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刺玫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花类中药材》课件

《花类中药材》课件

结论
花类中药材拥有丰富的医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编写完善的参考文献列表,包括相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和出版信息。
金银花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和抗菌的作用。
花类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1 舒肝解郁
花类中药材可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和帮助 调节身体。
2 活血化瘀
某些花类中药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 痛和缓解炎症。
3 清热解毒
花类中药材具有清热、抗菌和解毒的特性, 适用于感冒和发热。
4 润肺止咳
某些花类中药材可以滋润肺部、止咳化痰, 对咳嗽和哮喘有益。
《花类中药材》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花类中药材》的分类、功效与应用、配方应用、药效安全性 以及开发前景,让您深入了解花类中药材的奥秘与价值。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探索花类中药材的医学价值,加深对中草药的认识与应用。 花类中药材的概念:介绍花类中药材的定义和特点。
花类中药材的分类
单味药
以一种花类植物制成的中药, 如菊花。
复方药
由多种花类中药材组合而成 的中药,如百合养生汤。
其他
介绍其他类型的花类中药材。
常见花类中药材
玫瑰花
玫瑰花被广泛用于美容、滋补和 治疗心血管疾病。
茉莉花
茉莉花具有安神、解郁和消炎的 功效。
牡丹花
牡丹花在中药中被用于补血、养 颜和活血化瘀。
菊花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和降压 的功效。
桔梗花
桔梗花可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 炎和肺病。
花类中药材的配方应用
百合养生汤
利用百合花的药效制成的养生汤,有益于补气养血和清热润肺。
夏桑菊饮
将夏桑菊花沏成饮品,具有降火解毒、清热解渴和抗菌的功效。

刺玫果功效成分和开发利用综述

刺玫果功效成分和开发利用综述

摘要本文以刺玫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刺玫果的功效成分,论述了刺玫果开发利用现状,展望了刺玫果应用发展前景,以期为刺玫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刺玫果;功效成分;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TS25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5-0229-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on Functional Components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osa davurica PallLI Wei 1ZHU Jie 1XU Zhong-hai 1HUANG Guang-lin 2LIU Feng 1MENG Ya-ping 1*(1Heng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ngyang Hunan 421101;2Hunan Guang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Abstract In this paper ,Rosa davurica Pall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functional component wa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as discussed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was prospect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osa davurica Pall.Key words Rosa davurica Pall ;functional compon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刺玫果功效成分和开发利用综述李维1朱捷1许忠海1黄广林2刘峰1孟亚萍1*(1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衡阳421101;2湖南省广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刺玫果(Rosa davurica Pall )又称山刺玫、野蔷薇果、刺莓果,属蔷薇科蔷薇属野蔷薇种落叶小灌木,枝上有密刺,夏季开花,秋冬果熟,果实红色,味酸甜,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野生果类[1]。

苦味的温性中药二

苦味的温性中药二

苦味的温性中药二•刺玫(刺玫果、红根)▪味性:花:甘、微苦,温;果:酸,温;根:苦、涩,平。

花:止血,和血,解郁调经。

用于吐血,血崩,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

;果:健脾胃,助消化。

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

;根:止咳祛痰,止痢,止血。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

•刺玫果(刺莓果、刺木果)▪味性:酸;苦;温。

归经:肝;脾;胃;膀胱经。

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

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刺藦苓草(刺参、降扯)▪味性:性温,味甘微苦。

健胃,催吐,消肿。

用于胃痛等症;外用治疮痈肿痛。

•刺山茶根皮••▪味性:辛;苦;温。

祛风除湿;散瘀消肿。

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刺五加(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归脾;肾;心经。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刺血红(花叶假杜鹃、七星剑、血路草)▪味性:辛、苦,温。

通经活络,解毒消肿。

主治毒蛇咬伤,犬咬伤,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

•刺芫荽(马刺、香信、假芫荽、簕芫荽、山芫荽、大叶芫荽)▪味性:辛、微苦,温。

疏风解热,健胃。

用于感冒,麻疹内陷,气管炎,肠炎,腹泻,急性传染性肝炎;外用治跌打肿痛。

•醋(苦酒、淳酢、酰、米醋)▪味性:酸苦,温。

归经:肝;胃;经。

散瘀消积;止血;安蛔;解毒。

主产后血晕;症瘕积聚;吐血;衄血;便血;虫积腹痛;鱼肉菜毒;痈肿疮毒•达仑木▪味性:酸;辛;微苦;微温。

祛风消肿;散瘀止痛。

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胃肠绞痛;蜂窝组织炎;脓肿;口腔炎•大苞寄生(榔榆寄生、柑寄生、野梨树寄生、油茶寄生、猪糠木寄生、柿树寄生、桐油寄生)▪味性:苦;甘;微温。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

