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应该做哪些检查,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都在这

合集下载

肠道病毒71感染致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71感染致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

C o x A1 6感染不 同 的特 点是神 经系统并 发症 比例特 别高 , 主
要包括脑炎 、 脑脊髓炎 、 无菌性脑膜炎 、 肺水 肿或肺出血及循 环衰竭 。
力无 明显增加 , 认 为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对肺水肿 的形 成
作用更为重要 。
有研 究表 明, E V 7 1感染患J L J ' I - 周血及脑脊液 白细胞 介 素( I L 一 6 、 I L 一 1 1 3) 、 一 干扰 素 ( I F N 一 ) 、 肿 瘤坏 死 因子一i x ( T N F — d) 等 细胞因子或前炎症细胞 因子明显升高 , C D 4 T、 C D 8 T细胞及 自然杀伤细胞 ( N K细 胞 ) 数量下 降 , 合并肺水 肿 者尤为 显著 , 提示 E V 7 1 感 染患儿存 在免疫 功能紊 乱 。 病毒感染 后 , 异 常的免疫反应 有可能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王伟群 和王孙尧 研究 发现 , 血 清免疫球 蛋 白 A( I g A) 降低 的手足 口病 患儿热程 及病 程均 明显 长于血 清 I g A正 常
的患 儿 。
E V 7 1属单股 正链 R N A病毒 , 根据基 因序列 的不 同 , 进

步划分 为 A、 B 、 C 3 个基 因型 , 为编码 21 9 4个氨基酸的多 聚蛋 白, 可进一 步水解 为 P I / P 2 / P 3 3个 前体蛋 白, 病 毒的单
愈, 采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明显 J 。 由于此类病毒有 一定
的 嗜神 经性 , 少数病例 可 出现神 经系统受 累 、 呼吸及循 环衰
竭, 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 , 易发生死亡 。近年来 , 虽然临床 研究 不断完善 , 心肺 功能衰竭期 的患儿 病死率仍 极高 , 现就 E V 7 1 感染致 重型手 足 口病 的病原学 、 临 床分期 、 发病机 制 、 心功能监测 手段 、 治疗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

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

01/10万~205。

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

00/10万之间。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一、病原学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

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发热急性传染病,其型别甚多,但主要以柯萨奇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该病虽可在多年龄组引起感染,但常在婴幼儿中造成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以出疹、发热为特征,斑丘疹常发生于口腔黏膜及手、足远端部位。

本病如无合并症,一般预后良好。

2、诊断原则手足口病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确诊时须有血清及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3、诊断依据3.1.1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患者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史。

3.1.2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

3.1.3 手、足、口皮肤、粘膜出现典型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并伴有卡他性症状。

3.2临床表现3.2.1 典型病例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数在38℃左右,持续2—3天,少数病人3—4天以上。

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几乎都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

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

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患儿有流涎拒食。

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

手足远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一般无疼痛和痒感,愈后不留痕迹。

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

3.2.2不典型、散发型病例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检查。

3.2.3合并症有的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肺水肿等,但以无菌性脑炎、心肌炎等最为常见。

3.3实验室检查3.3.1 血液检查的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

3.3.2 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升高。

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口病【摘要】 ev71病毒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之一。

文中对ev71进行了病原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预防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99-021 ev71病源学分析在病毒学上肠病毒是属于微小病毒科中的肠病毒群。

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简称ev71,其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对称的球形结构,无包膜和突起。

直径大约在24-30nm,核酸为单股正链rna[1]。

ev71基因组为7.2-8.5kb核苷酸单股正链rna,基因组中仅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含2194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在其两侧为5’和3’非编码区,在3’非编码区的末端含有一个长度可变的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 a)。

病毒粒子的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蛋白结构组成,vp1蛋白是主要的抗原决定因子,直接决定病毒的抗原性。

vp1、vp2、vp3暴露在病毒的表面,抗原表位位于vp1、vp2、vp3上,vp4则包埋在病毒外壳内侧起连接作用。

ev71病毒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主要引起儿童手足口病(hfmd),严重者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

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是一种儿童感染病。

引发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是最为常见的引发病毒。

此病毒主要经粪-口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发病后一星期内传染性最强,多发病于5岁以下儿童,其中1-2岁幼儿发病率最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发生手足口病的报道。

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检测

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检测

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检测
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检测。

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之一。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普通兵力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手,足,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灯临床表现。

