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不同穿刺间隙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对比
a e t e i ,I r u p c u e n h L2 3 n sh sa t e n l e i e f c o t g o p we e o a e R s l I p te t n sh sa I g o p un t r i t e — a e t e i ,h a a g sc fe t f wo r u s r c mp r d. e u s I a i n s t
Meh d To u h s ia 1 0 ain s to s o r opt l 1 p te t wee a o y i ie i t t g o p o mae n lI et h n e l i t L3。 r rndml dvd d no wo r u s f t ra , s te e de n he
~
得较 好的镇 痛效果, 值得在临床推 广使 用。
【 关键 词】 腰一 硬联合麻 醉
割宫产术 穿刺间隙
【 中图分 类号 】 5 R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2 55( 1 0()01— 2 1 — 64 01 7 ' 02 0 7 2 ) b- "
Dif r n Ga n t e S i l P n t r -E i u a fe e t p i h p na u c u e p d r l An sh sa f r Ce a e n S c i n e t e i o s r a e to
a e t e i c n c i v o d a a g i ,t i i |n c t U . n sh sa,a a h e e g o n t e a i s n c i i a s s e
[ e rs pnl eiua aetei;eaen ScinP ntr a K y Wod]S ia- pd rl n s s Csra et ;u cue gp h a o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比较
腰一 硬联 合麻 醉具 有腰 麻和 硬膜 外麻 醉 的双重 优点 ,即腰 麻 起效快、 阻滞 完 善 、 药 量 少等 优 点 , 经 硬 膜 外 导 管追 加 局 麻 用 可 药 , 补单 纯腰 麻 阻滞 不全 和 阻 滞时 间 不够 的情 况 , 手 术时 间 弥 使 不受 限制 , 还可 行 硬膜 外术 后 镇 痛 , 深受 妇 产科 和 麻 醉科 医师 的 欢迎 , 被广泛 应用 于剖 宫产手 术 【 】 们选 择 了 9 例 行 剖宫 产术 l 。我 0 产妇采用腰一 硬联合麻醉,观察不同剂量布 比卡因 L 的麻醉效 果及 并发症 进行 分析 比较 , 探讨 合适 的局 麻药 剂量 。 旨在
征 , 阻滞 平面一 般达 T 以上 即可 进行 手术 。 感觉 6 如果 低于 R 则从 硬膜外导管加入 2 %利多卡因使平面达到 R 以上。 如果血压降至 基础值的 3 %或 S P降至 9m H 0 B 0 m g以下 , 被认定为低血压 , 静注 麻 黄碱 6 1r 。 - 0 g a 1 观察 指 标 : - 3 感觉 阻滞 平 面 : 用 体 表针 刺 法 , 定 麻醉 后痛 觉 采 测 消失平 面 。 记录 腰麻 后痛觉 消 失平 面达 L 和 T 的时 间和例数 。 麻 醉效 果 由术 者依 据肌 松及 产妇 的牵 拉 反应分 级 : , 松好 , 优 肌 产妇 1 资料 与方 法 无不适 ; 肌 松 尚 可 , 良, 牵拉 反应 可 以忍受 ; , 松差 , 差 肌 牵拉反 应 11 .一般 资料 :选 择 2 1 年 3 至 1 01 月 0月在 我 院行 择期 剖宫 产产 明显 , 脉 辅助 用药 。观 察低 血 压 、 心 、 需静 恶 呕吐 、pa评 分 、 A gr 硬 妇 9 例 , S 一Ⅱ级 , 机 均 分 为 A、 、 0 A AI 随 B C三 组 , 有 产 妇 均无 膜外 用药 等情 况 。 所 心肺 肝 肾功能 异常 , 妊娠 合并 症 , 管 内麻醉禁 忌 证 。 无 无椎 1 统 计分 析 : 用 S S 统 { -件处 理 , 量 资料 以均数 . 准差 _ 4 采 PS k F x 计 4 - 标 1 . 2麻醉 方法 : 有产 妇 术前 均 禁食 1—2 , 饮 8 , 前 3mn (±) 示 。组 问 比较采 用方 差分 析 , 数 资料采 用 x 检验 。 所 0 1h禁 h术 0 i is表 计 : 常 规 肌 注 阿 托 品 0 m ,产 妇 人 室 后 常 规 多 功 能 监 护 仪 监 测 2 结 果 .g 5 .三组产 妇 的年龄 、 高 、 重 、 身 体 孕周 差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E G B 、 R S O, C 、P H 、P 常规鼻导管吸氧, 在麻醉穿刺前所有产妇均 21 .感觉 阻滞 平 面 : 三组 腰麻 后 感觉 平面 达 . 的时 间差异 无统 计 r 6 建立静 脉通 路后快 速补 充 复方乳 酸钠 液 3 0 50 l 量扩 容 。 0 — 0r 适 n 三 22 组产 妇麻 醉穿 刺均 采用 右侧 卧 位 ,选 择 单点 法 于 L 间隙 穿刺 , 学意 义 。达 到 R 的例 数 B c组 明显 多 于 A组 (< . )达到 T 、 P 00 ; 5 硬膜 外 穿刺成 功后 , 用针 内针 技 术 置人 2G腰 穿针 , 采 5 腰穿 针缺 的例 数 c组 明显 多于 A B组 (< . ) 、 P 00 。见表 1 5 。 表 1三组阻滞平面达 T 和 r 的时间和例数 6 r 2 口朝向头端 , 穿刺成功后见脑脊液顺 利流 出后 , 分别 向蛛网膜下 腔注 入 O %布 比卡 因(. %布 比卡 因 2 11%葡萄糖 l l 比 . 5 05 7 m+ 0 m重 重 混 合 液 3 1, m )A组 1 m 7 g 、 . l(m )B组 1 m 8 g 、 4 . l(m ) 6 c组 1 m .l 8 (m )注药 时 间为 1—0 , 后退 出腰穿 针 , 9 g, 52 S然 经硬 膜外 穿刺 针 向 头 端置 人 硬膜 外导 管 34m,  ̄ e 固定导 管后 , 速将 产 妇转 为 仰 卧 迅 位 , 手 术床 左侧 倾 斜 1~ 0 , 免 发 生仰 卧 位低 血压 综 合 并将 52 度 避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入路的临床观察
( 杭州 师范 大学 附属 医院
麻醉 科 ,浙江 杭州 3 0 1 ) l0 2
[ 要]目的 :比较腰一 摘 硬联合麻醉 (obn d sia pdr lae tei , SA cmie pn le iua nsh sa C E )直入穿刺法与
旁入穿刺法 的穿刺成功率及术后腰 背痛的发生率。方法:选择 下肢 、盆腔 等手 术 1 0 2 例,A A I~Ⅱ级 , S 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 入法 穿刺组与旁入法穿刺组 ,均采用一点法即针 内针单间隙 穿刺技术 ,观察腰麻 针一
