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题2_腐乳的制作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975302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a.png)
选修1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腐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
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腐乳的制作过程、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提供一份问题清单、知识清单和检测题。
腐乳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黄豆的准备、发酵菌的添加、发酵过程的控制和腐乳的储存。
首先,黄豆的准备非常重要。
新鲜的黄豆应先用水浸泡6-8个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接下来,将黄豆磨碎成豆浆,并通过滤网将豆渣过滤掉。
然后,需要添加发酵菌。
通常使用的菌种有米曲、红曲、黄曲等。
这些发酵菌能够加速黄豆的发酵过程,并赋予腐乳特有的风味和香气。
添加发酵菌后,需要将豆浆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促进发酵菌的生长和繁殖,使腐乳的质量更加稳定和可靠。
一般来说,温度应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
最后,制作好的腐乳需要进行储存。
腐乳可以选择储存在冰箱或者常温环境下。
储存在冰箱可以延长腐乳的保质期,但会使其变得坚固和颜色变浅。
储存在常温环境下可以使腐乳保持其原有的特色,但会使其保质期缩短。
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腐乳发霉、发酵不够或者味道过于酸。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腐乳发霉的问题,可以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少量食盐或白酒,这样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
对于发酵不够的问题,可以增加发酵时间或发酵温度来加快发酵的速度。
对于味道过于酸的问题,可以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一些甜味剂或增加黄豆的比例。
以下是一份问题清单、知识清单和检测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和相关知识。
问题清单:1.腐乳的主要原料是什么?2.腐乳的发酵菌有哪些种类?3.制作腐乳的发酵过程需要注意哪些关键因素?4.腐乳的储存方式有哪些选择?5.腐乳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知识清单:1.腐乳的主要原料是黄豆。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fe78b526a32d7375a417806c.png)
【课题】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重点】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教学流程】【例1】著名的绍兴腐乳是以豆腐为原料,接种毛霉菌后,在20℃左右的气温下,经5天左右的前期发酵成为“毛坯”。
然后加盐,盐量为“毛坯”的30%,一层毛坯加盐一层,人工缸腌渍,在室温20℃左右,经5—10天腌渍即成“腌坯”(腌渍坯的表面有毛霉形成的一层表皮),再将“腌坯”装入坛中,进行后期发酵。
入坛时需加入30的黄酒、酱籽及花椒等作料,并在25—30环境下,经5—6个月可成熟。
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回答问题:前期发酵5天中控制温度在20℃左右有何好处?前期发酵5天后加盐,有何用处?后期发酵装坛时加入黄酒的用途是问题思考:1、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营养价值高了还是低了,为什么?2、毛霉与豆腐之间什么关系?毛霉的代谢类型是什么?3、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盐在该过程中起什么作用?逐层加盐的量有何要求?为什么?4、配制卤汤时,一般将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过高过低都不行,为什么?5、根据材料你能总结出做腐乳的一般程序吗?6、如何评价是否完成腐乳制作?7、如何评价腐乳的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跟进训练:阅读课本有关王致和发明腐乳的传说,并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王致和发现没卖出的豆腐长出了白毛,豆腐长白毛其实是②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微生物毛霉,毛霉是一种状菌,属于细胞生物,乳酸菌与其结构相比,主要的区别是③腐乳与豆腐相比,优点之一是易于吸收,原因是④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哪些?⑤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的依据是什么?⑥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该具有哪些特点?答案:①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②丝真真核没有成型的细胞核③这是因为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2 腐乳的制作精练(含解析)1(1)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2 腐乳的制作精练(含解析)1(1)](https://img.taocdn.com/s3/m/6503aadcb4daa58da1114a11.png)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是参与腐乳发酵的主要菌种B.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制作腐乳可大大缩短制作时间C.在腐乳发酵的全过程中必须保持毛霉的活性D.制作成功的腐乳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解析:选D 毛霉是参与腐乳发酵的主要菌种,A错误;腐乳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5~18 ℃,温度较高的夏季不适宜毛霉发酵,易导致制作失败,B错误;在腐乳制作后期,加盐腌制时不再保持毛霉的活性,C错误;制作成功的腐乳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D正确.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中温度控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前期发酵将笼屉的温度控制在15~18 ℃B.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C.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D.装瓶前,要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进行高温灭菌避免杂菌污染解析:选D 前期发酵要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此温度适宜毛霉生长,A项正确;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慢,B项正确;发酵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C项正确;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就是豆腐块上的毛霉产生的酶,不能进行高温灭菌,D项错误。
3.(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不同菌种对豆豉发酵效果的影响,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观测发酵效果。
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B.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肽键数目会减少C.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D.煮熟大豆可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解析:选C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A 正确;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中的肽键断裂转变为多肽,肽键数减少,B正确;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好氧菌,C错误;煮熟大豆可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D正确。
2020-2021高中生物1配套学案:专题一课题2腐乳的制作含解析