EV71引起的重症患者比例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肠道病毒,EV71-IgM抗体主要存在于肠道病毒71型急性感染期。

本项目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中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EV71-IgM),适用于临床诊断中EV71病毒急性感染的辅助检测,不作为临床诊断的唯一依据。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

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

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

CRP、CER、AAT检测在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

CRP、CER、AAT检测在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

CRP、CER、AAT检测在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李正;袁文娟;刘自刚;王少敏;陈杰;周珣【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1)002【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和α1抗胰蛋白酶(AAT)的变化,探讨血清CRP、CER 和AAT检测在手足口病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178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和4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标本进行血清CRP、CER和AAT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MD重症组血清CRP、CER和AAT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和健康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常率比较中CRP最高,其次是AAT.结论:血清CRP、CER和AAT 可用于EV71感染的炎症程度的监测指标,对EV71感染的重症病人的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三种蛋白检测中CRP和AAT的检测阳性率略优于CER.【总页数】2页(P32-33)【作者】李正;袁文娟;刘自刚;王少敏;陈杰;周珣【作者单位】孝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孝感432100;孝感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孝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孝感432100;孝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孝感432100;孝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孝感432100;孝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孝感4321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PCT、h-CRP和PA联合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价值 [J], 孙祖红2.手足口病和腹泻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的基因型检测和分析 [J], 文萍;杨娟;黄永坤;杜曾庆;李利;王美芬3.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临床检测与分析 [J], 方向磊;麻志慧;王莉莉;毛禹超4.Hs-CRP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意义 [J],5.Hs-CRP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意义 [J], 林丽;骆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足口病的PCR检测

手足口病的PCR检测

手足口病的PCR检测对于手足口病的准确和迅速的诊断以及疾病的控制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手足口病的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

PCR技术通过检测病毒的核酸序列,可以准确、敏感地确定手足口病的存在与否,并区分不同的病毒血清型。

目前,我国对手足口病进行检测,通常采用聚合酶链式(PCR)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人粪便和咽拭子样本中C4亚型EV71型、CA16型及其他型(如CA2、4、5、、7、9、10、和CB1、2、3、4、5等)肠道病毒鉴别检测。

一、我国手足口病原谱现状在我国手足口病(HFMD)的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不同时期和地区的HFMD病原谱可能存在差异,这部分是由于肠道病毒的流行规律,另一部分可能受到近年EV71疫苗应用的影响。

在过去的20年中,HFMD在亚太地区频繁爆发,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

曾经,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HFMD危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然而,随着肠道病毒的不断变化,非EV71等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的比例显著增加。

这意味着HFMD的病原谱正在发生变化,除EV71外的其他肠道病毒也开始成为引起HFMD的重要病原体。

这一变化可能对疫苗的研发和防控策略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来了解病原谱的动态变化,以便更好地应对HFMD的流行和控制。

二、手足口病PCR检测的原理手足口病PCR检测是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分子诊断方法,旨在检测手足口病毒的核酸序列。

该方法通过扩增病毒的特定DNA或RNA片段,从而实现对手足口病毒的快速、准确的检测。

PCR检测的原理基于DNA的复制过程,它涉及三个主要步骤:变性、引物结合和延伸。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MRI表现及特征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MRI表现及特征

信号 、 C图呈低 信 号 , 后 随病 情 进 展 和病 程 延 AD 而
长 ,血脑 屏 障破 坏 , 胞 毒 性 水 肿 演 变 为血 管 源 性 细
水肿 , 分 子 弥 散 增 加 , 水 DWI 号 逐 渐 减 低 , C 信 AD
牙 利等 地均有 暴发 流 行l 。1 9 2 9 7年 , 来 西亚 首 次 ] 马
例 肠道病 毒 7 1型感 染 手 足 口病 并 脑 炎 患 者 的 MR
资 料 , 其发 病机制 和 MR 表 现及 其 间关 系进行 分 对 I
析 讨论 , 一 步提 高对本 病 的认识 。 进
1 材料 与方 法
经 系统 ( NS 损 害 , 及 患 儿 生命 E 。本 文 回顾 性 C ) 危 a ]
有 2 0多 种 ( ) 道 病 毒 可 以 引发 手 足 口病 型 肠 ( a d o t uh dsae h n -fo~ t i s ,HF mo e MD) 其 中 以柯 萨 ,
奇病 毒 A1 6型 ( o 6 和肠 道 病 毒 7 C x A1 ) 1型 ( n E— trvr s7 ,E 1 最为 常见 。E 1比 C xA1 eo i 1 V 7 ) u V7 o 6 危 害更 大 , 因为 它的 急性 感 染 还 容 易 造成 严 重 的 神
中图分类号 : 7 ;452 R54 R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9 1 (0 20 —2 40 10 —0 12 1 )81 3—3
M R i ng fha d-o tm o t die s t nc ph ltsi f c e y e t r v r s71 fndi so n f o - u h s a e wih e e a ii n e td b n e o i u