穿刺组 ( Ⅱ组) ,每组各 6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o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O 0 ) P> .5 ,见表 1 。
1 2 操作方法 麻醉操作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常 . 规进行 ,两组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 ,选择侧卧 位, 双手抱膝 , 屈颈弓背 , 尽量使腰背部 向后弯曲, 两肩及两髋脊连线相互平行并与床面垂直 ,选择 L— 34间隙 ,采 用一 点法 [穿刺 。I 在 已选 定 间隙 3 1 组
2 2 术后腰 背痛 的比较 .
表3 。 )
术 后腰 背痛 程 度 、发生
率 及持续 时 间两组 差 异有统 计学意 义 ( O0 )见 P< .5 (
于旁入法穿刺组 ( < .5 ( P O 0 )见表 2 。 )
表 3 两组 术后 腰背 痛 发生 率 的 比较 ( 6 ) = O
( 00 ) P> .5 。结论 :C E S A旁入穿刺法腰麻针一 次穿刺成 功率 高 ,同时术后腰背痛 发生率低 。
[ 关键词] 腰 一 硬联合麻醉 ;穿刺入路
[ 中图分类号] R 1 [ 64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18(0 6 07-2 0023 2 1 )0-5 10 1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的比较
调整手 术床 位的例数 、 需要 硬膜 外用 药的例数 、 中自述呼吸 困难发 生率、 中低血压发 生率和手 术开始 时 术 术
1 资料 与 方法
重 复 以上 的过 程 , 果还 没有 达 到要 求 . 追加 2 如 再 % 利 多卡 因 6mL 胎J N 出后 常 规使 用 相 同剂量 的 。 L 催 产 素 2 g 加入 50m 0m , 0 L生 理 盐 水 中静 脉 滴 注 。 术 中输 注 复方 氯化 钠 液 , 出现低 血 压 时快 速 补 液或 静脉 注 射麻 黄 碱对 症 处理 。低 血压 标 准 : 压 降低 血
关键词 剖 宫 产 术 : 椎 管 内麻 醉 : 穿 刺 点
近年 来 , 麻硬 膜 外联 合 阻滞 已较 多应 用 于产 腰
T 则在 硬 膜 外 导管 中注 入 2 … %利 多 卡 因 4mL 再 ;
科 .它克服 了传统连续硬膜外阻滞诱导时间长 、 阻 滞不完善 的缺点 。但低血压 和呼吸抑制发生率较 高, 同时 , 麻 穿刺 损 伤脊 髓 也 时有 发 生 , 刺 点 的 腰 穿 选 择 不 仅 影 响麻 醉 效 果 而 且 影 响不 良事 件 的发 生 率 。 醉 穿刺 点 与麻 醉 效 果 和不 良反 应 是否 具 有 因 麻 果 关 系 未 见 报 道 , 者 对 此 进 行 了对 照 研 究 , 报 笔 现 告 如下 。
29 76
实用 医学杂 志 2 1 年第 2 00 6卷第 1 期 5
剖 宫 产 腰 硬 联合 麻 醉不 同穿 刺 点 麻 醉 效 果 的 比较
陈 明全 侯俊 方 为 陈春 柯 齐斌 汤 和青 孙德 海
对比分析阑尾炎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的实际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7 期2019 Vol.6 No.756对比分析阑尾炎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的实际效果李建波(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目的 探究阑尾炎手术患者运用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的实际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106例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各53人。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麻醉起效及首次排气时间均较短(P<0.05)。
结论 相比于硬膜外麻醉,阑尾炎手术患者运用腰硬联合麻醉后,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应当积极推广运用。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7.56.01在临床外科疾病中,阑尾炎属于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切除阑尾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在迅速发展医学技术的影响作用下,人们都比较认可阑尾切除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其存在较小的手术风险[1]。
但麻醉方式的选择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2]。
本文对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0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运用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的实际临床价值予以全面探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0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3人)和观察组(53人),均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
其中,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之比为29:24,年龄在22~64岁范围内,(43.05±1.34)岁为平均年龄。
对照组男女人数之比为30:23,年龄在20~62岁范围内,(41.31±2.20)岁为平均年龄。
两组不存在影响组间对比的差异,P>0.05,能够实施对比统计。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在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院慢性 精神分 裂症社会 功能 的影 响 【 J J . 国际 医药 卫生导
报 ,2 0 1 2 ,1 8( 1 1 ): 1 6 8 0 — 1 6 8 2 .