![2020-2021高中生物1配套学案:专题一课题2腐乳的制作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cf312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4.png)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学案:专题一课题2腐乳的制作含解析课题2腐乳的制作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重点)2.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重点)3.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难点)能进行腐乳的制作自主学习·预习热身一、毛霉的生物学特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1.形态结构:毛霉属__真__菌,呈__丝__状。
2.新陈代谢类型:__异养需氧型__。
3.发酵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__蛋白酶__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成分解成__肽和氨基酸__;__脂肪酶__将脂肪水解为__甘油和脂肪酸__。
在多种微生物的__协同__作用下,普通的豆腐变为腐乳。
二、腐乳的制作流程1.让豆腐上长出毛霉(1)毛霉的来源:空气中的__毛霉孢子__。
(2)需控制条件:温度__15~18_℃__,并保持一定的__湿度__。
2.加盐腌制(1)操作: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__分层__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__增加盐量__,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__铺厚__一些。
(2)目的: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利于__成形__,同时盐也能__抑制__微生物的生长。
3.加卤汤装瓶(1)卤汤的组成:由__酒__及各种__香辛料__配制而成.(2)装瓶:①所用玻璃瓶要__洗涮干净__并用__沸水__消毒。
②装瓶时,要__迅速小心__。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__酒精灯火焰__,以防止污染。
(3)目的①加酒可以__抑制__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__独特香味__.②香辛料可以调制__风味__,也具有__防腐杀菌__的作用。
4.密封腌制:6个月,要防止杂菌污染。
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提示:豆腐长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活学巧练__■判断题1.制作腐乳利用的微生物只有毛霉。
(×)分析:制作腐乳利用的微生物包括毛霉、青霉、曲霉、酵母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35698c0d561252d380eb6ee2.png)
课题2 腐乳的制作学习目标:1.理解腐乳制作的原理。
(重点) 2.学会制作腐乳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
(难点)1.腐乳制作的原理和流程(1)发酵微生物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根霉、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特点⎩⎨⎧丝状真菌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繁殖方式:孢子生殖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2)发酵原理①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②脂肪――→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3)腐乳的制作流程2.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①盐用量⎩⎨⎧过高:影响口味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②酒的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会延长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 豆腐腐败(2)防止杂菌污染 ①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要迅速小心;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1.判断对错(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
( ) (2)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 )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 )(4)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控制温度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 ) (5)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曲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 ) 提示:(1)√ (2)√ (3)√ (4)√ (5)× 装瓶之后,腐乳上的微生物将继续发酵。
毛霉和曲霉的营养需求相同,二者的关系是竞争。
2.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 )A .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C[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其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
]3.下列关于豆腐乳的制作,不正确的说法是()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C.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D.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在豆腐上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C[豆腐上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 ℃,因此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春天或秋天进行。
高中生物 1.2 腐乳的制作
![高中生物 1.2 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6ad150e3aeaad1f346933f0a.png)
高考学习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基础知识
⒈腐乳的制作原理
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其属于,其同化作用类型是。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和;产生的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和。
〖思考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
2.实验设计
阅读“实验设计”及有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思考2〗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
(1)毛霉的生长:毛霉生长的适宜条件:温度,保持一定的。
〖思考3〗自然条件下豆腐块上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在工厂化生产腐乳过程中毛霉来自。
〖思考4〗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构成的。
(2)加盐腌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
〖思考5〗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
〖思考6〗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
(3)配制卤汤:卤汤的作用是调节腐乳的,并可以抑制。
〖思考8〗卤汤中的哪些成分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二).发酵操作
阅读“操作提示”,完成相关问题。
3.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一是控制好的用量:过多影响口味,过少容易。
二是控制卤汤中含量在12%左右:过高会延长腐乳的,过低可能导致。
2.防止杂菌感染
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有:玻璃瓶用消毒;装瓶过程中操作要;装瓶后用胶带;密封后用消灭瓶口杂菌。
〖思考9〗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还有哪些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
4.结果分析与评价
(1)用盐量对腐乳制作有哪些影响?
