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2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新版)湘教版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4.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1,|b|=2, |c|=4,则a - b + c=_______. 【解析】因为(yīn wèi)a,c在原点的左侧,b在原点的右侧,所以 b>0,c<0,a<0,因为(yīn wèi)|a|=1,|b|=2,|c|=4,所以a=-1, b=2,c=-4,所以a-b+c=-1-2-4=-7. 答案:-7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5.我们规定一种新运算:a ※ b=a-b+1,如3※4=3-4+1=0,那 么2※(-3)的值为_______. 【解析】因为(yīn wèi)a ※ b=a-b+1,所以2※(-3)=2-(3)+1=6. 答案:6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6.计算(jì suàn): (1)-5+7-2+136-88.
知识点 3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例3】某汽车厂计划半年内每月生产汽车20辆,由于另有任务,每月上 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月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xiānɡ bǐ)情况如下表 (增加为正,减少为负).
月份
一二


增减(辆) +3 -2 -1
+4


+2
-5
第十三页,共31页。
(1)生产量最多的一个月比生产量最少的一个月多生产多少(duōshǎo) 辆? (2)半年内总生产量是多少(duōshǎo)?比计划多了还是少了,多或少 了多少(duōshǎo)?
(2) 4 1 5 1 7 1. 【解析】3 (1)2-5+3 7-2+136-88=(-5-2-88)+(7+136)=-
95+143=48. (2)

七年级数学上1.4.2有理数的减法ppt课件(湘教版)最新版

七年级数学上1.4.2有理数的减法ppt课件(湘教版)最新版

(1)+1 (2)-14 (3)+13 (4)-37
关闭
答案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6.计算:(1)5.2-(-4.8);
(2)
-3
1 2
-514;
关闭
解:(1()35).92.-2(-54-.8-)2=518.2+−4.8+=1140.−
-4
7 8
.
(2)
-3
1 2
-514 =
-3
1 2
+
-5
1 4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1.(2013 浙江衢州中考)比 1 小 2 的数是( )
A.3
B.1
C.-1
D.-2
C
关闭
答案
当堂检测
1
2
3
4
5
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2 − 13=-16
C.12 −
+
1 3
=-16
)
B.-12 −
-
1 3
=-16
D.-
-
1 2
+
+
1 3
=-16
B
关闭
答案
当堂检测
1.4.2 有理数的减法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课前预习
1.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与 加减混合运算.
2.会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相反数 .
名师指导(1)注意两个“变”字,一是改变运算符号,减 号变加号;二是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新湘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新湘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计算: 8+(-5 )-(-3) + (-7 ) .
将 8+(-5 )-(-3) + (-7 )统一成加法运算的式子是什么?
仍为和式:
8+(-5 )+(+3)+(-7 )
8-5 +3-7
按性质符号读作:
按运算意义读作:
正八负五正三负七
八减五加三减七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即 a + b - c = a + b + ( -c )
减法
加法
计算: 8+(-5 )-(-3) + (-7 ) .
上述计算过程用到了哪些运算律?与同学交流你的结果.
加法的交换律
加法的结合律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2)根据需要省略括号和加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4)按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计算.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水位变化/m
+0.48
-0.32
-0.43
-0.37
+0.22
+0.25
+0.15
课堂练习
【课本P26 练习 第1题】
=-6+4+(-3)+(-5)
=4+[-6+(-3)+(-5)]
=4+(-14)
=-10
【课本P26 练习 第1题】
=(-10.5)+(-8.6) + 9.6 +10
答:该飞机在这一时段内高度上升100米.
【课本P27 练习 第3题】
4.某汽车厂计划半年内每月生产汽车 20 辆,由于另有任务,每月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月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为正,减少为负):

1.4.1 .1有理数的加法 (课件)湘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1.4.1 .1有理数的加法 (课件)湘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解:因为|a-2|与|b+5|互为相反数, 又因为绝对值的非负性, 所以|a-2|=0, |b+5|=0, 所以a=2,b=-5, 即a + b=2+(-5)=-3.
6. 若 |a|=3,|b| =5,求 a+b 的值.
解:因为|a|=3,|b|=5, 所以a=±3,b=±5, 所以a + b=3+5=8 或 a + b=3+(-5)=-2 或 a + b=(-3)+5=2 或 a + b=(-3) +(-5)=-8, 答:a+b的值为±8或±2.
【课本P20 练习 第1题】
1.填表:
加数
-12 9
-9
加数
3 -16 -5
和的组成
正负号 绝对值的差(和)

