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概述】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由多种病因引起,其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差异甚大。临床上不能仅满足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必须对其作出病因、病理、并发症乃至完整诊断,以提高肾病综合征治疗的缓解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多种,以微小病变肾病、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等几种类型最为常见。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之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NS。继发性NS 的病因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药物、肿瘤等。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前可有职业病史、有毒有害物接触史、服用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等情况;可继发于呼吸道、皮肤的感染、病毒性肝炎、肿瘤、糖尿病、系统性疾病等,起病可急骤也可隐匿,患者可有乏力、恶心、腰酸、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除水肿、蛋白尿外,临床还可表现为血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肾功能减

退。

其主要症状为水肿,特点是水肿首先出现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如眼睑、颜面等处,然后出现于下肢(常从踝部开始),多为指压凹陷性水肿,严重的可发展至全身,引起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水肿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如出现一侧下肢与体位无关的固定性水肿时应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也有部分患者可水肿不明显。

2.实验室检查

典型的肾病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表现为:⑴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⑵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⑶高脂血症。此外,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肾功能正常或受损(GFR 下降),可伴免疫指标(抗核抗体、抗双链DNA、ANCA、免疫球蛋白等)、肿瘤指标(CEA、AFP、PSA 等)、病毒指标(HBV、HCV、HIV 等)、骨髓穿刺活检异常。肾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分型。

3.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

(1)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存在营养不良、免疫状态异常、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感染的机会增加。感染部位多发生在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消化道。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球菌、溶血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其他如结核杆菌、病

毒(疱疹病毒等)、真菌的感染机会也明显增加。在严重肾病综合征伴大量腹水时,易在腹水的基础上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

(2)血栓栓塞:血栓栓塞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甚至严重致死性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肾静脉和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部分可呈典型肺梗死表现。大多数肾静脉血栓的患者表现为亚临床型。膜性肾病中肾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可达50%以上,其次为膜增生性肾炎。

(3)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可发生在肾病综合征的不同阶段,但以疾病初期和肾病未获缓解时的发生率为最高。合并急性肾衰的原因主要有①严重血容量不足所致的肾前性氮质血症;②缺血、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③感染、药物及过敏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④高凝所致的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⑤肾间质水肿。对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者应积极寻找原因,及早给予对因治疗,肾功能大多可恢复正常。

(4)代谢紊乱: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低白蛋白血症,蛋白代谢呈负平衡。长期低白蛋白血症可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甲状腺素水平低下、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 缺乏等。

【诊断要点】

1.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

2.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 高度水肿

4. 高脂血症(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明显增高)

前两项是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必要条件,后两项为次要条件。临床上只要满足上述 2 项必要条件,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即成立。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

肾病综合征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如考虑为继发性应积极寻找病因,在排除继发性NS,如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肾淀粉样变等之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NS。

肾病综合征并非独立疾病,在肾活检基础上完善病理类型的诊断尤为重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分为:

(1)微小病变型(MCD):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故又被称为“类脂性肾病”。免疫荧光阴性,电镜下特征性表现为弥漫性足突融合,肾小球内一般无电子致密物沉积。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光镜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伴系膜基质增多,而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基底膜正常。按免疫荧光结果可分为IgA 肾

病(单纯IgA或以IgA 沉积为主)和非IgA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IgG 或IgM 沉积为主)。

(3)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其病理特征为局灶损害。病变以系膜基质增多、血浆蛋白沉积、球囊粘连、玻璃样变性为特征,伴或不伴球性硬化。电镜可见弥漫性足细胞足突消失,免疫荧光呈现IgM 和C3 沉积。

(4)膜性肾病(MN):以局限于肾小球基膜的免疫复合物沿肾小球基底膜外侧(上皮下)沉积,刺激基底膜增殖,致使“钉突”形成、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5)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其共同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扩张,毛细血管袢呈“双轨征”为其典型特征性病理改变。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部分患者表现为对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激素依赖是指激素治疗有效,激素减量或停药后 2 周内复发。激素抵抗是指使用足量泼尼松(龙)1mg/(kg·d)或甲泼尼龙0.8mg/(kg·d),8~12 周无效,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的判断时间应延长为16 周。

【治疗方案及原则】

1. 病因治疗

有继发性原因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基础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包括手术或化疗治疗肿瘤;停用相关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