(2)发酵温度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3)发酵时间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
高中生物复习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高中生物复习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b6e9a7d5d1f34693daef3e83.png)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发酵微生物
(1)类型: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 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毛霉 。
现代腐乳生产
是否灭菌 不需灭菌
严格无菌条件
菌种来自空气 将经过筛选的优良毛霉菌种, 接种方式
中的毛霉孢子 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用盐腌制的目的 (1)调味:适宜的食盐能给腐乳以必要的口味。 (2)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 中不会过早酥烂。 (3)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能够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使毛霉不能生长,而其 产生的蛋白酶却仍能发挥作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解析:本题考查腐乳制作过程中对各种实验条件的控制。因为 越靠近瓶口的地方越容易被杂菌污染,所以加盐时,不应该每 层盐含量均衡,应该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 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腌制的时间应为 8 d 左右,而不是 3 d, 腌制时间过短达不到理想的腌制效果。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 在 12%左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30%的酒精含量过高, 会延长腐乳的成熟时间。加盐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 腐腐败变质,腐乳表面长了黄色的某种微生物,很明显是由于 加盐过少而被杂菌污染引起的。
脂肪酸等。
(2)后期发酵
①实质:主要是酶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②作用:通过腌制并加入各种辅料(红曲、酒糟等),使蛋白酶
课题2.腐乳的制作(共33张PPT)
![课题2.腐乳的制作(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c54e33a216147916112819.png)
• 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
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二、实验设计
让豆腐上长 出毛霉
加盐腌制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并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小结:
让豆腐上长 出毛霉 加盐腌制
温度控制在15℃~18℃ ,豆腐 水分应控制在 70% 适宜,5 天 后布满菌丝。
随着层数的增加而 增加盐量 , 接近瓶口的盐要 铺厚一些 。腌 制约 8 d左右。
卤汤由 酒 和 香辛料 配制而成, 加卤汤装瓶 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12 % 。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 密封腌制 的 火焰 ,防止瓶口被污染 。要 用胶条将瓶口 密封 。
配方不同,口味不同
白 方
红 方
腐乳酿制时加 入红曲霉,使 腐乳呈现深红 色,味道醇香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
二、实验设计
让豆腐上长 出毛霉
3、加盐起到怎样的作用?
