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土路基施工

合集下载

高液限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高液限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高液限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液限土在路基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与技术要点。

首先,介绍了高液限土概念及其特性,其次,详细阐述了高液限土路基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设计参数的确定、剖面设计、排水与加固措施等。

最后,探讨了高液限土路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一、高液限土的概念及特性1.1 高液限土的定义高液限土是指具有极高液限的粘性土,其液限一般大于60%,黏土质粘性巨大,抗剪强度低,易于起泡、变形和裂开。

高液限土的含水性、压实性和可塑性都较大,因此在道路等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1.2 高液限土的特性高液限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性:•含水性高:高液限土因为粘性巨大,容易吸收大量的水分,一旦吸收了水分就会出现膨胀变形的情况。

•压实性高:高液限土因含水性高,易于压实,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容易在受到外力后恢复原状。

•可塑性大:高液限土含水量大,流动性较好,塑性也较强,因此易于成形,并且不易形变。

•抗剪强度低:高液限土的黏着力大,抗剪强度低,易于发生变形和破坏。

二、高液限土路基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1 设计参数的确定高液限土路基设计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设计参数,主要包括含水量、密度、抗剪强度、压缩性等。

设计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路基所承受的荷载大小、路基宽度、路基变形量等几个因素。

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当地土质特性,结合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进行确定。

2.2 剖面设计高液限土路基的剖面设计主要包括路基宽度、厚度和坡度等。

根据高液限土的特性和设计要求,考虑到道路交通荷载、排水、抗滑等要求确定路基宽度、厚度和坡度等剖面参数。

2.3 排水与加固措施由于高液限土含水量高,因此排水是高液限土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排水措施包括路基排水沟、人工排水和自然渗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同时,针对高液限土路基易于裂开和发生变形的特点,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使用加筋土工格栅等。

软土路基强夯加固施工工艺标准

软土路基强夯加固施工工艺标准

软土路基强夯加固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 适用范围 (1)2. 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1)3. 施工准备 (1)3.1. 现场准备 (1)3.2. 技术准备 (1)3.3. 机具准备 (2)3.4. 作业条件 (2)4. 施工工艺 (2)4.1. 工艺流程 (2)4.2. 施工步骤及方法 (3)5. 质量标准 (5)6. 成品保护 (5)7. 质量记录 (5)8. 安全、环保措施 (6)8.1. 安全措施 (6)8.2. 环保措施 (6)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填石、填土路基施工,其它等级道路填石路基施工可参照执行。

适用于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高填土、杂填土以及“围海造地”地基、工业废渣、垃圾地基等的处理。

也可用于防止粉土及粉砂的液化,消除或降低大孔土的湿陷性等级。

不适用于对工程周围建筑物和设备有一定振动影响的地基加固。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17);(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3430-202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 /T D31-02-201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3.施工准备3.1.现场准备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与永久性的排水、截水系统结合,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3.2.技术准备(1)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路基工程粘性土掺灰改良的应用试验

路基工程粘性土掺灰改良的应用试验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房芳(—),女,江苏徐州人,工程师。

路基工程粘性土掺灰改良的应用试验房 芳1;刘 凯2(1.徐州市三环路公路管理站,江苏徐州 221007;2.山东省交通厅基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济南 250002)摘要:粘性土一直是公路路基填料中慎用的一种填料,但在我国一些地区,此种土样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试验充分论证后,对此种土质进行掺灰改良,仍可用做路基填料,其性能亦可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关键词:粘性土;试验论证;掺灰改良中图分类号:U416.03文献标识码:BT est o n m i xed clayey so il w ith lim e a s a f iller i n the r o adbed con str ucti o nFA N G Fa ng 1;L IU Ka i2(1.T hree Ro ng R oa d H igh w ay M ana gem ent S ta tio n of Xuzho u,J ia ngsu Xuzhou 221007China ;2.Infr a s tructu r e Qua lity Supervision D ep a rt m ent o f S handongT r a nsportBu r ea u Sha ndo ng jina n 250002China )Ab stra ct:Clayey soil has been u sed as a filler in highway roadbed w ith cau tion ,Bu t in s ome areas of china such s oil sa mp les have considerable rep resen tation.Clayey s oil Can be used as roadbed filler,And its p erformance can meet the requ ire ments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underspecified cond iti on s,fully de monstrated by the tests,And m ixed with li me t o i mp rove its quality .Key word s:clayey soil;test argu men t;mixed w ith li me t o i mp rove its quality1 简介粘性土一直是公路路基填料中慎用的一种填料,省道231宿新段连接工程属于平原微丘区,根据地质钻探结果,地表向下6m 深度内土层分别为:第一层层厚118m,可塑,以粘性土为主;第二层层厚110m ,饱和,软塑,粘性土,含钙锰结核;第三层层厚610m,粘土,饱和状态,呈弱膨胀性。

