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含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揠苗助长》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能准确读出“天天、焦急、转来转去、喘气、白费”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读懂故事,联系上下文,学会表现一个急性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大意,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平和的语气齐说课题。
“揠苗/助长”(老师领说,学生指名说)二、解题1、会写着几个字的同学一定思考过他的意思(板书)“揠”:拔的意思。
引用①拔萝卜;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2、讲故事一样把题目说出来(老师引领加动作)三、朗读课文1、这则故事中多音字较多,转得累解释词语:转来转去(表演)2、朗读课文男生1~3自然段(一个人)女生第四自然段(他的儿子)3、把课文读熟的同学一定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个人”的特点急蠢笨4、班上这么多同学急,下去就可以写写身边的急性子。
四、学习课文1、齐读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表现急的词语。
天天焦急总结:表现急性子就要用表现急的词语;用他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来表现这个人的急。
2、讲故事一样把它讲出来。
3、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表现急的词语。
急忙标点符号的学习总结:标点符号能表现语言的节奏,表现急性子要多用逗号。
4、一边一边是什么意思?他干了什么事?急迫总结:用矛盾的心理表现一个人急。
5、讲述课文内容。
6、学习第四自然段,儿子不明白的是什么?明白的是什么?欲速则————————。
五、总结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到我们这一代还应该继续讲下去。
六、作业布置写写班上的急性子。
附板书揠苗助长焦言行急忙节奏迫矛盾欲速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第【2】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8篇)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揠苗助长》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精选8篇)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精选8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前构思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
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分组、小组、同桌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很好的领会到寓意,另外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去体会种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迫切的心情,通过分析感悟理解本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采取教学方式都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操作中朗读理解感悟等目标均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讨论“巴望”能否换成“盼望”“希望”和理解“总算”等词语时,学生们能很快达成共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学习《揠苗助长》。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例:3、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4、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揠苗助长教案教学设计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三课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两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二、读题,知题目,了解作者。
师;什么是寓言呢?谁来说说?生:“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师:《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一)自学要求:(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3、指名读文(1)第一自然段: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标题:部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2课《寓言两则之二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认识“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会写“筋、疲”两个生字。
2.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花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能说出寓言的意思。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用词生动准确的写作特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这则寓言条理清楚,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用词生动准确也是这篇课文的突出特点,如“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把种田人焦急的心情形象地展现出来。
又如“转来转去”“巴望”“天天”则表现了种田人急切的心情。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仍然是形象思维为主体,因此,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
设计的问题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理解的难度,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理念《揠苗助长》是一则传统寓言。
它展现了一个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的农夫形象。
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违反规律的道理。
透过这个短小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深刻的道理,对于二年级形象思维仍占主体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提问入手,通过阅读讨论情境,感悟到寓意。
这不仅仅关注到学生个体,也关注了全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阅读思维活动,都得到学习需求的满足,都获得阅读的收获,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方法设计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教学流程设计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是《揠苗助长》。
2023最新-《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优秀3篇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优秀3篇《揠苗助长》是苏教版六年制语文第五册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课文。
下面提供《揠苗助长》名师教学实录,欢迎阅览!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多种方法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在读中悟出寓意教学重难点:体悟寓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回顾课文内容1、播放课文flash动画,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师小结完成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巴望、拔苗、枯死)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
根据“揠苗助长”字面意思理解课题,学生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特别是先说说“揠”的意思。