a ﹑析出水分。加盐可以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 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 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b﹑抑菌。盐能抑制微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
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
腐败变质
c﹑调味。
二、实验设计
让豆腐上长 出毛霉
4、为什么要逐层增加盐的 分量? 越接近瓶口,被杂菌污染 的可能性越大
课题二 腐乳的制作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腐乳作为一种发酵的大豆食品,它的制作工艺在我国有 着悠远的历史。 腐乳根据颜色,可分为青方、红方和白方三类。
青方腐乳
红方腐乳
白方腐乳
基础知识 1.参与腐乳制作的主要微生物 主要 作用 曲霉 青霉 毛霉
酵母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教学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教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786387b14e852458fb57f8.png)
腐乳的制作..................一、腐乳制作的原理1.发酵微生物(1)类型: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分布广泛,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2.发酵原理(1)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2)脂肪――→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 二、腐乳制作的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毛霉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直接人工接种条件控制:温度为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1.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来源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4.加盐腌制时应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5.加盐既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卤汤是由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既能防腐杀菌,又能调味。
7.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盐腌制⎩⎪⎨⎪⎧ 加盐方法: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腌制时间:约8 d 左右加盐目的⎩⎨⎧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配制卤汤⎩⎪⎨⎪⎧ 酒⎩⎨⎧ 含量:12%左右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香辛料:调制腐乳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 的作用密封腌制:加入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盐的用量⎩⎨⎧ 过高:影响腐乳口味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2)酒的含量⎩⎨⎧ 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2.防止杂菌污染(1)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2)装瓶时要迅速小心;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1.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 )A .三种均为真核生物B .三种均为原核生物C .两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D .两种原核生物,一种真核生物解析:选C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其中酵母菌和毛霉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0c3c46195f312b3169a5a4.png)
课题2 腐乳的制作学习目标:1.理解腐乳制作的原理。
(重点) 2.学会制作腐乳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
(难点)1.腐乳制作的原理和流程(1)发酵微生物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根霉、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特点⎩⎨⎧丝状真菌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繁殖方式:孢子生殖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2)发酵原理①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②脂肪――→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3)腐乳的制作流程2.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①盐用量⎩⎨⎧过高:影响口味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②酒的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会延长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 豆腐腐败(2)防止杂菌污染①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要迅速小心;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1.判断对错(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
( ) (2)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 )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 )(4)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控制温度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 ) (5)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曲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 )提示:(1)√ (2)√ (3)√ (4)√ (5)× 装瓶之后,腐乳上的微生物将继续发酵。
毛霉和曲霉的营养需求相同,二者的关系是竞争。
2.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 )A .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C[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其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
]3.下列关于豆腐乳的制作,不正确的说法是()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C.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D.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在豆腐上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C[豆腐上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 ℃,因此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春天或秋天进行。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3c22e8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b.png)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掌握腐乳的制作关键点;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3. 增强学生对传统食品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预习课本内容,熟悉腐乳的制作流程,包括毛霉的生长环境、培养基制备、发酵罐准备、腐乳腌制、装瓶、后期发酵等步骤;2.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腐乳的制作历史、文化背景、营养成分、食用方法等知识;3. 根据课本提供的配方,按照实验室操作要求,制备用于腐乳发酵的培养基,并进行培养基质量的初步检测;4. 进行腐乳的腌制实验,记录腌制过程中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时间等)对腐乳发酵的影响;5. 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一次完整的腐乳制作过程,并拍摄制作过程的视频。