主头目眩晕;腰膝酸痛;风湿麻木•大茶药根(胡满蔃、大茶根、断肠草根、猪人参)▪味性:苦;辛;性温。

最新关于中草药“刺玫花”的认识

最新关于中草药“刺玫花”的认识

2. 外用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特别适用于处理鼻衄、 牙龈出血等常见的外伤性出血。
1. 当遭遇外伤出血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可以使用外用 止血方法进行处理。
四、刺玫花的使用注意事项
1. 孕妇慎用:孕妇在使用刺玫花时应谨慎

1. 孕妇在使用刺玫花时,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母婴安 全。
2. 尽管刺玫花具有许多药用价值,但孕妇在使用时仍需特别小 心,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 孕妇在使用刺玫花时,应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可能带来 的风险。
2. 用量控制:服用刺玫花时需按照医嘱控
制用量。
01
1. 刺玫花的用量控制 非常重要,过量使用可 能会引发不良反应。
02
2. 在服用刺玫花时, 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 和指示来控制用量。
03
3. 刺玫花的用量控制 不仅关乎疗效,也关乎 患者的安全,因此必须 严格遵守。
1.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瘀 血症状的重要方法,如痛经 、跌打损伤等,具有显著的 疗效。
2. 对于痛经、跌打损伤 等瘀血症状,活血化瘀的 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 痛,促进血液循环。
3. 活血化瘀不仅可以改善 瘀血症状,还可以预防血栓 形成,对身体健康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
3. 抗菌消炎: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抑制
3. 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刺玫花产生过 敏反应,需注意观察。
1. 刺玫花可能会引发部分人的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前需要特 别小心。
2. 对于对刺玫花有过敏反应的人群,建议避免接触和使用刺玫 花。
3. 使用刺玫花时,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瘙痒等, 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感谢观看!
作用。
1. 刺玫花的抗菌消炎作用非 常显著,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 菌和病毒的生长。

刺玫花的作用和美容功效

刺玫花的作用和美容功效

刺玫花的作用和美容功效
刺玫花
【基原】
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的花。

【原植物】
刺玫花刺玫花
参见“刺玫果”条。

【采收加工】
6~7月花将开放时采摘,晾干或晒干。

【药材】
刺攻花flos rosae davuricae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性状花营略呈类球形,直径1~2cm,偶有苞片2枚。

花托类球形与花萼合生,花梗具短腺毛;萼片5,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短柔毛和腺毛,萼筒无毛;花瓣深玫瑰红色,久贮呈棕褐色,倒卵形;花柱短于雄蕊,柱头圆形密被绒毛。

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粉末特征:红棕色。

腺毛长84~255um,当着阜于花萼表面,头部为多细胞,扁球形,直径61~150um,柄部细胞多列性。

非腺毛长130-680um,密生于花萼内表面,外表面较少,单细胞多弯曲,表面光滑。

草酸钙簇晶多分布于花萼及花冠表面。

花粉粒掇面观类三角形,大小为23(21~27)um×25(22~30)um,赤道面观类圆形,大小为25(22~30)um×26( 22~30.4)um;其3孔沟;表面有点状雕纹。

气孔
1。

刺玫果功效成分和开发利用综述

刺玫果功效成分和开发利用综述

刺玫果功效成分和开发利用综述刺玫果是一种生长在亚洲地区的水果,也被称为秭归果或者山楂果。

刺玫果的外表呈现出红色,有点像草莓,但是形状更加扁平。

它的口感酸甜,非常受人喜爱,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制作成果酱、果汁等各种食品。

除了美味之外,刺玫果还具有一系列的养生功效成分,在中医传统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本篇文章将就刺玫果的功效成分和开发利用进行综述,希望读者可以更加了解和认识这种珍贵的水果。

一、刺玫果的功效成分1. 维生素C刺玫果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刺玫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80毫克以上。

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可以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免疫力、抵抗力,对预防感冒、坏血病等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

