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流体力学第一章
流体力学 第1章(下)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连续介质假设
连续介质假设是将流体区域看成由流体质点连续组成,占满空 间而没有间隙,其物理特性和运动要素在空间是连续分布的。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假设呢?
对流体物质结构的简化,使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得到两大方便: 第一,它使我们不考虑复杂的微观分子运动,只考虑在外 力作用下的宏观机械运动; 第二,能运用数学分析的连续函数工具。因此,本课程分 析时均采用“连续介质”这个模型。
和流层问距离dy成反比;
2.与流层的接触面积A的大小成正比;
3.与流体的种类有关;
4.与流体的压力大小无关。
动力粘滞系数μ
表征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所以它反映了粘滞性的动力性质,因此 也称为动力粘滞系数。
单位是N/m2·s或Pa·s。
运动粘滞系数ν
理解为单位速度梯度作用下的切应力对单位体
2、流体质点和连续介质模型
流体质点的概念 流体质点也称流体微团,是指尺度大小同一 切流动空间相比微不足道又含有大量分子,具有 一定质量的流体微元。 如何理解呢?
宏观上看(流体力学处理问题的集合尺度):流体质 点足够小,只占据一个空间几何点,体积趋于零。
微观上看(分子集合体的尺度):流体质点是一个足 够大的分子团,包含了足够多的流体分子,以至于对 这些分子行为的统计平均值将是稳定的,作为表征流 体物理特性的运动要素的物理量定义在流体质点上。
实例应用:以密度为例来说明物理量如何在流体质点上定义的。 假设流体微团的质量为Δm ,体积为ΔV ,则流体质点的密度 m 为Δm/ΔV lim
v 0
V
其中,ΔV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流体微团趋于流体质点。
连续介质假设为建立流场的概念奠定了基础:设 在t时刻,有某个流体质点占据了空间点(x,y,z), 将此流体质点所具有的某种物理量定义在该时刻和空 间点上,根据连续介质假设,就可形成定义在连续时 间和空间域上的数量或矢量场。
流体力学 - 第一章流体属性及静力学
1
第一章
流体属性及静力学
§1-1 流体定义及连续介质假定 §1-2 流体的密度、重度和粘性 §1-3 流体的其他属性 §1-4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1-5 流体静压力特性及静止流体中 压力变化规律 §1-6 静止流体作用在壁面上的力
第一章 流体属性及静力学
2
重点:连续介质模型,流体的粘性,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静压力的特性,
第一章 流体属性及静力学
31
外力:周围物体对其作用力 。包括周 围流体和固体的作用力 。 外力又可分为: 表面力:表面压力、表面粘性力。自由 面上还有表面张力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表面力 ,液体内分子对表面分子的吸引。 质量力(体积力 ):重力、惯性力、磁场 力等等。
第一章 流体属性及静力学
32
1. 流体的压缩性
如果温度不变,流体的体积随压强增加 而缩小,这种特性称为流体的压缩性,通 常用体积压缩系数 p 来表示。 p 指的是在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加一个 单位所引起的流体体积相对缩小量,即:
p
1 dV V dp
第一章 流体属性及静力学
28
流体体积压缩系数的倒数就是流体的体积 弹性模量E。它指的是流体的单位体积相对变 化所需的压强增量,即:
第一章 流体属性及静力学
25
粘性流体(viscous fluid):考虑粘性影响。 理想流体(ideal fluid):不考虑粘性影响。 粘性流体与理想流体的主要差别如下: (1)流体运动时,粘性流体相互接触的流体 层之间有剪切应力作用,而理想流体没有; (2)粘性流体附着于固体表面,即在固体表 面上其流速与固体的速度相同,而理想流体在 固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移。
第一章 流体属性及静力学
1.3粘滞流体的流动解析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节
粘滞流体的运动
第一章 流体力学
2.流体的湍流 雷诺数
湍流: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当流速超过某一临界 值时,流体的层流状态将被破坏,各流层相互混 淆,呈现混杂、紊乱的无规则流动称湍流 。呈现 不稳定流动状态。例如:江河的急流,大气的流 动等。
雷诺数:英国科学家雷诺于1883 年提出一个判断粘性流体流动状 态的公式,即雷诺数公式。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P 1 P 2 Qv R4 8 L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节
粘滞流体的运动
第一章 流体力学
四、泊肃叶公式的应用:测量粘滞系数
书上P16 例1.1
补充题:如图,若测 出流量Qv、管径R,由
P 1 P 2 Qv R4 8 L ghR4 8 L ' 可得 用 R 4 8LQv R P 1 P 2 得 Qv 达西定理 ' R
vd Re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节
粘滞流体的运动
第一章 流体力学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节
粘滞流体的运动
第一章 流体力学
生物体系中液体流动的雷诺数
植物组织 植物导管 松柏类树木 散孔材阔叶树 草本植物(小麦) 藤本植物 Re 0.04 0.02 0.08 2.91 3.33 动物组织 主动脉 大动脉 毛细血管 大静脉 腔静脉 Re 1200~5800 110~850 0.0007~0.003 210~570 630~900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节
粘滞流体的运动
流体力学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场论与正交曲线坐标
全书分上下两册,三篇,十五章。上册包括第一篇“流体力 学基础”和第二篇“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及流体工程”,具体内 容为:绪论、场论与正交曲线坐标、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 流体动力学微分形式基本方程、流体动力学积分形式基本方程、 伯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流动阻力与管道 计算、边界层理论、流体绕过物体的流动和气体动力学基础。下 册包括第三篇“计算流体动力学”,具体内容为:计算流体动力 学的数学物理基础、流体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差分解法和流体动力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连续性方程 动量方程 动量矩方程 能量方程