三、作业要求1. 实验前请认真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确保对腐乳制作有全面、准确的了解;2. 实验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范进行;3.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数据和记录,形成实验报告,字数不少于500字;4. 提交视频作业,视频应清晰展示制作全过程,字幕配以讲解,时长不超过10分钟;5. 鼓励对腐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视频质量等方面;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的作业成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建议应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2. 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反馈,对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增强对传统食品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作业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对腐乳制作原理和过程的理解;2. 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腐乳的制作技巧;3. 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 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abb252245901020207409c72.png)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二)过程与方法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首先介绍了腐乳是一种发酵的大豆食品,其制作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经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肽、氨基酸和甘油、脂肪酸等,再经加工腌制成为腐乳,其主要生产过程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
教学时可从学生熟悉的腐乳类型入手,逐步引入制作腐乳需经一定种类微生物的发酵。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腐乳生产厂家进行参观,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然后自己动手制作腐乳。
还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腐乳生产的背景知识。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学习内容:相关的微生物,如毛霉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一)、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二)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人们的餐桌上的饭菜不但与"香"相联系,而且与"臭"也有牵连:臭豆腐、臭鸡蛋、臭虾酱等等。
这些嗅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食品也与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1、进行新课(阅读"腐乳制作原理",完成基础知识)1.1腐乳的制作原理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属于真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其新陈代谢类型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课题2腐乳的制作 用
![课题2腐乳的制作 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bbc71d4431b90d6c85c7ab.png)
2.传统腐乳制作与现代腐乳生产的区别
(1)传统腐乳制作不需要灭菌,现代腐乳生产必须在严格无菌条 件下进行。 (2)传统腐乳制作的菌种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代腐乳生产 的菌种是经过筛选的优良毛霉菌种,并且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特别提示 腐乳“闻着臭,吃着香”的原因:
豆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形成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故 “ 吃着 香”;臭味主要是由 NH3 形成的,同时也含有少量的 H2S。这两 蛋白酶 种气体都是豆腐中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产物。蛋白质 ― ― → 多肽 肽酶 分解 ― ― →氨基酸― ― →不含氮部分+NH3。
【巩固1】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易腐 败 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的用量,盐的 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 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加 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3.腐乳表面的“皮”是怎么形成的?它的作用是什 么?它对人体有害吗? “皮”是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 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皮”对人体 无害。
4.腐乳制作过程中盐的作用 在每层发酵后的豆腐块间加入食盐。食盐的作用可表现如 下四方面: (1)调味,只有一定的咸度才能刺激人的味觉,蛋白质水解 所产生的各种氨基酸才表现出鲜味; (2)防腐,防止腐败菌种的污染; (3)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4)抑制蛋白酶继续起作用,稳定其鲜味和香味。 特别提示 腐乳制作过程中具杀菌作用的物质包括食盐、 酒精、香辛料等。
毛 霉
图1-6a 长满毛霉白色菌丝的培养基
图1-6b 显微镜下毛霉菌的菌丝
第1部分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详解
![第1部分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822b910d0d233d4b04e694b.png)
专
2
题 1
腐乳 的制
作
理解·教材 新知
把握·命题 热点
应用·落实 体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课堂回扣练习 课下综合检测
课题 2
腐乳的制作
1.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种是毛霉。 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
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 加盐腌制 → 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4.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5.加盐既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卤汤是由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既能防腐杀菌,又能调味。 7.豆腐含水量以 70%为宜;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12%左右。