2. 多种微量元素刺玫果中还富含钾、钙、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钾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解质平衡,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钙是骨骼和牙齿的构成成分,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镁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够调节神经、肌肉的正常活动。

3. 花青素刺玫果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这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氧化物质,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

花青素可以有效抑制自由基的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伤害,保护心血管、抗衰老等作用。

4. 酚类物质刺玫果中还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包括酚酸类、类黄酮等多种成分,这些物质都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保健作用。

5. 膳食纤维刺玫果中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吸收、预防便秘等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刺玫果的开发利用1. 食品加工由于刺玫果本身口感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可以进行食品加工。

刺玫果可以用于制作果酱、果干、果脯、果汁等各种食品,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能够延长刺玫果的保鲜期,便于保存和运输。

2. 药用价值刺玫果在传统的中医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它具有调整胃肠功能、健脾养胃、消食化积等功效。

刺玫果

刺玫果

刺玫果天然刺玫果,学名野蔷薇,又名野刺玫果,山刺玫果,是蔷薇科。

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高等植物之一。

天然刺玫果生长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之中,无任何工业、化学、农药污染。

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中国中医研究院,黑龙江中医院等全国20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对天然刺玫果的综合研究确认,该果含有黄酮类,有机酸、香豆素类、淄醇、三萜类、复烯烃类、皂甙、蛋白质、糖类、脂肪油、挥发油、和十七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及赖氨酸等七种为人体所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含有二十八种元素,其中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比较明确的锌、铁、硒等十四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而锌的含量很高,经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验,每百克果中,锌的含量为19.43毫克,其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果实,号称“生命之花”;同时还含VA、VC、VE、VB1、VB2、VP、β-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

其中VC含量最高。

经检测每百克鲜果可食部分VC含量6810毫克以上,最高达8300毫克,居于一切蔬菜、水果之首,是“大地植物果实之冠”;号称“VC之王”。

按其含量计算,刺玫果的VC含量是柑橘的220倍;苹果的1360倍;一克刺玫果相当于一公斤苹果的VC含量;是黑加仑的26倍;草莓的190倍;是红豆的213倍;是猕猴桃的130倍。

2-3个刺玫果就够人体有昼夜对VC的需要,一罐500克的刺玫果酱的VC含量即可保证军队一个连队战士全天的需要。

被欧洲各国视为“治疗坏血病特效药”;有“维生素记录保持者之称”。

除此之外,刺玫果还含有二十碳二稀酸,二十碳三稀酸等高级不饱和脂肪酸。

由于刺玫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功能独特。

据有关资料记载,天然刺玫果是治维生素缺乏症的良药,各种制剂可用来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溢血、肝、肾、胃溃疡。

刺玫果浸膏能医治慢性肝炎和肠道疾病。

种籽油用于治疗营养不全性溃疡,皮肤病,结肠炎和痔疮。

中药学_苦刺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苦刺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刺
相关疾病症状: 便血、肺炎、喉炎、解暑、凉血止血、理 气、利湿消肿、衄血、膀胱炎、消化不良、 消积、血尿。
谢谢!
苦刺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刺>>>
名称:苦刺 别名:苦刺花、狼牙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刺
药材基源: 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 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刺
性味: 苦,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刺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用 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肿,衄 血,血尿,便血。
果:理气消积。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 痛。
花:用开水冲泡做清凉解暑的饮料。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苦刺
用法用量: 根、果3~5钱,水煎或研粉冲服。

中药玫瑰ppt课件

中药玫瑰ppt课件

02
鉴别
种类介绍
01
02
03
中国玫瑰
又称"刺果蔷薇",主要散 布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 北地区,具有较高的药用 价值。
法国玫瑰
原产于法国,花色深红, 花瓣多而厚,香气浓郁, 常用作高级香水原料。
大马士革玫瑰
原产于叙利亚,是世界著 名的玫瑰品种,花色娇艳 ,香气浓郁,常用于精油 提取和香水制作。
鉴别方法
议慎用。
过敏体质慎用
对玫瑰花过敏的人使用可能会出 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建议慎用

不宜过量使用
玫瑰花虽然功效多,但过量使用 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
状,建议适量使用。
中药玫瑰的研究进
05

