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权威与制度选择——基于中国人民公社制度的思考

合集下载

反思人民公社

反思人民公社

反思人民公社一、“公社就是这样来的”建立和完善人民公社制度始于1957年冬,至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止,历时五年。

人民公社源于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出现的为提高农业产量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与建立共产主义的雏形的设想联系后就以公社命名,并试图向城市扩展,在经过短时间的摸索后,又只限于农村,成为农村政社合一的基层组织。

五十年代,出于新增粮食产量和提高单产的目标,开始了开荒和对现有农田改造。

全国1952年机耕面积1 3.6万公顷;灌溉面积1995.9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31.7万公顷,占1.6%;1957年机耕面积为263.6万公顷,灌溉面积2733.9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120.2万公顷,占4.45;1962年机耕面积为828.4万公顷,灌溉面积3054.5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606.5万公顷,占19.9%。

同期,粮食单产1952年为88公斤/亩,19 57年为98公斤/亩,1962年为88公斤/亩(三年自然灾害)。

195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8亿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307(混合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0.9亿瓦特;195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2.1亿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4674(混合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1亿瓦特;196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5.7亿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54938(混合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5.2亿瓦特。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1989年9月第1版)。

这组数据反映出1952年至1962年十年间:每亩粮食单产走出了一条波动向下的曲线,这除了自然灾害、大跃进期间的瞎指挥外,受当时科研水平的限制,无法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如改良种子)的提高来增加单产是更重要的原因,正是在此种情况下,选择了一条切实的政策,就是增加可耕种面积、改良土壤和建立、完善灌溉系统。

十年内,新增机耕面积814.8万公顷,灌溉面积1058.6万公顷,机电灌溉574.8万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73.9亿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53631(混合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4.3亿瓦特。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部分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部分解析)

肥东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 唐代韩愈对孟子特别推崇,在“道统”中将原先被列为上承孔子的颜渊,排斥在主线之外,以孟子上承孔子,而自承孟子,并且将儒学研究从章句训诂引导为对经典义理的探求。

韩愈此举()A. 反映了唐朝的多元文化面貌B. 扭转了儒学面临的危机C. 对宋代儒学的发展产生影响D. 顺应了三教合流的趋势2. 唐代科举由礼部主持,选官则由吏部主持,二者是分开的。

考生只有在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资格后,才能参加吏部的铨选,铨选合格才能获得授官。

吏部铨选的择人标准,有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四事。

可见,唐代铨选制度()A. 完善了选才用人制度B. 使孝廉成为选官的依据C. 确保了选官的公平性D. 使中央开始掌握选官权3. 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八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并下发到门下省。

当时担任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道命令最终无效。

魏征此举()A. 削弱了中书省的权限B. 说明决策权发生异变C. 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

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

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的书籍被严厉禁止。

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 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B. 天文知识有利于农业发展C. 源于强化皇权统治的需要D. 私人无法对天文作出贡献5. 明中叶后,太湖流域蚕桑经济快速发展,出现“浙西之利,蚕丝为大”“尺寸之堤,必树之以桑”的情形;闽南地区出现了“其地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福建广东的烟草种植“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乃至无人不用”。

由此可知上述地区()A. 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解体B. 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C. 经济作物生产地区差异不大D. 新经济因素正在不断发展6. 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人民公社运动的历史与反思

人民公社运动的历史与反思

人民公社运动的历史与反思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人民公社运动。

这是以发展农村合作社为主要内容,大规模推广人民公社为手段,实现农村集体化、农业社会化和工业化的一场历史事件。

虽然人民公社运动在当时似乎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在今天的视角下,人们对这场运动进行反思也是必要的。

历史背景人民公社运动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

当时中国社会主义政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条件依然很差,传统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土地分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发展。

因此,政府认为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变革,改变农村的面貌,取得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和人力。

人民公社发展的历程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倡导着农民加大集体化程度、提高生产率。

秦城(现河南新乡)实行“三级组织四级管理”,即以自然村为基础组织委员会,由五至十个自然村组成的生产大队为第一级,大队下设队、组、班三级组织,增强了集体主义力量的集结,人民公社运动由此拉开帷幕。

1960年,全国人民公社成立,迅速推广到全国范围。

在这一运动中,农村实行大规模的劳动力组织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取消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农民被要求交出土地,实行集体化经营。