2024年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十问(3篇)

2024年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十问(3篇)

2024年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十问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它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手足口病,以下是2024年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十个常见问题及解答。

问题一: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什么?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A、B和C。

其中,肠道病毒A感染最常见,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问题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和粪便等含有病毒的分泌物是传播源。

问题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手足口疱疹、腹泻等。

患者常感到口腔疼痛,食欲下降,甚至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

问题四:手足口病的并发症有哪些?手足口病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脑脊髓炎、脑炎、肺炎等。

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特别是对于儿童。

问题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此外,还可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问题六:如何诊断手足口病?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来诊断手足口病。

常见的检查包括咽拭子采样、便样检查和血液检验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进行初步判断。

问题七: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目前,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对于轻型病例,可休息、多喝水,适当缓解症状。

对于重型病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其他相关治疗。

问题八:手足口病的治愈率如何?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通常较高,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能恢复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重症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治愈率可能较低。

问题九:如何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为了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建议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预防意识。

此外,要加强对儿童集体机构的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减少传播机会。

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的检测与临床特点

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的检测与临床特点

·论 著·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的检测与临床特点庄晓岚,裘刚,夏敏,李筑英,王洁(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上海200040)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手足口病提供指导。

方法 对医院2011年1-9月就诊的1825例手足口病儿童进行肠道病毒71(EV71)的实验室检查,分析其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

结果 182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3岁的婴幼儿1515例,占83.0%,男1186例,女639例;分布以幼托儿童为主,其中幼托儿童1036例、散居儿童789例,分别占56.77%、43.23%;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5-8月份,共1396例,占全年发病数的76.49%;5、6、7、8月份发病分别为216、481、488、211例,分别占全年发病数的11.84%、26.36%、26.74%、11.56%;EV71 1-9月份阳性检出分别为4、2、4、10、42、157、223、103、78例;5月份起阳性例数增多,6-7月份阳性为380例,阳性率最高占到61.0%,8-9月份逐渐下降。

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与年龄、季节有关,EV71感染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积极的隔离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3)02-0389-02Detection of Enterovirus 71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hand-foot-mouth diseases in childrenZHUANG Xiao-lan,QIU Gang,XIA Min,LI Zhu-ying,WANG Jie(Shanghai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s in thechildren so as to guide th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hand-foot-mouth disease.METHODS A total of1825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from Jan to Sep 2011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EV71was detected by laboratorytests and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RESULTS Of 1825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s,there were 1515(83.0%)cases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under 3years old including 1186casesof males and 639cases of females.The kindergarten children were dominant,there were 1036(56.77%)cases ofkindergarten children and 789(43.23%)cases of scattered children.The peak of incidence of hand-foot-mouthdisease was in May to August,there were 1396cases of these diseases that happened during the period,accountiefor 76.49%in the overall cases of the whole year.There were 216cases that happened in May,481cases in June,488cases in July,and 21cases in August,accounting for 11.84%,26.36%,26.74%,and 11.56%,respectively.The number of cases with EV71detected in Jan to Sep were 4,2,4,10,42,157,223,103,and 78cases,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cases began to increase in May,there were 380cases in Jun to Jul with thehighest positive rate of 61.0%,then the positive cases declined in Aug to Sep.CONCLUSION The hand-foot-mouth disease is related to the age and season.The children with EV71infections are at the risk of developingto the critical severe cases,thus it is essential to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conduct active isolation andtreatment.Key words:Hand-foot-mouth disease;EV71;Clinical characteristic收稿日期:2012-10-17; 修回日期:2012-11-30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尤为高发。

