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17课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17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17课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产阶级越来越 富有
工业革命
矛盾冲突 无产阶级越来越 贫穷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的斗争
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之前的手 工劳动。资产阶级用失业来 要挟工人,对工人采取很差 的待遇。工人不断反抗。最 初,他们的目标是直接对准 机器。
转变
后来,工人意识到仅仅 争取经济方面的利益, 是不够的。所以他们开 始在政治方面为自己谋 求保障。
恩格斯
恩格斯出生在莱茵 省的巴门市,父亲是一 个保守的资本家,但是, 恩格斯从小却愿意接触 工人。中学还没有毕业, 他就被迫到父亲在英国 曼彻斯特的一家工厂工 作。恩格斯没有想自己 如何赚钱,而是利用这 个机会了解工人的生活 状况,这使他不但对工 人们的贫困生活十分同 情,而且产生了推翻资 本主义制度、使劳苦大 众获得解放的思想。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时间: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1831年、1834年: 1836~1848年: 1844年:
法国里昂丝织工人 两次武装起义 英国的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 织工人起义
一、英国宪章运动
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 工人与资产阶级 的贫富差距进一 步拉大;工人运 动在欧洲蓬勃兴 起。
三、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影响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 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三、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影响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 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
欧仁· 鲍狄埃在公社失败的 悲痛日子里,以满腔热诚写下 了惊心动魄的诗篇《国际歌》。 1888年,狄盖特为《国际歌》 谱曲。 这首气壮山河的《国际歌》 是一座以巴黎无产阶级鲜血谱 写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 全球,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 战歌。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7-22课)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7-22课)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7-22课)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时间:1836~1848年2.内容: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特点: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

4.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6.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略)2.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3.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革命。

三、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对内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2.经过:工人起义建立政权保卫政权(五月流血周)3.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意义:(略)5.《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3.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叛乱的借口)4.爆发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5.转折点: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结果: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7.性质:既是一场内战,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意义:(1)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9.林肯的贡献: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教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人教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说明了革命的曲折,也说明了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1649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640 革命爆发
克伦威尔就任
“护国主”
时间
新制度代替旧制度需要经过长16期53、反复的斗争,但斯新图事亚物特一王定朝会代替旧
事物。
复辟
166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重大成果: 1、1689年议会通过了《_权___利__法__案____》。 目的:为限制___王__权______ 主要内容:国王不经议会__议__会___许可,不能随意废除_废___除__法__律___,也不能
查理一世的次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革命大事件: 开始标志:1640年,_议___会__重__新__召___开__,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成立共和国:1649年,处死国王__查__理__一__世__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1653年,克___伦__威__尔__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王朝复辟:1660年,_斯__图__亚___特__王__朝____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权力
议会的下院
下院主要由骑士、和平民组成,又称 平民院。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603年因为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没 有子嗣,作为女王的表外孙—苏格兰 国 王 创 造国法王律詹,姆士而·非斯法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 律 创 造 国称王詹,姆国士一王世是,上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 帝 派 到 世在间英的国最的统高治权。威(这个王朝的国王家 ,有无限族的姓权斯力图。亚特,故名)。
二、革命大事件: 开始标志:1640年,_议___会__重__新__召___开__,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成立共和国:1649年,处死国王__查__理__一__世__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1653年,克___伦__威__尔__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王朝复辟:1660年,_斯__图__亚___特__王__朝_______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603——1714)
许多其它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 合理到这种程度,纳税的总数甚至超过货物的价值。
——1641年12月英国资产阶级给国王的抗议书
齐读81页知识点:革命的发生
不是会议!!
思考: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
2、在国王和资产阶级、议会之间进行的多年的内战中,谁取得了胜利? 国王查理一世的下场怎样?
议会军队
被推上断头台
查理一世是英国唯一一位以国王身份被处死的君主
3、共和国的权力落在了以 克伦威尔 为首的军队手中。
1649年1月30 日下午,那是一 个寒冷的冬天, 一名衣着华丽 的犯人即将被 推上断头台, 他就是残暴的 国王查理一世!
宣判官:现在,我宣布,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马上把他押上来! 宣判官:时辰已到,开始行刑! 查理一世:(冷得发抖)……愿上帝保佑! 旁白:查理一世的王妃看到人头落地,立刻晕倒过去。
A.议会高于王权 B.人权和法治
C.三权分立
D.人文主义
A 8.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
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3、难点在:法老的“权威”; ①④是靠战争得来,不是“权威”
4、种姓制度就是“等级制度”,将人 划分为4个等级。
13、奥运会发源于欧洲希腊,希腊不 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17、城市往往建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土上, 受他们管理。想自治,就要和封建主 和教会进行斗争。
21-3、①大河流域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②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 权征税,逐渐确立了“ 王权有限 ”和“ 王在法下 ”的基本原则 。13世纪,英格兰基本确立“ 议会 ”制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17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17课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1.国际工人运动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