心理医生 ( 下半月 ),2 0 1 2 ,1 0 5( 2 1 0):1 3 — 1 4 .
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a h e a h h e p r o mo t i o n g r o u p or f
i n d i v i d u a l s w i t h s e v e r e p s y c h i a t r i c d i s a b i l i t i e s [ J ] . P s y c h i a t r
腰 一硬联合麻醉技术在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胡 兵 【 摘要 】 目的 评价 腰 一 硬联 合麻醉 ( C S E A) 用于 阑尾炎手术 中的麻醉效果 和推广 价值。方法
利用 S P S S统计软件包对 8 0 例 病例按中心分层方法产生随机数 ,根据用药情况 分为两组 ,腰 一硬联合麻醉 ( C S E A)组和硬膜外麻醉 ( E A)组 ,比较 两组 麻醉方法 的麻 醉效果 和麻 醉诱导时 间、硬膜外 用药量 、麻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3 年第 1 9卷 第 9期
I MH G N,M a y 2 0 1 3 ,V o 1 . 1 9 N o . 9
P s y c h o l Me d, 2 0 1 1 ,41 ( 2 ) : 2 5 1 - 2 6 1 .
性 评 分 较 治疗 前 均 明显 降低 ,且 观察 组 患 者 在 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观察论文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所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人,实验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为l1-2,对照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为l3-4。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麻醉,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都有所缓解,实验组患者在术后镇痛效果、i-d指标和阻滞起效时间等方面都较为明显,且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为l1-2的间隙,在硬膜外穿刺部位置3cm管,并在l3-4间隙行腰部麻醉,麻醉用药方法为12mg至15mg的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
对照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为l3-4的间隙,行18g硬膜外成功穿刺后,将25g的笔尖式腰穿针插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患者脑髓液发生回流后,再注射12mg至15mg的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将腰麻针拔出后,在硬膜外头端置入3cm至5cm管,患者以仰卧位,将其痛感组织面积调节至t6水平。
1.3 观察指标:患者的痛感阻滞起效后,患者会感到持续发热,且下肢麻木,用药10min或5min后,患者的头侧感觉阻滞平面应达到最高水平;i-d时间,即用药至切皮,以及切皮至胎儿分娩的时间;评估视觉模拟评分,即vas评分,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痛,vas评分在3分以下表示镇痛效果满意;改良bromage评级,3级指患者足趾无法正常活动,2级指患者足趾能够活动,但膝关节无法弯曲,1级指患者足趾与膝关节能够活动,但大腿无法上抬,0级指患者不存在运动阻滞。
临床麻醉效果划分标准为:优:指患者手术十分顺利,且肌松效果好,无任何不适感;良: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轻微牵拉反射和不适感;差: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差,需要镇痛和镇静药物的辅助才能实施,且肌松效果差,有显著牵拉痛。
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的应用
至 2 鲞箍 翅 丛
[ 章 编 号 ]0 6 24 20 0 — 5 3 0 文 10 — 4 010 7)5 0 7 — 2
o o u i t n . 0 . o.1 o5 f mm nc i s 0 7V 1 N . C ao 2 2.
・7 ・ 5 3
左旋布 比卡 因腰一 硬联 合麻醉在 急性 阑尾 炎切 除术的应用
黄 业 农
( 盐城 市 第 一人 民 医 院麻 醉 科 . 苏 2 4 0 ) 江 20 1 摘要 目的 : 比较 腰 一 联 合麻 醉 ( S A) 硬膜 外麻 醉 ( A) 硬 CE 与 E 在急 性 阑尾 炎 切除 术 中 的麻 醉 效 果 。方 法 : 择 选
不 良反 应 : 血 压 、 麻后 恶 心 、 低 腰 呕吐及 头 痛等 。 1 统 计 学处 理 . 4 计 量 数 据 以 x: 表 示 ,采 用 t : l s 检 验和 x 检 验 ( 正 ) < . : 校 。P 0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尾切 除术 。 随机分 为 C E 和 E SA A两 组 。
良访 并 发症 及 >
11 一般 资料 .