粮食、牛马、农具等所有经济活动都由公社掌握。

评价与反思人民公社运动在当时被宣传为极其成功的农村经济改革实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大规模的劳动力组织使得许多农民失去了个人劳动的自主权,各种奉献、又加上难以评价的“新社会人”的理念,劳动中固定劳动积分制度使得农民工作动力大大降低,出现了“三挂三欠”的困境。

特别是政治化加剧、权力膨胀、管理混乱等问题,让人民公社运动的恶果更加显现。

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人民公社运动是一个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其教训之一是不能单纯依赖集体化或计划经济,要坚持市场经济和物质奖励机制下的协作。

其教训之二是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权力。

中国的人民公社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实践与教训

中国的人民公社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实践与教训

中国的人民公社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实践与教训社会主义集体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对中国农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措施。

人民公社制度的推行,旨在实现土地的公有化,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通过集体经济的方式改善农民的生活。

然而,这一历史阶段不仅存在着积极的一面,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的人民公社社会主义集体化实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中的教训。

一、社会主义集体化的背景与实践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实践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当时,中国农村面临着土地私有制和剥削的问题,农民的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农耕阶段,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低下成为国家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1956年,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土地被集体所有,农民组织成为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多样,有人民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管理制度。

人民公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它推动了对土地的公有化,使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私人占有,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人民公社还统一了农业生产并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人民公社的问题与挑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人民公社制度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生产效率问题。

人民公社制度伴随着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一个生产小组负责一个生产队的一项工作,这种集体化的生产方式不利于个体的创造力的发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量增长乏力。

其次是农民收入问题。

人民公社制度将农民的个人土地和收入归入集体,农民只能依靠集体分配获得报酬。

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公平和农村地区卫生、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滞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另外,人民公社制度还存在着较大规模的浪费和贪污现象。

由于对集体经济的垄断以及分配体制的弊端,一些干部通过滥用权力和贪腐行为获取更多的资源,导致一些地方生产资料和财产被挪用或浪费,给集体经济带来了损失。

人民公社制度问题浅析

人民公社制度问题浅析

人民公社制度问题浅析作者:许筠冯开文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09期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中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它为中国“工占农利”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它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了中国农村近20年的平稳运行。

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业保持了略高于人口增长的实绩,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同期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显著的,公社的某些制度安排诸如包产到户、家庭副业等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它的解体,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一、人民公社的制度特征1.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制度。

它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大二公”。

“一大”首先是指生产的规模大,1958年,全国平均每个公社有5442.6个户,是高级社的30多倍。

“二公”是指公有化的程度高,人民公社财产公有的范围更大,一个公社包含好几个村。

二是人民公社是一种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形式。

一切财产交给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

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2.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

人民公社刚成立的时候,普遍实行的是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人民公社所推行的供给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即粮食供给制、伙食供给制和基本生活供给制。

如河北徐水人民公社的供给范围包括吃饭、住房、穿衣、教育、生育等十五项内容,时称十五包。

这种分配制度开始推行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这种平均主义的方法极大地影响了社员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劳动的效率,很快就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

3.人民公社的监督制度。

林毅夫曾指出:“集体行为因而会产生某些当个人单独工作时所不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欺骗、‘磨洋工’、搭便车以及道德危险。

……为了减轻这些问题的影响,产生了一些制度安排以实现监督、强制执行等功能。

”笔者认为人民公社的监督制度的产生与人民公社制度的强制性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人民公社制度是带有一定的政府强制性色彩的制度创新,才导致了其“政社合一”的情况,使其有目的的对农民的劳动进行监督。

谈谈人民公社

谈谈人民公社

谈谈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作为“东方红盛”时期的核心话题之一、最为突出的成就之一、最具特色的时代标志之一,它曾经引起了众多讨论、众多的思考,至今仍是人民难忘、难舍的话题。

大家对于人民公社的基本概念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一切归公、没有个人私人财产、工作内容都由公家统一安排等。

大家应该知道人民公社是从最开始的初级合作社、到中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直至人民公社而逐渐形成的。

人民公社的关键核心不是共产、不是集体所有、不是集体第一。

人民公社的核心本质就是“合作”。

人民公社就是人民一起大合作,一起合作发展、一起合作致富、一起合作奔共产主义。

合作就是互帮互助、互通有无、分工协作、资源互享、一起发展。

(1)合作需要一定公共财产为基础,这些公共财产只能是归集体所有,所以保持公有是合作的前提条件,而不是核心目的。

同时并没有规定所有的东西都是集体的,属于个人私生活的东西仍然是归私人所有。

(2)合作是分工合作、也是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差别,所以要计工分的、是按劳分配的,不是搞纯粹的极端平均主义、也不是单纯的大锅饭。