主要事件:英国宪章运动。

①核心要求:普选权。

②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③失败主因:缺乏科学理论指导2.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

工人运动需要理论指导。

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狄盖特谱曲。

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最著名歌曲。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2.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3.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俄国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十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科技革命特点: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自我测评 电的使用对人类具有什么意义?
书上习题(略)
D、新机器创制
2、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的是( D )
A、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
B、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
C、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应用
D、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3、人们说,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主要依据是他B( )
A、发明了电
B、发明电灯及大量电器
C、发明许多新机器
D、研制成功发电机
富兰克林,美国著 名的科学家。8岁上小 学,聪明、好学,成绩 突出。因为家境贫困, 10岁就退学,跟着父亲 学做肥皂和蜡烛。12岁 的时候,到哥哥詹姆士 的厂里当印刷工。在这 期间,他博览了许多有 名的著作,不仅获得了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自学
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
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
上了科学的征途。
二 “发明大王”爱迪 生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 (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 丝灯泡)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 动电影机 、电报、电话、 第一架实用打字机……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 有1300种
2、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电炉
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4、率先步入电气时代的是( C )
A、中国
B、亚洲国家
C、西方国家
D、美洲国家
5、对“电”的使用表述不正确的是D( )
A、西方国家家庭率先使用电器
B、西方国家进入电气化时代
C、爱迪生的成就最突出
D、人类进入了现代化时代
6、下列各项发明是由爱迪生完成的是( AB)
A、电灯 B、留声机 C、电话 D、有线电报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
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
行讨伐"。国王若对以上规定或基本原则蓄意违反,则贵族可随
时造反,国内任何人亦可随贵族造反。
——360百科《大宪章》精髓条款
《大宪章》
一、革命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大宪章》和议会的起源
一、革命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
商贸中心转移
反抗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阻碍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国王 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 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 权力。
资产阶级的成长 新贵族的出现
要求掌权,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 发展资本主义 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
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入新课
知识拓展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 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 力,君主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经历了长期 的探索和尝试之后,英国选择了保留王权 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即君主立宪政 体。
伊丽莎白·特拉斯 英国第三位女首相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三、革命成果:通过了《权利法案》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王的权力来自“神授”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
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 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
材料研读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 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 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4.凡未经议力会用准法许律,的借形口式国加王以特肯权定,;为国王的而权征力收由,法或律供国王使用而征收 金钱,超出议会赋准予许,之将时王限权或置方于式议者会,的皆法为权非之法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共36张PPT)