药理作用研究
抗氧化作用
中药玫瑰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破坏。
用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
探索中药玫瑰与其他中药的配伍应用
03
未来研究可以探索中药玫瑰与其他中药的配伍应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THANKS.
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中药玫瑰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 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抗肿瘤作用
中药玫瑰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能 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临床应用研究
抑郁症治疗
中药玫瑰被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能够改进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 抑郁症状。
美容养颜
中药玫瑰被广泛用于美容养颜产品中,能够改进皮肤质地,淡化色 斑,延缓皮肤衰老。
包装
将挑选后的玫瑰花进行包装,以便 储存和运输。包装材料应干燥、无 异味,以确保玫瑰花的品质。
储存与保管
储存环境

中药学_刺三甲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刺三甲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多年生攀援状灌木,高1~7米。树皮灰白 色,枝条具皮孔,有刺。复叶互生;叶柄 长2~6厘米,常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三甲
原始形态:
刺;小叶通常3片,少有5片,纸质,有短 柄;小叶片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 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边缘有 锯齿,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生,常3~ 10个聚合成总状花序或复伞形花序,单生 者少;花萼具5小齿,无毛,长约1.5毫米; 花瓣5片,白色带淡黄色,三角形,长约2 毫米;雄
中药材:刺三甲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③治关节湿热肿痛:干三加皮根一至三两, 或加墨鱼干二只,酒水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三甲
应用举例: 服。手关节痛加长叶紫珠鲜根二两;足关 节痛加土牛膝鲜根一两;腰痛加南蛇藤鲜 根一两。(《福建中草药》)
④治风湿跌打:三叶五加根一至二两。水 煎或浸酒服。(《广西中草药》)
⑤治跌打损伤:三加根皮、甜酒各适量, 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应用举例: 建民间草药》)
⒀治背花疮:三加、紫花地丁、金樱子叶, 匍匐堇,共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 手册》)
⒁治乳吹、乳痈:白竻根一至二两,酌加 红薯烧酒烤服。(《福建民间草药》)
⒂治白带、月经困难:三加三钱,红牛膝 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三甲
注意事项: 《闽东本草》:"孕妇忌用。"。
相关疾病症状:
白带、疮疡、除风、除风湿、除湿、刀伤、 跌打损伤、风湿麻木、风湿性关节炎、敷 疮、感冒、感冒高热、高热、关节炎、骨 折、黄疸、活血、疖、结石、疖肿、咳嗽、 烂脚、劳伤、理气、利湿、麻木、尿路结 石、平喘、清热解毒、驱风、驱风除湿、 祛风除湿、祛风利湿、散瘀、散瘀止痛、 疝气、生肌、神经痛、舒筋

中药学_刺莓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刺莓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应用举例: 治顽固淋病:刺莓果一束。水煎服。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谢谢!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 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 月经不调。"。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相关疾病症状: 腹泻、健脾、理气、食积、调经、胃痛、 小儿食积、消化不良、养血、月经不调、 助消化。
中医药价值详解:刺莓果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生态环境: 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 杂林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古、河北、山西等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性状鉴别: 干燥果实呈球形,壁坚脆,橙红色,直径 1.2厘米,种子有毛茸,共24粒左右。味 酸甜。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功能主治: ①《黑龙江中药》:"助消化。治小儿食 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原始形态:
山刺玫,又名:刺玫蔷薇、野玫瑰。
落叶灌木,高0.8~2米。根木质,粗长, 暗褐色。枝暗紫色,无毛,小枝及叶柄基 部有成对的皮刺,刺稍弯曲或直。单数羽 状复叶互生;小叶5~9,长圆形或阔披针 形,长1~3.5厘米,宽0.5~1.5厘米,先 端尖或稍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 锯齿,上面深
刺莓果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名称:刺莓果 别名:蔷薇果(东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原始出处:《黑龙江中药》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
药材基源:
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果实在将成 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 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再行干 燥。

中药学_玫瑰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玫瑰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本品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直径1~ 2.5cm。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 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棕绿色,被有细 柔毛;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覆 瓦状排列,紫红色,有的黄棕色;雄蕊多 数,黄褐色。体轻,质脆。气芳香浓郁, 味微苦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性味: 甘、微苦,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中药材:玫瑰花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归经: 归肝、脾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功能主治: 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 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用法用量: 1.5~6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贮存: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相关疾病症状:
赤白带下、跌扑伤痛、恶心呕吐、风痹、 肝胃气痛、和血、降火、解郁、咯血、理 气、呕吐、辟秽、破积、破血、气痛、乳 痈、食少、调经、调中、胃气痛、下痢、 消化不良、行血、月经过多。
玫瑰花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名称:玫瑰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玫瑰花
药材基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 详解:玫瑰花
性状鉴别:

