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并存,对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社会道德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道德思想和行为,如:享受主义和金钱主义盛行、网络道德问题层出不穷等等,急需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引导。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深刻内容,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发展中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要求是对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权衡,是在运用道德批判和道德践行两个有力武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根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向人们指出了人人自由而平等的理想社会,这些都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概念道德这一词语来源于拉丁语,其意思是习惯和风俗。

一般情况下,道德都是社会正面价值观念的代表,起着指导和价值判断人们生活及行为的作用。

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社会阶级通常都会有不一样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容包括:道德是带有批判力量的、对资本主义社会不道德问题的批判达到了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统一、运用异化劳动理论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关系的不道德。

马克思一直坚持为全世界人们解放而斗争的道德理想,一直坚持为劳动人民谋取根本利益的道德践行活动,一直坚持为共产主义实现而努力奋斗的道德理论和学说。

不论是马克思道德观的哪个方面都突出表明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道德问题的道德批判和经济批判的统一,都表明了马克思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涵解读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概念的阐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指引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构建的准则,以下进一步对其内涵做一解读:(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所说的道德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道德?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具有历史性。

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

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

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

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

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共3篇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共3篇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共3篇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1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认识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特定阶级关系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

因此,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必须把握它所表达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道德的起源和根据。

人在生产劳动、交往生活中,必须遵循某些规范和原则,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信任、团结、互助、合作、公正、勤劳、正直、诚信等道德价值观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感。

道德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表明了社会生活的内在需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道德是历史的产物,是生产和交往的结果,是阶级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是旧有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利益所决定的,因此是虚伪的、反动的、矛盾的。

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则是新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共同利益所决定的,是真实的、进步的、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任务就在于选择、反映和引导社会意识的历史发展方向,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也强调道德的动态性和时代性。

社会生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级要求不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应该以符合人类长期利益为基础,以突破现实困局、推动人类历史进步为方向,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应该是人类自身决定的,在社会生活和劳动创造中形成,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扩展。

人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应该是自觉的、自由的和自律的,而不是强制的、压迫的和受制于特定阶级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面发展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体系,它不仅关注经济和政治问题,也深入探讨了社会伦理与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观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深入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的,主张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社会正义和人的自由解放。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的基本原则、价值目标以及对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的基本原则1.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即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观念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强调,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必须从社会存在出发来理解和解释。

2.阶级斗争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对立和斗争。

不同阶级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反映了各自的利益诉求。

因此,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揭示阶级利益之争和阶级斗争对道德观念的影响。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的关键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即实现无阶级社会、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将是道德和伦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的价值目标1.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的价值目标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指人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自由、个性、智力和创造性,追求全人类的全面发展。

2.社会正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追求社会正义,主张消除阶级悬殊和社会不平等,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它强调实现财富和权力的公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资源和福利。

3.人的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强调人的自由解放,主张消除压迫和剥削,使个体能够摆脱束缚,自由地发展和追求幸福。

它关注个体的人权、人尊严和人格自主性。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与道德观对个体与社会的关系1.个体责任与社会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既是社会的一员,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内容摘要:林火旺在《伦理学入门》中说:“伦理学是哲学中最具有’人家烟火’的一门学问。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因此更不能忽视其道德观的理论和实践作用。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道德进行的深入分析。

他们批判旧道德,树立新道德,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空洞说教,是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和道德实践家。

关键词:恩格斯道德《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是天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学时代的马克思由于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甚至接受过基督教的神学道德观。

经过逐渐地认识深化,才逐渐形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这个理论较集中地反映在恩格斯所著的《反杜林论》中。

杜林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在永恒真理思想的指导下,论及了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他认为道德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其“永恒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

这些道德“原则”和“要素”,可以凌驾于历史和现今的一切民族之上,它一经发现就具有绝对的适应性,可以扩展到一切民族、一切时代。

简言之,杜林认为存在着永恒不变的真理与道德。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批判了杜林关于道德的热昏的胡话,指出杜林妄图把自己道德观的适用性扩展到一切世界、一切时代。

恩格斯强调说:“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

”一、道德的本质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关系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道德受社会关系的制约,根源于社会关系,由社会关系所决定。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归根结底,道德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状况密不可分。

恩格斯说:“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道德?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具有历史性。

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

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

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

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

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N188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_张之沧