3、精读体悟,认识道理。
①过渡:但这只是成语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说说(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②交流汇报,朗读体悟。
a、[很心急]出示第一自然段★结合回答,扣信“巴望”,理解意思。
巴望可以换成哪些词?(盼望、希望、渴望)★指导朗读,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焦急可以换成(着急、十万火急、心急如焚)★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到他在说什么?★齐读★你能帮他想个办法让禾苗长得快些吗?课件演示禾苗的生长过程(锄草、施肥、捉虫、浇水)b、农夫想出了什么办法?课件演示出示第二自然段★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结合回答:扣信“一棵一棵”(展示图片),感受“棵数多”,体会辛苦。
扣信“一直”,感受“没休息”,体会累。
扣信“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感受累,体会辛苦。
★指导朗读:这次除了要读好上面这些词,还要边读边想象农夫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读出农夫的辛苦,筋疲力尽。
先自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拔苗助长》教案【优秀4篇】

《拔苗助长》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拔苗助长》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揠苗助长》教案篇一【课前透视】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揠苗助长》。
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2、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
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
“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
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优秀8篇】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优秀8篇】《揠苗助长》教学实录篇一一。
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4课《寓言二则》。
我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2.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读了以后,它会让你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2、学生各抒己见。
3、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词,抽读。
字理学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巴望筋疲力尽白费一大截纳闷兴致勃勃(3)分组分段读课文。
4.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三、师生对话,感悟寓意。
1.默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你读懂了什么?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语去理解的?(2)巴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②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句话,是用巴望好,还是用希望好呢?(3)他看到的结果怎样?禾苗是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那个人为什么会认为一点儿也没长高呢?(4)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总结一下第一段的意思?(5)指导朗读。
讨论:读这段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语气?(6)体会感情,自己朗读。
2.默读二、三段。
(1)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语句读懂的?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2)这个人是怎样拔禾苗的?指名回答。
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请大家结合图思考一下?(3)他认为自己的办法怎么样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句子。
(4)白费是什么意思?没白费说明了什么?(5)他说: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意在说明什么?(6)指导朗读。
要注意这个人一边喘气一边说话的语气,说出对自己的办法很赞赏很得意的语气。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问:结果怎样?指名回答。
四、点明寓意,升华拓展。
1、你知道禾苗为什么会死吗?假如你是儿子,你对父亲说假如你是农夫,你会这样长叹2、小结:你看农夫多傻啊!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公开课附反思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公开课附反思引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我们希望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立竿见影,但是过度的期望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这种教学现象被称为“揠苗助长”。
本文将记录一堂揠苗助长的教学实录,并附上教师的反思和改进建议。
教学实录教学内容:绘画技巧——素描练习上课时间:2021年9月10日,上午10:00-11:30教学目标•学习基本素描的构图原理和技巧•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教师引入“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并向学生解释它的含义。
然后教师通过显示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谈谈对这幅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二、知识讲解教师介绍素描的定义和基本构图原理,例如透视、明暗对比等,并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尽量明确、简洁地讲解,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并吸收所讲内容。
三、示范演示教师进行实际的素描演示,采用步骤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素描的绘制过程。
教师同时解释自己在绘制过程中的思考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四、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在一边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尽量运用所学知识,并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
五、展示和分享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欣赏和分享作品,鼓励他们用积极的语言交流和反馈。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下次课的预习内容和要求。
反思和改进建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但在引入“揠苗助长”这一概念时,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提前安排,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并未充分理解这一概念的关联。
•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的讲解过程略显冗长,应该简洁明了地传达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
•示范演示环节的讲解方式需要改进,教师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学生练习环节的指导不够充分,教师应该提供更多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关注学生的绘画过程和技巧,及时纠正错误。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设计思想:寓言《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这则寓言执教者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