农村公路土方路基的施工方法

农村公路土方路基的施工方法

农村公路土方路基的施工方法材料选择农村公路土方路基一般采取就地取土的方式,满足规范要求的粘性土、砂性土等适于做路基填料。

强盐渍土、过盐渍土、淤泥、沼泽土,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不能用作路基填料。

技术准备路基施工前应完成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

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液塑限试验取得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数,以确定该土样能否用于路基施工。

常用设备农村公路土方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

施工中首先用推土机、装载机将路基用土均匀的摊铺在工作面上,并粗略找平,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确找平,最后用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进行压实。

施工程序农村公路土方路基的一般施工程序为:施工测量-场地清理-填前压实-布土摊铺-整平-压实-质量检测施工测量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及放线工作。

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钉出路基边线的具体位置桩,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桩,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

场地清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等应予清除,清除深度一般不小于15厘米。

在路基施工区域内,所有树桩和树根都应从原地面之下不少于50厘米深的地方去除。

树根去除后所留的空隙应用合适的材料填充。

填前压实在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及时恢复路基中线、边线,对路基范围内存在的不平之处应首先予以整平,然后碾压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然后再进行填前压实。

布土摊铺布土时应根据每层土的用量,确定卸车的间距,布土完成后用平地机或推土机进行均匀摊铺,在劳动力富裕的地区也可人工摊铺,摊铺时应根据土质及压实机械的不同,现场确定摊铺厚度,一般每层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应大于30厘米,土中杂草应捡除。

整平一般用推土机、平地机或人工进行整平。

整平时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推进。

一级公路黏土路基填筑方案

一级公路黏土路基填筑方案

一级公路黏土路基填筑方案一、工程背景本工程为一级公路建设,路线全长约10公里,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

路基填筑采用黏土作为填料,黏土具有较高的粘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填筑方案1.准备工作(1)清理场地:对施工范围内的场地进行清理,包括表土、杂物、垃圾等,保证施工面干净整洁。

(2)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路基边线、填筑高度等参数。

(3)机械准备:准备好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等施工机械,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

2.填料选择与调配(1)黏土采集:选择符合要求的黏土作为填料,要求黏土具有较高的粘性和稳定性,同时满足路基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

(2)黏土运输:将采集的黏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按照填筑需求进行调配。

3.填筑施工(1)基底处理:对路基基底进行整平、压实,保证基底坚实、平整。

(2)分层填筑: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cm。

每层填筑完成后,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3)压实控制:压实是保证路基质量的关键环节,需严格控制压实度、含水量等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保证压实质量。

4.质量控制(1)质量检测:对每一层填筑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压实度、含水量、承载能力等指标,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排水措施: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防止水分渗透对路基造成影响。

5.后期养护(1)保湿养护:在填筑完成后,对路基表面进行保湿养护,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路基开裂。

一般采用洒水或覆盖草帘等方法。

(2)交通管制:在养护期间,对施工路段进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以免对路基造成损害。

三、安全措施1.施工前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3.机械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注意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盗、防爆等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环保措施1.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施工扰民。

粘性土路基的施工

粘性土路基的施工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1期
2 008NXI ARCH I TECTURE
Vo . 4 No. 13 1
Jn 2 0 a. 08
・11 ・ 1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8 0 —1 10 1 0 —8 5 2 0 )10 1 —2
表 2 粘 土 的 主 要 物 理 力 学 性 质
\\ 项 目 天然含水量 天然密度 比重 液限 塑限 塑性
l 土 名\ %
粘 土 2 . 08
kd g /
20 .
k c gm /3
2 1 7