退出 返回
第七章 伯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伯努利方程式及其限定条件 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式 实际流体的总流伯努利方程式 相对运动的伯努利方程式
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退出 返回
第八章 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
流体力学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场论与正
交曲线坐标
前言
本书是为高等工科院校非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流体力学课程 教学编写的。考虑到教学时数有限,所以有些内容并未深入展开。 本书重点放在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解决流体力学问 题的基本方法上,目的在于为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和将来从事工 作提供必需的较为坚实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同时也兼顾到工程 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需要。
第1页
退出 返回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
自Newton(1642-1727)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线性流体的粘性定律以后, 流体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十八世纪的一大批数学家如Bernoulli、 Euler、 Lagrange、 Laplace等在理想流体的假定下取得了许多无摩擦流 动问题的研究成果,如Euler的运动微分方程和其积分形式——Bernoulli 方程。但理想流体的假定有较大的局限性,工程实际中的大多数流动无 不受流体粘性的影响。当时的工程师们开始抵制这种他们认为不切实际 的理想流体流动理论,在几乎完全依赖实验的基础上发展了一门新的科 学——水力学。这样的实验科学家有Weber、Hagen、Poiseulle、Darcy 等。他们通过实验得到了诸如明渠流动、船舶阻力、管道流动、波动等 问题的有用数据。
大学流体力学课件5——第一章流体的基本概念(粘性)
牛顿内摩擦定律
粘度
粘温特性
牛顿流体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1. 粘性的定义
现象: # 手粘油或水,感觉不同; # 油加温,变稀,易流
# 右图:下盘转动,会带动上盘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1.粘性的定义
一般分析:
定义:
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 内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3. 粘度 粘性大小的度量 (2) :运动粘度
量纲和单位:
国际单位制:
物理单位制:
工程单位制:
例: 机械油的牌号 液压油 20#: N32: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3. 粘度 粘性大小的度量 (3) 相对粘度
恩氏粘度计
恩氏粘度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间隙中速度梯度近似按线性分布处理; 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统一; 作业中应作图,并分析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粘性
4.粘~温, 粘~压特性
一般
粘温特性是工程液体的重要技术参量 粘性阻力的微观机理: 分子引力产生粘阻 (液体中为主) 分子动量交换产生粘阻 (气体中为主)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体力学中分两步走的研究方法: 分析无粘性流体模型 ----→初步运动规律
考虑粘性影响修正
----→实际运动规律
§1-2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小 结
二、粘性
0. 粘性是流体区别于固体的重要特性
是产生流动阻力的内因
1. 粘性:流体质点间可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 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2. 牛顿内摩擦定律反映粘性的数值关系 3. 粘度是粘性的度量 4. 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为牛顿流体 5. 不考虑粘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气体
流体力学1
T(℃) 0° 2° 4° 6° 8° 10° 12°
ν(cm2 0.0177 0.0167 0.0156 0.0147 0.0138 0.0131 0.0123
/s)
5
4
8
3
7
0
9
T(℃) 14° 16° 18° 20° 22° 24° 26°
ν(cm2
/s)
0.0117 6
0.0118
0.0106 2
牛顿平板实验与内摩擦定律
设板间的y向流速呈直线分布,即:
u( y)
=
U Y
y
则
= du U
dy Y
实验表明,对于大多数流体满足:
F
∝
AU Y
引入动力粘性系数μ,则得牛顿内 摩擦定律
τ
=
F A
=
μ
U Y
=
μ
du dy
du 式中:流速梯度 dy 代表液体微团的剪切
= du u
变形速率。线性变化时,即 dy y ;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要点:
1. 水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 液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流体质点 3. 量纲和单位 4. 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重度、粘性、压缩性、
毛细现象、汽化压强 5. 作用在液体上的力:表面力和质量力
1.1.1 水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
• 液体的平衡规律
研究液体处于平衡状态 时,作用于液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称为非牛顿流体。
弹 性
τ
1
宾汉型塑性流体
τ