N188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_张之沧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9期· ·52哲 学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张之沧【内容提要】马克思不是一个反道德论者,而是一个旨在祛除人性异化、实现人性复归的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和道德实践家。

他批判旧道德,树立新道德,否定伪道德,崇尚真善美。

他反对虚假意识、空洞说教、集权制度、寡头政治、经济垄断和劳动异化。

认为道德的真谛在于全身心地关注民众生活,推动人性发展。

在阶级社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他一生献身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伟大壮举和对全人类的深切关爱所展现的完美人格、高尚德性以及成就的惊天伟业,足以证明正是他将美德和智慧、理论和实践、革命和至善集于一身,塑造了最辉煌的人生和真正道德的楷模。

【关键词】道德批判 道德理念 道德实践 道德观作者张之沧(1948-),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46)。

当马克思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采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时候,显而易见,他不希望看到一个在新政权卵翼下的物欲横流、权欲膨胀、贪贿成风、道德沦丧、进步意识消退、革命激情泯灭的社会形态,而是希望: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在消灭剥削压迫、金融权贵、私有制度、异化劳动和贫富差距的基础上,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和人性的全面复归与完善。

因此,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反道德的或反人道的。

他只是反对普遍的道德形式、抽象的道德语言和骗人的道德说教;反对空洞无物的伦理道德研究;反对空想的社会主义和现存的嗜血成性的国家政治。

正是他高举批判的武器,在其撰写的全部战斗檄文中,利用“肉体的奴役、精神的摧残、温和的征服、疯狂的掠夺、卑鄙龌龊的投机、骄奢淫逸的生活、血腥无耻的镇压和穷凶极恶的阴谋”等最尖锐的语言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非人统治。

指出尽管它可以向人们宣讲一切道德信条,却无法教人们怎样生活得美好;尽管它可以通过玩弄文字游戏来标榜和伪装自己,却无法掩盖脑满肠肥的达官显贵和资产者的日趋腐朽堕落。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的本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包括价值观和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旨在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社会,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的指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以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的。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质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即经济上的自由和政治上的自由、文化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自由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追求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劳动尊严和人的自由创造。

他们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鼓励和强调每个人的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当得到合理的尊重和推崇。

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提倡社会公平与正义。

他们认为社会的矛盾主要来自于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不公平。

因此,他们提倡通过改革社会制度和建立公正的分配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人平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

它关注人的自由与个人尊严的实现,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自由权利之间的合理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人类共同利益,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无产阶级道德的标准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事业,为了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个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以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为准绳的。

另外,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强调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的统一。

他们认为,个人的价值和行为是社会历史和社会环境的产物,个人的表现和行为需要遵循社会的规则和道德准则。

马克思的道德观

马克思的道德观

马克思的道德观
马克思道德观是由马克思(KarlMarx)提出的一种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框架
构建的帝国主义的道德观念。

作为一种实用的道德观,它主要认为,道德理论应该通过反映资本主义本质来解释和指导社会行为,以便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种种问题。

一般而言,根据马克思道德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应该以科学的分析方法看待世界,通过勤勉和努力来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在劳动和经济活动中以人民发展成为中心,放弃个人利益,平等协作共同推进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特别强调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
益之上成为一种社会精神。

因此,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当人们建立道德行为的时候,他们应该有责任主动考虑社会的利益,抛弃个人的利取,采取公平和对等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不断地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此外,马克思道德观还强调,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来指导行为,不断思考和创新,建立一种自觉性、关怀性和和谐性的社会地位。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注重以人民发展作为中心,强调从集体利益中长
远看问题,同时鼓励人们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主张来指导行为,从而实现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因此,马克思道德观是十分重要的,应当被充分认可和贯彻执行,以促进全人类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伦理道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纽带。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伦理道德方面出现陷入不良境遇,亟需解决。

马克思的伦理道德观是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伦理道德观,对于提高我国伦理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社会伦理道德风气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伦理道德;以人为本;利益;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伦理道德观的形成与演变人的崇高的精神目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思想及其观念的形成通常源自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身边的人物。

受家庭环境影响,马克思出生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所以,一出生便生活在资产阶级的阶层中。