急性 阑尾炎 切 除术 患者 3 9例 . S AA
I ~Ⅱ级 , 年龄 1 ~ 2岁 , 均 3 85 平 8岁 , 体重 5 ~ 4 g 平 2 8k , 均 6k , 2 g 心肺 功 能正 常 , 椎 管 内麻 醉 禁 忌 , 无 拟行 阑
常用 的麻 醉 为 连续 硬 膜 外麻 醉 ( A) E ,但 存 在起 效
慢、 阻滞不 够完 善 、 肌松欠 理想 等缺 陷 。腰麻 ( A) S 起 效快 , 作用 完 善 肌 松好 , 对 血 流 动 力学 影 响 较 大 , 但 术 后头 痛发 生率 高 。腰一 联合 麻 醉 ( S A) 合 了 硬 CE 结 E 和S A A的优 点 .在 产科 和下 肢 手术 中广 泛使 用 , 但 在急诊 阑尾切 除术 中鲜 有报 道 。本 文 以小 剂量 等
腰-硬联合阻滞三种穿刺方法的比较
腰-硬联合阻滞三种穿刺方法的比较
方九江;安晓萍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20)005
【摘要】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3种穿刺方法(针内针、针旁针、针外针)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妇科手术患者9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3组:针内针组(A)、针旁针组(B)、针外针组(C),每组3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3组腰麻麻醉起效时间、腰麻平面上界、血压下降、硬膜外用药量无明显差异,3种方法中,针内针法操作简单,相对节约时间,但存在硬膜外导管置管困难的问题,失败率高于另两组.针旁针法、针外针法操作略为复杂,硬膜外置管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腰麻.结论:针内针法硬膜外置管困难比针外针法为多,腰麻平面的调节不如针外针法随意,针外针法操作方便,麻醉平面易控制和衔接,成功率高,更具安全性和实用性.【总页数】2页(P559-560)
【作者】方九江;安晓萍
【作者单位】523460,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麻醉科;523460,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比较 [J], 张贵平
2.不同穿刺方法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麻醉的比较研究 [J], 李明亮
3.三种穿刺方法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麻醉的比较 [J], 商允;邓晓东;姜翼;程雅;任红英
4.腰-硬联合阻滞用于产程不同时期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J], 姜娜;薛荣亮
5.三种穿刺方法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麻醉的比较 [J], 商允;邓晓东;姜翼;程雅;任红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阑尾炎手术时硬膜外、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比较
◆向和平
( 秭 归 县水 田 坝 乡卫 生 院 阑尾 炎 是外科 常 见病 多发 病之 一 , 阑尾切 除 术是对 于此 病 治疗 最 有效 的方 法 。阑尾 切除 手术 治疗 效果 肯定 ,手术 风 险相 对较 小 , 手 术常选 用 硬膜 外麻 醉 ,此方 法简 便易操 作 ,但对 于 阑尾 已化 脓或 穿孔 患 者术 中常 发生 疼痛或 牵 拉等 不适 感, 导致术 中腹 胀气 、 恶心、 呕 吐、疼 痛 等影 响手术 医 生术 中操 作 。随着麻 醉技 术 的不 断成 熟 , 联合 麻醉 解 决 了硬 膜外 麻醉 或 腰麻 的不利 因素 , 现 将我 院近 2 年 来 6 0 例 行 阑尾 切除 术 的患者 使用 三种 不 同麻醉 方式 的效果 进行 比较 。 l对 象与 方 法
1 . 1对象 本组 6 0 例 均 为本 院 2 0 1 2 0 1 3年 阑尾 炎住 院患者 , 其 中 男性 2 8 例 ,女 性 3 2 例 ,年 龄为 l 6- _ 4 O岁 ,均为 阑尾 炎患 者 ,其 中急 性单纯 性 阑尾 炎 3 5 例 ,急性 化脓 性 阑尾 炎 2 5例 , 所 有 患者 均在 确 诊后立 即行 阑尾切 除术 。 1 . 2 方法 近年来 , 腰麻联合硬膜 外麻醉技术 ( c s E A) ,已广泛用 于下腹部 、 盆 腔及下肢手 术的麻醉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 常规、凝血功 能、血小 板及心 电图检查属于 正常。从 2 0 1 2年 1 月— 2 O 1 3年 1 2月 6 0例 。选 用腰 麻硬膜外联合麻 醉的 2 0例患者 中有 1 2 例 为急性 单纯性 阑尾炎 , 8 例 为急性化脓性 阑尾 炎,选 两个穿刺点腰麻选腰 3 _ 4 间隙 ,用轻 比重 布 比卡 因注射液 1 0 m g , 硬膜 外选胸 1 2 与腰 1 间隙向上 置管 3 c m 使用 1 . 5 %利 多卡因实验量 3 ml ,麻 醉平 面高度胸 4 . 5 间后,使用 常规 2 %利 多卡 因 8 ml -1 0 ml ;硬膜外麻醉 的 2 0例患者中有 l O例为 急性单纯性 阑尾 炎,1 O例为急性化脓性 阑尾炎,硬膜外穿刺点选胸 1 1 至胸 1 2间 隙 向上 置管 3 c m,使用 1 . 5 %利 多卡因实验量 3 m l ,麻 醉平 面高度胸 4 后 ,使用 常规 2 %利多卡因 1 2 ml - - 1 5 ml ,半 小时后追 加 2 %利多卡因 6 ml - 一 8 mI , 以后每半 小时追 加 2 %利 多卡 因 5 ml ;另 2 O 例选 用腰 麻 , 其 中急性 单纯性 阑尾炎 1 3例 ,急性化脓性 阑尾炎 7 例 ,腰 麻选 腰 2 . 3 间 隙, 用轻 比重布 比卡因注射液 1 0 mg , 在麻醉过程中常规监测血 压脉 ( 上接 第 3 9页 ) 4 . 2医 院领 导要 高度重 视 加 强对 病历 档案 管理 工作 重要 性 的认识 , 领 导高 度重 视 是做好
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急诊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腰硬 联合 麻醉( CS E A ) 在 急诊 阑尾切 除术 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孙秀 完 海 南省 乐 东黎族 自治县第 二人 民医院麻 醉科 海南 乐东 5 7 2 5 3 6
摘要 :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阑尾切除术 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 6 O例来我 院急诊 进行 阑尾切 除术的患者 随机 分 为对 照组和 实验组 ,每 组 3 0例患者。对 照组患者采用硬膜 外麻 醉,实验组 患者 则给 予腰硬联合麻 醉,对 比两组 患者 平均麻 醉起 效时 间和麻醉效果 。 结果:实验组 患者施行腰硬联合麻醉后 , 麻 醉起 效时间明显短 于对 照组 ,肌 肉松 驰、镇痛效果确切 , 麻 醉效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 具有 统计学意义 <0 . 0 5 ) ,两组患者均无麻 醉并发 症的发 生。结论 :急诊阑尾 切除术的 患者采用腰硬 联合麻醉 ,麻 醉起 效时 间短 、麻 醉效果显 著,不 良反应 少,值得 广泛推 广。 关键 词:腰硬联合麻醉( C S E A) ;急诊; 阑尾切除;起 效时 间;效果 中圈分类号 : R 6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5 8 3 7 ( 2 0 1 5 ) 1 1 - 0 1 1 3 - 0 1