=τ0
+
μ
(
du dy
)n
体
假(伪)塑性流体
τ0
(完整版)流体力学
(完整版)流体力学第1章绪论一、概念1、什么是流体?在任何微小剪切力持续作用下连续变形的物质叫做流体(易流动性是命名的由来)流体质点的物理含义和尺寸限制?宏观尺寸非常小,微观尺寸非常大的任意一个物理实体宏观体积极限为零,微观体积大于流体分子尺寸的数量级什么是连续介质模型?连续介质模型的适用条件;假设组成流体的最小物质是流体质点,流体是由无限多个流体质点连绵不断组成,质点之间不存在间隙。
分子平均自由程远远小于流动问题特征尺寸2、可压缩性的定义;作用在一定量的流体上的压强增加时,体积减小体积弹性模量的定义、与流体可压缩性之间的关系及公式;Ev=-dp/(dV/V) 压强的改变量和体积的相对改变量之比Ev=1/Κt 体积弹性模量越大,流体可压缩性越小气体等温过程、等熵过程的体积弹性模量;等温Ev=p等嫡Ev=kp k=Cp/Cv不可压缩流体的定义及体积弹性模量;作用在一定量的流体上的压强增加时,体积不变(低速流动气体不可压缩)Ev=dp/(dρ/ρ)3、流体粘性的定义;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一种属性动力粘性系数、运动粘性系数的定义、公式;动力粘度:μ,单位速度梯度下的切应力μ=τ/(dv/dy)运动粘度:ν,动力粘度与密度之比,v=μ/ρ理想流体的定义及数学表达;v=μ=0的流体牛顿内摩擦定律(两个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τ=+-μdv/dy(τ大于零)、τ=μv/δ切应力和速度梯度成正比粘性产生的机理,粘性、粘性系数同温度的关系;液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间的吸引力,温度升高粘性下降气体:气体分子热运动所产生的动量交换,温度升高粘性增大牛顿流体的定义;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4、作用在流体上的两种力。
质量力:与流体微团质量大小有关的并且集中在微团质量中心上的力表面力:大小与表面面积有关而且分布在流体表面上的力二、计算1、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应用-间隙很小的无限大平板或圆筒之间的流动。
第2章流体静力学一、概念1、流体静压强的特点;理想流体压强的特点(无论运动还是静止);流体内任意点的压强大小都与都与其作用面的方位无关2、静止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物理意义及重力场下的简化微元平衡流体的质量力和表面力无论在任何方向上都保持平衡欧拉方程=0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重力场下的简化:dρ=-ρdW=-ρgdz3、不可压缩流体静压强分布(公式、物理意义),帕斯卡原理;=C不可压缩流体静压强基本公式z+p/ρg不可压缩流体静压强分布规律p=p0+ρgh平衡流体中各点的总势能是一定的静止流体中的某一面上的压强变化会瞬间传至静止流体内部各点4、绝对压强、计示压强(表压)、真空压强的定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绝对压强:以绝对真空为起点计算压强大小记示压强:比当地大气压大多少的压强真空压强:比当地大气压小多少的压强绝对压强=当地大气压+表压表压=绝对压强-当地大气压真空压强=当地大气压-绝对压强5、各种U型管测压计的优缺点;单管式:简单准确;缺点:只能用来测量液体压强,且容器内压强必须大于大气压强,同时被测压强又要相对较小,保证玻璃管内液柱不会太高U:可测液体压强也可测气体压强;缺:复杂倾斜管:精度高;缺点:??6、作用在平面上静压力的大小(公式、物理意义)。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分别运动至A’,B’,C’,D’点,则有
A
B
A'
B'
udt
E D D D A A (u d)d u u t d dtudt
图1-2 速度梯度
由于
du ED
dt
因此得速度梯度 duED tgd d
dy dydt dt dt
可以看出dθ为矩形ABCD在dt时间后剪切变形角度,这就表明速度梯度实质上就 是流体运动时剪切变形角速度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流体力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 围将不断加深和扩大。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工业应用日益扩大,生产技术 飞速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人们对流动现象深入了解,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课题 内容,而且也为验证已有的理论、假设和关系提供机会。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 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相互促进,必将推动本学科逐步成熟并趋于完善。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流体力学的发展、应用及其研究方法 第二节 流体的特征和连续介质假设 第三节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分类 第四节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流体力学的发展、应用及其研究方法
一、流体力学发展简史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平衡及运动规律,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规律,以及研究流体的机械运动与其他形式的运动(如热运动、化学 运动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流体力学属于力学范畴,是 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和数学、普通力学的发展密不可分。流体 力学起源于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78~公元前212)对浮力的 研究。
流体的压缩性及相应的体积弹性模量是随流体的种类、温度和压力而变化 的。当压缩性对所研究的流动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时,这种流动成为不可 压缩流动,反之称为可压缩流动。通常,液体的压缩性不大,所以工程上一般 不考虑液体的压缩性,把液体当作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当然,研究一个具体 流动问题时,是否考虑压缩性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流体是气体还是液体,而更主 要是由具体条件来决定。
第一章+粘性与表面张力
判断:水温一定时,逐步升高水中的压强直至水开始汽化,则该压强称为