(3)合作不是牺牲小家为“大家”,而是在“大家”这个大集体中更好的发展各自的小家(中国俗语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

没有帮手也就成不了好汉)。

“大家”是为各自的小家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好的大环境。

(4)合作是分工合作,是允许各个社员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的。

在不破坏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前提条件下,也是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搞承包责任制的。

(5)合作就是走人民群众路线、走团体合作发展路线,也就是现在讲的“团队精神”。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原始社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加了,只有走集体路线、合作路线、搞团队精神,才可能发展的更快更好。

(6)合作需要一个计划,否则就无法有效合作,这样就产生了计划经济。

计划的优点是一切都是有秩序的、一切都是有规律的,这样人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进行生产活动,生产效率自然就比较高。

例如,原来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以及近几年取得极好的社会效果的一系列“新农村合作化运动”,就是很好的说明。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读后感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读后感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魅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全国力量办大事,让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巨大的发展成就。

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的制度就能够迅速决策、全面动员,让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

其次,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人民性。

我们的制度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人民性、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这种制度让我们的政府更加亲近人民,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政府的关怀和保障。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

比如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迷思、西方“普世价值”的误导等。

这些思潮试图混淆视听,让我们失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是能够推动我国实现伟大梦想的。

总之,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我们的制度。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继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于人民公社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关于人民公社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关于人民公社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摘要:1958年兴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浪潮。

它是党和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

它是在“大跃进”狂澜与“共产主义”旋风的同时在生产关系的上一次“大跃进”。

它的实质就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

但它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只能成为一种超越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二是及大地破坏了中国农业生产,给农村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灾难。

深入分析人民公社化理论与实践,对解决现在中国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政府;社会主义;重工业;农业;战略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与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大经济政治,经济结构很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

政府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发展经济,快速实现强国富民。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一)当时中国的资源禀赋结构是劳动力丰富、资金稀缺、技术落后。

如何发展经济,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一是赶超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建立工业基础;二是比较优势战略,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充分利用资源的比较优势来提升资源禀赋结构,最终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

在中国资金供给不足、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背景下,如果仅仅考虑资源条件,中国政府应该选择比较优势的战略。

然而,在20世纪50年的社会主义阵营内出现了一股所谓的赶超战略。

这种形势个社会主义中国造成了强大的压力。

中国要领先也只能选择赶超战略;其次,社会主义苏联在采取超越战略后使得自己在二战前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在二战后苏联经济的快速恢复,并且由于苏联与中国的亲密的微妙关系,促使中国政府选择了与自己的资源禀赋不相匹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此时,如果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势必导致农产品均衡价格的迅速提高,导致城市居民的生活费用上升,进而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

如果这样,就难以顺利实现重工业发展所需的低原料投入和低劳动力投入,这显然有违政府初衷。

公共选择理论读后感

公共选择理论读后感

公共选择理论读后感我用了差不多两周的时间读完了《公共选择理论》,有的地方深奥难懂,即使翻回去再看一次也还是有许多理解不全面的地方,总之读完这本书,收获还是很大的。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二战后福利经济学中关于社会福利函数性质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争论。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人类社会有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人。

它主要研究初级市场,政策供给市场和政策执行市场。

社会处在霍布斯自然状态下,人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饿了就寻找吃的,困了就睡觉,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社会要摆脱霍布斯的自然状态。

公共物品的提供不当还会导致逃票乘车问题。

公共物品存在外在性,两个对彼此有不利影响的企业选址在相近的位置就会有消极的外在性产生。

科斯认为,外在性产生的原因在于产权不明确。

既然产权安排可以影响效率,那么,谁来界定和明晰产权呢?担负这种职能的往往是政府或某个自发形成的组织。

政府确立的产权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物品。

这些组织的形成和决策的制定,也是一种集体选择行为。

在实施产权的过程中,往往会有纠纷和矛盾冲突,因而就需要有协调机构或仲裁机构,这些机构的形成与决策也是集体选择的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中,作者将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进行比较,认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是同一个活动人,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

经济市场企业家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而进行经济活动,政治市场上政治家们为了自己可以当选领导者进行选举。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政治活动中的经纪人范式将人的动机假设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被公共选择理论各流派所接受。

