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的一点尝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的一点尝试

第一篇: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的一点尝试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的一点尝试

列方程解应用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由于学生对用算术法解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得非常熟练,加之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思路迥然不同,因此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受算术解法的干扰,摆脱不了用算术法解应用题思路的束缚,难以形成正确的列方程解题思路。学好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使一些应用题(主要是逆向思维题)能化难为易,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有利于辨证地认识数量关系。为此,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好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分析数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着力培养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明显不同。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数形结合寻找等量关系。数和形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小学数学教材十分重视数形结合。一般地,学生在感知应用题情景的基础上,画出示意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其心理学意义在于:示意图能够使列方程所必须的条件同时呈现在视野内,示意图成了思维的载体,赌图疑思,实际上使视觉参与了解题过程,这当然比不能看见条件要容易些,失误也会少些。正如苏霍娒林斯基所言:“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2、从常见数量关系中寻找等量关系。如:路程=时间×速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总价=单价×数量,以及各种体积面积的计

算公式等等,经常性的复习一些常见的等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列方程时寻找等量关系。有时可以和表格法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例1,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9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本题只要按照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路程=(快车速度+慢车速度)×相遇时间。设慢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进行列方程,这样学生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形成一个概括的等式,又让学生巩固了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又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底是2.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先让学生写出s=ah÷2,设高为x厘米,25x÷2=100这种方法的训练,学生能进行分析数量关系,能化难为易,一目了然,又能较快地掌握,能体会到用方程解的优越性。

其次还有锻压问题中锻压前后体积相等;稀释问题中,稀释前后溶质不变等等。此外,还可以从常见的“和、差、倍、分”问题入手寻找等量关系。

二、注重拓宽解方程的思路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解题思路上,要多下功夫,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就题论题,只谈具体解法,不去探究解题思路。而应该要积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不同的地方入手,通过不同的途径,找到题目最佳的解法。

1、可以从变化方程式,获得不同的方程思路:如例1,当学生获取了79×3+3x=357时,老师可继续诱导学生再怎样列出方程,学生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分析思考,不同的方程一个个地变换出来:①357-79×3=3x;②357-3x=79×3;③(79+x)×3=357;④(357-3x)÷79=3;⑤(357-3x)÷3=79等等的方程式。然后根据这些方程式,让学生讨论,各个方程式的数量关系,这样可以使学生突破固定解法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也可以和算术解法比较:算术解法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时间长,出现次数多,已被多次反复强化,对于方程解会产生一定的负迁移,

为防止负迁移的作用。教学时,应把方程解与算术进行比较:在两种思路的本质差异上让学生清楚地区别开来。方程解法是从等量关系出发,未知数不仅参与列式,而且参与运算,算术解法是从运算关系出发,由已知推向未知,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什么情况下列式解答比较简便,什么情况下列方程容易.如: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还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先引导学生找出哪是“1倍的量”, “1倍的量”是已知的.这类应用题是顺向思维的,列式解答较容易.因为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比较直接。当1倍的量是未知的,如果列式解答就得逆向去思考,增加了难度,而列方程是顺向思维.再根据画线段图,学生就容易发现它

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合唱队有84人,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题目一出示,多数学生很快列出了方程.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采取以上方法,收效好,学生学的也轻松.因此,在方程思路教学中,应让学生克服和避免混淆这种解法。另外要求用方程解的同时,只要注意让学生会用算术解,这样通过对比,可以进一步使学生都掌握好两种不同的思路,提高学生用方程法解题的自觉性,对于哪些中下水平的学生也能得到启发,他们又能逐步养成动脑的习惯,克服坐等别人的依赖思想,又为后面学习遇到复杂的题目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总之,教师除了应该向学生讲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基本方法,诸如通过译式法、列表法、线示法、图示法等各种方法,从可直接言传的角度向学生展示解方程应用题的过程,使学生能仿此形式解决问题,表述问题;还应该间接地,从改善学生审题过程的心理品质出发,培养学生正确进行题意内化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难点,努力实现以培养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方针。列方程解应题,虽然留给学生的感觉是“麻烦”,甚至于有一部分学生绐终对方程不那么友好,但是随着知识程度的加深,随着解题经验的积累,相信学生会拨开云雾见青天,终有一天他们会感受到方程的魅力的。

第二篇: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1】水果店运来的西瓜的个数是白兰瓜的个数的2倍,如果每天卖白兰瓜40个,西瓜50 个,若干天后卖完白兰瓜时,西瓜还剩360个。水果店运来的西瓜和白兰瓜共多少个?

【例2】有甲、乙两桶油,若从甲桶倒入乙桶15千克,则两桶油质量相等;若从乙桶倒入甲桶48千克后,则甲桶油是乙桶油质量的4倍。甲桶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例3】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是乙的2倍时,丙是20岁,当乙的年龄是丙的2倍时,甲35岁,那么甲65岁时,丙是多少岁?

【例4】甲、乙、丙、丁四人今年分别是16、12、11、9岁。问,多少年前,甲、乙的年龄和是丙、丁年龄和的2倍?

【例5】甲、乙、丙、丁四个人组成代表队参加数学比赛,甲得了88分,丙得了85分,丁得了90分,乙的分数比四个人的平均分多4分。问乙的成绩是多少?

【例6】414是三个数的和,这三个数分别能被5、6、7整除,所得的商相同。问;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商是多少?

【例7】小余买了5元、1元2角、8角的三种邮票共20张,总值43元6角,其中5元和1元2角的邮票张数相同。问:小余三种邮票各购多少张?

【例8】某校五、六年级师生秋游去公园划竹筏,若每筏坐12人,则少3个竹筏;若每筏坐14人,则多出4个竹筏。问:公园一共有几个竹筏?五年级师生共多少人?

【例9】一架飞机所带燃料最多可飞行15.75小时。飞机去时顺风,飞行速度每小时1500千米,返回时逆风,速度是每小时1200千米。问: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去多少千米就要往回飞?

【例10】一个三位数的数字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三个连续整数,这个三位数除以3所得的商比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与个位数交换后所得新的三位数小238,求原来的三位数。

【例11】东西两镇相距3450米,甲、乙从东镇,丙从西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丙速度分别是每分钟45、50、60米,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