该水温下的汽化压强。
第六节 汽化压强
20
三、空化
空化(Cavitation):是指液体内局部压力降低到低于汽化压强时,该
处液体就会沸腾,液体内部或液固交界面上蒸汽或气体(空泡)的形成、 发展和溃灭的过程。
四、空蚀 空蚀:空化时气泡进入高压处,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灭,伴随气泡溃灭,
a.液体:内聚力是产生粘度的主要因素,当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 吸引力减小,因而使剪切变形速度所产生的切应力减小,所以
值减小。
b.气体: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内聚力很小,所以粘度主要是由气体分子 运动动量交换的结果所引起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动
量交换频繁,所以 值增加。
第四节 粘度
5 选择题:下面关于流体粘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m2/s)
(3)粘度的影响因素
4
流体粘度的数值随流体种类不同而不同,并随压强、温度变化而变化。
1)流体种类。一般地,相同条件下,液体的粘度大于气体的粘度。
2)压强。对常见的流体,如水、气体等, 值随压强的变化不 大,一般可 忽略不计。
3)温度。是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度减小,气体 的粘度增加。
第五节 表面张力
rh
水
三、毛细作用的计算
毛细高度:
h
2 cos r
对于水有: =0°, =0.074N/m
h
29.8 d
(mm)
对于水银有: =140°, =0.514N/m
h
10.15 d
(mm)
第五节 表面张力
18
(完整版)流体力学 第一章 流体力学绪论
第一章绪论§1—1流体力学及其任务1、流体力学的任务:研究流体的宏观平衡、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2、流体力学定义: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力学规律、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3、研究对象: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
4、特性:•流动(flow)性,流体在一个微小的剪切力作用下能够连续不断地变形,只有在外力停止作用后,变形才能停止。
•液体具有自由(free surface)表面,不能承受拉力承受剪切力( shear stress)。
•气体不能承受拉力,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切力,具有明显的压缩性,不具有一定的体积,可充满整个容器。
流体作为物质的一种基本形态,必须遵循自然界一切物质运动的普遍,如牛顿的力学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
5、易流动性:处于静止状态的流体不能承受剪切力,即使在很小的剪切力的作用下也将发生连续不断的变形,直到剪切力消失为止。
这也是它便于用管道进行输送,适宜于做供热、制冷等工作介质的主要原因.流体也不能承受拉力,它只能承受压力.利用蒸汽压力推动气轮机来发电,利用液压、气压传动各种机械等,都是流体抗压能力和易流动性的应用.没有固定的形状,取决于约束边界形状,不同的边界必将产生不同的流动。
6、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流体微团——是使流体具有宏观特性的允许的最小体积。
这样的微团,称为流体质点。
流体微团:宏观上足够大,微观上足够小。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为:流体是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所组成,每一空间点都被确定的流体质点所占据,其中没有间隙,流体的任一物理量可以表达成空间坐标及时间的连续函数,而且是单值连续可微函数。
7流体力学应用:航空、造船、机械、冶金、建筑、水利、化工、石油输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等也都遇到不少流体力学问题。
例如,结构工程:钢结构,钢混结构等.船舶结构;梁结构等要考虑风致振动以及水动力问题;海洋工程如石油钻井平台防波堤受到的外力除了风的作用力还有波浪、潮夕的作用力等,高层建筑的设计要考虑抗风能力;船闸的设计直接与水动力有关等等。
流体力学第一章
不可压缩流体——液体——β值: 每增加1个大气压,水体积压缩为1/20000,所以, 一般不考虑水体的压缩。 若E=∞,ρ=const 实际液体:惯性、重力……,水流运动复杂; 理想液体:实际液体的简化——即ρ=const,不膨 胀,无粘性,无表面张力。 气体——可压缩流体。
求。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F=m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及其转化规律 动量守恒定律
水力学
(1)质量守恒定律
dm 0 dt
(2)机械能转化与守恒定律:动能+压能+位能+能量损失 =常数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 ma
(4)动量定律
d (mu ) F dt
二、连续介质模型 实质——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随机运动导 致物理量不连续。
1.2.2 表面力
1、表面力:又称面积力(Surface Force) ,是毗邻流体 或其它物体作用在隔离体表面上的直接施加的接触力。它的大 小与作用面面积成正比。 按作用方向可分为: 压力:垂直于作用面。
切力:平行于作用面。
2 或 Pa N/m 2、应力: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单位: 压强 p lim P A0 A T
后续课程:水文学、土力学、工程地质等;并直
接服务于工程应用。 • 其他:a.素质教育——“力学文化”、“水文化” ;
b .注册工程师考试必考科目;
c .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或选考科目之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 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包括: (1)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分析流体力学的总流分析方法,熟悉量 纲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求解简单平面势流的方 法; (3)掌握流体运动能量转化和水头损失的规律,对传 统阻力有一定了解。
流体力学1.3 流体的粘性、牛顿切应力公式、理想流体
课堂习题
0.1m 0.2m
流体力学第一章
F
已知条件: 0.2N s / m2 ,V 5m / s, A 0.8m2
求需要多大的力?