而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对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范式的完善解读意义凸显。

经纪人范式一定会导致政府失灵,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便是将市场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政治市场中,以避免政府干预政策的落实消耗过大成本。

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显然提倡两党制和多党制的公共选择理论不适用于我国,它虽产生于西方,但对我国政府仍有借鉴意义。

人民公社相关的书籍

人民公社相关的书籍

人民公社相关的书籍摘要:一、人民公社的背景与起源二、人民公社的特点与影响三、我国人民公社的改革与发展四、国际视野下的人民公社五、人民公社的历史教训与启示正文:一、人民公社的背景与起源人民公社是我国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农村实行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5年,当时我国农村正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党中央提出了建立人民公社的设想。

人民公社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合并村庄、统一核算、集体劳动等方式,实现农民集体化的组织形式。

二、人民公社的特点与影响人民公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形式为集体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全体社员共同所有。

2.统一核算:人民公社实行统一核算,集体劳动,按劳分配。

3.高度组织化:人民公社实行严密的组织制度,社员的一切活动都要听从公社的安排。

4.全面发展:人民公社旨在实现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面发展。

人民公社的实施,对我国农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过分强调集体主义,忽视个体差异等。

三、我国人民公社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公社逐步进行改革,向农村市场经济转型。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承包土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乡镇企业改革: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

3.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国际视野下的人民公社除了我国,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如苏联的集体农庄、古巴的合作社等。

这些人民公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而走向衰落。

五、人民公社的历史教训与启示人民公社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1.发展经济要符合国情:我国在实施人民公社时,忽视了国情,盲目追求共产主义,导致了经济困境。

2.尊重农民意愿:在推行人民公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强迫命令。

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

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
2口l 4. 口4
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以 告别 理想—— 人 民公社 制度研 究 为例
文/ 周敏
摘 要 :近期,我的硕 士生导 师给我推荐 了很多本有关 乡 村 治理研 究的好 书,张乐天的 《 告别理想一人民公 社制度研 究》就是 其中一 本。本文主要 从 “ 外部冲击一一村 落传统 的互动模式”、对历史人类 学的认识及对作者研 究细节的若干启示三个方面浅谈 自己 读 完此 书后的 感受。我想这本书中所呈现的人民公社制度 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但 书中所用的理论和研 究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作 为一名学 习 中国近现代史的研 究生 ,更应该注意这些理论方法的总结 ,并思考怎 ̄4 e a t _ 些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研究 中。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 自 己相关知识的缺乏和视野的狭 窄,我想在今后 的学 习中,应谊 多读类似的好 书,多 多思考问题 ,多练笔 ,勤写读书笔记 。
民公社呈 现在我们眼 前,更为重要 的是其 中所 运用的理论及 研究方法 让 人 读后受益匪浅 。