4 . 00
粘 性 土 路 基 的 施 工
曹 著
摘 要: 阐述 了基础压 实度 的重要性 , 介绍 了基 础压实办 法和 水在土 中的物理 状态及其 与压实功能 的关系, 并对填料含 水量、 最优碾压 系数 、 含水量控制 范围、 碾压系数等 的确定进行 了分析 , 最后 对其他几种粘性土 的压 实参数进行 了试验研 究, 以使基础填土做 到既经济又满足 密实度要 求, 保证路基工程质量 。 关键词 : 粘性土 , 路基 , 实度 , 压 填料 , 含水量
要求造成返工浪费 , 在交付使用后也容易 出现病 害。 击实功能 , 就能达到最佳 密 实度 , 所谓击 实功 能则是 指碾 压重 而 量、 落距 、 次。下面从 填料 含水量控 制范 围 的确 定及碾压 参数 击
1 压 实度 的重要 性
对于基础填筑来 说 , 如果 没有 足够 的压实 度 , 就没 有足 够 的 两 方 面 来 论 述 。
. 强度 , 所填基础就 无法承 受来 自上部 的荷 载 ( 包括 压应 力 和剪应 4 1 填料含 水 量控 制 范 围的确 定 填料含水量有 上限值 和下 限值 , 果超 出上 限值 , 路基 就 如 则 力 )在过去的施工实 例 中, 其在 路基施 工 中 , , 尤 由于路 基压 实密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一、一般情况本标段路基均为填方路基,路基填料为粘性土,天然含水在20%~31.7%之间,液限一般小于50%,塑性指数一般大于17%,自由膨胀率小于40%,不属膨胀土。

设计上为了满足路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部分路基掺石灰处理:1、原地面清耕植土补偿15cm、原地面压实补偿5cm、路基施工加宽均才用5%石灰处置;桥头锥破填筑采用5%石灰处置;桥头15m范围内的路基中部采用5%石灰处置;路基底部30cm垫层才用5%石灰处理。

2、构筑物基坑回填土采用5%石灰处理。

3、软土沉降补偿采用7%石灰处理。

4、填土高度H≤1。

5m的路段,清除耕植土后,向下挖20cm,再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压实后再填筑30cm5%石灰土;当H≥1。

5m时, 清除耕植土后,向下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压实后再填筑30cm5%石灰土。

5、路床以下0~80cm范围内采用7%石灰土填筑;路基中部,设计50%掺5%石灰处理,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路基整体强度、压实度和水稳性的前提下,由现场监理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6、对于沿河塘地段,先围堰、排水、清淤,然后将坡面开挖成台阶,再填筑5%石灰至原地面。

二、路基填前处理路基填筑前,先清除路基范围内地表土15cm ,根据填土高度、软基处理情况,采用翻挖掺灰碾压、排水固结预压、复合地基处理等稳定处理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一般路基填土高度H≤1。

5m的路段,清除耕植土后,向下挖20cm,再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并形成>1%的施工横坡以利排水,路床(0~80cm)掺7%石灰处治,其下设置5%石灰处治土,以满足压实度的过渡要求。

当H≥1.5m时,清除耕植土后,向下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压实后再填筑30cm5%石灰土。

路床(0~80cm)掺7%石灰处治,其下设置5%石灰处治土,以满足压实度的过渡要求。

其它部分填筑普通土。

路基精加工

路基精加工

公路项目K4+560~K4+797.901段96区0~30cm路基精加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段96区0~30cm路基精加工层采用粘性土,粘性土取自浯溪镇站前路砖厂借土场,做二层施工,每层碾压形成15cm厚的精加工层,该段施工采用流水作业进行施工组织。

施工工期:2015年9月3日——2015年9月7日。

二、施工方法1、线位恢复:用全站仪每10m一个断面恢复线路中桩、边桩。

2、粘性土料源取样试验:测定其含水量,天然密度。

3、粘性土的运输及摊铺,根据每车的运输量及初步确定的松铺系数,用石灰在下承面打好网格,粘性土按一定间距均匀堆放在石灰网格内,然后用推土机摊铺粗平。

4、精平:打桩确定松铺顶层标高,平地机精平后的标高即松铺层顶面标高。

平地机精平时应跟踪测量松铺面标高。

(根据试验路段现场观测,该粘性土的松铺系数为1.2)。

5、稳压: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以稳定表面的不平整之处,不平整之处用人工找平。