注:与对照组 比较 , P <0 . 0 5 。 3讨 论
阑尾切 除术过程 中会引起 一系列 的牵 拉反应影 响治疗
效 果 ,如 果 要 避 免 这 些 反 应 就 要 求 麻 醉 平 面 达 到 一 定 的 程 度,硬膜 外麻 醉的并发症比较少,操作简 单,但麻醉起效 的 时间比较长 ,牵拉反应大,麻醉 效果 不甚 理想 ,导致手术进 展困难 。 而 腰 硬 联 合 麻 醉 则 很 好 地 解 决 了这 些 问题 , 腰硬联合麻 醉 的 起 效 时 间 短 ,作 用 迅 速 ,能起 到彻 底 的 阻滞 作 用 ,手 术 过程 当中没有发现牵拉反应,无需辅助镇痛药 ,患者偶尔会 出现一过性 的血压下 降,可用麻黄碱( 1 O mg  ̄1 5 mg ) 升压 , 同时加快输液速度。腰硬联合麻醉所用 的药量较少 ,能减少
右侧卧位穿刺和左侧卧位穿刺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对比
右侧卧位穿刺和左侧卧位穿刺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对比腰-硬联合麻醉(EDAA)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技术。
这种技术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避免全身麻醉所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
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患者通常需要采取特定的体位,例如右侧卧位穿刺和左侧卧位穿刺。
两种体位的选取对手术过程和麻醉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对比研究以寻找最佳的应用方式。
右侧卧位穿刺和左侧卧位穿刺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麻醉效果、手术操作、术后镇痛和患者满意度。
本文将对这两种体位的应用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麻醉效果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患者的麻醉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对麻醉效果是否产生影响呢?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热效应是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在麻醉效果上的一个重要区别。
右侧卧位可以减轻主动脉下端和左肺叶之间的压迫,有助于肺功能的保护,使患者在手术中能够更好地维持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这对于高危患者尤其重要。
右侧卧位麻醉在局部麻醉药散布上可能会更均匀。
因为右侧卧位对患者来说是非常不舒服的,这样患者在此位置时肌肉紧张会导致硬膜外腔增加,这时药物的扩散速度就会加快,这可能会使完全麻醉效果更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体尤其是孕妇体内,凡是离开脑部越远的部位,麻醉药物的效果一般都更慢,也更容易受身体活动的影响。
而左侧卧位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具备这些优势。
虽然左侧卧位有利于孕妇的心脏和全身血液循环,但是局部麻醉药的扩散速度相对较慢,可能会导致局部麻醉效果较差。
不过,对于对大脑、脊髓麻醉无直接影响的患者(例如并不是全身麻醉的患者),左侧卧位并不会显著影响局麻效果,局部麻醉效果良好。
在麻醉效果上,右侧卧位穿刺相对而言可能具备更好的效果,有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手术操作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患者的体位也会对手术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中比较
内蒙古中医药义(表1)。
Ⅱ组患者术中37例(74%)出现牵拉反应,肌松欠佳24例(48%)。
Ⅰ组患者术中只有2例(4%)出现牵拉反应,无肌松不满意现象(表2)。
Ⅰ组30例患者根据手术需要向硬膜外腔追加了0.75%盐酸罗哌卡因8~10ml ,麻醉上平面仍维持在T 6-T 7。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和术后头痛。
表1两组患者麻醉前后SBP 、DBP 、HR 变化(x ±s )注:与麻醉前比较,aP <0.01;与Ⅰ组比较b P <0.01表2两组牵拉反应与机松欠佳发生率(χ2检验)注:两组牵拉反应及肌松效果比较:P <0.013讨论妇科手术除阴式子宫切除外都在盆腔深部进行操作,需要完善的镇痛和肌松[2],在临床实践中,单纯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的麻醉平面大多都在T 8-L 4之间,无法完全阻滞骶神经丛,常常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内脏牵拉反应,本研究中Ⅱ组牵拉反应发生率高达74%和肌松欠佳发生率达48%正好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时,其上平面可达T 6-T 7,能使骶神经阻滞完全,内脏牵拉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镇痛完善,肌松良好,但是由于手术时间的不确定性,故妇科手术一般不单独采用腰麻,本研究Ⅰ组中有30例患者术中经硬膜外腔追加了局麻药,其麻醉上平面能与单纯腰麻时一致,此时的麻醉作用仍足以阻滞骶神经,从而可减少术中牵拉反应,保证满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
通过本研究可知,腰硬联合麻醉操作简单,麻醉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满意。
牵拉反应少,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1]黄宇光,罗爱伦.21世纪医师丛书-麻醉分册.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8-139.[2]许靖,刘明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临麻麻醉学杂志,2006,22:952.指标级别例数麻醉前麻醉后5min 麻醉后15min SBP (mm Hg )DBP (mm Hg )HR (次/分)Ⅰ组Ⅱ组Ⅰ组Ⅱ组Ⅰ组Ⅱ组505050505050112±6108±876±875±685±783±692±8ab 104±962±6ab73±792±686±4110±9106±874±774±586±884±7*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麻醉科(343200)2011年12月22日收稿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探讨合适的布比卡因量。
腰硬联合技术潜在问题分析
腰硬联合技术潜在问题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下腹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
但与任何椎管内麻醉一样,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笔者就腰硬联合技术潜在问题作一讨论。