外部冲击——村落传统的互动模式
“ 外部冲 击—— 村落传 统的互动模式 ”是作者贯 穿于全书 的一种 分 析模式 。对 于作者 的这种分析模 式我的理解 是, 自古 以来 自给 自足 的小 农生产方 式 已经使得 农业经济有 了很强 的惯性 ,并且 随着 时间 的延续 , 这种惯 性变得相 当强大。 自古农 民以村落为 单位 , “ 天高皇帝远 ”,建 立在经济 活动之上 的属于农 民 自己的一套传 统 已经根深 蒂固,外界 力量 很难介入 并打破这种传 统 正如 作者所说 , “ 传统 的村落 社会犹如 一个 具有 强大 吸纳 力 的 ‘ 循 环 的陷 阱’ 。资本 主义 的萌 芽, 商品经 济 的兴 盛 ,城 市工业 的发展 ,新式学校 在农村 的建 立,党派 向农 村的延伸 ,一 切进步 的因素一 旦进 入村落 ,就被 强大 的传 统势力所化解 。尽管村落 也 在缓慢 地发生变化 ,但是 ,村落 的特质未变 ,村落依 然沿着传统 的轨迹 再生 ”。如果解放 后中共对农村 的改革仅仅 停 留在分 土地 等层面 ,那 么 这些改 革早晚也会 消融于农村 的大传统之 中。但现实 是使农 民拥有 田地 并非 中共领导人 的终极 目标 ,在 农 民分得 田地后 ,中共希望农村 改革继 续推进 ,希望农 民走 向集体化 的社会主义道 路 ,于是 人民公社渐渐 嵌入 其 中。这 种外部冲击 无疑对 农村 的影响 是巨大的 。这 种冲击不 断与中 国 农 民的传统相互碰撞 、转化 ,但最 终人民公社还是失败 了。 因为张 乐天是 以 自己的家乡 为研 究基地 ,而他 本身又是这段 历史的 亲历者 ,所 以对这 种互动体会 的尤为深 刻。在解放前 , 以作者 家乡为代 表 的中国浙北农村 由于人 口压力大、土地 兼并严重 、土地入不敷 出,农 村经济 已经面 临全 面崩溃 。中共通过轰轰 烈烈 的土地 改革运动 ,打倒 了 地主阶 层,农 民生活有所改 善。但土改 之后 ,中国农 村 向何处 去,这就 遇上 了理想与传统 的碰撞 。但最终乡村 政府 通过互助 组、初级社 、高级 社 ,使人 民公社嵌入其 中,完 成了从小农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过渡 。 二 .对历史人类学的认识 曹 树基 先生 在对 该著作 进行 评价 时 ,曾写 道 : “ 从 历史 学 的角度 研究人 民公社制度 ,搜集各 种文献资料 ,排 比分析 ,提出论点 ,进行解 释 。这 一经典 的历史学方法 用于研究刚 刚结束 的人 民公社 ,多少有些让 人感 到不满足 ”。但是 ,张乐天的研 究方法却是 “ 历史资料与 口述资料 互证 ,观察 、体验 与文献分 析并存 。这种研 究方法 ,可 以称之 为历史人 类 学” 。当首 次读该书时 ,我仅仅注 意到作者采用 了大量 的文 献资料和 口述 史料 ,但却 忽略 了曹树 基先生提 到的 “ 作者 的观 察和体验 ” 。当我 注 意到这一点 ,重新再读此 书时 ,对 于曹先生所解释 的 “ 历史人 类学 ” 的理解 加深 了一 步 。例如 :在 该书 第 四章解释 大 队掌权 者 的选拔 标准 时 ,作者先通 过对 以往历 史的分析 ,解 释说 “ 出身 贫困和无政 治历史 问 题成 为参与新政权 的首要条 件,但是 ,这一条件过 分含糊 ,其外 延过分

人民公社制度内涵及其反思——以现代性为视角

人民公社制度内涵及其反思——以现代性为视角

套较为完整的约束 和实施机 制。尽管它存在着诸多问题 ,但却是 我们理解 和把 握 中国现代化道 路的一个不可或缺 的
楔入 口。
【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毛泽东 ;现代性
中 图分 类 号 :D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7 6 (0 9 3— 0 6— 8 6 0 0— 6 0 2 0 )0 05 0
始 积 累的主要 方式 。简 单地 说 ,要尽 快实 现 工业 化 ,不 牺牲农 民的利益 几乎 是不 可 能 的 ,问题 就 在 于牺 牲多少 和如何 牺 牲 了 。毛 泽东 清楚 地认 识 到这一 点 ,他 希望 找到 一条 既能 通过 农业 完成 工

制 度 起 源 :人 民公 社 制度 与 新 中 国工 业 化 道 路
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 :中国发展 出版社 ,2 0 0 3年 ,第5 5—5 6页。
④ 《 建国以来毛泽 东文稿》 第 2 ,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 ,18 年 ,第 5 4页。 册 98 3
56
人 民公社 制度内涵及其反思
累起来 的。这 除 了直接 的农 业 税 以外 ,就 是 发展
作者 简介 :宋
婕 (9 9一) 16 ,哲 学博 士 ,广 州城 市职业 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 究方 向为马克 思主义哲 学、中 国马克 思主 义解
释 史。
① ②

孙津著 :《 中国农 民与 中国现代化》 ,北京 :中央编译 出版社 , 04年 ,第 5 — 8页。 20 7 5 张 乐天 :《 论人 民公社制度及其研 究》 ,载 《 东理工大学学报 ( 华 文科版) 96年第 3 ,第2 》19 期 4页。
也许 我们 从某 种 意义上 可 以说 ,毛泽 东充 分 利用 了农 民对 土地 的迫 切要 求 而成 功地 领 导 了一 场农 民型的革命 ,但是 ,与 以往 所有 农 民革 命不

人民公社的历史研究与思考

人民公社的历史研究与思考

人民公社的历史研究与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就像一根细长的线,延伸到了今天。

而人民公社,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大跃进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人民公社时期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对这个历史时期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思考,以便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教训。