腐乳制作的原理和流程
1.发酵微生物 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 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毛霉 。
特点丝生状长迅真速菌
毛霉
具发达的 白色菌丝
繁殖方式:孢子 生殖
代谢类型: 异养需氧型
2.发酵原理
蛋白酶 (1)蛋白质 ――→ 小分子的
肽
和Hale Waihona Puke 氨基酸(2)脂肪脂―肪 ―→酶 甘油 和 脂肪酸
4.传统腐乳制作与现代腐乳生产的区别
方式 传统腐乳制作
项目
现代腐乳生产
是否灭菌 不需灭菌
严格无菌条件
菌种来自空气中 将经过筛选的优良毛霉菌
接种方式
的毛霉孢子
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1)盐的用量过 过高 低: :影 不响 足以腐乳抑口制味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2)酒的含量过过高低::腐不乳足成以熟抑的制时微间生会物延生长长,导致豆腐 腐败
课题2腐乳的制作
![课题2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e8977c3e2f60ddccda38a0e6.png)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小礼物哦!拿起你们的筷子尝尝吧。
好吃吗?(PPT)腐乳不仅风味独特多样,还有许多保健养生功能哟!现在大家一定很想自己制作美味的腐乳吧!我们今天的课题就是腐乳的制作。
(板书)腐乳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呀?豆腐为什么能变成腐乳?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豆腐怎么才能变成腐乳?二、腐乳制作的流程。
请大家看书并思考:1.腐乳制作利用了那些微生物?2.这些微生物为什么能把豆腐变成腐乳?(板书、打开PPT)豆腐放几天就会长满毛霉。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切的豆腐块,看到菌丝了吗?这些毛霉的菌种从哪儿来呢?毛霉等微生物为什么能把豆腐变成腐乳?所以腐乳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豆腐长出毛霉。
那么毛霉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长呢?(PPT)我们把豆腐切块、摆开、覆盖保鲜膜等等就是为了给毛霉提供适宜的环境。
那我们能比能任由毛霉一直长下去呀?否则豆腐里的营养全被这些微生物给利用了!所以我们的豆腐块只能放置5天左右,等这些微生物把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我们所需要的小分子就要把它们给杀死。
要抑制这些微生物生长该怎么做了?加盐腌制的作用是什么?加盐腌制时要将豆腐块装入瓶中,为防止污染,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越接近瓶口,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
有些腐乳就是加盐腌制成熟就行了,比如青方腐乳。
如果你还想要其他口味,就得加入各种调味料了。
常见的香辛料有:各种香辛料要洗净,姜要切成片后一起熬制出汤汁。
待汤汁冷却后加适量的酒配置成卤汤。
腐乳加盐腌制8天后就要加卤汤装瓶,卤汤是由及配制而成。
加酒可抑制,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
为防止污染,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防止瓶口被污染。
最后用胶条将瓶口。
实验设计总结实验流程中加盐腌制和加卤汤装瓶都是为了调节口味和抑制微生物生长,民间很多时候是把这两步合二为一。
1.课题2 腐乳的制作
![1.课题2 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c5a0b8e227d3240c8547ef58.png)
课题2腐乳的制作理一理判一判1.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豆腐才能变成腐乳。
(√)2.先将豆腐层层摆放,最后在瓶口加入厚实的盐即可。
(×) 3.加入酒过多,会使腐乳成熟的时间延长。
(√)4.制作腐乳时要选含水量较高的嫩豆腐为材料。
(×)5.装瓶时,每两层豆腐块之间的用盐量保持相等。
(×)6.制作腐乳时,只有盐和酒能抑制杂菌生长。
(×)悟一悟1.水的控制: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
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则腐乳不易成形;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2.盐的控制: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浓度过低,腐乳易腐败变质。
3.酒的控制: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就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
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4.温度的控制:温度控制在15 ℃~18 ℃,适合毛霉生长。
5.发酵时间的控制:发酵时间宜控制在6个月左右。
6.调味品:加入的各种香辛料的多少对腐乳的口感有重要的影响。
感悟体会:练一练1.[2019·江苏会考]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腐乳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B.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35 ℃C.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解析:制作腐乳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真菌中的毛霉,还有其他微生物,A项正确;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 ℃~18 ℃,B项错误;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C项正确;为防止杂菌污染,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D项正确。
答案:B2.[2019·江苏高二期末]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含水量超过70%的豆腐并利用蒸煮法灭菌B.加盐腌制时,将豆腐小块整齐摆放并逐层均等加盐C.将长满毛霉的豆腐直接投入到装有卤汤的瓶中密封D.控制卤汤中酒的含量可防止腐乳成熟过慢或腐败变质解析:制作腐乳应选择含水量为70%的豆腐为宜,若含水量过高,豆腐块不易成形;若含水量过低,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A项错误;加盐腌制时,将豆腐小块整齐摆放并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增高而增加盐量,B项错误;长满毛霉的豆腐加盐腌制后,再加卤汤装瓶密封,C项错误;卤汤中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会使腐乳成熟时间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可加快蛋白质的水解,但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课题2-腐乳的制作ppt教案资料
![课题2-腐乳的制作ppt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fd310e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5.png)
6、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于哪种物质的分解? 答案:D
A、脂肪
B、磷脂
C、葡萄糖
D、蛋白质
7、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几个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①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主要参与
的微生物是青霉
②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③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
2、防止杂菌污染
✓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 消毒。
✓ 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 瓶口被污染。
三、操作提示
3.你认为在整个的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操作可以 抑制杂菌的污染?
①长毛时的温度 ②加盐腌制 ③卤汤中的酒精、香辛料 ④对用具的消毒灭菌 ⑤密封
思考讨论:我们在了解了腐乳的制作过程后,你 能试着说出腐乳制作的流程吗?