6、整型:采用人工整型,人工用锹和耙整平路拌机留下的“轮迹”,整理成设计路拱和坡度。

7、碾压:用XS222J振动压路机先快速静压一遍,提高表面密实度,使表面稳定,以免振动碾压时表面发生推移,静压行驶速度宜为40m/min。

复压即振动碾压,复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快后慢,先压低后压高,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的原则,且每道碾压要重复1/3轮迹宽,用XS222J振动压路机复压3遍即可。

复压时不应在工作面调头或紧急刹车。

8、控制测量:复核线位及标高,按原放桩线位每10m一个断面校核,不符合要求立即进行返工处理。

9、压实比承载比检测,按JTJ071-98附录B检查。

10、具体施工工艺详见流程图(附后)三、施工组织1、分段分班实行流水作业,每天完成250米的全全幅施工任务,每一段施工长度为250米。

制约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工序为粘性土的运输,为确保施工的连续,抓握有利的天气,抓紧粘性土的运输。

2、主要人员及机械配置A.人员:1、现场指挥1人2、测量放桩5人3、施工员2人4、试验员2人5、民工10人B.设备:1、自卸汽车8台2、压路机1台3、水车1台一、质量控制措施1、每道工序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2、做到资料充备,各施工工序、施工环节都得有详尽记录,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3、严格控制料性土料源的质量,确保粘性土含水量符合要求,粘性土无树根,无腐化物等;4、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跟踪试验,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红粘土地区路基施工工艺

红粘土地区路基施工工艺

【1】红粘土地区路基施工工艺1、压缩系数大于0.5MPa-1的红粘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堤。

2、路堤施工前应做好临时排水及防渗设施,截断流向路堤作业区的水源,疏干地表水。

3、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

雨季施工时,应防止松土被雨淋湿。

施工中应保持作业面横坡不小于3%。

雨后作业面,应经晾干且重新压实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填料应随挖随用。

摊铺后必须及时碾压,做到当天摊铺当天完成碾压。

(3)路堤填筑应连续,碾压完成后,应采取措施防止路堤作业面曝晒失水。

4、包边法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包边材料应为透水性较小的低液限粘土、石灰土等。

严禁用粉土、砂土等低塑性土包边。

(2)分层填筑时,先摊铺包边土,后摊铺红粘土。

碾压前,应控制两种填料的各自含水量,使两种填料在同一压实工艺下能达到压实标准。

(3)碾压应从两边往中间进行,对不同填料的结合处要增加碾压遍数1~2遍;(4)超高弯道的碾压应自低处向高处进行。

5、路堑边坡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和综合排水施工。

6、挖方边坡坡脚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施工支挡结构物。

【2】黄土地区路基施工1、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应做好施工期排水,将水迅速引离路基。

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时,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排水设施接缝处应坚固不渗漏。

2、路基基底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1)若地基为一般湿陷性黄土,应采取措施拦截、排除地表水。

地下排水构造物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路侧严禁积水。

(2)若地基黄土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黄土填筑路堤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

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00mm的块料。

(2)在填筑横跨沟堑的路基土方时,应做好纵横向界面的处理。

(3)黄土路堤边坡应拍实,并应及时予以防护,防止路表水冲刷。

(4)浸水路堤不得用黄土填筑。

4、黄土路堑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路堑路床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实度不足时,应采取措施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方案路基施工方案(一)(1)换填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3米。

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

换填的深度要根据承载力确定。

(2)抛石填筑就是在有软土或弹簧土以及有积水的路段填石头,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处理的路段原有土层(或积水)高度为宜。

在填石的过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不能出现软弹现象。

然后再填筑土方。

(3)盲沟就是在要处理的路段根据要处理的路段的长度,在横向或纵向挖盲沟,盲沟通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

也可以填入不同级配的石块起到排水的功能。

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连接,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

(4)排水砂垫层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在填土的过程中,荷载逐渐增加,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

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排水,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

砂垫层一般的厚度为0、6-1、0米。

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在砂垫层上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上路基。