一、人民公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人民公社其实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历史现象。

它的成立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相对的落后状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毛泽东提出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

人民公社实质上是由农村公社和合作社两种制度合并而来,具有高度的集体化特征。

农村公社是在1958年提出的,其主要特征是农民用土地为基础,实行大规模集体化生产的形式。

而合作社则是在1956年开始创立,它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自行分工、自负盈亏的经济合作组织。

通过这两种制度的合并,人民公社则成为了中国当时农村经济的核心。

二、人民公社的内部机构和生产方式人民公社的内部管理机构十分复杂。

它不仅设有各个部门和办公室,还有大大小小的生产队和生产组,据统计,每个公社内部的生产队和生产组数量总计达数千个。

在生产过程中,公社内部实行“三级所有、集体经营”的方式。

也就是说,土地归属于三级单位(生产队、生产组、公社),而一切生产活动则由公社委员会统一领导。

公社委员会定期对各种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和管理,并按照计划下达各种经济任务。

同时,人民公社内部还实行了“人民公社大包干”制度。

这一制度是指公社委员会将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一次性分配给生产队,由生产队负责实现一定的产量指标,并按照一定的分成比例和组织分配方式进行分配。

这一制度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人民公社的经济成果和弊端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农民群众的土地平均化和收入增加。

制度自信与制度自觉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百年探索

制度自信与制度自觉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百年探索

制度自信/制度自觉: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年探索◎周振超,李英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1120摘要:民主集中制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有效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根本制度。

建党百年来,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建立在制度自信之上的民主集中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实践中的制度自觉支撑着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和根本地位,形成了客观需求与主观自省双重驱动下的民主集中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需要继续结合制度自信和制度自觉的路径,坚持完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流程环节,将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治理效能。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建党百年;制度自信;制度自觉中图分类号:D26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594(2021)03-0013-07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和发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根据历史阶段和时代任务,不断深化发展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思考,不断探索发挥民主集中制优势的具体实践形式,使得民主集中制在客观需求与主观自省的双重驱动下逐步健全和完善。

民主集中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制度保证,为新中国日益繁荣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道路提供了关键制度支撑。

一、制度自信:百年来党对民主集中制理论的深化发展“民主集中制问题是根本制度的问题,我们总有一天要找机会把这个问题表述清楚'[1]649$经过百年努力,凝聚一代又一代中央领导的集体智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地位的理解更加坚定。

(一)没有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不能巩固建党初期,毛泽东便开始深入思考民主与集中问题。

到延安时期,总体上形成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框架。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系统阐述了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完善民主集中制思想。

人民公社制度与合作社[推荐阅读]

人民公社制度与合作社[推荐阅读]

人民公社制度与合作社[推荐阅读]第一篇:人民公社制度与合作社一、中国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实践1、解放初的合作社(1)互助组的问题经过土地改革,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破天荒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但是,多数农户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首先是生产资料普遍不足,其次是单干的生产力太低,常常因此误了农时。

并且,身单力薄家底穷的个体农民也难以经得起旱涝天灾。

与贫下中农的艰难境况相反,一些富裕中农,靠手里的车辆、牲畜,卖套、跑运输、揽买卖,有的开始雇工、买地,争先恐后向富农阶层迈进。

在此背景下,许多贫下中农在共产党干部的带领下,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逐渐摆脱了困境。

但是,互助组不能克服集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矛盾。

首先,互助组种植什么作物,种多大面积,种在哪个地块,都是由各户自己决定的。

而各户为保障自给、倒茬轮作和防备歉收,往往在一块地里种植多种作物,土质不能完全适宜,土地也得不到合理利用。

因此,增产受到限制。

而且互助组内集体副业规模不大,甚至没有副业,因此,由集体劳动提高劳动效率而节省出来的劳力,也得不到充分利用。

此外,由于互助组没有改变一家一户的基本经营方式,本身生产规模小、资金缺,根本不可能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农具,也无力添置较多的生产资料,仍是按老办法种地,无法实现更大幅度的增产增收。

如遇较大的自然灾害,也无力抗御。

只有把土地合并到一起,集体劳动,成立合作社,才有可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2)初级合作社初级合作社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以个体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经济组织,实行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实行统一经营;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劳动产品在扣除农业税、生产费、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用之后,按照社员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及入社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多少进行分配。