12-3

16-9

9+5

-9 -7 -14
2.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本P21 练习 第2题】
(1)(-11)+(-9)-20(2)(-7)+ 0 -7
(3) 8+(-20) -12 (4)(-9)+ 9 0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y 8 6 4 2 –3 –2 –1 O 1 2 3 x
填空: (1) -6__>___-10 ; (3) -1000__<___0.01 (5) -(-2)__=___|-2|
(2) -π__<___-3.14 ; (4) -0.01_<____0 (6) -2 __=___ -|-2|
从上面两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同号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取决于绝 对值大的数,再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的绝对值.

1.4.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2024)

1.4.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湘教版2024)
解:(1) 10+(+4)+(-6)-(-5)
=10+(+4)+(-6)+(+5)
先将加减混合运算
统一成加法运算.
=10+4-6+5;
(2) (-8)-(+4)+(-7)-(+9)
=(-8)+(-4)+(-7)+(-9)
=-8-4-7-9.
省略括号和多余
的“+”号.
基础检测
2.将式子3-5-7写成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D )
解:(1)-6-(-4)-3+(-5)(2)(-10.5)+(-8.6)-(-9.6)+10
=-6+4-3-5
=-10.5-8.6+9.6+10
=-6-3-5+4
=-19.1+19.6
=-14+4
=0.5
=-10
一展身手
(3)( −



)-(-4.5)+(-6.5)-(-2.5)
解:(3)( −
解:(1)本周的水位与警戒水位的距离情况:周一0.3 m,周二0.7 m,周三0.5
m,周四0.8 m,周五1.2 m,周六1.1 m,周日0.6 m.所以周五水位最高,距
警戒水位1.2 m;周一水位最低,距警戒水位 0.3 m.
挑战自我
2、某水库的警戒水位深18.8 m,值班人员记录了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如
1、完成P25的做一做,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看P25的议一议,思考做一做中用到了哪些运算律?与同学交流你的结
果。并学会把和的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湘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1.4.1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课件

湘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1.4.1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课件
解:原式
3. 快速公交 B1 某次途经 A,B,C,D 四站时乘客的 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正数表示上车人数, 负数表示下车人数.
A站 B站 C站 D站
-8 -12 -5 -10
+9
+7 +13 +5
假设到达 A 站前此辆公交上有乘客 20 人. (1) 从 C 站开出时,有乘客多少人? (2) 经过这 4 站后,此辆公交上还有乘客多少人?
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
方法总结 类比加法的交换律,用精炼语言表述这一结论.
三个有理数相加,先把_前__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_后__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1) 16 + (-25) + 24 + (-32);
例4 10 袋小麦称后记录如图所示. 10 袋小麦一共多少千 克?如果每袋小麦以 50 kg 为标准,10 袋小麦总计超 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请用多种方法解题)
50.5
50.5 50.8 49.5 50.6
50.7 49.2 49.4 50.9 50.4
解法1:先计算 10 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50.5+50.5+50.8+49.5+50.6+50.7+49.2+49.4 +50.9+50.4=502.5
下 结同节 束学课
们见
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
(2) 请你再换几个加数试一试,所得的结果如何? 小学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适用吗?
方法总结 你能用精炼语言表述这一结论吗?
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_和__不变.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课后习题课件 第4章 习题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课后习题课件 第4章 习题

6.如图所示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试着画出这个 图案. 解:大圆中有两个圆心在同一条 直径上,且直径与大圆半径相等 的半圆,每个半圆中又有一个大 小相同的同心小圆,然后按图所 示去色,去掉部分线条就形成了 如图的图案.
湘教版
七(上)数学教材习题
习题 4.1
1.把下图中的立体图形与它们相应的名称连2.下面是一栋建筑的正面图,请你画出一些能 从图中抽象出来的平面图形. 解:如图所示,有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圆形,直角梯 形,平行四边形等.
3.下面的图案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请把该图 案按某种规律接着画下去.
解:如图所示.
4.从下面的图形中, 你能抽象出哪些立 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解:立体图形有圆 柱、球等; 平面图形有圆、长 方形等.
5.将一张长方形的红纸对折一次,按同样的方式
再对折一次,在对折后的纸上画上一些长方形 (图中白色部分),最后将所画的长方形剪掉. 展开后会得到什么?试一试. 解:所得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