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类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关于写景的诗词鉴赏指导

关于写景的诗词鉴赏指导

关于写景的诗词鉴赏指导关于写景的诗词鉴赏指导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诗鉴赏指导【考点阐述】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也是历年高考命题选材的一个热点。

这类诗歌,或勾勒意境,或写景言志,或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此类试题的命题角度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意象的识别与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味与品析以及对相关表达技巧的辨析与评价。

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对考生的诗歌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知识梳理】一般来说,写景诗涉及以下知识点:传统意象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意境所展示的画面及其凸显的情感氛围和主题思想,情和景的关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一些表达技巧、写景的方式方法,与主旨相关的炼字、炼句及修辞的辨认分析,诗话材料中对情景关系的评点等等。

鉴赏中常用语主要有:1.思想内容方面,如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方面,如借景抒情、白描、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移情于物、浓墨渲染……3.语言特点方面,如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方法点播】写景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寓意,理解诗词的主题。

一般而言,诗人构建意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撷取相似之“象”表意;二是用拟人的手法塑造富有人格性情的意象;三是借助不变之“象”反照“意”。

诗人的主观情感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两个精心选择的意象来体现。

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作题时能根据诗歌内容选择所描绘的意象进行分析,同时对两首诗中的异同意象进行比较分析。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意境鉴赏可分三步去答:一看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景象、物象;二看用了哪些技巧,展开联想、想象再现画面;三要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指明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来源于网络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

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1.明确表达技巧的范围。

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手法上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频率较高;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

2.掌握答题的思维步骤。

解答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分三个层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层面,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衬托、白描、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然后考虑第二个层面,即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况;最后考虑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修辞手法。

写景诗鉴赏

写景诗鉴赏

四、虚与实的结合
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 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 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 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 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 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 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 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 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 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 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 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
二、动与静的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 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 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 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 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 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 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 ,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 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 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 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③修辞: 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 对比、比拟、排比、 、对比、比拟、排比、设 反问。 问、反问。
④篇章结构
首尾呼应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层层深入 重章叠句
古典诗歌中写景的七种方式
一、正与侧的结合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 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 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 态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 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 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 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 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 “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 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完整版)写景抒情诗词分析

(完整版)写景抒情诗词分析

写景抒情诗词分析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选取古典诗词,又以“写景抒情”的题材居多,比如2013年天津卷诗歌鉴赏题,就是写景抒情类的诗歌。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

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分析:这类题目标准答法必须要答关系,参考答案给出的是采分点,由于各省市的要求不一样,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掌握规范答法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回答作者情感时,要考虑两个方面:1、对外物的情感;2、作者本身的心情。

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的表述思路:景+特点+意境+(效果)+感情,表述模式:描绘了——的景,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感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情景鉴赏题型:1. 即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如果要回答关系还要用一个表示情景关系的词语加以概括。

比如:天津卷第二题: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 情景鉴赏题:记住下列公式即可——关系+景+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诗歌鉴赏..

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诗歌鉴赏..
同时,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 在他乡,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对酒赏 花的心情;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 了词人对往昔的回忆。(意对即可)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 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
• 目标:
• 掌握写景的方法(角度)和答题方法 • 掌握写景抒情诗中描绘的意境及答题方法
写景方法六:正面侧面结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雨
•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侧面)
• 西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正面)
•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正面)
•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侧面)

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 生动形象地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同时, 诗人以“含”“立”“无语”等词语,赋予“万壑”“数峰”以人 的情感,使画面富有别样的美丽。
两种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早,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缭乱芳情最是君。 【注】缭乱:激发,撩动。 本诗写景生动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写景手法 进行赏析,请写出两种。
•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正面)
•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侧面)

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除侧面描绘山雨之奇外,
还有中间两联正面描绘山雨的特征。抒写了诗人雨前的心旷神怡,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 【注】蔡家亲:表亲。 • 1、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
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 之处。(4分)
•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 景物中)。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实 战 演 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 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 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 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结构上: 触生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内在关系
} 以乐景写乐情 正衬 以哀景写哀情
} 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 以哀景写乐情
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 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 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
• 如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对苏轼《望江南》 这首词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 首词作赏析。”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 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 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 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 息。(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写景抒情诗鉴赏13