在路基两侧要修好排水沟,通过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保持路基的稳定。

(5)石灰浅坑法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施工中经常出现“弹簧土”松软现象。

一般较轻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敲碎回填:“石灰浅坑法”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就是说大面积可以使用,小面积也可以使用)。

具体做法是:挖40cm-50cm方形或圆形,深一般1m 上下的坑,清除坑内的渗水(最好挖好坑后,第二天清除渗水),放入深为坑深1/3生石灰,即可回填碾压。

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5-6m,在严重弹簧路段为3-4m、以上介绍的几种工地常用的处理软基础以及弹簧土的方法,还要根据工地的具体情况选用那种方法施工,有时几种方法可以交替或一起使用。

目的主要是要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期。

三、施工机械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主要机械包括铲土运输、挖掘、拌和、摊铺、碾压等机械。

土方开挖方法公路工程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方法公路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某段公路工程,路线全长XX公里,其中土方开挖工程量约为XX万立方米。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土方主要为粘性土、砂性土、碎石土等,开挖深度在1.5-5.0米之间。

为确保公路施工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法1. 土方开挖顺序(1)先从路基两侧开始,由外向内进行开挖,确保路基两侧的排水设施畅通。

(2)开挖过程中,按照先深后浅、先外后内的原则进行。

(3)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预留一定厚度的人工修整边坡。

2. 土方开挖机械(1)大型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

(2)小型土方开挖:采用装载机、挖掘机等小型机械进行。

3. 土方开挖技术要求(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合理选择土方开挖机械,确保开挖效率。

(2)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开挖深度、宽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要求。

(3)开挖过程中,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防止边坡坍塌。

(4)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土方堆放,确保堆放场地的排水设施畅通。

4. 土方开挖安全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2)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防止扬尘、噪音等污染。

(4)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组建一支具有丰富土方开挖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进度(1)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合理安排土方开挖施工。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土方开挖施工按计划进行。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2)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开挖过程中,密切关注地下管线、构筑物等设施,避免损坏。

2. 开挖过程中,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 开挖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开挖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确保排水设施畅通。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析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析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析发布时间:2023-02-03T01:12:16.91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9月18期作者:王薇[导读] 根据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可以得知,在工程实际施工期间,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若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会给后续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王薇身份证号码:6501071974120205**摘要:根据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可以得知,在工程实际施工期间,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若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会给后续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因为软土地基内部的含水量比较大、承载能力比较低,无法在其上部直接开展作业,容易出现大面积的下沉现象,为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治理;施工技术中途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公路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内容,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出行,更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但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地基,这是最为棘手的特殊施工情况。

为了最大化保证施工成效,十分有必要对该条件下适用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应用。

1 分析市政道路软基危害在我国公路行业规范中将含有一定有机物质且压缩量较高、强度低的软弱土层称为软土地基。

这类土层普遍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固结系数小、透水性差、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扰动性大、土层层状分布复杂等特征,因此并不适宜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未能对区域内的软基进行妥善处理,则会严重影响路基的承载力、结构强度及耐久性,进而增大路面不均匀沉降、空洞塌陷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

2 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分析软土地基类型比较多,情况也较为复杂,为有效提升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在实际处理环节,有关人员需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合理划分路段原则。

针对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为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合理划分施工路段,根据土剖面特点,制定出更加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铁路路基满足这四大基本要求,你才好施工!

铁路路基满足这四大基本要求,你才好施工!

铁路路基满足这四大基本要求,你才好施工!1-1 路基面:路基的顶面。

路基面宽度设计为11.0m,路基面两侧称为路肩,路基面应做成路拱,本段路基路拱设计为三角形,拱高0.2m,路拱底宽同路基面即11.0m,路基顶面高程为设计高程加沉降量,考虑到预留沉落加高量,边坡应较设计坡度稍后施工。

1-2 路基基床。

路基基床是指路肩施工高程至其下1.2m范围,其中:路肩高程至其下0.5m范围称基床表层,表层以下0.7m范围称为基床底层。

1-3 路堤。

除路基基床部分之外的填土路基称为路堤。

二、路基填土土质要求根据本段路基可取土土质情况,采用铁路路基填料B组中的粘砂土和砂粘土作为路基填土用土。

2-1 土质的要求:必须符合设计院对土质取样试验的标准,其参数如下:⑴液性界限(简称液限)WL:是指粘性土由可塑状态转变为流塑状态的限界含水量,以百分数计即W1=x%,路基填土所用砂粘土的液限W126%.⑵塑性界限(间称塑限)Wp:是指粘土由半干硬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限界含水量,单位同液限。