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录相,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
再通过游戏“勇敢者闯关,”由小老师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内容。
跟着执教者设计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课文内容的学习。
最后,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像《揠苗助长》的事情吗?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小组表演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一.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题,以旧引新。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寓言?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二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2.带着问题我们来看看《揠苗助长》的录相(进入网站)过渡: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3.点击课文自学。
自学要求:①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②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1.游戏:勇敢者闯关,小老师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2.完成课堂练习。
填空:古时候有个人,巴望做法结果3.指导朗读①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023最新-《揠苗助长》教学案例(优秀5篇)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优秀5篇)《揠苗助长》是苏教版六年制语文第五册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课文。
下面提供《揠苗助长》名师教学实录,欢迎阅览!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该页是壶知道漂亮的为大伙儿整理的《揠苗助长》教学案例(优秀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寓、焦、喘、截”4个生字,会写“焦、算、费、望”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3、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读懂词句、理解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学法:目标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思考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2、会念了,会写吗?伸出右手指,咱们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3、一起读读课题,注意节奏(师范读,生齐读)(二)明白“揠”,理解题意1、猜一猜,“揠”是什么意思?所以也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那谁能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2、明白了意思,谁再来读一读,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问呢?【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课题,讲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问,不仅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二、学习新授(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你们可真会思考,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拔苗?怎样拔苗?拔苗的结果怎样呢?我们学习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赶紧读读课文吧。
注意,老师还有读书要求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那我就请4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评价)(1)、第一段中有几个多音字呢,瞧(课件出示:长得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课文读得好,里面的词语相信你们也认识了。
谁认识,带着大家读一读。
最新-揠苗助长教学实录5篇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揠苗助长教学实录(1):一、组合生字,导入课题上语文课,首先我们要识汉字,出示:晏读师:yan安静,安宁的意思匸xi如果再加一个字出示匽读yan再加一个偏旁,提手读揠ya出示课题:揠苗助长二、检查词语,理解词意出示第一组:宋国农夫生:(读)师:什么是农夫?学生理解师:拓展:经常捕鱼的叫:经常给人抬轿的叫经常给人烧火的叫?出示第二组:巴望焦急生读出示第三组:筋疲力尽兴致勃勃师:筋疲力尽是没有力气,而兴致勃勃是很有精神。
读词语的时候把情感读出来出示第四组:纳闷枯死师:植物缺水而死叫枯死,那么动物缺水而死叫?生:渴死干死师:齐读四组词语三、初读课文,讲故事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我们把词语放入文中,一齐来读读。
自由朗读课文生读师:读完后,轻轻地再读一遍生读师:最快的同学读了三十秒,一般同学都在50秒以内都读完了师:故事,不但要会读,还要会讲这个故事。
讲故事会讲吗?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生:(一学生讲故事)师:怎样样?不错。
第一次讲故事,叫故事新手。
比第一次讲故事讲得好的叫做故事能手提出:兴致勃勃这个地方要讲得精彩一点师:再请学生讲指出的部分棵棵都长了一大截读的真好(指导个别句子处的故事中的情感表达)生:(再请一学生讲故事)师:这叫什么?生:朗读师:这不是讲故事吗?所以叫故事能手比能手更厉害的叫故事高手。
谁愿意做高手?生:(讲故事)师:指出往高拔和往上拔是不一样的。
比故事高手更厉害的是故事大王生:我给大家讲得故事是师:第一次做大王感觉如何?谁还能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大王还得加上动作。
师:真不错,刚得算是小大王,谁来做做大大王生:有表情,有动作的讲故事师:大王最后出现了。
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做大王,自我在位子上讲一讲故事生:自我讲故事四、理解寓言的含义师:故事讲到那里,还记得故事题目吗?揠苗助长师:揠是什么意思?拔师: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把苗拔起来帮忙它长高师:这就是揠苗助长,助就是帮忙的意思禾苗都长得很精神,你看这一株不怎样精神,坐端正一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揠苗助长》的优秀教案生:老师,古代真有这样的老农吗?他叫啥?师:你说呢?你觉得他叫什么名字合适呢?下面我们结合寓言内容给拔苗的老农取个名字。
(学生当即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生:老师,我觉得他应该叫“白费力”。
您看,他顶着烈日,白白忙活了一个下午,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气力岂不白费了?师:能结合课文来取名字,真不错!看来,老农要好好谢谢你。
生:按理说,老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我觉得他连苦劳也没有,辛辛苦苦种下的地就这样白白糟蹋了,徒劳无功,所以我给他取名“吴功”。
师:挺有道理的。
还有别的名字吗?生: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不是“贾聪明”吗?生:我给他取的名字是“胡涂”。
你看他也不顾禾苗的死活,就胡里胡涂地将禾苗拔高了一大截。
生:那都是心急惹的祸啊!叫他“辛急”算了。
生:老师,我叫他“大傻”。
我还编了个顺口溜:大傻大傻你真傻,心急禾苗长不佳,尽将禾苗往高拔,还说气力没白花,结果禾苗都枯死。
你说他,傻不傻?……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拔苗的老农听了大家给他取的名字,肯定自叹不如。
评析:“我给老农取个名”这一设计看似闲笔,实则不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上述片断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展开的。
教例以学生的疑问为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拔苗老农的名字。
学生外引相关经验,内联课文内容,兴致盎然。
从课堂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从寓言内容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个体自身的相关语文经验融入其中。