写景抒情诗鉴赏13

六、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 衬托 同工之妙。 都是 的写法。
(变题:“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 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 2、中间两联重在 写景、叙事 ,首尾两联都间接写出了 作者对 隐逸 生活的向往。 (变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面来描写。 2、描写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下而 上、由上而下等。
诗歌的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质朴淡雅、含蓄隽永、 旷达豪迈、沉郁顿挫、高昂乐观
3.确定作品抒发的情感属哪一种?体味作者抒发的 感情。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抒发的是_ 亲情 _____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友情 情”抒发的是_______;“死去原知万事空, 爱国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抒发的是_______;“飞 热爱自然之情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抒发的是___ ____;等等。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 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 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二、 芙蓉楼送别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答: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 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 “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2、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 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1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绘,动静融合就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并使“境界全系列出来”。

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

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2声色(视听)结合古诗写景常牵涉至声音与颜色,这就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使读者如临其境,接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

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例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鹤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不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就是一组押韵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方对黄鹂在自弹自唱,一派惬意景象,有声有色,形成了新鲜而迷人的意境。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常见类型之写景诗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常见类型之写景诗

古诗词鉴赏常见类型之写景诗
教学目标:通过整合课内诗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写景抒情诗的常见考点。

写景诗歌总体特点:
这类诗通过描写自然山水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等,有的表达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赞美,有的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有的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多用白描手法,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内典型篇目:《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饮酒(其五)》《野望》《望岳》等。

角度
意象作用
1、从题目及内容把握整首诗歌特点。

2、具体分析内容。

绘山水之景,先从字面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物。

3、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品山水之情。

①默读悟情:通过默读体会或激昂或哀伤或悲愤或欣喜的情感。

②以景推情:特别注意描绘山水的修饰性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包含着作者的感情。

③知人论情:陶渊明闲适恬淡,白居易热爱自然,柳宗元厌倦官场、对现实不满…… 4、分析手法。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类诗歌散文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类诗歌散文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类诗歌散文写景抒情类散文语言优美、想像丰富、构思巧妙、感情浓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那么如何由浅入深逐步地理解散文、鉴赏散文呢?我以为“缘景入情阅读法”比较适合这类文学作品的阅读。

“缘景入情法”就是透过散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而把握作品的情韵美的一种阅读鉴赏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去理解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主观感情融注于笔下的客观景物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具体如何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文眼”,理解内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理解散文内容,要善于抓住能够体现散文“神”的“文眼”。

“文眼”就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好的散文总是“眼”显“神”。

阅读时只要抓住这个“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旨。

需要注意的是,“文眼”句有的是直接明示性的,有的则是委婉含蓄些的;有的在篇首,有的在篇末。

例如《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文章在开头这样写到:“青春,它是包含着不同阶段的丰富的生命历程。

”“就象春天,它的三月、四月和五月是完全不同的三个画面。

”这两句话既是全文的结构线索,暗示下文的内容就是描写维也纳三个月份不同的景致。

也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在于通过春天画面的描写来赞美青春的魅力。

抓住了这个文眼,文章如何行文,如何传情达意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抓住“文眼”,对于把握散文主旨和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借助想像,体会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的氛围与境界。

写景抒情类散文往往运用语言,营造一种意境。

欣赏这类散文的意境时,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有关写景的古诗词及鉴赏4篇

有关写景的古诗词及鉴赏4篇

【导语】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化圈的特⾊之⼀。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志”,⽽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篇1】有关写景的古诗词及鉴赏 和淮上遇便风 作者:苏舜钦 原⽂: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送归⾈。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沧溟始⾃由! 翻译及赏析: 清澈的淮⽔浩浩荡荡,好像与天河汇合同流,远风打从万⾥吹来,吹送着我⼩⼩的归⾈。

黄昏时假如泊⾈在喧闹低湿的地⽅,将令我忧愁。

愿长风把我的⾏⾈吹进辽阔的⼤海,在那⼉我才能领受真正的⾃由。

⑴淮上遇便风:原作者不详。

⑵浩荡清淮:清沏的淮⽔波涛浩荡。

天共流:看天与⽔交接的远处,⽔天⼀⾊,似乎在⼀起流。

浩荡,形容河宽⽔盛。

天共流:看天与⽔交接的远处,⽔天⼀⾊。

⑶“长风”句:《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问其志向,答⽈:“愿乘长风,破万⾥浪。

”此暗⽤其意。

长风,远风。

⑷喧卑地:喧嚣低湿之地。

卑地,低湿之地。

卑,低。

⑸沧溟:指⽔弥漫貌,常⽤以指⼤海。

粱简⽂帝《昭明太⼦集序》:“沧溟之深,不能⽐其⼤。

”【篇2】有关写景的古诗词及鉴赏 西湖杂咏·秋 作者:薛昂夫 原⽂: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阳斜,⼭腰闪出闲亭榭。