肠道病毒71型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81例临床分析

肠道病毒71型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81例临床分析

s e tv l. s l p c i ey Re u t s
( f 1 c s s l h d fv r 8 h d t t h ) a e 。al a e e ,4 a wi ,4 t r ld,a d 4 a o i n . Fi y t r e c s s 8 c 5sa t e n 2h dvm t g i f h e ae t
 ̄ bt c] O jci I td h l i l n b rtr h rc r t so adfo— uhdsaecmpi td A sr t a bet e ' su ytecnc dl oaoycaa t i i f n o t v o i aa a e sc h mo t i s o l ae e c
wih e c p a i s c u e y En e o iu 1 EV7 ) O a o i r v h u l y o ig o i a d te t n M e h t n e h l i a s d b t r vr s 7 ( t 1 ,S s t mp o e t eq a i fd a n ss n r a me t. t — t
陈 庆 会
( 州 大 学 附 属 儿 童 医 院 , 苏 州 2 5O ) 苏 江 1 03
[ 摘
要 ] 目的
研究肠道病毒 7 1型 ( V 1 所致 手 足 口病 合并 脑 炎 患 儿 的 临 床 和 实 验 室 特 点 , 提 高 临 床 诊 治 E 7) 以
水 平。方法
对外周血 E 1 NA聚合酶链反应( C 阳性的 8 例手足 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 回顾 V7 D P R) 1
we e wi e k c t ss i e i h r l lo ;1 t y e g y e a 0 wih h p g y e a ;n n t b o ma r r t lu o y o i n p r e a o d wih h p r lc mi ,2 t y o l c mi h p b 0 o ewi a n r l o h t p n n;7 t e k c t ss i e e r s i a l i. Al p t n s u e a n t lt e u e i t a r n a r s u e 2 oi 3 wi l u o y ( i n c r b o pn l f d h ) u l a i t s d m n i o r d c n r c a ilp e s r ,3 e o u e t y p e n s ln o ih b ti fa s d me h l r d io o e t n i i n lmma in,a d2 s d g mma g o u i o u p r te t n t o n 7u e a lb l f r s p o t r a me t;e c p a e n x e t1 c s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临床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临床分析

重要 侩值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75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 号 :
t 临床儿科杂志 ,02.04 :4 - 51 2 1 3 ( )3 7 3 0 ,
10 — 66 2 1 ) — 3 7 0 0 0 3 0 (0 2 0 04 — 4 4
关 键 词 : 急 性 弛缓 性 麻 痹 ; 手 足 口病 ; 肠 道 病 毒 7 型 ; 儿 童 1
临 床儿 科杂 志 第 3 0卷 第 4期 2 1 0 2年 4月 J C i e it o.0 N . r2 1 l P darV 1 o4 Ap . 0 2 n 3

3 47 ・
di1 . 6 /.s.0 0 3 0 .0 20 .1 o:03 9jsn10 - 6 6 1 . 0 4 9 i 2 4
周 左 右 患 肢 运 动 功 能 开 始恢 复 ,轻 症 多 于 1 3 月 完 全 恢 复 。磁 共 振 成 像 及 神 经 电 生 理 检查 结 果 与 临 床 症 状 具 ~ 个 有 高 度 一 致 性 ,提 供 了神 经 受 累 的 定 位 证 据 。 所 有 病 例 随 访 4— 1 2周 ,7例 ( O ) 力 恢 复 至 V 级 。 结 论 急 7% 肌 性 弛 缓 性 麻 痹 是 肠 道 病 毒 7 型 感 染 手 足 口病 的 严 重 并 发 症 ,磁 共 振 成 像 及 神 经 电 生 理 检 查 对 评 估 病 情 及 预 后 有 1
毒7 1型感 染 手 足 口病 合 并 急 性 弛 缓 性 麻 痹 的 患 儿 进 行 临 床 观 察 ,并 作 病 原 学 、头 颅 和 脊 髓 磁 共 振 成 像 、神 经 电 生 理 及 脑 脊 液 检 查 。结 果 1 O例 中 8例 为 2岁 以下 儿 童 ,瘫 痪 前 期 均 伴 发 热 和皮 疹 ,单 侧 肢 体 瘫 痪 占 7 % , 1 0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肠道病毒71型感染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如何诊断鉴别,肠道病毒71型感染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 EEG
*一、病毒分离
临床上可以从疱疹液、粪便、口咽分泌物、尿和脑脊液中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病毒。

*二、细菌培养
把病毒分离之后可进行细菌培养。

分离培养阳性率以非洲绿猴肾细胞和乳鼠接种为最高。

*三、血清学检查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

*四、脑电图检查
严重脑神经损害患者,可出现脑电图异常。

*以上是对于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
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肠道病毒71型感染易混淆疾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如何鉴别?:
*一、鉴别
须与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感染相鉴别。