1953年初级合作社发展到15053个,参加的农户27.2万户;最多时(1956年1月),达到139.4万个,参加的农户5903.4万户。

后来,初级合作社大量转变为高级合作社。

我们的制度为何最有理由自信 感想1000字

我们的制度为何最有理由自信 感想1000字

我们的制度为何最有理由自信感想1000字
自信,源于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制度实践由思想引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其内在的精神之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思想之旗和精神之魂。

自信,源于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认识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必须在历史坐标中把握其历史逻辑。

自信,源于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鲜明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论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运行机制考察

论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运行机制考察

论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运行机制考察摘要: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在中国存续了26年之久。

排除感情色彩,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用冷静、理性的目光对之加以重新审视,是有一定现实价值的。

单一公有制的推行、集中动员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应该说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主要社会运行机制。

关键词:人民公社运行机制评析农村人民公社是毛泽东及中国政府,为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他们的一个重大问题——“三农”问题,而进行的一次不成功尝试,直至21世纪的今天,这个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村的繁荣,就没有国力的强大;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民的小康。

值此“三农”问题遭遇困境之际,回顾人民公社兴起及运行之原因,从中吸取些许经验教训,为解决现实问题寻找历史的启迪,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运行方面:单一公有制的推行农村人民公社这种体制,同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希图通过改变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意图有重大关系。

毛泽东认为:改变了生产关系,就有了改造自然的先决条件,生产力也就会迅速发展。

如果在公社里不及时向全民所有制转变,老是维持集体所有制的现状,让公社社员的眼光只是局限在较小范围的集体利益的圈子里,那就将妨碍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和人民觉悟的逐步提高,因此,必须逐步向全民所有制转变。

尽管在长期的战争中,为了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逐渐地肯定了农民的土地私有。

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仅仅是阶段性目标,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种策略,并不是革命的全部目的和最终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农民从个体劳动者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才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目标。

人民公社制度于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追求。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它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单位。

”“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径。

理解毛泽东选集中的人民公社制度的优缺点

理解毛泽东选集中的人民公社制度的优缺点

理解毛泽东选集中的人民公社制度的优缺点毛泽东选集中的人民公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实践,它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解人民公社制度的优缺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总结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人民公社制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优缺点。

首先,人民公社制度在农村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民通过集体劳动和土地集体经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化和机械化。

这种集体化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此外,人民公社制度还通过农村人民公社的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人民公社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

首先,由于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个体农民的经济收入受到限制,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民的劳动和收入主要依赖于人民公社的分配,个体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了抑制,农业生产效率也受到了影响。

其次,人民公社制度下的集体经济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决策权过于集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这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为了解决人民公社制度存在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步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这一改革的核心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引入,农民通过承包土地获得了相对自主的经营权,农业生产活力得到了释放。

此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这些改革措施使农村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中国的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说,人民公社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人民公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点,限制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个体农民的发展空间。