[μ]=牛顿·秒/米2=N·s/m2
[ ] m2 / s
1.3.3 理想流体
粘性系数等于零的流体称作理想流体。
流体力学第一章
例题
流体力学第一章
如图所示,一块木板底面积 A 0.05m2 ,重量 G 3.5N 沿倾角 300 的斜面以等速度 V 0.2m / s 下滑,
流体力学第一章
流体力学第一章
1.3 流体的粘性、牛顿切 应力公式、理想流体
1.3.1流体的粘性、牛顿切应力公式
流体力学第一章
流体具有粘性。粘性是当流体微团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一种抵抗变形、阻碍运动的性质。
流体力学第一章
由试验发现,流动具有下列特点:
u
U b
y,
F A
U b
式中μ为比例系数,通常称作粘性系数或动力粘性系数,或 绝对粘性系数,它是一个与流体物性有关的系数。
p yx
F A
yx
Pyx
U b
du dy
流体力学第一章
进一步实验证明,可以把这个结果推广到流体作任意层流直线 运动中去。
pyx
udu dyu
u y
牛顿切应力公式
流体力学第一章
应当特别指出,牛顿公式只能应用于或推广应用于流体作层 状运动的情况,即所谓层流情况。
1.3.2 粘性系数
斜面上涂有厚度 1.5mm 的润滑油。 试求润滑油的粘度 。
贾月梅主编《流体力学》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流体力学》习题与答案周立强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液压研究所第1章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1-1.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理想流体就是不考虑粘滞性的、实际不存在的,理想化的流体。
(√)2. 在连续介质假设的条件下,液体中各种物理量的变化是连续的。
(√ )3. 粘滞性是引起流体运动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
(√ )4. 牛顿内摩擦定律适用于所有的流体。
()5. 牛顿内摩擦定律只适用于管道中的层流。
()6. 有旋运动就是流体作圆周运动。
()7. 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度减小。
()8. 流体力学中用欧拉法研究每个质点的轨迹。
()9. 平衡流体不能抵抗剪切力。
(√ )10. 静止流体不显示粘性。
(√ )11. 速度梯度实质上是流体的粘性。
(√ )12. 流体运动的速度梯度是剪切变形角速度。
(√ )13. 恒定流一定是均匀流,层流也一定是均匀流。
()14. 牛顿内摩擦定律中,粘度系数m和v均与压力和温度有关。
()15. 迹线与流线分别是Lagrange和Euler几何描述;它们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说法;因此迹线就是流线,流线就是迹线。
()16. 如果流体的线变形速度θ=θx+θy+θz=0,则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
(√ )17. 如果流体的角变形速度ω=ωx+ωy+ωz=0,则流体为无旋流动。
(√ )18. 流体的表面力不仅与作用的表面积的外力有关,而且还与作用面积的大小、体积和密度有关。
()19. 对于平衡流体,其表面力就是压强。
(√ )20. 边界层就是流体的自由表明和容器壁的接触面。
()1-2已知作用在单位质量物体上的体积力分布为:,物体的密度,坐标量度单位为m;其中,,,;,,。
试求:如图1-2所示区域的体积力、、各为多少?题1-2图解:答:各体积力为:、、1-3作用在物体上的单位质量力分布为:,物体的密度为,如图1-3所示,其中,,,;。
试求:作用在图示区域内的质量总力?解:题图1-3答:各质量力为:、、,总质量力。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 2、压强的计量单位
▪ (1)定义式:
▪ 国际单位制(SI)制:1N/m2=1Pa;
1bar=105 Pa
▪ 工程制: 1kgf/cm2=1kg×9.8065[m/s2]/10–4[m2]
▪
=9.8065×104 Pa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 (2)用大气压表示: ▪ 1atm(标准大气压)=1.033 kgf/cm2 ▪ =1.033×9.8065×104 Pa=1.0133×105 Pa ▪ =1.0133 bar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3)用液柱的高度表示: p=F/A=ρVg/A=ρ(AZ)g/A=ρZg
力增大,动力消耗增大,操作费用增大; 当V一定时,u减小,则d增大,管材费用增加,流动
阻力减小,动力消耗减小,操作费用减小;在允许 范围内,从长远利益考虑,一般选择管径较大者。
第三节 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二、流体运动的类型 1、有压流: 流体在压差作用下流动,流体各个过流断面的
整个周界都与固体壁相接触,没有自由表面,这种流体流 动为有压流。 2、无压流: 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流体各个过流断面的 部分周界与固体壁相接触,具有自由表面,这种流体流动 为无压流。 3、稳定流动: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若任一点的流速、压 力等有关物理参数都不随时间改变,仅随位置改变,即 u=f(x,y,z),ut=ut+△t,则这样的流动为稳定流动。 4、不稳定流动: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若任一点的流速、 压力等有关物理参数不仅随位置改变,而且随时间发生部 分或全部改变,即u=f(x,y,z,t),ut≠ut+△t,这样的流 动为不稳定流动
《流体力学》课件-(第1章 绪论)
流体力学
流体
强调水是主要研究对象 比较偏重于工程应用 土建类专业常用
力学
宏观力学分支 遵循三大守恒原 理
水力学
水
力学
§1.1.1 流体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二、研究对象 流体 指具有流动性的物体,包括气体和 液体二大类。
流动性
•即 任 一 微 小 剪
切力都能使流体 发生连续的变形
•
流体的共性特征
基本特征: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气体的流动性大于液体。 流体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在即使是很小剪切力
二. 表面力 是指作用在所研究的流体表面上的力,它是相邻流 体之间或固体壁面与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的大小与流体的表面积成正比; 方向可分解为切向和法向。
• 设 面 积 为 ΔA 的 流 体
nFLeabharlann 面元,法向为 n ,指 向表面力受体外侧, 所受表面力为 ΔF ,则 应力
F f n lim A0 A