让豆腐 长出毛 霉
加盐 加卤汤 腌制 装瓶
密封 腌制
二、实验设计— — 腐乳的制作流程
让豆腐 长出毛 霉
加盐 腌制
加卤汤 装瓶
密封 腌制
注意:温 度控制15 -18℃; 豆腐的水
分控制在 70%左右
瓶口的盐 厚一点可 以抑制微 生物生长 避免豆腐
六、课堂小结
前期发酵
后期发酵
让豆腐上 长出毛霉
加盐 腌制
加卤汤 装瓶
密封 腌制
创造适宜的条 件让毛霉生长
加盐抑制毛 霉的生长
抑制毛霉的生长,同 时改变口感和风味
控制毛霉的生长
课堂小结
毛霉
制作 主要微生物
根霉 曲霉
腐 原理
酵母
乳 的
机理
蛋白质蛋白酶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人教版 高中生物 选修一 专题一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人教版 高中生物 选修一 专题一 课题2 腐乳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f3dfdef37c1cfad6195fa738.png)
【学习目标】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2.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3.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学习重点】 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学习难点】 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学法指导】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阅读课本P6相关内容)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 、 、 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2.毛霉是一种 ,分布广泛,常见于 、 、 、 上,具有发达的 。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 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 ,产生的 可将脂肪分解为 和 。
在多种微生物的 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二、实验设计(阅读课本P7相关内容)(一)(二)毛霉的生长:1.欲使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约 后,毛霉开始生长, 天后,菌丝生长旺盛, 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
2.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 的条件下,将优良的 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 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三)加盐腌制:1.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 ,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 。
腌制时间约为 。
2.加盐腌制的目的是 。
(四)配制卤汤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 、 、 。
卤汤是由 和各种 配制而成。
第 1 页 共 2 页【使用时间】 第 1 周 第 2 课时 【编辑】李玲珍 【审核】韦学超 【主题】 第一章 第二节 腐乳的制作 2012.01.062.卤汤中酒可以选用,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目的是。
3.香辛料可以 ,也具有作用。
三、操作提示(阅读课本P8相关内容)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⑴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盐的浓度过高,。
⑵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酒精含量过低,。
2.防止杂菌污染⑴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⑵装瓶时,操作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 相关链接
腐乳的制作根据发酵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四种:
毛霉腐乳 根霉腐乳 腌制腐乳
细菌腐乳
根霉型腐乳:
采用耐高温的根霉菌,经纯菌培养, 人工接种,在夏季高温季节也能生产腐乳, 但根霉菌丝稀疏,浅灰色,蛋白酶和肽酶 活性低,生产的腐乳,其形状、色泽、风 味及理化质量都不如毛霉腐乳。
腌制腐乳:
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C
3. 卤汤中香辛料的作用是( ①调味 A. ①② C. ②③ 答案:B ②促进发酵 B. ①②③ D. ①③
)
③杀菌防腐
习题答案
1. 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 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 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 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二 、 实验设计
让豆腐上长 温度保持在15-18℃;豆腐水分 控制在70%左右。 出毛霉 加盐腌制
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 加盐量,腌制大约8天左右。
加卤汤装瓶 卤汤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
密封腌制
封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 止瓶口污染。
二、实验设计
腐乳制作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2. 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 “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 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 (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皮”对人体无害。
2、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酿造腐乳的主要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 后期发酵。
三 、 操作提示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a. 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 致豆腐腐败变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b. 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将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含量 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2、防止杂菌污染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 消毒。 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 瓶口被污染。
传统腐乳制作与现代腐乳生产的区别
方式 传统腐乳制作 现代腐乳生产
项目 是否灭菌
接种方式 中的毛霉孢子 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不需灭菌
严格无菌条件
菌种来自空气 将经过筛选的优良毛霉菌种,
课堂小结
腐 乳 的 制 作
制作 原理 毛霉(主要):空气中毛霉孢子 微生物 根霉 曲霉 酵母菌 蛋白质 蛋白酶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机理 脂肪 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
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
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 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我们爱吃的腐乳.发酵的温度 为15~18 ℃ 。