1不同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由于DST方法采用的是普通的腰穿针和硬膜外针,其优点是穿刺点选择灵活,阻滞平面易调控和衔接,成功率高,但操作费时多,且两点穿刺造成组织损伤、血肿形成、感染、疼痛及刺伤硬膜外导管等机会增多。
SST相对节省时间,组织损伤也较小,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方法。
但若发生硬膜外置管困难,会因耗时过长而影响腰麻平面的调节。
应用针并针(Tuohy针)单点穿刺时,置入腰穿针虽有磨擦,但不必弯曲,且穿刺时减少了旋转,减少导管进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性。
此技术需特殊器材,在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
2硬膜外置管误入蛛网膜下腔CSEA最担心的是硬膜外置管时导管通过硬脊膜上腰穿孔进入蛛网膜下腔。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有认为SST单点穿刺时,腰穿针穿出Tuohy针尖时约弯曲10°,使硬脊膜穿破点稍偏离Tuohy针的纵轴线,理论上导管可通过此硬脊膜穿破点进入蛛网膜下腔。
因此,有学者建议在置入腰穿针时,Tuohy针的针尖斜口对向尾端,之后Tuohy针旋转180°,使斜口对向头端,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使导管离开穿破点。
因此,带有“背眼”硬膜外针能增加CSEA技术的安全性尚值得怀疑。
然而重要的是麻醉医生对CSEA技术中的硬膜外操作不可掉以轻心,不论何时,硬膜外针进入硬膜外腔都可能损伤硬脊膜,都有致硬膜外导管通过损伤部位进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
因此,CSEA应象硬膜外麻醉一样需作试验给药。
一般步骤为:如腰麻平面在T11以下,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1.5 ml,导管如在硬膜外腔,平面最多升高两节段,不致引起血压明显波动,也便于观察硬外腔内麻药分布情况;如果在蛛网膜下腔,可引起平面明显增高但不足以导致膈肌麻痹,这对安全至关重要。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
[ 摘 要 】 目的 对 腰 . 硬联 合麻 醉 ( C S E A) 不 同穿 刺 间隙 在 剖宫 产 术 中 的麻 醉 效 果 进 行 比较 , 探 讨C S E A的合 适 间隙 。 方 法 选 取 我 院在 2 0 1 0 年1 月一 2 0 l 2 年l 2 月接 收 的 剖宫 产 产 妇 8 O 例, 随机分为2 组, 观 察 组 和 对照 组 , 观察组产妇行L 3 / 4 间隙 穿 刺 , 对照 组 产妇 行 L 2 / 3 间 隙穿 刺 。 结果 ①对 2 组 产妇 麻 醉 效 果评 定 , 观察组总有效率 ( 9 5 %) 明显 高于 治 疗 组 ( 8 0 %) , 且 差 异 具 有统 计 意 义( P < 0 . 0 5 ) 。 ② 对两 组 产 妇 1 5 mi n 脊 麻 平面 进 行 比较 , 两 组 间的差 异 明显 ,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③ 对 两 组 产 妇不 良反 应 进 行 比 较 , 观 察 组 在 低 血 压 和 恶心 呕 吐 方 面的发 生率 均 明 显 低 于 对 照组 , 且 差 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 。 两组 新 生 J l , Ap g a r 评 分在 l mi n 时评 分均> 7 分, 在5 mi n 时 评 均 分 均= 1 0 分, 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C S E A剖宫 产 手 术 中. 行L 3 / 4 间隙 穿 刺 比行 L 2 / 3 间 隙穿 刺 疗 效 好 , 且过程平稳, 并 发 症 少。 【 关 键 词 】腰 一 硬 联合麻 醉; 穿刺间隙 ; 剖 宫产; 麻 醉效 果 【 中图分 类号】R 6 1 4 【 文献 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 6 7 2 — 5 6 5 4 ( 2 0 1 3 ) 0 6 ( b ) 一 0 0 8 8 — 0 2
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的腰-硬联合麻醉效果
麻醉起效
麻醉效果
组别 例数
时间(min) 优 良 差 优良率(%)
对照组 32 12.50±2.46 16 14 4
87.50
观察组 32 3.52±1.80 21 11 0
100.00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硬膜外麻醉;腰 -硬联合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9)03-0080-02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数患 者须及 时 行 阑 尾 切 除 手 术[1]。2018-03—2018-09 间,我们对 64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 别实施硬膜外麻醉和腰 -硬联合麻醉。现对麻醉效果 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64例患者 ASAⅠ ~Ⅱ级。排除: (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呼吸、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 功能不全 者。 (2)存 在 硬 膜 外 麻 醉 禁 忌 证 者。 患 者 均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32例。对照组中男 17例,女 15例;年龄 16~ 52岁,平均 3427岁。体质量 51~82kg,平均 6224 kg。观察组中男 18例,女性 14例;年龄 17~50岁,平 均 3346岁。体质量 50~83kg,平均 6080kg。2组患 者的基本资料 比 较,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具 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入室后给予心电监护、建立静脉 通路输注胶体液及低流量吸氧。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阻 滞麻醉: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经 T12 ~L1 或 L1~2 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回吸无脑脊液及血液后向头端置 管。取平卧位,注入 075%布比卡因试验剂量(5mL), 5min后 若 无 腰 麻 征 象 及 不 良 反 应,追 加 8~15mL。 45~50min后追加剂量,4mL/次[2]。观察组采用腰 - 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右侧卧位,选取 L2~3间隙为穿刺点 进行穿刺,见脑脊液流出表示经硬膜外穿刺针进入蛛网 膜下 腔,均 匀 缓 慢 注 入 10% 葡 萄 糖 溶 液 15mL+ 075%布比卡因 15mL混合液退针。然后从硬膜外向 头端置管 3~4cm,患者改平卧位,调节麻醉平面,控制 阻滞平面 在 T5~6以 下。术 中 根 据 患 者 情 况 追 加 麻 醉 药物[3]。 1.3 观察项目 (1)麻醉起效时间。(2)麻醉效果评 价。优:肌松良好,阻滞完善,患者表情安静,无恶心、呕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的给药速度对阑尾炎麻醉平面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的给药速度对阑尾炎麻醉平面的影响摘要】目的通过比对腰硬联合麻醉下不同的给药速度对阑尾炎手术麻醉平面的影响,找出更适合于阑尾炎手术的给药方式。