第一阶段:古典流体力学阶段 奠基人是瑞士数学家伯努利(Bernoulli,D.)和他的 亲密朋友欧拉(Euler,L.)。1738年,伯努利推导出了著 名的伯努利方程,欧拉于1755年建立了理想流体运动微分 方 程 , 以 后 纳 维 (Navier,C .H.) 和 斯 托 克 斯 (Stokes , G.G.)建立了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拉格朗日 (Lagrange)、拉普拉斯(Laplace)和高斯(Gosse)等人, 将欧拉和伯努利所开创的新兴的流体动力学推向完美的分 析高度。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流体静力学 第3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第4章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 第5章 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 第6章 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第1章流体力学基础部分
∵ 液体在静止状态下不呈现粘性
∴ 内部不存在切向剪应力而只有法向应力 (2)各向压力相等
∵ 有一向压力不等,液体就会流动
∴ 各向压力必须相等
1.2.2 静止液体中的压力分布
1、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质量力(重力、惯性力)作用于液体的所有质点 作用于液体上的力
表面力(法向力、切向力、或其它物体或其它容器对液体、一部
赛氏秒SUS:
雷氏秒R:
美国用
英国用
巴氏度0B:
法国用
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ν=(7.310E – 6.31/0E)×10-6
m2/s
三、液体的可压缩性
可压缩性: 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缩小性质 1、液体的体积压缩系数(液体的压缩率) 定义:体积为V的液体,当压力增大△p时,体积减小△V, 则液体在单位压力变化下体积的相对变化量 公式:
工作介质: 传递运动和动力 液压油的任务 润滑剂: 润滑运动部件 冷却、去污、防锈
1、 对液压油的要求
(1)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2)良好的润滑性;
(3)纯净度好,杂质少; (4)对系统所用金属及密封件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 (5)对热、氧化水解都有良好稳定性,使用寿命长; (6)抗泡沫性、抗乳化性和防锈性好,腐蚀性小; (7)比热和传热系数大,体积膨胀系数小,闪点和燃点高,流 动点和凝固点低。(凝点:油液完全失去其流动性的最高温度) (8)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价格便宜
υ=q/A
1.3.2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
1、连续性原理--理想液体在管道中恒定流动时,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液体在管道内既不能增多,也不能减少,因此 在单位时间内流入液体的质量应恒等于流出液体的质量。 2、连续性方程 ρ 1υ1A1=ρ 2υ2A2 若忽略液体可压缩性 ρ 1=ρ 则 υ1A1=υ2A2 或q=υA=常数
1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kg/m3)
密度: 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
(N/m3)
容重: 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流体的密度
二、流体的流动性和粘滞性
流体在运动状态时,由于流体各层的流速不同,就会在流层 粘滞性: 间产生阻滞相对运动和剪切变形的内摩擦力,称为粘滞力也 称粘滞性。
u ν0 = y h
作业:
1、名词解释: 压缩性、膨胀性、密度、容重、黏滞性、流体静压力的基本特性、流量。 压缩性、膨胀性、密度、容重、黏滞性、流体静压力的基本特性、流量。 2、写出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并解释各部分意义。 写出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并解释各部分意义。 3、如图判断压力的大小 4、判断图 中,A—A(a、b、c 、d),B—B,E—E是否为等压面,并说 判断图2中 是否为等压面, 明理由。 明理由。 5、如图3,液体1和液体3的密度相等,ρ1g=ρ3g=8.14 kN/m3,液体2的 如图3 液体1和液体3的密度相等, 1g=ρ = =ρ3g kN/m3,液体2 2g=133.3kN/m3。已知:h1=16cm,h2=8cm,h3=12cm。( 。(1 ρ2g=133.3kN/m3。已知:h1=16cm,h2=8cm,h3=12cm。(1)当 pB=68950Pa时,pA等于多少?(2)当pA=137900Pa时,且大气压力计 pB=68950Pa时 pA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pA=137900Pa时 的读数为95976Pa时 点的表压力为多少? 的读数为95976Pa时,求B点的表压力为多少?
qv = ∫∫ v cos(v , x)dA
A
有效截面: 有效截面:
qv = ∫∫ vdA
A
3.平均流速: 3.平均流速:流经有效截 平均流速 面的体积流量除以有效截 面积而得到的商
粘性流体的基本概念
14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湍流研究方法
直接法(DNS) 统计平均法 大涡模拟(LES)
谱方法 伪谱法 涡动力学法 雷诺平均法(RANS) 统计法
Recr' = 8000~12000。
24
2、粘性的影响
均匀流动流过一个二维圆柱(半径为R)的理想流
动的解是一个均匀流U∞与一个偶极子叠加而得到的势
流解。
y
U P
B
r R
A
C
ur
U
21
B
图1-1 雷诺试验
G
K
T
如果试管内流速逐渐提高,可以看出颜色流束逐渐波动, 但还与周围流体没发生混杂。随着流速的进一步提高,颜色流 束开始断开,发生了局部混杂。当到某一流速Vcr'(上临界流 速)时,颜色流体在尖针出口即与周围流体发生混杂,整个玻 璃管呈淡的颜色流。可以认为此时层流流态已完全破坏,流体 微团间发生强烈的动量交换,液流呈不规律的湍乱状态,称为 湍流。
格子 Boltzmann 法(LBM)
15
雷诺平均湍流模式理论
Reynolds 平均理论
代数涡粘模型
涡粘性模型
单方程模型 双方程模型
标准k 重整化群k
Reynolds 应力模型
二阶矩应力方程模型 代数应力方程模型(ASM)
16
小尺度湍流分量的描述