2.发酵原理 蛋白酶 (1)蛋白质 ――→ 小分子的 肽 和 氨基酸 脂肪酶甘油 脂肪酸 (2)脂肪 ――→ 和
2. 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 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 排放,周围留有一定距离,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 的粽叶;
3. 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的地方;
4. 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 的保鲜膜以及扑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 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
让豆腐上 加盐 加卤汤 长出毛霉 腌制 装瓶 控制盐酒的用量12% 操作提示 防止杂菌污染 结果分析与评价
实验 设计
密封 腌制
某兴趣小组按照以下工艺流程制作红曲酱腐乳,请据图回答:
2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 氨基酸 蛋白质分解成 小分子的肽 和 , 脂肪酶 将脂 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 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 4搓毛是将长满菌丝的白坯用手扶抹,让菌丝裹住坯体,其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防止腐乳烂块 5在逐层加盐腌坯的过程中,随层数的加高而 增加 盐量,接近 多 铺一些。 瓶口要 6红曲酱卤是由红曲、面酱、黄酒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加 入黄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盐腌制,装坛 加入辅料,发酵成腐乳。 特点:豆腐坯不经前期发酵,直接装 坛,进行后发酵,依靠辅料中带入的微生 物而成熟。 缺点:蛋白酶不足,后期发酵时间长, 氨基酸含量低,色香味欠佳。
前期发酵过程中,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在豆腐上 萌发生长。毛霉菌丝生长大约5天后使白坯变成 “毛坯” 。豆腐表面被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 “体”。同时毛霉分解以蛋白质为主的蛋白酶,将 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 在后期发酵过程中,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通过研 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是蛋白 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想一想
1. 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 事吗? 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 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 直立 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 菌丝 还有匍匐菌丝。
孢子囊
2. 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答: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毛霉菌落形态
总状毛霉菌落形态
思 考 题
1. 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答: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 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四、 结果分析与评价
A 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
a) 能够合理的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
b) 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
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B 腐乳质量的评价
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 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C 能否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 味和质量的影响
从盐、酒的用量、发酵的温度、发酵时间 的长短、以及香辛料等因素中的某一因素说明 其对腐乳风味或质量的影响。
导入新课
腐乳作为一种发酵的大豆食品,它的制作 工艺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 腐乳根据颜色,可分为青方、红方和白方三类。
红方腐乳
青方腐乳
白腐乳
白方腐乳
五香腐乳
口水腐乳
红油腐乳
我国有很多知名的腐乳品牌
王致和腐乳
克东腐乳 桂林花桥腐乳
绍兴腐乳
广和腐乳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 基础知识
5. 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块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 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 长满毛霉的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 1,分 层加盐,在瓶口表面盐要铺厚些,大约腌制8天; 7. 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 料(如胡椒、花椒、八角茴香、桂皮、姜、辣椒等) 混合制成卤汤; 8. 将广口玻璃瓶洗净,用高压锅在100℃蒸气灭菌, 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密封放置, 常温六个月可以成熟。
课堂练习
1. 使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主 要是( ) A. 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B. NaCl、水、蛋白质 C. 蛋白质、脂肪、NaCl、水 D. 无机盐、维生素 答案:A
2. 食盐在豆腐坯腌制中起到的作用是(
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
)
②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
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的杂菌繁殖
臭豆腐,为什么“奇臭异香”?
臭豆腐以优质黄豆为原料,制作工艺较为复杂, 黄豆经过筛选、脱壳、浸泡、磨浆、过滤、煮浆、 点浆、成型、划块、发酵等十道工序,经过油炸、 加卤和发酵等几道程序后的臭豆腐质地软滑,散发 异香。那独特的“闻着臭,吃着香”正是因为豆腐 在发酵腌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质在 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 产生一种叫硫化氢(H2S)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 具有刺鼻的臭味。在蛋白质分解后,即产生氨基酸, 而氨基酸又具有鲜美的滋味,故“吃着香”。
小资料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 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 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 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 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 艺的发酵食品。
腐乳制作的原理
1、参与腐乳制作的主要微生物
主要 作用
曲霉 青霉 毛霉
酵母
1、关于毛霉: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