《权利法案》的颁布
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1.国内:
(1)政治上: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 路。
(2)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 碍,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2.国际:
拉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九.巩固革命果实— 《权利法案》的颁布
1. 颁布时间: 2 .颁布机构: 1689年 英国议会 为了限制王权
探究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资本主义的发展 3.封建专制制度
议会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领导阶级) 4.以国王为首的封 建势力
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 162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从而激化了议会 和国王之间的矛盾。
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
查理一世:1625年继承 王位。是个王权无限论 者。1640年为了筹集军 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 义,被迫召开中断11年 之久的议会。这次议会 的召开,被视为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标志)。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1649年1月30 日下午,查理一世 在白厅(王宫)广 场被处决。当时, 伦敦教区主教经下 议院批准来为临刑 前的查理一世主持 宗教仪式。
七、结果:
废除了君主制,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就任“护 国主”,没有终结专权统治。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
威廉三世
詹姆斯二世的女儿 克伦威尔
战场上的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图
六、过程
1.开始: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2.高潮: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3.复辟: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4.结束: 1688年,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简称“纳粹党 ”,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③日本:1921 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 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 本 军部法西斯运动 的开始。
5
(2)特征:法西斯主义以 极端民族主义 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 义和共产主义。
11
(3)德国闪击波兰:1939 年 9 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 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苏德战争:1941 年 6 月,德国入侵 苏联 ,苏联战场成为抵抗 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5)太平洋战争:1941 年 12 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 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 全球阶段 。
40
一、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方式的异同点 1.同: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都受到军国主义传统 和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影响(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 2.异:德国是由纳粹党通过欺骗宣传和拉拢社会各阶层,成为 国会第一大党,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进而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 则是在天皇体制下,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通过暗杀、政变、扩张 等方式扩大势力,由军部控制内阁来建立法西斯专政。
年7月
斯的灭亡
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
的主要内容
25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26
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史料一 让该死的《凡尔赛和约》见鬼去吧!我们强大的德国军队总兵 力已经超过了 80 万,我们的武器现在世界一流,这是欧洲和世界第一流的 军队,德意志已经真正复兴了,万岁!从耻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仅 仅 20 年啊,德意志重新站起来了!让世界看看吧,德意志是永远打不倒的 汉子!(全体欢呼,德意志万岁!!元首万岁!!)这是什么问题,这是在向全 世界宣告: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探究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1640—1642 议会斗争阶段
1642—1648 内战阶段
1649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1649—1658 共和时代
1660—1688 复辟阶段
1688年 “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
2.简述《权利法案》的目的、
内容、意义。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
内容: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
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不
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
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等。 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
1689年,英国议会向威廉三世、 玛丽二世宣读“权利法案”
3、英国的《权利法案》实质是( D )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4、确定1640年召开的议会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的标志,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B )
A.议员们拒绝通过征税法案 B.议员们提出限制国王的要求 C.英国发生了反对王室的人民起义 D.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准确简述 《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 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 的政治体制。
A.1640年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共28张PPT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主要事件和线索的归纳,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克伦威尔进 行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 人物的能力列举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理解早期殖民 扩张的野蛮性、残酷性以及客观进步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 用辩证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概括关于英国的几 个关键词。 手工工场主(资产阶级) 君权神授 商品专卖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问题,思考: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对英国资本 主义成长非常有利,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政 治上的地位。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从英国毛纺织业手 工工场的情况可以说明,“圈地运动”中形成的一些新贵族与资 产阶级利益相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 (3)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发生激烈的冲突。
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公开挑起内战,内战爆发后, 训练有素的王党军队,一直打到离伦敦仅50公里的牛津。议会 军节节败退,议会内部一片混乱,后由克伦威尔招募的农民军扭 转战局,拯救了议会,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3.教师讲述:内战胜利了,国王成了阶下囚并被处 决了,表明了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在英国诞生。1649 年,议会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大权落到了以克伦 威尔为首的军队手里。克伦威尔在1653年解散长期 议会,就任护国主,实行护国政治,实际上他是一个 大独裁者,现在国家的一切都由他一人掌握,他的野 心开始暴涨,1657年,他把护国主由终身制改为世 袭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他的儿子继位后,政权又 落入到高级军官集团手中,1659年护国政府被推翻 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分 析
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 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
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 指什么事件?
1共 统 革个6和治4命人9国。年废专时处除权期死,查了的克理君统伦一主治威世尔制。;就,任却护没国主有实终行结独裁
1658年9月,克伦威 尔逝世,高级军官争权 夺利,国内政局混乱,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惶恐 不安,把旧王朝的复辟 看成是摆脱危机的出路。 与斯图亚特王朝勾结, 达成妥协。
查理一世(Charles Ⅰ) 1600.11.19~1649.1.30 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
兰国王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重 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 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 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 限制王权 ” 的意图。
阅读80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 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2)国王詹姆斯一世的思想和言 论说明了什么?
(3)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 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 方面?
“无地王约翰” John Lackland
12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 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1215年, 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面临绝路的约翰王, 不得不同意与贵族代表举行谈判。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 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最后签署了《大宪章》这份 和平停战宣言。
英国 国王
矛盾
强行征税
议会
(上院) (下院)
掌握征税权 《自由大宪章》
二、话战争——革命的发生
阅读课本81-82页,完成自学提纲
1.根本原因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十七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215
1265
1603 1625
大宪章
议会雏 形
詹姆士一 查理一世 世
《大宪章》的颁布
颁布 统治者权力过大,英国贵族和教会活动 背景 受到严重限制
“国王在没有征得贵族同意时,不可随
主要 意收取赋税,也不能任意向臣民勒索钱
内容 财”
征税需同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律至上剥“夺...国其王财不产得,将不审任得判何施依人加法逮任律捕何囚刑禁罚,折不磨得...” 王权有限“国王如有违背之,贵族议会有权对国
3.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
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4.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5.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 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言论自由权
6.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
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政体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
2
长期、曲折、前期不彻底