方法选择200例阑尾炎需实施单纯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性别不限,ASAⅠ级或Ⅱ级,术前禁食、水。
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心电、无创血压及SpO2,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并在20分钟内快速输入胶体液(本院为长源雪安)350~500ml。
Ⅰ、Ⅱ组患者均采取左侧卧位,选择腰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以25G腰麻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均给予0.75%布比卡因2ml+0.9%氯化钠注射液1ml配成的混合液2ml。
Ⅰ组注射时间为12秒,Ⅱ组注射时间为30秒,退出腰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恢复仰卧位。
5分钟后针刺皮肤测麻醉平面,观察2种给药速度所达到的麻醉平面及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的情况。
结果Ⅰ组麻醉平面达到T4水平,术中无牵拉痛,个别心率、血压下降;Ⅱ组麻醉平面达到T8水平,术中有牵拉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率、血压下降。
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Ⅰ组给药速度所达到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所以Ⅰ组的给药速度即12秒的给药速度更适合于阑尾炎手术的麻醉。
【关键词】腰硬联合给药速度阑尾炎麻醉平面阑尾炎是外科较常见的急腹症,其麻醉要求起效快、麻醉平面高、镇痛效果好。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并可行持续给药等优点,是一种比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给药速度的不同,则产生麻醉平面的高低也不尽相同。
本研究用来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最适合阑尾炎手术的给药速度。
资料和方法资料:选择200例需实施单纯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
年龄18~50岁,性别不限,身高155~175cm,体重45~80kg,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头痛、腰痛、消化系统疾病等病史,脊柱检查正常。
随机分为Ⅰ、Ⅱ组,2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ASA分级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腰硬联合麻醉的阑尾炎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的穿刺间隙为L3-4,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观察组的穿刺点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平面以及I—D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对照组(P<0.05)。
结论穿刺点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的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可作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一种较佳的选择。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间隙阑尾炎术对于阑尾炎手术的麻醉选择,国外多以全身麻醉为主,而较少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1]。
但近年来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小、阻滞可靠、麻醉平面可控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
但腰麻易出现临床并发症,如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为了防止并减少这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其穿刺间隙进行探讨,为评价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014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ASAI~Ⅱ级阑尾炎病例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年龄(27.5±4.0)岁,身高(157.9±5.2)cm,体重(70.5±8.4)kg。
观察组年龄(28.2±4.6)岁,身高(159.5±6.5)cm,体重(68.4±7.6)kg。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5-08-18T09:26:05.890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张小平
[导读] 成都市金堂县中医医院揭示穿刺点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的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张小平(成都市金堂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400)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2-01【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腰硬联合麻醉的阑尾炎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的穿刺间隙为L3-4,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观察组的穿刺点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平面以及I—D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对照组(P<0.05)。
结论穿刺点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的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可作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一种较佳的选择。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间隙阑尾炎术
对于阑尾炎手术的麻醉选择,国外多以全身麻醉为主,而较少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1]。