分付画船且慢者。

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翻译及赏析: 深秋来了,落⽊萧萧,原先茂密的树林看上去变得稀疏了。

但是,那⼭上的红叶,还有那即将谢去的芙蓉,这时却格外惹⼈喜爱。

周围的群⼭,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重⼀重,千姿百态的呈现在我们⾯前。

晚霞被遮断,⼣阳斜照在⼭坡上,⼭腰间⼜忽然显露出悠悠然的令⼈神往的亭榭。

啊,多么美好的景⾊呵!画船上的艄公,请你慢慢的划,让我再看看。

唱歌的,请继续唱,不要停下来。

写的,请乘着⾃⼰兴致,尽情的写吧,千万不要停笔。

秋屏:秋天的屏障。

亭榭:亭阁台榭。

诗歌鉴赏之写景的方法

诗歌鉴赏之写景的方法
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作者描写田家的景物时,描写近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远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近景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远景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杨村》杨万里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诗歌从绘色的角度,运用色彩的对比,描写了 田园风光中的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 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为我们勾画 了一幅优美、静谧、绚丽的田园风光,也表达 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
诗歌写景的方法
这两首诗分别侧重从什么角度写景色之美?
秋山[宋]杨万里 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倩:请别人替自己做某事 通过色彩、视觉,用拟人手法写秋季美景
余杭(南宋)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 通过花香嗅觉写春天的花香怡人。
从触觉、视觉、听觉来写雪景。 “衾枕冷” 从触觉写出雪夜之冷,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
写出到处是银白的世界,“时闻折竹声”从听觉 写出雪的厚重,压断了竹枝,三方面来表现雪重 (大),三句不写一个雪字,却处处写雪之大。 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Biblioteka 诗歌中的写景角度(如何写景的)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 内外,总是层次分明。 《鹧鸪天》苏轼

鉴赏诗歌写景的角度

鉴赏诗歌写景的角度

五个鉴赏写景的角度:
四、虚实角度: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 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 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例: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 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 化主题,使诗歌更加精彩。
五个鉴赏写景的角度:
二、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 把不同色 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 中有 画的效果, 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 写景特色。例如:王维 《田园乐》中“桃 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红绿相 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春 雨过后鲜艳的 桃花盛开, 碧绿的柳丝笼罩在水烟之中的迷 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 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
五个鉴赏写景的角度:
七、正侧角度: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 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 入手,而是 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 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 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 运用,可以使 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例: 蜀道难 李白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五个鉴赏写景的角度:
三、感官角度: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 嗅觉、触觉、味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 们在赏析时, 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 析到位。 例: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 多感觉角度结合,突 出了雪之大。
五个鉴赏写景的角度:
六、点面角度: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 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 周围的景物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 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 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 结合, 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鉴赏写景诗的方法

鉴赏写景诗的方法
10/12/2024
Hale Waihona Puke • 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 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 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或一句一景, 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倒装结构,这些都是 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 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0/12/2024
五、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 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 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 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 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 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 的欣赏。
写景诗之 鉴赏方法
10/12/2024
鉴赏古典诗歌写景特色的五个角度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1)空间角度(顺序)
远近、高低、上下、内外等。 (2)时间角度 (顺序) (3)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 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 度分析写景特色。 (4)感觉器官角度
10/12/2024
四、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 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 境,表达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诗的结构特点。 “昨夜一枝开”“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 岸”“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中都有运用传神 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运用,把整个景物都写活了, 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一个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现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 者的感情,鉴赏诗歌怎能把这些遗忘呢?

诗歌鉴赏方法--写景抒情诗

诗歌鉴赏方法--写景抒情诗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 析。(炼字类)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形象意境类) 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 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 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 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 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 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 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三、山水田园:生活方式、生活情 趣
13、(2004年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 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秋夜独坐(节选)
夜深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清具体说明。(4分 )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4分)
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 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 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挖掘 作者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此题并不难解。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设 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根有据,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高中语文古诗写景赏析角度

高中语文古诗写景赏析角度

诗歌鉴赏之写景艺术常见设题方式:这首诗(词)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变式:1.这首诗是如何描写XX景色的?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3.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4.试从某一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某一联(写景)进行赏析。

5.赏析诗中某一联的写景艺术。

关键词:写景特点手法艺术引入:下面这几句诗可以从哪些角度赏析: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可从写作顺序角度来分析:空间(远近,高低,上下,内外,俯仰)、时间(早晚,四季),层次分明/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井然有序如:1、“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一句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

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

2、“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这句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3、《过故人》描写近景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远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春日郊行袁枚二月郊行最有情,青山带雨画清明。