⑶塑性指数IP:是指粘性土的液限值与塑限值之差即IP=W1一Wp,其中:3<IP7为粘砂土,7<IP17为砂粘土。

本段路基填土所用的粘性土,其塑性指数IP12.2一2 每一个取土场必须作1一3组土质试验,符合2一1土质要求后方可用作路基填土。

三、路堤基底处理要求3-1 当路堤经过池塘或积水洼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及有机土等松软土层并换填渗水性土石。

3-2 对有松土或耕作土的原地面,如果松土厚度不大于30cm时,可将原地面碾(夯)压密实,若松土厚度大于30cm时,则应翻挖松土并分层回填压实。

3-3 黄河大堤两侧坡度如果陡于1:5时,应将原坡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0m的台阶。

3-4 路堤土方施工前,一律将基底原地面的树木、农作物及草皮等杂物清除干净。

四、路堤填筑要求4-1 本段路堤分浸水路堤和不浸水路堤两种:黄河大堤以北至S32台间(即迎河面)属浸水路堤;黄河大堤以南至S33台间及S67台后至DK22+274里程间属不浸水路堤。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措施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措施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

原有市政道路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加强市政道路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软土路基市政道路工程也日益增多。

为确保施工质量,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以及处理措施。

本文就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处理措施作一综述,旨在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措施近年来,城市建设进程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政道路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以及改扩建工程也日益增多,这给其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软土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建设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必须科学合理地解决软土路基施工问题,方可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从而提高基础建设的水平,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进程的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及分类,分析了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施工处理措施,以飨读者。

一、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特征分析软土是由淤泥或淤泥质土等水环境下沉淀形成的,在河流入海口或者海滨地区沉积,在内陆城市的沟、谷、河、塘等地区也有分布。

这类土质的含水量较高,透水性较差,土体的天然孔隙比较大,且其抗剪力较低,具有触变性以及蠕变性,当存在外荷载作用时,其承载力较低,地基容易发生不均匀变形。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如遇软土地基,必须科学合理地处理路基土,确保路基的密实度以及强度,才能够确保道路施工质量。

因此,在软土路基施工中,应合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等,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共同作用,宜在软路基上覆盖较好的土层以作为持力层,综合分析荷载结构、荷载量、地质条件等,以合理确定施工方式及技术等,解决道软土路基问题。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软土路基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现代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道路项目具有施工线长,涉及地质情况复杂等。

6%水泥土路基施工方案

6%水泥土路基施工方案

6%水泥土软路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起止桩号为K24+00~ K32+492,(其中K30+200~K30+970段属于铁路部门)全长公里。

路基施工全宽为米,软路基处理万立方米。

软路基施工分一种:①、若填筑土源为粘性土,回填一米厚片石+40cm碎石,然后用6%水泥土进行填筑,填筑厚度不小于40cm且地下水不影响路基施工为准。

二、施工准备阶段1、铺筑试验段在土方正式大规模施工前,铺筑100m~200m的试验路段以验证水泥土的质量和稳定性,试验段的布料、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施工规范执行。

试验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①、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②、标准的施工方法:③、材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的机具;④、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⑤、整平和整形合适的机具和工艺方法;⑥、压实机具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⑦拌合、运输、摊铺、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⑧、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等。

⑨、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

⑩、试验路段质量检验结果。

2、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

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制成混合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及试验路段各检测项目都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经监理抽检确认,即可按以上内容编写《首件总结》,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开工的依据。

三、厂拌法1、设备调试:在正式拌制稳定土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2、拌合:设备调试好后,即可开始拌合。

3、运输:将拌制成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车尽快运至摊铺现场,运距远时,车上的混合料要覆盖,以防水分过多蒸发。

4、摊铺:摊铺机的摊铺速度与拌合及的生产能力要相互协调,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粘性土路堤填筑施工方案