民 主
1649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政体
荣 革 命
1640内战
专 制
1653克伦威尔独裁
1660斯图亚特王 朝复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2.对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 成,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权利法案》 颁布
要不要国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能力拓展
(1)巴黎公社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意思相近即可)。 (2)国际主义精神。 (3)无产阶级性质;材料一。
能力拓展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 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国际工人运动的代表)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 2、目的: 3、政治纲领: 3、斗争方式: 4、特点:
1836-1848年
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工人 参与国家管理
和平请愿(向议会递交请愿书)
国际工人运动与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7课
1、创造巨大生产力的事件是?
2、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以后, 社会出现哪两大对立的阶级?
复习思考:
兰开夏(英国工业城市)最初一批工厂全用 童工。1788年,英国142个纱厂使用童工2.5万人, 女工3.1万人,男工只有2.6万人。童工在低矮、门 窗紧闭、飞花时时飘进肺里的厂房,常常工作14~ 18小时,仅有40分钟吃饭时间,还得用20分钟擦机 器。手指轧断,四肢被辗碎,事故层出不穷。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三、巴黎公社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对外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背景:
巴黎公社概况
开始:巴黎人民起义
高潮:人民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
结束:出现“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失败。
3.保卫公社的战斗“五月流血周”
巴黎人民革命,从它出现起,就存在某种不稳定因素,象建立在一个火山口上一样 。
1、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发展时期, 是世界进步的主流。
巴黎公社为什么最终归于失败?
2、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力量还不够强大,还缺乏巩固政权的经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共21张PPT)
“女婿登基,丈人逃亡”
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
义?
材料: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 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 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 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 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①形式:没有流血; 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一、议会与王权的矛盾 (起因)
1.议会制度:1215年,英格兰颁布《大宪
章》,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 的基本原则,基本形成议会制度。
议会至上,限制王权
贵族
国王
议会《大宪章》
思考:从这幅漫画里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议会的上院
14世纪上半叶,议 会形成上下两院。上院 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 组成,又称贵族院。
具有长期性、反复性、曲 折性和不彻底性。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旧的 社会制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长期 反复的斗争。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光荣革命:一小步妥协,一大步进步
三、结果:
《权利法案》的内容:
▲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 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 以自由请愿等;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 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得征收捐税; ▲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克 伦
共和国时期克 伦威尔被议会尊为 “护国主”,独揽

大权,实行个人专

权的统治。
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0年,查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也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说明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一.启蒙运动:
1.旗手是法国的,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2.除了伏尔泰,还有卢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这两位著名启蒙思想家,提倡人民主权思想,孟德斯鸠提出。
3.启蒙运动的意义:

二.科学的革命
1.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创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19世纪中期,围绕着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2.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林肯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第二十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科技革命特点:
19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新能源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
2.领先国家: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发面,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3.人物及重要发明:
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被誉为“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19世纪80年代,设计出内燃机,带动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发明)、(莱特兄弟发明)相继问世。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
1.国际工人运动
背景:。
主要事件:英国宪章运动。①核心要求:。②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③失败主因:
2.马克思主义诞生
背景:
诞生标志:。
3.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
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歌词,狄盖特谱曲。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最著名歌曲。
3.美术名家:,荷兰著名画家,代表作。
2.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其科学巨著中提出了思想。
3.20世纪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
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1.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代表作
2.文学巨匠:,俄国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19世纪中期,俄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十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组成的三国协约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1914年6月,是突发事件,但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德奥趁机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人战以的失败宣告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