于是,“白费力”、“吴功”、“贾聪明”、“胡涂”、“辛急”、“大傻”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充满灵性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同学们可真聪明!”我们有什么理由抑制这一朵朵创新的小花呢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与反思【第2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含反思)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含反思) 篇一:《揠苗助长》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贺州市钟山县石龙镇中心小学董学勤 【关键词】《揠苗助长》 课堂教学实录评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IOA-0046-02 【课 堂实录】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是一则 生(齐):寓言。
师:以前我们也学过一 些寓言,谁说一说? 生 1:《狐假虎威》。
生 2:《自相矛盾》。
生 3:《亡羊补牢》。
生 4: 《守株待兔》。
(出示课件:寓言故事) 师:今天老师又要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则寓言, 请同学们说说, 学习寓言要注意掌握什么? 生 1: 熟读课文。
生 2: 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
生 3:知道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4:从中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生 5:把弄不明白的地方提出 来。
师:现在让我们进入学习课文的第一步 生:熟读课文。
篇二:《揠苗助长》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太好了!还有吗? 生:我理解了“焦急”这个词语, 这个词我们以前就用过了,是 “着急”的意思。
师:说 得不错,自己已经懂了的词语,只要回忆回忆也就行 了。
生:我理解了“筋疲力尽”的意思,我先理解“力尽”就是没有力气了,再联系这一节他“从 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我想“筋疲力尽”可能是非常疲劳吧!我还不放心,查一查字典,还 真是这样。
师:你看, 多么聪明啊!先是抓住理解的字,再猜猜不理解的字,又联系内容想一想, 最后再查一查字典,这种方法值得学习。
生:我理解了“一大截”,是“一大段”的意思,这是我猜出来的。
师: 大家真是聪明,字典是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好伙伴,但不是每一个词语都要去麻烦它, 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以往经验去猜一猜,能猜出来 的就不要是去查,猜不出,或者有点怀疑的,可以先猜后查。
这样,我们理解词语的能 力就会不断提高了。
下面谁说一说 这篇课文 写了什么事。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谈话师: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生:狐狸和乌鸦生:狮子和蚊子生:狐狸和葡萄师: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书中的第24课有两则寓言。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则(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师: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生:苗是禾苗,助是帮助,长就是长大啦。
师:对。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生:我要给它浇浇水,施施肥。
生:我还要给它拔拔草呢。
生:我想我只要把禾苗稍微拔起一点点就行了。
(众笑)师:古时候的宋国有一个农夫,他为了让禾苗长大,用的办法和我们刘青松小朋友想的办法是一样的,拔苗。
拔苗又叫生:揠苗。
师:揠苗助长又叫生:拔苗助长。
师: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师:谁来读?你觉得哪儿特别有意思?读给大家听。
(学生分别选择了文中的自然段阅读。
其中樊知阳小朋友把纳闷的纳读成耐,让小朋友一起帮助他读了第三遍后读正确。
)三、究因师: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
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
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
)生:他种了禾苗后十分焦急。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
)师: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很急的呢?生:他天天到田边去看禾苗呢。
生:还有巴望也看出他很急。
生:他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
师:是总觉得禾苗一点没有长。
生:还有十分焦急中也看出来的。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
读到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生:我好像看到他在田边转来转去呢。
生:我也好像看到他弯下腰在一棵禾苗前面眼巴巴的看着。
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
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
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
(指导朗读第一句。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等奖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及反思一等奖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 理解并解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义; - 掌握运用“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正确场景和用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学内容•成语“揠苗助长”的意义、由来及正确运用场景;•经典故事《揠苗助长》的阅读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自主创作揠苗助长的故事。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视频展示成语“揠苗助长”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成语的意义和由来。
•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曾经有过揠苗助长的经历或观察过他人的这种行为。
步骤二:阅读经典故事•分发给学生《揠苗助长》的经典故事,并要求学生自行阅读。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成语的意义。
步骤三: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行为是否具有启示性,是否有可取之处。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遇到或观察到的类似情况,并讨论揠苗助长的危害性和正确的应对方式。
步骤四:小组创作•指导学生重新组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创作一个关于揠苗助长的故事。
•帮助学生组织故事结构、确定主题,并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和发散创造。
•提醒学生在故事中注意体现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展示他们的故事,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经验。
•全班同学针对展示的故事进行评价和讨论,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4.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小组创作的结果,以及学生对经典故事的理解和运用,在班级内进行评价和成绩的综合考核。
对于能够运用成语“揠苗助长”进行合理解释并创作出富有启示性的故事的学生,给予一等奖以鼓励和肯定。
二、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阅读故事、讨论分享和小组创作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观察和创造能力。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活动记录7篇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活动记录7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活动记录篇1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给别人,并能续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再现故事、体会词语、激发学习兴趣,将字词教学融入朗读与游戏中,并在朗读与问答中感悟其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