中药学_毛药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毛药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功能主治: ①《植物名实图考》:"捣敷红肿。" ②《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止 咳,补虚。"。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相关疾病症状: 补虚、狂犬咬伤、犬咬伤、热淋、哮喘。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应用举例:
①治火疔:鲜毛药果叶,捶绒敷患处。 (《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狂犬咬伤:鲜十萼茄半斤。切碎,炒 至黄色,再加酒一斤半煮沸,成人尽酒量 服完为止,其药渣擦伤口周围(勿擦伤 口)。(《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毛药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名称:毛药 别名: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 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 (《贵州民间药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原始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药材基源: 为茄科植物十萼茄的全株。秋后采收。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原始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高 60~100厘米,基部木质化,全体密被柔 毛,以幼枝为最多。单叶互生;有柄;叶 片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 端渐尖,基部突尖而下延至柄上,全缘, 两面均疏被柔毛。花单1或2~6个聚生于 叶腋,长4~8毫米,多少下弯,被毛;萼 短,阔钟状,有线状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原始形态:
裂齿10枚,被毛;花冠白色,直径约8毫 米,5裂至中部;雄蕊5,花药顶裂;子房 2室。浆果球形,直径6~8毫米,红色, 光滑无毛。花期夏、秋。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毛药
生态环境: 生于荒野。分布广东、贵州等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毛药

中药学_刺莓果根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刺莓果根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刺莓果根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值详解:刺莓果根>>>
名称:刺莓果根 别名:野玫瑰根(《吉林医药资料》: 32,1971)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根
原始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根
药材基源: 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根
谢谢!
功能主治: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经血不 止,刺莓果根六钱,水煎加鸡蛋同服。"。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根
相关疾病症状: 水煎。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莓果根
临床应用:
防治细菌性痢疾:取野玫瑰根1.2斤,洗 净切碎,加水4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每 次50~100毫升,日服2~3次。观察26例, 1~3天治愈11例,4~6天治愈15例,用于 预防,服药3~5天,可控制菌痢的发生和 流行。实验证明,野玫瑰汤具有较广的抗 菌谱,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霉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刺玫果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刺玫果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刺玫果概述刺玫果。

正名:伞花蔷薇(学名:Rosa maximowicziana Regel),又名:牙门太、牙门杠等,属蔷薇目,蔷薇科小灌木,是中国高等植物之一。

被欧洲各国视为“治疗坏血病特效药”;有“维生素记录保持者”之称。

生食需要注意不能吃内部的毛刺,容易引起肠炎。

食用前应该煮熟了再食用。

图片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归经酸,苦,温;肝,脾,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

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采收和储藏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再行干燥。

形态特征小灌木,具长匍枝,成弓形弯曲,散生短小而弯曲皮刺,有时被刺毛。

小叶7-9,连叶柄长4-11厘米,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稀倒卵形,长1.5-3(-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无毛或在中脉上有稀疏柔毛,或有小皮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和腺毛。

花数朵成伞房状排列;苞片长卵形,边缘有腺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长渐尖,全缘,有时有1-2裂片,内外两面均有柔毛,内面较密,萼筒和萼片外面有腺毛;花直径3-3.5厘米;花梗长1-2.5厘米,有腺毛;花瓣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基部楔形,花柱结合成束,伸出,无毛,约与雄蕊等长。