而对马克思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则是他的父亲、中学校长和岳父。

马克思的父亲是一名资产阶级民主者,非常崇尚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这对马克思伦理道德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马克思的中学校长是马克思崇高人生目标的助推人,这位校长鼓励学生要立大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而马克思的岳父更是一位博学多才、思想开明的学者长辈,在与岳父的交流中使马克思在文学、历史、艺术、宗教、伦理等各方面都受到高屋建瓴般的指导。

在此三人的影响下马克思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观念,并寄希望于生活在真正平等和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社会中。

但是,当马克思赴巴黎学习时发现,资产阶级社会根本不能够实现他所向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期望。

他看到的只是资产阶级的财富的不断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的不断扩大,看到的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两极分化。

资产阶级的权力和金钱才是资本主义平等和自由的通行证。

这让对苦难人民充满了同情心和怜悯心、誓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倍感失望,并迫使他急切地想寻求一个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理想社会。

在掌握了大量的法律学、历史学、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发现表面上自由、平等的资本社会中实则隐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

而私有制是导致这种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本因素,必须消灭私有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博爱”,即科学共产主义性质的“自由、平等、博爱”,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道德?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

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道德具有历史性。

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

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

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

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

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研究摘要:有关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深刻讨论为数不多,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却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学者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内涵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和纷争。

笔者在本文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道德理论;正义性;阶级利益在学界,关于马克思思想是否具有道德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并且逐渐形成了两个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派别。

其中,一方认为,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并指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不存在任何的道德成分,甚至在一些论述中马克思似乎还是反道德的;另一方则认为,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是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价值原则,在其著作中无不闪烁着道德的光芒。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对道德本质的理解(一)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1]。

这是道德本质的核心观点,许多学者对此也都做过详细论述。

张之沧在《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一文中提到,“道德总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受制于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反映着社会辩证法的固有灵魂。

”而金可溪则认为马克思所论述的道德思想,包括道德意识在内的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由于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并维护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人们由于在经济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以致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也有所不同,这直接表现为不同阶级关系间的矛盾对立。

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现、维护的是本阶级的思想意志,因此,这也决定着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不仅如此,在阶级社会里,整个社会道德思想意识形态的主流观念表现的一定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并为统治阶级服务。

薛为昶在《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探微》中提到,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之间信奉的道德准则、原则也是截然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观研究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观研究及启示

社会文化探析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观研究及启示张宁博【摘 要】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关于道德及马克思主义道德、马克思主义道德等研究的论著已经比较多了,然而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体系中最本源的问题——道德本质问题却仍缺乏应有重视。

本文即就马克思主义道德的本质、目前我国学界对该问题的不同解读方式进行分析,并就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观的现实意义进行探析,以裨益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道德起源 道德本质 道德实践 现实意义一、道德的起源与基本含义概述在西方,“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一般所谓的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

而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讲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上层建筑范畴。

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则是在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阶段后,积淀了厚重的道德文化底蕴,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封建糟粕,但更多地是蕴涵人本、和谐、集体与正义等思想的道德精粹,例如我国传统道德观中的“人道仁爱”的人本思想、“和为达道”的和谐思想、“天下为公”的整体思想、“以义统利”的正义思想等等。

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依然是提高我国公民道德水平、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财富。

综合来看,我们现阶段所讨论的“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入中国之后形成的,实质上就是贯穿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革命、建设时期以及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中国的发展的全部过程且不断深化的理论体系。

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学者们对于现代意义上的道德观的理解不断深入,对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的诠释也在不断的走向科学和全面。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道德发展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道德发展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道德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来认识事物,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与作用。

在这,我们一起用马克思基本原理来探讨道德发展问题。

首先,在分析道德发展之前需明白道德的概念。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我国的社会道德状况主流是健康的、进步的,但同时也存在消极、落后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价值观为正确分析我国当前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于道德本质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

他指出: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的过程中的著作必然会产生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在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调节社会关系,就逐渐产生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观念,这就是道德。

所以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归根到底,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物质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恩格斯坚持唯物论,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使其道德观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一定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

这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所表现。

中国成立后,1956年的三大改造,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基本消灭了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现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发展中,我国推出了许多符合国情的政策,领导人提出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了有力的宏观调控;在思想上,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以说我国当前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没有变,是全民统一的道德体系,主流仍然是好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思法)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思法)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发展与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理想目标的道德观念。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原理、实践意义,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坚持并推广这一道德观。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原理1. 历史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历史背景和经济基础的影响。