柯萨奇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胸肌痛、疱疹性咽峡炎等,有的病情类似脊髓灰质炎。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肠道病毒71型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肠道病毒71型感染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肠道病毒71型核酸检测在诊断手足口病中的意义

肠道病毒71型核酸检测在诊断手足口病中的意义
[4J Tan EL.Yong LL。Quak SH,et a1.Rapid detection of entewvinB 71 by real—time Taqman RT-PCR.J Clin vir01.2008,42(2):203—206.
[5] 张永乐,潘克女,徐岱,等,手足口病病原体实时断手足口病中的 意义
谢欣城张永乐 张思泉娄国强
【摘要】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EVTl)病毒核酸检测在诊断手足口病中的意义。方法对132 例临床诊断为手足u病的患儿和18例非手足口病的患儿同时采用实时荧光RT-PER技术检测入院时粪便 中EVTI病毒核酸,分析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结果 132例手足口病的患儿入 院时粪便中检出EV71阳性者有85例,占64.39%;18例非手足口病息儿粪便中未检出EV71,分析显示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75,P<0.05)。结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者町确诊为手足口病,但核酸检测阴性者不能排除手足门病感染的可能,应密切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临床诊 断为手足口病的132例患儿,其中男78例,女54例, 平均年龄为2.3岁,诊断符合卫生部颁发《手足口病
DOI:10.3760/crtm.j.issn.1673-4149.2010.05.005 作者单位:310014浙江中跃药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感染科(谢欣 城、张思泉、娄国强),分子诊断实验室(张永乐)
反应体系的建市与I临床应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9.29(3):276-278.
(收稿日期:2010-07.29)
·论著·
细菌1 6S rRNA在诊 断非中性粒细胞性腹水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肠道病毒 71型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方法:以我院48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分组分为人数均等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治疗,对患儿治疗后病情改善程度进行调查。

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评估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5.00%,统计有差异(P<0.05)。

观察组患儿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精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红细胞沉降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

所有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能够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缩短其治疗时间。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疗效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致病菌以肠道病毒为主,其中最常见的为柯萨奇病毒A16、埃可病毒71型,我国重症手足口病例多以肠道71型感染者为主。

本病在小儿中的发病率更高,重症手足口病的致死率非常高,患儿早期多以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发热持续时间、发热峰值均明显升高,临床中也会出现嗜睡、肢体震颤、抽搐等表现,病情严重者可进展为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病症,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

针对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患儿来说,要尽早控制其病情发展,避免病情重症化发展。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糖皮激素的一种,本次研究将针对其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48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为调查样本,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

患儿入院后完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明确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均存在手、足、口皮疹伴随或不伴随体温升高症状;治疗前未服用过免疫调节药物;发病至入院时间不超过3天;无多脏器功能衰竭;无意识障碍;患儿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手足口检验报告

手足口检验报告

手足口检验报告简介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儿童和婴幼儿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等症状。

准确的手足口病检验报告对于疾病的监控和管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检验报告的相关内容和解读。

检验项目手足口病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通过采集患者口腔、咽喉、粪便等样本,使用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的核酸,以确认感染。

2.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3. 免疫学检查:包括血清学检测和咽拭子检测,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和病毒抗原,判断感染的阶段和免疫状态。

4. 病毒分离与培养:将患者样本接种到特定细胞系中进行培养,通过观察病毒形态和增殖情况,确认感染的病毒类型。

报告解读手足口检验报告中的各项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参考范围和意义。

下面对常见的指标进行解读: 1. 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含有肠道病毒的核酸,确认感染。

阴性结果并不排除手足口病,因为该检测方法可能会受到采样时间和方法的限制。

2. 血常规:手足口病的患者常常出现白细胞计数偏低和淋巴细胞计数偏高,这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3. C反应蛋白:该指标可反映炎症的程度,手足口病患者常常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4. 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患者体内的病毒特异性抗体,IgM抗体的阳性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处于急性期,IgG抗体阳性可能表示已经产生了免疫保护。

结论手足口检验报告中,通过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手足口病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

同时,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水平,还可以评估免疫状态和预测疫苗的效果。

这些结果对于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传染风险、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手足口病的流行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应该做哪些检查,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
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都在这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常见的检查方法
颅脑MRI检查、EEG、血常规、大生化检查、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一般都有哪些检查方法
一、检查
实验室检查
二、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

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三、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五、其他
无特异性改变。

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3、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五、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cdbd71xszkb/jcj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