1、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小动画,看谁能在看完以后猜出它的名字。
(课件出示动画)2、学生猜出后,教学“揠”,并启发学生换字成词“拔苗助长”来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3、学生分组讨论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或是想到了什么?4、课件出示重点问题:(1)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2)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3)他在做前想过后果吗?二、理解课文1、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2、出示(课件分段朗读课文),自选课文中喜欢的一段读给同学听。
3、教师随机指导朗读,(课件比较句子):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两句中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些?为什么?怎么样才能读好呢?4、你从书中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那个人的迫切心情?(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课件出示图片,选择正确的词语选择连线,进行理解。
5、他想出了什么方法帮助禾苗生长呢?请同学上台做实验,将课件中的禾苗点高。
体会理解“筋疲力尽”。
6、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看图片理解“枯死”)7、课件出示小练习:(口语交际)(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于是。
结果。
(2)如果你是禾苗谈谈感受,引出寓意,课件中出示朗读。
学生记录或跟读。
三、生字游戏(1)比赛摘苹果。
(课件中识字1中出示7个生字)看谁摘的苹果多!(课件中点击小图片进行鼓励)(2)(出示课件中识字)认生字,分析字形特点再读组词(一类字)看谁组词多!四、拓展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及反思——读语言故事,习道理说明

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及反思——读寓言故事习道理说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意思。
2.会写生字“筋、疲”,认识生字“焦、筋、疲、喘、截”,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学会运用形容词表达人的心理状态,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4.学习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
【教学流程】板块一:说理入手,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你们长这么大,有没有谁给你们讲过道理?生: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跟我说过,要把紧急跟重要的事情办完,然后再办没那么重要或者紧急的事情。
师:你接受这个道理了吗?为什么?生:接受了,因为我想快点把事情做完。
师:很好!你是个好孩子。
那有没有谁讲的道理,你们觉得没有道理的?生:有一次我弟弟磕到头了,是我妹妹碰的,当时我刚好在客厅,爸爸就说妹妹是第一责任人,我是第二责任人。
师:他跟你讲了什么道理?生:他跟我讲了我要保护弟弟,可那时候我在外面。
师:有时候道理是对的,但是讲道理的方式不恰当你就不能接受了。
所以,讲道理有好多种方式。
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呢?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是不是这样?生:是。
师:道理有好多种讲的方式。
直接讲是最快的,但有时候直接讲道理你不一定听。
聪明的人,他会换一种方式来给别人讲道理,让别人接受,这就是说理。
(板书:说理)师:两千多年前,中国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
有一次孟子给他的弟子公孙丑讲一个道理。
他是这么讲的: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你们听懂了吗?生:听不懂。
师:没关系,那是两千多年前孟子给他的弟子讲的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
(板书:揠苗助长)板块二:解题读文,讲述故事师:谁知道“揠”的意思呀?生:“拔”。
师:你连起来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生:“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大。
师:真棒!一起读。
(生读)师:那孟子讲的这个故事,用现代的话该怎么讲呢?打开语文书,自己快速地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含反思)
本文是关于《揠苗助长》教学实录(含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郑晓莉
一、教材分析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出“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3、构建寓言教学图式。
三、教学难点
构建寓言教学图式。
四、设计思路
注意将学习策略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运用精加工策略,通过复习,激活相关旧知识,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情,又有利于为新知识作好铺垫。
老师灵活地通过旧知识的引导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吗?谁能简单地讲一讲?(指名讲)
师:《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
生:世上没有永远的冠军。
生:不能一生陶醉在一时的冠军中,那你将永远没有进步。
师:《蜗牛的奖杯》是个-------(生接着答: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是怎样的吗?
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让我们受到教育。
(根据学生
的回答,师板书:故事道理)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相关的旧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播下图式的种子。
师:今天我们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要读课文,我们先过生字关。
投影出示:揠苗助长焦急巴望
筋疲力尽兴致勃勃一大截纳闷
指名读新词。
师:你读得很好,7个生词只读错了一个。
我不说你错了哪一个,我请另一个同学读,你认真听。
自己发现错音,改正错误。
(师发现甲生读错,“焦急”一词,教师没有直接指出,而是指名让乙生读,提醒学生认真听,由甲生自己发现错音,并更正错音。
甲生读对后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
△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比别人直接告诉错误处,效果更佳,此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再次让机会给甲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自我展现和自我调整的机会。
师:将本课生词带入文中,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篇。
读好后同桌之间,选一自然段检查对方,并给予评价。
(立即,教室里书声朗朗,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自读课文,自读后同桌互查并评价)
(教师检查学生的情况,该活动应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这一目的)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我也想读一读,我读第一自然段,我读时,请你们认真听,听后说说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淋漓尽致地让学生体会农夫焦急的心情。
同学们不由鼓起了掌,并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我从“巴望”这一个词中,看出农夫急切的心情。
生:我感到农夫很焦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禾苗长了没有。
生:因为农夫很焦急,田里的禾苗明明在长他却认为一点也没长。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到了农夫“焦急”的心情,及“巴望”的意思,真正做到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意。
师:农夫这么焦急,希望禾苗长快些,他想出办法了吗?