因此,道德观念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2. 社会历史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道德观念的历史性,不同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道德观念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将道德观念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认为不同阶级拥有不同的道德观念,而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阶级的消亡,创造全人类的道德观念。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实践意义1. 社会变革的动力: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社会变革提供了道德支持和动力。

它鼓励人们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反对不平等和剥削。

2. 社会和谐稳定:道德观念的共享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减少社会冲突和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发展,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第三部分:坚持和推广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途径1. 教育与宣传:教育是培养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教育和宣传,让人们深刻理解和认同这一道德观。

2.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重要保证。

党应该在组织、制度和政策层面推动道德观念的传播和实践。

3. 社会实践:道德观念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实践。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鼓励并支持人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道德责任感。

结语: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体系的核心,它与社会主义发展密不可分。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和谐稳定,提高人民幸福感。

马克思的道德观研究

马克思的道德观研究

马克思的道德观研究马克思的道德观研究引言道德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古代世界到现代社会,不同文明和哲学体系都涉及到道德的探讨和建构。

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全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对道德问题进行了独特的研究和反思。

本文将以“马克思的道德观研究”为主题,分析马克思对道德的定义、形成、发展以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对道德的定义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基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他将道德看作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确保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和秩序维护而形成的规范。

在这种定义下,道德是历史和社会条件的产物,是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的反映。

二、马克思对道德形成的分析马克思主张,道德的形成是历史的和社会的过程。

他认为,道德凭借人们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和道德行为的实践,逐渐形成并积累起来。

马克思同时指出,道德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观念生发于基于共同利益的社会共同体,而在私有制社会中,道德观念会随着财产所有制的出现而被阶级利益所左右。

三、马克思对道德发展的阶级分析马克思通观历史,认为道德观念是阶级斗争中不同阶级力量对社会规范和行为的定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指出,道德观念被统治阶级所主导,服务于剥削阶级的利益。

他用“道德的神化”来形容统治阶级通过道德来合法化自己的统治。

同时,马克思也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和二元性,认为资产阶级道德无法彻底解决社会矛盾和不平等问题。

四、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道德观马克思主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将社会主义道德视为解放人类的工具。

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道德会剥离资产阶级继承而来的私有制观念,突破剥削和压迫的枷锁。

社会主义道德强调了集体主义、平等、互助和公正等价值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五、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道德建设和道德规范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在马克思主义中,道德观点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

本文将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点,并分析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道德观点的内涵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点的核心,它包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同富裕、社会公正、个人自由等一系列基本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导向,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动力。

2.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人们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原则,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

3. 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道德强调每个人对家庭、集体和国家的责任。

个人应当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为社会主义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

同时,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也有着相应的社会责任,需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承担起应尽的义务。

4. 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社会主义道德追求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强调助人为乐、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品德和行为规范。

这些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二、社会主义道德观点的意义与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主义道德观点强调社会公平正义、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可以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增强社会凝聚力:社会主义道德观点强调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弘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进而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差异研究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差异研究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差异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差异研究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极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判断某一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作用。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对于道德的理解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区别是本质上的。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主张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有着相应的道德观念标准。

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不存在绝对性,世界上亦没有普遍伦理的存在,任何的道德判断标准都是相对于个人的道德观念,或个人、文化、社会的历史特定性。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关概述在阿斯诺维奇看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强调:其一,道德批判必定与一种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习俗的分析和批判密切相关,而且与隐含在其中的规范和行为的分析、批判密切相关,即一个有效的道德体系需要特定类型的政治经济体系相配合;其二,道德命令必须基于现实人的利益和动机。

这两方面所强调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观点是首先认为道德在人类历史上是发展变化而非永恒的,因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论证无产阶级的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但并未肯定无产阶级的道德永恒不变,这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发展、辩证的理论内核。

同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具有阶级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任何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伴随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最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因此,主张道德的评价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仅使用一种普遍、教条的判断标准。

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角度可知,这种道德特殊性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道德普遍性理论指导之上的具象操作,并非随意为之。

(二)道德相对主义相关概述关于道德相对主义,大多数学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哲学中,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立场,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能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道德”

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道德”