研究原因:初始条件的微小扰动,经过一段时间 的发展可以完全改变湍流运动的细节;但是高雷诺数 的完全发展湍流的统计平均行为是稳定的。完全发展 湍流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统计理论在湍流研究中的地位。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学习本章的目的和意义: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是讲授建筑给排水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该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建筑给排水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1—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1.本节教学内容和要求:1.1本节教学内容:流体的4个主要物理性质。
1.2教学要求:(1)掌握并理解流体的几个主要物理性质(2)应用流体的几个物理性质解决工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1.3教学难点和重点:难点:流体的粘滞性和粘滞力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2.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2。
1 易流动性(1)基本概念:易流动性——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切力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易流动性。
流体也被认为是只能抵抗压力而不能抵抗拉力。
易流动性为流体区别与固体的特性2.2密度和重度(1)基本概念: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即:Mρ =VM—-流体的质量,kg ;V-—流体的体积,m3。
常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Ρ水=1×103kg/ m3Ρ水银=13.6×103kg/ m3基本概念:重度: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流体的重度.重度也称为容重。
Gγ =VG——流体的重量,N ;V——流体的体积,m3 .∵G=mg ∴γ=ρg 常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γ水=9。
8×103kg/ m3γ水银=133。
28×103kg/ m3 密度和重度随外界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液体的密度随压强和温度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而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压强变化较大。
2.。
3 粘滞性(1)粘滞性的表象基本概念:流体在运动时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为粘滞性。
当某一流层对相邻流层发生位移而引起体积变形时,在流体中产生的切力就是这一性质的表现。
为了说明粘滞性由流体在管道中的运动速度实验加以分析说明。
用流速仪测出管道中某一断面的流速分布如图一所示设某一流层的速度为u,则与其相邻的流层为u+du,du为相邻流层的速度增值,设相邻流层的厚度为dy,则du/dy叫速度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湍流理论发展概况
致力于湍流大尺度分量的描述
大尺度分量与流动的边界条件和外力性质有关, 如湍流中动量和热量的交换,对于工程问题很重要。 在这方面对于管流、渠道、自由湍流和边界层做了很 多试验,在试验基础上产生了湍流的半经验理论。 这个理论主要包括20-30年代产生的Prandtl的混和 长度理论,Taylor的涡量传输理论和Karman的相似性 理论。这些半经验理论基于湍流微团运动和分子运动 的类比。
第二节 两种基本流态——层流、 湍流和雷诺数
1、层流和湍流
粘性流动存在两种流态——层流和湍流
Reynolds在1883年的著名试验研究了这一现象。 试验装置如图1-1所示。当大容器T中的流体处 于某一温度之下,阀门 K 开度很小时,玻璃管 G 内流 体以极低速度流动;此时,如让另一种与容器T内流 体比较相近似的有颜色的流体自小容器 B通过细管和 尖针流入玻璃管G,可以看出此股有颜色流体的流束 与周围的流体不发生混杂。此时流体做层状流动, 这种流体分层的流动状态叫做层流。流体层间只有 分子级的动量交换,而看不出流体间的混掺。
B
图1-1 雷诺试验
G T
K
如果试管内流速逐渐提高,可以看出颜色流束逐渐波动, 但还与周围流体没发生混杂。随着流速的进一步提高,颜色流 束开始断开,发生了局部混杂。当到某一流速Vcr'(上临界流 速)时,颜色流体在尖针出口即与周围流体发生混杂,整个玻 璃管呈淡的颜色流。可以认为此时层流流态已完全破坏,流体 微团间发生强烈的动量交换,液流呈不规律的湍乱状态,称为 湍流。
构造湍流模式总须引进封闭假设和待定常数。促使 人们考虑直接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模拟湍流,这 就是湍流的直接数值模拟(DNS),也称完全湍流数值模拟 (FTS)和大涡模拟(LES)。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谱方法 直接法(DNS) 伪谱法 涡动力学法 湍流研究方法 统计平均法 雷诺平均法(RANS) 统计法 大涡模拟(LES) 格子 Boltzmann 法(LBM)
积分关系式法在跨边界层积分时不可避免的要 失掉很多边界层的信息,不能反映边界层的湍流结 构,如切应力的分布,而且它需要对边界层的速度 剖面进行假设,所以此法不适用边界条件突然变化 和分离等情况。 但是在流体机械中,为了工程上的需要,此法 还要进一步发展以适用于三维边界层、非定常边界 层、可压缩边界层及温度边界层等分析计算的要求。
第一节 粘性流体力学的发展
1、研究流体粘性的意义
流体存在着粘性,粘性是流体阻止其本身流动 的性质。当流场中存在速度梯度时,流体就会 产生阻力,这就是粘性。 在求解运动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以及涡旋的 扩散、热量的传递等问题时,粘性会起主导作 用不能忽略。 粘性流体力学就是研究在粘性不能忽略情况下 的流体的宏观运动,以及流体和在其中运动的 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规律。
差分法求解三维边界层
用差分法求解三维边界层较晚。 Nash. J. F.(1972)用一阶精度的显式差分 求解了机翼三维边界层,Nash. J. F.(1976), Cebeci. J . et al(1977), Melean J. D. (1977), Tassa A. et al(1982)用隐式差分求解 了三维边界层。 Vatsa V. N (1984)导出了非正交旋转坐标系 中的三维边界层方程,引入了二维Levy-Less变 换,用零方程湍流模型方程封闭,并用分块因子 法求解。Anderson O. L. (1987)计算了叶轮叶片 面三维边界层。