果实卵球形,直径8-10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萼片在果熟时脱落。

花期6-7月,果期9月,干燥果实呈球形,壁坚脆,橙红色,直径1.2cm,种子有毛茸,共24粒左右。

生长环境1.生于海拔430-2500m的山坡阳处或杂木林边、丘陵草地。

2.生于山坡阳处。

相关论述1.《黑龙江中药》:助消化。

治小儿食积。

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养血调经。

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中药学_刺蓬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刺蓬花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原始形态:
单生于花序中央,子房上位。蒴果扁球形。 花期5~9月。果期6~10月。花序中央, 子房上位。蒴果扁球形。花期5~9。果期 6~10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生态环境: 多栽培于庭圃。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 贵州。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性味: 性凉,味苦;有毒。
刺蓬花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名称:刺蓬花 别名:铁海棠、番鬼刺、万年刺、虎 刺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药材基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的茎叶。全年可采,晒干 或鲜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原始形态:
多年生肉质灌木。茎直立或攀援状,长可 达1m;刺硬而尖,长1~2.5cm,成5行排列 于茎的纵棱上。叶互生,通常生于嫩枝上, 倒卵形或矩圆状匙形,长2.5~5cm,先端 浑圆而具小凸尖,基部渐狭;苞叶鲜红色, 阔卵形或肾形,长约8mm。花单性,无花 被,雌雄花同生于萼状总苞内;雄花多数; 雌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功能主治: 排浓,解毒,逐水。用于痈疮、肝炎、大 腹水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蓬花
相关疾病症状: 大腹水肿、腹水、肝炎、水肿、痈疮、逐 水。
谢谢!

嫩江流域的靓丽奇葩中药材—刺玫蔷薇

嫩江流域的靓丽奇葩中药材—刺玫蔷薇

嫩江流域的靓丽奇葩中药材—刺玫蔷薇1.嫩江流域概述与资源分布嫩江源出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顺着大、小兴安岭坡面而形成其流域。

主要支流有南瓮河、二根河、那都里河、多布库尔河、欧肯河、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霍林河、讷谟尔河、乌裕尔河、河流有181条,从河源到松原三岔河口,全长1370公里,流域面积282748平方公里。

我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东胡、鲜卑、夫余、契丹、女真、蒙古族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先民们这片土地上为我们留下了1340余处文化遗址。

这里有内蒙古汗马国家级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齐哈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十余处。

在这块土地上记录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水滋养万物,养育着文明,绿色植物又涵养水原,自始刺玫蔷薇遍布了嫩江流域。

2.刺玫蔷薇根、花、叶、籽、果入药在嫩江流域普遍存在的种类——刺玫蔷薇。

玫瑰、月季和蔷薇都是蔷薇属植物。

在汉语中人们习惯把花朵直径大、单生的品种称为玫瑰或月季,小朵丛生的称为蔷薇。

蔷薇性强健,蔷薇喜润而怕湿忌涝,蔷薇喜肥,亦耐贫瘠,落叶直立灌木刺玫蔷薇,俗名野玫瑰,别名山刺玫、刺莓果、刺木果、中药名刺玫果、刺玫根、刺玫花、刺玫籽。

天然刺玫蔷薇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食、药同源的宝贵资源。

刺玫蔷薇从植物药全身都是宝,在中药中根、花、叶、籽、果,都有其应用的价值。

无毒无副作用是它的主要特点。

野玫瑰花长期饮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在中药中,玫瑰花别名徘徊花、刺玫花其性甘微苦,温、无毒。

入肝脾二经玫瑰花茶的功效,调节女性生理,养颜美容,性质温和,降火气,且有消除疲劳,愈合伤口,保护肝脏胃肠功能,长期饮用亦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

可以和血、理气平肝,促进血液循环,使肤色红润,可治肝气郁结(情绪)引起的胃痛,对情绪有、安抚、抗忧郁的功效。

具有养颜美容、理气解郁、活血散瘀。

用于胃气滞腹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房肿痛等。

2.1延缓衰老作用在离体试验中,刺玫果冲剂能够提高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和绵羊红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尤其以加药后培养的12h结果为显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味: 花:甘、微苦,温。 果:酸,温。 根:苦、涩,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玫
功能主治:
花:止血,和血,解郁调经。用于吐血, 血崩,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
果:健脾胃,助消化。用于消化不良,食 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
根:止咳祛痰,止痢,止血。用于慢性支 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法用量: 花1~2钱;果、根3~5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玫
相关疾病症状:
肠炎、出血、跌打损伤、腹胀、功能性子 宫出血、和血、健脾、健脾胃、解郁、肋 间神经痛、痢、痢疾、慢性支气管炎、气 管、气管炎、祛痰、神经痛、食积、食欲 不振、调经、痛经、吐、吐血、小儿食积、 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血崩、月经不调、 胀满、止咳、止咳祛痰、止痢、支气管炎、 止血、助消化、子宫出血。
谢谢!
刺玫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玫>>>
名称:刺玫 别名:刺玫果、红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玫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玫
药材基源: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和根入药。夏季采花, 阴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刺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