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道德”摘要: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道德”。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相对的社会概念,是当前社会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本文将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介绍这一观点,并且将分析其对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社会概念、生产关系正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道德”定义为一种相对的社会概念,由当前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决定。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客观行为准则,而且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受了特定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条件约束。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它的评价依赖于在同一社会中成立的某种特定的制度,而不是某种普遍适用的道德标准。

马克思主义也给出了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启示,即,必须在当前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前提下,以更加人性化和合理的方式,重新定义“道德”的含义,使之对人类整体的自由和共同利益更有利。

因此,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应成为认识当前“道德”的正确方法。

马克思主义对于“道德”的认知,可以在当今的社会中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首先,在政治领域,可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探索如何用“道德”去引导政治行为,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人类化朝向发展,使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变得更加人性化和合理。

其次,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应用于经济领域,即在经济领域实施“道德”的标准,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方面,可以将“道德”运用于环境、消费者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马克思主义对于“道德”的认知,也可以应用到文化领域,即在文化领域推动“道德”,在文化熏陶和教育中加强“道德”建设,让人们更坚定地把“道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养成“道德”的观念和思想,使“道德”的准则更加深入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于“道德”的认知可以在当今社会中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让“道德”的思想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研究综述作者:李悦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6年第05期[摘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问题的探讨始终是学界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已有学者关于马克思是否具有道德思想,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对道德本质的理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多视角解读来进行梳理,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综述一、马克思是否具有道德思想在学界,关于马克思思想是否具有道德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并且逐渐形成了两个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派别。

其中,一方认为,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并指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不存在任何的道德成分,甚至在一些论述中马克思似乎还是反道德的;另一方则认为,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是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价值原则,在其著作中无不闪烁着道德的光芒。

1、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其理论思想不存在任何道德成分在马克思思想是否存在道德观的问题上,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对道德本身持否定态度,并指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没有给道德留出空间。

“马克思理论以其反伦理倾向而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理论,马克思理论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伦理言论、伦理命题和伦理预设。

”在此基础上,艾伦·伍德(Allen Wood)指出马克思是一个“非道德主义者”。

他认为马克思关于异化和自我实现的相关论述是非道德主义的价值诉求,并将道德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道德。

在广义的意义上,伍德承认马克思关于异化和自我实现的观点是具有道德性质的;但是从狭义的观念来说,他认为马克思的道德思想是丝毫没有意义的,并明确指出,这种对马克思道德狭义观念上的理解更为正确和恰当。

也正是基于此,他断定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的。

而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强调,马克思理论和其他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是反道德主义的,而且全部马克思理论自始至终不存在任何的道德成分。

并由此进一步指出,在马克思理论思想体系中也不存在任何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假设。

此外,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则强调,从马克思本人的理论观点看,若将其认为是道德家则“是一种人为的夸大与误解”,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确实针对于当时的社会现象提出了一些社会改进的目标、要求,但是,所有这些社会目标、要求都是非道德主义的价值诉求。

而在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论证里,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蕴涵道德、正义的维度。

伍德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以不道德、不正义之名来明确反对、批判和谴责资本主义。

由此,伍德进一步指出,我们在阅读马克思《资本论》及其他著作时,所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论述无不向我们展示的是对当时不正义、非道德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的描绘。

而且,在一些明确的论述中,马克思似乎也并没有把存在诸多缺陷的资本主义看作是不正义的。

而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指出,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看作是一种正义、道德的批判,“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非常荒谬的”。

对此,米勒则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确实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学科。

但是,它不涉及任何的道德问题,并极力反对用各种抽象的道德规范、标准来评判、讨论过去和建构未来。

而布坎南(Allen Buchanan)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斥责正义和权利,而且毫不留情面地指责它们是“过时的语言垃圾”和“意识形态的胡说”此外,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承认共产主义社会是道德、正义得到诉求的最佳社会形态,“完全的共产主义社会看起来在这种意义上是一种超越了正义的社会。

”2、马克思绝非是非道德主义者或反道德主义者,其理论思想充盈着道德的光辉在学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绝非是非道德主义者或反道德主义者,而多数支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并没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谈论、阐释道德,而是强调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谴责是从纯粹的道德和正义的视角出发来谈论的。

以柯亨(G.A.Cohen)、胡萨米(Ziyad Husami)和杰拉斯(Norman Geras)等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强烈反驳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或反道德主义的观点,并对马克思理论思想蕴含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作出了肯定性的叙述和分析。

