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厌氧性细菌优秀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厌氧性细 菌
知识要点
厌氧性细菌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人 和动物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 是人体正常菌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容易引起相关部位的内源性感染。厌 氧性细菌根据有无芽胞分为厌氧芽胞 梭菌和无芽胞厌氧菌。本章主要介绍 了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 梭菌、无芽胞厌氧菌的生物学性状和 致病性。
生物学作用 A
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
血和坏死作用
+
坏死作用
-
增加胃肠壁通透性
-
坏死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 -
溶血素
-
溶血素,细胞毒素
±
胶原酶、明胶酶、坏死作用 +
蛋白酶
-
毒素分型
B
C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μ (mu) ν (nu) 神经氨酸酶 其它 肠毒素
中枢神经系统
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释放
屈肌、伸肌强烈收缩,骨胳肌强直性痉挛
3/8/2021
致病性
所致疾病:破伤风 ➢ 潜伏期 可从几天至几周 ➢ 典型症状 苦笑面容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3/8/2021
免疫性
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患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 获得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3/8/2021
二、 产气荚膜梭菌(C. perfringens)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肠道中 其芽胞常存在于土壤中 侵袭力较强,能产生外毒素和多种侵袭性酶 是引起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
3/8/2021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 革兰染色阳性 ➢ 粗大杆状 ➢ 芽胞呈椭圆形,直径小 于菌体,位于次极端 ➢ 无鞭毛,在体内有明显 的荚膜
3/8/2021
致病性
致病物质:外毒素 ➢ 破伤风溶血毒素 致病作用不明 ➢ 破伤风痉挛毒素 神经毒素 毒性极强,对人的致死量小于1g 蛋白质,不耐热,可被肠道蛋白酶破坏
3/8/2021
致病过程
芽胞侵入伤口 厌氧微环境
局部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
由末梢神经沿 轴索逆行向上
淋巴液、血流
脊髓前角细胞、脑干
3/8/2021
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 专性厌氧菌 ➢ 普通平板:形成不规则菌落 ➢ 血平板:迁徙生长,有β溶血 ➢ 庖肉培养基:出现混浊,微变黑 ➢ 大多数生化反应阴性,一般不发酵糖类
3/8/2021
生物学性状
抗原分型 ➢ 有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 ➢ 根据鞭毛抗原的不同可分为10个血清型
破伤风的病原菌 大量存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经粪便污染土壤 以芽胞形式长期存在于土壤 外伤或分娩使用不洁器械均可引起破伤风 发病后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可因窒息或
呼吸衰竭死亡 死亡率高,为外源性感染
3/8/2021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 革兰染色阳性 ➢ 菌体细长,杆状 ➢ 芽胞呈圆形,直径比菌 体宽,位于顶端,使细 菌呈鼓槌状,是本菌形 态上的典型特征 ➢ 有周身鞭毛、无荚膜
3/8/2021
产气荚膜梭菌
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 专性厌氧菌,分裂周期为8分钟 ➢ 血平板:双层溶血环 内环完全溶血—— θ毒素 外环不完全溶血——α毒素 ➢ 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 蛋黄琼脂平板:Nagler反应 ➢ 牛奶培养基:“汹涌发酵”
3/8/2021
生物学性状
双层溶血环
3/8/2021
汹涌发酵
生物学性状
分型 ➢ 根据毒素种类,分为A、B、C、D、E五个型 别 ➢ A型——主要致病型:气性坏疽,食物中毒 ➢ C型——某些菌株:坏死性肠炎
3/8/2021
致病性
致病物质:外毒素、侵袭性酶 ➢ α毒素——卵磷脂酶 有卵磷脂酶活性,分解细胞膜上的卵磷脂 引起溶血、细胞坏死、水肿、出血 ➢ β毒素 引起组织坏死的重要致病物质 ➢ κ毒素——胶原酶 分解胶原蛋白,使组织崩解
抵抗力 ➢ 芽胞抵抗力很强 ➢ 耐煮沸1小时,高压蒸汽灭菌可杀死 ➢ 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 ➢ 繁殖体对青霉素敏感
3/8/2021
致病性
致病条件:伤口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 ➢ 伤口深而窄,如刺伤 ➢ 混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 大面积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 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
大多为严格厌氧菌,革兰染色阳性 芽胞直径比菌体粗,使菌体膨大呈梭状 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
肠道 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致病菌 对热、干燥和消毒剂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芽胞发芽形成繁殖体,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
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
3/8/2021
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 (重点)
➢ 自动免疫——类毒素 ➢ 被动免疫——抗毒素
3/8/2021
防治原则
用3%过氧化氢溶液正确清洗伤口,及时清创扩创,防 止厌氧环境的形成。
对儿童、军人及其他易受外伤的人群可定期接种破伤 风类毒素:儿童可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对伤口较深 或有污染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作紧急 预防。
治疗时,用抗毒素中和血液中游离的外毒素,用抗生
素(首选青霉素)杀灭伤口处的破伤风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菌,用镇静、
解痉药对症治疗。
3/8/2021
防治原则
问:对伤口较深或泥土污染者,为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答:(1)用3%过氧化氢溶液等消毒剂正确冲洗伤口 (2)及时进行清创扩创术 (3)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作紧急预防 (4)使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
3/8/2021
致病性
➢ μ毒素——透明质酸酶 分解透明质酸,有利于细菌扩散
➢ 毒素——DNA酶 能分解DNA,有利于细菌扩散
➢ 肠毒素 引起食物中毒
3/8/2021
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和次要毒素及其分型
毒素
主要毒素 α(alpha)
β (beta) ε(epsilon) ι (iota) 次要毒素 δ (delta) θ (theta) κ (kappa) λ (lambda)
3/8/2021
学习目标
• 掌握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熟悉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生物学 性状和致病性;
• 了解无芽胞厌氧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 性。
3/8/2021
前言
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 根据菌体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 厌氧芽胞梭菌属 ➢ 无芽胞厌氧菌
3/8/2021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