粘性土路堤填筑施工方案

粘性土路堤填筑施工方案摘要:湿黏土路基填筑属于特殊路基填筑,由于其本身的胀缩性、稳定性、压实性等工程性质而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稠度、CBR值两项指标控制湿黏土填筑含水率和填筑质量,以满足路基水稳性和基本强度的设计要求。

同时,在保证路基稳定性和强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路基碾压含水率、降低压实度标准,减少因击碎土块、翻晒、改良等工程作业,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成本。

.关键词:湿黏土;填筑质量;稠度; CBR 值我国幅员辽阔,在国内多个省份普遍存在湿黏土、红黏土和中、弱膨胀土。

由于此三类土的工程特性所决定,路基填筑时很难达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表4.2.2-1规定压实度标准。

即使按照标准勉强达到,同样存在两个问题:路段和填筑路段相邻的情况。

2.竖向填筑适宜于:无法自下而上分层填筑的陡坡、断崖、泥沼地区。

特点: 填土过厚不易压实,沉陷不均匀。

3.混合填筑上层:用水平分层填筑下层:用竖向填筑适宜于:高等级路线穿过深谷陡坡路段。

四.路堤施工注意事项1.不同土质混填1)适用大功率推土机和重型压实机械; 2) 填方边坡较高时可在边坡中部设1^3米宽的边坡平台;3)高等级公路.填石路堤路床顶面以下50厘米范围内应填土压实作处理,填料粒径不小于10厘米;其他等级公路路床顶面以下30厘米范围内应填土压实作处理,填料粒径不小于15厘米; 4)填石粒径大,空隙大时,应在空隙里填入石屑、粗砂等; 5) 表面填筑土、粉煤灰等其他材料时,应做到无明显空隙; 6) 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 2.填石路堤1)石块最大尺寸不得超过压实厚度2/3,应打碎; 2) 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3)当石料含量大于70%时,应先铺大块石▲且大面向下后铺小块石,再碾压;当石料含粒径大于60mm强度稳定性好是很好的路基材料; 2) 粗粒土:粒径为60 mm^~ 0.074mm砂性土一-既含有一-定数量的粗粒土又含有一定的细粒土。

粘性土包边、封顶施工方案

粘性土包边、封顶施工方案

粘性土包边、封顶施工方案路堤吹填完成后,拆除挡水堤的砂袋,进行边坡铺设粘性土包边及填砂路堤顶面填筑粘性土封顶施工。

1、土工试验粘性土填筑前,应对土质做颗粒分析、液塑性指数、击实试验、最佳含水量等试验,以试验数据指导现场施工,对不合格的土质杜绝用于施工。

2、分层填筑包边粘性土按纵向全宽度分层填筑,填土分层厚度控制在20cm 左右,由低处向高处,由路边外侧向内侧填筑。

粘性土封顶按照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一般路拱横坡采用1.5%,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 cm,不小于10cm。

测量人员跟随压路机及时检测密实度,根据各桩号底层标高,控制好表层的顶面标高,以控制填土厚度,并应注意虚铺厚度测量人员跟随压路机及时检测密实度。

土方填筑采用机械化流水作业施工,即装载机装土、自卸车运输、推土机推平、压路机碾压、密实度检测等施工工序。

为了使路肩部位行到充分的压实,采用推土机按主线轴线方向45°角前后交叉进行压实。

粘性土包边分层填筑时,同时进行土工格栅反包编织袋种植土的路基边坡防护施工。

①每隔0.4m 设置一层土工格栅,每一层土工格栅的水平长度为3.5m,土工格栅反折伸进边坡长度为1.5m。

②每一层土工格栅内反包三个混有种植土的编织袋,最外侧的编织袋内加有草籽。

③路基填高小于1.0m 的路段,不作土工格栅反包编织袋护坡处理,直接采用1.5m厚的粘性土包边植草护坡处理。

3、路基压实压实采用18T 振动式压路机碾压。

压实前,对粘性土的分层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碾压。

碾压遍数由实验路段提供的参数确定,碾压顺序从两侧逐渐向中间,每次碾压轮迹重叠15-20cm,避免漏压;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压路机行驶速度不大于2km/h;完成压实后的表面应无空鼓、轮迹和无隆起、裂纹、起皮、松散等现象,如压实过程中含水量不够应洒水,如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应翻晒后再进行平整碾压。