杂花香自空中至,野草根从旧处生。

小鸟啼咽催布谷,老牛牵犊学春耕。

劳劳官走江城北,争怪长条目送迎。

4、本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4分)诗人紧扣“春日”,采用了由远及近的手法,首联“二月郊行最有情,青山带雨画清明”从远景写起,写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时所见到的;颈联下句“老牛牵犊学春耕”写的又是近景,将田园风光中那幅“老牛牵犊(小牛)”学着春天耕种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写了出来。

二、可从感觉器官角度赏析: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如:1、“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上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从听觉角度,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

诗歌欣赏之写景绝句类及答案

诗歌欣赏之写景绝句类及答案

初二苏教版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写景绝句诗歌赏析班级姓名得分一、渡汉江宋之问〔4分〕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诗中“断〞“复〞二字作简要赏析。

〔2分〕2.简要分析本诗最后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二、玉阶怨李白〔4分〕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是一首怀人诗。

诗中写出“她〞已等候多时并写出切肤之寒的一个字是;诗中的“玉、水晶、秋月〞暗示“她〞具有〔填一个词〕的品质,将思念的痛苦升华为美的境界。

三、宴词王之涣〔5分〕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

畎:田间小沟。

1.“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分〕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四、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6分〕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1.以下与本诗描绘的季节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分)五、村夜白居易〔6分〕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诗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3分〕六、对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和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诗歌中,写景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或物体来表达作者对于美的感受和思考。

鉴赏诗歌时,从写景的角度来欣赏诗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情感。

写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美。

诗歌中的景色常常是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来创造的,这使得读者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宏大。

例如北岛的《波光粼粼的湖泊》,诗中描写了湖泊的清澈和波光,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湖水中的倒影和波纹,感受到了湖泊的宁静和美丽。

这种通过写景来表达美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美的审美感受,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写景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写景不仅仅是描绘自然景色,更是通过景色的选择和描写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作者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和庭院的独立来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通过阅读诗歌中的景色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内心的思考,与作者产生共鸣。

写景还有助于读者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有更深入的思考。

诗歌中的写景常常不仅仅是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在杨泽民的《思舜帝幽居有感》中,通过描绘舜帝的幽居和自然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伟大人物的敬仰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阅读诗歌中的写景,读者可以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从写景的角度来鉴赏诗歌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美,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通过欣赏诗歌中的写景,读者可以享受到诗歌带来的审美体验,增加阅读的乐趣,并在思考中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

诗歌鉴赏写景角度首先,写景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当我们读到常识开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古诗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句子中自然界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诗人用文字呈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仰,也让我们进一步领略到山水风光的美丽。

类似的还有杜甫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白居易的“绿树成荫巷成廊,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这些语言生动,描绘了壮丽美景,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其中的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壮观和美丽。

其次,写景可以激起我们对自然保护的意识。

在莫言的诗中,他曾经用深情的语言描述过自然美景,引起了读者对环境的呼吁。

比如,在《雾》这首诗歌中,莫言同样是通过对大自然现象的描绘,来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关注和呼唤:霾,就像一张巨大的白纱,无声无息地铺满整个城市。

高高的建筑,深深的道路,变得模糊、遥远。

车辆行驶,人来人往,只有这些灵动的生命,在左右晃动。

可是,我的心却感到沉重,为这里的人们担忧。

这首诗将现代社会中我们每天经历的环境问题直接呈现了出来,作者的呼声让我们加倍关注这些问题,抱着更加重视大自然的态度去生活、去保护环境。

古代的诗人杜甫也曾经借着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来传达自己的主张和人文关怀,比如《赠花卿》中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通过自然美景来传达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

这样的诗句不仅能够体现作者的个人情感,更能够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处世之道。

最后,中外古今诗人们的诗歌中写景元素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热情。

诗人们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美丽景物,表达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样的诗歌不仅可以让读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之处,也能鼓舞读者的美学情操。

例如中国古代名家李白在他的诗歌作品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来达到文学艺术上的追求和创造,例如《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以及《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些传颂千古的名句,都是通过生动艳丽的画面,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对美丽之物所表达的喜悦和愉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全国高考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落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创新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析。

(2)简析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写景技巧?
(2012安徽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
................
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
甲: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林。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3)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4)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6)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2012全国高考大纲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纷纷暮雪下辕门,。

轮台东门送君去,。

(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
(2)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创新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
则按甲题计分
......)(6分)
甲: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乙:(1),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青青子衿,。

(曹操《短歌行》)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
(6),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