熙,在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毕业后改名为 杨子青,沙汀是他的笔名。 早期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沙汀生活经验丰富,“读了 一部部生活的活书”。早期青年时代扎实的生活积 累给沙汀创作烙上了深刻的印记。 沙汀还是一位深受俄国文学影响的作家。沙汀在学 习外国作家方面特别注重学习其写实精神、批判讽 刺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2,声东击西的暗线:通过出场人物的对话,从侧 面反映了未出场的新县长的性格,起初因新县长的 脾气一直摸不清,所以陈新老爷的调解失败,刑么 吵吵以为救出自己的儿子无望,气急败坏地冲上去 和方治国打了起来。打得鼻青脸肿的时候蒋门神来 了告知刑么吵吵的儿子已被轻松放出的结果令人哑 然失笑,形成了绝妙的讽刺结尾。 两条线索的紧密配合,推动了冲突时缓时急的变化 发展,蒋门神的出场将两条线索汇合在一起,形成 了一个出人意料又十分自然的精彩结局。
新县长:表面看来好像是一个正直的人 物,“不清楚新县长的脾气”,“一上任就 整顿兵役”“严惩兵役舞弊的明令,已经来 过三四次了”。但实际上却并也只是一个同 权势勾搭的小人形象,“时常戴一副黑眼镜 子”“起初都讲新县长厉害,实际上很好说 话。前天大老爷请客,一个人早就到了:戴 他妈副黑眼镜子„„”由此可推,新县长并 不是什么好东西,所谓的整顿兵役,只不过 闹闹嘘头罢了
2,客观的叙述语言,借助人物眼光和心里的描写,避 免了全知角度的叙述,使叙事显得较为客观。大量运用人物 对话,直接运用民间口语和方言土语,强化作品的客观性。
如描写刑么吵吵,“他常打着哈哈在茶馆里自白道:‘老子 这张嘴么,就这样!话是要说的,吃也是要吃的;说够了回 去两倍甜酒一喝,倒下去就睡!……’”描写方治国为自己辩 解时的那段话:“你们想,我是吃饭长大的呀!并且我一定 要他去做什么呢?难道会给我一个状元当么?没讲的话,这 街上的事,一向糊得圆我总是糊的!”
刑么吵吵:一个强横霸道,盛气凌人的土豪 形象。他仗着他的大哥是全县极有威望的宿, 舅子是财务委员,县政上的活动分子,他又 与回龙镇舵把子陈新老爷关系密切,便养成 了一种蛮横无理的霸道性格。当对方激怒了 他时,他就冲上去大打出手,完全是一个地 痞无赖形象。
作者把方治国和刑么吵吵置于一个 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的生活环境中, 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两种不同的性格,从 中既可看到形象对立的一面,又可看到 作为基层恶势力共有的反动贪婪的本质。
沙汀一生
1922 年进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接受“五四”新 文化并广泛爱好新文艺。1926 年师范毕业后曾赴北京等地,求学 不成返回四川。1927 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故乡从事革命活动。 由于政局动荡,成都发生“二· 一六”惨案,白色恐怖迫使他于 192 9 年前往上海。与流亡上海的四川同仁创办“辛垦书店”。1931 年与省一师同班同学艾芜在上海相遇,共同研究探讨小说创作。193 2 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得到鲁迅、茅盾的肯 定和鼓励。同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以后改用现实手法写出以四川乡镇 社会为背景的《丁跛公》、《在祠堂里》、《代理县长》等作品。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四川。1938 年与何其芳、卞 之琳等人奔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代主任。同年 11 月随贺 龙同志去晋西北和冀中一带体验生活。后写出著名的《随军散记》、 《奇异的旅程》。1940 年回到重庆,这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 高潮。陆续发表《在其香居茶馆里》、《磁力》、《堪察加小景》等著 名短篇小说。长篇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也相继问 世。此时的作品主要反映抗战时期的四川农村生活,从不同侧面揭露抗 战时弊和新旧痼疾。
2,化简为繁,将简单的矛盾冲突铺陈渲染,推波助澜,使 作品的主题得到最鲜活的揭示。在这场狗咬狗的矛盾冲突一 开始,可谓壁垒分明,斗争方式或明或暗,斗争层次有高有 低,以方治国为首,张三监爷,黄毛牛肉之流,代表地方的 官方政府,而刑么吵吵,陈新老爷之辈,代表地方的绅士豪 强,双方交战可谓是一场明刀明枪,低层次的对垒。在这场 低层次的对垒中,由于双方力量均势,性格差异,加上谋士 们的出谋划策,登台周旋,一场简单的唇枪舌战最终演化成 一场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肉搏之战。在刑方二人明枪争斗 的同时,一场操控全局命运,高层次的官绅之斗也在刑么吵 吵的大哥和新县长之间进行。可谓色彩纷呈,好不热闹。在 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无论是明线暗线,争斗的层次或高 或低,矛盾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兵役所带来的利益如何 在官绅两个层面上再分配,本来国难当头,当兵打仗,保家 卫国是理所当然,但是国民党腐朽政权却乘机大发国难财, 由此,作品揭露了蒋家王朝兵役政策的欺骗性和官绅集团既 相互勾结又尔虞我诈的腐朽本质。
件。 《记贺龙》 《消遣》
创作的黄金时代
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在其香居茶馆里》:揭示了基层兵役制度的黑暗。 “三记”:《淘金记》(1941):写腐败沉寂的四 川乡村生活。 《困兽记》(1943):写抗战后方一群小村小学教 师的苦闷。 《还乡记》(1946) :叙述的仍然是令人气闷的 故事,但塑造了走向集体斗争的冯大生的现象。
解放后的创作
从讽刺到歌颂的转变 过渡有着独特的思想历史根源
1,鲁迅的激励与指引 2,毛泽东《讲话》的鼓舞和指导 3,1938-1939的根据地之行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 的实践经验
对抗美援朝的描写与歌颂:《归来》《母亲》 描写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强劲生命力:《过 渡》《你追我赶》 后期创作对人民公社的描写:《五千斤笤藤》 创作基调变得温暖、明朗,描写、歌颂是真挚热情 的,但是表现的现实生活是表面形态,是为了配合 政治和政策,因而是单调,浮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