压实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密实度检测,密实度不够要继续碾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粘性土路基施工
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影响粘性土路基施工质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经验介绍,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采取了掺生石灰、小段施工、薄层上土、翻松晾晒等方法。

实践证明,这些施工方法对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有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路基;粘性土;施工
2010年平泉县地方道路管理站负责杨三线杨树岭至三门店段
k0+000—k10+500路基土方的施工任务。

此合同段属平原微丘区,地形起伏不大,地表为粘土层,路基填筑用土为低液限粘土,其土质含水量较大,加之雨季施工的不利影响,粘土路基的施工方法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完成情况和经济效益,而且对路基的质量也有极大的影响,成为施工的关键。

下面就粘土路基施工中总结的经验作一下介绍。

1影响粘土路基施工的原因
(1)生石灰质量差,各项指标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对降低含水量的作用不大。

(2)采用的掺灰方法不当,拌合不均匀,对降低含水量的效果不明显。

(3)掺灰剂量不稳定。

(4)每层填土厚度过厚,不利于压实。

(5)翻松晾晒时,机械不配套,晾晒时间过长,影响工期,增加费用的支出。

(6)雨季施工方法不当。

2粘土路基施工的主要环节
(1)控制石灰质量
首先对选择好的料源进行抽样检查,待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
进料,在进料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对每一批料都要进行严格抽检。

(2)采用合理掺灰剂量和掺灰方法。

在施工图纸设计中给出路基填方的掺灰剂量为6%的生石灰,以改善路基填土的含水量以及路基强度。

在实际施工中,要将路基的基底处理,第一层土,第二层土和临近封顶的最后两层土列为施工重点,将掺灰剂量提高到8%,增加了施工的便利和提高路基封顶的强度。

以k5+600段的杨树岭为例,掺灰6%时,压实的最佳含水量达到了15.7%,而同种土质不掺生石灰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为11.4%,比翻松晾晒缩短了施工时间2-3d,含水量为20%左右的填料掺灰后可立即压实。

在实际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土场掺灰、闷灰等施工方法,提高闷灰时间(闷灰时间达到24h以上),并适当增加挖掘机的倒土翻拌次数。

在土场经常性存有5000~6000m3可以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的土方,以利施工的顺利进行。

设专职工长管理土场,做好土场的集土,掺灰和排水的管理工作,实行有计划的集土,掺灰和土方运输、使用。

并且配有试验员,随时测定土的含水量,以确定掺灰的剂量和倒土翻拌的次数,以及是否经过短期的翻松晾晒即可压实。

(3)填土厚度及翻松晾晒
在实际施工中,采用了薄层上土,翻松晾晒,快速成型的施工
方法。

在路基施工规范中,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最大松铺厚度为30cm,而实际施工采用的松铺厚度为20cm左右,有效降低翻松晾晒时间,在夏季,松铺厚度为30cm的含水量为20%的土需翻松晾晒2~3d方可压实,并且底层含水量总是偏大,而松铺厚度18~25cm 的填土,如果时间安排得当,经过翻松晾晒当日即可碾压成型,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也减少了机械台班的消耗。

在翻松晾晒过程中,配备了宝马牌灰土拌和机和足够数量的五铧犁和旋耕机,经初步证明,粘土路基施工翻松晾晒过程中,灰土拌和机配合旋耕机和五铧犁施工效果非常明显,有利于土块的粉碎、灰土拌和及水份蒸发。

(4)粘土路基的雨季施工。

由于粘性土的亲水性较强,恰当的雨季施工方法对于进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做好土场和路基排水的基础上,要对当日不能及时成型的路段和土场中掺好生石灰的备土采取毡布遮盖的方法,避免由于雨水的浸入而无法施工,做到了雨后即可进行施工,减少雨季的干扰。

在边坡防护上,我们及时种植草皮,有效地控制了雨水冲刷边坡。

杨三线公路在粘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了上述各项质量控制措施,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施工质量。

总之,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其质量是不可忽视,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如果进行盲目的施工,会直接影响到路面,其后果是严
重的。

只有在使用正确施工方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质量,保证工期,才能修筑安全、舒适、高效的公路,才能为平泉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