(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作记号,很快找到答案。
)
生:农夫想出的方法是将禾苗一棵一棵拔高。
生:农夫累得筋疲力尽,但他很高兴,他认为禾苗真的长高了。
生:我从“兴致勃勃”中看出他为自己想出拔禾苗的方法感到高兴。
师:农夫的办法可行吗?会有怎样的结果?(许多学生手举得老高,争着回答。
)
生:农夫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植物的根离开了土,吸不到水和养份,植物就会枯死。
生:农夫想要禾苗长得快些,应在施肥,拔草上下工夫。
……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生:做事情前应想清楚才做。
②生: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
③生:植物的生成是有规律的,不能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
……
师:同学们能从一个小小的故事中明白这么多的道理,你们真聪明。
△寓言故事的说理性很强,学生讲的道理与故事有关联,并言之有理就应肯定,不能强求同一个答案。
师:请大家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提醒有感情朗读的技巧。
)
师带领学生建构图式
师:同桌间相互复述故事。
(教师巡视后,指名上台复述)
师:在原来“故事”前板书“讲”字,组成“讲故事”。
师:小组交流从故事中你明白的道理。
师在原来“道理”前板书“说”字,组成“说道理”。
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了许多人急于求成而把事办砸的例子。
你能举个例子吗?(师边说边板书“举例子”)
生:我妈妈望女成凤,一到双休日,既叫我上补习,又让我上美术班和钢琴班,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我都烦死了,害怕双休日的到来。
生:有的人盖楼,地基还没打好,就急着盖楼,结果楼塌了。
生:有的病人,想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
……
△学生学寓言后能将寓意迁移于生活事例中,说明已真正理解了寓言的寓意。
对学生今后生活中处事有所帮助。
师:以后学习寓言,可按着“讲故事、说道理、举例子”的步骤学习。
△师指着板书构建图式后,总结寓言图式,并介绍图式作用,生读图式后,要求学生快速记忆下图式。
师出示相对应的问题训练单。
1、我能讲出(复述)这个故事吗?
2、这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我能说出来吗?
3、我能举一个相关的例子吗?
(学习寓言前可先拿出训练单,将学习训练单方放于桌前,边读寓言边用训练单上的问题问自己。
)
布置作业:用图式和问题训练单预习一则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面对信息不断膨胀的今天,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单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因此,我在教《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抓住寓言的特点及要求,初步建立寓言阅读的图式,让学生掌握图式,为今后独立学习寓言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我在教《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的几点心得:
一、构建图式,并引导学生记忆。
运用精加工策略,通过复习,激活相关旧知识,既有利于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可为新知识作好辅垫,老师将旧知识和新知识结合构建图式,使学生更清楚图式的来源及实用性和广泛性。
例如,教师导入时请学生回忆并讲述《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及说出这故事蕴含的道理。
在学《揠苗助长》时也紧紧地抓住了“讲故事”“说道理”“举例子”这三点进行教学。
最后,完善出了寓言图式:①讲故事②说道理③举例子。
教师按着复习→新授→构建图式的脉络展现了图式的来源及它的实用范围。
有利于学生学习寓言时实现方法的迁移。
构建图式后,老师在强调图式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快速记忆图式。
让图式在学生脑中生根。
因为图式文字较少、概括性强,好似順口溜,学生易记。
但如果缺少这一要求,图式教学是不完善的。
二、注意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策略知识教学相融合。
教师在教学中容易注重语文基础知识而忽视策略知识教学或注重策略知识教学而忽视语文基础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注意两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尽力做到两者的齐驱并进。
在讲故事活动中,我紧紧抓住关键的词句,深刻理解文中农夫的“焦急”心理。
为学生生动的讲述故事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图式和问题训练单一起使用。
布置作业时可将图式和问题训练单结合,让学生尝试自学寓言,既训练学生图式的运用,又训练学生原认识策略的运用。
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加强策略教学的意识。
策略教学不仅是老师用策略,还应教会学生用策略,这才是策略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