粘性流体力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粘性流体的基本概念 粘性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层流-NS方程的精确解 不可压流体层流边界层 层流不稳定性和转捩 湍流基本理论 不可压缩流体湍流边界层 射流与尾迹 内部流动
第一章 粘性流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粘性流体力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两种基本流态——层流、湍流 和雷诺数 第三节 流体的传输性质 第四节 应变率张量和应力张量 第五节 广义牛顿定律
边界层的实验测量
在湍流边界层计算的发展中,边界层的实验测量,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速度分布规律的研究,这方面的 成果有普朗特(Prandtl 1933年)的内层律,卡门 的外层律(Karman 1930年),克劳塞(Clauser 1954年,1956年)压力梯度对外层律影响的修正, 科尔斯(Coles)的尾迹律, 以及1960年代克兰 (Kline)开始用氢气泡技术观察到的边界层猝发 (burst)现象。
在半经验理论基础上60年代以后进一步提出模式 理论——湍流计算模型主要有代数型零方程模型,包 括CS(Cebeci and Smith 1968)、PS(Patankar and Spalding 1968)和MH(Mellor and Herring 1968) 等模型;等效粘度模型(EVM),如常见一个方程和两 个方程(k-ε )模型;以及应力代数模型(ASM),应 力微分模型(DSM),在应力模型方面周培源教授有重 大的贡献。
如果实验开始是湍 流,逐渐减小管内 流速,到某一临界 值Vcr(下临界速 度,Vcr< Vcr')流 动也可以恢复到层 流状态。可以看出 实际流动中可以有 两种决然不同的状 态,层流与湍流, 这两种流动状态的 运动规律是完全不 同的。
对于确定的流体,温度固定(即粘度确定)时, 其流态决定于临界速度。因此引用下列量纲为1的组 合数作为判别流态的准则,对于管流: ' V Vcr d Vd ' cr d Recr Recr Re 称为雷诺数,d是管径, 是粘性系数。 上述试验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界雷诺数. 当 Re> Recr' 时为湍流, 当 Re < Recr 时为层流, 当 Recr'> Re > Recr时,可以是湍流也可以是层流, 工程上多按湍流处理。 圆管中的临界雷诺数为:Recr =2300和 Recr' = 8000~12000。
周培源1976年研究了网后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衰减 规律。同时在统计理论方面对湍流的封闭性做了很多工 作,主要有准正则近似理论、Kraichnan的直接相互近 似(DIA)和应用非平衡统计力学方法解决湍流的封闭 性问题。 湍流的拟序结构。70年代以来湍流的拟序结构成为 了研究湍流结构的新的起点。湍流的特征是间歇有序性, 即拟序结构的触发是不规律的,但一旦触发,它以近乎 确定的规律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发现和证实拟序结 构,如边界层中的猝发现象、混合层中的大涡;利用现 代信息处理技术(条件采样,模式识别)检测和分析拟 序结构;定量描述和了解拟序结构的生成和发展,应用 它控制湍流,和构造湍流模式。
1905年普朗特和1908年布拉休斯(Blasius)对平 板边界层引入了相似性解。
积分关系式法
1921年卡门(Von Karman)和波尔豪森 (Pohlhauses)引入了动量积分方程。从而提出了边 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解法。 湍流边界层的积分关系式解法有多种,其中用的比 较广泛的是希德法(Head 1958年),此法的主要缺点 忽略了边界层上游的历史影响。 有多种改进和推广此法的方法,其中格林法 (Green 1973年)考虑了雷诺应力的变化以及上游的 历史影响,总的精度有明显的提高。以后依斯特 (East 1977年)把Green法发展成解湍流边界层的逆 方法,以便预估分离流动,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2、粘性流体力学的发展
粘性流体力学在理论上的发展首先是纳维(Navier 1827年在欧拉方程中加上了粘性项。 经过柯西(Cauchy)、泊松(Poisson 1829年)和 维纳特(Vanant 1843年)等人的研究。最后由斯托克 斯(Stokes 1845年)完成粘性流体运动的动量方程 (Navier-Stokes方程)。
现代混沌理论。70年代以来湍流发表的另一个 重要的方面是现代混沌理论(Chaos),从1963年 Lorenz开始,将Navier-Stokes方程简化成三个一 阶常微分方程组成的非线性动力系统。随着参数的 变化它会经历稳定解、周期解、具有间歇性的解和 湍乱无章的混沌解,这正是湍流发展过程和完全发 展了的湍流所具有的特征。
边界层逆解法
边界层计算的另一个活跃领域是边界层的逆解法。对 于二维定常分离边界层,当给定时,边界层方程在分离点 是奇点,用正解法无法求解。 D. Catherall et al(1966)首先提出了二维边界层 积分型逆解法。在二维边界层上主要应用East(1977)的 逆解法。 三维边界层在分离现象、判别和模拟方面比二维复杂, J. Cousteix(1981)提出了三维边界层的逆解法。以后Le Ballear(1981),Delery J and Formery(1983), Radwan S. F. (1984)和Edwards D.E.(1987)等都进 行边界层逆解法的计算,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微分解法
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边界层的微分解 法也发展起来。1968年斯坦福(Stanford)大学举行 了一次专门会议估计常用的湍流边界层计算方法的精 度,确认了偏微分方程的解法比积分关系式方法更精 确,更普遍。 有层流边界层的SC法(Smith and Clutter 1963年) 和湍流边界层的CS法(Cebeci and Smith 1967年)。 有关三维边界层和边界层分离计算仍在不断发展。 有关湍流计算的模式理论等仍适用边界层的计算, 有关边界层流动的研究也是这些理论和方法发展的动 力。
1904年普朗特(Ludwig Prandtl)提出了边界层理 论,才把实验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以后粘性流体力 学主要在边界层理论和湍流理论两个方面发展起来。
3 边界层理论的发展概况
边界层理论的建立
1904年普朗特提出了边界层理论,把流体分成两个 区域,离物面很近的区域,速度梯度很大,粘性力起很 大作用,但这层流体很薄,称作边界层,而外层按无粘 性流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