但近年来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小、阻滞可靠、麻醉平面可控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
但腰麻易出现临床并发症,如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为了防止并减少这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其穿刺间隙进行探讨,为评价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014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ASAI~Ⅱ级阑尾炎病例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年龄(27.5±4.0)岁,身高(157.9±5.2)cm,体重(70.5±8.4)kg。
观察组年龄(28.2±4.6)岁,身高(159.5±6.5)cm,体重(68.4±7.6)kg。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心肺肝肾功能异常以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者。
1.2方法对照组经L3.4穿刺,18G硬外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插入25G笔尖式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12~15mg,拔出腰麻针经硬膜外向头端置管3~5cm,仰卧位后调节痛觉阻滞平面达T6水平。
观察组穿刺点为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
其腰麻药0.5%等比重布比卡因12~15mg。
1.3观察指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注药后病人感觉下肢麻木,发热时间);注药5min,10min时头侧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注药至切皮和阑尾炎切除时间(I—D时间);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VAS0~10分,0分无痛,10分为剧痛,≤3分为镇痛满意;改良Bromage评分:0~3级,0级无运动阻滞;1级大腿不能上抬,膝与足趾能动;2级膝关节不能弯曲,能动足趾;3级足趾不能动;麻醉效果评定:优,患者无不适,肌松好,手术顺利;良:患者有轻微不适伴轻度牵拉反射,但可配合手术;差,有明显牵拉痛。
肌松差,需辅助镇静、镇痛药物才能完成手术。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呼吸抑制,头痛等。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l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平面以及I—D均少于对照组(P<0.05),其具体数值见表l。
在其术后镇痛效果比较中,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对照组(P<0.05),见表2。
术后观察组的4h改良Bromage评分≤3级和8h改良Bromage评分≤2级低于对照组(P<0.01);但术后两组的12h改良Bromage评分≤1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1两组阻滞起效时间和I—D指标比较
3、讨论CSEA是将硬膜外麻醉(EA)和腰麻(SA)融合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具有用药量小、起效迅速、痛完善、肌松完全及可控性强等优点,充分发挥SA和EA的优点,避其缺点,可明显降低头痛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尤其是急诊阑尾炎[4]。
CSEA技术自被应用于阑尾炎麻醉来,现在阑尾炎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阑尾炎手术要求麻醉起效快,肌松好,镇痛完全,用药量小。
而术后镇痛对患者极为重要,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和情绪,对患者的恢复及极不利。
临床证实CSEA不仅可用于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能迅速解除患者的痛苦,而且可在患者平卧后即可开始消毒手术,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为手术快速切下阑尾赢得了时间。
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的麻醉药物种类和剂量仍不尽一致而选择小剂量布比卡因单纯腰麻不仅可以满足麻醉平面的要求,而且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增快,有利于患者提早下床活动,对尽恢复肠功能[5]。
本研究通过探讨CSEA的不同传刺间隙,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
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平面以及I—D均少于对照组(P<0.05)。
在其术后镇痛效果比较中,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对照组(P<0.05)。
术后观察组的4h改良Btomage评分≤3级和8h改良Broillage评分≤2级低于对照组(P<0.01)[但术后两组的12h改良Bromage评分≤1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
揭示穿刺点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的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因此,穿刺点L1—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的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CSEA的一种较佳的选择,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LiuJJ,ZhaoJM0denanesthesiology[M]SeeedBeijing:renmingWeishenChubansheChubanShe(Beijing:PePle’sMedicalPubishingHouse)[987:808[2]王响林,胡伟良,原桂华腰一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阑尾炎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4):591.592[3[陈勇,侯明勇,董理,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炎术后镇痛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32.34[4]谷文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阑尾炎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3(12):1131.1132.[5]郑恒兴,劳宁,巩固,等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腹膜外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