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国逐步解决了人民公社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8
维普资讯
与诺 斯 相 对 静 态 的 制 度 变迁 的 理 性 选 择 模 型 不 同 , 耶克 强 调 “ 性 的无 知 ” 并 主 要 关 注 自由 哈 理 ,
社 会 中 制 度 系统 的 动 态 形 成 机 制 。在 哈 耶 克看
构 与资 源禀 赋 是 既定 的 , 论 谁 都 会 选 择 最 优 的 无 制 度 ;2 文化 是 一 种宏 观 现 象 , () 如果 认 为 文化 是 决定 制 度选 择 的基本 因素 , 么 , 那 实际 上是 用一 种 宏 观现 象解 释 宏 观 现 象 , 中间仍 然 缺 乏 人 的作 用 分 析 。本 文借 助于 15 9 8年 中 国“ 民公 社 制 度 ” 人 选 择 的逻辑 分 析 , 出一 个理 论 假说 : 提 决定 制 度选 择 的最基 本 因 素是 个 人 信 念 与 权 威 。 当然 , 于 对 假说 的进 一 步验 证 还 需 要 经 验 的 支持 , 这将 有 待
勃伦 则认 为 , 技术 革新 导致 经济 与社 会 变迁 , 经 但
制度 变迁 是制 度 的替代 、 转换 与 交易 过 程 , 主 要 包括 一种 新 制 度 对 另 一 种 制 度 的替 代 过 程 、 一 种 新 制度 的生 产过 程 以及 约束人 与人 之 间交 易行
为 的制度结 构 的改 善过 程 。本文 所说 的制度 选 择 包 含 在制 度变 迁 的过 程 之 中 , 特 指 一 种 新 制 度 它 的生产 过 程或 一 种 新 制 度 对 旧 制 度 的替 代 过 程 。
济 和社会 变 迁 的背后 , 是人 们 思想 习惯 的演 变 , 制
度 既是 思想 习 惯 发 展 之结 果 , 随 思想 习惯 的改 又 变 而演 化 ¨。 诺 斯提 出了制 度 变 迁 的 一 般 理 论 , 的制 度 他
关 于 一项 制度 选 择 的决 定 因 素 及其 动 因 的分 析 ,
国 内 外 学 者 作 了 大 量 论 述 , 马 克 思 ( r, 如 Max K r 、 勃 伦 ( e ln T os i ) 诺 斯 ( ot , a1 凡 ) V be , h r en 、 t Nr h D u l s C ) 哈 耶 克 ( ae , r di , ) 托 og s, . 、 a H yk Fi r h A. 、 e c
了其特定 的功能 , 制度选择 的决定 因素是个人信念和权 威 ; 个人信念 经过主导集 团 的认可 、 加工 与宣传 , 最终 成为社会 信念 , 以社会信 念为基础的制度选择过程是不 同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 。
关键 词 : 信念 ; 权威 ; 度选 择 ; 民公社 制度 制 人
中 图 分 类 号 :D 1 F 1 6 、O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0— 6 9 2 0 )4— 0 8— 6 10 9 3 (0 6 0 0 8 0
(0 5 7 118 ) 20 B 0 0 0 6
作者简介 : 李孔岳( 9 7一) 男, 16 , 安徽 寿县人 , 管理 学博 士, 中山大学管理 学院副教授 。 ① 预期收益 主要 来源于规 模经济的 实现 、 外部性的 内部化 、 降低 交易费用、 风险的减 少和 资本收益所得等 。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4期 第4 6卷
( 22期 ) 总 0
中山大学学报 ( 社科学 版)
J OURN UN YA E AL OF S TS N UNI ERST V IY
No 4 2O 6 . O
Vo. 6 14
Ge erlNo 2 n a . 02
( O I LS IN E E II N S CA CE C DT O )
信 念 、 威 与制 度 选 择 权
— —
基 于 中 国人 民公 社 制 度 的思 考 李 孔 岳
( 中山大 学 管理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7 ) 广 125
究制度选择 , 但他们 的理论存在很 大 区别。马克


文献 与本文研究 的问题
思认 为 , 经济增 长 过程 中 , 术进 步促 使 规模 报 在 技 酬 递增 , 使得 更 复 杂 的 组 织 形式 的建 立 变 得 有 利 可图( 如工 厂制 度 )这 必 然 引起 制度 的变 化 。凡 ,
克 维 尔 ( l i d oqeie 、 伯 ( br Ae s e Tcuvl) 韦 x l Wee,
Ma ) 格 雷 夫 ( ri A. 等 。 x、 G ef ) . 马克 思 和凡勃 伦 主要从 技术 革新 的角度 来研
收 稿 日期 :0 6— 3— 7 20 0 2
基金项 目: 山 大 学二 期 “ 8 中 9 5工程 ”产 业 与 区域 发展 研 究 创 新 基 地 专 项 基 金 ; 东省 科 技 厅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广
变迁 理 论实 际上 包括 两个 层 次 。第 一 个层 次是 制 度 选择 的决 定 因素 分 析 。一 项 制 度 之 所 以 被 创 新, 背后 的决 定 因素 是新技 术 的应 用 、 管 理方 法 新 的产生 或者 生产 要 素相对 价格 的变化 等 。第 二个 层 次是 制度 选择 的动 因分 析 。要 素价格 的变化 将 导 致潜 在 的 获 利 机 会 , 而 使 创 新 者 的 预 期 收 从 益 大 于 预 期 成 本 时 , 项 制 度 才 会 被 创 新 ] 一 。
摘 要: 关于制度选择 的决定 因素及其选择机理 的分析 , 以往 的视角 主要集 中在技 术结构 、 源禀赋和文 资
化方 面, 这种解释的最大缺 陷是对 人的作用重视不足 。该 文借助 于中国“ 民公社 制度 ” 人 选择 的逻辑分析 , 构 造 了一个 内生信念与权威 的模型 , 系统论述 了制度选择 的机理 。文章 的观点 是 , 任何一项 制度 的选择都 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