柯亨认为,“马克思是在一种合适的而非相对的意义上谴责资本主义为不正义,并且认为这样的道德批判应该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要素”。

胡萨米明确指出“马克思是赞成正义的”。

而杰拉斯强调,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体现出来的道德和正义的原则并不包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中,而马克思所论述的“超历史的”、“普遍的”道德和正义的原则是一种关注现实的人的自由和价值实现的准则。

此外,纳塞尔(Alan G. Nasser)从伦理学的视角来论述,将马克思看作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断言马克思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是基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而非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实际上是期望建立一种基于规范的人类学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

可以说,上述学者都是在摒弃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抽象地谈论马克思的道德理论。

而凯·尼尔森(Kai Nielsen)作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异军突起人物,他的理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其他学者有很大区别。

在尼尔森的专著《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中,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和道德、正义之间的关系,客观地阐释和剖析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

对此,尼尔森指出:“虽然我在实质性观点上更接近马克思主义道德论,但是,在方法论上,我更接近将道德理性主义搁置一旁而具有更多历史主义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反道德论的精神。

”而在这里,他所提到的方法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依尼尔森之见,历史唯物主义是饱含鲜明、丰富道德理念的科学论述,它和道德、正义之间并非是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历史唯物主义为社会的道德评价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平台。

尼尔森在他的专著中总结道,“我们最终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使道德发生动摇。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思想有无道德观这一问题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而相比之下,国内大多数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相对一致,基本倾向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论”的观点。

苏晓离在《评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一种曲解》一文中开篇指出,他完全不赞同“马克思主张阶级利己主义,取消了道德”这一观点,因为,它极大地曲解了马克思关于道德的初衷。

曲红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有道德理论的,而且自马克思理论思想诞生之日起,其道德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就密切相关并从未分离过。

余京华则指出,马克思是“道德论”者,其道德理论在本质上并非是排除历史唯物主义的抽象道德,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客观的、科学的道德理论。

此外,余京华在《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正义——兼评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与“反道德论”》一文中强调,在马克思有无道德观的问题上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拒绝、排斥并批判的抽象的道德说教想当然的认为是其对一切道德观念的全盘否定;另一种是,反对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简单地还原为纯粹的道德控诉,而游离于历史唯物主义之外,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解读为“道德至上主义”的抽象道德论。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对道德本质的理解在国内,大多数学者对道德本质的理解,主要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的。

这些学者大多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思想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思想体系全过程的价值原则,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进行深入研究,而要对道德观进行研究,就要首先明确道德的本质。

因为,对道德本质的理解是领悟和掌握整个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前提。

故而,在这里有必要对道德的本质作出清晰地认知和界定。

1、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这是道德本质的核心观点,许多学者对此也都做过详细论述。

宋希仁在《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一书中指出,“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

这也就证明,人类一开始并没有纯粹的、独立的、先在的意识或精神。

”张之沧在《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一文中提到,“道德总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受制于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反映着社会辩证法的固有灵魂。

”而金可溪则认为马克思所论述的道德思想,包括道德意识在内的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由于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

2、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并维护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人们由于在经济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以致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也有所不同,这直接表现为不同阶级关系间的矛盾对立。

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现、维护的是本阶级的思想意志,因此,这也决定着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不仅如此,在阶级社会里,整个社会道德思想意识形态的主流观念表现的一定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并为统治阶级服务。

薛为昶在《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探微》中提到,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之间信奉的道德准则、原则也是截然不同的。

而金可溪在《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中指出,马克思认为同一个阶级由于有相同的利益和生活条件,就有相同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

此外,寇东亮认为,统治阶级凭借自己在国家、社会中拥有的对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和支配地位,使得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道德观念体现、表达和维护的一定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

3、道德是一定社会时期具体的、历史的道德学者们根据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指出,不同时代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相应的引起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

因此,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它始终体现的都是一定社会时期具体的、历史的道德,世界上也根本不会存在所谓的永恒、普世的道德。

王淑芹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社会历史观对普世伦理的超越》一文中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关系、历史时代的变化,一定会使得社会中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其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产生相应的变化。

这也表明,道德在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决定性因素的作用影响下,体现和表达的只能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具体的社会道德观念。

此外,郑洁指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因此,道德必然会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进,从而使道德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由是观之,国内学者始终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来谈论、阐释他们对道德本质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